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侦查学课件第六章:刑事现场摄影分析

合集下载

刑事侦查学课件第六章:刑事现场摄影解读

刑事侦查学课件第六章:刑事现场摄影解读
十三、现场勘查结束后,应及时冲洗胶卷,如发现有误 及时补拍。
第二节 现场照相的实施步骤
一、了解案情 拍摄人员到达现场后,应与其他勘检人员一同了解案件发 生、发现的时间、地点和经过,现场原始状况、变动情 况及保护措施,出入现场的人员及原因。 二、固定现场 在巡视现场的同时或详细勘查开始之前,应迅速准确地对 现场概貌状况进行拍照固定。 三、现场构思 根据现场状况,明确现场拍摄的内容、重点,构思安排画 面。 四、制定拍照计划 当二人以上共同承担现场的拍照任务时,要共同制定拍照 计划,统筹安排拍照的先后顺序,分工明确具体任务和 责任范围。
被拍物体长度 <50 ≥30 50~150 ≥50 150~500 ≥100 >500 ≥物体长度50%
比例尺长度
–(6) 需照相提取具有检验鉴定价值的重要痕迹时,应加放直 角比例尺。拍照步幅时,应在步幅两侧放置贯通画面比例尺。
•6、现场细目照相的用光
–应根据被拍对象的形体、表面形态、颜色等,合理选择光源 种类、强度和光照角度,以反映表现的主题内容,不能千篇 一律。
第二节 现场概貌照相
一、概念 以整个现场和现场中心地段为拍照内容,反映现场的全貌 以及现场内容各部分关系的专门照相。 二、拍照内容 除现场周围环境以外的整个现场状况。 三、拍照对象:发案现场。 四、作用 反映现场内部情景、现场内部的空间、地势、范围、发案 全过程在现场上所触及的一切现象和物体。
五、注意事项 1、对现场的范围、现场内的物品、痕迹物证以及遗留痕迹 物证的位置等现场全部状况要完整系统全面反映出来,切 忌杂乱无章地盲目乱拍。 为此,拍照前应弄清犯罪分子在作案过程中所涉及的范 围。
三、拍照原则:
1、要准确地反映遗留在现场上的痕迹物证的位置。 (证明是现场遗留的) 2、必须保证拍照的影像不变形。(拍照时要三面 平行,有变形要校正) 3、必须准确地反映被拍物体和特征的花纹大小、 粗细、长短等特征。(放比例尺) 4、痕迹物证的特征必须保证清晰逼真。

刑事案件现场照相

刑事案件现场照相

刑事案件现场照相一、刑事照相的概念刑事照相,是指依照法定的程序,运用照相技术真实、形象地记录犯罪活动的有关客体,为侦查破案和刑事技术鉴定提供图像信息的专门手段。

主要包括:现场照相、物证照相、辨认照相、检验照相。

二、刑事照相的任务1、运用照相手段,真实地记录犯罪活动的场景、变动情况、尸体及其他侵害结果。

2、显示并拍摄有关痕迹、致伤工具及其他遗留物。

3、拍照尸体检验所见。

4、拍照尸体的伤痕特征。

5、拍照并处理浅淡模糊变形的痕迹、字迹和斑渍。

6、拍照人犯相貌。

三、刑事照相的作用1、形象、逼真地记录了犯罪现场,拍摄的照片既可作为证据、又可为分析案情提供依据。

2、对容易变动或损坏的痕迹物证能及时固定、提取。

3、拍照的尸体照片可为查找尸体身源提供依据(辩认照相)。

4、及时固定难以分辨的损伤和其他物证,为进一步研究和检验提供条件四、现场照相是按照现场勘查的程序和要求,及时、客观、全面、系统地将犯罪现场和有关痕迹物证如实记录下来的一项专门工作。

现场照相与现场笔录、现场绘图具有相辅相成的效果,共同组成现场勘查的完整记录。

(一)现场方位照相1、现场方位照相概念:现场方位照相是以整个现场情况和周围环境为拍摄对象,反映犯罪现场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专门照相。

2、拍照要点(1)拍照点应选在较高较远的位置。

(2)如果现场环境中留有痕迹物证,方位照相应将其包括进去。

(3)选择长久性明显标志物。

(4)狭长地段,可采用相向拍照法拍照。

(5)夜晚勘验现场时,方位照片可留在第二天白天补拍。

(6)在雨、雪天拍照现场方位时,应避免形成线型影像。

(二)现场概貌照相是以整个现场或现场中心地段为拍照内容,反映现场的全貌以及现场内各部分之间关系的专门照相。

2、拍照要点(1)以反映现场的整体状况及其特点为拍照重点。

(2)取景构图时,应将现场中心或重点部位放在画面的显要位置。

(3)为了避免重要场景、物证互相遮挡和重叠,应选择合适的拍照角度。

现场摄影刑事案件教学课件

现场摄影刑事案件教学课件
2.要指示出现场位置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要特别注意拍摄能够指示出现场地理方位及环境的一些永久或半永久性的特殊标志,如
商场、车站、桥梁、街名、门牌、路标、大型广告等。
(二黑)现场方位摄影的拍摄要点
3.应尽量用一个镜头反映被摄景物 但在受场地等条件限制时,可采用回转连续法或直线连续法拍摄。
4.现场方位主要使用自然光进行拍摄 夜间现场方位的拍摄,可将相机在三角架上固定后打开快门的B或T门,用闪光灯游动
3.注意作好相应的文字记录。
(三黑)现场概貌摄影的拍摄要点
1.概貌构图 应将现场中心场景置于画面显要位置,尽量避免场景、物证的互相遮挡和重 叠,以保证在同组各幅照片上均能看到同一场景、物体或其局部。 2.概貌拍摄方法 一般用相向法、多向法拍摄,要保持距离、高度、角度、用光等拍摄条件 一致。 3.概貌拍摄用光 主要使用自然光。逆光时应加遮光罩;使用闪光灯等灯光时,应使光照均 匀、柔合。
五、现场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况摄影
(一黑)现场的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况
包括: 1.正在勘验中的现场上发生犯罪分子继续犯罪,毁征,自杀等行为; 2.抓获、击毙犯罪分子; 3.发现、获取重大证据或重要情节及过程; 4.爆炸、起火等突发性情况。
五、现场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况摄影
(二黑)现场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况的拍摄
(五黑)比例尺
现场痕迹、物证照片要用于比对检验和讼证据,拍摄时应在被拍物同一平面上放置比例尺以 示原物大小。
比例尺有黑底白刻度、白底黑刻度、彩色和透明等种,以毫米为刻度单位,误差不超过1/10 毫米。
现场摄影时还应备有钢卷尺、 皮尺等,用于拍照步法、交通工 具痕迹和大型物证。
(六黑)照明设备
现场摄影必须具备良好的照明工具。电子闪光灯、碘钨灯、现场勘察灯、小型聚光灯等,都 是常用的现场摄影光源。

现场摄影刑事案件教学课件

现场摄影刑事案件教学课件
4.现场方位主要使用自然光进行拍摄
夜间现场方位的拍摄,可将相机在三角架上固定 后打开快门的B或T门,用闪光灯游动依次曝光。在白 天还应补拍现场方位。恶劣天气条件下现场方位应酌 情拍摄,在气象转好时还应补拍。
(黑三)现场摄影的受理权限
国标GA / T 117-1995对受理权限规定: 1. 案件发生后,有管辖权的刑事技术部门承担案 件现场的拍摄。其他任何团体、部门或个人都无权 拍摄。 2. 案件现场的拍摄必须由具有现场摄影、录像技 术的刑事技术人员承担。 3. 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个人,承担 案件现场拍摄时应自行回避。回避条件应参照我国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执行。
2. 按实施犯罪的过程和范围分类
第一现场、第二现场等;
3. 按自然或人为对现场的变动情况分类
原始现场、变动现场、伪装现场、假案现 场等。
(黑二)现场摄影的概念和作用
现场摄影是将案件发生的场所和与案件有关的 痕迹、物品,用摄影的方法客观、准确、全面、 系统予以固定、记录的专门手段。
一套完整的现场照片,能够为侦查过程提供研 究案件性质、分析作案手段、进行现场模拟实验 提供资料;能够为技术检验、鉴定提供条件; 能够为案件的司法诉讼提供重要的证据。
(黑一)现场摄影的一般原则
5.拍摄贵重物征,要请见证人过目。要拍摄固定其原 始状况,需带回拍摄时要办理手续,并妥善包装和保 管。拍摄后要及时送还。 6.当现场物品所在环境、位置不利拍摄时,可先拍摄其 原始状况,再移至适当件下拍摄。 7.勘查结束后及时冲卷,发现有误要及时补拍。 8.做好文字记录,内容主要包括:到达现场的日期、时 间,现场地点、发或报案概况;勘察指挥人员,拍摄 人员及分工;拍摄器材、拍摄内容和拍摄条件等。
4. 确定拍摄顺序(详见下页) 5. 查漏补缺

刑事影像题讲解

刑事影像题讲解

一、现场和现场照相(一)现场1、所谓现场,即案件发生的(地点)和留有与案件有关的(痕迹)、(物品)的一切场所。

2、现场的三大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它们分别是:(时间空间要素)、(被侵害对象及物质环境变化要素)、(行为人要素)。

3、现场作为真实地反映案件情况的客观存在,不仅能说明(案件现场)与(实施行为)所存在的必然联系,也能反映出案发时认为的或自然的各种因素对(发案点)所施加的影响,反映出行为人的活动过程及(手段)、(手法)等。

4、现场的空间要素通常是指形成案件现场所涉及的(地段)及(范围)。

5、犯罪案件现场与其他事件现场的本质区别在于构成犯罪案件现场的核心是(行为人要素)。

(二)照相1、照相,是利用照相机将客观世界的景、物或人等的(客观)或(准确)会聚成光学影像,2、在感光材料或光敏材料上记录下来,通过()或()的处理后,形成人眼可见图象的过程。

3、最早的成像实践来自于针孔成像,是(C)理论的实践依据。

A 光的衍射理论B光的干涉理论C光的直线传播理论D光的折射理论4、世界上第一部照相机诞生于(19 )世纪(30)年代。

5、与摄录像相比较,照相得到的是一种(静)图像。

6、由于机械工业、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影像的记录由原始的(全手动控制)发展到了机械、电子的高速度和高精度的控制。

(三)现场照相1、现场照相,是指将案件发生的场所和与案件有关的痕迹、物品,用照相的方法进行(客观)、(准确)、(全面)、(系统)地固定和记录的专门手段。

2、现在照相的任务是:(记录案件发生后现场的原始状况)、(记录现场勘察的过程)、(用照相的方式发现、记录和保存物证)。

3、完整的现场记录应包含(ABC)。

A 、现场笔录B、现场绘图C、现场照相4、下列属于现场照相特殊属性的是:(ABCE)。

A、拍摄步骤特定性B、照相器材特殊性C照相方法独特性 D、照相记录形象性E、记录图像完整性5、现场照相对拍照时机要求(迅速)、(及时);对拍照内容要求(客观)、(真实);对表现手法要求(系统)、(概括)。

刑事照相

刑事照相

刑事照相的任务
• 采用照相的方法检验物证,显示客体特 征,恢复显现和犯罪有关的事实,借以 揭露和证实犯罪行为。 • 采用照相的手段收集和贮存犯罪资料, 用以辨认犯罪人,查对赃物罪证,为侦 查破案和预防犯罪提供可靠资料。
刑事现场照相
♦ 概念:用照相的方法,把刑事案件现场
的状况和现场痕迹物品的特点、位置及 相互关系客观、准确的记录和固定下来 的一种技术手段。 ♦ 目的:通过照片反映出犯罪现场的概况, 揭示犯罪手段,以及现场物证的特征及 其在犯罪事件中的意义。
刑事现场照相的种类
♦ 现场细目照相:用于记录和固定犯罪现
场上具有证据意义的痕迹和物品的照相 方法,如犯罪工具、破坏痕迹、手印、 脚印等,通常要放比例尺。
现场照相的补充方法
♦ 相向拍照法,常用于狭长的公路、小巷、
走廊、尸体 ♦ 交叉拍照法,适用于记录露天现场,其 目的在于把现场中心部位与四周痕迹物 品相互关系得到充分的反映。 ♦ 连环拍照法,分为直线连环拍照和回转 连环拍照。
刑事照相
• • • • • • 刑事照相的任务 刑事现场照相 痕迹照相 文书翻拍与复印 检验照相 辨认照相
刑事照相的任务
• 固定犯罪现场状态,记录勘验、搜查、 扣押等侦查活动的过程和情况,发现、 固定、收取和保存物证,为判断案件性 质,分析犯罪情况,确定侦查措施提供 照相资料。 • 复制检验资料,记录技术检验结果,为 技术鉴定提供条件和直观的辨认依据。
辨认照相
目的:固定人犯或无名尸体的外貌特征, 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和证据。 人犯辨认照相:是刑事登记的重要部分, 发迹、发型、前额、鼻、颧骨、下颌、 嘴、耳、颈、肩、背等人体解剖学的特 征。分为正面脱帽半身照相和右侧面脱 帽照相。 尸体辨认照相:允许进行整容、清除血 污、缝合伤口、整理衣着、理发以及对 于脱水眼内外角填充适度场方位照相:记录和固定现场的位置及

刑事侦查中摄影技术运用技巧的探讨

刑事侦查中摄影技术运用技巧的探讨

如何利用摄影技术提升刑事侦查效率
摄影技术在刑事侦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案件调查的各个环节中,利用摄影技术能够提高侦查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刑事侦查中摄影技术的应用技巧。

一、现场拍摄
现场拍摄是刑事侦查中应用摄影技术的首要环节。

在现场拍摄时,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角度:在拍摄现场时,我们应当注意确定拍摄的角度,以最大程度地还原现场真实情况。

2.掌握光线:现场往往条件受限,光线并不充足。

因此,我们应当学会掌握光线,以保证拍摄的效果。

3.抓住细节:现场拍摄时应当尽可能抓住细节,特别是有可能成为案件关键证据的地方。

二、鉴定拍摄
鉴定拍摄是刑事侦查的重要环节。

在鉴定拍摄时,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以证据为导向:在鉴定拍摄时,我们需以证据为导向,拍摄有针对性的证据。

2.选择合适的环境:鉴定拍摄的环境应当选择封闭、安静的地方,避免外部干扰。

3.注意细节:在鉴定拍摄时应当注意细节,特别是被鉴定的物品的特征。

三、镜头运用
镜头是摄影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

在刑事侦查中,我们应当正确运用镜头,使拍摄效果更为理想。

1.预设焦距:预设焦距有助于我们快速拍摄,同时保证画面清晰。

2.运用语言:镜头语言虽然不能提高拍摄的精度,但能有效地表达我们对被摄对象的表现。

以上就是有关在刑事侦查中运用摄影技术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刑事侦查工作刑事侦查学PPT课件

刑事侦查工作刑事侦查学PPT课件
大城市建立了刑警队,多数地区没有 建立独立的侦查工作机构,刑侦工作 基本上隶属于各级公安机关的治安行 政部门领导和指挥。
2、我国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 的侦查体制。
公安部在治安行政局内设了侦查处和技 术处,各省、自治区公安厅(局)在治安 处内设立了刑侦科和技术科,有的省、 区公安厅设立了刑侦处和技术处,直 辖市和大城市设立了独立的刑警大队, 中小城市设立了刑警队,地区公安处 和县公安局在治安科(股)内设立了刑侦 组。
案件侦查中的“漏斗效应”
———以强奸案为例
每10名强奸犯罪中只有1名被举报给警方 每20名强奸犯罪人中只有1人被逮捕 每30名强奸犯罪中只有1人被定为罪
(来自公安部统计资料)
侦查的任务可理解为:
发现犯罪(例) 控制犯罪(例) 揭露犯罪(例) 证实犯罪(例) 预防犯罪(例)
特 点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38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新的观点
利用社会资源
整体协同侦查
依托信息科技
依法高效办案
第三节 刑事侦查工作的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二、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 三、侦查不公开原则。 四、协同作战原则。 五、遵守法制原则。
由杜培武冤案聂树看斌刑案事件侦查工作原则
第四节 我国刑事侦查体制 的历史和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体用光参照物证摄影的用光。
第三章 现场摄影的原则要求及拍照 方法 第一节 现场摄影原则
一、现场拍摄应当及时、全面、客观、准确。 二、现场拍摄所需器材设备平时应准备妥当,接到任务能 及时投入现场使用。 三、现场拍摄要遵守勘查秩序,服从统一指挥,与其他技 术勘检工作协调配合开展。 四、现场拍摄人员拍摄前应对拍摄内容和表述方法筹划构 思,拍摄时应依照一定步骤和顺序,系统连贯、有条不 紊地进行。
现场摄影
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的记录手段:现场笔录、现场绘图、现场摄影、现 场摄录像。

第一章 现场摄影的概念
一、现场摄影的概念 1、现场 现场指案件发生的地点和留有与案件有关的痕迹、物品 的一切场所。 2、现场分类 按案件的性质分:杀人、盗窃、抢劫、强奸、爆炸、纵 火、投毒、反动标语传单、交通肇事等现场; 按实施犯罪的过程和范围分第一现场、第二现场等; 按自然或人为对现场的变动情况分原始现场、变动现场、伪 装现场、假案现场。 3、现场摄影 现场摄影是将案件发生的场所和与案件有关的痕迹、物品, 用摄影的方法客观、准确、全面、系统的固定、记录的专 门手段。
2、对于多处现场,需要多组镜头有机编排起来。 六、拍摄要点 1、拍摄现场概貌应以反映现场的整体状态及其特点为重点。 照相取景构图时,应把现场中心或重点部位置于画面显要 位置。尽量避免重要场景、物证互相遮挡、重叠。
2、拍摄现场概貌一般采用相向拍照法、多向拍照法,也可 拍照连接片。 运用相向拍照法、多向拍照法拍照时,拍照距离、镜头 俯仰角度、用光要保持一致。
五、现场拍摄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对现场所有场景、细目进行全 面、细致地拍摄。对一时难以甄别是否与案件有关的痕迹、 物品也应按照要求拍摄。
六、现场拍摄的画面应主题明确、主体突出。
七、现场照相特别是现场概貌照相和现场重点部位照相,应尽 量避免将勘查人员和勘查器材、车辆等摄入画面。 八、现场照相要以清晰、准确地反映被拍摄景物的主题内容为 目的,合理的选择光源种类和光照角度。使用闪光灯、灯光 照明时,要防止反光和不良阴影破坏画面主题内容。 九、现场拍照前要对被拍摄主体进行测光,对重要场景、物征 进行系列曝光,以避免曝光失误。曝光误差倍数不得超过下 表规定的范围。
四、三角架
升降方便,转动灵活,牢固可靠,便于携带。
五、比例尺
黑底白刻度、白底黑刻度和彩色比例尺、透明比 例尺。比例尺以mm为最小单位,刻度误差不得 超过1%。还应备有钢卷尺、皮尺。
六、照明设备
应备有两只以上的电子闪光灯,闪光指数应在28以上,并配 备2m~5m长的同步线或同步感应嚣。还应备有碘钨灯,现 场勘查灯,小型聚光灯。
5、火灾现场
起火点; 引火物; 燃烧量严重的部位等等。
6、爆炸现场
爆炸位置; 爆炸对象; 爆炸损坏的程度; 爆炸抛出物及状况; 爆炸残留物及状况等等。
五、拍摄要点
1、拍摄现场重点部位时应以清楚反映现场重 点部位的状况、特点及其与周围痕迹物证的 关系为重点,确定拍摄距离和角度,选用标 准镜头或中焦镜头,合理安排镜头。 2、现场重点部位照相的用光与现场概貌照相 的用光一致。
五、拍照次序(一般说来)
1、先拍概貌,后重点部位、细目。 2、先拍原始的,后拍移动的。 3、先拍容易破坏、容易消失的,后拍不容易破坏、不容易 消失的。 4、先拍地面,后拍上部。 5、先拍急,后拍缓。 6、先拍易,后拍难。 7、现场方位拍照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
五、查漏补缺
整个现场拍照完成后,应该检查有无漏拍、错拍以及技术 失误。如需对现场全部或部分保留时,应及时向现场指挥 人员提出。
三、拍照原则:
1、要准确地反映遗留在现场上的痕迹物证的位置。 (证明是现场遗留的) 2、必须保证拍照的影像不变形。(拍照时要三面 平行,有变形要校正) 3、必须准确地反映被拍物体和特征的花纹大小、 粗细、长短等特征。(放比例尺) 4、痕迹物证的特征必须保证清晰逼真。
四、拍摄要点
1、拍摄现场细目要认真取景构图,合理利用 画面。被拍主体应占画面的三分之一以上。 如果物体太小时可使用近摄装置进行拍摄。
(3) 比例尺应与相机光轴垂直。比例尺上不得有反 光。 (4) 要根据被拍物体颜色和使用的感光片种类选择 比例尺种类。
深色物体选用黑底白刻度的比例尺。 浅色物体选用白底黑刻度的比例尺。 全色、盲色负片选用黑白比例尺。 彩色负片选用彩色比例尺。 使用透射光拍摄透明客体应选用透明比例尺,
(5) 要根据被拍物体长度来选择比例尺的长度。
被拍物体长度 <50 ≥30 50~150 ≥50 150~500 ≥100 >500 ≥物体长度50%
比例尺长度
–(6) 需照相提取具有检验鉴定价值的重要痕迹时,应加放直 角比例尺。拍照步幅时,应在步幅两侧放置贯通画面比例尺。
•6、现场细目照相的用光
–应根据被拍对象的形体、表面形态、颜色等,合理选择光源 种类、强度和光照角度,以反映表现的主题内容,不能千篇 一律。
第三节 现场照相的拍照方法
一、单向拍照法
1、概念
镜头从某一个方向对着 现场拍照。
2、特点
只能反映现场某一个侧 面情况。
3、应用
拍照范围不大,比较简方向、相等的距离对被拍物进行拍照的方 法。
2、特点
能反映现场相对的两个方向的情况,应用广泛,方 便简单。
3、应用:
第四节 现场细目照相
一、概念
记录现场上发现的与犯罪有关的细小局部状况和 各种痕迹、物品,以反映其形状、大小、特征 等的专门照相。
二、拍照内容
具有检验鉴定价值和证据作用的各种痕迹物证。 如:尸体、活体上的痕迹;血迹的滴溅状况或 喷溅方向;杀人凶器或犯罪工具的形状、标签、 破损情况;脚印、手印、文件、附着物等。
1、概念
将带有标准刻度的比例尺与被拍物一同拍入画面,根 据比例尺可以测量出原物及特征大小的拍照方法。
2、应用:用于测量计算痕迹的大小等。
第四章 现场照片制作
一、现场照片制作工序。
1、检选底片 2、制作照片 3、照片编排 4、照片粘贴 5、照片标划 6、文字说明
二、现场照片制作质量
七、附属设备
应备有快门线,暗房袋,痕迹物证编号签,简易背景幕,柔 光、反光、遮光器具。偏远地区还应备有简易黑白冲洗器 具。
八、感光材料
应备有全色片、盲色片、彩色负片等感光材料。还可准备其 它专用感光材料。
第二章 现场照相的内容
现场照相的内容主要包括
反映犯罪时间、空间及各自特点的拍照(地貌)。 反映犯罪活动的现场情况及完成犯罪事实的客观 条件和产生的结果的拍照(现场)。 反映形成犯罪现场的主体的各种迹象的拍照(物证)
十三、现场勘查结束后,应及时冲洗胶卷,如发现有误 及时补拍。
第二节 现场照相的实施步骤
一、了解案情 拍摄人员到达现场后,应与其他勘检人员一同了解案件发 生、发现的时间、地点和经过,现场原始状况、变动情 况及保护措施,出入现场的人员及原因。 二、固定现场 在巡视现场的同时或详细勘查开始之前,应迅速准确地对 现场概貌状况进行拍照固定。 三、现场构思 根据现场状况,明确现场拍摄的内容、重点,构思安排画 面。 四、制定拍照计划 当二人以上共同承担现场的拍照任务时,要共同制定拍照 计划,统筹安排拍照的先后顺序,分工明确具体任务和 责任范围。
2、盗窃现场
被破坏和被偷盗的桌、柜;被移动的物品; 遗留的犯罪工具、痕迹、物品的位置; 犯罪分子进出的路线等等。
–3、路劫现场 抢劫的地点; 犯罪分子守候的地点;
•搏斗的痕迹; 来往的路线; •遗留的脚印、痕迹的位置等等。 –4、中毒现场 •尸体所在的位置; •尸体的姿态; 呕吐物;排泄物; •可疑的食物、药物; •装仪器毒物的器皿及部位状况等等。
3、室外现场概貌照相主要使用自然光。 必须在逆光条件下拍摄时应加遮光罩,并尽可能给 主要部位补光。
室内现场光不匀或亮度不足时,应使用闪光灯或灯 光照明。 需要闪光灯或其它灯光照明时应尽量用反射光照明, 直射光照明时应注意配光角度
第三节 现场重点部位照相
四、拍照对象
1、命案现场
尸体所在的位置;尸体的姿态;搏斗、行凶、移尸部位; 有关痕迹、凶器、衣物的位置;血迹分布的状态等等。
五、拍照范围:与案件有关的场所、景物。 六、拍摄要点 1、拍摄现场方位时取景范围要大,拍摄点要高,要尽量显示 出现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一些永久性的特殊标志(如 商场、车站、桥梁、街名、门牌、路标等)。拍照时,应把 现场安排在画面视觉中心,以中、远景表现,突出重点。 2、现场方位照相应尽量用一个镜头反映被拍景物。受拍照 距离和镜头视场限制时,可采用回转连续拍照法或直线连 续拍照法拍照。拍照接片时,画面衔接处应避开现场重点 部位,衔接处重叠部位应占整个画面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 一左右。拍照时各画面的调焦距离应相等,用光、曝光应 一致。 3、拍摄现场方位主要使用自然光。除必须外,现场方位照 相可在白天补拍。如需夜间拍照,可将相机固定后打开快 门,用闪光灯进行游动曝光。
十、当相机速度低于1/30秒时要固定相机,必要时使用快 门线。 十一、拍摄重要物征时要请见证人过目。需提取拍摄的 物品要先拍摄固定其原始状况,提取时要办理手续。 所提取的物品均应妥善包装、保管,避免损坏、丢失。 贵重物品或保密文件必须由专人保管,拍摄后及时送 还。 十二、当现场物品所在环境、位置影响反映轮廓、形态 特征时可先固定其原始状况,然后移至适当背景、光 线条件下拍摄。
2、注意:每个镜头之间要 有重叠。
3、应用:方位、概貌照相。
五、直线连续拍照法
1、概念
相机象平面与被拍物平面平行、等距,沿着被拍物 直线移动并将其分段连续拍照成若干个画面,然 后在放大照片后进行拼接起来的拍照方法。
2、注意:每个镜头之间要有重叠。
3、应用:常用于成趟足迹、车轮痕迹等。
六、测量拍照法
主要分为
现场方位照相、现场概貌照相、现场重点部位照 相和现场细目照相四个方面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