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前沿问题之一近几国际基金重点项目指南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申请指南

”第二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申请指南

“十五”第二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申请指南一、核技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典型环境污染物的毒理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亦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则是"对环境污染物的科学的危险性评价,即在种群、个体、器官、细胞乃至分子水平上对环境污染物的科学评价"。

这种评价的基础是环境毒理学,尤其是分子水平上的环境毒理学研究。

核技术由于其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分辨率、多元素分析能力等特点,更由于核技术可区分生物体中的内源性物质和外源性物质,因此在环境污染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研究,尤其是分子毒理机制研究中常可起到独特的作用。

此外,这类毒理学研究需要多种先进核技术的联合应用。

在研究环境污染物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有关的核技术。

本项目拟重点研究环境毒理学领域中一些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社会效益,但尚未解决的典型问题:如汞与脑组织中生长抑制因子结合及其与神经系统中毒的关系,稀土是否进入脑组织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低剂量的有机化合物甲基叔丁基醚(MTBE)(无铅汽油的含氧添加剂)等的基因毒性,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重金属和有机卤族污染物的毒性,以及碳纳米材料在生物体中的分布和分子毒理等。

这些科学问题都具有典型性,既属国际前沿,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又符合我国国情。

研究目标:用先进核技术在分子水平上重点研究我国典型的环境污染物(重金属、大气细颗粒物、有机物等)的毒理作用机制和科学的、定量的危险性评价,以及新型碳纳米材料的毒理。

瞄准当前国际环境科学发展动向,结合我国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重要需求,为我国有关的环境治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研究方向:1.金属的毒理研究。

用分子-中子活化分析等核技术研究汞与生长抑制因子(MT-III)的结合和稀土是否进入脑组织及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机理。

2.可吸入大气颗粒物的细胞毒理研究。

用扫描质子微探针等核技术研究PM10和中重金属和有机卤族污染物对肺和呼吸道以及细胞的毒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介绍74页PPT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介绍74页PPT

理 科
学学学学材学学
部部部部料部部



资助项目类别
资助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计 划项目四个资助层次。
专项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基金,国 际合作与交流基金,主任基金等。
人才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基金、海外和香港、 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基 金、创新群体基金。
资助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
数学天元基金 委主任基金、科学部主任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基金 科普专项基金 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
资助项目类别
人才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目的是加强对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
鼓励和吸引海外学者和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立 足国内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学术带头人。申请者 年龄限45岁以下
今后工作的考虑
今后工作的思考
1.资助重点的思考:方向、调研;优先发展领域 和方向,适度扩大资助面;研究、分析数理科学 特点,明确学部整体思路,有针对性采取措施, 促进数理四大方面协调发展。 在数学领域,主要是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 对基础数学,着重抓数学发展的主流,促进研究 方向的调整;对应用数学着重推动其在其他领域 的应用,为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方法。
资助项目类别
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包括:
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在华召开国际学术会议 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讲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交流专项
资助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主要是为大力促进知识创新和技
术创新的有机结合,加强与部门、企业的合作,开 展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联合资助。目前已 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 节能投资公司等建立了联合研究基金。

环保行业: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培训ppt课程

环保行业: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培训ppt课程

建筑等领域的企业合作,共同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
势互补。
当前环保行业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资金短缺
环保项目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投 入,而目前政府和企业对环保的 投入仍显不足,导致许多环保项
目难以实施。
技术瓶颈
目前一些环保技术仍存在瓶颈, 如污水处理、废气治理等方面的 技术难题,需要进一步研发和创
新。
政策法规不完善
虽然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环保 政策和法规,但仍然存在不完善 、不严格的问题,导致一些企业 违法排污、破坏环境的行为得不
到有效遏制。
如何应对未来环保行业的挑战与问题
加强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
加强跨界合作和资源整合
政府应加大对环保行业的政策引导和 财政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 入,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势。环保企业将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减少污染和生态恢复,推动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02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环保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未来,环保行业将更加注重
技术创新和研发,利用先进技术提高污染治理效果、降低成本,并探索
新的环保技术和业务模式。
03
跨界合作
跨界合作将成为未来环保行业的重要趋势。环保企业将与能源、制造、
03
治理工程技术与实践
废水治理技术与实践
总结词
废水治理技术与实践是环保行业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废水进行 治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循环利用的目的。
详细描述
废水治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如沉淀、过滤、吸附、氧化还原 、生物降解等。实践应用中,根据废水的性质和排放标准选择合适的技术组合, 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倡导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加强环境 教育,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

国家留学基金优先资助学科、专业领域

国家留学基金优先资助学科、专业领域
批注本地保存成功开通会员云端永久保存去开通
国家留学基金优先资助学科、专业领域
一、重点领域
1.能源
2.水和矿产资源
3.环境
4.农业
5.制造业
6.交通运输业
7.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8.人口与健康
9.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10.公共安全
11.国防
二、重大专项(共16项)
三、前沿技术
1.生物技术
2.信息技术
3.新材料技术
4.先进制造技术
5.先进能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术
6.海洋技术
7.激光技术
8.空天技术
四、基础研究
1.学科发展
2.科学前沿问题
3.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
4.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五、人文与社会应用科学

科学问题凝练科研选题与设计ppt课件

科学问题凝练科研选题与设计ppt课件

科研选题问题
怎样理解选题学术上的创新性?
提出新理论、新学说、新方法,或进行开创性研究工作; 在前人(也包括自己)工作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有所前进; 将国际科学前沿理论、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发
展理论方法。
四个层次
新理论(新方法)研究新问题★★★★★ 新理论(新方法)研究老问题★★★★ 旧理论(老方法)研究新问题★ 旧理论(老方法)研究老问题☆
17
医学科研课题的产生
工作中发现问题 凝练出科学问题 上升到科研课题
科学问题是关键!
18
5
什么是医学科学问题?
医学科学问题是指医学研究和人们探索与认识 疾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人们在医学研究中,通过对医学背景知识的认 真思索和分析,从中发现各种矛盾,它是现有 人类认识未解决的矛盾,这种矛盾或疑难,就 是医学所要研究的问题,也即不同于简单问题 的医学科学问题。
医学科学问题的凝练、选题与课题设计
1
1
医学科研课题的概述与分类
一、医学科研课题的概念 医学科研课题是解决医学研究领域中 某一科学技术问题的一个最基本的研 究单元,包括科学意义、具体目标、 设计与实施方案等。
2
二、医学科研课题的分类
(一)按任务来源分类 1、指令性课题 是指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下达的课题、项目。 包括国家、部门和专业发展规划中确定的科 研任务,或卫生部门根据医药卫生事业发展 的要求和在防病治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科学 技术难点,提出的科研课题。
9
(三)按学科分类
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11月发布的学 科分类国家标准(GB/T13745-92),医学分为 6个一级学科,分别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药学、中医学与中药学。各一级学科又分为 若干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又下分为若干三级 学科。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训ppt课件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训ppt课件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训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目录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 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 • 环保行动与倡议 • 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当前环境问题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 气事件频发,对生态系 统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
影响。

资源节约
通过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经
济发展。
生态旅游
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地方经济 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02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原则
总结词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原则是指导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详细描述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的发展模式。它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支柱,强调经济发展、社会公正和 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可持续发展在各领域的实践
总结词
可持续发展在各领域的实践是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途径。
详细描述
在能源领域,可持续发展强调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 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在交通领域,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如 公共交通、骑行和步行;在城市建设方面,注重生态保护和 绿色建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
水污染
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 健康构成威胁,如腹泻、 肝癌等。
土壤污染
土壤中的有害物质通过食 物链进入人体,对健康造 成潜在危害。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01
02
03
04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

2024年环保治理项目进展PPT模板

2024年环保治理项目进展PPT模板

04
主要任务: a. 治理工业废水 b. 治理大气污染 c. 治 理固体废物 d. 推广清洁能源 e. 提高环境监测能力
a. 治理工业废水 b. 治理大气污染 c. 治理固体废物 d. 推广清洁能源 e. 提高环境监测能力
06 预期效果: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居民满意度提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 输入你的项正文

生态恢复情况
植被覆盖率提高
生物多样性增加
土壤质量改善
水资源保护效果 显著
PART 05
项目效益分析
18
环境效益评估
空气质量改善: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空气质量 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生态修复:恢复受损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 气候变化减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
社会效益评估
综合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带来的直 接经济效益,如节约能源、降低 成本等
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对社会产 生的积极影响,如提高人民生活 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环境效益:项目实施后对环境产 生的积极影响,如减少污染、改 善生态环境等
可持续性:项目实施后的长期效 益,如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 风险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 输入你的项正文
05 资金预算:预计总投资1亿元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 输入你的项正文
02 实施时间:2022年1月-2023年12月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 输入你的项正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功申请经验总结ppt课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功申请经验总结ppt课件
基金的偏好
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引用及公开评价,专利等。
基金项目的遴选方式
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从通讯评
议到学科评审组投票,均由同行专家定夺。
4
自然基金申请中的选题问题
如何做到与基金的资助范围和学科性质相符合?
申请科学基金项目时应首先注意阅读《项目指 南》,了解重点与优先领域,以利于确定选题 范围。
第三点,截止目前,相关研究状况:到底哪些问题解 决了,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哪些问题有人做过,但 是还有哪些局限性;哪些问题根本没人做过。需要 进行评价,不评价不行,不评价和你项目的关系没 有说清楚。(切忌批评!!!)
第四点,要总结你自己干的事情与别人干的事情的区 16 别,差别,特色。从这里引出自己
国内外研究进展总体思路
27
撰写研究内容时的四点建议
• 第三,研究内容在逻辑上讲,既要相关,又要相互
独立。过去有人写申请书,内容写6、7条, 研究内容3包含4,4包含5,你没看申请书 还行,看完之后,整个一个糊涂账。思维混 乱,把自己看乱了,别人脑袋也看乱了。同 行评审专家,特别是水平高的一看,你这种 人能资助吗,整个一个思维混乱,逻辑混乱 ,能搞学术研究吗,连话都说不清楚。 • 第四,创新性。创新性只能体现如下几个层次 :要么研究问题是新的,要么方法和手段是 新的,要么两者都是新的(最高层次)。
顶级期刊) • 文字写作要有弹性,不能把话说死,要留有余
地,尤其是不足之处
24
25
如何撰写研究内容:应避免的问题
层次不清,主次不分,详略不当,特别是有的通篇不 分段落。
研究内容撰写得太简单,寥寥几行,根本不能说明问 题,申请态度不认真、不严肃。
研究内容大而空,提出的题目很大且内容庞杂、空泛 ,不具体、不深入,几乎都未论述透彻,不可能进行 有效的研究,即使勉强进行,只能大题小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景观格局与生态环境效应: 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深圳市为例,王仰 麟(北京大学,180万)
王仰麟 男,教授,博导,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1989.10 至1992.6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博士生
1986.9 至1989.8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硕士生
1980.9 至 1984.6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本科生
◆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有毒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 及对地下水的影响(B07)
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有毒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及 对地下水的影响,朱东强(南京大学,200万) 朱东强
博士 (环境化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 (Texas A&M University, College Station)。 硕士 (有机化学),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 学士 (环境化学),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 科研工作经历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 委员
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 委员 学科 环境工程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环境生物技术、环境生态学、分子生物学、有
机废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学科领域研究。主要研究方向
为:微生物分子诊断技术;生物制氢理论与技术;生物脱硫理论
与技术;微生物絮凝剂;生物脱氮除磷技术;膜生物反应器;区
◆复合污染及生态毒理机制(B07)
2005.10─: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2004.06─2005.06: 环境化学博士后研究员,美国普度大学(Purdue University)。 2002.02─2004.05: 环境化学博士后研究员,美国康州农业研究所(The Connecticut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 2003.01─2004.05: 环境科学兼职教授,美国圣心大学(Sacred Heart University)。 1998.08─2001.12: 环境化学助研,美. 国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3 University)环境工程系及地理系。
◆城市水循环过程中水质转化和安全保障技术的基 础研究(E0804) 城市水循环过程中污染物转化规律与安全保障基础 研究,任南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190万)
任南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工程院院士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 成员
国际水质学会(IAWQ) 会员
美国水环境协会(WEF) 会员
中国微生物学会环境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委员
1994.7至现今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讲师、副教授
1992.7至1994.6 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博士后
1984.7至1986.8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助教
.
5
2007年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典型环境过程及构效关系(B07)
用量子化学、分子模拟和实验室研究探讨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典型过程 和活性—结构关系。
域生态修复技术等。
.
1
◆大气颗粒物的环境行为、界面反应及健康效应 大气中细颗粒和超细颗粒的环境行为、界面过程及 健康效应,唐孝炎(北京大学,180万)
唐孝炎,1932年生,江苏太仓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59年1月至 1960年5月,曾在苏联科学院地球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所进修;1985年9月至1986年 10月,先后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NationalLaboratory)和美国国 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CAR)任客座研究员。 唐孝炎 教授曾任国际纯碎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大气化学委员会的中国国家 代表,1987年8月在IUPAC大会上,被选为大气化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员会的衔称委员(类似常务委 员)。
现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主任,教授,环境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学 会副理事长,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大气化学及大气污染专业 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杂志和《环境化学》杂志副主编,《环境科学学报 编委;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顾问。 唐孝炎教授在我国创建环境化学专业和开创、发展大气环境化学新领域方面有显著 贡献。在环境化学前沿领域大气臭氧化学和酸雨化学方面作过许多具有开拓性和创 造性的系统工作。领导组织了兰州光化学烟雾大规模现场研究,证实了光化学烟雾 在我国的存在,发现了我国光化学烟雾不同于外国的成因。主持编写了“中国消耗 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报送联合国。曾多次获奖2 ,包括 三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两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
◆毒害污染物的生态毒理和区域风险: 典型污染地区溴代阻燃剂(BFRs)的环境行为及其在食物链 中的传递与累积 麦碧娴(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145 万)
麦碧娴研究员,1965年7月生,硕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 员,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与化学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200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 科学基金获得者。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项。 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国外SCI文章40余篇)。主要从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及食物链传递与累积的研究。主持或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10 多项。在珠江三角洲水体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来源、输入途径、污染 历史及生物富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建立了微量有机污染物定量分析过 程中的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QA/QC)体系,使实验室的分析方法及数据与国际接 轨,为研究结果在高水平国际刊物上发表奠定了基础;在国内最先开展POPs高风 险区的研究,发现了珠江三角洲二个高风险水下沉积区,深入研究了高污染沉积 区的形成及活化机制;系统研究了珠三角水体环境中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多 环芳烃和多溴联苯醚等典型POPs的空间分布、来源及迁移规律,深入探讨POPs 污染历史、趋势、沉积演化及其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课题组在国内率 先开展环境中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溴代阻燃剂污染的研究工作。近期研究重 点:(1) 珠江口河口海岸带POPs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1)典型污染地区溴代4 阻燃 剂(BFRs)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在食物链中的传递与累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