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501-92 架空送电线路可听噪声测量方法.doc
DLT风电场噪声标准及噪声测量方法

DLT风电场噪声标准及噪声测量⽅法前⾔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业标准项⽬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委⼯业《2003》873号的安排制订的。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电⼒⾏业风⼒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风⼒发电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起草⼈:吴⾦城、陈耿飚、杜杰。
本标准在执⾏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中国电⼒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北京市⽩⼴路⼆条⼀号,100761)风电场噪声标准及噪声测量办法1、范围本标准适⽤于安装有⽔平轴或垂直轴风⼒发电机组的风电场在稳态运⾏时的噪声测定⽅法和排放限值,适⽤于风电场噪声排放的管理、评价及控制。
本标准适⽤于风电机设计制造、风电项⽬(新、扩、改建)的项⽬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竣⼯验收、⽇常监督监测及环境规划等。
2、引⽤标准下列⽂件中的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期的引⽤⽂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于本标准,然⽽,⿎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研究是否可使⽤这些⽂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期的引⽤⽂件,其最新版本适⽤于本标准。
GB 3102. 7 声学的量和单位GB 3241 声和振动分析⽤的1/1和1/3倍频程滤波器GB 3947 声学名词术语GB 3767 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程法及准⼯程法GB 3785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法GB 4129 标准噪声源GB 6881 声学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混响室精密法和⼯程法GB 6882 声学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消声室和半消声室精密法GB/T 151733、名词术语3.1 A声级⽤A计权⽹络测得的声级,⽤LA表⽰,单位dB(A)。
3.2 等效声级在某规定时间内A声级的能量平均值,⼜称等效连续A声级,⽤Leq表⽰,单位为dB(A)。
按此定义此量为:1 TLed=10Ig(─∫10^(0.1LA)dt) (1)T0式中:LA-t时刻的瞬时A声级。
噪声的评价和测量

(
t
)
dt
Leq
10 lg
1 T
N
100.1LAi
i
i 1
Leq
10
lg
1 N
N
100.1LAi
i 1
昼夜等效声级
Leq
10
lg
5 8
100.1L
d
3 100.1L n 8
10
Ld : 07 : 00 22 : 00测得的噪声能量平均A声级 Ln : 22 : 00 07 : 00测得的噪声能量平均A声级
L
n i 1
Li
Si S
(2)道路交通噪声测量
测点:市区交通干线(机动车流量不小于100 辆 )一侧的人行道上,距马路沿20cm处,此 处距两交叉路口应大于50cm
(3)机动车辆噪声测量 车内噪声、车外噪声、定置噪声
在测试中心周围25m半径范围内不应有大的反 射物,测试跑道应有20m以上平直、干燥的沥 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路面坡度不超过0.5%
-π /2 ≤ ψ ≤
2Fra bibliotekd
2
ψ1 ψ1
• ∆S 由遮挡物引起的衰减量,dB
三类车总车流等效声级为
Leq(T ) 10lg 100.1Leq(h)1 100.1Leq(h)2 100.1Leq(h)3
• 3、铁路噪声预测 • 4、机场飞机噪声预测 • 5、工业噪声预测
第六章 噪声控制技术概述
• L(r)= L(r0)-20lg(r/r0)
• r<l0/3且r0 <l0/3时
作业场所噪声的测量

例题:某车间有5台机器,在某位置测得这5台机器旳 声压级分别为95、92、90、86、80dB,试求这5台机 器在这一位置旳总声压级是多少?
解: L1- L2 = 95 - 92 =3 dB ΔL =1.8 dB
LC1= 95+1.8 = 96.8 dB L1- L2 = 96.8 - 90 =6.8dB ≈7dB ΔL = 0.8 dB
Lc2 = 96.8 + 0.8 =97.6 dB L1- L2 = 97.6 -86 =11.6 dB ≈ 12dB
ΔL = 0.3 dB
Lc3 = 97.6 + 0.3 =97.9 dB L1- L2 = 97.9 -80 =17.9 dB
ΔL ≈0 所以:Lc = 97.9 dB
每七天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 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旳限值为85dB(A);每七天工作日不足5d,需
频谱分析
1/1倍频程旳中心频率与频率范围
2
中心频率
(HZ) 31.5 63
125
250
500 1000
0
4000
8000
2
3
频率范围 22 45 (HZ) ~45 ~90
90 ~180
180 ~355
355 ~710
710 ~1400
1400 ~2800
2800 ~5600
5600 ~11200
图:某鼓风机旳噪声频谱
测量时要注意降低环境原因对测量成果旳影响,如 应注意防止或降低气流、电磁场、温度和湿度等原 因对测量成果旳影响。
如为稳态噪声则测量A声级,记为dB(A);如为不 稳态噪声,测量等效连续A声级或测量不同A声级 下旳暴露时间,计算等效连续A声级。测量时使用 慢档。
噪声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噪声检测仪的使用方法噪声检测仪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仪器,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建筑行业,以前常常面临这样的情况。
建筑工人在施工现场,各种机械设备轰鸣作响。
比如打桩机,那声音震耳欲聋,周围的居民苦不堪言,不断投诉。
施工方也很头疼,因为他们不知道到底产生了多少噪声,是否超出了规定范围。
这时候就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准确测量噪声的仪器,噪声检测仪就应运而生了。
它主要应用在环境监测、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等领域,用来检测环境中的噪声大小。
噪声检测仪的核心理论依据其实很简单。
声音是通过空气振动传播的,噪声检测仪就是通过传感器来接收这些振动信号,然后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一系列的电路处理和算法运算,最终得出噪声的分贝值。
这就好比我们的耳朵能听到声音,然后大脑会判断声音的大小一样,噪声检测仪就是模拟这个过程。
下面来说说噪声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拿到噪声检测仪后,要先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无损。
可以看看显示屏有没有裂痕,电池仓有没有生锈之类的情况。
这就像我们买了新手机,得先看看外观有没有问题一样重要。
要是发现有损坏,那这仪器肯定不能正常工作,得赶紧换一个。
接着就是安装电池或者连接电源。
有些噪声检测仪是用电池供电的,这时候要按照电池仓上的标识,正确安装电池的正负极。
可别小看这个步骤,如果电池装反了,仪器根本就没法开机,那就白费功夫了。
要是是那种可以连接电源的检测仪,要确保电源插头插紧,不然在检测过程中突然断电,那之前的数据可能就白测了。
开机之后,要进行一些基本的设置。
一般会有测量模式的选择,像快速测量和长时间平均测量等。
如果只是想大概了解一下当前的噪声情况,快速测量就可以了。
但如果是要监测一个区域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噪声水平,那就要选择长时间平均测量。
这就好比我们拍照,是拍快照还是拍长曝光照片,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
在设置的时候,还要注意检查测量的量程范围。
如果噪声太大,超出了量程,那测量出来的数据就不准确。
比如说在机场附近测量飞机起飞时的噪声,如果量程设置小了,测出来的值肯定不对。
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可听噪声及其降低措施

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可听噪声及其降低措施摘要:伴随着我国大电网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用电质量要求也快速提高,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提出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然而,交流变电站中的各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污染。
因此,控制可听噪声是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一项重要技术,对特高压输电工程质量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可听噪声及其降低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借鉴。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工程;可听噪声;降低措施1导言变电站和换流站运行时,变压器、电抗器、滤波器、电容器等主设备会产生噪声,且频率相对较低,噪声传播距离较远,对周边噪声敏感点可能存在一定影响。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可听噪声特指导线周围的电晕放电噪声,是电晕和火花放电所产生的一种能直接听到的噪声。
2可听噪声特性分析2.1噪声的横向分布沿线路垂直方向,随着与线路之间距离的增加,可听噪声逐渐衰减。
在线路下方,可听噪声随距离的增加衰减较漫;在边导线对地投影之外,可听噪声随距离的增加衰减较决;随着导线对地高度的增加,噪声也有所降低,但降低程度不是很明显。
直流输电线路可听噪声主要源于正极性导线,其横向衰减特性基本上关于正极性导线对称。
2.2导线型式对可听噪声的影响不同型号的导线产生的可听噪声有所区别。
相同表面电场强度下,子导线截面越大,导线产生的可听噪声功率越大。
可听噪声随着导线分裂数和子导线截面的增加而减小。
增加导线分裂数,可明显降低可听噪声。
2.3气候对架空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的影响架空输电线路的电晕程度与气候有关,因此输电线路可听噪声与气候关系较大。
对交流输电线路来说,当遇上雨天、雾天,以及雪天时,水滴会在导线上出现聚集和碰撞,这时就会产生大量发沿导线,随机分布产生电晕放电,产生可听噪声。
所以,交流输电线路可听噪声需要考虑雨天情形,以雨天的电晕噪声进行评估,明确交流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特性及限值。
但是,雨天电晕噪声产生过程很复杂,不能够从理论上推导出精确预测电晕噪声的公式。
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可听噪声计算方法DLT2036-20XX年

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可听噪声计算方法DLT2036-20XX年ICS 29.240F20DLICS 29.240F20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2036 — 20XX年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可听噪声计算方法Calculation method of audible noise from high voltage overheadAC transmission lines20XX年-06-04 发布20XX年-10-01 实施20XX年-06-04 发布国家能源局发布DL/T 2036 —DL/T 2036 —20XX年DL/T 2036 —DL/T 2036 —20XX年目次TOC \o “1-5“ \h \z 前言II1 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o "Current Document" \h 4交流输电线路可听噪声计算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导线表面电位梯度计算方法3附录B (资料性附录)BPA (美国邦维尔电力局)的可听噪声声功率计算公式 4附录C (资料性附录)输电线路可听噪声计算举例5DL/T 2036 —DL/T 2036 —20XX年DL/T 2036 —DL/T 2036 —20XX年■1 —1—刖B本标准按照GB仃1.1-20XX年《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6)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保权、何旺龄、陈豫朝、唐剑、干詰渊、刘兴发、李妮、倪园、周兵、王延召、胡静竹、赵军、刘健弄、李文福、黄锐、余瑶、吴观斌。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
噪声测量方法

气象条件
无雨、无雪的气候中进行 风力5.5m/s以上停止测量
3、测量时间
在被测单位的正常工作时间 内进行
分昼、夜两个时间段测量
采样方式:
1. 声级计时间特性为慢响应
○ 时间间隔为5秒
2. 如用环境噪声自动测定仪,仪器动态特性为 “快” 响应时间间隔不大于1秒
测量值
一.稳态噪声测量1分钟的等效声级 二.周期性噪声测量一个周期的等效声级 三.非周期性非稳态噪声测量整个正常工 作时间的等效声级
2、城市交通噪声的测量方法
测点选择:
在市区交通干线(机动车流量每小时不小于100 辆)一侧的人行道,在公路交叉口50米以外距离公 路边缘20厘米处。
山
抚顺路
抚顺路
东
>50m
路
20cm
声级计用法:
传声器距离地面高1.2米,垂直指向公路。 使用“慢”特 性,每5秒钟读一个数,连续读200个数。 记录车流量。
5水
0
06
平轴的水平面
6
测量空气动力机械的进排气噪声:
测量记录内容:机器名称、型号、转 速、工况、
○ 安装条件及生产厂家、出厂序 ○ 号和时间
画图表示机器与测点的相对位置
课外作业
查《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 GB12349—90
1、测量仪器:
精度为Ⅱ级以上的声级计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 灵敏度误差不大于0.5dB(A) 测量时传声器加风罩
计算:该工作人员每天接触噪声的等效A声级。
声级分段序号 n 1
2
3
4
5
6
7
8
等
各 段 声 级 (分 78~8 83~8 88~9 93~9 98~1 103~1 108~1 113~11 效
噪声测量三种方法

噪声系数测量的三种方法本文介绍了测量噪声系数的三种方法:增益法、Y系数法和噪声系数测试仪法。
这三种方法的比较以表格的形式给出。
前言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噪声系数(NF)或者相对应的噪声因数(F)定义了噪声性能和对接收机灵敏度的贡献。
本篇应用笔记详细阐述这个重要的参数及其不同的测量方法。
噪声指数和噪声系数噪声系数有时也指噪声因数(F)。
两者简单的关系为:NF = 10 * log10 (F)定义噪声系数(噪声因数)包含了射频系统噪声性能的重要信息,标准的定义为:从这个定义可以推导出很多常用的噪声系数(噪声因数)公式。
下表为典型的射频系统噪声系数:Category MAXIMProductsNoiseFigure*ApplicationsOperatingFrequencySystemGainLNA MAX2640 0.9dB Cellular, ISM 400MHz ~1500MHz15.1dBLNA MAX2645 HG: 2.3dB WLL 3.4GHz ~ 3.8GHz HG: 14.4dB LG: 15.5dB WLL 3.4GHz ~ 3.8GHz LG: -9.7dBMixer MAX2684 13.6dB LMDS, WLL 3.4GHz ~ 3.8GHz 1dB Mixer MAX9982 12dB Cellular, GSM 825MHz ~ 915MHz 2.0dB ReceiverSystemMAX2700 3.5dB ~ 19dB PCS, WLL 1.8GHz ~ 2.5GHz <80dBReceiver System MAX210511.5dB~15.7dBDBS, DVB950MHz ~2150MHz<60dB*HG=高增益模式,LG=低增益模式噪声系数的测量方法随应用的不同而不同。
从上表可看出,一些应用具有高增益和低噪声系数(低噪声放大器(LNA)在高增益模式下),一些则具有低增益和高噪声系数(混频器和LNA在低增益模式下),一些则具有非常高的增益和宽范围的噪声系数(接收机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l 501-92 架空送电线路可听噪声测量方法DL 501-92架空送电线路可听噪声测量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2-12-21批准1993-07-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架空送电线路可听噪声的测量方法,以便正确评价和比较不同架空送电线路可听噪声的特性。
1.2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和直流架空送电线路可听噪声的短期人工测量和长期自动测量。
2 引用标准本标准引用了以下国家标准:GB3222 城市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3785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GB3241 声与振动分析用的1/1和1/3倍频程滤波器3 名词、术语3.1 自由场传声器向膜片垂直传播的声波具有平坦频率响应的传声器称为自由场传声器。
3.2 无规那么入射传声器在声波从各个方向到达能量密度均匀的扩散声场中,对声波具有平坦频率响应的传声器称为无规那么入射传声器。
3.3 频谱表示某声音所含频率分量的声级称为频谱。
3.4 插入损失在本标准的范围内,某部件(例如传声器的风罩)的插入损失是指声源及其它条件保持不变时,该部件插入前、后同一点处测得的声级(dB)之差值。
3.5 A声级L A使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称为A声级,单位为dB(A)。
3.6 累积百分声级L N在规定的测量时间T内所测得的声级中,有N%的时间超过某一声级L A值,那么这个LA值称为累积百分声级L N,单位为dB(A)。
3.7 等效[连续]A声级L N在某规定时间内,任一点处所测得的A声级的能量平均值,称为等效[连续]A声级,单位为dB(A)。
3.8 无规那么噪声与纯声送电线路的噪声含有两种噪声分量,即无规那么噪声和纯声。
无规那么噪声是由送电线路导线表面的局部放电所产生的宽频带噪声,纯声那么是由导线周围空间电荷的运动而产生的100Hz及其整数倍的单一声调的交流声。
4 测量仪表4.1 声级计应使用符合GB3785《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规定的Ⅰ型声级计。
声级计必须定期校验,测量时必须持有声级计的有效检定证书。
4.2 传声器4.2.1 送电线路噪声测量一般使用1.25cm直径的传声器,当这种传声器在某测点的灵敏度不足时,才可使用2.5cm直径的同类传声器。
4.2.2 传声器的风罩有减小风噪声和一定的防雨防尘作用。
风罩的插入损失不应超过2dB。
4.3 记录装置4.3.1 声级记录器的纸带宽度及速度应满足记录所有噪声声级的要求。
4.3.2 磁带录声器在20Hz至15kHz的频域内,应具有±3dB以内的平坦响应。
4.3.3 当进行频谱分析时,记录器与频谱分析仪在所测量的频域内都应具有±1dB以内的平坦响应。
4.3.4 在每个待分析的频率中,记录器的电子噪声水平至少应在最低声学信号水平以下10dB。
4.4 倍频程滤波器4.4.1 现场的频谱分析应使用符合GB3241《声与振动分析用的1/1和1/3倍频程滤波器》规定的倍频程滤波器。
4.4.2 纯声的频谱分析应使用1/3倍频程滤波器,除纯声以外的交流送电线路噪声的频谱分析那么应使用1/1倍频程滤波器。
5 测量方法5.1 测量条件5.1.1 测量环境应是地面比较平坦、周围无障碍物而使线路所发射的声波进入某反射面上的一个自由场。
5.1.2 噪声测量的前后,应对环境噪声进行测量。
测量架空送电线路声级时应尽量避免环境噪声的干扰,必要时可在夜间进行。
环境噪声应在远离线路和听不到线路噪声的地方进行,但该地的气候条件和声学环境应与规定测点的情况相同。
5.1.3 环境噪声一般应低于送电线路噪声10dB,如果架空线路运行时测得的声压级(线路加环境的合成声压级)与环境声压级之差小于或等于10dB但大于3dB,那么应按表1的修正值予以修正。
5.1.4 每一系列测量的前后,均应立即用声学校准装置对声级计进行校验。
校验中如有大于±0.5dB的变化,应与噪声测量结果一起记录,而大于2dB那么测量无效。
5.2 测量位置表1环境噪声的修正dB5.2.1 对送电线路的所有噪声测量,传声器在地面以上的高度均为1.5m。
5.2.2 测量位置应在两侧塔高基本相同的档距中央且距交流线路外侧导线或距直流线路正极导线的垂直投影15m处。
5.2.3 线路噪声侧面分布的测量位置应在档距中央的线路中心线、中心线与外侧导线(或正极导线)之间、外侧(正极)导线的下方以及距外侧(正极)导线的垂直投影距离15、30、45m 和60m处。
5.3 传声器的取向5.3.1 自由场传声器的膜片应垂直对准交流线路的中相导线或直流线路的正极导线。
其取向示意图见附录A的图A1。
无规那么入射传声器的膜片应垂直朝上,其取向示意图见附录A的图A2。
5.3.2 对于多相或多回线路,传声器的取向那么以测得最大读数为原那么。
5.4 对短期人工测量的要求5.4.1 每个测点应当记录的最少数据为背景噪声,A声级以及125、1000Hz和8000Hz倍频程的非计权声级,如果气候条件是稳定的,那么可进行所有其余倍频程声级的测量或进行短段磁带录声,以便获得更完整的噪声特性。
5.4.2 交流送电线路至少应包括毛毛雨和小雨条件下的噪声数据,直流送电线路至少应包括好天气下不同湿度条件的噪声数据。
5.4.3 测量时应伸直手臂握住声级计或传声器,也可将其固定在三角架上。
测量人员不可位于声级计或传声器与待测送电线路之间。
5.4.4 小雨中的测量除传声器风罩外,无须其它气候防护装置,传声器的风罩虽有防雨作用,但应随时将其中的雨水挤干或更换干燥的风罩。
5.4.5 交流线路必须记录的最少气象资料包括降雨量和风速;直流线路必须记录的最少气象资料包括风速和相对湿度,同时还应记录导线的表面条件,如尘埃、盐沉积物、冰雪等。
5.5 对长期自动测量的要求5.5.1 长期自动测量数据的收集一般需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以便包括各种气象条件下的噪声数据。
5.5.2 测量系统应有全天候的气象防护装置和防止动物闯入的装置,并应测定和记录这些装置对声场和测量系统的影响。
5.5.3 每两个月应对测量系统的频率响应及内部噪声水平进行一次检定,传声器应每六个月进行一次校验。
5.5.4 每次现场巡视时,应检查和记录风罩和气候防护装置的工作状况,必要时需进行更换。
5.5.5 交流线路的数据应至少包括A声级、降雨量、风速、温度和湿度,最好还包括8kHz 或16kHz倍频程声压级,以便判断是否有环境噪声的干扰,如有可能还应测量从31.5Hz~16kHz所有倍频程的声压级。
5.5.6 直流线路的数据除8kHz或16kHz倍频程声压级之外,其它数据与交流线路的数据要求相同。
6 测量考前须知6.1 测量值测量值一般为瞬时A声级,测量时应选择声级计的“慢响应”。
6.2 交流电磁场的屏蔽6.2.1 靠近交流线路测量时,传声器、连接电缆和有关的仪表均应有电气屏蔽,同时,还应防止传声器附近尖突物的局部电晕所产生的噪声干扰。
6.2.2 靠近直流线路测量时,直流线路电晕所产生的离子可能沉积在传声器风罩的表面上,并在接地的和绝缘的表面之间或在绝缘表面不同部位之间产生小火花,在这种情况下,应采用具有接地金属网或半导体薄膜的风罩。
7 数据记录与处理7.1 数据记录测量数据一般可直接从声级计或其它测量仪表上读取,也可通过声级记录器、录声机等记录于纸带或磁带上。
读数时还应判断其它噪声干扰的来源和记录当时当地的声学环境。
7.2 噪声的评价值与分析依据送电线路噪声应使用等效声级L eq作为评价值,而使用累积百分声级L N作为噪声分析的依据。
7.3 数据处理7.3.1 累积百分声级L N与标准偏差σL N 的计算方法:将在规定时间内以等时间间隔测得的所有瞬时A 声级数据,由大到小顺序排列和编号。
如果有100个数据,那么第一个L 1为最大值,第10个L 10值表示在规定的时间内有10%的时间的声级超过此声级,第50个L 50值表示在规定的时间内有50%的时间的声级超过此声级,其余类推。
标准偏差的计算方法 ()σ=--=∑1121n L L A Ai i nL n L A Ai i n ==∑11 上二式中L Ai ——测得的第i 个瞬时AL A ——测得的A 声级的算术平均值;n ——测量的总数。
7.3.2 等效声级L eq当采样的时间间隔一定时,可按下式计算等效声级L eqL n eq L i n Ai=⎛⎝ ⎫⎭⎪=∑10110011lg . 7.3.3 应详细记录数据和图形为了全面和正确评价送电线路可听噪声的性能,测量报告中应详细记录所测的数据,并用图形表示其频谱分布、侧面分布、累积百分声级分布及其频谱分布(图例见附录B)。
7.3.4 应记录的参考资料测试报告中应记录的参考资料见附录C 。
附录A传声器取向示意图(补充件)传声器取向示意图见图A1、A2,图中s 为测点至导线的垂直投影。
图A1自由场传声器的取向示意图图A2无规那么入射传声器的取向示意图附录B交流架空送电线路雨中可听噪声的频谱分布、侧面分布、累积百分声级分布及其频谱分布的实例(参考件)四种分布的实例见图B1~图B4。
图B1频谱分布实例(基准声压为20μPa)图B2侧面分布的实例图B3累积百分声级分布的实例(基准声压为20μPa)图B4累积百分声级频谱分布的实例(基准声压为20μPa)附录C噪声测量报告中应记录的参考资料(参考件)C1 线路线路名称;线路的标称电压,kV。
C2 导线型号;分裂线数及分裂导线的截面,mm2;分裂间距及分裂直径,m;导线排列方式及相间距离,m;测点处各相导线对地高度,m;测点处中相与边相导线的最大表面电场强度有效值,MV/m;导线表面状况(老化、尘埃、盐沉积物、冰雪等)。
C3 地线型号及截面,mm2;排列方式。
C4 杆塔及档距塔型图;档距长度;测点所在档距内的地形。
C5 大气条件天气状况(晴、阴、雨、雪、雾);降雨量,mm/h;风速,m/s;相对湿度,%;温度,℃。
C6 测量仪器仪器的型号及序号;准确度;检定证书;校验结果。
C7 测点的声学环境背景噪声;周围噪声干扰情况;气候防护装置对声场及测量仪表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加说明:本标准由能源部科技司提出。
本标准由能源部武汉高压研究所归口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伍企舜、邬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