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顽固慢性咽炎

合集下载

缓解慢性咽炎的中西医结合

缓解慢性咽炎的中西医结合

缓解慢性咽炎的中西医结合慢性咽炎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咽黏膜慢性炎症,其症状包括咽部疼痛、咳嗽、嗓子干燥和喉咙不适等。

该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及时缓解慢性咽炎症状变得尤为重要。

在治疗慢性咽炎时,中西医结合疗法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从多个方面协助患者获得持久缓解和改善。

本文将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和效果。

一、中医治疗慢性咽炎中医将慢性咽炎归纳为“咽炎”范畴,认为其形成源于虚实两方面的因素。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主要采用草药煎剂、针灸和中药外敷等方法,以调理患者的体内环境,帮助其恢复咽部黏膜的正常功能。

1. 草药煎剂治疗中医治疗慢性咽炎常采用中草药的煎剂饮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将适宜的草药进行配方,例如当归、百合、枇杷叶等草药,这些草药能够清热解毒,润燥养阴,起到舒缓咽喉症状的作用。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慢性咽炎的常见方法之一。

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针灸可以起到舒缓炎症、改善血液循环和增强患者抵抗力的作用。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太阳穴、合谷穴和风池穴等。

3. 中药外敷中药外敷是指将适宜的中草药制成贴敷或漱口液,然后涂抹或喷洒在患者咽部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中药外敷方法包括银黄口服液漱口、罗汉果糖浆外敷等,这些方法能够起到消炎、镇痛和保护黏膜的作用。

二、西医治疗慢性咽炎西医治疗慢性咽炎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抗生素和抗炎药的使用,以及外科手术等方法来改善慢性咽炎的症状。

1. 药物治疗西医常采用药物治疗慢性咽炎,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药物,如局部喉咽消炎药、抗过敏药、去痰药等,以缓解喉咙疼痛和减少咳嗽。

2. 抗生素和抗炎药如果慢性咽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西医常会开具抗生素来抑制病菌的生长。

此外,抗炎药也是西医治疗慢性咽炎的重要一环。

3. 外科手术一些严重的慢性咽炎患者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来缓解症状。

外科手术可以去除引起咽炎的病变组织,如扁桃体、腺样体等。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相结合,以取长补短。

慢性咽炎的中医治疗与草药调理

慢性咽炎的中医治疗与草药调理

慢性咽炎的中医治疗与草药调理咽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由于咽部组织受到病毒或细菌的感染引起。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炎症反复或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的情况,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中医草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缓解慢性咽炎的症状,并调理身体从根本上减少炎症。

中医认为,慢性咽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生活作息不规律、过度使用嗓音等。

虚实寒热是中医对疾病的基本分类,对于不同类型的慢性咽炎,中医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在中医药治疗中,医师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辨证施治。

对于慢性咽炎,中医常采用中药内服和外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内服方剂有川贝母炭汤、鱼藤炭汤等。

这些方剂主要通过清热解毒、润燥止咳的作用,有效缓解咽部疼痛、干痒、发痒等症状。

同时,中药调理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减少病毒或细菌的侵袭。

除了内服草药,中医还会建议患者进行外用治疗。

常用的外用方法包括咽部洗液、咽部喷雾、保温敷贴等。

这些治疗可以直接作用于咽部,减轻炎症的程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康复。

中医强调个体化的治疗,因此在选择草药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调理。

例如,如果慢性咽炎伴有实热症状,中医会常用百合、连翘、金银花等清热解毒的药材;如果慢性咽炎属于虚寒型,中医则会使用党参、黄芪、肉桂等温阳散寒的草药。

除了中药调理外,中医还注重慢性咽炎患者的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饮食健康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平衡。

对于慢性咽炎患者,中医建议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性。

此外,中医还推荐慢性咽炎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和保持良好的心态。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病毒排斥。

良好的心态可以减轻身体的压力,增强自愈能力,有助于康复。

总之,中医草药调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

通过合理使用中药内服和外用,调理患者的体质,增强身体免疫力,缓解症状,加速康复。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慢性咽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喉咙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咳嗽、喉咙痛和发音困难等不适感。

中医在治疗慢性咽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接受中医治疗时,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中医治疗慢性咽炎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慢性咽炎时,需要坚持规律的生活作息。

规律的作息时间能够促进身体各个方面的正常运转,对于咽喉的康复也有积极的作用。

患者应尽量避免熬夜和长时间使用嗓子过度,同时要注意保持空气湿润和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些都有助于舒缓喉咙不适。

其次,饮食方面的调节也是中医治疗慢性咽炎的重要内容。

中医认为喉咙是与肺、胃相关的,因此调节饮食能够改善肺胃功能,从而促进喉咙的康复。

患者应该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油煎炸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此外,适当补充一些具有润肺的食材,如梨子、百合等,也有助于缓解喉咙不适。

同时,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慢性咽炎时,需要注意保护喉咙,并避免嗓子的过度使用。

喉咙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过度使用会导致炎症加重。

患者应该尽量避免大声喧哗、唱歌和长时间讲话,同时要学会正确的发声和呼吸方式,避免过度用力。

在喉咙不适的时候,可以用温水漱口或者含漱一些草药,如金银花、葛根等,有助于舒缓喉咙的症状。

此外,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对慢性咽炎的康复具有重要的影响。

中医强调心身相互关联,如果患者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会导致身体气血运行不畅,影响喉咙的康复。

因此,患者应该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同时也要学会放松自己,如进行适量的运动、听音乐等。

最后,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慢性咽炎时,需要找到一位有经验的中医医师进行指导。

中医治疗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因此患者需要专业医师的指导。

在选择中医医师时,患者可以通过咨询朋友或亲戚的经验,或者参考医生的资质和经验来进行选择,以确保获得有效的治疗。

总之,中医治疗慢性咽炎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但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包括规律的作息、调节饮食、保护喉咙、注意心态以及找到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

中国古代治疗咽喉炎的民间秘方

中国古代治疗咽喉炎的民间秘方

中国古代治疗咽喉炎的民间秘方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喉咙痛、咳嗽和喉部发炎。

在中国古代,人们发展了许多有效的民间秘方来治疗咽喉炎,这些方法经过了长期的实践和总结,成为了传统的中医疗法。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古代治疗咽喉炎的民间秘方。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种古老而广为人知的秘方——梨汁蜂蜜。

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首先,将新鲜的梨洗净去皮切碎,然后榨取梨汁。

接下来,在梨汁中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

最后,将这个混合物每天分几次慢慢地喝下去。

梨汁蜂蜜具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缓解喉咙痛和咳嗽非常有效。

其次,我们来介绍一种古代常用的疗法——熏蒸治疗。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吸入草药的蒸汽来缓解喉咙炎症。

首先,准备一些中草药,如黄芩、连翘、薄荷等。

然后,在一锅热水中加入这些草药,并将水煮沸。

接下来,用毛巾或盖头将锅口盖住,让蒸汽充分散发出来。

最后,将喉部靠近蒸汽处,深呼吸几次。

这样可以让草药的有效成分进入喉部,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

另外,我们还可以尝试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冲剂——枇杷叶冲剂。

枇杷叶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

制作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将新鲜的枇杷叶洗净后晾干,然后用开水冲泡成茶饮。

每天喝上几次,可以缓解喉咙痛和咳嗽。

此外,枇杷叶还可以与其他中草药搭配使用,如生甘草、桔梗等,以增强疗效。

最后,我们来介绍一种古代的外敷疗法——姜蒜贴敷。

这是一种将姜和蒜磨成泥,然后贴在喉咙处的方法。

首先,将姜和蒜分别磨成泥状,然后混合均匀。

接下来,将泥状物敷在喉咙处,并用纱布或细布固定好。

每天晚上睡觉前敷上,第二天早上取下。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姜和蒜的辛辣成分刺激喉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喉咙炎症。

总之,中国古代有许多治疗咽喉炎的民间秘方。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且疗效显著。

然而,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

其次,对于过敏或对某些食物敏感的人群,应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草药或食材。

5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成药

5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成药

5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成药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症状包括咽部疼痛、干咳、咳痰等。

在中医中,慢性咽炎被归类为“咽喉疾病”范畴,可以通过中成药来治疗。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五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成药,并解释它们的功效和使用方法。

1. 杏仁清肺汤杏仁清肺汤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成药。

它的主要成分是杏仁、桔梗、鲜竹叶等。

杏仁具有清热、润肺、止咳的作用,桔梗能清热解毒、利咽化痰,鲜竹叶能清热凉喉。

这种中成药通常以煎剂的形式饮用,每天两次,每次一碗。

长期服用能缓解咽痛、润肺化痰、止咳平喘。

2. 川贝止咳润喉丸川贝止咳润喉丸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中成药,常用于治疗慢性咽炎引起的干咳、咽痛等症状。

其主要成分包括川贝母、百部、生甘草等。

川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止咳的功效,百部能清热解毒、润喉止咳,生甘草则能缓解炎症、舒缓疼痛。

该丸剂每次口服8-10粒,每日3次。

长期使用可以改善咽部不适、止咳平喘。

3. 蜈蚣清咽胶囊蜈蚣清咽胶囊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适用于慢性咽炎引起的咽痛、声音嘶哑等症状。

该胶囊的主要成分是蜈蚣、玄参、黄芩等。

蜈蚣能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玄参以及黄芩则能清热、凉血。

该胶囊每次口服3粒,每日2次。

长期使用可以减轻咽喉不适、恢复声音。

4. 慢支清肺丸慢支清肺丸是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成药,对于伴有痰多、咳嗽、气喘等症状的患者效果显著。

其主要成分包括罗汉果、花粉等。

罗汉果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平喘的作用,花粉能缓解咽喉疼痛、止咳祛痰。

该丸剂每次口服9粒,每日3次。

长期使用可以改善喉咙不适、咳嗽、气喘等症状。

5. 盐酸金霉素喷雾剂盐酸金霉素喷雾剂是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局部药物,适用于咽喉疼痛、发炎等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

主要成分金霉素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减轻炎症症状。

使用时,将喷嘴对准咽喉喷雾,每次2-3下,每日2-4次。

长期使用可以减轻喉咙疼痛、减少发炎。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中成药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并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和不良反应。

中药治疗慢性咽炎

中药治疗慢性咽炎

中药治疗慢性咽炎慢性咽炎是一种咽部黏膜长期受炎症刺激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喉咙不适、咳嗽、咳痰等。

中医学认为,慢性咽炎是由于肺、胃、肝三脏功能失调导致的,因此,中药治疗慢性咽炎能够从整体调理身体、改善炎症症状,达到根本治疗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

首先,中医认为肺主气,气机畅通能够保证气机升降正常,所以治疗慢性咽炎首先要调理肺气。

常用的中药有百合、麦冬、天花粉等具有滋阴清肺、润燥止咳的功效。

这些中药养肺润燥,能够帮助改善喉咙的不适感以及减少咳嗽症状。

其次,胃的健康与咽喉也有一定的关系。

中医认为,胃火旺的人易患咽喉问题,因此,治疗慢性咽炎还需要调理胃功能。

常用的中药包括陈皮、白芍、黄连等,这些药物有清热解毒、燥湿化痰的功效,能够改善胃火过旺引起的咽喉不适。

此外,肝气郁结也是慢性咽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医认为,情绪过度压抑、不畅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到喉咙的正常功能。

所以,在治疗慢性咽炎时,也需要调理肝气。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郁金、青皮等,这些中药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舒缓肝气郁结引起的咽喉不适。

综上所述,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是通过调理肺、胃、肝三脏的功能来达到的。

然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所以中药的治疗方案也有所差异。

在接受中药治疗前,建议患者首先寻求专业中医的诊断和建议,以确定合适的中药治疗方案。

此外,中药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发挥作用,患者需持续服用并配合饮食调理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总之,中药治疗慢性咽炎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从整体调理身体、改善咽喉不适的症状。

然而,中药治疗需要个体化方案,患者应该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且持续进行治疗以获得最好的效果。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中药治疗慢性咽炎有所帮助。

中医药方治疗咽喉炎的有效处方推荐

中医药方治疗咽喉炎的有效处方推荐

中医药方治疗咽喉炎的有效处方推荐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咽喉部的不适、疼痛和咳嗽等症状。

中医药方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广泛应用于咽喉炎的治疗中,其疗效显著,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个有效的中医药方治疗咽喉炎的处方,希望对患者朋友有所帮助。

1. 麦冬芦根煲猪心【处方】麦冬10克,芦根10克,猪心1个。

【制作方法】将麦冬、芦根洗净,加入炖盅中,再加入猪心洗净。

加入适量清水,用小火炖煮2小时。

【服用方法】每日一次,饭后温热服用。

【功效】该处方可清热解毒,润肺止咳,适用于咽喉炎症状明显、咳嗽频繁的患者。

2. 竹叶羊肉汤【处方】竹叶30克,羊肉适量。

【制作方法】将竹叶洗净,与羊肉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再煮30分钟。

【服用方法】每日一次,分2次饭前饮用。

【功效】该处方具有消炎、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咽喉炎伴有咳嗽、痰多等症状的患者。

3. 金银花连翘泡腾片【处方】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

【制作方法】将金银花、连翘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再煮10分钟。

取汁液,晾凉后制成泡腾片。

【服用方法】每日一片,饭后口服。

【功效】该处方具有解毒、消炎、退热的作用,适用于咽喉炎症状明显、发热的患者。

4. 沙参玉竹炖雪梨【处方】沙参10克,玉竹10克,雪梨1个。

【制作方法】将沙参、玉竹洗净,与雪梨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再炖30分钟。

【服用方法】每日一次,饭后温热服用。

【功效】该处方可润肺化痰,清热止咳,适用于伴有咳嗽、嗓子疼等症状的咽喉炎患者。

总结:以上几个中医药方治疗咽喉炎的处方均经过临床实践验证,对于缓解咽喉炎的症状具有显著疗效,但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此外,患者在进行中医药治疗时,应注意饮食调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加强嗓音保护,避免用声过度,保证充足的休息。

祝愿各位患者早日康复!。

经方中治疗慢性咽炎的方剂

经方中治疗慢性咽炎的方剂

经方中治疗慢性咽炎的方剂慢性咽炎是指喉咙后壁、扁桃体和喉头黏膜慢性炎症的一种疾病。

它常常由咽喉部组织受到刺激或感染引起,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疼痛、口臭等。

传统中医药学中有许多经方可以治疗慢性咽炎,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且有效的方剂。

1. 麦门冬汤麦门冬汤是一种具有清热化痰的方剂,适用于慢性咽喉炎症伴有痰多黏腻、大量咳嗽的患者。

它由麦门冬、茯苓、生地黄、半夏、白芍、炙甘草等中药组成。

麦门冬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茯苓和生地黄能清热化痰,半夏则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

2. 五味子炖雪梨汤五味子炖雪梨汤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咳嗽、咽喉肿痛的方剂。

它由五味子、雪梨、蜂蜜组成。

五味子具有润肺止咳、化痰止咳的作用,雪梨则能清热润肺、生津止咳。

蜂蜜具有润肺、润喉的功效,能够缓解喉咙疼痛。

这个方剂尤其适合咽喉干燥、伴有咳嗽的患者。

3.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一种温中解表、调和气血的方剂。

它由柴胡、桂枝、干姜、人参、大枣、生牡蛎等中药组成。

柴胡具有解表宣肺、抑制炎症的作用,桂枝和干姜能够温中散寒,人参则能补气养阴。

这个方剂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患咽炎的患者。

4. 女贞子汤女贞子汤是一种具有益气清热、滋阴降火的方剂。

它由女贞子、黄芩、夏枯草、黄连等中药组成。

女贞子具有益气清热、润肺止咳的作用,黄芩和黄连则能清热解毒、抑制炎症。

这个方剂适用于喉咙肿痛、干燥、口渴的患者。

除了中药方剂外,中医还推荐一些饮食方面的调理方法来帮助治疗慢性咽炎。

首先,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够增强免疫力,促进咽喉组织的修复。

多喝温开水和绿茶,可以缓解喉咙干燥和疼痛的感觉。

此外,避免辛辣食物、酒精和烟草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咽喉的炎症。

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喉咙疾病,但通过中医药治疗,我们可以缓解症状、改善疾病。

这些经方中的方剂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在使用前最好咨询中医师进行指导,并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来调整剂量和疗程。

同时,合理调节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治疗慢性咽炎的重要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顽固慢性咽炎
*导读:慢性咽炎是指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多发生于成年人,常伴有其他上呼吸道疾病,常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炎、鼻窦炎的脓液刺激咽部,或鼻塞而张口呼吸,均可导致慢性咽炎的发生。

……
慢性咽炎是指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多发生于成年人,常伴有其他上呼吸道疾病,常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炎、鼻窦炎的脓液刺激咽部,或鼻塞而张口呼吸,均可导致慢性咽炎的发生。

慢性咽炎为咽粘膜慢性炎症。

以咽部不适,发干、异物感或轻度疼痛、干咳、恶心,咽部充血呈暗红色,咽后壁可见淋巴滤泡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慢性咽炎患者,因咽分泌物增多,故常有清嗓动作,吐白色痰液。

中医治疗
一、辨证选方
1、肺肾阴虚
治法:滋阴降火,润燥利咽。

方药:①偏肺阴虚者,可用养阴清肺汤加减。

生地30g,麦冬15g,玄参15g,白芍15g,丹皮12g,川贝10g,薄荷6g,甘草6g。

②偏肾阴虚者,可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知母10g,黄柏10g,熟地30g,山药15g,山萸肉15g,茯苓12g,丹皮12g,泽泻10g。

2、脾肾阳虚
治法:温补脾肾,引火归原。

方药:肾气丸加减。

熟地30g,山药30g,山萸肉15g,茯苓12g,丹皮10g,泽泻10g,熟附片6g,肉桂6g。

3、痰火郁结
治法:养阴利咽,化痰散结。

方药:贝母瓜蒌散加减。

川贝15g,瓜蒌皮15g,花粉15g,茯苓15g,橘红10g,桔梗10g。

二、其他疗法
(一)、中药超声雾化
1、银花9g,黄芩10g,野菊9g,藏青果4枚,象贝10g,桔梗6g,前胡9g,姜半夏15g,玄参15,花粉15g,薄荷9g。

浓煎取汁100ml,每次取20ml雾化吸入10分钟,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

2、半夏10g~12g,厚朴10g~12g,茯苓15g~30g,柴胡6g~12g,陈皮10g~15g,银花20g~30g,,连翘10g~12g,川贝10g~15g,枳壳10g~12g。

水煎浓缩取汁40ml,雾化吸入,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3、半夏、厚朴、玄参、麦冬、生地、银花、黄芩、香附、郁金、薄荷、浙贝、白芍、公英、合欢皮、丹参、甘草,水煎过滤取汁,每次用15ml超声雾化,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二)、中药咽后壁粘膜下注射
1、复方丹参:取复方丹参注射液2ml,用5~6号注射针头分别注入咽后壁两侧粘膜下,深度以能注药为度,每侧各注入1ml,每周3次,2周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

2、板蓝根:取板蓝根注射液4ml,用5号长针头注入咽后壁两侧粘膜下,每侧上、下两点分别注入1ml,每周3次,2周为一疗程。

3、消痔灵:取消痔灵1ml加1%普鲁卡因1ml,行咽后壁粘膜下注射2~4个点,每周1次,4~5次为一疗程。

特别适合于咽后壁滤泡增生者。

(三)、中药咽后壁喷射
取50%黄柏水煎上清液2ml,抽入5ml注射器内,药液温度保持在28℃~32℃,以5号长针头直喷整个咽部及咽后壁,每天1~2次,5~6天为一个疗程。

(四)、烙法咽后壁
滤泡增生较大者,可用直径0。

5cm左右的小烙铁,在酒精灯上烧红,蘸香油后迅速烙于滤泡上,每个滤泡烙1~3下,隔3~4日烙一次,直至平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