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文言文知识点0001
小升初文言文梳理汇总

小升初文言文梳理汇总在小升初的语文学习中,文言文是一个重要的板块。
对于即将升入初中的同学们来说,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知识,不仅有助于应对考试,更能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们就来对小升初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知识进行一次梳理汇总。
一、常见的文言文实词实词是文言文阅读中理解文意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小升初阶段常见的实词:1、“走”:在文言文中常表示“跑”,例如“夸父与日逐走”中的“走”就是跑的意思。
2、“亡”:有“逃跑”“丢失”“灭亡”等意思。
如“亡羊补牢”中的“亡”是丢失;“国恒亡”中的“亡”则是灭亡。
3、“顾”:有“回头看”“看”“拜访”等含义。
像“元方入门不顾”中的“顾”是回头看;“三顾茅庐”里的“顾”就是拜访。
二、常见的文言文虚词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没有实际意义,但在语法和表达上起着重要作用。
1、“之”:用法多样,可以作代词,代指人、事、物;也可以作助词,有“的”的意思,还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等。
比如“学而时习之”中的“之”是代词,代指所学的知识;“水陆草木之花”中的“之”是“的”的意思。
2、“而”:可以表示转折、顺承、并列等关系。
“人不知而不愠”中的“而”表转折;“温故而知新”中的“而”表顺承。
3、“以”:常见的有“用”“凭借”“因为”等意思。
“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是用;“何以战”中的“以”是凭借。
三、文言文句式1、判断句常见的判断句标志有“……者,……也”“……,……也”“……者,……”等。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夫战,勇气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省略句文言文中常有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的省略。
比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渔人)具答之”,这里省略了主语“渔人”。
3、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
“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有何陋”;“战于长勺”是状语后置,正常语序是“于长勺战”。
四、常见的文言文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时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
小升初文言文知识点

小升初文言文知识点对于即将面临小升初的同学们来说,文言文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掌握好文言文的知识点,不仅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能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小升初文言文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文言文常见字词1、实词实词是文言文词汇中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比如“人、山、水、走、跑”等。
在小升初阶段,需要掌握一些常见实词的意思。
(1)“吾、余、予”都表示“我”。
(2)“汝、尔”表示“你”。
(3)“日、月、星”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天体。
(4)“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行”则是“走”。
2、虚词虚词没有实际意义,但在句子中起到语法作用,比如“之、乎、者、也”。
(1)“之”的用法多样,可以作代词,指代人或事物;也可以作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或作宾语前置的标志等。
(2)“乎”通常用作语气助词,表疑问或感叹。
(3)“者”常用于句末,表示“……的人”“……的事物”等。
(4)“也”常表判断或陈述语气。
3、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是指那些在古代和现代意思不同的词。
比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代则仅指“妻子”。
“无论”在古代是“不要说,更不必说”,现代是“不管,不论”。
二、文言文常见句式1、判断句常见的判断句标志有“……者,……也”“……,……也”“……者,……”等。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夫战,勇气也”“刘备,天下枭雄者”。
2、省略句文言文在表述时常常会省略某些成分,要根据上下文来补充完整。
比如“(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省略了主语“渔人”。
3、倒装句(1)宾语前置:如“何陋之有”,正常语序应是“有何陋”。
(2)状语后置:“于……”“以……”常引导状语后置,如“战于长勺”,应是“于长勺战”。
4、被动句常见的被动句标志有“为……所……”“见……于……”等。
例如“为天下笑”“见笑于大方之家”。
三、文言文的翻译1、原则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
“信”就是要忠实原文,“达”是要通顺流畅,“雅”则是要有文采。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必考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必考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考试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言文基础知识:如文言文的句式、语法、修辞等。
考生需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常用修辞手法,如对偶、押韵、比喻、借代等。
2. 古诗词鉴赏:考生需要掌握古诗词的基本鉴赏方法,如分析意境、抓住修辞手法、理解词句等,同时还需要了解古诗词的文学常识,如诗人的生平、代表作品等。
3. 古文阅读:考生需要掌握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如断句、理解词义、抓住关键词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古文的常见句式和语法结构,如主谓宾、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4. 成语和名言警句:考生需要掌握常用的成语和名言警句,了解其含义和用法。
同时还需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素养,如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等。
5. 文化常识: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文化常识,如传统节日、古代礼仪、器物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发展,如数学、医学、天文学等。
以上是小升初语文文言文考试的几个方面,考生需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准备。
同时,还需要多读、多练、多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和能力。
小升初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升初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升初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也是小升初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掌握文言文的知识点对于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小升初文言文知识点的归纳整理:
1. 文言文基础知识:学生需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字词、句式和常用的文言文表达方式。
例如,学生需要熟悉文言文中的常用词语和成语,了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修辞手法等。
2. 文言文阅读技巧:学生需要学会运用一些阅读技巧来理解和分析文言文的文章。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结构;通过分析关键词和句子,找到文章的重点和主题等。
3. 文言文词语理解:学生需要学会理解和解释文言文中的生词和专有名词。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者上下文推测的方式来理解生词的意思;通过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来理解专有名词的含义等。
4. 文言文写作技巧:学生需要学会运用一些写作技巧来写文言文的作文。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古人的写作风格,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通过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加文章的表达力等。
5.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择:学生需要选择适合自己阅读能力的文言文材料进行阅读和分析。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文言文课文或者文章进行练习和理解;通过阅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素养等。
总之,掌握文言文知识点对于小升初考试非常重要。
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小升初文言文复习完整版

小升初文言文复习完整版一、了解文言文基础知识1、实词实词是文言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同学们需要掌握常见实词的意思,比如“走”在古文中是“跑”的意思,“去”是“离开”的意思。
2、虚词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常见的虚词有“之”“乎”“者”“也”“而”等。
要理解它们在不同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3、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时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的现象。
例如“项为之强”中的“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4、古今异义很多字词在古代和现代的意思有所不同,比如“妻子”在古代是指妻子和儿女,现在则仅指妻子。
5、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
比如“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等。
二、掌握文言文断句方法断句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一步。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断句:1、借助名词和代词名词和代词在句中常作主语或宾语,找出它们可以帮助断句。
2、借助虚词如“夫、盖、若夫、至若”等常用于句首,“也、矣、乎、哉、焉、耳”等常用于句尾。
3、借助对话标志“曰”“云”“言”等词后通常要断开。
4、借助句式排比、对偶、反复等句式整齐,可据此断句。
三、理解文言文文意1、结合注释课本和练习中的文言文通常会有注释,要充分利用这些注释来理解文意。
2、联系上下文有些字词的意思需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断。
3、了解背景知识一些文言文涉及到历史、文化等背景知识,了解这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
四、背诵经典文言文背诵是积累文言文知识的有效方法。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目,如《论语》中的部分章节、《孟子》中的片段、《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等。
在背诵时,要注意理解文章的意思,这样有助于记忆,而且记得更牢固。
五、多做文言文练习题通过做练习题,可以检验自己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补充和强化。
练习题可以包括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文意理解、断句等多种类型。
小升初文言文诗歌知识点

小升初文言文诗歌知识点对于即将面临小升初的同学们来说,文言文和诗歌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好相关的知识点,不仅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能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与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句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词汇方面,文言文有很多古今异义词。
比如,“走”在文言文中常常表示“跑”,而不是现代汉语中的“行走”;“妻子”在文言文中指的是“妻子和儿女”,而不是现代仅指“配偶”。
此外,还有很多一词多义的现象,比如“之”这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示“的”“到”“代词”等不同的意思。
语法方面,文言文的语序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常见的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
例如“何陋之有”就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该是“有何陋”。
句式方面,文言文有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等。
判断句常见的标志有“……者,……也”“……,……也”等,如“陈胜者,阳城人也”;省略句则常常省略主语、宾语等成分,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去补充完整;被动句常用“于”“为”“见”等字来表示,如“受制于人”“为天下笑”“见欺于王”。
在学习文言文时,实词和虚词的掌握也非常重要。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虚词则有“而”“以”“于”“之”“其”等。
对于虚词的用法,需要同学们结合具体的语境去理解和记忆。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诗歌的知识点。
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
诗歌的分类有很多种。
从题材上,可以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史诗、咏物诗、送别诗等。
山水田园诗以描绘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边塞诗主要描写边疆战争和将士生活;咏史诗则是以历史事件、人物为题材,借古讽今;咏物诗通过对事物的描绘来寄托作者的情感;送别诗表达了离别的不舍和祝福。
诗歌的表达技巧也是需要我们掌握的。
常见的有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比喻能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拟人让诗歌富有情感,夸张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对偶则使诗句整齐优美。
小升初课本文言文知识点习题必看

小升初课本文言文知识点习题必看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语文要想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小升初课本文言文知识点的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升初必须掌握的文言文1、《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
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
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注释】舍:家。
嬉:游戏。
所以:用来。
处子:安顿儿子的地方。
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一类的事。
贾人:商贩。
炫卖:沿街叫卖。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
揖让进退:打拱作揖,进退庙堂等礼节。
2、《陈元方候袁公》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候:拜访,问候。
履行:实践,做。
绥:安,安抚。
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师:学习。
【方言证古】老父:对父亲的敬称。
老,表示敬称的词头。
家君:对他人父亲的尊称。
君:对他的尊称。
3、《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长(zhǎng):生长,成长。
揠(yà):拔。
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其人:他家里的人。
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趋:快走。
往:去,到……去。
槁(gǎo):草木干枯。
小升初文言文梳理汇总

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解析
选取近年中考文言文 阅读真题进行解析, 帮助学生了解考试形 式和难度。
提供答案及解析,帮 助学生理解答案的思 路和依据,提高答题 正确率。
分析题目考查的知识 点和解题思路,指导 学生掌握正确的答题 方法。
05 文言文学习方法与建议
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
传承中华文化
培养思维能力
中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
重视基础知识
掌握常见的实词、虚词、句式等基础知识, 对于理解文言文至关重要。
理解文意
读懂文言文的基本意思,注意上下文之间的 联系,避免断章取义。
注重积累
平时多读多记,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和表达 方式,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把握中心思想
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和情感,有助于回 答相关问题。
如之、者、所、乃等,在文言 文中起到连接、修饰、助词等
作用。
通假字
文言文中存在一些通假字,即 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代替使用
。
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有些词汇的含义与现 代汉语不同,需要特别注意。
文言文句式与语法
判断句
被动句
省略句
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通常 使用“……者,……也”
的句式。
使用“为……所……”或 “受……”等句式表示被
总结词
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点是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必要步骤,需要从文章结构、语言风 格、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详细描述
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特别注意文章的结构布局和逻辑关系,了解常见的段落和 篇章结构。同时,还需要了解常见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如婉约、豪放、象征 、比喻等,以更好地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04 文言文在中考中的应用
THANKS FOR WATCH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I文言文知识梳理
通假字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高兴。
《论语十则》
2、汝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你知道怎样教导别人吗?)。
《论语十则》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智慧。
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两小儿辩日》
4、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通“只”。
《狼》
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坐”通“座”,座位。
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郑人买履》
6、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伴。
《木兰诗》
7、才美不外见“见”通“现”,出现。
《马说》
8、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愚公移山》
9、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偏通“遍”,遍及,普遍。
《曹刿论战》
10、一切乌有。
乌通“无”,没有。
《山市》
古今异义
1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
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3、穷古义:穷尽。
今义:经济贫困。
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4、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5、布衣古义:平民。
今义:棉布衣服。
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出师表》)
6、感激古义:感动振奋。
今义:感谢。
例句:由是感激。
(《出师表》)
7、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对某事表赞同。
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 论战》)
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
例句: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今义:鼻涕。
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 例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之的用法
1、 “之”作代词的用法最多
而一牧童见之,之代指书画
处士笑而然之,之:代词,指牧童说的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2、 “之”作动词 送孟浩然之广陵
8、开张古义:扩大。
9、涕古义:泪。
10、兵古义: 兵器。
今义 11、狱古义:案件。
(《曹刿论战》)
今义: 12、池古义: 护城河。
今. 二章》)
13、居古义: 停留、过了。
公》)
14、走古义: “跑” 的意
思。
15、汤古义: 热水。
今义: 16、去古义: 离开。
今义 17、再古义: 第二次。
今 :士兵。
例句:兵甲已足(《出师表》)
监禁犯人的地方(监狱)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小水塘、池塘。
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孟子> 今义:居住、住所。
例句: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
今义:行走。
例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例句: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到……去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又一次。
是动词“到”
3、“之”作结构助词“的”
圣人之道
4、“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久之,目似瞑
其的用法
1代词,指“他、她、它(们)的”
欲知其轻重,指“它的”,大象
2、. “其”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祈使、疑问等语气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一一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而的用法
用作连词,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等关系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但是,表转接)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并列)
3、温故而知新。
(然后,表承接)
常见的语气词
一般放在句尾,表陈述、疑问、感叹等,常见的有“也,矣、乎、耶、邪”。
1此画斗牛也也,也用在句末,语气词,译作“呀”
2、谬矣,矣:语气词,了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乎,语气词,吗
文言文语句的翻译
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
①留。
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
②补。
即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
③删。
即删除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
④换。
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语词。
⑤调。
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