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医学会科研课题立项申请书
医学类立项申请书模板

医学类立项申请书模板项目名称:XXX疾病的相关分子机制与新型治疗方法研究一、项目背景及意义XXX疾病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据统计,我国XXX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然而,目前对于XXX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因此,研究XXX疾病的相关分子机制并探索新型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本研究项目旨在深入探讨XXX疾病的发病机制,寻找与疾病相关的关键分子,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型治疗方法。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分析XXX疾病患者的临床数据,总结疾病的特点和规律,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通过高通量测序、基因表达谱分析等技术,筛选与XXX疾病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揭示其分子机制。
3. 构建差异表达基因的动物模型,观察其在XXX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验证其相关性。
4. 针对筛选出的关键分子,设计小分子药物或生物制剂,并通过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评估其治疗效果。
5. 探索新型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开展临床试验,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本研究项目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路线:1. 收集并整理XXX疾病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明确研究对象和样本。
2.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者样本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
3. 通过基因敲除、过表达等手段,构建差异表达基因的动物模型,观察其在XXX 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4. 针对关键分子,设计并合成小分子药物或生物制剂,通过体外实验评估其治疗效果。
5. 开展体内实验,评估新型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6. 最后,开展临床试验,验证新型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四、预期成果与创新点本研究项目预期可获得以下成果:1. 揭示XXX疾病的发病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筛选出与XXX疾病相关的关键分子,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生物标志物。
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范文(精选10篇)

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范文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范文一、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XXX项目2.项目简介:本项目旨在研究XXX 领域的XXX,以解决当前XXX问题,提升我国XXX水平。
3.项目主要目标:(1)明确XXX的XXX机理;(2)开发出XXX技术,并建立相应的XXX系统;(3)推广应用XXX技术,促进XXX行业健康发展。
4.项目预期成果:(1)明确XXX的XXX机理,提高我国XXX水平;(2)开发出可广泛应用的XXX技术,为XXX行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5.项目研究周期:XXX年二、项目背景(1)XXX问题的存在与解决所面临的挑战;(2)XXX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3)项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4)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三、项目研究内容(1)XXX的XXX机制研究;(2)XXX技术的开发;(3)XXX系统的建立;(4)推广应用XXX技术。
四、研究方法(1)原理分析法:对XXX的XXX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其内在本质;(2)实验研究法:通过XXX技术的实验验证,确立其优越性;(3)XXX技术的开发方法;(4)市场调查和方案比较。
五、项目组织与管理本项目由XXX单位承担,设立科研小组进行研究。
科研小组由一名项目负责人、数名主要参与者和数名辅助人员组成。
项目负责人具备XXX资格,主要参与者拥有XXX研究经历和XXX技能,辅助人员拥有较强的XXX操作能力。
六、预计经费本项目经费共计XXX万元,具体分配如下:1.人员经费:XXX万元;2.材料费:XXX万元;3.设备费:XXX万元;4.差旅费:XXX万元;5.会议及出版费:XXX万元;6.管理费:XXX万元。
七、预计进度1.项目启动时间:2.项目研究时间:3.研究报告完成时间:4.申请专利时间:八、签字项目负责人:(签字)申请单位:(盖章)日期:XXXX年XX月XX日以上为一份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的范文,仅供参考。
具体的项目立项申请书要根据不同的项目需求进行设计,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和预期的效果。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专项项目申请书

3、“课题标志”栏按《招标指南》规定的类别填写。
4、“项目类别”栏选填“开发研究” 、“应用研究” 、“应用基础研
究”或“软科学研究” 。
5、本《申请书(任务书)》请使用A4 纸双面打印或复印,并于左侧
装订成册。若页面不敷,可另加页。
6、项目所属学科及代码按《中医药科研学科代码表》填写,可选填1—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申请书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专项项目申请书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申请书(任务书)
项目类别:项目称:申请单位: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参加单位:
计划周期:年月至年
月
填报日期:年月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制
2015年度版
填表说明
1、严格按照本《申请书(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填写,内容真实可信,表述简明扼要,采用电脑打印,不得用手写方式填写。。
复印时切勿复印此页。
基本情况
2
项目负责人学习、工作简历(以时间先后为序)
时间学校、单位学位、职称、职务
研究成绩简介:近五年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主要论文、著作和科研成果名称,注明作者顺序及获奖获专利情况。
2 个。
7、“人员分类” 栏根据项目负责人情况选填“中医”、“中药”、
“西医”、“西药”、“中西医结合”、“医技”、“护理”和“其他” 。
8、本《申请书(任务书)》系申请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学研究专项
的依据,经评审后纳入计划下达,并签订合同后方为有效。
此“说明”仅供项目申请者填写本《申请书(任务书)》之用,
医学科研 课题立项申请书模板

中文医学科研课题立项申请书模板一、课题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2. 课题类型:3. 课题来源(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4. 申请人尊称及职称:5. 单位及部门:6. 通联方式:二、课题背景与意义1. 课题研究背景:介绍课题所属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课题研究意义:阐述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对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1.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
2. 已有研究成果:介绍已有研究成果,评述其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四、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1. 课题研究内容:详细描述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
2. 课题研究目标:明确课题的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 研究方法:详细描述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2. 技术路线:阐述课题的技术路线和研究计划。
六、研究条件及基础1. 实验条件:说明课题所需的实验条件和实验设备设施。
2. 研究基础:介绍申请人及其团队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基础和经验。
七、课题预算1. 经费预算:列出课题所需经费的详细预算,包括设备购置、实验耗材、人员经费等。
2. 经费用途:说明经费的使用用途和合理性。
八、成果评价及应用前景1. 预期成果:阐述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学术成果和技术创新成果。
2. 应用前景:分析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
九、研究团队及分工1. 研究团队:介绍课题研究团队的成员和人员结构。
2. 分工合作:说明研究团队成员的分工和合作机制。
十、申请人简历及代表性成果1. 申请人简历:详细介绍申请人的学术背景、科研经历和成就。
2. 代表性成果:列举申请人在相关领域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
十一、申请人承诺1. 本人承诺:申请人对课题研究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做出承诺。
2. 诚信声明:申请人保证申请书中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以上为医学科研课题立项申请书模板,申请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希望能够为申请人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医学科研课题立项申请书范文模板

医学科研课题立项申请书一、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疾病开始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其中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等严重疾病。
据统计,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因此,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研究拟探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病机制,并寻找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的目标是揭示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病机制,并探索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收集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进行实验室研究,通过细胞培养、动物实验等手段,探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病机制,并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
3. 开展临床研究,通过病例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验证实验室研究结果,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4. 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和传统中医理论,探索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路线:1. 文献综述:收集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实验室研究:利用细胞培养、动物实验等技术手段,研究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病机制,并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
3. 临床研究:通过病例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验证实验室研究结果,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4. 治疗方案探索: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和传统中医理论,制定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研究预期的成果包括:1. 揭示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病机制,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 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为药物研发提供方向。
3.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的创新点包括:1. 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和传统中医理论,探索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医学科研基金项目申请书范文

医学科研基金项目申请书范文篇一:医学科研基金项目申请书尊敬的评审委员会:我是王医生,专业从事医学科研工作。
我现在向您提出一项医学科研基金项目的申请,希望得到您的支持与帮助。
我计划在此项目中研究的是“肺癌病人术后康复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肺癌是目前社会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
治疗者必须考虑到患者的康复,这是治疗方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针对肺癌病人术后恢复和康复方面的问题,我们计划研究出一种有效的方式和策略,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项研究将在医院内进行,招募666名术后的肺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将接受传统的康复方式,如肺康复操、呼吸康复操、氧气治疗等;而实验组将接受另一种康复方式——跑步机康复。
本次研究的重点在于检查这两种康复方式对病人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两种方案的效果比较。
我们计划对病人进行长期的随访,跟踪他们的康复状况,衡量两种康复方式的优劣,并提出改进和优化措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实验,我们确认本次研究将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这将对肺癌的治疗、康复、预防等各个方面都会有很大的贡献。
希望此次申请得到评审委员会的支持。
一旦获得基金的资助,我们将全力以赴,确保此项研究的完美执行。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与帮助!申请人:王医生时间:2022年6月篇二:医学科研基金项目申请书尊敬的评审委员会:我是李医生,专业从事神经内科学研究。
我在此向您申请一项基金项目,旨在寻求支持和帮助,以便开发出有效的治疗帕金森病的新药物。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表现出震颤、僵硬、运动功能障碍、抑郁等症状。
现有的药物虽然可缓解症状,但并不能解决病因。
我们为了根治患者的帕金森病,计划研究开发出一种新药物,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本研究将首先进行体外实验,筛选出对病因有较强干预作用的分子靶点;然后将对分子靶点进行验证,并在大鼠模型中进行动物实验以获得初步的药物活性数据;最后将对药物进行生物利用度和药物安全性检测,并进一步展开治疗实验,以验证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医学项目立项申请书模板

医学项目立项申请书模板一、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XXX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研究项目2. 项目简介:本项目旨在研究XXX疾病的发生机制、早期诊断方法及有效治疗策略,以提高我国XXX疾病的诊疗水平,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3. 项目负责人:XXX4. 申报单位:XXX医院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 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XXX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国内外研究者已在XXX疾病的基因、蛋白质表达、信号传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仍存在较大挑战。
2. 发展趋势: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测序、分子影像、生物标志物等研究手段日益成熟,为XXX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
三、立项的背景和意义1. 背景:XXX疾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目前,对该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生化检测等手段,缺乏早期、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
同时,现有的治疗手段尚存在一定局限性,患者预后较差。
2. 意义:本项目通过研究XXX疾病的发病机制,探索早期诊断方法,有助于提高疾病诊疗的准确性,降低误诊率。
同时,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开发新型治疗策略,有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为我国XXX疾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四、研究内容1. 研究目标:本项目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揭示XXX疾病的发病机制,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筛选出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建立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
(3)针对疾病的关键环节,开发新型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2. 研究内容:(1)XXX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通过细胞实验、动物模型等手段,探讨XXX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关键基因、蛋白质等分子机制。
(2)生物标志物筛选与诊断方法研究:运用高通量测序、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筛选出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并建立相应的诊断方法。
(3)新型治疗策略研究:针对XXX疾病的关键环节,开展药物筛选、基因治疗等研究,开发新型治疗策略。
医学科研立项申请书

医学科研立项申请书1. 项目背景医学科研的发展对于改善人类健康水平、提升医疗技术、推动医学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旨在深入研究医学领域相关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医学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2. 研究目的本项目的核心目的是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某一具体问题。
通过科学的实验和研究,我们希望能够获得对该问题更深入的认识,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此项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3. 研究内容与方法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某一特定医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如下:3.1 研究内容我们将对医学领域中的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和综述,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评估,以及对新的研究方向和创新性解决方案的探索。
3.2 研究方法我们将采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统计学分析方法来进行研究。
通过对大量的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将得出科学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同时,我们还将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经验,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预期成果本项目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学术成果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我们预计可以产生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并提交到相关医学领域的期刊上发表。
这些学术论文将有助于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为其他研究者提供参考。
4.2 技术成果本项目的研究成果还将包括一些具体的技术成果,如新的医疗设备、新的治疗方法等。
这些技术成果将有助于改善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
4.3 社会影响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通过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我们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获得更好的医疗保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5. 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本项目的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如下:5.1 研究计划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研究:1.文献梳理和综述: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收集和综述,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四川省医学会科研课题立项申请书课题名称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达到的影响申报单位协作单位课题负责人研究起止年限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申报日期课题编号四川省医学会一、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利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MRI )技术研究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前后大脑所发生的改变,从而进一步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起效机制。
研究内容:1.基于患者治疗前后的磁共振的 T1 加权图像和弥散张量图像,分别进行基于体素形态学( VBM )的分析和基于纤维束追踪的空间统计(TBSS),以研究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前后大脑灰质和白质的结构变化;2.基于患者治疗前后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分别从功能整合及功能分割两个方向进行分析,功能分割主要包括计算分析局部性功能指标,如低频振幅( ALFF ),局部功能一致性( ReHo),功能连接密度( FCD)等;功能分割主要研究患者脑网络的改变,利用主成分分析( ICA )和基于种子点的方法进行脑网络分析;3.基于患者治疗前后的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数据,研究患者在完成与情绪相关的任务的过程中激活的改变,以及与任务完成情况的相关性;4.基于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随访 12 周的临床量表分数,结合结构 - 功能磁共振数据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可能的起效机制,以及相应的适合人群。
二、研究背景和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必要性、新颖性、创新点、研究意义)。
在 2000 年, Rollnik 等人就进行了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双盲,交叉研究,该研究共纳入了 12 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每位患者都接受了为期两周的左侧前额叶的 TMS 刺激,然后接受了两周的伪刺激。
最后发现真刺激期间相比于伪刺激存在简易精神病学量表评分的显著性下降。
另一项研究由 Hajak 等人在 2004 年进行的伪刺激控制的实验研究,该研究纳入了 20 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每位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接受了为期10 天的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的重复经颅磁刺激。
疗程结束后,每位患者还接受了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但除了阴性症状和抑郁症状存在显著性下降外,并没有发现神经影像学的改变。
Goyal 等人发现在他们的双盲,伪刺激控制的实验研究中,纳入的 10 名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右利手患者均存在阴性症状显著性改善。
Prikryl 等人也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了 22 名阴性症状经过抗精神病药物稳定控制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经过重复经颅磁刺激后,阴性症状仍有进一步的改善。
进一步Schneider 等人利用10Hz,强度为110%运动阈值的经颅磁刺激精神分裂症患者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区后,发现除了阴性症状存在显著性下降外,神经认知缺陷出现改善。
除上述研究发现存在明显阴性症状的改善外, Cordes 等人通过对 35 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10Hz,强度为110%运动阈值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后,发现病人症状仅存在轻微改善。
而在另外一组纳入了 22 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中,在对患者进行高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后甚至没有发现存在治疗效应。
Novak 等人在 2006 年也未能通过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的高频经颅磁刺激,发现接受治疗的 16 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阴性症状的显著性下降。
尽管有可能该研究仅使用了 90%运动阈值的强度。
国内也有大量学者对重复经颅磁刺激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进行了研究,如甘景梨等人在 2015 年对纳入的 70 例伴有难治性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 2 周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后发现,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难治性阴性症状,尤其是情感迟钝、情绪退缩、被动 /淡漠社交退缩等症状。
王曦等人对从 2013 年 4 月至 2015 年 4 月纳入的 60 名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10Hz,每天 20 分钟,每周治疗五天,刺激部位为双侧前额叶背外侧区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他们也同样发现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社会功能。
尽管也有部分研究得到的结果不一致,但总体上显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确实对改善和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有一定作用。
而目前国内外对于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起效机制的研究并不多见,如 Jozarni 等人在2016 年的一项关于用 10Hz,刺激部位为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中,利用磁共振波普成像技术测量了治疗前后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区域白质中的谷氨酸和乙酰天冬氨酸浓度的变化,发现真刺激组谷氨酸浓度增加,而假刺激组谷氨酸浓度下降,这可能暗示了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起效机制。
2016 年 Hasan的等人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 73 名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为期三周,每周 5 天,10Hz,刺激部位为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后,左侧海马,海马旁回和楔前叶的灰质体积增加且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从而推断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可能与左侧海马和楔前叶区域的可塑性变化相关,这些区域的灰质体积改变可能说明了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起效机制。
综上所述,大部分研究往往仅从一个方面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的阴性,从而推测阴性症状发作的对应脑区改变或治疗的起效机制。
本研究结合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基于 T1 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和使用 EPI 序列采集的功能磁共振图像三部分,分别从结构和功能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前后与症状改善相关的大脑改变,并结合治疗前后和治疗后12 周内的临床和认知量表的随访,研究哪些指标可以进一步治疗效果。
由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和电休克治疗( ECT)等治疗方法通常能较好的控制住患者的阳性症状,但对于患者的阴性症状的改善往往效果并不明显。
重复经颅磁刺激作为无创的新兴治疗手段,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发现该治疗方法能够较好的控制患者的阴性症状,但仍有部分研究发现了不同的研究结果。
因此本研究希望能通过利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综合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起效机制,并尝试探究哪些指标可以预测治疗效果,从而帮助临床医生判断哪些病人适合使用这种方法治疗阴性症状。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计划进度和阶段目标。
研究方法:1. 根据入组和排除标准初步筛选符合要求的患者 40 名,之后采用匹配法将入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真刺激组和假刺激组;2.重复经颅磁刺激前,对所有纳入的患者进行临床和认知量表评估及磁共振扫描;3.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10Hz,110%运动阈值强度,每天 1000 个脉冲,耗时 11 分 40 秒,为期四周,每周周一到周五 5 天);4.重复经颅磁刺激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和认知量表评估及磁共振扫描;5.使用 SPM 软件对患者 T1 像进行预处理,然后计算进行基于体素形态学的分析;对采集到的弥散张量图像使用 FSL 工具包进行预处理后进行基于纤维束追踪的空间统计。
对所得到的指标值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后患者的大脑结构改变;6.使用 SPM 软件分别对患者的任务态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进行预处理。
对于任务态数据进行大脑激活分析,对得到的β值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而对于静息态数据则从功能分割和功能整合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功能分割主要计算局部功能指标,如低频振幅,局部功能一致性,功能连接密度;功能整合主要计算网络和网络属性的差异。
6计划进度:1.2017.03.02-2017.07.05,文献调研;2.2017.07.05-2017.08.05,筛选被试,签署知情同意书;3.2017.08.05-2018.03.02,收集磁共振,量表数据,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4.2018.03.02-2018.04.29,整理和处理数据;5.2018.04.29-2018.08.29,撰写论文,发表结果四、已具备的条件(包括前期研究工作、实验室设备、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信息资料等)。
1.文献调研目前已完成。
确定了入组和排除标准,具体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案,需要进行评定的临床和认知量表,以及磁共振扫描序列;2.根据入组和排除标准,已初步筛选了部分可以入组的患者;3.医院慢性住院部已引进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设备一台,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磁共振成像中心3T GE 磁共振可以正常投入使用;四、预期目标、成果应用前景、社会效益。
通过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改变,推断哪些指标可能与阴性症状存在一定关系,哪些指标改变可能作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起效的神经机制,哪些指标可以进一步对治疗效果进行预测。
本研究希望通过上述结论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加方便合理的利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患者,同样帮助其他研究者可以进一步了解重复经颅磁刺激可能的起效机制。
六、申报单位已经和拟采取的保障措施(人、财、物、管理)及配套条件安排情况。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有专门的科研管理制度,保证科研的人才物的统一协调管理。
科教科有专人就科研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医院科研管理制度规定,申请经费医院按 1:3 的比例进行资助。
目前医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在200 人以上,自购有多台经颅磁刺激仪。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紧密,经电子科大和成都市委编办批准,医院挂牌电子科技大学成都脑科学研究院临床医院。
拥有学校的科研资源。
七、经费预算。
项目单价次* 人总额重复经颅磁刺激4020*4032000治疗费磁共振扫描费2252*4018000八、课题负责人情况表。
姓名段明君性别男出生年月1970.12职称主任医师职务科教科科长最后学历研究生现从事专业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主要业务经历及近两年承担科研课题情况。
近两年科技成果获奖情况(名称、时间、等级)。
国内外学术团体、专业学会、学术期刊等任职情况。
近两年发表的主要论文(题目、刊名、时间)及主要论著。
国内外学习、进修情况。
九、主要业务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简况序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职务现从事专业所在单位在课题研究中承担的主要工作号125硕士研究常鑫男生在读无无认知神经科学电子科技大学数据采集和计算228博士研究董德波男生在读无无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科技大学数据采集和计算324硕士研究李相奎男生在读无无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科技大学数据采集429责任护成都市第四人李诚男大学本科护师士临床护理民医院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与管理56 7 8十、课题参加单位、协作单位及分工。
十一、查新检索摘要。
十二、本单位伦理审查意见。
负责人(签章)年月日十三、本单位学术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章)(公章)年月日十四、申报单位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