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煤炭工业概况
俄罗斯经济发展概况

农业市场开放
俄罗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逐步开放了农业市场,增加了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
农业现代化
俄罗斯政府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 量。
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煤炭产业
01
煤炭资源分布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乌拉尔山脉和远
东地区。
02
国内消费和出口
俄罗斯的煤炭主要供应国内市场,同时也有部分出口到欧洲、亚洲和
北美国家。
03
产业规模与效益
俄罗斯的煤炭产业在GDP中占有一定地位,同时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
重要来源之一。
农业
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粮食生产国之 一,但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服务业
俄罗斯的服务业发展相对较快,包 括金融、电信、旅游等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之一 ,能源出口对俄罗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进口
俄罗斯的进口主要集中在工业制成品、食品和 原材料等领域。
3
贸易伙伴
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俄罗斯制造业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落后、设备老化、 人才流失等。
俄罗斯制造业也面临着一些机遇,如国际市场的需求增长、技 术创新的推动等。
俄罗斯制造业应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不断提高自身的竞 争力和创新能力。
05
俄罗斯经济发展战略与展望
“欧亚联盟”计划
01
02
背景
目的
加强与亚洲国家的经济联系,实 现俄罗斯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进展
俄罗斯已与亚洲国家在能源、基 础设施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浅谈中俄煤炭贸易合作前景及问题建议

经贸论坛浅谈中俄煤炭贸易合作前景及问题建议何雅玲 中国神华海外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俄两国煤炭市场发展分析,显示了两国煤炭贸易巨大的合作潜能。
特别是当前中国原煤进口需求和俄罗斯大力推进的原煤出口战略不谋而合,形成历史性的合作机遇。
但是,由于俄罗斯在政治法规、金融货币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给两国合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因此,中国企业对俄投资务必要做好风险防范与管理工作,采取认真研读当地法律、谨慎选择合作伙伴和全面完善中间服务等措施,最终实现双方贸易共赢。
关键词:中俄;煤炭贸易;机遇;挑战;建议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8-0159-02一、近年来中俄煤炭市场概述(一)中国煤炭市场情况2012-2018年中国原煤产量及净进口量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中国原煤产量2013年达到39.7亿吨的历史高点,但随着整体经济增速减缓、能源战略结构调整等不利因素影响,煤炭需求量逐年降低,供给能力出现过剩,致使原煤产量开始回落。
2016年,更是在去产能、去杠杆的政策影响下,原煤产量跌至34.1亿吨,成为2012年以来的最低点。
2017年,随着国内经济企稳回暖,优质产能得以释放,煤炭需求快速回升,从而推动国内原煤生产恢复性上涨,全年原煤产量35.2亿吨,同比增长3.3%。
2018年国内原煤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达到35.5亿吨,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同时,受相同因素影响,中国煤炭净进口量2012-2015年变化趋势与原煤产量保持同步,但在2016年率先回暖,同比大幅增长25%,并在2016-2018年继续保持增长势头[1]。
(二)俄罗斯煤炭市场情况俄罗斯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是传统的煤炭出口国。
近年来,随着国际煤炭市场行情看好以及俄罗斯国家出口资源战略实施,各级政府和企业积极采取扩大煤炭出口贸易量。
2010年俄罗斯出口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
俄罗斯行业经济特征分析

俄罗斯产业经济概况钢铁工业由于拥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炭资源,俄罗斯在世界钢铁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原苏联1991年生产铁9094.8万吨,产钢13992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位,而俄罗斯的钢铁产量占原苏联的50%。
原苏联有四大钢铁工业密集区,其中三个区在俄罗斯(乌拉尔、西西伯利亚和中央区)。
乌拉尔是俄罗斯最大的钢铁工业密集区,以产特殊钢和优质钢而著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严重衰退,对钢铁的需求骤减,导致钢产量大幅下降。
有色金属冶炼以镍、铝、铜以及铅、锌、黄金为主。
机械工业机械工业是俄罗斯工业的核心和科技进步的集中表现。
其部门目前已经发展到100多个,产品已经超过13万种。
主要部门有:动力机械制造业、电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农机制造业、机床制造业、精密仪器制造业、航天机械制造业、原子能电力工业、无线电电子工业等。
原苏联在动力设备、冶金设备、拖拉机、农业联合收割机、内燃机车、电气机车、铁路车厢、公共汽车、挖掘机、推土机的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机械工业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及其以西地区。
化学工业俄罗斯的化学工业能生产9万余种产品,其中10%的产品无论在工艺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一流的。
俄罗斯的硫酸、化肥、焙烧苏打的产量位于世界前列。
俄罗斯的化学工业主要集中在中央区、西北区、伏尔加、乌拉尔、东部区。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俄罗斯的能源和原料工业萎缩,化学工业的产量也急剧下降。
森林工业俄罗斯是世界森林大国,这首先是由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决定的。
现在,俄罗斯的森林覆盖面积近8亿公顷,占世界的20%。
木材蓄积量800多亿立方米,占世界的25%。
苏联解体后,由于采伐机械大量磨损、道路建设缓慢、贷款资金不到位,俄罗斯的森林工业急剧滑坡。
建材工业俄罗斯作为世界钢铁、水泥生产大国,拥有一个比较发达的建材工业体系,其主要部门为混凝土预制工业和玻璃制品工业。
俄罗斯经济跌入低谷后,建材工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食品工业俄罗斯的食品工业由于投资不足和农业生产的不稳定,一直发展缓慢。
俄罗斯的工业发展史

俄罗斯的工业发展史1.早期工业基础俄罗斯的工业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在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开始重视工业化,引进外国技术和人才,大力发展煤炭、钢铁和造船等重工业。
在19世纪末,俄罗斯的工业化程度逐渐提高,但仍落后于西方国家。
2.重工业发展在苏联时期,重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苏联政府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加强了钢铁、机械、石油和天然气等重工业部门的发展。
苏联的航空、航天和核能技术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3.轻工业与纺织工业尽管重工业是苏联工业发展的重点,但轻工业和纺织工业也得到了发展。
苏联政府鼓励纺织、食品加工和轻工制造等部门的发展,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这些部门的发展也为苏联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4.现代化与转型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经济转型和现代化改革。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私有化、市场经济改革和吸引外资等,以促进工业发展。
然而,这些改革并没有完全实现预期的目标,俄罗斯的工业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21世纪初的现代化改革进入21世纪,俄罗斯政府继续推进现代化改革,以促进工业发展。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提高工业竞争力、加强技术创新和鼓励投资等。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以吸引更多的外资和技术支持。
这些措施为俄罗斯的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当前工业状况目前,俄罗斯的工业发展呈现出一定的竞争力。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和钢铁等重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此外,俄罗斯在航空、航天和核能技术等领域也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然而,俄罗斯的轻工业和纺织工业相对较弱,需要进一步加强发展。
总的来说,俄罗斯的工业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俄罗斯经历了多次政治和经济变革,但其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仍然保持了一定的竞争力。
在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俄罗斯需要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保持其工业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简述俄罗斯的自然资源

简述俄罗斯的自然资源首先,石油资源。
石油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各个国家发展经济都离不开石油资源,因此盛产石油的海湾地区,成为了世界主要的能源输出地,扼守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成为了世界最重要的战略通道之一,被称为世界油阀。
而俄罗斯完全不需要担心石油问题。
俄罗斯是世界主要的产油国之一,已探明石油储量达到了1070亿桶,排名世界第七位。
比如俄罗斯的秋明油田,也叫“西西伯利亚油田”或“第三巴库”,位于俄罗斯的秋明州,是世界罕见的超级油田之一。
其次,天然气资源。
天然气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源,需求量巨大,天然气广泛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到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小到做饭取暖,都需要天然气。
比如欧洲国家取暖,就特别依赖天然气。
而俄罗斯是一个天然气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达到了40万亿立方米,排名世界第一位。
俄罗斯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的亚洲领土,也就是西伯利亚地区。
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寒冷,人口稀少,但石油天然气资源极其丰富,可以说是俄罗斯发展的强大后盾。
第三,煤炭资源。
煤炭是仅次于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资源,当初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现在煤炭资源也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俄罗斯的煤炭储量达到了1570亿吨,拥有库兹巴斯、伊尔库兹克、卡拉干达等煤田。
第四,耕地资源。
耕地是用于种植粮食的土地资源,而粮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其他资源相比,即使没有石油天然气煤炭,也不能没有粮食。
而耕地越多,意味着可以产出的粮食也就越多。
俄罗斯面积广阔,但纬度高,多冻土,耕地面积达到了121.6万平方公里。
得益于大量的耕地资源,俄罗斯是一个粮食大国,广泛种植小麦、大麦、玉米等等作物,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而且可以大量出口。
以上就是俄罗斯拥有的主要资源,此外还有森林、淡水,以及其他各种资源。
这些资源都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全世界主要煤炭工业国分析(精选.)

全世界主要煤炭工业国分析全世界主要煤炭工业国:美国,中国,德国,英国,韩国,南非,印度,捷克,波兰,越南,加拿大,土耳其,乌克兰,西班牙,新西兰,俄罗斯,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哥伦比亚,吉尔吉斯,罗马尼亚,马来西亚,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世贸主要产煤国家大部分为WTO成员国,按照经济状况和煤炭资源开采的难易程度来划分,可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煤炭资源开采条件优的经济发达国家,第二类为煤炭资源开采条件劣的经济发达国家,第三类为发展中国家。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由于各国实行的政策不同,结果亦有差异,其经验与教训值得记取。
第一类产煤国:澳大利亚、南非和美国是世界上三大煤炭出口国,也是关贸总协定(即GATT,WTO的前身)的创始成员国。
他们的经验主要有三点“鼓励出口,减员提效,投资与兼并。
鼓励出口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对中小型出口公司采取出口市场开发费用补偿的政策鼓励本国煤炭出口。
南非自20年代初就开始规划建设大型现代化港口。
南非自20年代初就开始规划建设大型现代化港口和铁路运输系统。
如今南非理查兹湾煤炭码头为世界之最,出口能力6000万吨以上。
减员提效在市场经济国定中,工资成本占煤炭成本总额的40%左右。
为降低煤炭成本,这些国家在增加工资成本的同时,大幅度削减职工人数,提高劳动生产率。
减员后劳动生产率均有提高,澳大利亚1998年年人均达10800吨;南非1998年年人均达3700吨;美国1998年年人均达11900吨。
劳动生产率高有利于降低直接生产成本。
投资与兼并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大公司通过投资和兼并市调整结构,使其具有足够的规模采取更全球化的投资策略,提高竞争力。
目前,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全国煤炭产量的半数来自少数竞争能力强的和多元化的生产公司,1998年南非的7个年产量500万吨以上的煤矿所产煤炭占总产量的51.3%;1999年美国煤炭产量在前十位的大公司的产煤量占总产量的62.5%。
第二类产煤国:在西欧国家中现在只剩下4个产煤国:英国、德国、西班牙和法国。
“一带一路”背景下对俄罗斯地理环境及经贸现状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对俄罗斯地理环境及经贸现状分析作者:苏耿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7年第04期摘要:俄罗斯地跨东欧和北亚,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下重要的合作国家。
自乌克兰危机之后,俄罗斯经济发展方向的转移为中俄两国加强合作创造了机会。
随着中国和俄罗斯经贸往来的不断深化及“一路一带”战略的发展,中俄双方将联手打造丝路经济带,势必为双方的合作提供更有利的空间。
本文通过分析俄罗斯的地理环境及经贸现状,为我国企业投资俄罗斯市场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俄罗斯地理环境经贸现状一、自然地理概况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的北部,领土包括欧洲的东半部,大体呈长方形,东西最长9000公里,南北最宽4000公里。
疆界长达6万公里,其中2/3为海疆,1/3为陆界;濒临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三大洋的13个海,海岸线全长3.4万公里;陆界长达1.7万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与日本、美国、加拿大隔海相望。
俄罗斯面积为1707.55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一。
1.地形。
俄罗斯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低地和丘陵占国土总面积60%。
东欧平原和西伯利亚平原是俄罗斯两大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图尔盖高原、帕米尔高原是俄罗斯三大高原。
山脉主要分布在边缘地区,可分为高加索山带、东部山带和斜交山带;高加索山脉的最高峰厄尔布鲁山峰高达5642米,是欧亚两洲分界线的一部分。
2.气候。
俄罗斯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样,主要为温带和亚寒带的大陆性气候。
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东部西伯利亚属强烈的大陆性气候。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凉,春秋两季很短,年平均降水量为530毫米。
3.河流湖泊。
俄罗斯境内水文网密集,有300余万条大小河流。
欧洲部分的河流主要有伏尔加河、顿河、北德维纳河、乌拉尔河等;西伯利亚主要有鄂毕河、勒拿河和叶尼塞河等;远东主要有阿穆尔河等;其中鄂毕河是全国最长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煤炭调研报告(共6篇)

第四站:山西孝义市当地煤炭资源是霍西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储煤面积为783.5平方公里,地址储量为71亿吨,主要以焦煤为主。因为当地煤矿安全事故频发,政府关闭了62座不安全矿井。但是煤场较多。调研与xx单位有过合作的兴旺洗煤场。曾经月洗煤3万吨,现在一个月也就洗煤8千吨左右,而其他洗煤厂经营的更加艰难。
三、世界煤炭资源的管理方式
第二节国际煤炭行业发展概况
一、世界煤炭行业发展历程
二、世界煤炭存储情况分析
三、世界煤炭生产情况分析
四、世界煤炭行业发展格局
五、世界煤炭消费情况分析
第三节国际煤炭市场价格分析
一、世界煤炭价格影响因素
二、欧洲ara港动力煤价格
三、理查德rb动力煤现货价格
四、澳大利亚bj煤炭现货价格
(二)主要用煤行业煤炭消耗增幅趋缓。
此次出差,从榆林出发到山西、河北、天津与各行企业经营者沟通调研分析发现。各地对ph2.5指标的重视,加之各省出现雾霾天气的次数较高。全国各地都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力度。例如河北元氏曾经是榆林地区煤炭的主要转载地。因空气质量的下降现在已经关闭。篇三:2015年中国煤炭市场全景调查报告2014-2019年中国煤炭市场深度调查与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 ?报告目录2013年,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全国煤炭产量36.6亿吨,比上年增长4%左右;全年进口煤炭2.89亿吨,同比增长29.8%;出口926万吨,同比下降36.8%。2013年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286亿元,同比增长7.7%。2014年全国煤炭市场继续呈现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态势。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煤炭产量完成37亿吨左右,全年消费量达36.1亿吨,增速降至2.6%;全国进口煤炭3.27亿吨,出口751万吨,净进口量达3.2亿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煤炭工业概况一、俄罗斯煤炭概况⏹煤炭储量集中在远东地区俄罗斯煤炭资源的最大缺陷是地区布极下平衡,3/4以上分布在俄罗斯的亚洲部分(远东地区),欧洲部分储量地理分布如下:46.5%的储量在俄罗斯中部,即库兹巴斯煤田;23%的储量在克拉斯诺雅尔斯尔斯克边区,几乎都是褐煤,适于露天开采。
此外还有一部分动力煤分布在科米共和国(82亿t),罗斯托夫州(65亿t)和伊尔库茨克州(55亿t)。
⏹煤炭资源探明储量巨大根据BP2013年能源统计,俄罗斯探明的煤炭储量位列世界第2,仅次于美国,占世界总储量的17.6%,但产量仅占世界的4.4%,国内消费仅占世界的3.24%,无论是生产还是出口都具有巨大的潜力。
俄罗斯煤炭资源探明储量十分丰富。
根据BP世界能源2013年统计,俄罗斯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1570.1亿吨,煤炭质量优质。
其中含无烟煤和烟煤490.88亿吨,次烟煤和褐煤1079.22亿吨。
目前R/P ratio为452,即其按照目前的速度开采已探明储量可以维持452年,远高于世界120的储采比水平。
并且随着勘探技术的改进,将有更多的煤炭被勘探出来。
(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注:(1)占总量中的份额指的是占世界总储量的比例(2)可开采年限是指储量/产量(R/P)比率:用任何一年年底所剩余的储量除以该年度的产量,所得出的计算结果即表明如果产量继续保持在该年度的水平,这些剩余储量可供开采的年限。
二、俄罗斯煤炭生产供应2.1 煤炭产量2011年至2013年,俄罗斯媒体产量分别为3.36亿吨、3.56亿吨和3.47亿吨,其中将近30%的产量(约1亿吨)用于出口。
总体看来,俄罗斯煤炭产量增长缓慢,年均增长率仅达到2.3%。
图1 2000-2013年俄罗斯煤炭产量2.2生产集中度较高:主要煤炭公司生产占比较高经过全行业私有化改革,俄罗斯的采煤企业基本都已转为私有企业。
俄罗斯的煤炭行业属于垄断性经营,2012年俄罗斯十大煤炭企业的开采量占全俄煤炭开采总量的75%。
俄罗斯的大型煤炭企业除了从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务外,有的还拥有自已的铁路和港口,甚至跨行业从事多元化经营。
其中西伯利亚煤炭能源公司为俄罗斯最大的煤炭开采公司。
公司保证了国内市场30%的煤炭供应。
其动力煤出口量占该煤种全俄总出口量的25%以上。
其下设的子分公司位于外边加尔边疆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克麦罗沃州、布里亚特共和国与哈卡斯共和国。
表2 俄罗斯前十大煤炭公司的产量(单位:亿吨)2.3 煤炭运输:基础设施不足煤产地远离居民中心和工业中心以及出口转运地,这是俄罗斯煤炭工业发展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
89个俄罗斯联邦主体的每一个主体都在消费煤炭,但是只有24个主体能够开采到煤炭。
从地理分布上看,煤炭主要储藏在西伯利亚和俄罗斯中部地区,距太平洋各港口5 000~6 000公里,距黑海各港口4 500~5 500公里,距波罗的海各港口4 000~4 500公里。
所有主要的焦炭煤的消费者都距开采地3 200~3 700公里,而除哈萨克斯坦以外的各边境陆路口岸距煤炭产区约4 000公里以上。
原煤的98%和焦炭煤的99%要依靠铁路运输。
俄罗斯境内铁路运输的费用在煤炭产品的价格构成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库兹涅茨的原煤运到西西伯利亚消费地(约1 500公里)的运费占煤炭价格的35%~41%;而运到乌拉尔和欧洲部分的运费占价格的45%~60%。
在俄罗斯国内的煤炭运输总量中沃尔库京的煤炭占23%~29%,坎斯科—阿钦斯克煤田的煤占45%~70%。
三、煤炭需求3.1 国内煤炭消费量占比稳定俄罗斯目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近十年来,俄罗斯GDP平均增速约为5%,但是最近几年发展速度逐步下降,均不到5%,对国内煤炭消费需求不旺盛,近年来煤炭消费占比一直在稳定在70%左右。
从中长期来看,俄罗斯国内的煤炭需求占比将逐步缩减,而向世界市场输出煤炭的比重将不断增大。
图2 俄罗斯近十年GDP增长状况图3俄罗斯国内煤炭消费占比3.2 俄罗斯能源消费结构,天然气消费主导俄罗斯国内能源消费目前以天然气为主导,天然气消费占到了国内能源消费的一半以上。
就俄罗斯全国而言,煤炭消费仅占国内能源消费的七分之一不到。
但是远东地区的能源主要依赖煤炭,煤炭占远东地区能源构成的比重为75.6%,主要用于电力生产和热力生产。
虽然远东地区萨哈林油气开发推动了该地区天然气化的起步,布列亚水电站建成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力供应压力,但煤炭仍旧是远东地区最主要的能源来源。
在远东地区煤炭行业最不景气的时候,其煤炭消费量近一半从西伯利亚地区运人,长距离运输使远东地区能源价格居全俄之首。
近年来,随着本地区煤炭开采量逐步提高,远东地区煤炭供应状况已有了显著改善。
从俄长远规划看,远东地区将成为煤炭净出口地区。
图4 俄罗斯国内能源消费结构3.3 煤炭出口:世界第三大动力煤出口国俄罗斯煤炭开采总量约三分之一都用于出口。
出口的大部分是动力煤——占煤炭出口总量的85%左右,而焦煤占出口总量的15%。
供应出口的煤炭主要来自西伯利亚州(占出口总量的90%),而在经济区——西西伯利亚(占出口总量的79%,其中库兹巴斯占出口总量的76%)。
俄罗斯煤炭出口总量居世界第五。
由于在俄罗斯的发电能耗中煤炭消耗占比一直较低,不到20%,且近年来有下降趋势,并且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发电量几乎没有增长,所以俄罗斯生产出的动力煤一半以上都用于出口,动力煤出口量居世界第三。
图5 俄罗斯1990-2012年发电量图6 俄罗斯发电能耗煤炭占比图7 俄罗斯煤炭出口情况图8 2004-2012年俄罗斯煤炭生产、出口和国内消费量四、未来俄罗斯煤炭行业运行趋势分析4.1 未来煤炭生产分析:投资不足性制约产量增长俄罗斯煤炭工业发展现状虽然俄罗斯煤炭工业拥有足够的煤炭地质资源储量和探明储量,但煤炭的具体产量将取决于经济发展对煤炭能源消耗的需求。
根据《203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的规定,能源开采和出口将向东转移,而与其他主要的地区供给者相比,俄罗斯煤炭产品出口供应到亚太地区市场(其中包括中国)的数量能否取得实际增长,将完全取决于俄罗斯煤炭行业的总体生产能力和运输基础设施(包括港口设施)、供煤质量及其价格竞争力。
从煤炭储量分布来看,俄罗斯煤炭储量的75%位于亚洲地区,但受资金投入不足的制约,这一地区的煤炭一直没有进行大规模开采。
伴随着未来资金投入的增长以及长期停工的煤矿复工,俄罗斯的煤炭产量仍然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中长期看,俄罗斯煤炭价格的变化也将呈现出先小幅上扬而后逐步下降的趋势。
在随后的10年内,煤炭价格将保持相对走低的趋势,这将使煤炭在俄罗斯燃料能源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煤炭出口的进一步发展。
图9 世界主要煤炭价格13年以来变化情况未来产量增长的制约因素之一:投资资金的匮乏在良好的下游支撑和巨大的生产潜力的推动下,俄罗斯煤炭市场的产量在未来应该是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的,但一大变数在于投资能否跟上步伐。
新的煤炭开采区基础设施不发达,传统开采地区基础设施中存在薄弱环节,而俄罗斯近年来对相关部门的投资仅占总固定资产投资的12%左右,新注册能源厂商总体来说呈现出直线下降趋势。
资金不足制约煤炭工业的长期发展,延缓了煤炭部门重组改造的进程,也使社会承担的负担过重。
俄罗斯在《2030年前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至2030年前,俄煤炭工业投资需求规模将达26000亿卢布,年均投资额1240亿卢布。
其中俄政府应投入2580亿卢布,其余均需吸引其它投资。
而俄罗斯目前国内经济大幅下滑,原油价格暴跌以及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导致外资大量撤离,卢布汇率暴跌,国内引资情况堪忧。
图10 俄罗斯近年来对采矿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图11俄罗斯近年来新注册能源厂商数量除资金之外,煤炭工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妨碍了竞争优势的发挥。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煤炭产品价格构成中运输费用过高,增加了煤炭生产和运营的成本;煤炭生产技术落后,缺乏对新品种煤炭产品进行深加工;在矿山地质条件不好区段的采煤比重较大,影响煤炭的开采量;采矿业经营管理落后,井工矿和露天矿固定资产损耗过度;煤炭机器制造产品缺乏竞争力,使煤炭工业部门增大了对进口技术、设备的依赖;煤炭开采区的居民就业率低、生活质量低,并且劳动强度大、工伤事故多发;煤炭销售平均利润率低,贷款周期短,以及银行贷款利率水平高,从而影响了煤炭工业实现现代化所需的资金支持;缺乏研发投入和高技术劳动人员,制约煤炭工业的技术升级。
4.2 未来俄罗斯煤炭供给分析:政策大力推进,供给平稳增长东西伯利亚经济区具有最大的采煤增长潜力,需加速发展这一地区运输方面的基础设施,以便使采煤的增长潜力最大化。
俄罗斯煤炭工业的发展,需要通过生产的完全现代化及应用先进的采煤工艺,建立起使煤炭转化为有高附加值产品的工艺系统,使煤炭公司获利最大化,这是子规划二的核心战略定位。
规划实施的重点涉及在新的开发较少的区域内建立现代化采煤中心(包括煤炭开采措施),这些地区具有适合煤炭远景开发的优越矿藏条件,其中包括:南雅库茨克煤田的埃利吉矿区〔萨哈共和国(雅库特)〕、梅日埃格伊斯克及埃列格斯茨克矿区,以及乌鲁格赫姆斯克煤田的“中央”区段(图瓦共和国)、阿普萨茨克矿区(外贝加尔边疆区)、缅切列普斯克矿区(克麦罗沃州)等。
通过挖掘现有煤矿的开采加工能力和发展新煤田,预计到2030年前,俄罗斯采煤领域所成立的新企业将增长31.2%~33.3%;资产利润率从2010年的8.4%增长到2030年的25%;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4倍;矿井中的平均开采深度从2010年的423米下降到2030年的350米;露天矿场剥离系数从2010年5.3立方米/吨降低到2030年的4.8立方米/吨。
表3 俄罗斯2010~2030年各地方的煤矿采煤量(单位:百万吨)4.3 未来煤炭出口分析:煤炭出口倾向于亚太国家俄罗斯计划将出口亚太地区的煤炭比重由6%增至15%,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对外宣布,2030年前煤炭工业发展计划的实施能够合俄罗斯的煤炭产量从3.5亿吨增加到4.8亿吨。
俄能源部长指出,先前由联邦政府批准的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使俄罗斯国内的煤炭使用规模从9000万吨扩大到1.2亿吨。
该计划旨在确保俄罗斯国内对煤炭及其产品的需求,旨在发展出口潜力。
俄罗斯从2013-2015年计划投入5200亿卢布,用于港口建设及通往港口的铁路支线建设。
据估计,2030年俄罗斯北部港口的货物装卸能力将提高2倍,南部港口的货物装卸能力将提高3倍,而东部港口则提高2.5倍。
2020年俄罗斯港口吞吐总量将达到1.4亿吨,到2030年达到1.9亿吨。
煤炭运输瓶颈将有进一步改善。
俄罗斯煤炭以前主要出口欧洲,对欧洲出口量约占整体出口量的三分之二,然而近年来有向亚洲市场增加出口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