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位移传感器解析
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一、引言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的位移或位置变化。
它通过将物体的位移转换为电信号,实现对位移的准确测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二、工作原理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电磁感应、电容变化或光学原理。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原理。
1. 电磁感应原理电磁感应原理是指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位移传感器利用这一原理,通过将导体与磁场相连,当物体发生位移时,导体相对于磁场的位置变化会导致感应电动势的变化。
通过测量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2. 电容变化原理电容变化原理是指当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电容值也会发生变化。
位移传感器利用这一原理,通过将两个电极放置在物体上,当物体发生位移时,电极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容值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容值的变化,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3. 光学原理光学原理是指通过光的传播和反射来测量物体的位移。
位移传感器利用这一原理,通过将光源和光接收器放置在物体的两侧,当物体发生位移时,光束会被物体反射或折射,从而改变光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强度。
通过测量光强度的变化,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三、位移传感器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位移传感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位移传感器。
1. 磁敏传感器磁敏传感器利用磁场和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测量位移。
它通常由磁敏元件和电子测量电路组成。
磁敏元件可以是霍尔元件、磁电阻元件或磁致伸缩元件。
当物体发生位移时,磁敏元件与磁场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感应电动势或电阻值。
通过测量感应电动势或电阻值的变化,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2. 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利用电容值与电极之间的距离成正比的特性来测量位移。
它通常由两个平行电极和电容测量电路组成。
当物体发生位移时,电极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容值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容值的变化,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一、引言位移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位置变化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汽车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的类型、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二、传感器类型位移传感器根据测量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和光电式传感器。
1. 电阻式传感器:利用电阻值的变化来测量位移,常见的有电位器和应变片传感器。
电位器传感器通过测量电阻器的滑动片位置来确定位移大小,而应变片传感器则是通过测量应变片的形变来计算位移。
2. 电容式传感器:利用电容值的变化来测量位移,常见的有平行板电容传感器和微型电容传感器。
平行板电容传感器通过测量电容板之间的距离变化来计算位移,而微型电容传感器则是通过测量电容器的电容值变化来确定位移。
3. 电感式传感器:利用电感值的变化来测量位移,常见的有线圈式电感传感器和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
线圈式电感传感器通过测量线圈的感应电动势来计算位移,而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则是通过测量变压器的感应电动势变化来确定位移。
4. 光电式传感器:利用光电效应来测量位移,常见的有光电编码器和激光位移传感器。
光电编码器通过测量光电传感器接收到的光信号来计算位移,而激光位移传感器则是通过测量激光束的反射位置来确定位移。
三、传感器工作原理不同类型的位移传感器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传感器工作原理。
1. 电阻式传感器工作原理:电位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滑动片与电阻器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变化来改变电阻值,从而测量位移。
应变片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应变片的形变来改变电阻值,从而测量位移。
2. 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平行板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容板之间的距离变化来改变电容值,从而测量位移。
微型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容器的电容值变化来测量位移。
3. 电感式传感器工作原理:线圈式电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线圈感应电动势的变化来测量位移。
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变压器的感应电动势变化来测量位移。
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一、引言位移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位置或者运动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汽车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二、工作原理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不同的物理效应,常见的工作原理包括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和光电式等。
1. 电阻式位移传感器电阻式位移传感器利用电阻值随位移变化的特性进行测量。
常见的电阻式位移传感器包括电位器和应变片传感器。
(1)电位器:电位器是由一条电阻丝和一个滑动触点组成的。
当物体位移时,滑动触点会沿着电阻丝挪移,导致电阻值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2)应变片传感器:应变片传感器是将应变片粘贴在被测物体上,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应变片会发生形变,导致电阻值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2.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利用线圈中感应电动势随位移变化的特性进行测量。
常见的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包括差动变压器和感应式位移传感器。
(1)差动变压器:差动变压器由两个线圈组成,一个是主线圈,一个是副线圈。
当物体位移时,主线圈和副线圈之间的磁耦合会发生变化,导致感应电动势的变化。
通过测量感应电动势的变化,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2)感应式位移传感器:感应式位移传感器由线圈和铁芯组成。
当物体位移时,铁芯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导致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变化。
通过测量感应电动势的变化,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3.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利用电容值随位移变化的特性进行测量。
常见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包括平行板电容传感器和共振电容传感器。
(1)平行板电容传感器:平行板电容传感器由两个平行的金属板组成,当物体位移时,两个金属板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导致电容值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容值的变化,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2)共振电容传感器:共振电容传感器由电容和电感组成。
当物体位移时,电容和电感之间的谐振频率会发生变化,导致电容值的变化。
位移传感器原理及分类

位移传感器原理及分类一、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阻性传感器阻性传感器的原理是通过测量材料的电阻值来计算位移。
当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变化时,电阻值也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2.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的原理是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来计算位移。
当物体移动时,电容的值会随之变化。
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3.磁性传感器磁性传感器的原理是利用磁场的变化来测量位移。
当物体移动时,磁场的特性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磁场的变化,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4.激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的原理是利用激光束的反射来测量位移。
激光束发射到物体上,并通过测量反射光的特性,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传感器进行测量。
二、位移传感器的分类根据测量原理和应用领域的不同,位移传感器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位移传感器的分类:1.电阻式位移传感器电阻式位移传感器是基于阻性传感器原理的一种传感器。
它使用电阻值的变化来测量位移,常见的类型包括电阻片、电位器和应变计。
2.容性位移传感器容性位移传感器是基于电容传感器原理的一种传感器。
它使用电容值的变化来测量位移,常见的类型包括平行板电容器和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
3.磁性位移传感器磁性位移传感器是基于磁性传感器原理的一种传感器。
它使用磁场的变化来测量位移,常见的类型包括霍尔传感器和磁电传感器。
4.光学位移传感器光学位移传感器是基于激光传感器原理的一种传感器。
它使用激光束的反射来测量位移,常见的类型包括激光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
5.压电位移传感器压电位移传感器是基于压电效应原理的一种传感器。
它使用压电材料产生的电压信号来测量位移,常见的类型包括石英晶体和陶瓷。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位移传感器的分类,每种传感器都有其适用的应用场景,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进行测量。
总结:本文介绍了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和分类。
位移传感器的原理与灵敏度分析

位移传感器的原理与灵敏度分析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移。
它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工业自动化、机械设备监测和医疗设备等。
本文将介绍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和灵敏度分析。
位移传感器的原理主要基于物理变化的测量。
传感器通常使用不同的技术来实现位移的测量,包括电磁感应、电容变化和光电效应等。
其中,电磁感应是一种常见的技术,它利用感应线圈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测量位移。
当物体位移时,感应线圈中的磁场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感应电压的变化。
该变化可以通过测量感应电压的大小来计算位移。
除了电磁感应,电容变化也是一种常用的位移测量技术。
在电容变化传感器中,被测物体和参考电极之间形成一个电容。
位移导致电容的变化,进而引起电压或电流的变化。
通过测量这些变化,可以计算出位移的大小。
光电效应是另一种常见的位移测量技术。
光电传感器通常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
发射器发射光束,接收器接收反射或透射的光束。
物体的位移导致光束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接收器输出的电信号的变化。
通过测量这些变化,可以计算出位移的大小。
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是评估传感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灵敏度可以理解为传感器输出信号与位移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灵敏度越大,传感器对于位移的检测能力就越高。
根据传感器原理的不同,灵敏度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衡量。
在电磁感应传感器中,灵敏度通常以感应电压的变化率来表示。
简单来说,灵敏度就是感应电压的变化与位移变化之间的比例关系。
通常情况下,灵敏度与感应线圈的参数和磁场的变化有关。
感应线圈的参数可以通过设计和优化来调整,以达到更高的灵敏度。
在电容变化传感器中,灵敏度可以通过电容的变化率来衡量。
与电磁感应传感器类似,灵敏度就是电容的变化与位移变化之间的比例关系。
通过调整电容的参数和测量电容的变化,可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
在光电传感器中,灵敏度通常以输出信号的变化率来表示。
与电磁感应和电容变化传感器类似,灵敏度就是输出信号的变化与位移变化之间的比例关系。
全面解析位移传感器的分类及原理

全面解析位移传感器的分类及原理人们以经典电磁学为理论基础,把不便于定量检测和处理的位移、位置、液位、尺寸、流量、速度、振动等物理量转换为易于定量检测、便于作信息传输与处理的电学量。
这就是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位移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又称为线性传感器,是一种属于金属感应的线性器件,传感器的作用是把各种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量。
位移是和物体的位置在运动过程中移动有关的量,位移的测量方式所涉及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小位移通常用应变式、电感式、差动变压器式、涡流式、霍尔传感器来检测,大的位移常用感应同步器、光栅、容栅、磁栅等传感技术来测量。
其中光栅传感器因具有易实现数字化、精度高(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可达到纳米级)、抗干扰能力强、没有人为读数误差、安装方便、使用可靠等优点,在机床加工、检测仪表等行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位移传感器的分类及原理按工作原理分: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它通过电位器元件将机械位移转换成与之成线性或任意函数关系的电阻或电压输出。
普通直线电位器和圆形电位器都可分别用作直线位移和角位移传感器。
但是,为实现测量位移目的而设计的电位器,要求在位移变化和电阻变化之间有一个确定关系。
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的可动电刷与被测物体相连。
物体的位移引起电位器移动端的电阻变化。
阻值的变化量反映了位移的量值,阻值的增加还是减小则表明了位移的方向。
通常在电位器上通以电源电压,以把电阻变化转换为电压输出。
线绕式电位器由于其电刷移动时电阻以匝电阻为阶梯而变化,其输出特性亦呈阶梯形。
如果这种位移传感器在伺服系统中用作位移反馈元件,则过大的阶跃电压会引起系统振荡。
因此在电位器的制作中应尽量减小每匝的电阻值。
电位器式传感器的另一个主要缺。
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一、引言位移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位置或位移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二、工作原理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不同的物理原理,常见的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光学、超声波等。
1. 电阻位移传感器电阻位移传感器利用电阻值的变化来测量位移。
常见的电阻位移传感器包括电阻式位移传感器和电位器。
电阻式位移传感器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确定位移大小。
电位器则利用滑动触点在固定电阻器上的位置变化来测量位移。
2. 电容位移传感器电容位移传感器利用电容值的变化来测量位移。
它由两个电极组成,当位移发生时,电极之间的电容值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容值的变化来确定位移大小。
3. 电感位移传感器电感位移传感器利用电感值的变化来测量位移。
当位移发生时,线圈中的电感值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感值的变化来确定位移大小。
4. 光学位移传感器光学位移传感器利用光的原理来测量位移。
它通过发射一束光束,并通过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光来确定位移大小。
5. 超声波位移传感器超声波位移传感器利用超声波的原理来测量位移。
它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回波来确定位移大小。
三、应用领域位移传感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工业自动化位移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中用于测量机器人的位置、物体的位移等。
它可以帮助机器人实现精确的定位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2. 机械制造位移传感器在机械制造中用于测量机械设备的位移、位置等。
它可以帮助监测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航空航天位移传感器在航空航天领域用于测量飞机、火箭等的位置和姿态。
它可以帮助飞行员或航天员实时监测飞行器的状态,确保飞行安全。
4. 汽车制造位移传感器在汽车制造中用于测量汽车零部件的位移和位置。
它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监测汽车的运行状态,改善车辆性能。
5. 医疗设备位移传感器在医疗设备中用于测量患者的位移和位置。
位移传感器的原理

位移传感器的原理位移传感器(Displacement Sensor)是一种测量物体位移大小的装置,广泛应用于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及相关行业。
它能够实时地测量物体相对于一些基准点的位置变化,并将变化量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输出。
1.电阻式电阻式位移传感器是根据导电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电阻变化的原理来测量位移的。
一般采用电阻片和导电材料的组合,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判断位移的大小。
当外力作用于传感器时,导电材料会发生伸缩变化,从而改变电阻值。
利用电桥或电源和电流信号,可以将电阻值转换为电压或电流输出。
电阻式位移传感器适用于测量小幅度位移,具有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分辨率高的特点。
但由于其结构简单,一般只能测量单个方向的位移。
2.电容式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是利用两个电极间的电容变化来测量位移的原理。
当物体位移时,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会发生变化。
常见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有平板型和圆柱型两种,其中平板型较为常见。
平板型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由两个平行板组成,物体位于两电极之间,位移时会改变电容值。
采用交流激励信号,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来获得位移信息。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长寿命、响应速度快的特点。
但由于测量过程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同时受到电容板的尺寸和测量距离的限制,适用于小尺寸、短行程的位移测量。
3.光学式光学式位移传感器是利用光学原理来测量位移的装置。
它利用光电效应来感知光线的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常见的光学式位移传感器包括物体反射式和光栅式。
物体反射式位移传感器通过发送光束到物体上,反射光线经传感器接收后转换为电信号,通过计算光束的偏移量来得到位移值。
光栅式位移传感器则是通过光栅尺的光电放大器测量光栅运动的变化,从而获取位移信息。
光学式位移传感器具有分辨率高、精度高、不受噪声干扰的特点。
但光电器件容易受到尘埃和污染的影响,同时测量距离有限,适用于小位移范围的测量。
4.磁性式磁性式位移传感器是利用物体相对于传感器的磁场发生变化来测量位移的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4.1.1 光栅传感器
放大
圆光栅还有一个 参数叫栅距角 γ 或称 w 放大 a b 节距角 , 它是指圆光 栅上相邻两条栅线 的夹角。
a w
b
(a ) 长光栅
(b ) 圆光栅
4.1.1 光栅传感器
2. 莫尔条纹原理
莫尔条纹的成因是由主光栅和指示光栅的遮 光和透光效应形成的(两只光栅参数相同)。 主光栅用于满足测量范围及精度,指示光栅 (通常是从主尺上裁截一段)用于拾取信号。
17
4.正弦微窗光栅位移传感器
所谓正弦微窗光栅是指光栅是由许多微小的 窗口排列而成。
18
4.正弦微窗光栅位移传感器
微窗单元为一长方形, 中间有一透光孔, 透光 孔内光强透过率为一常数C, 孔以外区域光强透过 率为零或接近于零, 透光孔的内边缘沿y 方向的跨 度Δ y是一个变量,可表示为 h y 1 sin 2 x W 2
5
4.1.1 光栅传感器
1.光栅位移传感器的结构 光栅通常是由在表面上按一定间隔制成透 光和不透光的条纹玻璃构成,称之为透射光栅, 或在金属光洁的表面上按一定间隔制成全反射和 漫反射的条纹,称为反射光栅。
利用光栅的一些特点可进行线位移和角位 移的测量。测量线位移的光栅为矩形并随被测长 度增加而加长,称之为长光栅;而测量角位移的 光栅为圆形,称之为圆光栅。
如果滑尺相对于 定尺自某初始位置算 起的位移量为x。则x机 械位移引起的电角度 变化θ=2πx/W。
28
4. 感应同步器信号处理方式
当滑尺正弦绕组上加激磁电压us后,与之相耦合 的定尺绕组上的感应电压为: uos= K us cos K— 电磁感应系数 —定尺绕组上感应电压的相位角(空间相位角) 当滑尺余弦绕组上加激磁电压uc后,与之相耦合 的定尺绕组上的感应电压为: uoc = K uc cos( + π /2) =-K ucsin
9
4.1.1 光栅传感器
将主光栅与指示光栅的 w 刻划面相向叠合并且使两 者栅线有很小的交角θ,这 样就可以看到,在a-a线上 a 两只光栅栅线彼此错开, b 光线从缝隙中透过形成亮 a 带,其透光部分是由一系 b 列棱形图案构成的;在b-b a 线上两只光栅栅线相互交 叠,相互遮挡缝隙,光线 不能透过形成暗带。这种 2 1 亮带和暗带相间的条纹称 为莫尔条纹。
23
2. 感应同步器结构
由定尺和滑尺两部分 组成。定尺和滑尺可利用 印刷电路板的生产工艺, 用覆铜板制成。
滑尺上有两个绕组, 彼此相距 π/2 或 3π/4 。当定 尺节距为 W2 时,滑尺上的 两个绕组间的距离l1应满足 如下关系:
l1 =(n/2+1/4)W2。
n=0,相差π/2,n=1,相差3π/4。 滑尺绕组呈W 形或U形。
B 1 k w
w
12
4.1.1 光栅传感器
一般θ很小,所以放大系数k很大。故尽 管光栅栅距w很小,而通过莫尔条纹的放大作 用仍使其清晰可辨。 在安装调节时,通过调整θ角,可以改变 莫尔条纹宽度,从而使光电接收元件能正确接 收光信号。 对于100线/mm的光栅,栅距为0.01mm ,当夹角为0.06°时,莫尔条纹间距B可达10 mm,放大了1000倍。
1 = 2 x1 π /W ( x1是指令位移值)
定尺 绕组上的总感应电压为: uo = uos + uoc = K us cos - K uc sin = K Um sin(1-)sinωt
34
感应同步器的鉴幅型处理方式
结论:在鉴幅工作方式中, 通过测量感应电 压uo的幅值,就可求得滑尺与定尺相对位移量 x 。
3
4.1 数字式位移传感器
数字式传感器的特点
光栅传感器
感应同步器
4
4.1 数字式位移传感器
数字传感器的特点:
具有高的测量精度和分辨力,读数直观精确。 测量行程范围大,直线位移可达数米至几十米。 易于实现高速动态测量,处理和自动化。 采用高电平数字信号时,对外部干扰(噪音) 的抑制能力强。 安装方便,使用维护简单,工作可靠性强。
理论上可以证明,由于正 弦微窗光栅的作用, 光电元件的 输出信号将不含有高次谐波。
20
4.1.2 感应同步器
主要内容
1 2 3 4 概述 感应同步器结构 感应同步器工作原理 感应同步器的信号处理方式
21
1. 概述
感应同步器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 高精度位移(直线位移、角位移)传感器。 按其用途可分为两大类:
①测量直线位移的线位移感应同步器;
②测量角位移的圆盘感应同步器。
首先用绝缘粘贴剂把铜箔粘牢在金属(或玻璃) 基板上,然后按设计要求腐蚀成不同曲折形状的平 面绕组。这种绕组称为印制电路绕组。
22
1. 概述
分为直线感应同步器和圆感应同步器,它们都 由两部分组成:定尺和滑尺或定子和转子。 定尺和转子上是连续绕组,而在滑尺和定子上 是分段绕组,分段绕组分为两组,布置成在空间相 差90º 相角,又称为正、余弦绕组。 感应同步器的分段绕组和连续绕组相当于变压 器的一次侧和二次侧线圈,利用交变电磁场和互感 原理工作,将绕组间相对位移量(线位移或角位移) 转换成电信号输出。
a b a b a
B
w
莫尔条纹原理
10
4.1.1 光栅传感器
光源 透镜 光栅副 光电元件
11
4.1.1 光栅传感器
3. 光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 位移放大作用
w
相邻两条莫尔条纹间距 B 与栅距 w 及 a a 两光栅夹角θ的关系为
B
b a
w
2bsin
2
w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a b a
B
a ,则 令k为放大系数 2 1
理想情况下,光栅副相对位移产生莫尔条纹, 经光电转换输出的电压信号应为三角波形。见图a。 而实际上,由于光栅副间隙,光栅衍射效应,照 明光源有一定宽度以及栅线质量问题,使输出的 电压信号为近似的正弦波,如图b。
15
4.正弦微窗光栅位移传感器
光栅是高精度位移测量中常用的传感器之一,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人们对光栅传感器的精度要求 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光栅传感器通常采用两片黑白光栅形 成莫尔条纹, 其光栅信号一般不是标准的正弦波, 往往含有 10% 左右的高次谐波。由于光栅传感器 通常需要借助于电子细分达到较高的精度和分辨 力 , 而细分是建立在光栅信号是正弦波的基础上。
6
4.1.1 光栅传感器
光栅上的刻线称为 栅线,栅线的宽度为a,缝隙 宽 度 为 b, 一 般 取 a=b, 而 w=a+b 称为栅距(也称为 光栅常数或光栅节距 , 是 光栅的重要参数 , 用每毫 米长度内的栅线数表示栅 线密度 , 如 100 线/ mm 、 250线/mm)。
a
w
b
放大
(a ) 长光栅
24
2. 感应同步器结构
定尺
l 4
节距2τ (2mm)
基板(钢、铜) 绝缘粘胶 铜箔 耐切削液涂层 铝箔
节距τ (0.5mm)
sin
cos
滑尺
25
3. 感应同步器工作原理
感应同步器由一组平面绕组组成。长感应同步 器的滑尺和圆感应同步器的定子是分段绕组,作为 一次绕组,通以交变激励电压,形成一个相对空间 位置固定,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脉振磁场。 长感应同步器的定尺和圆感应同步器的转子的 连续绕组在相对线位移或角位移时,穿过其绕组中 的磁通是变化的,产生周期性变化的感应电动势。 以长感应同步器为例来阐述感应同步器的工作 原理。
30
4. 感应同步器信号处理方式
根据滑尺正、余弦绕组上激磁电压us 、 uc供电 方式的不同和对输出电压检测方式的不同,感应同 步器可有两种工作方式:鉴相工作方式、鉴幅工作 方式。
鉴相型
鉴幅型
31
感应同步器的鉴相型处理方式
在该种工作方式中,滑尺正、余弦绕组通以 频率相同、幅值相同,相位差为π /2的交流励磁 电压。 正弦绕组励磁电压: us = Um sinωt 余弦绕组励磁电压: uc = Um cosωt 定尺 绕组上的总感应电压为: uo = uos + uoc = K us cos + K uc sin = K Um sinωt cos +K Um cosωt sin = K Um sin(ωt + )
位移分为线位移和角位移两类。
2
4.1 数字式位移传感器
数字式传感器是把模拟输入量经敏感元件 转换成数字量输出的传感器。数字量输出的传 感器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分辨力,从数据处理 和信号分析角度,数字量便于微机处理。
位移传感器中的光栅、感应同步器和磁栅 式传感器都是以“计数”方式工作的数字量传 感器。
16
4.正弦微窗光栅位移传感器
高次谐波破坏了信号的准确性,从而影响到 传感器的细分精度,高次谐波对光栅传感器的影 响已不容忽视。 由莫尔条纹输出正弦信号质量评定可知,高 次谐波的叠加,使输出电压信号近似为正弦波。 高次谐波含量越小,正弦波形越好。 采用正弦微窗光栅,输出电压信号不含高次 谐波,只含基波——正弦波,保证了输出正弦波 原始信号的质量。
第四章 位移传感器
4.1 数字式位移传感器 4.2 编码器 4.3 光纤移传感器
1
第四章
位移传感器
位移是指物体相对参考点产生偏移,偏移量 的大小就是位移。位移是一种基本物理量,由它 派生出的物理量有长度、宽度、厚度、位置、磨 损、应变及(振动)振幅等。因此只要测出位移 量,由其派生出的物理量的测量问题就可以解决。
32
感应同步器的鉴相型处理方式
结论:在鉴相工作方式中, 通过测量感应电 压uo与正弦绕组励磁电压us相位差 ,就可求得滑 尺与定尺相对位移量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