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

合集下载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版)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版)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版)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参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有关原理,进行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一、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类型1、重大危险源的分类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按场所的不同初步可分为: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与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两类。

对危险和有害因数的辨识应从人、料、机、工艺、环境等角度入手,动态分析识别评价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数的种类和危险程度,从而找到整改措施来加以治理。

2、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存在于人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主要集中表现在那些施工现场经验不丰富、素质较低的人员当中。

事故原因统计分析表明70%以上事故是由“三违”造成的,因此应严禁“三违”。

存在于分部、分项工艺过程、施工机械运行过程和物料的重大危险源:(1)脚手架、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人工挖孔桩、基坑施工等局部结构工程失稳,造成机械设备倾覆、结构坍塌、人亡等意外;(2)施工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因安全防护不到位、人员未配系安全带等原因造成人员踏空、滑倒等高处坠落摔伤或坠落物体打击下方人员等意外。

(3)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临时电漏电遇地下室积水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4)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频繁吊运、搬运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易发生堆放散落、高空坠落、撞击人员等意外。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类型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类型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类型1重大危险源的分类施工生活用危险化学品及压力容器是第一类危险源,人的不安全行为、料机工艺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条件为第二类危险源。

建筑工地绝大部分危险和有害因数属第二类危险源。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按场所的不同初步可分为: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与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两类。

对危险和有害因数的辨识应从人、料、机、工艺、环境等角度入手,动态分析识别评价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数的种类和危险程度,从而找到整改措施来加以治理。

2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2.1存在于人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主要集中表现在那些施工现场经验不丰富、素质较低的人员当中。

事故原因统计分析表明70%以上事故是由“三违”造成的,因此应严禁“三违”。

2.2存在于分部、分项工艺过程、施工机械运行过程和物料的重大危险源:(1)脚手架、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安装与运行,人工挖孔桩、基坑施工等局部结构工程失稳,造成机械设备倾覆、结构坍塌、人亡等意外;(2)施工高层建筑或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包括高空、四口、五临边作业),因安全防护不到位或安全兜网内积存建筑垃圾、人员未配系安全带等原因造成人员踏空、滑倒等高处坠落摔伤或坠落物体打击下方人员等意外。

(3)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临时电漏电遇地下室积水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4)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频繁吊运、搬运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易发生堆放散落、高空坠落、撞击人员等意外。

2.3存在于施工自然环境中的重大危险源(1)人工挖孔桩、隧道掘进、地下市政工程接口、室内装修、挖掘机作业时损坏地下燃气管道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中毒意外。

(2)深基坑、隧道、地铁、竖井、大型管沟的施工,因为支护、支撑等设施失稳,坍塌,不但造成施工场所破坏、人员伤亡,往往还引起地面、周边建筑设施的倾斜、塌陷、坍塌、爆炸与火灾等意外。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以及拆除与爆破工程都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结合本项目工程实际情况,重大危险源包括以下4类:(1)脚手架、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人工挖孔桩、基坑施工等局部结构工程失稳,造成机械设备倾覆、结构坍塌、人亡等意外;(2)施工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因安全防护不到位、人员未配系安全带等原因造成人员踏空、滑倒等高处坠落摔伤或坠落物体打击下方人员等意外;(3)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等施工,临时电漏电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4)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频繁吊运、搬运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易发生堆放散落、高空坠落、撞击人员等意外。

根据风险管理理论,风险量(D)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及事故发生的后果(C)相关,即D=LEC。

根据风险量大小,风险分为5个等级,D在20以下为可忽略风险,D在20~70为可容许风险,D在70~160为中度风险,160~320为重大风险,320以上为不容许风险。

表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表3 发生事故的后果(C)项目部将根据以上列表对《条例》规定的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所存在的3个方面的重大危险源、6个方面的一般危险源进行评估(见表4、表5):表4 重大危险源评估表表5 一般危险区域、部位的评估表D值>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华仁集团苏州分公司嘉盛项目部 2011.4.24。

建筑施工场所及周围地段的重大危险源模版

建筑施工场所及周围地段的重大危险源模版

建筑施工场所及周围地段的重大危险源模版背景:在建筑施工现场和周围的地段,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险源,这些危险源可能给员工、施工工人和周围居民带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风险。

因此,需要对这些重大的危险源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减轻事故带来的伤害。

一、机械设备危险源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机械设备包括起重机、挖掘机、塔吊等大型设备,以及钻机、剥光机等小型工具。

这些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的危险源:1. 高处坠落风险:施工人员在机械设备上操作时,存在从高处坠落的风险。

这可能是因为操作人员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或没有依照相关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2. 机械设备故障风险:由于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故障或磨损,如果没有经过及时的维修和保养,就有可能导致设备的突然停机或其他故障,给操作人员和周围人员带来伤害。

3. 机械设备操作不当风险:如果操作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或疏于对机械设备进行正确的操作,就有可能导致设备的误操作,从而引发事故。

二、建筑材料储存危险源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建筑材料包括水泥、钢筋、砖块等,这些材料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的危险源:1. 堆放不稳风险:建筑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如果没有正确地进行固定和支撑,就有可能导致材料的堆放不稳,从而引发倒塌和滚动的风险。

2. 货物坠落风险:建筑材料在搬运和安装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就有可能导致材料的坠落,给工人和周围人员带来伤害。

3. 高温和易燃材料风险:一些建筑材料,如油漆和溶剂,具有易燃性和挥发性,如果没有正确地储存和处理,就有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三、周围环境危险源建筑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也存在着一些危险源,可能给周围居民和施工人员带来风险和威胁。

1. 噪音和振动风险:建筑施工现场常常伴随着噪音和振动,给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干扰和不适。

2. 粉尘和有害气体风险:建筑施工现场常常伴随着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可能对工人和周围居民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评估方法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评估方法

03
风险控制措施
预防措施
01
制定安全规章制度
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明确 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职责,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02
安全教育培训
03
危险源辨识与评估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 技能。
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 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制定相 应的预防措施。
风险评估结果应用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 控制措施,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

改进施工安全管理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发现施工现场存 在的安全隐患和不足之处,采取相应
的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
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水平
通过不断的风险评估和改进,提高施 工现场的安全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
概率和损失。
应急措施
应急预案制定
01
根据危险源的特点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
案,明确应急组织、救援队伍、救援装备和救援路线等。
应急演练
0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自救互救
能力。
应急处置
03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进行处
置,降低事故损失。
改进措施
安全检查与评估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与评估,发现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 整改。
持续改进
针对安全检查与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持续改进施工现 场的安全管理。
奖励与惩罚
建立奖励与惩罚机制,对安全生产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和奖励,对安全生产违规行为进行惩罚。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高处坠落事故
总结词

施工现场安全评估

施工现场安全评估

施工现场安全评估一、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类型1.1重大危险源的分类施工用危险化学品及压力器是第一类危险源,人的不安全行为、料、机工艺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条件为第二类危险源。

建筑工地绝大部分危险和有害因数属第二类危险源。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按场所的不同初步可分为: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与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两类。

对危险和有害因数的辨识应从人、料、机、工艺、环境等角度入手,动态分析识别评价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数的种类和危险程度,从而找到整改措施来加以治理。

1.2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1.2.1引发重大危险源的因素存在于人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主要集中表现在那些施工现场经验不丰富、素质较低的人员当中。

事故原因统计分析表明70%^上事故是由“三违”造成的,因此应严禁“三违”。

1.2.2重大危险源分布存在于分部、分项工艺过程、施工机械运行过程和物料的重大危险源:(1)脚手架、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安装与运行,人工挖孔桩、基坑施工等局部结构工程失稳,造成机械设备倾覆、结构坍塌、人亡等意外(2)施工高层建筑或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包括高空、四口、五临边作业),因安全防护不到位或安全兜网内积存建筑垃圾、人员未配系安全带等原因造成人员踏空、滑倒等高处坠落摔伤或坠落物体打击下方人员等意外。

(3)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临时电漏电遇地下室积水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4)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频繁吊运、搬运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易发生堆放散落、高空坠落、撞击人员等意外。

1.2.3存在于施工自然环境中的重大危险源(1)人工挖孔桩、隧道掘进、挖掘机作业时损坏地下管线、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中毒意外。

深基坑、隧道的施工,因为支护、支撑等设施失稳,坍塌,不但造成施工场所破坏、人员伤亡,往往还引起地面、周边建筑设施的倾斜、塌陷、坍塌、爆炸与火灾等意外。

(完整版)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

(完整版)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

(完整版)建筑施⼯现场重⼤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施⼯现场重⼤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建设⼯程安全⽣产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基坑⽀护与降⽔⼯程、模板⼯程、起重吊装⼯程、脚⼿架⼯程,以及拆除与爆破⼯程都应编制专项施⼯⽅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单位技术负责⼈、总监理⼯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产管理⼈员进⾏现场监督。

结合本项⽬⼯程实际情况,重⼤危险源包括以下4类:(1)脚⼿架、模板和⽀撑、起重塔吊,⼈⼯挖孔桩、基坑施⼯等局部结构⼯程失稳,造成机械设备倾覆、结构坍塌、⼈亡等意外;(2)施⼯⾼度⼤于2m的作业⾯,因安全防护不到位、⼈员未配系安全带等原因造成⼈员踏空、滑倒等⾼处坠落摔伤或坠落物体打击下⽅⼈员等意外;(3)焊接、⾦属切割、冲击钻孔等施⼯,临时电漏电及各种施⼯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机⼀闸)不符合要求,造成⼈员触电、局部⽕灾等意外;(4)⼯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频繁吊运、搬运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易发⽣堆放散落、⾼空坠落、撞击⼈员等意外。

根据风险管理理论,风险量(D)与事故发⽣的可能性(L)、⼈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及事故发⽣的后果(C)相关,即D=LEC。

根据风险量⼤⼩,风险分为5个等级,D在20以下为可忽略风险,D在20~70为可容许风险,D在70~160为中度风险,160~320为重⼤风险,320以上为不容许风险。

表1 事件发⽣的可能性(L)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表3 发⽣事故的后果(C)项⽬部将根据以上列表对《条例》规定的并结合本项⽬实际情况所存在的3个⽅⾯的重⼤危险源、6个⽅⾯的⼀般危险源进⾏评估(见表4、表5):表4 重⼤危险源评估表表5 ⼀般危险区域、部位的评估表D值>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度危险,要⽴即整改。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 ⼀般危险,需要注意。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可编辑全文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可编辑全文
5
人为因素
1、所有人员进场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及培训,并经体检合格,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形成文字记录。
2、所有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超过2m作业人员必须正确系挂好安全带,即高挂低用,且必须挂于安全牢固处。作业时应做到“三不伤害”。现场严禁酒后作业、打闹嬉戏。
3、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及奖惩制度,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加强职工安全教育。
物体打击

垂直交叉作业无隔离防护措施或不符合要求
物体打击

超载或材料堆放不符合要求
倒塌、物体打击

无上下通道或通道不符合要求
高处坠落

7
洞口临边
未设置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不符合要求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8
塔吊
吊装
吊装超载
机械伤害、人员伤害

材料绑扎不符合要求
人员伤害

吊装过程中无专人指挥
人员伤害

吊装过程中未设警戒区域或无专人监护
触电、电气火灾

未按规定要求正确使用电动机械
触电

电箱及电箱内的电器不符合要求
触电

2
施工机具
机械设备无安全保险装置或装置失效
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危险部位无防护或不符合要求
机械伤害

设备“带病”运行、在运行中检修
机械伤害、设备损坏

用电设备及线绝缘不良,无保护接零,漏电保护器不符合要求
触电

车辆状况不良、安全装置不齐全或失效
2、机械设备使用前必须全面检测并试运转,其安全保险装置应安全有效,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机械进行保养,机械不得带病运转。厂内机械行驶速度不得超过10k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以及拆除与爆破工程都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结合本项目工程实际情况,重大危险源包括以下4类:
(1)脚手架、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人工挖孔桩、基坑施工等局部结构工程失稳,造成机械设备倾覆、结构坍塌、人亡等意外;
(2)施工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因安全防护不到位、人员未配系安全带等原因造成人员踏空、滑倒等高处坠落摔伤或坠落物体打击下方人员等意外;
(3)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等施工,临时电漏电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
(4)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频繁吊运、搬运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易发生堆放散落、高空坠落、撞击人员等意外。

根据风险管理理论,风险量(D)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及事故发生的后果(C)相关,即D=LEC。

根据风险量大小,风险分为5个等级,D在20以下为可忽略风险,D在20~70为可容许风险,D在70~160为中度风险,160~320为重大风险,320以上为不容许风险。

表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表3 发生事故的后果(C)
项目部将根据以上列表对《条例》规定的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所存在的3个方面的重大危险源、6个方面的一般危险源进行评估(见表4、表5):
表4 重大危险源评估表
表5 一般危险区域、部位的评估表
D值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华仁集团苏州分公司嘉盛项目部 2011.4.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