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发展规划要点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发展规划要点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发展规划要点

附件1: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发展规划要点

本规划以《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江苏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依据,基于“十二五”期间江苏教育科研所取得的成绩、形成的基本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十三五”期间江苏教育科研可预期的形势和任务而制订。

一、现实基础与未来挑战

“十二五”期间,江苏教育进入依法治教、促进公平、提升内涵、提高质量的重要转型期,各项事业快速、全面、健康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相适应,全省教育科研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突出表现在:

——教育科研的需求总量显著增长。“十二五”期间,全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自觉意识不断增强,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进一步重视教育科研、积极参与科研、主动投身科研。教育科研的需求量显著增长,共有18000多人次分三次申报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通过省内外专家匿名评审,有近6500项课题被正式立项。“十二五”期间,江苏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的立项数量,每一年都和北京市、上海市一起排名全国前三位,其中多年立项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位。

——教育科研的协调程度进一步提高。苏南、苏中、苏北教育科研进一步协调发展,连云港市、泰州市等地区“十二五”期间的课题立项数量、管理水平、研究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幼儿教育、特殊教育领域的科研整体水平和质量提升明显。初中学校、中高等职业教育、新升本科院校的科研积极性持续高涨,申报的课题数量增多、质量提高。全省教育科研的区域差距、领域差距、校际差距、群体差距逐步缩小,普惠程度明显提高。

——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结合更加紧密。研究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

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设立“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研究”等11项重大课题并顺利结题。针对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及各方面不同的科研需求,设置了青年教师、体卫艺、初中教育、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对象、考试招生改革等多样化的专项课题。教育科研已不是专业研究者的“特权”,而成为广大学校、教师的自觉行动,与学校整体变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全面提高教育科研质量成效初显。“十二五”期间,江苏率先在全国明确提出教育科研要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以精品课题建设工作为抓手,制定了《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建设标准》,开展了提升科研质量的一系列具体行动。无锡市、苏州市、南京市、连云港市采取有力措施建设精品课题,提高科研质量。围绕教育科研的“规范”、“专业”与“卓越”抓管理、抓培训、抓质量,有严格要求也有自由空间,创新了科研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强化过程管理,整合了科研资源,激发了科研活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和进展。

——教育科研成果水平提升显著。在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审中,江苏共有21项成果获奖,获奖总数名列全国第二。其中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研究成果、洪宗礼的中外母语教育研究成果荣获一等奖,占本届基础教育领域一等奖获奖数的三分之二。在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江苏共有57项成果获奖,获奖总数名列全国第一,其中与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度相关的项目为39项,所占比例为68%。2013年,在被评出的387项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中,有283项与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度相关,所占比例为73%。

进入“十三五”,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要求江苏教育“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办好公平普惠、优质多样、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教育强省建设水平,到2020年实现“一达到、两提高”的总体目标: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达到教育现代化水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高。面对新

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全省教育科研工作既面临着新机遇也迎来了新挑战,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有效的智力支撑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服务教育改革与发展,在全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机遇的角度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调整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着更复杂的环境,面临着更多的矛盾冲突和利益博弈,需要适应新常态、面对新问题、确立新理念、寻找新措施,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教育的整体水平,以体制机制为关键,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格局,不断增强“依法治教”的能力和水平,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宏观研究、战略研究、政策研究,为现代教育体系和制度的形成提供决策咨询依据。“十三五”期间,全省进入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实现总体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大力创新职业教育、有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积极发展继续教育等各项重要任务的关键五年。这五年中,要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完备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要进一步突出教育的公益和普惠,全面提高教育的公平程度和优质程度,既要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也要扩大优质学校的数量和比例,更要加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学校内涵建设、学校特色建设、学校品牌建设等重大问题,成为学校发展的智库。“十三五”期间,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面对的重要主题和主要任务,要求牢固确立“立德树人”的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深化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学科研究”将再度兴起;要求普遍加强学习研究、学习过程的研究、学生成长特点的研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快乐成长,“学生研究”将更为突显;要求全面加强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要关注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更要关注校长和教师全面素质的提高,不仅要关注教师高端人才的培养,更要关注全体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的培养,教师发展需要更多科研的支撑和服务,“教师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进入“十三五”,全省教育科研既面临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发展的严峻挑战。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求更高水平的决策咨询研究、体制机制研究、政策制度研究,但全省教育决策咨询研究的总体能力和水平难以适应要求,决策咨询研究的队伍和人员偏小、偏少,超前服务、主动服务、有效服务决策的能力有待全面提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新常态,教育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研究新问题、形成新思路、寻找新办法和新措施,但擅长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研究、提供短平快研究成果的能力和水平总体较弱;随着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教育科研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推进区域、城乡、学校之间科研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科研的品质与水平,形成区域性、特色性、原创性的科研成果,以有效支撑教育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措施;随着科研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任务的不断增加,如何统整省内外的教育科研资源,不断加大教育科研的经费投入,有效运用互联网进行管理创新,需要创新教育科研管理的思路和方法;随着全国各省市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日益重视和加大投入,如何确保我省教育科研工作在全国的领先位置,在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上具有影响力和话语权,需要全省教育科研工作者加倍努力。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新常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为引导社会舆论服务”的方针,全面服务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大局,重点服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全局,有效服务教育质量的提升与教育公平的实现,逐步增强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专业服务能力,为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

撑。

(二)总体目标

全面提升全省教育科研的总体质量和水平,以“协同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不断加大教育科研服务教育决策咨询与社会舆论引导的力度,持续提高教育科研支撑教育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的贡献度;逐步建立宽松、合理、激励型的科研机制,持续优化科研环境,促发本土性和原创性成果的不断涌现;有效提升教育科研规划、管理和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依托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介入,加速科研管理与服务的提档升级,高品质地实现教育科研服务的全过程与人性化;全面构建苏派教育科研文化,充分彰显江苏教育科研的特色、优势与品牌;努力增强江苏教育科研在全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继续保持和扩大江苏教育科研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立项数和全国教育科学成果获奖数保持全国前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研究对江苏获国家教学成果奖的支持率达50%;形成具有江苏特色并能在全国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创性研究成果10个;全省教育科研对区域教育改革和学校教育改革的支持度提升到55%。“十三五”期间全省基本形成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教育科学高位发展的新目标、新品质、新境界。

(三)具体目标

——政策研究走向新阶段。在依法治教背景下,进一步突出和强化政策研究的地位和价值,以服务教育决策为宗旨,围绕江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主题,积极开展前瞻性、全局性、针对性的政策和制度研究,充分发挥政策研究资政建言、导引实践等功能,不断提高教育决策的综合研判、战略谋划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不断增强教育决策咨询的自主性、独立性与话语权。加大政策研究的立项、管理与奖励力度,培育全省决策咨询研究的明显优势和战略制高点。依托高等院校,形成8-10个省教育决策咨询中心。

——协同创新打开新局面。持续保持江苏在课程与教学研究、素质教育研究、教育现代化研究等方面所形成的优势和特色,建立长线研究的激励机制,充分扩大研究主体的自主权,激发其活力与创造力,不断寻找研究的生长点与

突破口,不断推进我省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育实践研究的多维创新。重点扶持具有良好研究基础与较大研究潜力的本土项目,鼓励全省各市、县(市、区)、校形成特点鲜明、品质上乘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充分整合省内外教育科研资源,汇聚多方研究力量,针对教育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设立50个研究专项,以项目为中心展开协同研究,合力推进我省各类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

——专业服务踏上新台阶。大力增强科研服务的过程性、互动性、人性化,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与能力,依托信息化教育科研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科研服务功能。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现有科研规划、管理、评价的制度、政策和方法,使之更符合教育科研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使之更有利于形成宽松、自由和民主的学术环境,有利于更多成果、更好成果的涌现。不断完善省、市、县(市、区)三级教育科研网络的建设,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教育科研培训及专题研讨活动。为全省教育科研质量提升建设专业化的队伍,重点培养一批教育科研的骨干队伍和教育科研管理的骨干队伍,实现全省教育科研人员培训100%全覆盖,切实提高两支队伍的专业能力、科研素养和管理水平。

——协调发展迈入新进程。全面提升江苏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进一步促进苏南、苏中、苏北教育科研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基础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的均衡发展程度,加大对特殊教育、社会教育和成人教育研究的扶持和支撑力度,力争各领域研究水平在全国均名列前茅。建立科研普惠机制,重点帮助和提高薄弱地区、薄弱领域的教育科研工作,通过“科研下乡”等活动的开展,服务至少100个教育科研薄弱点,让教育科研资源更大程度地向薄弱地区、薄弱领域、薄弱学校倾斜,逐步提高其科研质量与水平,从而实现全省教育科研的协调发展。扶持乡村教师的教育科研项目,“十三五”期间设立300个省教育科学规划“乡村教师专项”。

——成果涌现达到新高度。强化教育科研工作的成果意识,创造宽松、自由、激励性的科研环境,鼓励广大教育科研主体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与提炼,从而催生一大批上档次、有品味的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水平不断提升,评审精

品课题成果数达到150个,精品课题培育对象数达到150个。力争在国家级规划课题立项数量、全国教育科学成果奖、国家教学成果奖的获奖数量与获奖等次上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位置。加强全省教育科研成果的展示、交流、共享与推广,尤其注重成果的运用,让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服务于江苏各级各类教育的革新与发展。

——科研文化呈现新境界。高度重视教育科研文化建设,充分认识与把握江苏教育的优势与特点,充分概括与总结江苏教育经验,大力推进苏派教育科研文化品牌的形成,通过文化的力量以文化人、以文厚力、以文铸魂,建设自觉、专业、创新、人文、关爱的科研精神和科研文化。重视江苏教育科研的地方特色、区域特色、学校特色乃至教师团队特色的构建,“十三五”期间,建设10-15个省级教育科研文化创新区,为形成我省扎实、灵动、多样的教育科研的文化特质和文化氛围提供样本与参照。

三、重点工程与具体工作

(一)质量提升工程

坚持以质量促发展的理念,强化教育科研质量建设。加强课题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鉴定的规范化水平,强化课题的过程管理和成果管理。围绕“规范、专业、卓越”的标准和要求,加强课题主持人、课题管理人员和指导专家的培训,强化课题申报评审、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结题报告四个文本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内涵,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科研培训活动,引导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做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意识,既有理论追求又有实践关怀的科研,追求科研的高质量、有品位、有特色。全面加强“十三五”期间“精品课题建设工程”,形成省、市、县(市、区)三个层面的精品课题培育和精品课题建设的工作格局,每年召开1-2次精品课题现场会或经验交流会,强化精品课题的专家指导,加大精品课题经费支持力度。充分关注学术含量高、前瞻性和创新性强、实践影响大的课题研究,做好课题成果的培育、评选与宣传推介工作。

(二)科研协同工程

以“协同创新”为基本思路,突破制度、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局限,充分整合省内外教育科研资源,积极鼓励开展跨学校、跨部门、跨地区的科研合作,汇聚政府、大学、中小学校、幼儿园、社会、企业以及国外研究机构等多方力量,进行多方位的互动、多样化的协作。以部分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为抓手,鼓励和支持课题主持人跨校、跨地域组建核心研究团队,协作形成具有江苏教育科研本土化、原创性的重大成果。根据研究主题组建跨地域、跨学科、跨专业的课题研究群,实现相同主题不同课题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加强全省、全国范围内专家资源、专业支持系统的配置和优化,建设以重点项目为中心的协同创新的科研机制,“十三五”期间建立全省精品课题建设管理中心、全省科研服务与指导中心、全省特色项目研究所管理中心等。

(三)科研普惠工程

继续下大力气做好全省教育科研的普及与提高工作,努力缩小全省教育科研的地区差异、领域差异和校际差异,让尽可能多的地区、学校和教师享受教

育科研在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方面的成果和价值;在课题立项、科研培训、成果评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重点帮助和扶持教育科研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实施科研帮扶“点对点”行动;重点关心和支持乡村学校、乡村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实施教育科研“乡村行”行动;重点关心和指导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领域的教育科研工作,切实提高其整体科研水平。每年组织一次省、市、县(市、区)的科研骨干到苏北乡村学校进行义务“支研活动”。

(四)区域特色建设工程

积极鼓励和支持市、县(市、区)以科研方式区域推进本土化、原创性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项目,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扎根性教育教学理论;认真总结提炼已经产生一定效果和影响的区域特色项目成果,形成向外辐射效应;及时发现推介在区域教育科研特色建设方面出现的新典型、新经验、新成果,不断充实和丰富苏派教育鲜活的实践样态;全面加强特色项目研究所建设工作,每年召开1-2次特色项目研究所的工作会议,形成省级专业支撑和团队建设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特色项目研究所在全省、全国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使之成为区域教育科研特色建设的典范。

(五)科研管理信息化工程

着力建设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网络管理平台,重点开发课题申报评审软件系统,为科研管理信息化提供坚实的软硬件基础;在网络管理平台上分设“课题申报”、“过程管理”、“结题鉴定”等栏目,逐步实施无纸化办公,增强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依托网络管理平台,及时沟通交流研究与管理中的所思所想所惑,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网络管理平台上及时推送教育前沿资讯、重点研究领域动态、重大课题研究成果等内容,增强管理的服务性。

四、制度创新与科研管理

(一)申报与评审制度

——免费限额申报制度。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分三次组织申报,时间分别在“十三五”的开头、中期和末期。所有类别课题的申报不收取任何评审费用,名额分配至各市、各高校,限额申报。

——异地匿名评审制度。除重大课题实施现场答辩评审外,全部课题均实行异地匿名评审制度,委托外省科研管理机构组织专家对评审活页进行异地评审。

——评审结果公示制度。课题评审结果由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核准后在省规划办网站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结束后予以正式公布。

——青年教师专项课题定额制度。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在申报名额分配时明确青年教师的申报比例。

——专项课题多样化制度。除继续设置青年教师专项、体卫艺专项、初中教育专项、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对象专项外,增设乡村教师专项、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专项等。

——短平快研究与长线研究相结合制度。支持研究者对研究热点、难点、重点开展短平快研究,也鼓励对某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长线研究。

(二)日常管理制度

——实行分级管理。重大课题的评审、开题论证、中期检查和结题鉴定均由省规划办组织并以现场答辩方式进行;各类重点资助课题由省规划办直接管理;无经费资助的各类课题,普职成教系统委托各大市科研管理部门,高校系统委托各高校科研管理机构管理。

——规范过程管理。加强包括开题论证、中期检查、结题鉴定在内的过程管理,所有类别课题在被正式批准立项后三个月内必须组织开题,均需在研究中期开展中期检查活动,原则上应在课题申报书约定的研究周期内完成研究任务并组织成果鉴定活动。

——严格经费管理。每次评审设立250个资助课题,资助经费分三次划拨至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账户,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或挪用。

——成果质量等第制度。结题鉴定时,成果质量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待通过”四个等第,其中“优秀”成果必须提供一份鉴定专家一致认可的高水平研究报告。

——优秀成果后期资助制度。逐步加强对优秀成果的后期资助力度,凡结

题时成果鉴定等第为“优秀”的课题以及省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均划拨一定的经费用以资助后续研究。

五、重大课题与研究领域

(一)重大课题

1.依法治国背景下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研究

研究要点: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状和问题研究;发达国家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比较和案例研究;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发展历史与背景研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重要理论问题的研究;教育治理体系要素、结构、机制的分析研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与政策研究;市县级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改革实验及创新举措的案例研究等。

2.加快发展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研究要点: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研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江苏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实践研究;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实践研究;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对策与政策研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中高职培养衔接、人才培养培养模式、专业调整及课程建构研究;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典型案例研究等。

3.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研究要点: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的研究;发达国家(地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比较研究;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建构框架和体系内涵的理论研究;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支持政策和创新举措研究;当前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优秀实践案例研究等。

4.“十三五”期间江苏学龄人口变动和学校布局调整预测的研究

研究要点:“十三五”期间江苏学龄人口变动基本趋势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学校布局调整的历史及理论依据研究;国外学龄人口变动及学校布局调整的比较研究;根据学龄人口变动调整学校布局的政策制定研究;学校布局调

整中市县级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等。

5.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研究要点:江苏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基本状况与存在问题的研究;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国际、国内比较及优秀案例、创新举措的借鉴研究;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取向及人才选拔机制探索研究;江苏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新内涵、新标准、新方式的研究;江苏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综合素质评价的江苏普通高中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研究;江苏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路径及监控方式的研究等。

6.高等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研究

研究要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的研究;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别比较和经典案例研究;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内涵(界定、分类、特点等)的理论研究;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分类体系与目标体系的研究;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与评价体系研究;特色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江苏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优秀案例研究等。

7.义务教育教师流动管理机制研究

研究要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与政策实施的现状与问题研究;发达国家义务教育教师流动与管理机制的比较研究;义务教育教师流动管理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的研究;建立义务教育教师流动管理机制的对策与政策研究;义务教育教师流动管理与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改革推进、教育质量提高等相关性的研究;义务教育教师流动管理对学校发展影响的案例研究等。

8.民办学校办学体制与发展政策研究

研究要点:民办学校办学与体制变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发达国家私立学校办学体制与政策发展的比较研究;国内各级各类优秀民办学校建设经验研究;民办学校办学与发展的对策与政策研究;国家采购民办教育服务的标准和保障的研究;民办学校评价、考核与监管的研究等。

9.学习型社会的区域建设研究

研究要点:江苏学习型社会区域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研究;发达国家学习型

社会区域建设的比较与案例研究;江苏学习型社会区域建设基本理念、主要目标、整体框架的研究;江苏学习型社会区域建设的政策制定、实施方式和保障体系的研究;学习型社会区域建设的评价标准与监测指标研究;江苏省各级学习型社会组织建设的优秀案例研究等。

10.中小学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与评价的研究

研究要点:中小学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中小学核心素养课程建设与评价的国际比较研究;不同学段中小学核心素养课程体系相互衔接的研究;不同科目的中小学核心素养课程体系合理构建的研究;学校课程规划、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与核心素养适配性、一致性的研究;中小学核心素养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体现学校特色的核心素养课程建设与评价的案例研究等。

11.义务教育学区制的依据与政策研究

研究要点:我国义务教育学区制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研究;发达国家义务教育学区制的发展历史和变化趋势研究;义务教育学区制的价值取向、基本内涵及改革思路的研究;义务教育学区制政策设计及区域模式的研究;义务教育学区制建设的保障措施体系研究;义务教育学区制的典型案例研究等。

12.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研究要点:江苏“双一流”建设的现实基础和面临问题的研究;国外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典型案例研究;国内高水平大学中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经验借鉴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与政策依据研究;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筛选标准和评价机制研究;江苏“双一流”建设的整体目标及实现路径研究;江苏“双一流”建设的保障体系及考核机制研究等。

13.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研究要点:江苏各级各类教育中信息化现状、程度、问题的调查研究;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史及教育教学优秀案例研究;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理论及政策研究;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的研究;教师与学生信息

化素养的研究;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慕课)的研究;“互联网+”时代下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与管理研究;学习科学视角下“慕课”教学模式研究等。

14.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研究

研究要点: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研究;发达国家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典型案例研究;示范区建设的价值取向、主要目标、基本内涵的研究;示范区建设中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举措研究;示范区中教育公平、人才培养的保障体制机制研究;示范区各级各类学校资源统筹、开放合作机制的研究;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监测保障体制研究。

15.苏派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化研究

研究要点:“区域流派”教育的国内外比较研究;“苏派教育”的概念、内涵、特色及文化研究;各级各类教育中“苏派教育”发展历史和代表性人物的研究;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中“苏派”代表人物及其典型流派研究;“苏派教育”引领作用及成效的跟踪研究。

(二)重点研究方向

1.依法治教研究

教育治理的国际比较研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简政放权与推进管办评分离的研究;建立健全依法治校的法律法规及制度体系的研究;法制视野下学校体制/运行机制变革研究;落实和扩大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研究;职业教育政策法规落实情况的研究;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实证研究;绩效考核的实施效果与改进完善研究等。

2.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江苏教育综合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区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义务教育学区制的历史回顾、现状分析、国际比较研究;城乡教育协调统筹发展研究;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政策设计和区域模式探索的研究;“区管校用”教师管理与发展机制的研究;江苏职业教育学制改革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应对

策略及典型案例研究;提升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实效性的研究;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高校综合改革与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研究;区域高校合作办学试点与区域人才培养联合体建设研究;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与高职教育衔接体系研究;高等教育多元办学体制的制度设计与运行研究等。

3.教育信息化研究

江苏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与发展的研究;江苏教育基础数据库及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基于大数据的宏观决策数据库建设的研究;区域信息资源库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的研究;网络课程开发和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研究;网络环境背景下的教学变革研究;大数据时代教师适应技术变革的策略研究;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研究;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策略研究;高校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高等教育信息化与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S)战略研究等。

4.教育国际化研究

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研究;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经验与典型案例研究;引进职业教育国际资格证书的研究;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及其实施效果的研究;高等教育留学预警机制研究;江苏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江苏高校完善留学生教育的对策研究;江苏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综合改革试验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建设研究;中外合作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研究;高校外籍教师选聘、管理和评价机制研究等。

5.民办教育研究

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互购买教育服务和教育产品的制度研究;民办学校办学模式创新和运行机制优化研究;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民办教育研究;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法人治理结构研究;民办学校办学状况监管研究;政府购买社会教育服务的研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优化办学的策略研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职业院校教学过程、课程开发、资源建设的策略研究;民办高校办学定位及办学特色研究;江苏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独立学院内部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省域民办高校分类管理配套政策研究等。

6.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立德树人”理念的历史发展脉络研究;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多样化教育方式研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立德树人基本理念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研究;提高中小学校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研究;打造德育特色与品牌的实践研究;学校德育队伍建设研究;学校德育特色课程建设与学校德育资源整合研究;学校德育活动创新研究;建构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的研究;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心理教育特色活动研究;心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心理咨询室建设研究;师生心理健康水平预警研究等。

7.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

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研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研究;区域学校教育现代化监测研究;学生课业负担监控研究;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与保障体系研究;第三方教育评估与监测研究;考试与评价方式创新的研究;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完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制度的研究;职业院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的研究;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价理论研究;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国家统一标准建设和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省属高校教学质量报告发布平台与制度建设研究;高校内部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研究;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与评价标准研究;依据学生满意度调查的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等。

8.学校发展研究

公益普惠幼儿园建设的政策研究;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创新研究;集团化办学研究;区域名校发展案例研究;城乡教育共建共享研究;学校文化建设与品牌建设的研究;职教集团(政产学研联盟等)创新实践研究;职业院校优化实训基地、品牌专业建设的研究;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的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标准和国际指标研究;高水平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江苏高校分类分层规划、管理及评价研究;省域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与特色研究;特色专业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大学

章程制定与实施的研究;现代大学文化塑造与大学精神的研究等。

9.教师发展研究

绩效工资背景下教师工作现状与问题研究;名师工作室引领作用及建设策略研究;优秀教研组(备课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构建研究;教师培训满意度及培训方式完善创新研究;教师退出机制研究;中小学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研究;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研究;中小学正高级职称评审的实效及优化措施研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创新研究;职业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研究;职业院校兼职教师(外聘教师)任职条件、岗位职责、考核办法的研究;高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高校教师教育基地与高层次创新型教师培养基地建设研究;高校教师评聘制度创新研究;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国外案例及国际比较研究;高校教师学术道德与学术监督机制研究等。

10.学生发展研究

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模型构建及指标体系建设的研究;学生发展需要与学习需求的研究;基于证据的学习过程研究;基于脑科学、认知科学的学生发展研究;问题学生/特殊需要学生/危机学生/优异学生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残障学生随班就读研究;残障学生功能补偿教育研究;学生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研究;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研究;职业院校学生提高学习力的研究;基于结果的大学生学习评价研究;江苏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相关性研究;江苏高校学生就业创业现状研究等。

11.课程与教学研究

课程游戏化的园本实践研究;学校课程的规划、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的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学校特色课程与品牌课程的建设研究;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科教学改革研究;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研究;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创新研究;教师与学生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实验教学、实践教育、劳动教育的研究;“小班化”教学的研究;职教课程与教材建设研究;职业院校试点走班制的研究;职业院校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门类的统整研究;江苏高

校本科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高校学科专业管理制度建设与结构调整的研究;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匹配结构研究;高校本科专业动态调整和专业预警机制研究;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研究;高校优势学科群建设研究;国内外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标准比较研究;师范院校开设特教课程研究等。

12.开放教育研究

江苏学习在线与各级社区教育网络平台资源整合利用的研究;江苏开放大学地区学院及其学习中心运行机制优化策略研究;MOOC(慕课)与开放大学教育模式改革的研究;开放大学实行弹性年限和自选课程的学习模式研究;以开放大学为引领,打造覆盖区域的终身教育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研究;开放大学(学院)建设的个案研究;开放大学教育资源开发、开放、共享机制研究;“互联网+”时代高校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与管理研究等。

13.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

推进终身教育的法规建设研究;学习型社会(城市、社区、单位)建设的基本理论、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学习型社会(城市、社区、单位)建设的案例研究;社区教育本土(乡土)课程建设研究;社区教育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研究;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非学历教育(社会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研究;构建多网合一的数字化终身学习系统平台的研究;闲暇教育研究;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和培训的研究;制定市民个人学分积累、转换和认证办法的研究;构建完善老年教育体系的研究;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等。

14.苏派教育研究

“苏派教育”的历史形成和主要特点研究;“苏派教育”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风格的研究;“苏派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创新研究;课程与教学的“江苏模式”研究;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江苏特色”研究;江苏籍教育名人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江苏各类名校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江苏教师团队特质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江苏不同区域教育“本土经验”及发展特色研究等。

(三)自选课题

可在教育理论(教育史)、教育政策、教育实践等方面自选课题。

医院科技发展规划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

医院科技发展规划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 改革开放政策为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强化了“科技兴国”的观念。也为传统中医药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近年来,我院积极倡导科技兴院,十分重视医院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抓好人才培养,推动重点专科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医院建设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今年是“九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医学科技水平,推动医院科技进步,特制订xx-xx 医学科技发展规划。 一、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促进医疗技术水平提高 加强医院的重点专科建设,逐步形成优势和特色,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是医院生存发展的 __。我院确立了肛肠科、口腔科、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为重点建设专科,目前已初具优势,到xx年,各重点专科将建成融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在市内及周边县享有较高声誉的特色专科。今后5年,医院将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优先满足重点专科发展的需要。

1、优先安排重点专科人员外出进修和学术交流,鼓励和支持 学科带头人外出考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使他们了解本学科国内外进展和学术动态。 2、优先满足和培养重点专科人才,根据重点专科梯队需要, 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在进修、深造、科研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为他们掌握高尖技术创造良好环境。定期邀请省中医院、省口腔医院、省肿瘤医院的专家教授来我院会诊、手术、讲课。明确要求重点专科的医疗骨干充分掌握本学科中、西医最先进的诊疗技术,熟练解决本学科的疑难病症。 3、优先考虑重点专科设备配置,在一定的资金范围内,首先 保证重点专科设备的更新,添置。今后5年,医院准备添置新一代CT,800mAX光机,进口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PCR等 新技术、新设备,为重点专科提供新的检测手段。口腔科装备6台先进的全电脑控制的连体式牙科综合治疗机、铸造机、烤瓷炉、种植机、光固化机、超声波洁牙机等系列国产、进口成套的配套性设备,中西医结合肿瘤科配备介入 __所需要的各种设备,肛肠科购置肛门压力仪、肠镜、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等先进设备,为开展各种高难度专科医疗服务提供可靠保证。对重点专科房屋进行改造、装修,待医院新建的综合楼下半年投入使用时,我院的重点专科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8学校“十三五”规划

玉山镇小学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 (2015年——2020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我们必须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省、市、县有关精神和教育法律法规,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立足校本,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开发资源,努力创建特色学校。肖家营小学在“十二五”规划发展基础上,特制定本校十三五(2015年——2020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1、指导思想:我们办学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扬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两面旗臶,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做优“书香校园”、“平安校园”品牌,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质量与水平,打造县城区又一所优质小学。 我们的校训:求实、进取、乐学、多思; 我们的教风:敬业、爱生、善学、创新; 我们的学风:立志、勤学、诚信、奋进; 我们的精神:民主、团结、业精、争先。 2、办学理念: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全心全意为师生的发展和幸福服务”。就是三句话:以学生为本,培养品德高尚、充满活力、具有创造力的“四有”新人;以教师为本,造就素质优秀、善于探究、和谐进取的教师队伍;以学校发展为本,建设内涵发展、均衡发展、持续发展的优质小学。 二、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 1、总体目标:打造城区优质小学,临沭县示范学校。打造成为城区优质、现代化的小学,让每个学生快乐成长,让每位教师幸福工作,让每个家庭充满希望。

2、发展思路: 突出一个主题——改革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学校在高速发展的基础上,高扬改革这面旗臶,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教育改革中的政策优势,做优、做强学校品牌,使学校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确立“四种意识”——(1)生本意识。即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要发展,关键在于培养的学生是否有质量、有特色。学生发展水平高,学校的竞争力就强,学校的发展环境也就好。(2)师本意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本的理念,让不同层次的教师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和发展。(3)校本意识。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教育云资源优势,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4)社会意识。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作为教育者,必须要有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把学校和社会融入一体,经常与社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四、具体目标和工作重点 1、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三五”期间,学校借助国家实施学校“薄改工程”建设的快车道,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投入115万新建一栋767平方米的教学楼和阶梯教室。二是投入30万扩建、改造运动场地。三是投入12.34万元,建好供水管网、配齐安保设备、购臵饮用水设备。四是投入24.42万元,建成45台计算机室,15台多媒体教学设备、5000册图书、500套标准课桌凳、科学实验器材、体音美器材按标准配齐,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优质资源班班通。五是投入10万元,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独特的“书香校园”气息,实现校园环境净化、亮化、美化、生态化,达到标准化小学建设标准。 2、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20年达到18个教学班1000多名在校生的规模。 3、教师素质进一步提升。(1)通过校本教研、小课题研究、青蓝工程和各级教师培训、教研活动等平台,培养3至5名省、市、县优质课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通过省考县聘招录教师新机制,学校新进年轻教师1-20名,改善教师结构不合理、学科不配套的现

广电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思路

广电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总体思路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 广电“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总体思路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 广播影视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合,使广电发展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节目制作、网络传输、终端服务都向智能化、跨屏互动演进,广电全媒体发展成为主流趋势。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加速融合发展,使广电行业面临全面战略转型。《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是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广电传播模式、运营模式、服务模式亟待全面转型,广电网络的“互联网+”演进发展态势明显。 公众文化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对广电制播和传输覆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改变过去媒体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收的方式,把“受众”变为“用户”,实现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终端,为用户提供精准化内容、满足个性化需求成为必然要求。 三网融合的加速发展对广播影视网络信息安全提出了新要求。《三网融合推广方案》要求在全国范围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广电网络双向宽带和泛在化发展刻不容缓,广电信息与网络安全面临更新更高要求。 思路和目标 1.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 全国县级(含)以上广播电视台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全面完成数字整体转换,县级(含)以上城市有线网络基本完成双向化。 地面电视全面实现数字传输覆盖,适时关闭模拟电视信号,完成地面电视向数字化转换。 在全国地市县基本实现地面数字声音广播覆盖。 2.大幅增强广电融合媒体制播能力 全国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台基本建立全台网,播出频道实现全高清化;中央电视台及有条件的省级电视台开播4K超高清试验频道。 全国地市级以上广播电视台全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制播,较发达的地市级电视台播出频道实现全高清化,其余地市级电视台实现主要频道高清化。 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台基本建立融合媒体制播云平台,实现全国广播电视融合媒体制播云平台互联互通。 3.全面提升广电融合媒体服务能力 省级以上有线电视网络、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机构基本建成广播电视融合媒体集成服务云平台。 完善融合媒体集成服务云平台技术架构,推动各广播电视融合媒体集成服务云平台的互联互通。

中心校“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

中心校“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 中心校“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2016-03-22 浏览: 分享人:孔泰震 手机版 中心校“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 年) 》和教育法律法规,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立足校本,整体规划,科学管理,提升品质,努力创建特色学校为宗旨,在“十二五” 教育规划发展基础上,特制定漉湖学校“十三五” (2016 年2020 年)教育发展规划:第一部分、指导思想:我们办学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法律和文件精神为指南,深入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相信并依靠全体教职工,坚持“内涵发展”和“科学管理”不动摇,本着为学生发展负责、为民族未来负责的宗旨, 努力培养人格健全、基础厚实、善学上进、体魄强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栋梁之材,进一步提 升队伍素质,将学校建设成为一 所在沅江市内享有较高声誉与办学特色的学校。 我们的校训:求实、进取、乐学、多思; 我们的教风:敬业、爱生、善学、创新;

我们的学风:立志、勤学、诚信、奋进; 我们的精神:民主、团结、业精、争先。第二部分、现状分析 及未来五年情况预测: 1 、生源状况: 根据漉湖芦苇场人口出生情况统计2016 年秋季20160 年秋季小学、初中就读学生人数: 年度 类别2016 年秋季2017 年秋季2018 年秋季2019 年秋 季2020 年秋季 小学就读人数399422434446472 初中就读人数153172194199186 合计552594628645658 2 、师资结构: 预测2016 年秋季20160 年秋季小学、初中教师结构数:年 度 类别2016 年秋季2017 年秋季2018 年秋季2019 年秋季2020 年秋季 合计专科本科研究生合计专科本科研究生合计专科本 科研究生合计专科本科研究生合计专科本科研究生 小学教师人数20911 20812 20713 20614 20515 初中教师人

科技公司发展规划的范本

科技公司发展规划的范本 XX科技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 XX科技公司发展规划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以创新和开拓为中心,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为目的,以人为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课题研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科技企业产业化发展和成果转化应用构建良好平台,并全力打造一流的科技公司。 发展思路为面向市场的科技企业。按现代企业模式,逐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经营机制,充分利用市场的资源与环境,加快科技企业发展。 XX科技公司面对新的形势,全面分析企业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客观审视自身战略取势和定位,正确评价自身条件和能力,优化资源配置,立足于专业化和特色化发展,充分发挥优势,规避风险,抓住机遇,采取积极果断行动抢占先机,实现市场效应、规模效应、科技效应和价值效应,开创XX科技公司稳健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一、XX科技公司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

2012年建成管理科学、规范,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科技企业; 2015年建成行业内同等规模的一流企业; XX科技公司根据国家发展政策、市场需求、以及战略目标、根据实际情况规划未来5年内各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并在实践 中不断修正充实,确保科技企业持续高效发展。 二、XX科技公司发展战略 1)立足市场,为科技建设提供专业化服务,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拓展XX科技公司的市场,基于XX科技公司在行业的丰富实践和经验,充分利用XX科技公司在行业的成熟的科技解决方案,成为行业内的科技服务提供者; 3)完善优化XX科技公司的科技人力资源组合,构建一支一流的科技管理和建设队伍,有效提升企业在业务应用和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 4)充分联合XX科技公司的合作伙伴资源,拓展企业的有效资源。 三、XX科技公司企业文化

总公司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规划(1)DOC

“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规划 单位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二〇年十月九日

矿产资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矿产资源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约束趋紧,环境压力加大,资源安全形势面临重大挑战。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矿产资源安全保障提出了新目标,必须超前谋划,总体布局,统筹规划,全面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保护与合理利用,积极推进矿业国际合作,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资源基础。 为了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及《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精神,实现我省“能源化工强省”、“现代材料工业大省”、“矿业研发大省”的三大战略目标,科学编制“十三五”地质科技发展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加强地质科研工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地质科技人才,促进地质科学技术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等十分重要。省地矿总公司在全面总结“十二五”地质科技工作,认真分析“十三五”地矿经济发展对地质科技和科研基础条件平台需求和人才建设的基础上,考虑发展现状和资源状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了本企业“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规划”。 一、发展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1、“十二五”期间科技工作重要成果 “十二五”期间(止2014年底)主要承担了中央、地方、本企业自筹,以及提供地质技术服务等开展地质科学研究课题56项,内

容涉及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工环、物化探、实验测试、测量、机算机软件、国家标准制定、探矿机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地质研究、地质找矿、矿产开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提等供了有力支撑。 开展的主要项目有: 区域矿产地质综合研究类(9项): “青海1∶25万东台吉乃尔湖幅大灶火幅(部分)格尔木幅(部分)幅区域重力调查”、“海南省昌江县石碌铁矿外围1︰5万重力调查”、“青海省锡铁山地区勘察技术应用示范”、“西藏1:25万班戈县幅、那曲县幅区域重力调查”、“青海1︰25万刚察县幅、张掖市幅区域重力调查”、“西藏罗布莎地区1:5万重磁调查”、“青海1:25万盐池湾幅、德令哈镇幅、诺木洪幅区域重力调查”、“新疆1:5万苏立杰幅等4幅区调”、“新疆西昆仑地区 1 : 5万I44E004001 、I44E004002、I44E005001、I44E005002、I44E006001、I44E006002 等六幅区调”。 重点矿区成矿控制条件综合研究类(4项): “陕西小秦岭金矿矿田构造研究与靶区优选”、“陕西省秦巴地区重要矿床(田)区域物化探信息特征研究及找矿远景预测”、“陕西镇旬地区汞锑金多金属控矿构造解析与靶区验证”、“西安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 政策、规范、规划类(3项): 修订《大比例尺重力勘查技术规范》、“制定铜铅锌矿石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铼、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和锡等标准分析方法3个”、“有色金属(砷、锑、钴和镍)矿石化学物相分析方法研究”、“地球化学调查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技术研究”。

2016年“十三五”继续教育个人学习计划

2016年“十三五”继续教育个人学习计划 兴义市白碗窑镇岔米小学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的要求更高。而继续教育学习是教师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综合业务水平。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地认识到身为教师肩上背负的重要责任。人们常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本人特制定并实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加强政治学习,充实自己的思想政治知识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平时要关心时政学习,积极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坚定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信念,重视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学习,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始终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坚持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的宗旨。要依法执教,严谨治学,团结协作;要廉洁从教,以身作则。 二、计划目标: 1、通过自我学习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熟悉《课标》、教材,掌握教学常规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尽快适应新教学岗位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力求达到:

(1)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职业纪律和道德规范,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案规范,符合基本要求。熟悉所任学科《课标》,教学工作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3)熟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管好课堂,完成学校分配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 (4)熟悉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5)把握教材重难点,自如地驾驭和处理教材。 (6)开展教学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实践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2、好好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辅导老师认真交流,请教自己不知的和一知半解的问题。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1)认真阅读每一个模块的阅读材料,并完成好相应的阅读检测题。 (2)认真完成探讨话题、大量阅读学员发帖并做好回复。 (3)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力求合格率达到85以上。 (4)认真阅读最后一个模块的各项标题,并完成“模拟考试题目”。 二、具体实施方案 1、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教师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质、教育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学生起直接影响作用。“学为人师,身为示范”,引导学生树立各种正确观念,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96757544.html,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作者:耀文 来源:《中国电子报》2016年第57期 本报讯国务院近日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家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战略任务和改革举措。 《规划》强调,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确保如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确立了“十三五”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进入前15位,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与2015年相比,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5.3%提高到6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5.6%提高到20%;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比2015年翻一番,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 《规划》提出建设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并从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系统布局高水平创新基地等方面提出了总体要求。努力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 《规划》围绕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增添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领作用,重点强化六方面任务部署。一是围绕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加强兼顾当前和长远的重大战略布局。二是围绕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培育重要战略创新力量。三是围绕拓展创新发展空间,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四是围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五是围绕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六是围绕夯实创新的群众和社会基础,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 《规划》从落实和完善创新政策法规、完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加强规划实施与管理等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强调完善支持创新的普惠性政策体系,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等。

(完整版)教师十三五发展规划

教师十三五发展规划 啜慧颖为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培养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特为自己制定2016—2020五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我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先进理念的引领下,使人文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并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探索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切实减负增效。真正做到学有目的教有计划。 二、自我解读 1、自我加压,继续探究新课程新理念;解放思想,更新了观念,同时积累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能够简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能为教学服务。 2、参加教师培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关注教育教学网站,提高利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多阅读各类书籍,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个人专业成长总体目标. 终身乐教勤业,贯彻“以德为首,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具备较高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有一定的提高。成为一名具有较高素质的优秀教师。 四、个人专业成长阶段目标. 1、职业道德目标:提高个人修养素质,以宽广的包容心对待一切事物。遵循教育规律,关爱每一个学生,尽职尽责,搞好本职工作。 2、个人学习目标:通过自学,提高普通话水平,教育理论水平,文化知识水平,课堂教学水平。 3、班级管理目标: 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的日常工作,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注重对学生个性培养和品行

教育,形成“纪律严明、言行文明、自主求知”的良好班风。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优秀班集体。 4、学科教学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帮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不断探究教学规律、方法、技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 五、具体措施.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业务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2、爱岗敬业,努力完成日常教学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时时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积累经验,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做到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3、利用网上资源向全国名师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用的教学经验,通过参加培训、观摩等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参加校本教研活动,通过听评说课,听讲座等方式,向本地区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每学期认真打磨一节教研课,通过备课、上课,听评课、写反思,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促进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5、对所教课程进行深入研究,课前精心准备,灵活驾奴课堂,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把学生始终摆在主体地位,综合利用教学资源,注重情境体验和情感熏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莲山课件>尽可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6、经常反思教育教学过程,总结得失,写好教育教学反思。 7、加强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8、为人师表。重视和关怀每个学生,多鼓励少训诫;处事有民主性,公平而不偏私;言出必行,说到做到。 六、具体目标 第一阶段:(2016—2017)自主学习提升理论水平。

集团十五科技发展规划模板

集团十五科技发展 规划

×集团”十五”科技发展规划 ( ~ ) 科技管理部 二OOO年六月 目录

”十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1) ”十五”科技发展规划 (1) 一、环境分析 (1) 1、宏观分析 (1) 2、行业分析 (1) 3、竞争者分析 (1) 4、公司分析 (2) 二、”十五”科技发展目标与战略 (2) 1、”十五”科技发展目标 (2) 2、”十五”科技发展战略 (2) 三、”十五”科技发展策略 (3) 1、科技研发体系建设 (3) 2、关键技术研发 (3) 3、科技研发机制 (3) 4、科技研发队伍 (3) 5、科技投入 (4) 6、研发方式 (4) 7、质量与测试评价 (5) 8、知识产权 (5)

××集团”十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集团”十五”科技发展目标 在集团介入的所有产业领域, 全面紧跟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个别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营造技术优势和长期竞争优势。 集团”十五”科技发展战略 巩固低成本规模生产战略基础、继续推进模仿创新战略。 集团”十五”科技发展策略 ●科技研发体系建设: 逐步健全适合××发展的科技研发体系; 强调基础应用技术、产品设计开发、工艺制造技术的均衡发展。 ●关键技术研发: 着重加强一些关键技术的深层次开发, 建立可靠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论模型。 ●科技研发机制: 建立并完善科技研发的绩效评价办法、市场导向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 ●科技研发队伍: 进一步壮大科技研发队伍, 提高科研队伍的综合素质, 优化升级科研队伍的人才结构。 ●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占当年销售总额的比重由现在 2.5%~3%逐步提高到5%, 理顺科技投入的管理机制。 ●研发方式: 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合作并重, 灵活运用产学研合作、聘请专家、企业兼并等方式, 提高研发效率。 ●质量与测试评价: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强化全面质量管理; 加强检验测试设备和实验室设施建设, 完善测试评价手段。 ●知识产权: 强化知识产权意识, 加强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集团”十五”科技发展规划

科技工作发展十三五规划

科技工作发展十三五规划 《科技工作发展十三五规划》是一篇好的范文,重新了一下发到百度。 科技工作发展十三五规划一、总体思路与原则(一)发展思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市科技大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构想,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强化科技的可持续创新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积极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花炮产业新技术、新产品、传统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使其形成科技含量高的支柱产业,推进产业化的科技支撑力度;以科技体制改革、人才队伍培养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创新、开发与引进并重的思路,提高自身科研和技术水平,提高科技人员业务素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可靠、有效的科技支撑。 (二)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原则遵照创新、开发与引进并重的科技工作思路,**镇十三五科技发展应当坚持以下原则:强化**镇科技发展目标,加强集成,突出重点。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以及基础性、关键性技术和实际问题,以实施重点领域科技专项计划为核心,确定科技发展的目标和科技发展支持的重点,加强战略对策研究和宏观调控,突出抓好若干重大科技和产业化项目。 优先发展我镇的科技能力和资源转换能力。

大幅度增加用于自主创新活动的投入,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目标。 优先保障科研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提高科技活动的保障能力。 坚持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实现产业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百度积极利用好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强化市场观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和导向作用,确定先进生产力模式,坚持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思路,培育经济依靠科技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闪光点。 提倡模仿与创新并重、引进与开发互补。 强调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以及引进技术的历史性革命;把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坚持引进技术与引进人才、引进先进发展理念相结合,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主力军作用。 二、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一)到年,科技兴镇、科技创新、人才强镇三大战略取得明显的成效。 优势产业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发展,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农业增产增效和技术水平整体提升,推动优势资源的产业化技术开发,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综合科技实力达到全市中等水平、南区先进水平,科技队

全国教育科学信息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信息“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 《基于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教案应用研究》概要 课题名称:基于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教案应用研究。 课题类别:全国教育科学信息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 课题审批:教育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 课题编号:立项号 总课题组成员: 阎立钦教授国家教育科研规划办公室原主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著名教案教材专家。 郑日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心理学博导、中高考研究专家。 莫景祺博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案处处长 李亚平博士课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主持专家、题秘书长兼课题执行组长。 张景鹏研究员北京教育考试研究院考试评价研究组副组长 何兴才研究员课题学习技术平台研发组长:思学通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学校教育网技术平台研发部主任等。 李春雷北京大学网络课程中心专家、个性化学习平台技术应用研究部主任 陈朝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博士、评选为第四届全国改革创新优秀校长,个性化教案实践者。 现就子课题(实验基地区、校)申报选题,下发课题概要及选题指南。 一、研究意义 、本课题按照新课程改革目标,旨在基于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教案应用研究,改变教师教案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如通过平台数据为学生制订符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学习计划,有效控制学生的学习进程,指导学生正确学习;根据平台学生情况反馈进行课程分层设计,自动生成适合学生自己的课程内容;平台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应配备符合目前学习能力的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完成学习任务。本课题是一次新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个性化学习平台技术,在学习方式和教案方式突破的有效探索,我们在湖北、四川选择实验点学校。 、本课题提出的基于个性化学习信息平台是凸现新课程核心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实验中将使个性化教育教案理论和教案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个性化理论对教案的指导作用,面向每一位不同个性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各有所获,课题实验范本在中小学能够起到示范作用。 、本课题能够实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优势在学科课堂教案中有效应用。在课堂教案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关键在于构建个性化的课堂教案模式,使现代教育技术真正融入整体的课堂教案系统之中,为改革传统的课堂教案模式服务。如何充分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

医院科技发展规划

---------------------------------------------------------------范文最新推荐------------------------------------------------------ 医院科技发展规划     改革开放政策为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强化了“科技兴国”的观念。也为传统中医药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近年来,我院积极倡导科技兴院,十分重视医院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抓好人才培养,推动重点专科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医院建设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今年是“九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医学科技水平,推动医院科技进步,特制订XX-~医学科技发展规划。     一、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促进医疗技术水平提高     加强医院的重点专科建设,逐步形成优势和特色,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我院确立了肛肠科、口腔科、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为重点建设专科,目前已初具优势,到~年,各重点专科将建成融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在市内及周边县享有较高声誉的特色专科。今后5年,医院将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优先满足重点专科发展的需要。     1、优先安排重点专科人员外出进修和学 1 / 16

术交流,鼓励和支持学科带头人外出考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使他们了解本学科国内外最新进展和学术动态。     2、优先满足和培养重点专科人才,根据重点专科梯队需要,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在进修、深造、科研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为他们掌握高尖技术创造良好环境。定期邀请省中医院、省口腔医院、省肿瘤医院的专家教授来我院会诊、手术、讲课。明确要求重点专科的医疗骨干充分掌握本学科中、西医最先进的诊疗技术,熟练解决本学科的疑难病症。     3、优先考虑重点专科设备配置,在一定的资金范围内,首先保证重点专科设备的更新,添置。今后5年,医院准备添置新一代ct,800max光机,进口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pcr等新技术、新设备,为重点专科提供新的检测手段。口腔科装备6台先进的全电脑控制的连体式牙科综合治疗机、铸造机、烤瓷炉、种植机、光固化机、超声波洁牙机等系列国产、进口成套的配套性设备,中西医结合肿瘤科配备介入治疗肿瘤所需要的各种设备,肛肠科购置肛门压力仪、肠镜、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等先进设备,为开展各种高难度专科医疗服务提供可靠保证。对重点专科房屋进行改造、装修,待医院新建的综合楼下半年投入使用时,我院的重点专科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努力开创一种“院有重点,科有特长,人有专长“的欣欣向荣的新局面。为医院技术水平的提高增添活力。     二、积极培养人才,努力提高全员素质     人才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市场竞争、科技

“十三五”科研工作规划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 “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十三五”期间面临形势 (一)发展的机遇 1.职业教育发展环境。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职业教育在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服务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中的地位作用前所未有,这使高职教育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学院加快改革发展开辟了新环境。 2.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十三五”期间,————要实现以上目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人才。根据《庆阳市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庆阳市将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适应庆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需要的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产业发展定位和供不应求的劳动力市场,要求学院在现有的专业对接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做强做优特色专业和专业群,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培养输送高技能人才。 (2)创新型城市建设有助于学院提升科研服务社会能力。甘肃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创新联盟、科技研发平台、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推进科技特派员计划等的实施,为学院发挥科研创新优势、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良好契机。 (3)庆阳市-----经济圈建设和----深化合作,将促进资金、技术、人才、

信息、资源等要素的便捷流动,为学院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创新合作办学机制拓宽了发展空间,同时也为学院参与区域交流合作、确立职教优势带来新的前景。2015年教育部批准我校为职业技术学院以来,学院实现了由中专学校向高职院校的历史性跨越,为学院科研工作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更为学院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十二五”期间,在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科研工作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 1、学科建设得到加强,科研教学互促共进 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和学院自身发展实际,学院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形成了以工学为主体,建工、经管、电子、艺术、护理为两翼,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会计、电子机电、矿山机电等4个省级特色专业和示范专业,集群发展,辐射带动,特色鲜明;5个校企合作专业,人才汇聚,资源共享,工学相长;多科并举,引领推动,优势突出。“十二五”期间,发展并巩固了科研和教学的密切结合,特别是把教师科研与专业发展、专业实践教学和专业建设有效结合。 2、科研水平跃上新台阶,并取得新突破 “十二五”期间,我院的科研成果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明显进步,科研整体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2011至2015年,共发表论文108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篇以上,被SCI、EI、ISTP等收录1篇;出版教材、著作17部;科研立项课题共15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应用型科技专利6个。 3、学术交流不断扩大,科研氛围日趋活跃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指南 一、课题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的课题名称为“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DCA190327),这是一项以“人的智慧成长”为导向,运用智能技术推动中小学实验教学环境(空间与装备)、课程、资源、方式、管理与评价智慧转型,着力构建以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为特点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治理新模式,集政策与标准研究、理论研究、实践与行动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课题。 1、研究内容 本研究在实践研究方面涵盖线上研究与线下研究两部分。线下研究主要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相关智能技术的基础实验室(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功能教室、创新实验室(中心)、综合实验室、教育创客空间升级改造的设计研究;智能化实验室及学科功能教室的装备标准和规范研究;以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为特点的实验教学行动研究,促进学校、教师学习新技术、应用新技术,以实践推动智能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推动智能技术驱动的课堂革命,规范、引领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的创新发展、重构学校实验教学保障条件。线上主要围绕实验教学课程与教学资源系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验操作与教学测评系统、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构建开放式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并开展学科智能实验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创新实验教学环境构建、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实验教学行为实时采集、实验教学数据分级管理、实验教学精准实施与测评、实验环境智能控制等目标,为现代化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提供标准引领、理论参考、方案支撑、资源保障和实践依据。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建构实验教学理论、学习环境装备理论、智能实验教学环境标准、智能实验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教学服务供给方式、智能实验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治理新模式等。

政策理论: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教育部分

第五十九章推进教育现代化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节加快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 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公共教 育投入向中西部和民族边远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科学推进城乡义务 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教育布局,努力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基本实现县域校际资源 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5%。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通过政府购买岗位等方式,解 决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教师短缺问题。改善乡村教学环境。鼓励 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加强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 动计划,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从 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提升残疾人群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条件保障和教育质量。积极推进民族教育发展,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 第二节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动具备 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

双向交流。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促 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实行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制度。 第三节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 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 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深入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扩大重点高校对 中西部和农村地区招生规模。全面提高高校创新能力,统筹推进世界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第四节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 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推动各类学习资源开放共享,办好开放大学,发展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整 合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向全社会提供服务。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 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制定国家资历框架,推进非 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发展老年教育。 第五节增强教育改革发展活力 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实 践能力,全面加强体育卫生、心理健康、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创新兴 趣和科学素养。深化考试招生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推行初高中学业

十三五科技规划工作思路

十三五科技规划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构建区域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全面建成小康XX提供科技支撑。 二、指导原则 1、坚持高端引领。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养和吸引高端人才,加速成果产业化。在一些重点领域适度超前部署,引领产业结构向高端攀升。 2、坚持产业提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优势产业,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和质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3、坚持机制创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在强化“三体”(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建设,科技金融结合、股权激励、自主创新考核评价等方面率先突破。 4、坚持辐射带动。加快推进科技试验(示范)区建设,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带动、创新体制机制示范带动、建立创新服务平台共享带动,在全县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局面。 5、坚持支撑转型。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进全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为实现小康XX提供有力支撑。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具有XX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力量。 全县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企业数、发明专利授权量、技术合同交易额、全社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20%,较“十二五”末翻一番以上,科技总体实力处于市内中上水平。重点在以下三方面聚焦突破: 1、高新技术产业化有新突破:按照江西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六个一“工程的要求,围绕光伏材料、新能源、半导体照明、金属和非金属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等产业,在重点区域形成规模、重点领域形成特色,重点产品创出品牌,“十三五”期末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家以上,培育3-5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产品5项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