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胸外科的历史和现状
合集下载
中国胸心外科发展的历史

用国产机械瓣做了二尖瓣置换术,病人长期存活。1974年北京郭加强完成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1976年北京
朱晓东引进生物瓣制作技术(牛心包瓣),并成功地应用到临床。同年广州罗征样引进生物瓣制作技术(猪主 动脉瓣)并应用到临床。 可喜的是这期间在几个大城市,我国的胸心外科临床水平与国外比较虽然有差距,但并不是很大,而且
4.现代外科学的迅速进步
现代外科学经过几代先贤们的努力,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疼痛、出血、休克、感染问题,并掌握了呼吸控制, 和循环控制技术。由于无菌术、麻醉、化学药物、抗生素、输液、输血、肠内肠外营养等等的应用,当然也要归 功于基础医学如:生理学、病理学、和免疫学等等的支持。以及放射影像学超声学的诊断,轻工业医用器材材 料和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材料的应用,总之,是综合的力量造成现代胸心外科学的卓越成就,我国的胸心外科 临床事业正是随着这个世界潮流而发展壮大起来了1 5.我国早期的胸外科手术 1934年董秉奇在上海曾经做过120例胸廓成形术治疗肺结核,但最早的肺和食管手术不是出现在沿海 的最早的医院,而都是在1921年建立的北平协和医学院完成的。 1937.9.21王大同在北平协和医学院使用肺门止血带方法,为22岁支气管扩张的女病人,李孝才
例如胸外科手术50年代时强调根治、扩大、清扫等原则,今天则同时强调微创、功能保护、和提高生活质 量等。心外科手术同样发展小切口,电视制导内腔镜操作,更多使用修复技术来代替整个部件的置换,更多
使用器械吻台,介入技术,尽量缩短或少使用体外循环等等。 学习现代外科新技术的同时也要看到同时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1。由于视医疗服务为商品,伴随的是 营利色彩浓厚,医学本身固有的救死扶伤精神淡薄了;2。过份倚赖仪器检查报告,忽视床旁自己的观察;3。 读报告、看曲线数字、会议讨论的时问多,接触病人的时间少了;4。分科越趋向专且细,形成过早的专,缺少 基础知识的专,等等。这些问题将会影响我们学科的发展方向,为此作为结束业精神,学习他们的床旁艺术,学习他们的医德医风,为了我国胸心外科事业 的健康发展而努力,让我们共勉吧!
心胸外科历史、现状、未来

缺点:瓣膜的衰退使得耐久性差,二次手 术将影响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和寿命。目前 生物瓣膜使用年限一般在15-20年。但也有 报告生物瓣二尖瓣置换5年,主动脉瓣置换8 年后瓣膜便开始衰退。
2021/6/16
37
生物瓣照片
2021/6/16
38
瓣 膜 选 择(机 械 瓣)
优点:机械瓣具有较好的机械特性,材料 坚固,不易磨损,性能稳定,耐久性长, 使用寿命可达30年。
2021/6/16
75
纵隔的分区
2021/6/16
76
各区的常见肿瘤
2021/6/16
77
纵隔肿瘤的临床症状
呼吸道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感染症状 压迫症状 特殊症状
2021/6/16
78
手术切口:
胸腺瘤 前外侧 正中胸骨劈开 倒T型
神经源性肿瘤 胸腔镜手术
41
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后切口
2021/6/16
42
“杂交”技术在心脏手术中应用
Hybrid 技术结合MICS和介入治疗的优点 PTCA+小切口下OPCABG PTCA+VATS辅助下OPCABG 经皮体外循环技术( heart port )
支撑型人工血管“象鼻”技术治疗累及胸降主动 脉的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
血管吻合
出血输血少
可同时处理室壁瘤等 适用于体外循环高风险者:
并发症
高龄、糖尿病、肾功能不全
创伤大,术后并发症 存在问题:血管吻合需较高
发生率较高
技术,部分冠脉难以显露且
不适用于大心腔、心律紊乱、
室壁瘤、瓣膜病等
2021/6/16
59
冠状动脉搭桥材料选择
大隐静脉 最基本最方便材料 10年通畅率低于动脉(70%)
2021/6/16
37
生物瓣照片
2021/6/16
38
瓣 膜 选 择(机 械 瓣)
优点:机械瓣具有较好的机械特性,材料 坚固,不易磨损,性能稳定,耐久性长, 使用寿命可达30年。
2021/6/16
75
纵隔的分区
2021/6/16
76
各区的常见肿瘤
2021/6/16
77
纵隔肿瘤的临床症状
呼吸道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感染症状 压迫症状 特殊症状
2021/6/16
78
手术切口:
胸腺瘤 前外侧 正中胸骨劈开 倒T型
神经源性肿瘤 胸腔镜手术
41
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后切口
2021/6/16
42
“杂交”技术在心脏手术中应用
Hybrid 技术结合MICS和介入治疗的优点 PTCA+小切口下OPCABG PTCA+VATS辅助下OPCABG 经皮体外循环技术( heart port )
支撑型人工血管“象鼻”技术治疗累及胸降主动 脉的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
血管吻合
出血输血少
可同时处理室壁瘤等 适用于体外循环高风险者:
并发症
高龄、糖尿病、肾功能不全
创伤大,术后并发症 存在问题:血管吻合需较高
发生率较高
技术,部分冠脉难以显露且
不适用于大心腔、心律紊乱、
室壁瘤、瓣膜病等
2021/6/16
59
冠状动脉搭桥材料选择
大隐静脉 最基本最方便材料 10年通畅率低于动脉(70%)
胸外科的发展与演变evolution of thoracic surgery china oct

1861年报道了第1例肿瘤而非创伤性损伤的肺切除术
• Pean成功地切除了一个肺肿瘤,将胸膜缝合到肺上,然后用电流烧灼将其取出,并 用碳酸包扎伤口。
进入现代时期 微创肺切除术
• 19世纪晚期,瑞典外科医生雅各布森(Jacobaeus)发明了胸腔镜。 • 1913年开始使用硬镜下烧灼和腔镜套管(trocar)。 • 他描述了使用腔镜套管可以减少组织损伤。 • 链霉素的引入改变了结核病的治疗。 • 20世纪50年代,胸腔镜开始用于肺活检。 • 40年后的今天,有了光源,有了微型摄像镜头和视频系统,观看胸腔的全景得以实现。 • 1980年代中期治疗性腹腔镜手术成功应用,利用同样原理同样被应用于胸外科。
胸外科思维模式转变
• 在过去的80年里,我们:
• 学习如何做胸部手术以提高存活率 • 开发手术技术 • 设计基本的工具和学习如何照顾这些复杂的病人 • 从感染相关手术(TB)转向癌症手术 • 定义肿瘤原则
胸外科思维模式转变
• 在过去的80年里,我们: • 学习如何减少手术对病人的创伤 • 发展微创手术 • 关注于患者的疼痛、衰弱、康复和功能恢复 • 在试图完成这些同时并确保遵守肿瘤手术原则 • 维持/改善低死亡率和发病率 • 改善术前评估、麻醉管理和术后护理 • 为外科医生制定指南和标准化诊疗流程
• 技术的多样性以及由此产生质疑,有必要制定严格的标准来定义VATS肺叶切除术。 • 确定了以下标准:避免肋骨扩张,切取标本不超过8厘米,对静脉、动脉和支气管进
行单独解剖,以及标准化淋巴结取样。 • 这个特定的定义使得研究证明VATS比传统的开胸术更有优势。
VATS用肺切除术是合理的选择
• VATS被证明: • 减少疼痛,缩短恢复时间,缩短胸管使用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
心胸外科历史、现状、未来

心胸外科历史、现状、未 来
心胸外科自古至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涉及人类生命的关键领域。本演示将 带您回顾心胸外科的历史、探讨当前的状态,以及展望其未来的发展。
心胸外科的历史
几千年以来,心胸外科一直在探索和创新。从早期的开胸手术到现代微创技术的发展,心胸外科经历了 许多重要的里程碑。
1
古代
早期的心胸外科从简单的伤口处理开始,逐渐发展到修复心脏疾病和胸部损伤等高风险 手术。
基因为导向
根据基因组信息进行预测、预 防和治疗。
无创手术
发展更多无创手术技术,减少 手术对患者的伤害。
大数据应用
利用医学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改善手术结果和治疗方案。
结论和展望
心胸外科的历史和现状展示了其重要性和发展潜力。未来,随着技术和科学的进步,心胸外科将迎来更加令人 振奋的发展。
心胸外科的挑战与机遇
虽然心胸外科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有许多机遇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解决:
1
挑战
手术风险、感染和并发症。
机遇
2
通过创新技术和技巧,减少手术风险和
并发症的发生。
3
挑战
人员短缺和培训需求。
机遇
4
加强心胸外科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招聘, 提高领域专业水平。
心胸外科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
心胸外科一直处于技术创新的前沿,以下是一些最新的技术和研究方向:
1 技术进步
新技术如3D打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手术为 心胸外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 人员短缺
缺乏专业的心胸外科医生和护理人员,成为 现阶段的一个重要问题。
3 患者需求增加
随着寿命的延长和慢性疾病的增加,心胸外 科的需求日益增长。
4 医疗系统压力
医疗资源有限,如何有效管理和分配是一个 挑战。
心胸外科自古至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涉及人类生命的关键领域。本演示将 带您回顾心胸外科的历史、探讨当前的状态,以及展望其未来的发展。
心胸外科的历史
几千年以来,心胸外科一直在探索和创新。从早期的开胸手术到现代微创技术的发展,心胸外科经历了 许多重要的里程碑。
1
古代
早期的心胸外科从简单的伤口处理开始,逐渐发展到修复心脏疾病和胸部损伤等高风险 手术。
基因为导向
根据基因组信息进行预测、预 防和治疗。
无创手术
发展更多无创手术技术,减少 手术对患者的伤害。
大数据应用
利用医学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改善手术结果和治疗方案。
结论和展望
心胸外科的历史和现状展示了其重要性和发展潜力。未来,随着技术和科学的进步,心胸外科将迎来更加令人 振奋的发展。
心胸外科的挑战与机遇
虽然心胸外科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有许多机遇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解决:
1
挑战
手术风险、感染和并发症。
机遇
2
通过创新技术和技巧,减少手术风险和
并发症的发生。
3
挑战
人员短缺和培训需求。
机遇
4
加强心胸外科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招聘, 提高领域专业水平。
心胸外科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
心胸外科一直处于技术创新的前沿,以下是一些最新的技术和研究方向:
1 技术进步
新技术如3D打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手术为 心胸外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 人员短缺
缺乏专业的心胸外科医生和护理人员,成为 现阶段的一个重要问题。
3 患者需求增加
随着寿命的延长和慢性疾病的增加,心胸外 科的需求日益增长。
4 医疗系统压力
医疗资源有限,如何有效管理和分配是一个 挑战。
心外科发展概述

心外科发展概述
心外科作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治疗与预防与心脏相关疾 病。
定义与作用
心外科专注于处理心脏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脏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问题等,通过手术和其他治疗方法来改善患者 的心脏功能。 心外科手术的目标是延长患者的寿命,并提高生活质量。
历史发展
心外科手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了解心脏疾病的 增加,心外科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医学专业。 先进的手术技术和新飞跃的心脏移植手术使心外科成为医学界的重要领域。
未来发展方向
心外科领域的未来发展将聚焦于个性化医疗、机器人手术和基因治疗等高科技领域。 通过不断创新和研究,心外科将继续改善手术结果,并提供更好的患者治疗和护理。
总结与展望
心外科的发展是医学界的一大进步,通过手术与技术的不断创新,心外科能够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心外科的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和改善。
手术分类与常见手术
心外科手术可以分为开胸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类型。 常见的心外科手术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手术和心脏移植手术。
最新科技与技术
心外科领域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如机器人辅助手术和心脏介入手术。 3D打印技术使手术模拟和心脏植入物的制造更加准确和个性化。
挑战与机遇
心外科面临着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挑战,如手术复杂性、器官移植和术后康复。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疾病的认识的深入,心外科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来改善患者的生活。
心外科作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治疗与预防与心脏相关疾 病。
定义与作用
心外科专注于处理心脏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脏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问题等,通过手术和其他治疗方法来改善患者 的心脏功能。 心外科手术的目标是延长患者的寿命,并提高生活质量。
历史发展
心外科手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了解心脏疾病的 增加,心外科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医学专业。 先进的手术技术和新飞跃的心脏移植手术使心外科成为医学界的重要领域。
未来发展方向
心外科领域的未来发展将聚焦于个性化医疗、机器人手术和基因治疗等高科技领域。 通过不断创新和研究,心外科将继续改善手术结果,并提供更好的患者治疗和护理。
总结与展望
心外科的发展是医学界的一大进步,通过手术与技术的不断创新,心外科能够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心外科的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和改善。
手术分类与常见手术
心外科手术可以分为开胸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类型。 常见的心外科手术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手术和心脏移植手术。
最新科技与技术
心外科领域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如机器人辅助手术和心脏介入手术。 3D打印技术使手术模拟和心脏植入物的制造更加准确和个性化。
挑战与机遇
心外科面临着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挑战,如手术复杂性、器官移植和术后康复。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疾病的认识的深入,心外科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来改善患者的生活。
胸外科发展史---PPT精品课件

1934年,董秉奇(1900-1955)在上海 工学院附属红十字会医院率先开展肺结 核的外科治疗。
1937年9月21日,王大同在北平协和 医院成功施行了国内首次报道的肺叶切 除术。
图片来源:孔夫子旧书网
9
2 探索尝试
吴月26日,北平协 和医院吴英恺(1910--2003)成功实施了国内 首次报道的食管手术,仅比西方同类手术报道 晚2年。
6
1 胸外科发展起源
我国胸外科发展阶段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探索尝试
停滞不前
1934
1949
1966
1978
微创化时代 1992
初具规模
恢复壮大
7
目录 Contents
1 胸外科发展起源 3 初具规模 5 恢复壮大
2 探索尝试 4 停滞不前 6 微创化时代
8
2 探索尝试
《外科学》1956年版 董秉奇主编
资料来源:高尚志、刘彦国等-《中国胸外科发展简史》
16
3 具规模
取得成就——肺外科方面
肺癌方面:
1953年黄家驷即开始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 疗而呼吁;
1959年,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石美鑫(1918-2014)提出肺癌应早期诊断手术切除后才能获得较好 的预后。
1963年顾恺时提出,采用扩大肺叶切除术治疗肺 癌既应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保障呼吸循环功能 ,同时又应最大范围清除引流淋巴结;
1965年山东省立医院苏应衡提出在肺癌的外科治 疗中肺叶切除术效果并不比全肺切除术差。
资料来源:高尚志、刘彦国等-《中国胸外科发展简史》
17
顾恺时 (1913-2005)
邵令方 (1922--2009)
1953年,邵令方(1922--2009)在北京协和医院对 肺结核患者率先开展了胸腔内粘连松解术,提高了人 工气胸治疗肺结核的效果,使空洞闭合率及痰结核分 枝杆菌阴转率超过95%。1954年,邵令方又改革气 管残端缝合方法,大大降低了肺结核患者肺切除术后 的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
胸外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已有成功的实验研 究报 告 ,但 还没有真正能应用于临床 的理想的 气管替代材料 。组 织工程 、循证 医学 、机 器
人 外科 、虚拟手术 、纳米技 术、基 因技术是 亟待 突破 的技 术,预 计不久 的将来在 临床应 用上 将展 示 出新 的篇
章 。未来 心胸疾病病人会增 多,手术数 量会上升 ,采用新理论 、新技 术 、新 材料所获得 的各种成果将 以崭新
亡率和 与远期 生存率 的关 系 ,尚有待对 比观 察 。机
作者单位l 上海解放军 4 5医院胸心外科 1 5 2上海胸科医院 作者简介t邹济华 ,男,4 5岁,医学硕士 ,主治医师。 (0 02 205)
械 吻合 术 已普遍 开展 ,可使手 术 时间缩短 。国产 吻
[ 收稿 1期 3
2 0 .4 1】 0 70 .3
展趋势
邹 济华 综述) 段 德 溥 。 孙德 魁 审校) ( (
【 摘要】目前国内外普通胸外科食管外科、 肺移植、肺癌、气管外科、微创普胸外科五大临床课题的发
展存在一定局限性 。食管癌 的综合 治疗方案 ,包括化疗药物 的选择 、联合放疗 的应 用和计划制订以及与外科
【8 2 】Kui ma K a i j ,D i0,e a r a ,T t s R y eh o t 1 T .C -
p t olgi c rea in n m a l r i h r l u g ah o c o r lto i s l p ep ea ln c c r. J 1 8 ,49 1 9 n a es A R,9 7 1 :1 3
的最佳综合 ,尚需不断探 索;肺移植 的成功是现代 医学发展 的重 大成果 ,是胸 外科发展 的最 高颠峰 ,它标志 着 医学发展 的总体 实力 ,我 国肺移植术起步早 ,但进展缓 慢 ,至今长期存活 尚少;肺 癌是胸 外科・床 的主要 临
我国胸外科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胸外科现状及发展趋势
王天佑
【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06(20)10
【摘要】@@ 1现状rn我国现代胸外科起步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目前,我国胸外科医生(专职与兼职)约5000余人,大多数临床工作领域或专题已接近或达到了国际水平,某些专题,如食管癌的外科治疗居世界领先水平.
【总页数】4页(P75-78)
【作者】王天佑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10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PPI上升给我国化肥行业带来了什么——我国化肥价格现状及发展趋势 [J], 韩永奇
2.胸外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J], 邹济华(综述);段德溥;孙德魁(审校)
3.从中国胸外科医师3年年会征稿看我国胸外科的学术发展 [J], 张逊
4.我国茶饮料现状及发展趋势--访我国茶饮料专家尹军峰副研究员 [J],
5.杜克大学胸外科专科医师培训体系介绍及对我国胸外科专科医师培训的思考和探索 [J], 刘成武;廖虎;梅建东;蒲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退行性改变日渐增多 ▪ 二尖瓣成形手术增多 ▪ 高龄患者多
精品课件
冠心病外科
冠心病外科手术9000-10000/年 占心脏手术总数的10%左右 少数医院CABG占心脏手术50%-80% CABG手术死亡率约2%-3%
精品课件
冠心病外科
▪ 上世纪末OPCAB 、 MIDCAB 、 Endoscopic CABG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1948 ▪ ▪ 1953 ▪
吴英恺教授 首例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剥脱术
石美鑫教授 Blalock-Taussig 分流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首例Blalock-Taussig 分流患者术后38年与 石美鑫教授合影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1954 ▪ ▪ 1956 ▪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1974 丁文祥 ▪ 首例 婴幼儿心脏手术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1978 张世泽 ▪ 首例 心脏移植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改革开放以来 心脏外科有了飞速的发展
▪ 1970s 1-2 中心
▪ 1980s 10± 中心
▪ 1990s >30 中心
▪ 2000s 150± 中心
2.stroke
3.malignant tumor
4.infection
N Engl J Med(2005,353:1124)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现状
▪ Over 110,000 Patients undergo cardiac surgery per year
▪ Over 8,000,000 Patients need cardiac surgery
兰锡纯 教授 首例二尖瓣闭式分离手术
傅培彬 教授 低温下 动脉瘤手术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1958 石美鑫 首例 低温房间隔缺损修补 术
▪ 苏鸿熙教授从国外带 回来的体外循环机
▪ 1958 苏鸿熙 ▪ 首例体外循环手术 ▪ 室缺修补术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苏鸿熙全家福
▪ 当年室缺病人成年后
美国心肺血研究所(NHLBI)所长 Dr. Claude Lenfant专题报告
精品课件
瓣膜性心脏病
▪ 风湿性瓣膜病仍为最主流的疾病
▪ 换瓣比较常见
▪ 机械瓣为主
▪ 近五年来 生物瓣增多 生物瓣占8.7% ▪ 生物瓣完好率10年79.6%,15年40 %
精品课件
瓣膜性心脏病
精品课件
瓣膜性心脏病
▪ 2007年 500± 中心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2003 心脏手术 80 000 ▪ 2004 心脏手术 100 000 ▪ 2005 大于 110,000 CABG1/10; off-pump 20-30% ▪ 2007 大于120,000例 ▪ Centers >3000 /年: 阜外、安贞、武汉亚心 ▪ Centers >1500 /年:上海中山、湖南湘雅、广东省院、
▪ Only 15 centers perform over 1,500 cardiac surgery per year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现状
▪ 医生现状 ▪ 专职心血管外科医生
2000±
▪ 胸心外科医生
9000±
▪ 灌注师 ▪
700± By总体手术构成: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1958 顾恺时 教授 ▪ 首例国产体外循环机
手术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1965 蔡用之教授 ▪ 首例国产瓣膜植入
手术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首例国产瓣膜置换病 ▪ 国产瓣膜的演变史 人术后五年和蔡用之、 张宝仁教授合影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1974 郭加强 教授 ▪ 首例 冠脉搭桥手术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西京医院、新桥医院等15家中心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现状
The disease cause the death of Chinese
Male:
1.malignant tumor
2.heart disease
3.stroke
4.acciden
5.infection
Female: 1. heart disease
中国心脏外科的历史与现状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 肖明第
精品课件
中国胸心外科奠基人
▪ 黄家驷
▪ 吴英恺
精品课件
中国胸心外科奠基人
▪ 兰锡纯
▪ 顾恺时
精品课件
中国胸心外科奠基人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1940 ▪ 1944 ▪
首例右心室刀刺伤修补 吴英恺 教授
首例 动脉导管结扎术
先心病居首位
(60%-65% );
瓣膜病次之
(20%-25% );
冠心病外科第3位 (10%-20% )
*少数医院CABG >50%
阜外医院2002年的心脏手术中
冠心手术首次超过瓣膜手术,升居第二位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现状
▪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量
下降
▪ 瓣膜手术量
持
平
▪ 冠心病手术量
上升
▪ 大血管手术量
▪ 可以独立开展先心病手术的中心达到500家
▪ 年手术量
全国仅仅 6万 例左右
▪ 缺口巨大 病人求医难
精品课件
先天性心脏病进展
▪ 早期手术 ▪ 杂交手术 ▪ 经右侧开胸小切口 ▪ 体外循环不停跳手术 ▪ 胸腔镜手术
精品课件
先天性心脏病目前的难点
▪ 研发用于先心病的影像技术 ▪ 正常,异常心脏和血管的发育 ▪ 适于儿童的微创外科与经导管治疗 ▪ 胎儿的干预 ▪ 心血管系统细胞治疗
▪ 目前热点 Hybrid CABG 、Robotic 、 Anastomose-system
精品课件
阜外医院冠脉搭桥经验
▪ 1999.1-2005.12
九年随访
▪ 5559例 OPCABG 2493 (44%) CCABG 3066 (56%)
▪ 心绞痛、 心衰 ▪ OPCABG > CCABG
精品课件
上升
心脏外科展望
▪ 先天性心脏病 ▪ 国内领先 ▪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精品课件
流行病学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 0.7% 全国每年有15-20万新患者
其中60% 为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紫绀性先心病中 法洛氏四联症占50%以上
精品课件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现状
▪ 年手术量 5年 翻一番 ▪ 北京阜外医院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年手术量超过2000例
再入院 再血管治疗
精品课件
冠脉搭桥的前景
▪ 目前国内手术尚未普及 ▪ 手术缺口巨大 ▪ 正视学习曲线 ▪ 加强基本功训练 ▪ 心脏外科医生任重道远,要勇于迎接挑战
精品课件
冠心病外科
冠心病外科手术9000-10000/年 占心脏手术总数的10%左右 少数医院CABG占心脏手术50%-80% CABG手术死亡率约2%-3%
精品课件
冠心病外科
▪ 上世纪末OPCAB 、 MIDCAB 、 Endoscopic CABG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1948 ▪ ▪ 1953 ▪
吴英恺教授 首例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剥脱术
石美鑫教授 Blalock-Taussig 分流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首例Blalock-Taussig 分流患者术后38年与 石美鑫教授合影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1954 ▪ ▪ 1956 ▪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1974 丁文祥 ▪ 首例 婴幼儿心脏手术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1978 张世泽 ▪ 首例 心脏移植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改革开放以来 心脏外科有了飞速的发展
▪ 1970s 1-2 中心
▪ 1980s 10± 中心
▪ 1990s >30 中心
▪ 2000s 150± 中心
2.stroke
3.malignant tumor
4.infection
N Engl J Med(2005,353:1124)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现状
▪ Over 110,000 Patients undergo cardiac surgery per year
▪ Over 8,000,000 Patients need cardiac surgery
兰锡纯 教授 首例二尖瓣闭式分离手术
傅培彬 教授 低温下 动脉瘤手术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1958 石美鑫 首例 低温房间隔缺损修补 术
▪ 苏鸿熙教授从国外带 回来的体外循环机
▪ 1958 苏鸿熙 ▪ 首例体外循环手术 ▪ 室缺修补术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苏鸿熙全家福
▪ 当年室缺病人成年后
美国心肺血研究所(NHLBI)所长 Dr. Claude Lenfant专题报告
精品课件
瓣膜性心脏病
▪ 风湿性瓣膜病仍为最主流的疾病
▪ 换瓣比较常见
▪ 机械瓣为主
▪ 近五年来 生物瓣增多 生物瓣占8.7% ▪ 生物瓣完好率10年79.6%,15年40 %
精品课件
瓣膜性心脏病
精品课件
瓣膜性心脏病
▪ 2007年 500± 中心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2003 心脏手术 80 000 ▪ 2004 心脏手术 100 000 ▪ 2005 大于 110,000 CABG1/10; off-pump 20-30% ▪ 2007 大于120,000例 ▪ Centers >3000 /年: 阜外、安贞、武汉亚心 ▪ Centers >1500 /年:上海中山、湖南湘雅、广东省院、
▪ Only 15 centers perform over 1,500 cardiac surgery per year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现状
▪ 医生现状 ▪ 专职心血管外科医生
2000±
▪ 胸心外科医生
9000±
▪ 灌注师 ▪
700± By总体手术构成: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1958 顾恺时 教授 ▪ 首例国产体外循环机
手术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1965 蔡用之教授 ▪ 首例国产瓣膜植入
手术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首例国产瓣膜置换病 ▪ 国产瓣膜的演变史 人术后五年和蔡用之、 张宝仁教授合影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1974 郭加强 教授 ▪ 首例 冠脉搭桥手术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西京医院、新桥医院等15家中心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现状
The disease cause the death of Chinese
Male:
1.malignant tumor
2.heart disease
3.stroke
4.acciden
5.infection
Female: 1. heart disease
中国心脏外科的历史与现状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 肖明第
精品课件
中国胸心外科奠基人
▪ 黄家驷
▪ 吴英恺
精品课件
中国胸心外科奠基人
▪ 兰锡纯
▪ 顾恺时
精品课件
中国胸心外科奠基人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历史
▪ 1940 ▪ 1944 ▪
首例右心室刀刺伤修补 吴英恺 教授
首例 动脉导管结扎术
先心病居首位
(60%-65% );
瓣膜病次之
(20%-25% );
冠心病外科第3位 (10%-20% )
*少数医院CABG >50%
阜外医院2002年的心脏手术中
冠心手术首次超过瓣膜手术,升居第二位
精品课件
心脏外科的现状
▪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量
下降
▪ 瓣膜手术量
持
平
▪ 冠心病手术量
上升
▪ 大血管手术量
▪ 可以独立开展先心病手术的中心达到500家
▪ 年手术量
全国仅仅 6万 例左右
▪ 缺口巨大 病人求医难
精品课件
先天性心脏病进展
▪ 早期手术 ▪ 杂交手术 ▪ 经右侧开胸小切口 ▪ 体外循环不停跳手术 ▪ 胸腔镜手术
精品课件
先天性心脏病目前的难点
▪ 研发用于先心病的影像技术 ▪ 正常,异常心脏和血管的发育 ▪ 适于儿童的微创外科与经导管治疗 ▪ 胎儿的干预 ▪ 心血管系统细胞治疗
▪ 目前热点 Hybrid CABG 、Robotic 、 Anastomose-system
精品课件
阜外医院冠脉搭桥经验
▪ 1999.1-2005.12
九年随访
▪ 5559例 OPCABG 2493 (44%) CCABG 3066 (56%)
▪ 心绞痛、 心衰 ▪ OPCABG > CCABG
精品课件
上升
心脏外科展望
▪ 先天性心脏病 ▪ 国内领先 ▪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精品课件
流行病学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 0.7% 全国每年有15-20万新患者
其中60% 为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紫绀性先心病中 法洛氏四联症占50%以上
精品课件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现状
▪ 年手术量 5年 翻一番 ▪ 北京阜外医院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年手术量超过2000例
再入院 再血管治疗
精品课件
冠脉搭桥的前景
▪ 目前国内手术尚未普及 ▪ 手术缺口巨大 ▪ 正视学习曲线 ▪ 加强基本功训练 ▪ 心脏外科医生任重道远,要勇于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