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野趣”活动的丢失与重拾

合集下载

《2024年“一村一幼”幼教点户外游戏活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一村一幼”幼教点户外游戏活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范文

《“一村一幼”幼教点户外游戏活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篇一一村一幼:幼教点户外游戏活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一、引言“一村一幼”是中国近年来大力推广的农村学前教育模式,旨在提高农村儿童的受教育程度和全面发展。

在这种模式下,幼儿园通常位于农村或偏远地区,为当地儿童提供更为便捷的学前教育机会。

然而,在这种模式下的幼教点户外游戏活动,作为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状如何?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研究。

二、一村一幼幼教点户外游戏活动的现状1. 活动场地及设施现状一村一幼的幼教点普遍面临场地及设施有限的问题。

部分农村地区因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原因,缺乏足够的场地和设施来支持户外游戏活动。

此外,部分设施可能因年久失修而存在安全隐患。

2. 师资力量及活动组织在师资方面,部分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且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这导致教师在组织户外游戏活动时,可能无法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活动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

3. 家长参与度及重视程度家长对户外游戏活动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活动的开展。

部分家长因对幼儿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对户外游戏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导致其参与度较低。

此外,部分家长可能因工作等原因无法陪伴孩子参与活动,也影响了活动的开展。

三、对策研究1. 增加投入,改善场地及设施政府应加大对一村一幼幼教点的投入,改善场地及设施条件。

可以通过建设多功能活动场地、购置安全的游戏设施等方式,为儿童提供更为丰富的户外游戏环境。

同时,应定期对设施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安全性和使用性。

2.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活动组织能力针对师资问题,应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组织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专题培训、邀请专家指导等方式,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儿童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从而更好地组织户外游戏活动。

此外,应鼓励教师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3. 加强家校沟通,提高家长参与度家校沟通是提高家长参与度的关键。

《2024年“一村一幼”幼教点户外游戏活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一村一幼”幼教点户外游戏活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范文

《“一村一幼”幼教点户外游戏活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一村一幼”幼教点作为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村儿童的教育质量和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户外游戏活动作为幼教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帮助幼儿锻炼身心,更能在游戏中培养其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就“一村一幼”幼教点户外游戏活动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当前“一村一幼”幼教点户外游戏活动的现状1. 活动设施与资源当前,许多“一村一幼”幼教点的户外游戏设施相对简陋,缺乏多样化的游戏设备和材料。

这限制了孩子们的游戏选择,也影响了游戏活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2. 活动组织与实施部分幼教点在组织户外游戏活动时,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导致活动内容单一,难以满足孩子们全面发展的需求。

同时,部分教师对于游戏活动的指导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地引导孩子们进行游戏。

3. 家长参与度许多家长对于孩子在幼教点的户外游戏活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活动的了解和参与,这也影响了活动的开展和效果。

三、对策研究1. 增加设施投入,丰富游戏资源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一村一幼”幼教点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户外游戏设施和材料。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捐赠游戏设备,丰富孩子们的游戏选择。

2. 科学规划,系统组织活动幼教点应制定科学、系统的户外游戏活动计划,确保活动内容丰富多样,能够满足孩子们全面发展的需求。

同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其组织指导游戏活动的能力。

3. 加强家长参与和沟通通过开展家长会、家长进校园等活动,增加家长对户外游戏活动的了解,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活动。

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反馈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

4. 创新游戏形式和内容结合当地文化和自然资源,创新户外游戏的形式和内容,使游戏更具地方特色和趣味性。

例如,可以开展与农耕文化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当地的文化和传统。

5. 强化安全保障措施在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时,应确保安全措施到位。

农村幼儿园户外游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幼儿园户外游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幼儿园户外游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农村幼儿园户外游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引言:幼儿时期是儿童成长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对于养成良好的身心发展和社交能力至关重要。

户外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锻炼和互动机会。

然而,农村幼儿园在户外游戏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空间狭小、设施简陋、缺乏专业指导等。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改善农村幼儿园户外游戏的状况,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一、空间狭小问题农村幼儿园通常面临着空间狭小的问题,往往只有一个小小的操场,无法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

这导致幼儿的活动范围受限,缺乏多样性和刺激性的游戏环境。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1. 利用场地优势:农村幼儿园多数位于乡村或山区,可以充分利用周围的空地或山野,打造一个安全而有趣的户外活动空间,让幼儿可以在自然环境中玩耍和学习。

2. 通过与社区合作扩大活动场地:农村幼儿园可以与当地社区合作,利用社区场地,扩大幼儿游戏的空间范围。

例如,与当地农田合作,将部分农田改造成专门的户外活动场地。

3. 制定时间管理方案:农村幼儿园可以合理安排幼儿户外游戏的时间,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活动。

可以将户外游戏时间固定在每天的课程表中,并制定不同年龄段的游戏项目,提高活动效果。

二、设施简陋问题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农村幼儿园的户外游戏设施通常比较简陋,很难提供多样化和有趣的游戏体验。

这不仅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增加了他们在游戏中受伤的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1. 加强设施建设:农村幼儿园可以通过募捐、政府补贴等方式,筹集资金,改善户外游戏设施。

例如,引进一些适合幼儿游戏的器械,如爬梯、秋千等,丰富游戏形式。

2. 增加自制游戏设施:农村幼儿园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和资源,自制一些简易的游戏设施。

例如,利用木板、轮胎等制作秋千和跷跷板,让幼儿在安全、环保的条件下进行游戏。

3. 增加多样化游戏活动:农村幼儿园可以通过举办运动会、丰富的团队合作活动等方式,增加幼儿的户外游戏体验。

幼儿园乡情·野趣特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幼儿园乡情·野趣特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幼儿园乡情· 野趣特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随着“双减“政策和浙江省厅全面推进幼儿园课改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如何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和幼儿园条件开展适宜本园孩子的课程,已成为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关键。

为此我们根据本园的实际,以“孩子发展”为本,亲近自然,巧用资源,开发乡情·野趣课程,即了解现状,制定乡情·野趣课程研发方案、统一认识,提高乡情·野趣野趣课程建设意识、因地制宜,有效促成乡情·野趣课程的实施等,让孩子感受农村的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助推孩子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一、了解现状,制定乡情·野趣课程研发方案首先,我园对“农味”特色的环境创设、器械投放、活动内容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本辖区幼儿园“农味”资源开发存在:一缺乏课程意识,忽视孩子发展意识。

二缺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缺乏园本化课程整体性思考,只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未考虑孩子能力之间的连续性、领域间的均衡性等。

针对现状与问题,制定详细的幼儿园课程顶层设计方案,为扎实做好园本化课程的做好铺垫。

二、统一认识,提高乡情·野趣野趣课程建设意识为深入开展乡情·野趣课程的开发。

首先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指南》《纲要》精神和乡情·野趣课程理论的学习,如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等等,让大家思想达成共识,充分认识开发和利用“农”味的器械、场地、游戏、趣事对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教育价值,让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其次,利用家委会、亲子活动、调查问卷取得家长对此课程开发的支持、理解和配合,让“四农”野趣课程走进孩子生活,让家园合作为孩子创造乡情·野趣课程的氛围与空间。

三、因地制宜,有效促成乡情·野趣课程的实施1.“农”味器械的制作和投放(农物)《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浅谈农村幼儿园野趣游戏开展的几点思考

浅谈农村幼儿园野趣游戏开展的几点思考

教学篇•教学反思农村的孩子勇敢、敢于探索和挑战,户外是孩子们游戏的愿望场所,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结伴游戏,自主选择游戏器材,为他们提供极大的创造和挑战空间。

怎样突出玩中学、学中玩的理念;创设出适宜幼儿体育锻炼的区域,成立“野趣”健康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使孩子从中得到游戏的快乐。

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其实就是主要的知识来源,学前期是重视儿童动作和技能的发展关键期。

因此,有层次性的野趣体育游戏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因地适宜,创设“野趣”体育活动场地环境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设的环境应该具备教育的内涵,还特别强调学校里没有一处是无用的环境。

环境对于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以“小小特战营”为主创设大环境,内有各个子区域划分,包括特战建构区、特战平衡区、特战交通区、特战体能区、小小特战队。

户外运动场地在划分过程中,操场以塑胶地为主,中间点缀着幼儿站立的蓝色圆点,教学前面的活动场地上可以放置多种多样的推车、脚踏车及经过清洁处理的废旧轮胎等,在一边建塑胶跑道一条,设定为特战交通区。

攀登架、秋千、平衡木、小游戏房、原生态木桩等多种功能。

操场外围环形草地设置“小小特战营”主线,有自制钻爬架、迷宫、小树林、体能投掷、爬行网、拳击房、各种半成品(楼梯、木凳、幼童、轮胎)。

操场中间可放置一些较大的结构材料,可以让孩子做结构游戏和分割玩耍空间。

教学楼左侧空地可以用多种建筑材料做成:鹅卵石、泥土、木条、草径等,为孩子们提供多种感官刺激。

二、充分利用材料的趣味性,满足层次性的需要在实践中发现,幼儿参加体育游戏的兴趣,是源自于游戏带给他们的挑战性,同时又具备渐进性的游戏活动材料。

若材料功能单一、品种少,难以激发兴趣。

可以见得,要充分考虑幼儿个体差异,特别要注意投放的层次性材料,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在各自起点上获得成功体验。

恰巧低结构的材料适合孩子游戏,孩子方便自由取放。

因为废旧材料制作而成的玩具,是幼儿自己用过的物品,器材有趣,对孩子们来说非常亲切、好玩。

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然而,在农村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限制,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活动场地不足、安全隐患大、活动设施简陋等。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出发,对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活动场地不足在农村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用地限制,很多幼儿园的活动场地都比较狭小,难以满足幼儿开展户外活动的需要。

这导致幼儿户外活动时常受到限制,无法充分展开身体活动,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针对这一问题,农村幼儿园可以积极与村委会、学校等相关部门协商,争取扩大活动场地的空间。

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做法,利用周边的田野、山地等自然资源,开展户外教育活动,为幼儿创造更广阔的活动空间。

二、安全隐患大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安全隐患较大,地面不平整、易滑倒、缺乏防护设施等问题比较突出。

这给幼儿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容易造成意外伤害。

针对这一问题,农村幼儿园可以加强对活动场地的维护和管理,定期检查和修复地面设施,确保幼儿的安全。

可以引入一些安全防护设施,如软地面垫、护栏等,提高活动场地的安全系数。

三、活动设施简陋在很多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设施较为简陋,大多只能提供简单的滑梯、秋千等设施,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

这导致幼儿的户外活动缺乏吸引力,无法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村幼儿园可以通过自筹经费、向社会募捐等方式,更新和增加户外活动设施。

引入各种具有教育意义和游戏性的设施,如攀岩墙、沙池、水池等,丰富户外活动的内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对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我们可以看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扩大活动场地空间,加强安全防护设施,更新和增加户外活动设施。

这些对策有助于提升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个人观点上,我认为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支持。

农村幼儿园“野趣”活动的丢失与重拾

农村幼儿园“野趣”活动的丢失与重拾
( ) “ 趣 ”活动 不可或缺 二 野
纵观 国 内外 的相 关资 料 。我们 不难 发现 ,许多 国家都 非 常重视 让幼 儿在 大 自然 中健康 成长 ,强调
我 、回归 自然 的身 体活 动 。 “ ”强 调要 充 分利用 幼儿健 康体 魄 的培养 。如 。 日本幼 儿 园 的 口号 就是 野 野 ;美 国提 出 的教育 目标 的第 一条 就是 大 自然 中 的原 始 材 料 。让 幼 儿尽 情 地 玩 、充 分 地 “ 蛮其体 魄 ” 玩 。 “ ”是指在 活动 中体验童趣 、兴 趣和乐 趣 。 趣 …
“ 心胸 宽广 ,体 魄强 健 ,富有 创造 力 ” 。我 国 的 《 幼
儿 园教 育 指导 纲 要 ( 行 ) 也 将健 康 置 于 幼儿 园 试 》
二 、 呼 唤 “ 趣 ” 活 动 的 回归 野
( ) “ 趣 ” 活 动 的 丢 失 一 野
教育 五大 领域 之首 ,并 且强 调 :开展 多种 有趣 的体 育活 动 ,特 别是 户外 的 、大 自然 的活 动 ,培养 幼儿

方 面 ,人 们越 来越 意识 到 回归 大 自然 的必 要性 乃
至 紧迫 性 ;另一 方 面 ,幼 儿越 来越 远离 大 自然 ,看
上海 市二 期课 改积 极倡 导在 幼 儿园开 展 富有野 电视 、玩 电脑游 戏 已成 为他们 童年 生 活 中不 可或 缺 趣 的体育 活动 .强 调让 幼儿 在运 动 中成长 ,激 发不 的一 部分 。 家长们 更 多地 在 为孩 子 “ 要输 在 不 同年 龄 阶段幼 儿对 体育 运动 的兴 趣 和满 足他们 的需 起 跑线 上 ” 而做 着这 样 或那 样 的知 识 及 技 能 的 准 根 要 ,使他 们在 基本 运动 能力 、体 质 、心理 素 质和适 备 ,但 恰恰 忽视 了最 为重要 的 “ 本 ”的培 育 。 应 环 境 等 方 面 得 到 发 展 。他 们 通 过 实 践 研 究 ,对 “ 趣 ”活 动 的内 涵进 行 了界 定 : “ 趣 ”活 动是 野 野 指利 用周 围环 境 中可锻 炼身 体 的 因素 ,进 行挑 战 自

幼儿园野外游戏案例分享与反思

幼儿园野外游戏案例分享与反思

幼儿园野外游戏案例分享与反思幼儿园野外游戏案例共享与反思1. 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野外游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

通过野外游戏,幼儿能够接触自然,增强对环境的认识,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和大脑。

在本文中,我们将共享一些幼儿园野外游戏的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度的反思,以期对幼儿园教育工作有所启发。

2. 案例一:抓泥鳅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幼儿园组织了一次抓泥鳅的活动。

在一片清澈的小溪边,孩子们穿着雨鞋,手持篮子,跃跃欲试地走进水中。

老师们指导他们如何轻轻地搓动溪底的泥沙,抓住小溪中的泥鳅。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水的清凉,感受到了捕捉泥鳅的成就感,也学会了团队合作。

3. 案例二:野餐另一次活动中,幼儿园组织了一次野餐。

孩子们和老师们一起收集食材,组织小队合作做午餐,然后在树荫下享用。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学会了如何照顾环境、如何共享食物,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4. 反思这些案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发。

野外游戏可以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的美好,增加他们的环境意识,培养他们的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野外游戏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游戏中,他们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野外游戏也是一种锻炼。

在户外环境中,孩子们可以尝试各种动作,锻炼身体,促进健康成长。

5.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幼儿园应该更多地重视野外游戏的教学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合作精神。

当然,老师们也需要在活动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引导孩子们参与游戏,并及时对游戏中的反思进行引导和总结。

6. 总结通过以上案例的共享与反思,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野外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这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教育方式。

通过野外游戏,孩子们能够获得身心上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环境意识。

希望各位幼儿园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加重视这种教学方式,给孩子们带去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幼儿园“野趣”活动的丢失与重拾许金玲【摘要】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幼儿园周边的农田逐渐被居民集中区所代替,幼儿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文章从幼儿成长的角度出发,呼唤“野趣”活动的回归,并就如何在幼儿园开展“野趣”活动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在园内外组织幼儿开展“野趣”活动的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幼儿野趣大自然自然环境一、“野趣”活动的内涵上海市二期课改积极倡导在幼儿园开展富有野趣的体育活动,强调让幼儿在运动中成长,激发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满足他们的需要,使他们在基本运动能力、体质、心理素质和适应环境等方面得到发展。

他们通过实践研究,对“野趣”活动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野趣”活动是指利用周围环境中可锻炼身体的因素,进行挑战自我、回归自然的身体活动。

“野”强调要充分利用大自然中的原始材料,让幼儿尽情地玩、充分地玩。

“趣”是指在活动中体验童趣、兴趣和乐趣。

[1]二、呼唤“野趣”活动的回归(一)“野趣”活动的丢失目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和教师都忽视了幼儿体能的锻炼。

幼儿的一切活动皆在成人的视线之内,幼儿的人身安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教师因为担心幼儿在活动中受到伤害,就尽量不让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消极保护”行为盛行。

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一方面,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回归大自然的必要性乃至紧迫性;另一方面,幼儿越来越远离大自然,看电视、玩电脑游戏已成为他们童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家长们更多地在为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而做着这样或那样的知识及技能的准备,但恰恰忽视了最为重要的“根本”的培育。

(二)“野趣”活动不可或缺纵观国内外的相关资料,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健康成长,强调幼儿健康体魄的培养。

如,日本幼儿园的口号就是“野蛮其体魄”;美国提出的教育目标的第一条就是“心胸宽广,体魄强健,富有创造力”。

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将健康置于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之首,并且强调: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幼儿不是被动的“被保护者”,教师要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在保护幼儿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习生活自理技能,锻炼自我保护能力。

陶行知曾经说过:“什么是活书?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

花草是活书,森林是活书,飞禽走兽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

”我们不仅要读这本书,而且要在读这本书的同时,强健我们的体魄,尽情享受一份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野趣”。

三、重拾“野趣”活动,尽情享受快乐每个幼儿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生活,而这份生活是与社会的发展、周围的环境紧密相联的。

现在的幼儿因为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已经缺少了玩伴,再加上人们集中居住,每家每户一扇大门,更是阻隔了幼儿自然游戏群体的形成。

[4]为此,肩负早期教育大任的幼儿园不得不担当起让幼儿重拾“野趣”活动的责任。

我园是一所农村乡镇幼儿园,近几年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园内开辟“野趣园”我国有一部关于幼儿园教育的纪录片《小人国》,它的教育理念就是巴学园班车上面印着的几个大字“幼儿是脚,教育是鞋”,每个幼儿都有适合他(她)自己的鞋子,而不是千篇一律。

巴学园为幼儿提供的生活环境,是以幼儿的需要为前提的,其中有一段是关于幼儿在土沟里玩军事游戏时而产生的矛盾冲突,让人们从中领略到,幼儿在充满“野趣”的活动中,那种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人性的本真。

而现在很多幼儿园,看上去非常漂亮,但却是以成人的审美标准来设计的,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真正所需.那种环境只能用眼睛看,却不适合幼儿身在其中去探究。

以下是我园在园内组织幼儿开展的一些具有“野趣”的活动。

1.充满“野趣”的具有规则性的传统民间游戏。

“炒蚕豆,炒豌豆,咯嘣咯嘣翻跟头”这样的童谣可能对于农村幼儿来说不陌生,这种边念儿歌边做动作的运动富有情趣,还有“丢手绢”、“老鹰捉小鸡”、“老狼老狼几点钟”等游戏也是如此。

另外,驱铁环、抽陀螺特别受男幼儿的钟爱,而跳橡皮筋、跳格子、踢键子、跳绳等游戏男女幼儿都喜欢。

这类游戏需要幼儿共同遵守游戏规则,在活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及与同伴的友情。

2.以锻炼胆量为主的富有挑战性的“野趣”活动。

为了培养出一批敢于尝试、挑战自我且具有领导才能的幼儿,我园特别开辟了一块“野味十足”的游戏园。

那里面堆了一座两个峰的小土坡,幼儿可以从下面冲上去,再从上面冲下来,像解放军叔叔攻山头一样。

游戏园的周围设置了长短不一的木头棍,幼儿可以把它当成“梅花桩”练平衡。

很多男幼儿非常喜欢游戏园里的旧汽车轮胎,幼儿将较重的轮胎驱上土坡,然后再把轮胎从土坡顶上滚下来,乐此不疲。

游戏园里的旧石磨幼儿也喜欢,高兴时就来推几下,体验原地打转的乐趣。

另外,我们将一些破损的玩具、大纸箱、地板零料等也放在游戏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游戏。

当然,最原始的活动还是爬树。

游戏园里有三棵高大的银杏树,我们为幼儿准备了绳子扣,谁有勇气都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绳子扣来爬树,体验那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境界。

3.利用园内现有资源设计具有创造性的“野趣”活动。

除了特别创设的“游戏园”之外,我园的大草坪上有三组大型活动器械,另外还有爬网、秋千等中小型器械,沙地和玩水池也在活动区内。

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具有创造性的“野趣”活动,如“寻宝藏”、“军事游戏”等,设计一定的路线或设计一个个关卡,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共同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最后夺取胜利,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可见,在园内创设方便幼儿开展“野趣”活动的环境,必须具有三个特性:一是自然性,即活动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活动材料简单有效:二是充分性,指活动的开展要尽情尽性:活动的时间相对较长,活动的空间可以扩展,活动的方式有趣且开放,幼儿活动的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情绪得到尽情地宣泄,体能得到最大的释放,体质得到增强;三是安全性,一方面运动能使幼儿机体得到发展,同时运动也潜伏着危险,教师必须给予幼儿必要的指导与提醒,幼儿也必须从中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5]我们不仅要为幼儿提供安全的环境,而且要让幼儿在活动时对危险的事情能及时作出反应,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动作,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如:在爬树时,脚要蹬牢,手臂要箍好,手要抓牢;荡秋千时,屁股要坐稳,手一定要抓好绳子等。

(二)园外组织“四季行”陶行知说过,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为幼儿认识世界、体验野趣、强健体魄提供了天然场所。

为此,我们利用农村幼儿园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结合四季农作物生长的特征和动物生长的规律,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富有野趣的活动。

1.与春天相约。

春天到了,我园设计了“青文化”主题系列活动。

幼儿在“踏青”的活动中,观桃红柳绿,嗅油菜花香,放风筝,唱古诗,其乐融融:在“采青”的活动中,挖荠菜,采艾蒿,摘草莓:在“嬉青”的活动中,幼儿用小葱苗、菜叶、竹叶、竹芯、苇叶、苇芯、麦叶、柳条枝等材料,练习吹奏,探索哨音的高低与材料及材料长短、粗细的关系:还可以到小河边盛一些小蝌蚪回来饲养。

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幼儿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与夏天邂逅。

夏天到了,天气炎热,幼儿在园的时间较短,为了减少幼儿中暑的可能,幼儿园可以在上午带幼儿到水田边听蛙鸣,观荷塘,闻稻花香,也可以针对一些体质较好的幼儿开展一些充满野趣的活动,如粘知了,捉蜻蜓,玩泥巴等。

3.与秋天共舞。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幼儿可以参与的活动也特别多,如:闻果香,拾稻穗,在稻草堆里捉迷藏,还可以挖红薯,捡落叶,饲养蚕。

在这些充满了“野趣”的活动中,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无间,头顶一片蓝天,闻着泥土的芳香,从心底发出来的笑声是最欢快的。

秋天的系列活动更为幼儿园主题活动“拜访大树”提供了诸多资源,幼儿给大树写信,用落叶贴画等,趣味盎然。

4.与冬天拥抱。

冬天来了,寒风呼啸,但幼儿不怕,他们还特别喜欢和风做游戏。

每个小朋友都手拿塑料袋,在风里奔跑,风将袋子吹得鼓鼓的,真有趣:而那些手里拿着风车的,就更是带劲儿了,风儿吹着风车,滴溜溜地转。

还可以开展“挤油”、“打铜板”等活动。

如果碰上下雪天,那更要让幼儿尽情地玩了,堆雪人,打雪仗,在锻炼幼儿体魄的同时,还培养了幼儿坚强的意志。

在春夏秋冬四季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幼儿感受到了春的气息、夏的乐趣、秋的韵味、冬的诗意,收集到了许多“野味十足”的自然材料,扩充了教育内容,玩出了幼儿的天性。

实践证明,大自然是幼儿欢乐的源泉。

[6]农村幼儿园应立足本土,带领幼儿走进自然,走进田园,挖掘身边的自然资源和乡土文化,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充分体验那份“野趣”,在“野趣”活动中享受那份富有童真的“乐趣”。

注释:[1] [5]郑艺,大班幼儿开展体育野趣活动的实践研究[OL].上海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中期汇报.百度文库.[2]孙云晓,大自然我们生命的根——读卢勤的《做人与做事》[0L].孙云晓网站.[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88.[4]苗雪红.儿童自然游戏群体:传统的失落与当代的重建[J].学前教育研究,2004 (11).[6]郑亚男.野趣、农趣、童趣——谈农村幼儿园乡土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引进与咨询,2005 (7).(许金玲:江苏省如皋市东陈镇幼儿园江苏南通226500责任编辑:赵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