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 (1)
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1000字]
![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5322bdd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2.png)
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舞蹈与音乐的关系以及作用;2.掌握音乐与舞蹈协同演出的基本方法;3.提高学生的音乐及舞蹈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1.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及作用;2.音乐与舞蹈的协同表演;3.音乐及舞蹈表现技巧。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音乐与舞蹈的协同表演;2.教学难点:音乐及舞蹈的表现技巧。
教学方法1.案例展示法;2.互动式讲解法;3.视听互动讲解法;4.身体教学法教学流程第一节课教师引入1.介绍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及作用;2.引导学生思考舞蹈和音乐在艺术表演中的不同作用。
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舞蹈、音乐与表演之间的关系;2.随机选择学生发言,进行讨论。
视听互动讲解1.播放经典的舞蹈作品,向学生展示舞蹈与音乐在艺术表演中的具体体现;2.引导学生仔细观看、听取音乐,感受舞蹈与音乐的相互协同。
身体教学1.将学生分为小组,各自选择一首音乐及对应的舞蹈进行表演;2.引导学生体会、感受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协同配合。
第二节课案例展示1.选择一组经典的舞蹈作品,让学生观看视频,注重观察音乐与舞蹈的协同表演;2.分析视频中音乐与舞蹈的特点,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表演技巧。
音乐及舞蹈表现技巧1.讲解音乐表现技巧的相关知识;2.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现技巧,进行音乐表演。
音乐与舞蹈协同表演1.讲解舞蹈表现技巧的相关知识;2.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演出。
教学评估1.班级小型演出评估;2.学生表演技巧测试。
教学反思1.本节课以小组为单位,教师提供引导,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到了最高点;2.第一节课以讨论互动为主,引导学生合作、交互;3.第二节课以讲解和演出为主,引导学生细致、认真地了解并掌握舞蹈表现技巧和音乐表现技巧,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后续的舞蹈表演任务。
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方案

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方案音乐是感人无形的,可以扣人心弦、憾动人心。
舞蹈的律动,跳跃的音符,使作品朴实的灵魂升华。
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练习舞蹈,有益于理解舞蹈的内涵,在熟练动作的基础上反复感受音乐,则会对舞蹈的艺术表现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体验。
作为一名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的教师,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在模块教学中作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探索:《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由“教师替代型”转为“学生自主型”传统的舞蹈课中,教师的教几乎占去了所有时间,束缚了学生的头脑,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基本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教授或采用模仿舞蹈的手段,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其结果是教师教的劲头十足,学生学得慵懒乏味,很倦怠。
面对这种状况我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从舞蹈本身的创作意图出发,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欣赏、感受、讨论、表现音乐。
具体表现为:课始,不告之作品名称,创作意图,让学生先聆听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特点、情绪,根据自己的经验去理解音乐,展开想象,同学间进行交流讨论,然后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的节奏特点和情绪情感,最后由老师作必要的讲解和展示。
这种教学有可能与作品原有的表现意图有所出入,但学生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及舞蹈动作是通过认真聆听真实感悟所表达出来的情感。
这样的课堂往往是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气氛和谐活泼,学生也会有一种成就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负担。
当然,任何事物有利就会有弊。
对于高中生来讲,只凭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和有限的舞蹈元素是不行的,毕竟他们缺乏完整的知识储备,必要的音乐常识和舞蹈语汇。
我们在课堂中讲求的不仅仅是听或表演,而是要更深层听懂和领会,即要能说出音乐表现的内容,也要能用适当的舞蹈语汇来表达所要反映的思想情感,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该如何去听如何去创编,从哪些方面去听从哪里入手去编。
比如我在教蒙古舞跑马组合时,先让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特点及情绪。
高中舞蹈课音乐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高中音乐与舞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舞蹈的关系,认识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舞蹈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1. 理解音乐与舞蹈的相互关系。
2. 掌握舞蹈音乐的欣赏方法。
3. 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与音乐相融合。
教学难点:1. 如何将音乐与舞蹈动作巧妙结合。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舞蹈创作。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2. 舞蹈场地布置3. 舞蹈教材及辅助教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性吗?请谈谈你们的看法。
1. 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引导他们关注音乐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
2. 让学生欣赏一段舞蹈,观察舞蹈动作与音乐的配合,讨论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
3. 教师讲解舞蹈音乐的基本知识,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舞蹈音乐,进行舞蹈创作。
2. 指导学生如何将音乐与舞蹈动作相结合,强调舞蹈动作的节奏感、美感。
3. 学生展示自己的舞蹈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音乐与舞蹈关系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舞蹈创作中的心得体会。
二、新课1. 教师展示一段舞蹈音乐,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特点,讨论如何将音乐与舞蹈动作相结合。
2. 教师示范一段舞蹈动作,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练习。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舞蹈音乐,进行舞蹈创作。
2.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将音乐与舞蹈动作巧妙结合,强调舞蹈动作的节奏感、美感。
3. 学生展示自己的舞蹈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高中音乐结合舞蹈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感受音乐与舞蹈的美感。
2. 通过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舞蹈技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如古典、民族、流行等风格。
2. 舞蹈动作:根据音乐特点,编排相应的舞蹈动作。
3. 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引导学生将音乐与舞蹈动作相结合,进行表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节奏、旋律、情感等;掌握舞蹈动作,进行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2. 难点:将音乐与舞蹈动作相结合,进行协调、优美的表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带来的情绪。
2. 提问:你们觉得这段音乐适合跳什么舞蹈?(二)音乐欣赏1. 教师介绍所选音乐作品的相关背景,引导学生欣赏音乐。
2. 学生分享对音乐的感受,如节奏、旋律、情感等。
(三)舞蹈动作学习1. 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舞蹈动作,注意动作的准确性。
(四)音乐与舞蹈结合1. 教师引导学生将音乐与舞蹈动作相结合,进行练习。
2.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与舞蹈结合的练习,互相观摩、学习。
(五)表演1.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与舞蹈结合的表演,展示所学成果。
2.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音乐与舞蹈结合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音乐与舞蹈结合方面的不足。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音乐欣赏、舞蹈动作学习、音乐与舞蹈结合等方面的表现。
2. 评价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艺术表现力等。
六、教学用具1.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2. 舞蹈道具3. 录像设备(可选)七、教学时间1. 40分钟备注: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
高中音乐人音版《音乐与舞蹈》(选修)第一单元《舞蹈的起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音乐与舞蹈》(选修)第一单元《舞蹈的起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音乐与舞蹈》(选修)第一单元《舞蹈的起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舞蹈
了解舞蹈的起源发展
从舞蹈的风格和功能上去进一步了解舞蹈
2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学生是高中舞蹈艺术特长生,他们经过三年的专业训练来考取艺术专业院校。
他们练习舞蹈却并不了解舞蹈!所以通过这么一节课让大家对舞蹈能有所了解!
3重点难点
舞蹈的概念
舞蹈的起源和发展
舞蹈的风格和功能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堂教学导入
同学们大家练习舞蹈有一段时间了!可是你们了解舞蹈吗?知道舞蹈的起源和发展吗?那么老师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舞蹈的相关知识。
活动2【讲授】课堂讲授
一、什么是舞蹈,舞蹈的起源与发展
舞蹈是属于八大艺术之一。
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是一种以经过提炼、组织、韵律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运用人体动作的姿态、表情和动作流程等构成画面,创造形象,从而表达某种思想情感的艺术。
设计-人音版《音乐与舞蹈》(选修·18学时·供一学期使用)教案

设计-人音版《音乐与舞蹈》(选修·18学时·供一学期使用)教案课程背景音乐与舞蹈是人文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审美素养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为人音版《音乐与舞蹈》教案,是选修课程,供一学期使用,共18学时。
课程目标1.了解音乐与舞蹈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背景,增强对各种音乐和舞蹈形式的欣赏能力;2.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基本舞蹈技巧,培养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3.提高自我认知和审美情趣,培养自信、沟通和合作能力;4.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体验音乐与舞蹈,增进社交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周•主题:音乐与人类文化•内容:–音乐的定义和分类;–音乐在人类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音乐形式和特点;•教学活动:–欣赏不同风格和地域的音乐,学生分组分享感受和体验;–学生自选一首歌曲,分析歌曲元素并进行演唱;–学生制作乐器并演奏,体验音乐创作过程。
第二周•主题:舞蹈与身体语言•内容:–舞蹈的历史和种类;–舞蹈与身体语言的关系;–各类舞蹈的基本技巧;•教学活动:–学生学习一段舞蹈,展示并互相评价;–学生模仿动物的动作,进行创作性舞蹈表演;–学生通过绘画等方法,表达舞蹈的感受和理解。
第三周•主题:音乐与舞蹈的协同•内容:–音乐与舞蹈配合的特点;–各类舞蹈形式和配乐的关系;–节奏感和舞蹈能力的训练;•教学活动:–学生跳一支流行的音乐舞蹈,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交流;–学生进行舞蹈和音乐即兴表演,增强团队合作和创造能力;–学生设计一支舞蹈并配乐,进行表演。
第四周•主题:音乐与舞蹈的创作与表演•内容:–音乐和舞蹈的创作过程和技巧;–演出技巧和舞蹈表现力;–舞台设备和音响效果;•教学活动:–学生自选一首歌曲和一种舞蹈,进行创作和表演;–学生进行舞台设计和灯光调试,增进对舞台表演的理解和实践能力;–进行集体表演和比赛,让学生展示所学技能和表演能力。
教学方法和评价本课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听讲、观摩、互动、创作和表演等。
高中人音版《音乐与舞蹈》选修第一单元《音乐与舞蹈》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音乐与舞蹈》(选修)第一单元《音乐与舞蹈》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
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课题
舞动的旋律
——走进舞蹈
2教学内容
1、欣赏《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千手观音》等优秀舞蹈作品。
2、芭蕾基本手位组合训练。
3、创编实践《天鹅湖》主题音乐。
3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比、视听相结合的欣赏方法,让学生了解舞蹈作品的风格和音乐对舞蹈的重要作用。
2、体验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与舞蹈律动和舞蹈动作歌唱性的完美结合。
3、舞蹈技能学习及舞蹈创编实践,同时注重对学生音乐感知及综合艺术素养的提高。
4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通过舞蹈课的学习,不仅能掌握舞蹈技能,还能塑造美的气质、提高素养,引导学生有意识的从言行举止、日常行为规范做起,不断完善自我。
5重点
舞蹈技能学习及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
6难点
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7教法选择
欣赏法、对比法、讨论分析法、体验法、实践法。
高中音乐人音版音乐与舞蹈(选修)第一单元音乐与舞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人音版音乐与舞蹈(选修)第一单元音乐与舞蹈教学
设计
高中音乐人音版音乐与舞蹈(选修)第一单元音乐与舞蹈教
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课题
舞动的旋律
——走进舞蹈
2教学内容
1、欣赏《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千手观音》等优秀舞蹈作品。
2、芭蕾基本手位组合训练。
3、创编实践《天鹅湖》主题音乐。
3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比、视听相结合的欣赏方法,让学生了解舞蹈作品的风格和音乐对舞蹈的重要作用。
2、体验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与舞蹈律动和舞蹈动作歌唱性的完美结合。
3、舞蹈技能学习及舞蹈创编实践,同时注重对学生音乐感知及综合艺术素养的提高。
4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通过舞蹈课的学习,不仅能掌握舞蹈技能,还能塑造美的气质、提高素养,引导学生有意识的从言行举止、日常行为规范做起,不断完善自我。
5重点
舞蹈技能学习及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
6难点
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7教法选择
欣赏法、对比法、讨论分析法、体验法、实践法
8教学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江永县第二中学:王翔课题舞动的旋律——走进舞蹈教学内容1、欣赏《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千手观音》等优秀舞蹈作品。
2、芭蕾基本手位组合训练。
3、创编实践《天鹅湖》主题音乐。
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比、视听相结合的欣赏方法,让学生了解舞蹈作品的风格和音乐对舞蹈的重要作用。
2、体验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与舞蹈律动和舞蹈动作歌唱性的完美结合。
3、舞蹈技能学习及舞蹈创编实践,同时注重对学生音乐感知及综合艺术素养的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认识通过舞蹈课的学习,不仅能掌握舞蹈技能,还能塑造美的气质、提高素养,引导学生有意识的从言行举止、日常行为规范做起,不断完善自我。
重点舞蹈技能学习及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
难点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教法选择欣赏法、对比法、讨论分析法、体验法、实践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相关资料教学过程分析、评价、反思、体会课前播放舞蹈课堂教学片段,以营造课堂氛围。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四分钟)师:我们看了舞蹈课的教学片断,感受到了学生们上课时的投入和跳舞时的激情,希望大家也能这样来上好每一堂舞蹈课,大方表现自己,用心欣赏别人。
1、播放无音乐的舞蹈片段《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然后再播放带音乐的舞蹈片段《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
讨论:你们看了这段舞蹈片段后,你觉得舞蹈能离开音乐吗?音乐对舞蹈起到什么作用?学生讨论总结: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不仅能更形象、生动的刻画人物形象,描绘景色,并对舞蹈作品营造气氛提出要求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音乐对舞蹈的重要作用。
起到渲染和衬托主题的作用。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舞蹈的世界,感受它的美。
二、体验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与舞蹈律动和舞蹈动作歌唱性的完美结合。
(十分钟)1、分别欣赏三段舞蹈动作片段和音乐片段,请同学们找出相匹配的舞蹈动作和音乐。
并从音乐节奏、音乐旋律和舞蹈律动和动作特点来分析作品。
《胡桃夹子》舞蹈动作片段《踏歌》音乐片段《踏歌》舞蹈动作片段《黄河》音乐片段《黄河》舞蹈动作片段《胡桃夹子》音乐片段(学生欣赏,分析、讨论)师生交流总结:舞蹈的全部律动都来自音乐的特定节奏,舞蹈动作的抑扬顿挫;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等,无一不是在音乐节奏中体现的。
但没有音乐旋律的衬托,舞蹈是难以表达情感的,也就谈不上什么真正的舞蹈美。
舞蹈(视觉艺术)需要音乐(听觉艺术)才能达到心灵的震撼,打动观众的心。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通过选择适应的舞蹈音乐加深学生对音乐节奏与舞蹈律动及音乐旋律与舞蹈动作歌唱性的对比。
师生互当然舞蹈和音乐都是在时间的过程中展示的,这样他们才能够同步进行,结合在一起。
2、体验:让学生对《黄河》中的一至两个舞蹈动作进行体验。
预设一:个别有基础的同学进行舞蹈动作模仿。
预设二:没有学生主动模仿时,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进行舞蹈动作体验。
师:舞蹈的表现需要表演者有很好的基本功,才能充分的体现作品的内涵。
因此,基本功的训练是很重要的。
让我们从最基本的站姿训练开始。
三、体验实践:芭蕾手位组合(二十分钟)1、正确的站资:要求:肩部打开后自然下沉,颈部挺直;腿部收紧,挺胸收腹,腰部自然收紧。
可要求孩子贴墙站立,使颈、臀、腿在一条直线上。
2、手的形态:大拇指尖要轻轻地碰到中指的指根处,其它的手指稍弯一些挨在一起放好。
这种形态只是在初学时才要求这样做。
因为那时学生还不能有意识地支配,控制自己的动作,因而手指容易紧张。
以后,手的形态变得比较自然,大拇指不必碰中指,而是朝向手心既可。
动、讨论、交流预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从最基本的站姿训练,循序渐进,引入本环节的重点:芭蕾手位训练(学生做动作,老师进行纠正)3、芭蕾基本手位动作要领讲解。
(一位手)(二位手)(三位手)(四位手)(五位手)(六位手)(七位手)学生实践教师的讲解、示范,让学生便于掌握动作要领。
4、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教师进行动作上的指导)5、视唱《天鹅湖》的主题音乐,感受音乐情绪。
6、结合音乐体验。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要求:动作的连贯、流畅性,与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吻合。
7、学生展示:芭蕾手位组合。
(要求:面带微笑)美律疏导:现代社会发展对每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别人对你的评价更多来源于你的印象,实际上也就是你的气质、你的亲和力、你的人格魅力。
考大学许多专业需要面视,找工作面视更必不可少。
所以一个人有好的素养和气质是何等的重要,他将伴随和影响你的一生。
通过舞蹈课的学习,不仅能学习到舞蹈方面的技能还能为你们塑造美的气质。
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好好珍惜每一次练习的机会。
四、创编实践《天鹅湖》音乐主题。
(十分钟)1、动作创编师:同学们感受了《天鹅湖》的音乐,优美、抒情,那么和音乐相吻合的舞蹈动作该是怎样的呢?哪位同学可以为音乐编配一两个简单的舞蹈动作呢?学生体验、实践,注意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美律疏导预设一、个别学生动作展示。
预设二、没有学生主动创编表演时,老师引导、示范个别动作。
师:老师也为音乐编配了简单的动作,可还没编完,希望同学们看完后能帮忙把后半部分的舞蹈动作编完。
2、教师表演舞蹈《天鹅湖》片段。
师:其实老师所表演的这段舞蹈中有很多动作是我们刚学习的芭蕾手位动作,只是加上了脚的动作,所以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是很重要的3、优秀舞蹈作品欣赏。
师: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需要与其他门类的艺术相结合,音乐、舞美、灯光、服装等始终贯穿其中,并与之共存。
播放经典舞蹈片段《千手观音》、《毕业班》等。
(学生欣赏,教师做必要讲解,加深巩固)五、课后作业:(一分钟)1、为《天鹅湖》主题音乐创编舞蹈动作。
2、以组为单位,收集有关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古典舞的资料,模仿舞蹈中一两个基本动作。
注重个体的发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舞蹈创作初步尝试六、归纳与总结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从最基本的站姿、坐姿做起,从日常的行为规范做起,塑造完美自我。
让美点缀我们的生活,让美伴随我们成长。
七、教后记:学生欣赏。
加深对舞蹈的认识和多元文化的了解。
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舞动的旋律——走进舞蹈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音乐与舞蹈是亲密无间的姊妹艺术,在教学过程中,舞蹈技能的学习固然是需要的,而音乐感知、体验及综合艺术素养,也不可忽视。
由于本课是高中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的第一堂开门课。
面对学生舞蹈基础的参差不齐;面对大部分同学没有接触过舞蹈而产生的距离感,因此,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成了本课的首要任务。
而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舞蹈的意义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继续求知的欲望。
2、教学内容(1)欣赏《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千手观音》等优秀舞蹈作品。
(2)芭蕾基本手位组合训练。
(3)创编实践《天鹅湖》主题音乐。
3、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视听相结合的欣赏方法,让学生了解舞蹈作品的风格和音乐对舞蹈的重要作用。
(2)体验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与舞蹈律动和舞蹈动作歌唱性的完美结合。
(3)舞蹈技能学习及舞蹈创编实践,同时注重对学生音乐感知及综合艺术素养的提高。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舞蹈技能学习及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
难点: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二、说教法艺术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为目的的基本素质教育。
这是我构思整堂课的指导思想。
本着这个原则,本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对比式教学: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与舞蹈律动和舞蹈动作的对比。
2、示范教学:教师舞蹈动作示范。
3、启发式教学:贯穿整堂课的教学。
4、多媒体教学: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视、听、学有机结合,达到最好效果。
三、说学法要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首要的任务是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
因此这节课将让学生积极实践、积极探索,让学生在活泼的氛围中调动起学生继续求知的欲望。
1、对比法:通过对比,感知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与舞蹈律动和舞蹈动作的内在联系。
2、讨论分析法:学习中积极参与讨论分析,在讨论中总结新知识。
3、实践法:通过实践掌握舞蹈技能。
四、说教学程序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11 各教学环节之间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紧密联系的。
导入新课——音乐与舞蹈的结合——芭蕾基本手位组合训练——创编体验五、说课件以教材为主,参考资料为辅,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方式,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欣赏体验作品,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和资料,至于结论性的东西则必须由学生来总结。
目的:是为了课型更灵活,课堂气氛更活跃,起到辅助手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