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2018)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课件(共31张PPT)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 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中华书局版拔高训练第八十二篇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中华书局版拔高训练第八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A、战争时期资本积累B、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C、拥有雄厚黄金储备D、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科技成就在《20世纪科技革命与世界历史进程》一书中,应重点阐释的是(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B、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C、卡尔本茨制造的汽车D、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及应用【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关于爵士乐的叙述,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在20世纪初出现于美国B、它起源于美国黑人音乐C、它是一种将黑人音乐与拉丁美洲乐器混合为一体的音乐形式D、它兴起之后,很快传到欧洲【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经济。
下列企业与这一新经济形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中国李宁B、美国微软C、德国奔驰D、日本松下【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事例中,能通过食物链引起生态危机的是( )A、酸雨B、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C、温室效应D、臭氧减少,臭氧层出现空洞【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期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程师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地球村”由理想变成现实,最重要的是( )A、飞机的广泛使用B、电报和电话的使用C、国际互联网的诞生D、航天事业的发展【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追溯古代文明】材料一: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材料二:(如下图)(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孕育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摇篮分别是什么。
【回顾近代文明】材料三:(2)材料三中“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分析该事件对欧洲的影响。
北师大新版2018)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7课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45张PPT)

1.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本身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的速度大大加快。 材料二: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和新材料以及火箭技术是空间开发的基础, 空间开发又服务于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也促进了计算机更新换代。 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科技的社会化趋势大为增强。
材料三:科技在工厂生产提高的因素中所占的比重
丰富多彩的文学: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典型作品法国作家缪尔·贝克特的剧本
等待戈多 《⑤_______________ 》 格尔尼卡 灿烂多姿的艺术: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作品《⑥_______________ 》控诉了法
西斯的罪行。
拓展训练
1.“互联网发展是是无国界、 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 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
的对策是(
D)
A.趋利避害,因势利导 B.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 C.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反对全球化,不与发达国家交往
5.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能够从中得到的信息有(
D)
①经济全球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饥荒
②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不公平的国际竞争,从而形成“强国 主导,受益不均”的局面 ③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多的压 力,不得不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
——现代生物科学与化学、
现代生物技术
物理学、数学和工程学等
交叉综合而成的新型技术 系统。
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 核心。
世 界 上 第 一 只 克 隆 绵 羊 “ 多 利 ”
——
克隆技术的发展
空间技术
1981年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 机试航成功
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人 类第一次在另外一个星球上留下足迹!
国爵士乐的化身”。他的演唱沙哑而热烈,充满磁性。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课程标准】以计算机网络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教学目标】重点: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文学、美术、音乐及电影的主要成就。
难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例正确认识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评价荒诞派艺术;探寻好莱坞称霸影坛的原因。
【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现代人类不断实现自己的梦想。
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工作和生活的质量,日益发展的克隆技术不断震撼着人类社会,航空航天领域的突破使人类实现了“奔月”的梦想。
第三次科技革命还涉及哪些领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日新月异的科技1.多媒体课件展示资料,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含义及兴起的原因。
资料一(含义):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是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科学技术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资料二(原因):(1)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爱因斯坦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并在重要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时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4)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保证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功。
(5)国家是科技事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
2.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材料: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概述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过程。
答案提示:(1)1945年底,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2)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使用计算机。
特别是“上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重要途径。
(3)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课件《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核心思想:“强权就是真理”
3、主要动因: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润,追逐利 益 4、霸权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
(1)明火执仗地侵略 (2)依靠军事实力,对别国政治高压,经 济制裁和文化侵略。
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1)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 进步的阶梯和标志;
(2)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 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知识结构
我 们
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 当今时代的主题
霸权主义不得人心
面
临
抓住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
的 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
面对国际竞争的激烈
遇
和
挑 放眼世界,立志成才
战
二、知识主线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抓 机遇 抓 我们国家 综合国力竞争 其他国家
经济和科技竞争 实质
人才竞争
青少年要立志成才
霸权主义不得人心
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 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 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度重视 人才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要求。
1、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
我
的问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的问题,特别 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们 3、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 环境是可以实现的,而世界范围内科技革 命突飞猛进,也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外部 环境。
另一方面,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经济、科 技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给我们很大的压力。
为什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为什么高度重视人才?(或 为什么尊重人才?)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一课主要介绍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变革。
教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的新特点,从而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
本课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还局限于表面的现象,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理性的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掌握其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特点。
2.难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让学生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新特点。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下册历史课本。
2.课件: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案例: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事例。
4.讨论话题: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
提问:“战后资本主义发生了哪些变化?”2.呈现(10分钟)介绍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如:国有企业的建立、福利制度的完善、经济计划的实施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变化的具体表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五单元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32张PPT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人教部编版(2018)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目录
CATALOG
01
02
03
04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收获感悟
巩固提高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人教部编版(2018)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
人教部编版(2018)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
收获感悟
03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人教部编版(2018)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
一、顾影自怜的欧盟
1.豆蔻梢头的西欧
材料:“马歇尔计划”无疑是雪中送炭,在关键时刻为西欧解决了战后发展的关 键问题,为战后西欧经济重建起步产生了推力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在战后勃然 兴起,为生产力的革命性突飞猛进提供了动力和方向,把生产力推进到一个崭新 的层次上。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 较大的适应性调整,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领域;就西欧自身环境而论,战 后初期西欧虽然惨遭破坏,但西欧的传统产业布局和劳动力素质的基础仍然优势 明显,为迅速恢复经济提供了重要保证。---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下》
1.材料中“美国独霸局面向美国、西欧、日本三极相互抗争局 面转移。”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经济实力 2.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的发展给正在崛起 中国带来什么 启示?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充分抓住 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坚持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人教部编版(2018)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
希腊和拉美国家的高福利保障模式对正在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中 国有何借鉴? 社会保障制度能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保 障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但它是把双刃剑,推行福利政策给国 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容易引发经济发展停滞,政府应量力 而行,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
九年级历史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知识点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2,欧共体和欧盟的区别欧盟由欧共体发展而来。
欧共体属于经济组织,欧盟属于政治经济联盟。
欧盟是最大的经济体。
3,欧洲联合的原因?(1)西欧各国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接近,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区,具备一定的联合基础。
【历史因素】(2)近代以来,各国冲突与战争连绵不断,西欧各国人民渴望和平与统一。
(3)二战后,西欧地位一落千丈,受到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和控制。
【根本原因】(4)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重塑昔日辉煌。
(5)西欧两个大陆宿敌法德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
(6)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现实原因】(7)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
4,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你觉得其中有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共同原因: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借鉴: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的经济联系。
②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政策。
5,欧洲的联合和日本的崛起对世界的影响。
(1)欧洲联合: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为世界各国加强地区合作、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范例;有力地冲击着美国的霸权地位和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促进经济的全球化。
日本崛起: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使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变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随着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近些年来日本不断加大军费支出,引起亚洲邻国的不安。
6,美国是怎样一步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1)美国独立战争是以民族独立形式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赢得了国家的独立,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第17课 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第17课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巩固辅导第七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事例中,能通过食物链引起生态危机的是( )
A、酸雨
B、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
C、温室效应
D、臭氧减少,臭氧层出现空洞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侧为美国1997年和2006年三大产业占GDP比例示意图。
导致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球经济区域化的加强
B、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C、联合国积极作用的发挥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期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
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程师
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A、战争时期资本积累
B、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
C、拥有雄厚黄金储备
D、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为以下图片填写说明:
1.______
2.______
【答案】:
【解析】:
第6题【问答题】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
70年来,它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请写出两个与联合国有关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你认为当今世界哪些全球性问题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得到克服和解决?(举3例)
【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技术 的产生和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 人们的生活方式。
网吧 互联网广告 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 活方式。
人类进入信 息化的社会
原子能
原子能
原子能
硅谷的地理学名是圣他克拉拉谷。 在硅谷不到4000平方千米的表面上,聚集了 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 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 每年产生3000多项技术专利, 每年有30--40家公司上市, 每周有11家IT企业诞生, 每天“制造”62位百万富翁 。 1998年,硅谷的总产值约有2000亿美元,大 约是中国全国GDP的四分之一, 它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神经中枢。
• ……
地球十大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 地球自白:人类,救救我吧!
今年我已经46亿岁了。 我在反思,或许我真的老了,或 酸雨蔓延 ; 许我真的病了。 我知道人类总在抱怨:抱怨我周身温度升 高,抱怨我身上的营养不足难以养活所有的人口,抱怨各 森林锐减; 地旱的旱,涝的涝,抱怨空气越来越污浊,环境不如以前 那样好· · · · · · 我很苦恼。 看看被石油弄脏的海水,那是我的 土地荒漠化; 血液;看看干旱焦灼的土地,那是我的皮肤;可怜可怜失 去了家园的动物,它们本与你们同源;可怜可怜因战争和 大气污染; 污染终身残疾的孩子,他们是你们的子孙。 救救我吧,只 水体污染 ; 有你们可以拯救我。 如果你们还想把我当作安身的家园, 救了我,就等于拯救了你们自己。
1.是谁改进了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2、谁被誉为“发明大王”,而且还 发明了电灯? 3、是谁发明了火车? 4、是谁发明了轮船?
5、谁被称为“汽车之父”,我们中国人根据 他的姓氏的译音,译为“奔驰”?
瓦特
爱迪生 史蒂芬孙
富尔顿 卡尔· 本茨
6、美国的一对兄弟通过研制、并 试制飞机成功,他们是谁?
1981年世界上第一架 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人 类第一次在另外一个星球上留下足迹!
2003年10月15、16 日,中国太空第一 人杨利伟乘坐神舟 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2008年9月27日,神 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 出舱 。
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求知
我要上学
如何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大科研的投资和国际间合作,寻找可替代资源; 加大国际合作的力度;
重视舆论宣传及落后地区的科教工作
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A D B C
E
F
G
H
第一次的是( CD ),第二次的是(ABEF ), 第三次的是(GH )
20c、空间技术、生物工程
3、核心: 4、起源国家:
5、计算机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6、生物工程的核心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美国
计算机网络技术
基因工程
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什么发端于美国?
美国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众多优秀的科技人才、 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巨大的市场 容量等方面的优势,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美国兴起创 造了前提条件和可能性。 战后美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科 技事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最先在美 国兴起。
莱特兄弟
现代计算机的诞生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是1945年在美国宾夕 法尼亚大学诞生的。
电子计算机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 算机(ENIAC)在美国问世。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 发展方向。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概要
1、时间:
材料: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生产力内在结构发生变化 ,由劳动密集型、资 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转变 为节物节能型;由初级技术型转变为高技术型。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 动转化.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
引起世界经济格构和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
材料: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 的“尤利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国的 “863计划”等,世界经济多走向多极化
生物多样化减少;
海洋污染; 污水杀死的鱼
固体废物污染.
受贫油弹污染的伊拉克男孩
国 际 恐 怖 主 义 : 21 世 纪 的 政 治 瘟 疫
饱受饥荒之苦的非洲儿童
联合国2006年6月30日发表报告说,贫富差距 在扩大:例如美国和欧洲现在的人均收入是 埃塞俄比亚的35倍,而在1950年,欧美人 均收入还只是埃塞俄比亚的16倍。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硅谷
克隆技术的产生有何重要意义? 是否应该克隆人?
1945年7月16日上午,美国 科学家奥本海默领导实验室 工作人员,在新墨西哥州沙 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威力 为2万吨TNT的原子弹。并用 于二战. 1951年,美国首次 实验原子能能发电。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于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前苏联乌克兰 境内,该电站第4发电机组爆炸,核反应堆全部炸毁,大量放 射性物质泄漏,成为核电时代以来最大的事故。辐射危害严 重,导致事故后前3个月内有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8万 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公 2011年 3月 11 日日本宫城县东方外海发生震级规模 9.0级大 里地区的 11.5 万多民众被迫疏散。为消除事故后果,耗费了 1954 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 地震后,福岛第一核电厂发生核泄露事故,威胁周边民众 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为消除辐射危害,保证事故地区生态安 这是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始。 的安全,同时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全,乌克兰和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
生物工程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是一种起 遗传作用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的每一片 段都储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称作基因。 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而在 基因工程的发展中,克隆技术尤为引人 注目。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世 界 上 第 一 只 克 隆 绵 羊 多 利 ”
——“
克隆技术的发展
克隆技术在抢救珍奇濒危动物、攻克遗 传性疾病、研制高水平新药等研究中发 挥作用,它既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也 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问题,世界各国应 该制定法律来加强管理,严禁复制人类!
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
第一次
时间 18世纪60年代 理论 标志 时代 牛顿力学 蒸汽机 蒸汽时代
第二次
19世纪70年代
第三次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电磁学
爱因斯坦相对论
天技术、生物工程等
电力和内燃机 原子能、计算机、航 电气时代 电子信息时代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 地球生态环境危机 • 核战争的威胁 • 人口爆炸性膨胀 • 资源日益匮乏 • 国际恐怖主义 • 贫富差距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