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手术的指征标准

白内障手术的指征标准白内障是眼睛的晶状体变得混浊,从而影响视力的一种常见眼疾。
以下是指征白内障手术的标准:1. 晶体混浊,视力低于0.3者,包括矫正视力。
当晶状体变得混浊,导致视力下降至0.3或以下,即使经过矫正也无法提高,这是进行白内障手术的一个重要指征。
2. 患者对视力要求过高,或有特殊职业要求者。
对于一些对视力要求较高,或者因为职业原因需要较好视力的患者,如飞行员、驾驶员等,当他们的视力因白内障而下降时,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3. 晶体脱位及半脱位。
晶状体的位置异常,如脱位或半脱位,会导致严重的视力问题,甚至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
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4. 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
高度近视眼患者合并白内障时,可能会因为白内障的发展而加重近视的程度,因此建议在视力明显下降时考虑手术治疗。
5. 各年龄段的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就存在的白内障。
在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对于影响视力的先天性白内障,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6. 因炎症并发的白内障,必须待眼内炎症控制六个月以上。
炎症是导致白内障的原因之一。
在炎症得到控制六个月以上后,如果白内障仍然存在并影响视力,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7. 外伤性白内障。
由于眼部外伤导致的白内障,如果视力受到影响,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8.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眼压控制可联合手术者。
当白内障和青光眼同时存在时,如果眼压可以得到控制,可以考虑同时进行白内障和青光眼手术。
以上是白内障手术的指征标准,但具体的手术时机和方法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白内障手术有什么风险吗

白内障手术有什么风险吗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白内障的方法,通常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
然而,就像任何手术一样,白内障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决定是否进行白内障手术之前,了解可能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主要风险1.感染风险:白内障手术可能会引发眼部感染,尤其是在手术后期。
感染可能会导致视力受损或其他并发症。
2.视力问题:手术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或双重视觉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或是永久性的。
3.眼压升高:有些患者在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眼压升高的情况,这可能需要额外的治疗来控制眼压。
4.视网膜剥离:极少数患者在手术后可能会出现视网膜剥离的情况,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治疗。
5.后遗症:手术后可能会留下一些不良后果,例如角膜水肿、视觉异常等。
风险因素1.年龄:年龄越大,患者可能面临的手术风险就越高。
2.眼部健康:患有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可能面临更高的手术风险。
3.手术技术: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手术设备的先进程度也会影响手术的风险程度。
4.个体差异:不同的个体对手术的反应会有所不同,因此风险也会存在差异。
减少风险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手术医生:选择经验丰富且资质合格的医生进行手术可以降低风险。
2.术前检查:在手术前接受全面的眼部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眼部状况,从而减少手术风险。
3.遵医嘱:手术后的恢复期非常重要,患者需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注意事项,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白内障手术虽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患者在做出手术决定之前,应该充分了解可能的风险,并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只有在充分准备和审慎考虑的情况下,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健康。
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引言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是指眼睛中的晶状体透明度下降或混浊,导致视力模糊。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白内障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白内障手术的几种常见方法。
1. 传统超声乳化手术传统超声乳化手术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白内障手术方法。
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小切口将超声乳化探头引入眼内,利用超声能量将混浊的晶状体组织分解成小碎片,然后将其吸出。
随后,医生通过切口将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代替原来的晶状体。
这种手术方法简便、安全,恢复期较短,是治疗白内障常用的选择。
2. 激光白内障手术激光白内障手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
该手术利用高能激光器产生的热能,直接将晶状体组织蒸发掉,以达到治疗白内障的目的。
由于不需要切口,因此恢复期较短,术后感染风险也较低。
然而,激光白内障手术对晶状体的清除效果可能不如超声乳化手术彻底,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3.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手术方法。
与传统超声乳化手术相比,小切口手术的切口更小,通常只有2-3毫米,减小了手术创伤。
手术过程中,医生利用特殊的器械将晶状体分割成小碎片,然后吸出,并植入人工晶状体。
这种手术方法对于患者的伤害较小,恢复期相对较短。
4. 超声乳化联合波动技术超声乳化联合波动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手术方法,结合了超声乳化和波动技术的优势。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首先利用超声乳化探头将晶状体组织分解成小碎片,然后再利用波动器将碎片震碎,最后吸出并植入人工晶状体。
这种手术方法对晶状体的清除效果更好,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期也相对较短。
5. 经皮肤的白内障手术经皮肤的白内障手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手术方法,也被称为无切口白内障手术。
这种手术通过眼部表面的皮肤切口进入眼内,减小了手术创伤,同时也降低了术后感染的风险。
经皮肤的白内障手术通常使用特殊的器械将晶状体分割并吸出,然后植入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手术中注意事项

白内障手术中注意事项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手术,用于治疗白内障引起的视觉问题。
白内障是指眼睛的晶状体变得浑浊,阻碍了光线的穿透,从而导致视力模糊。
手术旨在去除受影响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以恢复患者的视力。
然而,白内障手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术后都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手术前的准备非常重要。
在确定手术日期之前,患者应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以评估眼睛的健康状况。
患者还应告知医生有关目前使用的药物和健康状况的详细信息,以便医生可以决定是否有必要终止某些药物的使用。
在手术前一天,患者应避免食用困难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和辛辣食品,并限制饮水量以减少手术中尿液的产生。
其次,在手术中需要注意手术操作的细节。
白内障手术通常使用局部麻醉,比如眼药水或局部麻醉注射。
手术期间,患者需要保持头部和眼睛的稳定,不要移动或揉搓眼睛。
由于手术需要制作切口和进行组织修复,患者应尽量避免眼部外伤和感染,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示,注视手术器械并保持眼睛的平静和放松。
手术后的恢复期也需要患者特别注意。
手术后,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处方,并使用消毒眼药水和抗生素眼药膏来预防感染。
为了避免眼部疼痛和不适,患者可以使用冷敷物和避光眼罩。
在恢复期间,患者应避免沉重的体力劳动和剧烈的运动,以免增加眼压或感染的风险。
此外,患者还需要定期复诊并遵守医生的嘱咐,以确保手术效果的稳定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除了以上所述的一般注意事项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特别关注。
例如,有些患者在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眼压升高的情况,这可能会导致视力恶化。
这些患者需要定期测量眼压并使用降压药物来控制眼压。
对于患有其他眼部疾病或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应更加细致,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建议和处理。
总之,白内障手术是一项重要且常见的眼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都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
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计划,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并获得良好的视力恢复效果。
白内障手术操作标准

白内障手术操作标准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球的晶状体透明度下降导致视力模糊。
为了治疗白内障并恢复患者的视力,白内障手术成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下面将介绍白内障手术操作的标准,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1.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在手术前,医生需要准确评估患者的眼部情况,并与患者进行充分交流和沟通。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以及患者的期望和意愿。
此外,医生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测量眼压、检测视力和角膜曲率等。
2.手术的麻醉方法选择白内障手术的麻醉主要有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局麻加全身麻醉三种方式。
其中,局部麻醉是最常用的方法,常常选择使用局部麻醉滴眼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并降低手术的风险。
3.手术方式选择白内障手术的方式主要有传统白内障手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两种。
传统白内障手术是通过人工小切口将晶状体完整地取出,再置入人工晶体。
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则是通过使用超声乳化仪器将晶状体分解成小碎片,然后用吸引器将其完全吸出。
4.手术操作步骤(1)鞭状切口:在角膜边缘切开约2.8mm的小切口,用来进入前房和注入回复的人工晶状体。
(2)创建前房:通过利用专用工具,将晶状体与虹膜之间的前房深度扩大,以便手术进行。
(3)后囊切开:将小切口向后延伸数毫米,并用尖硬工具在晶状体后囊上作一个口子以便分解和吸除晶状体。
(4)超声乳化和超声乳化乳化:通过超声乳化器将晶状体变成细小碎片(孥铃)以便吸取。
(5)吸取晶状体碎片:通过吸引器将细小碎片吸取出眼内。
(6)洗眼: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球,确保眼内无残余物质。
(7)人工晶状体植入:在手术切口处将折叠的人工晶体插入到后囊内,然后让其展开和定位。
(8)归位和缝合:通过向前推动晶状体,让其进入到准确的位置。
然后通过化学药品或内侧缝合线,将手术切口缝合。
5.术后处理术后,医生会给患者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和消炎药眼药水,以预防并减少术后感染。
白内障手术标准

白内障手术标准一、什么是白内障?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表现为晶状体透明度逐渐变差,导致视力下降。
白内障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年龄因素、遗传因素、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疾病或外伤等。
白内障的症状包括视力模糊、感光度增加、颜色感知异常等。
二、什么是白内障手术?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白内障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手术的目标是将晶状体透明度较差的部分取出,然后置入人工晶状体,恢复患者的视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白内障手术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1. 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白内障手术之前,医生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眼部状况,包括测量眼压、测量角膜曲率、测量眼轴长度等。
此外,还需要检查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2. 是否适合进行手术的评估对于一些特殊病例,可能不适合进行白内障手术。
例如,患有其他眼部疾病、全身重病、妊娠或哺乳期的女性等。
在评估了患者的全部情况之后,医生会判断是否适合进行手术。
3. 术前准备工作如果患者符合手术条件,医生会对手术进行详细的解释,并告知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
此外,患者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术前准备工作,如停止使用某些药物、避免进食等。
三、白内障手术的标准白内障手术的标准是指进行手术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规范。
以下是白内障手术的标准要求:1. 白内障影响日常生活白内障手术的主要指征是患者的白内障影响日常生活,包括阅读、工作、驾驶等方面。
只有当白内障导致患者的视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无法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时,才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2. 没有其他严重眼病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应该没有其他严重的眼病,如视网膜疾病、青光眼等。
如果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眼病,可能会增加手术的风险,并影响手术的疗效。
3. 有稳定的眼部状况手术前应确保患者的眼部状况稳定,包括眼压正常、炎症消退、角膜无明显瘢痕等。
如果眼部存在严重的炎症或其他并发症,可能会延迟手术时间。
4. 患者合作度高白内障手术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操作,并按照医嘱进行术后的护理。
白内障手术的手术技巧与注意事项

白内障手术的手术技巧与注意事项一、引言白内障是眼睛晶状体透明度下降导致视力模糊的常见眼疾。
对于患有白内障的患者来说,手术是恢复视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然而,白内障手术需要谨慎操作,并且有一些特殊的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遵循。
本文将探讨白内障手术的手术技巧和注意事项。
二、手术技巧1.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根据患者的年龄、眼底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非常重要。
目前常见的白内障手术方法包括超声乳化吸除术(Phaco)和人工晶体置换术(IOL)。
其中,Phaco是最常见和成熟的手术方式。
2. 具体操作步骤- 用合适大小、形状和切口位置制备角膜切口。
- 制造前囊并用通液注射器注入适量缓冲溶液以保护角膜基质。
- 效应孔穿刺和前囊切开。
- 将超声乳化探头进入前囊,并将超声和冲击波用于乳化和吸除晶状体核。
- 清理残余皮质以确保手术效果。
- 植入人工晶体并确认位置和稳定性。
- 最后,完成角膜切口缝合。
3. 注意瞳孔扩张在手术前进行充分的瞳孔扩张是非常重要的。
较大的瞳孔可以为手术提供更好的视野,并简化手术步骤。
通常使用扩张剂、注射物或环形支撑器来实现这一目标。
4. 有效的能量管理白内障溶解需要使用超声波,因此注意控制能量是至关重要的。
过度使用超声能量可能会导致角膜损伤、后囊穿孔等并发症。
操作者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能量水平,并密切注意乳化曲线来指导操作。
5. 确保后囊完整在手术过程中,保护和保存患者的后囊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将承载人工晶体。
任何对后囊造成的损伤都可能导致晶体偏移、后囊积液等并发症。
通过缓慢推进超声乳化探头,并小心地吸除晶状体核,可以减少对后囊的损伤。
三、注意事项1. 患者术前评估在决定进行白内障手术之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和术前评估。
这包括测量眼压、角膜地形图以及检查视网膜和玻璃体等。
了解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也是必要的。
2. 术后的护理和恢复术后恢复期间,应给予患者适当的护理指导。
这包括使用防紫外线眼镜、禁止揉眼睛、规范使用抗生素滴剂等。
白内障手术

手术名称
01 定义
03 临床表现 05 适应症
目录
02 预防措施 04 手术方法 06 手术步骤
07 术后护理
09 麻醉方式
目录
08 手术过程 010 手术误区
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人眼中有一个组织叫做晶状体,正常情况下它是透明的,光线通过它及一些屈 光间质到达视膜,才能清晰地看到外界物体。一旦晶状体由于某些原因发生混浊就会影响视膜成像,使人看不清 东西。也就是说,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下降就是白内障。建议在发现或者已经诊断患有白内障时要及时的治疗, 同时注意避免长期过度用眼。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眼科显微手术已经十分成熟与普遍,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以及晶体超声乳化技术, 能使未成熟的白内障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白内障患者在感到视力障碍已影响正常工 作或生活时,就可以接受手术治疗了,不必等到白内障成熟之后。
谢谢观看
可调式人工晶体:适用于年龄相对小的白内障患者,晶体会随着眼球依靠睫状肌的收缩能力将任一距离的物 体在视膜清晰成像,可以看清楚远至近的事物,大部分人手术后都可以摆脱配戴老花眼镜。
三焦点人工晶体:适用于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老花眼白内障人群,是一款拥有远、中、近全程视力的高端功能 型人工晶体,它视近、视远的满意度是100%。夜间视力良好,可在夜间阅读、开车、工作等,不用戴眼镜即可拥 有完美的全程视力。优点:拥有真正的中间视力,减少眩光,不需要依赖瞳孔,即使在昏暗的光线条件下,也很 少出现眩光,无色差,可以自行进行色差矫正。
对于同时有眼部疾患者应慎重决定手术时机、方式或次序。
术后护理
1.术后要坐车回家,避免颠簸。 2.按时滴眼药,点药前要洗净双手,眼药瓶口不要接触眼睛和手,以防污染。点药时用手向下拉下眼皮(手 术切口在上部,勿拉上眼皮),滴入眼药,如需使用两种以上眼药,间隔10~15分钟即可。 3.术后应戒烟忌酒,不吃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畅通。 4.手术切口约三周左右愈合(糖尿病患者还应适当延长时间)。此期间内洗脸、洗头注意不要让污水进入手 术眼内,防止感染。 5.术后尽量避免用力咳嗽。手术眼严禁外力碰撞、按压、低头、揉眼,午睡和夜间睡眠要平卧或向非手术眼 侧卧,并戴眼罩,以防伤眼。 6.避免提拉重物、剧烈运动,防眼内压波动。 7.外出时防风沙,可配戴眼镜等,防止异物进入眼内。 8.恢复期避免长时间用眼看书报,以防术眼疲劳。 9.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要坚持服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应症及禁忌症
•禁忌症:1.30岁以下青年或婴幼 儿白内障,由于玻璃体晶状体囊 膜韧带使晶状体与玻璃体紧密相 连,如做囊内摘除术,容易牵拉 玻璃体使之脱出。
•2.慢性虹膜炎所致的虹膜广泛后 粘连,甚至发生瞳孔闭锁或瞳孔 膜闭者。
‹# ›
手术步骤
1、开睑
开睑器开睑
‹# ›
缝线开睑
2、作上直肌牵引缝线: 以有齿弯镊夹持住上直肌肌腱,以50丝线贯穿上直肌附着点后方,将眼 球牵引下转位。
白内障手术治疗
‹# ›
一.白内障手术的发展史
• 1000年前我国就有针拨白内障手术的记载 • 1745年,法国医生Jacques Daviel完成了世界上第一
台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弊端多,不同与现代); • 1760~1860年期间,Sharp等医生开展白内障囊内摘除
术,取代了传统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世界各地也 流行起来 • 囊内摘除, 冷冻---70年代流行 • 随着显微技术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技术发展,现 代囊外摘除+IOL植入---80年代 • 1949年Ridley开展第一例的人工晶体手术; • 1968年Kelmen发表第一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文章; • 90年代,我国的超声乳化手术开始起步并逐渐进入临 床推广阶段。
•禁忌症: ①黑色极硬核白内障。
•
②脱位晶状体。
•
③伴用玻璃体脱入前房
的任何情况。
•‹#
④先天发育异常。
›
晶状体的解剖结构
‹# ›
手术步骤
1、开睑、上直肌缝线固定(同囊内) 2、结膜瓣:适合于白内障手术的结膜瓣有二种:以穹隆部为基底 的结膜瓣,暴露巩膜约3cm;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目前以前 者最为常用。
‹# ›
手术步骤
切式截囊(CCC)
‹# ›
开罐式截囊:向前房注入黏弹剂, 从6点或12点位作圆形密集点刺划囊, 以后把各点连接,在前囊做一约 6mm-7mm直本径节的内环容形结切束开
线状截囊: ①是先在上方前囊膜做一约6mm水平 切开(2-10点位) ②切口两边本可节做内一容松结解束切口,以免逸 核时囊膜撕裂
• 同时为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准备条件。
• 缺点:1、术中保留的后囊膜术后易发生浑浊,形成后发性白内 障
•
2、手术切口大、术中需要缝线、术后散光高、手术恢
复时间长、术后反应重
‹# ›
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白内 障,尤其对于角膜内皮数量少、高
龄、致密性白内障如黑色白内障等 充分显示其安全性
CO2冷冻摘除法
• 整理好预置缝线后,助手以有齿镊轻轻掀开角膜 瓣,用吸水海绵吸干晶状体表面水分 • 术者左手持虹膜恢复器将虹膜推向切口后唇,以 显露晶状体上方及赤道部。右手持冷冻头轻放于 晶状体上1/3表面 • 开始制冷数秒后,当冷冻头周围出现约4mm直径 的冻结的白圈时,表示粘结牢固。轻轻摆动冷冻 头,并以交替提拉动作扯断上方及两侧悬韧带, 缓慢将晶状体向前上方提拉,直至越过切口将其 摘除
‹# ›
5. ①切开角巩膜缘,将预置缝线整理好后分置 两侧。以尖刀片沿与虹膜面近平行的倾斜角度穿 透切口。
②尔后用角巩膜剪向两侧扩大切口到预定位 置。注意:保护好预置缝线不被剪断。
‹# ›
6、虹膜周边切除。
‹# ›
7、摘除晶状体
• CO2冷冻摘除法 • 挤压滑出法 • 囊钳摘除法
顺娩法
翻转法
‹# ›
③通过囊膜切口依次完成挽核和冲洗 皮质,最后形成一上方开口的完整囊 袋,待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后,再用 剪和撕的方法清除前囊膜。截囊完成 后,用截囊针将晶状体核做左右、上 下或旋转活动,使其与囊膜完全分离。
‹# ›
本节内容结束
8、关闭并缝合切口: ①随晶状体娩出,立即关闭切口,并拉紧预置缝 线结扎。 ②整复虹膜使瞳孔成圆形,整复结膜并用10-0尼 龙线间断缝合,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和地 塞米松2.5mg
‹# ›
四.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 是指截除晶体前囊中央部分,娩出晶体 核,吸净残余皮质,留下晶体后囊及周 边部的手术方法。
不发生后发障 • 缺点:玻璃体脱出,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较囊外多
‹# ›
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1,因各种原因不适合行囊 外白内障摘除术的老年性白内障 2,部分外伤性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内 异物,前囊膜创口已闭合,晶状体 完整者 3,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晶状体畸 形 4,某,些类型虹膜炎并发白内障
‹# ›
‹# ›
3、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宽5-6cm,翻转 结膜瓣剥离至角巩膜缘。 (也可作成以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范围接近 角膜缘半周)
‹# ›
4、角膜缘板层切开: 充分暴露角巩膜缘并止血。在角巩膜缘灰白交界 偏后作垂直板层切开,深达2/3全层,切口范围 可自9点~3点时钟位。分别于11∶00和1∶00时 钟位作两根预置缝线。
‹# ›
手术步骤
3、切口: ①巩膜切口:切口位于角 膜缘后2-3mm的巩膜上, 相当于睫状体处,避开了 角膜组织但易出血,切口 缝合方便,对合良好,术
‹# ›
手术步骤
3、切口: ③角巩膜中部切口:位于角巩膜缘前后 两部分交界处,相当于Schwalbe线处 ④角巩膜前部切口:位于角巩膜缘的前 部分,相当于角膜前弹力层末端 ⑤角膜切口:位于角膜缘前,即在透明 的角膜上,切口整齐,不易出血,但术 后散光大,刺激症状重,且进入前方的 有效面积小
• 凡具备显微手术设备及手术技术者,除 晶体脱位外,几乎均可采用此种手术。 以往采用较大的手术切口完成,现多采 用小切口
• 目前是我国的白内障主导手术
‹# ›
四.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 优点:可减少眼内结构的颤动、玻璃体脱出、视网膜脱离及黄斑 囊样水肿等并发症。可避免玻璃体疝与角膜内皮接触所致的角膜 内皮损伤,也可使玻璃体免受房水中可能存在的毒性成分损害。
‹# ›
二.白内障针拨术
• 针拨方法是通过特制的针将晶状体的悬韧带离断, 把混浊的晶体拨入玻璃体腔,打通屈光间质通路 • 并发症多,除部分不发达地区仍在使用外,已基 本淘汰
‹# ›
三.白内障囊内摘除术
• 是指将晶状体完整摘除的手术方法。 • 不具备显微手术设备及显微手术技术者仍可采用此种术式。 • 优点:手术操作比较简单,不需要特殊设 备,术后瞳孔区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