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一课》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开学第一课ppt课件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 方向。
简单电路连接方式及特点分析
串联电路
各用电器首尾相连,电流只有一条路径,一处断开所有用电器都停 止工作。
并联电路
各用电器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电流有多条路径,一条支路断 开不影响其他支路用电器的工作。
混联电路
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的电路,分析时可根据需要将其简化为串联或并联 电路。
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
F=ma,描述物体加速度与作用力、 质量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阐述物体 间相互作用力的性质
拓展内容: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影响因素探讨
摩擦力
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产生条件及计算方法
空气阻力
流线型设计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 的应用实例
其他影响因素
如重力、弹力等对物体运动的影 响及计算方法
02
走进实验室:基本实验技能与 安全规范
Chapter
实验室常用仪器介绍及使用方法
天平
用于测量物体质量,使用时要保 持水平,避免振动,注意砝码的 使用和保养。
电流表与电压表
用于测量电流和电压,要选择合 适的量程,正确连接电路。
01 02 03 04
量筒和滴定管
用于测量液体体积,要正确读数, 注意清洗和干燥。
防雷措施
遇到雷雨天气时,不要在大树下避 雨,不要使用手机和固定电话等通 讯工具,应尽快进入室内躲避。
06
总结回顾与课堂互动环节
Chapter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力的概念与性质
阐述力的定义、力的三 要素、力的作用效果等
关键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
回顾牛顿第一、第二、 第三定律的内容,强调 其在物理学中的基础地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课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课
一、机械运动。
1. 定义。
-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例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飞机在空中飞行,轮船在海面上航行等,这些物体的位置都在随时间发生变化,都属于机械运动。
2. 参照物。
- 概念:在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 特点:
-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例如:我们要研究汽车的运动情况,如果选择汽车自身作为参照物,那么汽车永远是静止的,这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
- 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里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 含义。
- 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而静止是相对的,我们所说的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例如: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相对于太阳,地球是运动的;而相对于地球上静止的建筑物,地球是静止的(这里是指以地球为参照物时,地球上的建筑物相对于地球没有位置变化)。
2. 在生活中的应用。
- 在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者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我们必须明确参照物。
例如:在接力赛跑中,接棒的运动员要提前起跑,就是因为他要以交棒运动员为参照物,当交棒运动员接近他时,他相对于交棒运动员是静止的,这样就便于顺利交接棒。
《初二物理第一课》PPT课件

.
14
经典例题
1.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以判断 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因为敲击的轮 胎内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 ) A.响度较大 B.音调较高 C.音调较低 D.响度较小
.
15
经典例题
2.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 她判断碗的好坏时主要的根据是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量。
.
13
新格列佛游记
电影导演用动得很慢的录音带来记录小人演 员的说话;相反地,用动得很快的录音带来记录 比佳的说话。在银幕上却用普通的速度放映这影 片。
放映的结果正合需要是不难理解的。小人的 声音来到听众耳朵里的时候,既然比正常的声音 振动次数多,那末音调当然就变高。比佳的声音 来到听众耳朵里的时候就比正常的声音振动次数 少,这样音调当然就变低。
.
12
新格列佛游记
在影片《新格列佛游记》里,那些小人是用 高音说话的,因为只有高音才跟他们的小喉头 配合,而大人比佳却用低音说话。
但是在拍摄这张影片的时候,扮演小人的 是些成年演员,扮演比佳的是个孩子。那末, 影片上的声调又是怎样使它改变的呢?导演用 了一种根据声音的物理特点而想出来的方法, 这就改变了音调。
.
33
经典例题
【例9】一面镜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1米处,从镜子 里只看到自己的上半身。他要看到自已的全身,则 ( ) A.应后退到距镜2米远处。 B.应前进到距离O.5米远处。 C.应后退到距离4米远处。 D.无论前进或后退都不能实现。
【例10】按照我国交通管理的规定,“红灯停、绿灯行、黄 灯预备”,规定红灯发出的光作为交通的停止信号,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八年级上册物理开学第一课PPT课件

阐述质量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密度的定义、 计算和应用。
02
01
力和运动的关系
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探讨二力平衡的 条件及应用。
04
03
2024/1/26
10
知识衔接与拓展
2024/1/26
01
从七年级的声、光、热学知识,引入到八年级上册的长 度、时间、运动等知识点。
02
通过对比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和区别,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024/1/26
声和光
涉及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和折射等内容。
热学基础
包括温度、热量、内能等 概念,以及物态变化、热 传递等知识点。
9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梳理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介绍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及使用方 法。
质量和密度
运动和速度
深入探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速 度、路程和时间关系。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器材
木块、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毛巾、砝码
2024/1/26
23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
实验步骤
1. 将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1
2024/1/26
2. 在木块上加上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重复步骤1,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2
01
物理学科的定义
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
02
物理学科的重要性
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对于理解自然现象、推动科技 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03
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Biblioteka 验和理论分析等手段,揭示自然规律。
八年级物理第一节课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物理第一节课教案优秀5篇八年级物理第一节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光源分类,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的三原色及光具有能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太阳光的色散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以及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1、光源的要领及知道白光是一种复合光。
2、色光的混合。
难点:物体颜色由谁决定的。
一、引入:1、观看图片,切换幻灯片一片黑暗,引出光源。
二、新授:光源1、请学生例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发光体,并展示图片观看常见的光源。
问题1:你刚才这些物体的共同点是什么吗?(光源的定义)教师引导对这些光源做一个简单的分类。
2、问题2:我这里还有个闪闪发光的宝石它是光源吗?并与学生讨论月亮、钻石、投影幕它们是否是光源。
观察光的色散1、学生活动:下面让我们来再现一个伟大的实验——分解太阳光!学生利用手电和三棱镜完成光的色散实验。
问题3: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讨论太阳光是否是单一的.色光。
2、教师利用“雨后彩虹”的例子,略加解释色散现象。
观察色光的混合1、观看放大的手机和电视机屏幕,引出光的三原色,介绍色光的混合。
问题4: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从白光中得到一种色光?问题5(试一试):太阳光通过红色(蓝色或绿色)玻璃纸照到白纸上,你会看到什么现象?2、介绍滤色镜的作用三、拓展延伸物体的颜色1、问题6:既然说到了玻璃纸这类透明物体,那么我们现在来讨论下这些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呢?2、问题7:那么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谁来决定呢?(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并让学生回忆刚才的实验进而验证结论。
四、自主探究活动3学生讨论结束后利用玻璃纸观看不同颜色的小兔子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五、自主学习展示电筒点燃火柴。
光具有能量——光能六、课堂小结、随堂反馈七、作业布置八年级物理第一节课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初中八年级物理开学第一课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02
走进神奇物理世界
自然界中奇妙现象
01
02
03
光的折射与反射
彩虹、海市蜃楼等现象的 成因。
声的传播与回声
山谷回声、海底回声等奇 妙声音现象。
电磁感应与雷电
摩擦起电、雷电产生原理 及防护措施。
生活中实用物理知识
力学原理
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 的应用。
光学应用
眼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使用与保 养。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本节课知识点总结回顾
回顾上学期物理学习 的主要内容,包括力 学、光学、热学等基 础知识。
总结上学期物理学习 的方法和技巧,鼓励 同学们在新学期继续 运用。
强调物理学科的重要 性和实用性,以及在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后续章节内容预告
简要介绍本学期物理学习的主 要章节和内容,如电磁学、声 学等。
与次声波。
光的直线传播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掌 握影子、小孔成像等原理。
光的反射
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掌握 光的反射定律及应用。
光的折射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规律, 认识透镜及其成像原理。
电和磁现象简介
电荷与电流
了解摩擦起电、两种电荷及相互 作用,认识电流的形成及方向。
电路基础
掌握电路的组成及基本元件,了 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初中八年级物理开学 第一课课件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物理学科概述 • 走进神奇物理世界 • 基础概念与规律梳理 • 实验探究与能力培养 • 课堂互动环节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课程介绍与物理学科概述
初中物理课程目标与要求
掌握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
八年级物理第一课课件ppt

有没有思考过:露、 霜、雾、云、雨和 雪是怎样形成的 ?
雪崩
爬雪山的人为什么 都不敢大声叫喊?
浩瀚太空,群星闪 烁,它们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我们生 活的地球在宇宙的 什么地方?
太阳系
PART 1
多姿多彩的物理现象
海上日出 地热喷泉 惊涛拍岸 蝙蝠 电闪雷鸣 碳纳米管
你会倒饮料吗? 谁把筷子折断了? 生活中的物理
物理学包括那些方面?研究什么?
物理学是研究 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和物体最一般的规律的自然科学
力学 热学 声学、光学 电学、磁学
我们怎么样才能学好物理呢?
重视观察和实验:动手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要学会联系实际应用: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看到的自然现象 要热爱物理、带着兴趣去学。
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物理
物理学的发展
古代人使用简单机械修建了著名的: 金字塔 力学、热学的发展: “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 电、磁学的发展: “电气时代”第二次 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的掌握:
“高科技时代”第三次 也称通讯革命
物理学的发展
添加标题
物理学是研究光、热、 力、声、电等形形色色 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
结构的一门科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力学和热学的发展,人 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电、磁学的发展,人类 进入了“电气时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 算机的研制和空间技术 的掌握,人类社会进入
了智能化、信息化的 “高科技时代”。
人类进入太空第一 人——加加林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 上午9时零7分,加加林乘坐“东 方”1号宇宙飞船
八年级物理开学第一课ppt课件

惯性现象解释和应用
解释惯性现象
汽车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跳 远运动员助跑等。
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拍打衣服除尘、跳远助跑等。
惯性在科技中的应用
火箭发射、卫星变轨等。
防范惯性带来的危害
汽车安全带、安全气囊等。
04
深入探究:力与运动关系分析
平衡状态及条件判断
平衡状态定义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平衡条件
。
物理学科涉及力学、热学、电磁 学、光学、原子物理等多个领域 ,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物理学科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 的进步,如工业革命、信息技术 革命等都与物理学的发展密切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关。
八年级物理课程目标
01
02
03
04
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如力、运动、能量等。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 究能力,通过实验探究物理现
据。
观察现象
改变拉力的大小或方向,观察 滑轮的运动状态,并记录现象
。
分析数据
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二 力平衡的条件。
得出结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
处于平衡状态。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水平
熟练掌握实验器材的使用 方法和注意事项。
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 规范性,减少误差的产生 。
象和规律。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能够运用物理知识 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包括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善
于合作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 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格列佛游记
在影片《新格列佛游记》里,那些小人是用 高音说话的,因为只有高音才跟他们的小喉头 配合,而大人比佳却用低音说话。
但是在拍摄这张影片的时候,扮演小人的 是些成年演员,扮演比佳的是个孩子。那末, 影片上的声调又是怎样使它改变的呢?导演用 了一种根据声音的物理特点而想出来的方法, 这就改变了音调。
.
经典例题
【例6】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 出时刻与现在相比将 ( ) A.提前 B. 延后 C. 相同 D. 不确定 【例7】电视机的开启和关闭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器 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 ( ) A.红光 B.红外线 C.紫光 D.紫外线
.
经典例题
3.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停下 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凭借声音可以判断轮胎内的 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因为敲击的轮胎内空气充足 时发出声音的( ) A.响度较大 B.音调较高 C.音调较低 D.响度较小
.
经典例题
4.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呜笛。若火车速度为80千 米/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米/秒,司机在 鸣笛后2秒时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则 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是_______米。
.
经典例题
5.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 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
经典例题
6.音乐厅正确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 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________ 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_______比男中音的高。
.
经典例题
7.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 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 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 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 题?
.
新格列佛游记
电影导演用动得很慢的录音带来记录小人演 员的说话;相反地,用动得很快的录音带来记录 比佳的说话。在银幕上却用普通的速度放映这影 片。
放映的结果正合需要是不难理解的。小人的 声音来到听众耳朵里的时候,既然比正常的声音 振动次数多,那末音调当然就变高。比佳的声音 来到听众耳朵里的时候就比正常的声音振动次数 少,这样音调当然就变低。
.
• 他解释说: 当他离开地球表面的时候,我们这个星
球还是和以前一样,至西向东转;所以他 降落时,在自己的脚下已经不是法兰西, 而是美洲大陆,这一点也不奇怪呀。
.
(科学解释)
• 首先,我们上升到空中以后,事实上并没 有和地球脱离关系:
• 我们仍然和地球的大气外壳保持联系,我 们只不过悬在运动的地球大气里,跟随着 地球的自转运动。
.
经典例题
1.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 停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凭借声音可以判断 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因为敲击的轮 胎内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 ) A.响度较大 B.音调较高 C.音调较低 D.响度较小
.
经典例题
2.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 她判断碗的好坏时主要的根据是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量。
.
经典例题
1、画由图2—1中光源A点发出的被平面镜 L反射后 经过B点的反射光线。
.
经典例题
2、一盏探照灯装在看台上,灯光朝西斜向下射到没有
水的游泳池的中央,在将水池逐渐灌满水的过程中,
池底的光斑将( )。
A.向东移动
B.向西移动
C.先向西移动,后向东移动 D.静止不动
.
经典例题
3、图2—9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
.
经典例题
4、(常州市)天地万物,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B.光是一种电磁波 C.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D.白光是单色光
.
经典例题
5、如图2—13所示,一束光线沿与镜面成450角的方向人 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的O点上。如果在不改变入 射光传播方向的情况下,要使反射光与入射光成6O0 的夹角,可采用的方法是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 平轴沿 方向转过 角。
.Leabharlann 物理:研究物质的结构、力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
一、力学 物体的运动、力的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机械、功、能
二、电学 电荷、电的传导、电路、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家庭电路
三、磁学 磁场、电生磁、电磁铁、磁生电
四、光学 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平面镜、凸透镜
2011初二物理秋季班
.
物理是学什么的?
.
• 十七世纪,法国有一位作家,他写了一本 讽刺小说,名叫《月国史话》,里面有一 处谈到一件好象他本人曾经亲身经历过的 奇事。
.
• 有一次他做物理实验,竟莫名其妙地和他 的玻璃瓶一起升到了空中。
• 过了几小时,他才得重新降落到地面上。
.
• 他发觉自己已经不在他的祖国法兰西,甚 至也不在欧洲,而是在北美洲的加拿大了!
.
声音与子弹
电影《黑客帝国》中尼奥躲子弹片段……
.
请问:尼奥听到开枪的声音能躲开子弹吗??
.
光现象(一)
.
光速是最快的吗?
.
考点分析
重点、热点: (1)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 的理解与应用; (2)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3)红外线、紫外线的特征及其应用; (4)与光现象相关的实际问题。
五、热学 物质的结构、质量、密度、内能
六、声学 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噪声
.
声学
.
考点分析
重点、热点: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速; (2)声音的三种特性; (3)声的利用; (4)与声相关的探究实验; (5)联系与声相关的实际问题。
.
音调与响度
音调是反映声音的高低,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反映声音的强弱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 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越远,响度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