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专题7-文言文基础知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七课外文言文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七课外文言文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詹懋举以工为师万历末,詹懋(mào)举为颍州守,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
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
”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①,甚妙。
詹大惊异,诘所自。
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因请观之。
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
”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
”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
”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
——选自清朝王士祯《池北偶记》 (注)①一过:一遍。
1.解释加点字。
(1) 詹懋(mào)举为.颍州守(2) 一时琴师莫能及.2.对画线句“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因请观之”翻译正确的一项( ) A.曾经见一个老人进城卖柴,肩上担着柴,头上常挂一个囊琴,于是请求看看。
B.曾经见一个老人带着薪金进城,担心薪金,便放在常挂头边的琴囊里,于是请求检查一下。
C.曾经见一个老人进城卖柴,常把琴装在口袋里挂在柴担的担头,于是请求看看。
D.曾见一老人带薪金进城,担心薪金,便放在常挂头边的装琴的口袋里,于是请求检查一下。
3.从文中看,詹懋举“大惊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4.詹懋举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龙卷风熙宁九年,恩州武城县有旋风自东南来,望之插天如羊角,大木尽拔。
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
既而渐近,所经县城官舍、居民略尽,悉卷入云中。
县令儿女奴婢卷去,复坠地,死伤者数人。
民间死伤亡失者不可胜计,县城悉为丘墟,遂移今县。
(选自《梦溪笔谈》)5.下面“略”的义项摘录于《古代汉语词典》,其中符合“居民略尽”的一项是( ) A.疆界B.巡行,巡视C.谋略,智谋D.大致6.请用“/”为文中划线语句断句。
期末文言文复习七年级下册

《口技》
擅长 1.京中有善口技者 设置,安放 2.施八尺屏障 适逢,正赶上 3.会宾客大宴 围绕而坐 4.众宾团坐 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只听见 通“座”,座位 6.满坐寂然 7.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打呵欠,伸懒腰 说梦话 8.其夫呓语 喂奶 9.妇抚儿乳 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 10.妇拍而呜之 连续不断地说话 11.絮絮不止 这 12.当是时 同时 13.一时齐发 全,都 14.众妙必备 不久 15.未几,夫齁声起
译文: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嘴里哄孩子的哼 哼声,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 丈夫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发出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 妙维肖。
•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 先走。 译文:在这时,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
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
《狼》
重点字词
• 16.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 过了一会 )(瞑: 闭眼 ) (意:神情 )(暇: 空闲 ) 突然 )(以: 用 ) • 17.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暴: • 18.又数刀毙之(杀死 ) 19.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正 ) 打洞 )(其:指代柴草堆 • 20.一狼洞其中(洞: ) 意图,打算 打洞 ) • 2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 )(隧: (以: 表目的,用来 ) • 22.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屁股和尾巴 ) 也 • 23.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自: 从 )(断:砍断)(亦: ) • 24.乃悟前狼假寐(乃:才 )(悟:明白 )(寐:睡觉) • 25.盖以诱敌(盖: 原来 )(以: 用来 ) 狡猾 )(而:可是 )(顷 • 26.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黠: 一会儿 ) 27.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之:的 )(变 刻: 诈: )(几何: )28.止增笑耳( ) 作假, 多少 笑料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训练专项7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13-
三、主旨比较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 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7 课内外文言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 三分之一,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 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 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7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7-
二、写作手法比较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
既: 已经
(5)曾不少.却
少: 稍微
7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16-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就)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 (2)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君往,何急急为? 您正在休假,上级官员又没有文件催促您前去,为什么急急忙 忙地回去呢?
-8-
题弟侄书堂① 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这是一首题壁诗,是杜荀鹤咏其侄子读书之处而作。作 此诗时,恰逢黄巾军起义,战火纷飞。
7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9-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媵人持汤.沃灌 汤: 热水
7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2-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庶竭.驽钝 (4)至于斟酌损益.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练习 专题测试卷七 文言文阅读(对比、课外)【含答案】

专题测试卷七 文言文阅读(对比、课外)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一、文言文对比阅读(44分)(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
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屋舍俨然(2)阡陌交通(3)或请重法以禁之(4)自是数年之后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A.问所从来,具答之B.民之所以为盗者C.上哂之曰D.或请重法以禁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4.桃花源是个美好的地方,它之所以美好,用乙文中的话来说,是因为那里没有 和 。
陶渊明虚构这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地方的目的是什么?(4分)(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
(15分)[甲]小石潭记(节选)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七----词类活用

名 词 作 谓 语 , 活 用 为 动 词
总结: 总结
1、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2、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 、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 短语,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短语,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3、名词与名词连用,前面没有动词, 、名词与名词连用,前面没有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4、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5、所 结 ,所 后的名词活用为动 、 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
1、范增数目项王。 、范增数目项王。 (目:使眼色)(《鸿门宴》) 使眼色)(《鸿门宴》 )(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称王)(《齐桓晋文之事》) 称王)(《齐桓晋文之事》 )( 3、江水又东 、 (东:向东流)(《水经注》) 向东流)(《水经注》 )(
(2)表动作、行为的根据方法或工具 表动作、
例: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事不目见耳闻 事不目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事不 名词“ ”“目”“耳 分别作动词“ ”“见”“闻 (名词“舟”“目”“耳”分别作动词“行”“见”“闻” 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用眼睛,用耳 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用眼睛, 石钟山记》 朵)《石钟山记》 B、间至军中 、 名词作状语。名词“ 充当动词“ 的状语, (名词作状语。名词“间”充当动词“至”的状语,表示 动作行为的处所:从小路) 鸿门宴》 动作行为的处所:从小路)《鸿门宴》 C、辇来于秦 、 (名词“辇”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来”所用的工具: 名词“ 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 所用的工具: 用车子,乘车) 阿房宫赋》 用车子,乘车)《阿房宫赋》 D 、失期,法皆斩 失期, 名词“ 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 的依据,根据: (名词“法”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斩”的依据,根据: 依据法律,按照法律) 陈涉世家》 依据法律,按照法律)《陈涉世家》
语文期末考试古文知识整理

语文期末考试古文知识整理古文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语文期末考试中,古文部分常常是学生们备考的难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古文知识,我将从文言文基本功、古文阅读技巧和常见古文篇目三个方面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文言文基本功文言文的基本功包括拼音、释义和句式排列。
在备考中,同学们需要熟练掌握常用文言文的拼音和释义,掌握常见字词的读音与含义,建立起较为丰富的词汇量。
同时,同学们还需重点掌握句式的排列特点,了解主谓宾结构的基本组成以及修饰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这有助于把握句子的整体结构和理解文意。
二、古文阅读技巧1. 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在备考古文阅读时,我们需要将精细阅读与泛读相结合。
首先,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与结构,抓住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然后再通过仔细阅读每个句子,捕捉细节,理解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手法。
2. 理解上下文的关系:在古文阅读中,我们需要注重上下文的关系。
通过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修辞手法和推理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3. 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标点符号在古文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
标点符号往往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节奏,有助于把握句子的整体意义。
三、常见古文篇目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和言行。
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论语》中的常见篇目,理解其中的思想观点和道德标准。
2.《史记》:《史记》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部纪传体史书。
同学们需要熟悉其中的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理解作者的史观和写作手法。
3.《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大量的古代民歌和贵族乐府。
同学们需要熟悉其中的篇章,并能够理解其中的意象和感情。
4.《庄子》:《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庄子的著作,内容讲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和对生活的思考。
专题07文言文阅读(解析版)-备战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划重点

专题07文言文阅读★知识划重点★文言文的考查,常见的考点与题型不外乎字词解释、断句、语句翻译、文意归纳、写法分析、人物与作品评价等内容。
下面就复习和解题方法提几点建议:1.准确解释字词含义。
注意利用注释,利用平时积累的实词虚词知识,利用拓展联想和关联组词,确认字词在上下文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2.正确、顺畅地翻译句子。
翻译句子,第一,要内容正确,符合文意;其次,译出来的句子要表达准确,得体流畅。
3.概括文意。
往往通过填空、回答问题的方式,考查对文章层次、景物特点、内容要点(如湖北武汉卷10题: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吉林卷15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记叙的范仲淹读书时的轶事)、人物性格特征与感情态度、作品意义、阅读感受等方面的把握程度。
这是除了字词解释和语句翻译之外考查频率最高的点。
解答时务必注意,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善于从细微处着眼,筛选重要信息,归纳概括要点,同时要推敲答案用语的准确性,概括力求要言不烦,不偏不倚,切中要旨。
4.比较阅读。
这是近几年较为常见的一种题型。
常用的是两段材料比较,材料的相关点一般在于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手法、社会意义等方面。
有的以课内散文为主,链接课外相关材料(如江苏常州卷《邹忌讽齐王纳谏》与《成侯邹忌为齐相》,湖北黄石卷《出师表》与《诸葛亮言家事》);有的两篇都是写景的游记(广西柳州卷《三峡》与《与朱元思书》);有的是同一作者写不同景点的文章(如湖北潜江卷袁宏道的《满井游记》与《虎丘记》);有的用相关主题的两段材料(如山东滨州卷《鱼我所欲也》与《晏子谏景公》,福建厦门卷用两段赏荷的材料)。
比较阅读只是一种形式,在两段或几段材料之间有一种互补或互衬的关系,有的从两段文章的共性方面命题,有的是各自单独命题,题目互不相干,材料之间没有比较,后面一篇只是前一篇在内容上或题量上的补充。
考点基本与单篇考查是一致的。
5.拓展迁移。
为了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命题常考查对散文主题与人物思想感情的评价,要求考生联系实际谈谈对某些观点的看法。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文默写

涟漪 , 惊起沙禽掠岸飞 。
一二三
27. 朱敦儒《相见欢》中的点睛之笔是: 试倩悲风吹泪过 扬州 。
28.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追忆郊游地点、时间以及由于 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句子是: 常记溪亭日
欲摧 , 甲光向日金鳞开 。
一二三
21. 《雁门太守行》中“ 角声满天秋色里 , 塞上燕脂 凝夜紫 ”两句把激战中的边塞景象写得很壮美。
22. 杜牧在《赤壁》中进行议论的诗句是: 东风不与周郎 便 , 铜雀春深锁二乔 。
23. 李清照《渔家傲》中体现作者的理想,充满浪漫主义色
彩的句子是: 九万里风鹏正举 。 风休住 , 蓬
家新燕啄春泥 ”。 12. 《庭中有奇树》中点明全诗相思怀念这一主 题的句子
是: 此物何足贵 ? 但感别经时 。
一二三
13. 《龟虽寿》一诗中,表现诗人虽近暮年,仍然老当益 壮,雄心不减的诗句是: 老骥伏枥 , 志在千
里 ; 烈士暮年 , 壮心不已 。
14. 刘桢的《赠从弟》(其二)中以山风的猛烈衬托松枝的刚劲 的诗句是: 风声一何盛 , 松枝一何劲 !
流。
一二三
9. 《钱塘湖春行》中从宏观入手,交代游历的地点,勾勒 出西湖早春轮廓的诗句是: 孤山寺北贾亭西 , 水
面初平云脚低 。
10. 《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 是: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 。
一二三
11. 徜徉于早春的江南,欣赏莺歌燕舞,你不禁会联想到白 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复习专题七文言文基础知识一、重点实词1.太傅寒雪日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俄而..曰(高兴的样子)..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 3.公欣然4.白雪纷纷何.所似.(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5.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体;拟,相比) 6.太丘与友期.行(约定)7.太丘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8.门外戏.(玩耍)9.相委.而去.(委,舍弃;去,离开) 10.下车引.之(拉,牵拉)11.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12.学而时.习之(按时)13.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14.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15.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省,自我检查、反省)1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 17.传.不习乎(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8.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 19.学而不思则罔.(罔然无所得,即没有收获)20.思而不学则殆.(疑惑) 21.静以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22.俭以养德..(培养品德)23.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24.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干) 25.非志无以成.学(达成,成就)26.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懈怠) 27.意与日去.(消失,逝去)28.险躁..(接触社会)..则不能治性(轻薄浮躁) 29.多不接世30.将复何及.(来得及) 31.一狼径.去(径直) 32.屠暴.起(突然)33.缀.行甚远(连接、紧跟) 34.屠自后断其股.(大腿)35.苫蔽..成丘(覆盖、遮盖) 36.目似瞑.(闭上眼睛) 37.狼亦黠.矣(狡猾)38.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 39.一狼仍从.(跟从)40.屠大窘.(处境困迫,为难) 41.顾.野有麦场(看,视)42.积薪.其中(柴草) 43.又数刀毙.之(杀死)44.一狼洞.其中(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45.止露尻.尾(屁股)46.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 47.止.有剩骨(仅,只)48.两狼之并.驱如故.(并,一起;故,原来的) 49.恐前后受其敌.(这里指攻击)50.弛.担持.刀(弛,解除,卸下;持,拿起) 51.有人忧天地崩坠..(倒塌坠落)52.天果.积气(果然、果真) 53.只使..(四方)..坠(纵使,即使) 54.充塞四虚55.及.其家穿井(待,等到) 56.国人道.之(讲述)二、重点虚词1.之⎩⎪⎪⎪⎨⎪⎪⎪⎧学而时习之.( 代词,指学习过的知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代词,它 )夫君子之.行( 助词,的 )又数刀毙之.( 代词,它,指狼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的 )久之.(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复投之.( 代词,代骨头 )2.而⎩⎪⎨⎪⎧相委而.去( 表承接,不译 )人不知而.不愠( 表转折,却 )3.盖:盖.以诱敌(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4.其⎩⎪⎪⎨⎪⎪⎧人不堪其.忧( 代词,这种 )仁在其.中矣( 指代某人的思想的一部分 )恐前后受其.敌( 指狼 )场主积薪其.中( 指麦场 )屠乃奔倚其.下( 指柴草堆 )一狼洞其.中( 指柴草堆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指屠户 )屠自后断其.股( 指狼 )5.以⎩⎪⎨⎪⎧静以.修身( 介词,用 )非志无以.成学( 介词,来 )投以.骨( 介词,把 )以.刀劈狼首( 介词,用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介词,来 )盖以.诱敌( 介词,用来 )6.乃⎩⎪⎨⎪⎧去后乃.至( 才 )屠乃.奔倚其下( 于是,就 )乃.悟前狼假寐(才 )三、通假字1.尊君在不.( 同“否”,读fǒu ,相当于“吗” )2.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4.其人舍.然大喜( 同“释”,解除、消除 )四、词类活用1.友人惭.( 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 2.学而时.习之( 名词作状语,按时 ) 3.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作状语,每天 ) 4.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用作名词,故,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 5.传.不习乎( 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6.饭.疏食( 名词作动词,吃 )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8.非学无以广.才( 形容词作动词,增长 )9.狼不敢前.( 名词作动词,上前 )10.恐前后受其敌.( 名词作动词,攻击 )11.一狼洞.其中( 名词作动词,挖洞 )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13.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 )14.苫.蔽成丘( 名词作状语,盖上 )15.一屠.晚归( 动词作名词,屠户 )16.一屠晚.归( 名词作状语,傍晚 )17.弛.担持刀( 形容词作动词,解除,卸下 )五、一词多义1.日⎩⎪⎨⎪⎧日.中不至( 太阳 )寒雪日.内集( 天 ) 2.为⎩⎪⎨⎪⎧可以为.师矣( 当、做 )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 )3.知⎩⎪⎨⎪⎧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温故而知.新( 懂得 ) 4.学⎩⎪⎨⎪⎧非学.无以广才( 学习)非志无以成学.( 学业、成就) 5.止⎩⎪⎨⎪⎧止.有剩骨( 仅,只 )一狼得骨止.( 停止 ) 6.意⎩⎪⎨⎪⎧意.暇甚( 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图)7.敌⎩⎪⎨⎪⎧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 )盖以诱敌.( 敌人 ) 8.前⎩⎪⎨⎪⎧恐前.后受其敌( 前面 )狼不敢前.( 上前 )9.积薪⎩⎪⎨⎪⎧场主积薪..其中( 堆积柴草 )转视积薪..后( 堆积在那里的柴草 )六、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__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__今义:__指子女__2.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__文章的义理__ 今义:__文章的意思__3.去.后乃至古义:__离开__ 今义:__到、往__4.相委.而去古义:__舍弃__ 今义:__委屈、委托__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__回头看__ 今义:__照顾__6.与人期.行古义:__约定__ 今义:__日期__7.下车引.之古义:__拉,牵拉__ 今义:__引用__8.不亦君子..乎古义:__有才德的人__今义:__泛指品德高尚的人__9.可以..为师矣古义:__可以凭借__今义:__可能、许可__10.饭疏.食,饮水古义:__粗劣__ 今义:__疏通、疏散__11.饭疏食,饮水.古义:__冷水__今义:__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__12.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__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__今义:__无学识、无智谋的人__13.吾日三.省吾身古义:__多次__ 今义:__数词,三__14.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义:__精力集中__ 今义:__安静、不嘈杂__ 15.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__轻薄__ 今义:__危险、不安全__16.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__懈怠__ 今义:__速度缓慢__17.少.时古义:__稍微__ 今义:__数量小__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__多少__ 今义:__几何学的简称__19.止增笑耳.古义:__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__今义:__耳朵__20.屠自后断其股.古义:__大腿__ 今义:__屁股__21.身亡所寄.古义:__依附,依托__ 今义:__寄托__22.因往晓.之古义:__告知,开导__ 今义:__知道__七、文言句式1.省略句。
(1)太傅寒雪日集(“寒雪日”之前省略了介词“于”)(2)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了代词“之”)(3)投以骨(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4)一狼仍从(省略了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5)场主积薪其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场主积薪于其中”)(6)一狼洞其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一狼洞于其中”)(7)屠乃奔倚其下(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屠乃奔倚于其下”)(8)顾野有麦场(省略了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省略了主语“屠”,可补充为“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2.倒装句。
(1)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所似何”,像什么东西)(2)投以骨(“以”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3)意暇甚(正常语序应为“意甚暇”)(4)身已半入(正常语序应为“身已入半”)(5)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正常语序应为“而两狼如故之并驱”)3.判断句。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即”表示“这就是”,“也”在这里表加强判断语气)(2)贤哉,回也!(“也”表判断)八、重点句子翻译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__不久,雪下得更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__2.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__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就是太傅的大哥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__ 3.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真不是人哪!与别人相约同行,丢下我走了。
__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就会罔然无所得;只思考而不读书,就会有疑惑。
”__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__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__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__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__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__8.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__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__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__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__10.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__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__1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骨头已经扔光了,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__1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__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__1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其中的一只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__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想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部。
__1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__16.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__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
__17.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__日月星辰,也是聚集的气体中发光的东西。
__九、问题探究1.《咏雪》在文章结尾交代了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__作者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