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稿华盛顿欧文的哥特创作手法

合集下载

哥特视角下华盛顿·欧文短篇小说研究——以《睡谷的传说》和《瑞普·凡·温克尔》为例

哥特视角下华盛顿·欧文短篇小说研究——以《睡谷的传说》和《瑞普·凡·温克尔》为例

On the Gothic Factors in Washington Irving's Short Stories———Taking The Legend of Sleepy Hallow and Rip Van Winkle as Examples 作者: 周莉丽
作者机构: 晋中学院外语系,山西晋中030619
出版物刊名: 晋中学院学报
页码: 105-108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期
主题词: 华盛顿·欧文;哥特式环境;哥特式人物;哥特式情节;哥特式主题
摘要:华盛顿·欧文是美国文学史上首位享有国际声誉的作家,被誉为"美国文学之父".其创作的短篇小说集《见闻札记》中的很多作品在美国国内至今都深受读者欢迎,其中《睡谷的传说》与《瑞普·凡·温克尔》更为人们津津乐道.两部作品在环境氛围的营造、人物形象的描写、主要情节的设置以及主题的表达等方面都体现了哥特元素.欧文为美国哥特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华盛顿欧文简介

华盛顿欧文简介

方案一:浅析华盛顿欧文作品奇幻色彩的渲染浅析欧文作品中的哥特风一、华盛顿生平1,家庭生活的影响2,早期学习经历的影响(喜爱的作家对其的影响、文学的影响)二、其写作风格、特点(独特的哥特风写作风格)哥特风里夹杂着讽刺幽默元素,不至于使这种哥特风格单一凝重。

一、华盛顿欧文简介1、生平及作品欧文幼年体弱多病,16岁辍学,先后在几个律师事务所学法律,但对法律并没有兴趣,从小喜爱文学,爱看《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这种历险故事,还常常钻到剧院里去看戏。

欧文年轻时曾在《早晨纪事报》上发表了几篇书信体散文,崭露头角。

21岁时因病赴欧洲休养,到过法国、意大利和英国,作了大量旅途笔记,为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一度想成为画家。

二、主要作品两年后回国,在弗吉尼亚州任律师,后帮助他的两个哥哥经营进口生意。

他对法律和经商之道都不甚精通。

1807年,他和哥哥威廉等人共同创办一种不定期刊物《杂拌》,沿袭18世纪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亨利·菲尔丁以及约瑟夫·艾迪生和理查德·斯梯尔的《旁观者》的传统,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活动,显露出他的幽默、风趣和含蓄的讽刺才能。

Salmagundi was a moderate success, spreading Irving's name and reputation beyond New York.In its seventeenth issue, dated November 11, 1807, Irving affixed the nickname "Gotham"—an Anglo-Saxon word meaning "Goat's Town"—to New York City.[18]In late 1809, while mourning the death of his seventeen-year-old fiancée Matilda Hoffman, Irving completed work on his first major book, A History of New-York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World to the End of the Dutch Dynasty, by Diedrich Knickerbocker (1809), a satire onself-important local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politics.Prior to its publication, Irving started a hoax akin to today's viral marketing campaigns; he placed a series of missing person adverts in New York newspapers seeking informationon Diedrich Knickerbocker, a crusty Dutch historian who had allegedly gone missing from his hotel in New York City. As part of the ruse, Irving placed a notice—allegedly from the hotel'sproprietor—informing readers that if Mr. Knickerbocker failed to return to the hotel to pay his bill, he would publish a manuscript Knickerbocker had left behind.[19]欧文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化名狄德里希·尼克尔包克尔所写《纽约外史》(A History of New York,1809年),作者自称它的主要目的在于“以逗趣的形式体现我们这个城市的传统;阐述本地人的脾性、风俗和特色;给本地的风光与场所以及熟悉的人物披上一层唤起想象力的怪念丛生的联想”。

世界哥特文学年表

世界哥特文学年表

世界哥特文学年表2011-06-27 22:08:43世界哥特文学共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经典时期、复兴期、转型期。

经典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哥特小说在此诞生,并在浪漫主义时代的洪流中繁荣1747《克拉丽莎》赛缪尔理查森开创了“女郎-恶棍”这一经典的对立模式1764《奥特朗托城堡》霍勒斯沃波尔哥特小说的开山鼻祖,创立了早期古典哥特小说的模式1790《朱莉埃特》萨德1794《凯莱布。

威廉斯》威廉戈德温1794《尤道弗的奥秘》安莱德克里夫确立哥特式小说标准样式,使哥特式恶人(villain-hero)进入文学领域1795《修道士》马修刘易斯恐怖型哥特式小说的开创者1797《柯林斯的未婚妻》歌德开辟了正统文学中“吸血鬼”想象的先河1798《威兰》查尔斯布朗恐怖型哥特式小说的代表,具有独创性的复杂恐怖心理描写影响了后世的一些著名小说家。

1797《克里斯特贝尔》赛缪尔.泰勒.柯勒律治1799《睡谷》华盛顿欧文以桃花源式的乌托邦主题,哥特式风格以及叙述真实性,成为美国短片小说的经典1800《茱莉亚》萨利伍德感伤型哥特式小说的代表1804《庇护所》伊萨克.米契尔1813《麦布女王》雪莱1817《黑夜故事集》霍夫曼1818《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哥特式小说在其经典时代的巅峰之作,科幻小说的鼻祖1819《圣艾格尼斯之夜》济慈复兴期(19世纪)哥特式小说作为半正统文学样式开始复兴,现实主意大师们也用哥特式说法描述社会与现实1819《吸血鬼传奇》威廉姆波利多里吸血鬼小说的鼻祖1819《艾凡&》瓦尔特司各特把哥特式的手法完美运用于中世纪历史小说中1827《拉。

古兹拉》梅里美1840《怪诞故事集》爱伦.坡把心里探索与道德探索完美结合,表现人物灵魂深处善恶冲突的哥特小说大师1843《古宅青苔》纳赛尼尔霍桑1847《呼啸山庄》艾米丽勃朗特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哥特的经典之作1847《简爱》夏洛特勃朗特为哥特注入现实的内容和激烈的情感1852《荒凉山庄》狄更斯惯用哥特式恐怖气氛描写现实,哥特式恐怖小说体裁同社会谴责小说体裁结合起来1866《吸血鬼变形》波德莱尔1872《卡米拉》雪利登勒法努第一部吧女性吸血鬼写作主角的哥特小说1891《道林格雷的画像》奥斯卡王尔德1895《空中骑士》安布罗斯比尔斯继承爱伦坡,霍桑哥特传统的同时,又开创了“邪恶灵异”的超自然成分1897 《德拉库拉》布拉姆斯托克塑造了哥特史上最著名的“恶棍英雄”吸血鬼伯爵德拉库拉1898《拧紧的螺丝钉》亨利詹姆斯1904《古董商灵异故事集》蒙塔古詹姆斯开创考古学式的哥特小说风格1908 《螺旋楼梯》玛丽罗伯茨莱因哈特联结起了哥特小说与推理小说的血统关系转型期(20世纪20年代)哥特小说发展的中心移到了美国,特别是在南方,哥特开始积极在各个文化领域拓展疆域1924《通向印度之路》福斯特1936《押沙龙,押沙龙!》威廉福克纳美国南方哥特小说开始真正繁荣1938《鬼魂出没》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新哥特式代表,现代人哥特情怀的极端演绎1940《土生子》莱特运用哥特式恐怖来表现种族主义造成的可怕后果1943《伤心咖啡馆之歌》麦卡勒斯1952《慧血》奥康纳具有强烈的南方气息和独特的“哥特式”艺术特色1954《蝇王》威廉戈尔丁运用了哥特式小说的手法对人性作了深刻的探索1959《马尔科姆》帕迪1966《冷血》杜鲁门卡波特1976《夜访吸血鬼》安妮赖斯以其非凡的想象力构建起一个吸血鬼家族的史诗1987《宝贝儿》莫里森1995《衰落的城堡》洛伏克拉夫特使哥特的影响遍及文学电影音乐等各种艺术领域。

瑞普·凡·温克尔Rip-Van-Winkle中英文对照与summary-范本模板

瑞普·凡·温克尔Rip-Van-Winkle中英文对照与summary-范本模板

作者简介: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1789-1895),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也是一个纯文学作家,他的写作态度是”writing for pleasure and to produce pleasure"。

欧文的代表作有《见闻札记》(Sketch Book),这是第一部伟大的青少年读物,也是美国本土作家第一部成功的小说。

由于欧文对美国文学的伟大贡献,他获得了“美国文学之父"的光荣称号。

这篇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尔》便是摘自《见闻札记》。

Rip Van WinkleA Posthumous Writing of Diedrich KnickerbockerBy Washington Irving(T HE FOLLOWING tale was found among the papers of the late Diedrich Knickerbocker,an old gentleman of New York,who was very curious in the Dutch history of the province,and the manners of the descendants from its primitive settlers. His historical researches, however,did not lie so much among books as among men;for the former are lamentably scanty on his favorite topics; whereas he found the old burghers, and still more their wives, rich in that legendary lore so invaluable to true history. Whenever,therefore, he happened upon a genuine Dutch family, snugly shut up in its low-roofed farmhouse,under a spreading sycamore, he looked upon it as a little clasped volume of black-letter,and studied it with the zeal of a bookworm。

《睡谷传奇》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睡谷传奇》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睡谷传奇》中的浪漫主义色彩《睡谷传奇》是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包含在他的著名散文集《见闻札记》中。

它与华盛顿·欧文的另外两篇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尔》、《鬼新郎》被称为“最早的现代短篇小说”。

华盛顿·欧文的《见闻札记》开创了现代短片小说的先河,也是第一部美国青少年文学作品。

它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经风靡大西洋两岸。

19世纪30年代,欧文和詹姆斯芬尼莫、库珀以及威廉卡伦布莱恩特一起,被誉为是美国最伟大的作家。

欧文是一位极具天赋的作家。

他也是第一位美国浪漫主义散文家。

他用活跃而优雅的写作风格极其对欧洲现代浪漫主义的热情来响应那个时代,这使他能够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美国情节与那个时代有机地结合起来。

他用其怪诞的措辞,恢复了没落的哥特式浪漫主义,并且巧妙地把心理学知识融进了这种体裁,使之更加完善。

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

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浪漫主义”这一术语,是由romantic这个形容词演化而成的。

据现有资料证明,一六五四年英国人才第一次使用“浪漫的”这一词语,大致是“传奇般的”、“幻想的”、“不真实的”,因此,在文学传统上,中世纪的骑士传奇与浪漫主义不无关系,浪漫主义一词即来源于“传奇”一词。

《睡谷传奇》讲述的是流传于哈得逊河畔的一个名叫“睡谷”的地方的无头骑士的故事。

传说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一次战役中,一个赫塞骑兵的头被炮弹打飞了。

死后,他的阴魂常在夜里骑马飞奔,到战场上去寻找自己的头颅。

当地一位教师名叫伊卡包德·克兰,他对这些传奇故事深信不疑。

村里荷兰农夫的独生女儿卡特琳娜·凡·塔塞尔是伊卡包德的心上人。

一个名为布鲁姆·凡·布兰特的乡村小伙子是他的情敌。

睡谷传奇里面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详细说明

睡谷传奇里面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详细说明

睡谷传奇里面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详细说明浪漫主义文学是一种文学观念,也是一种文学的表达方式。

它的主要特点是在现实的基础上,运用了夸张的修辞、热情奔放的言语以及丰富多彩的想象等表现手法,主要是为了抒发作者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浪漫主义文学起源于18世纪末,真正繁荣是在19世纪末期,它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延伸。

本文以小说《睡谷传奇》为例,解析了华盛顿·欧文的浪漫主义情怀。

《睡谷传奇》是华盛顿·欧文的代表作品之一。

小说主要描绘了一幅美国成立之初和平宁静的乡村生活图景,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

最后睡谷回归平静的结局,让整个作品呈现迷人的色彩,也让读者回味无穷。

一、华盛顿·欧文华盛顿·欧文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是19世纪最著名的美国作家,他向往田园生活,最爱写短篇小说和随笔,非常喜欢关注一些奇闻怪事和穷乡僻壤的风俗。

他的作品大多以英国为写作背景,有些是描写英国风俗习惯的随笔,有些是充满浪主义的传说。

二、浪漫主义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频繁发生革命和战争,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十分黑暗。

人们发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本没有一些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对启蒙思想家所提出来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他们开始寻找新的感情寄托,把对社会的各种希望寄托在文学创作领域,于是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从社会发展和历史角度分析,浪漫主义思潮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

法国大革命中出现了新的思想,其主张个人平等自由,这后来也成为浪漫主义的核心思想。

在浪漫主义文学中,作家往往把他们内心的痛苦、郁郁不得志的情感表现在人物的情感状态和行动之中。

浪漫主义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浪漫主义创作强调自由,还有一些浪漫主义作者重视对民歌、童话故事等民间故事的搜集,在一定程度上发扬了西方文学的民族传统。

他们搜集的这些资料也丰富了西方文学的表现手法,为现代文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华盛顿·欧文的写作风格

华盛顿·欧文的写作风格

华盛顿欧文的写作风格
张继培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12)002
【摘要】华盛顿·欧文的散文、幽默、诙谐、不拘泥形式;有着浓厚的哥特式风格,处处设置悬念,营造氛围,有着极富于吸引力的情节;并且极具讽刺意味。

【总页数】3页(P158-160)
【作者】张继培
【作者单位】河南城建学院外国语系,河南平顶山4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6
【相关文献】
1.华盛顿·欧文的散文风格 [J], 戴婉平
2.华盛顿·欧文的写作风格 [J], 张继培
3.从《瑞普·凡·温克尔》的写作看华盛顿·欧文的怀旧倾向 [J], 傅文萍
4.华盛顿·欧文创作源泉探析——从《睡谷的传说》看欧洲文学对华盛顿·欧文的影响 [J], 莫莉莉;
5.哥特视角下华盛顿·欧文短篇小说研究
——以《睡谷的传说》和《瑞普·凡·温克尔》为例 [J], 周莉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睡谷的传说》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矛盾

《睡谷的传说》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矛盾

《睡谷的传说》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矛盾作者:张宏明来源:《参花·下半月》2016年第03期摘要:华盛顿·欧文被誉为“美国文学之父”,是19世纪的著名作家。

小说《睡谷的传说》是其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体现了理想和现实之间激烈的矛盾和冲突。

文章对小说的内容和写作特色做出介绍,并从自然风景的描写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画两个方面,对小说《睡谷的传说》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和冲突做出详细的阐释。

通过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的解释,表明了作家的鲜明的态度,讽刺了当时的美国社会。

关键词:《睡谷的传说》理想与现实冲突矛盾自然环境人物刻画作家华盛顿·欧文的文学作品当中的舒适风格具有散文化的特征,且自然描写具有田园化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华盛顿·欧文独特的创作风格。

作家华盛顿·欧文对生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欧文式”散文文体,并成为19世纪散文创作的典范。

作家华盛顿·欧文的文学创作,文笔自然流畅,优雅而不失浪漫气息,得到了文学界的广泛认可和文学评论家的喜爱。

随着时间的流逝,欧文创作的作品魅力不减。

《睡谷的传说》就是其著名的作品之一,要分析这部作品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首先要了解作品的内容和文学特点。

一、《睡谷的传说》内容梗概及文学特色小说《睡谷的传说》融入了鬼魂的故事,为作品营造出一种恐怖气氛。

作品描述的不仅是三位主人公之间的三角爱情故事,更是睡谷本地人战胜外来者的故事。

小说《睡谷的传说》对比刻画了睡谷和外界不同的景色,展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对爱情以及英雄主义进行了嘲讽。

而自然景色以及社会的对比描写,体现出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远离尘嚣的荒野,甚至鬼魂游荡的地方,是作家华盛顿·欧文作品中最为常见的背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给小说《睡谷的传说》营造出深沉、奇诡、神秘的气息。

而欧洲的鬼怪故事与民间传说则是作家最青睐的题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盛顿欧文的哥特创作手法以《睡谷传说》为例1、Introduction华盛顿欧文是对美国文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作家,被称为美国小说之父,其作品大都幽默风趣,语言优美富有诗意,但也有作品体现了哥特文学的风格,最典型的就是《睡谷传说》。

华盛顿•欧文(1783 —1859)是一位享誉国际的文学家,十九世纪最伟大的美国散文家之一。

他一七八三年生于纽约,幼年时体弱多病,十六岁辍学学习法律,但他喜爱的是文学,并且读了不少文学作品。

一八零四年至一八零六年间他因病赴欧洲修养,回国后取得律师资格。

一八零七年,他和哥哥威廉等人共同创办一种不定期刊物《杂拌》,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活动,显露出他的幽默、风趣和含蓄的讽刺才能。

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纽约外史》(1809 )。

一八一八年后他留居英国,以写作为生,陆续发表许多散文、随笔和故事,共三十二篇,于一八二零年结集为《见闻札记》出版,引起欧洲和美国文学界的重视。

这部作品奠定了欧文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其中的散文《威斯敏斯特教堂》、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尔》和《睡谷的传说》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继《见闻札记》后,欧文写了体裁相似的《布雷斯布里奇田庄》(1822)和故事集《旅客谈》(1824)。

一八二六年,欧文在马德里任美国驻西班牙大使馆馆员。

一八二八年,他发表《哥伦布的生平和航行》;一八二九年发表《攻克格拉纳达》,同年又出版游记、随笔集和故事集《阿尔罕伯拉》(1832)。

他的晚年是在他曾经描写过的睡谷附近度过的,并写了三部传记:《哥尔德斯密斯传》(1840)、《穆罕默德及其继承者》(1849—— 1850)和五卷本《华盛顿传》(1855—— 1859)。

欧文的文笔优雅自然,充满浪漫气息,他的散文和短篇小说具有经久不衰的风采和魅力。

《睡谷传说》讲述了教书匠Crane追求漂亮姑娘却被情敌恶整的故事。

作品中出现了很多对环境及情节的描写,环境多是阴森恐怖,情节也是曲折离奇,整个故事鬼气森森,弥漫着浓厚的哥特色彩,带给读者极大的感官刺激。

“哥特”(Goth) —词原指居住在北欧、属于条顿民族(即日耳曼民族)的哥特部落。

从公元3世纪起,条顿人不断涌向南欧,骠悍的哥特人是同罗马人作战的主力。

经过长达数百年的冲突与征战,条顿民族最终摧毁了强大的西罗马帝国,而哥特人也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南部以及北非建立了许多王国。

然而哥特人被罗马的先进文明迅速同化,很快失去其民族性,哥特人作为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消失了但哥特人的野蛮善战在南欧人特别是意大利人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烙痕。

西罗马帝国灭亡一千多年后,意大利人法萨里(Vasari , 151l 一1574)在历史的尘埃中又找出哥特一词来指称一种为文艺复兴思想家们所不喜欢的中世纪建筑风格。

这种建筑风格在12正好是那取代了古罗马辉煌文明的所谓“黑暗时代”(the Dark Ages)的绝妙象征。

用正好是那取代了古罗马辉煌文明的所谓“黑暗时代” (the Dark Ages)的绝妙象征。

用世纪至16世纪期间盛行于欧洲,主要体现于教堂和城堡,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高耸的尖 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地下藏尸所 ,在那些崇尚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文艺复兴思想家眼里, 这种建筑代表着落后、 野蛮和黑顶等暗词逐渐被赋予了野蛮、恐怖、落后、神秘、黑暗时代、中世纪等多种含义。

到18世纪中后期,哥特一词又成为一种新的小说体裁的名称。

这种小说之所以被称为哥特小说,因其开山之作、贺拉斯•瓦尔普(Horace Walpole ,1717—1797)的《奥特龙多堡》(The Castle of Otranto , 1764)的副标题为"一个哥特故事” (A Gothic Story)。

这部作品成了哥特小说的奠基之作。

故事发生在中世纪,地点是意大利南部一座古城堡。

小说主要写曼弗雷德家族的败落。

小说的气氛阴森恐怖,情节扣人心弦,并且还有神秘超自然现象。

《奥特龙多堡》为早期古典哥特小说确立了基本模式。

《奥特龙多堡》的巨大成功使许多作家竞相效法。

哥特小说作为一种小说体裁在英国逐渐定型,在18世纪60年代以来的英国、美国文坛上,哥特小说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形式,他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特殊流派,被评论家们称为“黑色浪漫主义”。

渲染自然或社会的暴力与恐怖,揭示社会、政治、教会和道德上的邪恶,揭示人性中最阴暗的一面。

哥特小说原创性强,其最主要的特点即恐怖性。

而且还影响了其它一些国家特别是德国和美国的文学创作。

Since the 60s of the 18th century, gothic novel gradually became a spectacular iterature form on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ry world. It is a special genre of romantic literature and was called "dark romanticism".Gothic novels which originated in Britain in the late eighteenth Century, Horace Walpole is the pioneer of gothic novel, the Castle of Otranto , created the earlyGothic novel mode, and gothic novel reached prosperity in the Vitoria times. Many gothic novels are included in the horror and fantasy novel ranks, to the death, reasoning, murder, ghosts of its contents, which has a strong color of literature have a natural pursuit for thedark depression, death aesthetics, religious complex and aestheticism, which always present a spirit of alienation and gloomy.精神气质。

早期哥特式写作手法表现为:1)小说的背景故事一般发生在荒僻地带,背景建筑往往是带有地下室、底下通道、阁楼、迷宫般的长1廊和旋转的楼梯的城堡或庄园;故事的转折常伴随极端天气、月光或摇曳的烛光2)故事情节哥特小说着力描写的就是各种恐怖与怪诞的场景与情节。

故事情节会充满悬念,恐怖刺激,有时涉及衰败和死亡,有时甚至会有暴力或性,充斥着凶杀、暴力、复仇、强奸、乱伦等。

这些场景与情节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怪诞与恐怖是哥特小说的一种特质。

在哥特小说中,恐怖是其主色调,贯穿于小说始终。

通过对暴力、凶杀、非常环境的描写,以及夜晚非常时间的选择,哥特小说对恐怖的制造是由始至终的。

3)主题哥特小说具有因果报应、爱情及复仇三大主题。

在因果报应这一主题上,其创作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因果报应的描写目的在于对惩恶扬善这一思想精神的体现。

爱情主题的哥特小说通常为美丽善良的女主角在追求者之间举棋不定。

而复仇主题故事内容常涉及家族秘密。

4)人物形象在哥特小说中,存在着四种人物形象:英雄、教徒、不幸女子、鬼怪等超自然现象。

人物形象既有正、邪人物,又有亦正亦邪的形象,人物形象较为丰富,。

在英雄形象的塑造上,用专横残暴、冷酷无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来塑造这一形象。

哥特小说独创了“恶棍英雄”这一形象。

恶棍英雄“既引诱别人又自遭苦难,既迷人又邪恶”,具有两面性。

在教徒形象的塑造上,哥特小说与宗教密不可分。

哥特小说中的教徒形象承载着“反教功能,寓意着恶”。

出身富裕,性情柔顺,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或因争夺财产继承权而成为受害者在鬼怪形象塑造上,鬼怪与人处于对立状态,界限分明。

鬼怪常常被哥特小说用来揭示人性的丑陋与邪恶,但其并不是哥特小说的主要描写对象。

其功能是为了有力地表现惩恶扬善的思想精神与因果报应观念,这一形象的塑造都反映了社会与人生,对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进行揭示,因而“具有审美价值上的共通性”。

总而言之这类题材文学或是影视作品常会给人阴暗和恐惧的感觉。

用充满悬念的情节和神秘恐怖的环境营造出戏剧化的艺术效果,刺激人们的感官,带给人快感。

故事真相往往都隐藏在那些看似充满浪漫色彩的故事情节里或神秘而恐怖的气氛中。

3、《睡谷传说》哥特风格的体现华盛顿欧文在《睡谷传说》中突出的运用了哥特手法,描绘了一个偏僻幽静的小山村。

小说情节曲折,气氛阴森恐怖,超自然事件神秘难测,这使得该作品具有浓厚的“哥特式”风格。

爱情复仇主题哥特小说具有因果报应、爱情及复仇三大主题。

《睡谷的传说》表面上首先是一的爱情故事,伊卡包德和情敌布鲁姆为了得到他们心中女神卡特林娜的青睐而争风吃醋的故事。

但其中又包含了布鲁姆对情敌伊卡包德的报复,又有对伊卡包德贪婪、迷信的因果报应。

因此可以说,哥特小说的三大主题在《睡谷传说》中皆有体现表面上看,伊卡包德爱上了美丽天真的乡村少女卡特琳娜。

然而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与其说伊卡包德看上的是卡特林娜,不如说他是看上了她将继承的财富。

当他去卡特林娜家做客,吸引他目光的不是她本人,而是她家优越的物质条件,房间、壁炉以及粮食等,甚至活生生的家禽在他眼中竟变成了热气腾腾的美食。

或许应该这样评价伊卡包德的爱情:他爱上了卡特林娜家的财富,继而想象自己爱上了这些财富的继承人。

但伊卡琳娜是山村所有年轻小伙子的命中情人,追求者众多。

当伊卡包德展开自己的爱情攻势时,他们心怀不满。

在他们看来,卡特琳娜怎么能嫁给伊卡包德这个相貌滑稽,封建迷信,爱财如命,又总是繁文缛节的外乡人。

年青一代中的佼佼者,布鲁姆,就是卡特琳娜的追求者之一。

他是伊卡包德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在眼看伊卡包德的追求策略奏效的时候,心急的布鲁姆假扮无头鬼吓跑了伊卡包德。

伊卡包德与其说被布鲁姆假扮的无头鬼吓走,不如说让自己心中过的鬼怪吓走了。

伊卡包德生性胆小,却又爱听鬼故事。

对鬼怪之说深信不疑,一阵风吹过便以为听到了鬼怪的叫声,看到地上树枝的影子便以为看到了鬼魂的身影。

布鲁姆正是利用他迷信的弱点将他吓走。

1、环境的神秘神秘通常是哥特式小说所表现出的主要特征。

《睡谷传说》在环境描写上采用了典型的哥特手法。

哥特故事一般发生在荒野、城堡、破宅、寺院中,场景阴森、恐怖。

欧文用一种带诗意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地处偏僻被人遗忘的山村:” ...Not far from this village, perhaps about two miles, there is a little valley or rather lap of land amonghigh hills, which is one of the quietest places in the whole world. A small brook glides through it, with just murmur eno ugh to lull one to repose; and the occasi onal whistle of a quail ortapping of a woodpecker is almost the only sound that ever breaks in upon the un iform tranq uillity …”这个村落不仅偏僻被人遗忘,似乎还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使在那里呆过的人都染上一种迷离的状态“… A drowsy, dreamy in flue nee seems to hang over the land, and to pervade the very atmosphere•…Certain it is, the place still continues un der the sway of some witchi ng power, that holds a spell over the minds of the good people, causing them to walk in a continual reverie. They are given to all kinds of marvelous beliefs; are subject to trancesand visions, and frequently see strange sights, and hear music and voices in theair …”小说的开端就确定了这样一种神秘幽僻的基调,一种神秘气氛始终笼罩着整部小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