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方式。
(2)消费也决定着生产。
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对象:首先,生产时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
这里讲的生产不仅涉及物质资料生产,也涉及在服务领域提供服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不同于以流通为对象的重商主义,也不同于仅仅以农业部门为对象的重农主义,更不同于当时以分配为出发点的经济思想。
政治经济学对象以生产为出发点,反映这样的事实:物质资料的生产时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不是生产的自然属性,而是生产的社会属性。
但对生产的社会属性的分析不能脱离生产的自然属性,原因是反映自然属性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生产的社会属性。
显然,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不是研究生产的技术方面,而是研究生产的社会方面。
其次,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以生产为对象但不是一般地研究生产,而是研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
任何生产都是连续不断地社会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既要研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也要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
最后,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研究生产力社会生产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这也是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的生产所包含的两方面内容。
研究任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生产方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科学,任务是揭示经济过程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的客观必然性,也就是揭示客观的经济规律。
3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其各自内容及相互关系商品二因素商品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当今社会,生产与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支柱,物质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生产与消费的不断配合,就像一个机器一样,发动机是生产,车轮就是消费。
生产与消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又存在着辩证的关系。
一是互为条件的关系。
生产是消费的前提,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反之亦然,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的增加,会刺激生产的增加,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两者之间既是前提又是动力,所以互为条件。
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生产是社会财富的增加,消费是社会财富的消耗,这两者之间相互补充,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互相配合,才能让社会财富得到不断的发展。
三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虽然生产与消费具有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消费的过多会使物质资源的分配变得不均衡,进而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生产与消费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必须统一其中的矛盾,只有统一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才能让社会经济有序发展。
四是把握好比例的关系。
在实际的经济当中,生产与消费的比例是不断变化的,如果把握不好生产与消费的比例,会导致经济不平衡,因此,把握好生产与消费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起来,生产与消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又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矛盾统一、把握好比例,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
只有把握住这些辩证关系,才能让社会经济发展有序健康,实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一、生产决定消费
①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消费什么,有没有)
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怎样消费,变没变)
③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消费的怎么样,好不好) ④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欲望,向往,动力,想不想)
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 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消费调节生产)
③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④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生产 消费 决定性环节 桥梁和纽带
最终目的和动力 分配
交换。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二.发展生产的意义
(1)原因 ①理论意义: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 的基础。 ②现实意义: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 要,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 ③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 态,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 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核心考点二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对点精练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 1、生产决定消费: ⑴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⑵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⑶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⑷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⑴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⑵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⑶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⑷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 者的生产积极性
核心考点一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对点精练
考பைடு நூலகம்突破·深度剖析
(2)要求 ①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 谋发展。 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 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通过改革,调整 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 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核心考点一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对点精练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为什么:这一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 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 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 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 一基本经济制度。 (3)怎么办: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 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 促进的新格局。
第二框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黄丽娟)

综合演练
3、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主要区别是 A.经济规模较小 B.劳动生产率低 C.不以雇用劳动为基础 D.不以赢利为目的 4、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D. 扩大就业,增加国家收入的重要途径
谢谢观看
②集体经济 含义
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 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它包括农民 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
地位 作用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 成部分 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结 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 收。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 用。
股份合作社
天下第一村——华西村
涉及国家安全的生业, 如重要军工、钞票印制等
自然垄断行业, 如自来水、煤气、电力、 电信和铁路运输等
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如大型水利设施、环保设施、 城市公共交通、金融和保险等
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和重要骨 干企业,如大油田、大矿山、大钢铁、 大石化、汽车集团、大建筑公司、重要 的电子企业界和重要的国家实验室等
我国的基本 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 济 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
重要组成部分
国 有 经 济
集 体 经 济
混合所有 制中的国 有成分和 集体成分
个 体 经 济
私 营 经 济
外 资 经 济
知识归纳
国有经济(含义、地位、作用) 范围(构成) 集体经济(含义、地位、作用) 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我 国 的 基 本 经 济 制 度
公有制经济 ( 主 体 )
公 有 制 主 体 公有资产:优势 地 位 的 体 现 国有经济:主导 增强公有制主 体地位的措施 国有经济:深化改革 集体经济:推进改革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例子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例子
以下是 8 条关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例子:
1. 你想想看,工厂生产出那么多漂亮的衣服,这不就是为了让我们消费者去购买、去穿着,然后美美的出门吗?就像裁缝用心制作出一件华服,就是等着顾客来欣赏和拥有呀!
2. 哎呀,那些食品厂生产各种美味的零食,不就是满足我们这些吃货消费者的嘴馋嘛!这就像一场盛宴等待着我们去大快朵颐!
3. 你说汽车厂家造出那么多酷炫的车子,难道不是想让我们消费者开上它们,享受便利和速度吗?这不就如同打造了一匹匹千里马,等着骑手去驾驭!
4. 咱再想想,手机生产商不断推出新机型,不就是为了让我们消费者去体验更好的科技嘛!这简直就是在为我们搭建通向未来世界的桥梁啊!
5. 那些家具厂生产出各式各样舒适的沙发椅子,不就是让我们消费者能在家里舒舒服服地休息嘛!就好似为我们建造了一个个温馨的小窝!
6. 工厂生产出大量的电子产品,不就是等待我们消费者去探索和使用吗?这跟为我们准备好了一场精彩的电子之旅有啥区别!
7. 瞧啊,那些药厂生产出治病救人的药品,不就是为了我们这些患者能恢复健康嘛!这不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在拯救我们呀!
8. 各类商家生产那么多五花八门的玩具,不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开心地玩耍嘛!这就像是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充满欢乐的童话世界!
我的观点结论是:生产和消费紧密相连,生产为消费提供了丰富的对象,而消费又推动着生产不断发展进步,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坐拥江山旳皇帝为何坐不上飞机,打不了电话?
生产决定消费旳对象
2.在出行方面,皇帝只能坐马车,目前一般人却能坐上
飞机,这阐明了什么问题?
生产决定消费旳方式
3.飞机比马车快得多,高档旳多,阐明了什么?
生产决定消费旳质量和水平
4.因为有了电脑旳出现,人们才有了上网旳欲望。这阐
明了什么?
生产为消费发明动力
练习、没有汽车工业旳大发展,就没有人们
A 对轿车旳强烈需求。这主要阐明( )
A. 生产为消费发明动力 B.生产决定消费旳对象 C. 生产决定消费旳水平和质量 D.消费旳发展增进生产旳发展
目的 检测
用生产定消费旳原理分析下列现象?
网络旳便捷性和海量存储越来越成为人们 日常生活选对择象网络旳决定性优势。网络提供了 QQ农场,给人们带来了种植旳乐趣方;式此前,人
购置课本 ——提升知识水平
问(3)阐明什么?
购置食物、营养品 ——提升身体素质
*消费为生产发明出新旳劳动力,提升劳动者 旳主动性。
2、消费 对生产具 有反作用
①拉动经济增长、增进生产发展 ②对生产有导向作用 ③带动有关产业旳发展
④为生产发明新旳劳动力
练习:
我国居民对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旳巨大需求 带动电信行业旳蓬勃发展阐明( ) A.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消费构造决定生产构造 D.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想不想消费、激发消费欲望
↓
(1)生产为消费发明动力。
1.生产决定消费
(1)对象 (消费什么)
(2)方式(怎么消费)
(3)质量和水平(消费得怎么样)
(4)发明动力(激发消费欲望)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旳历史就是
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消费与生产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相互依存:消费和生产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需求,而消费则创造了生产的动力和动力。
没有消费需求,生产就没有市场,生产活动就没有意义。
同时,没有足够的生产,消费者就无法获得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供需关系:消费和生产之间存在着供需关系。
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了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而供给的增加或减少又影响着消费者的需求。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消费和生产之间关系的重要体现。
推动经济增长:消费和生产共同推动着经济的增长。
生产创造了产品和服务,为消费提供了支持;而消费则刺激了生产的需求,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消费的增长带动了生产的扩张,进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就业和收入:消费和生产之间还存在着就业和收入的关系。
生产活动创造了就业机会,为社会提供了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而消费者的支出则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资源配置:消费和生产之间的关系还涉及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生产活动需要消耗资源,而消费者的需求则决定了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有效的资源配置可以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双赢,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消费和生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 2002 投资贡献率 消费贡献 净出口贡
年
年
(%)
率(%) 献率(%)
7.7
8
4.3
3.4
0.3
表3 说明:从2001-2002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 稳定增长。从2002年看,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是
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投资和消费构成内需,净 出口即为外需。在8%的经济增长率中,内需贡 献了7 ·7%,外需贡献了0 ·3%,说明我国的经济 增长主要依靠内需
的 消
人口
费 观
原因 树立
受侵害
消费者 享有的权利
解决途径
履行的义务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合法权益
市场交易原则
(1)、内容 1、自愿——基本原则 2、平等——既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是市场交易的一 条重要原则 3、公平——灵魂,是衡量市场交易活动是否有序、是否规 范的试金石。 4)诚实信用——基本精神。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首先,消费是社会生产四个环 节中的最后一环,其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 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 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第三、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 劳动力。第四、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国情、家庭收入) 2)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3)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4)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集体经济投 资
城乡居民个 人投资
2001 年 3689 8
2640 1
5189
5308
2002年 43202 31020
5901 6280
注:从1998年开始,国家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连续5年 累计发行了6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
表3 我国经济增长
GDP增长率(%) 拉动2002年GDP增长 率的因素
消费者主要权益:
1)安全权 2)知情权 3)自主选择权 4)公平交易权。 5)求偿权 6)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尊重权 7)对商品和服务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有监督权、批评 权。还有获得消费知识权等。
一: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表1 我国城乡居民生活
指标 城镇居民人均
年份
可支配收入增 长率(%)
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增长率(%)
(2)意义:是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 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对于规范经营者和消费 者的交易活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一是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二是生 产决定消费水平、消费方式。三是生产为消费创造动 力。
表2说明:从2001-2002年,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都 有增长。我国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有力地拉动了投资的增长。但 农村消费量不如城镇消费量,且增长也慢:投资增长主要依靠国有 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集体经济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远远落在后面。
表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我国经济增长
GDP增长率(%) 拉动2002年GDP增长率的因素
费零售总额 3
8
固定资产投资
县以下消费 零售总额
1405 1501 集体经济投资
2
3
城乡居民个人投 资
200 1年
368 98
264 01
518 9
530 8
200 2年
432 02
310 20
590 1
628 0
注:从1998年开始,国家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连续5年 累计发行了6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
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主观题解题思路)
生产 知识网络图
基础、必要前提
社 会 再 生 产
分配
商
消费品市场
交换的载体 地位
场品 内
交换
所服 务
容
生产资料市场 服务市场
原 则
市
场
影
消费 公共消费 内 物质目的 生存 响
家庭消费 容 精神 发展
主体
劳务 享受
自愿、平等、公
平、诚实信用
树
经济 立
收入
正 确
物价
2001 8.5
4.2
2002 13.4
4.8
表2 我国消费与投资(单位:亿元)
指标
全社会 消费零 售总额
200 1年
375 95
2002 年
4091 1
其中城 市消费 零售总 额
235 43
2589 8
县以下 140 1501 消费零 52 3 售总额
指标
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
其中国有及 其他固定资 产投资
五忌:一忌离开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不知图 表所云,二忌离开对图表的分析作答,答了一些 与图表无关的书本知识,三忌审题不严,答题要 点不全,观点不准。四忌词多意少,言语罗嗦。 五忌字迹潦草,概念出错。
表1 我国城乡居民生活
指标 年份
2001 2002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增 长率(%)
8.5
13.4
课后思考题
在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明年经济 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中之一是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 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 规模的过快增长。
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谈谈你对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 看法。
二: 为了提升综合国力,近年来我国在发展 经 济、政治的 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一方 面,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 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发展国内文化事业和文 化产业,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求。随着物 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人们 逐步认识到文化消费的意义,并增加文化消费。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人过度消费和文化素质低俗 化的倾向,如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不少与浏览网 站色情信息有关。在目前网络色情泛滥的严峻形 势下,必须予以警惕。回答:
(2)综合上述各表,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谈谈你 对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看法。
答:为了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必须立足于扩大内 需,实现投资和消费的双拉动。在近期,继续实行积极的 财政政策,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可以增加对能源、原材料、 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同时,要积极引导增加集体经济 和居民个人的投资。提高居民的收入,特别是提高农民的 收入,这将有利于促进消费对经济的拉动。
200 1年
7.7
200 2年
8
投资贡 献率 (%)
4.3
消费贡 净出口 献率 贡献率 (%) (%)
3.4 0.3
(1)以上三表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综合上述各表,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谈谈你 对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看法。
解答图表时应注意“三看”、“两比较”、 “五忌” “三看”:一看图表标题, 二看图表内容,看 时要有“两比较”,即“横向比较”、“纵向比 较”;三看图表的图例、注释。
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增长率(%)
4.2
4.8
表1 说明:从2001-2002年,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 都有较大增长,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 的收入增长缓慢。
表2 我国消费与投资(单位:亿元)
指标
全社会消费 零售总额
2001 2002 指标
年
年
3759 4091 全社会固定资产
5
1
投资
其中城市消 2354 2589 其中国有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