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1

合集下载

遥感第3章--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遥感第3章--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soybeans
遥感车--地面遥感平台
• 高空平台(5-10km)
航摄飞机
运七 运八
其他:里尔、双水獭、 空中国王等
遥感飞机
• 中低空(1-8Km)
航摄飞机
运十二 运五
• 其他飞机(500m)
蜜蜂3 无人机
航摄飞机
GT50 0
航天飞机
遥感卫星
遥感卫星
§3.1 遥感平台与遥感器
3.1.2 遥感器与遥感图像特征参数
❖ 按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分为:可见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 和微波传感器,从可见光到红外区的光学波段的传感器 统称光学传感器,微波领域的传感器统称为微波传感器。
§3.1 遥感平台与遥感器
二、遥感器的分类
❖ 按工作方式分为
(1)主动方式传感器:侧视雷达、激光雷达、 微波辐射计。
(2)被动方式传感器:航空摄影机、多光谱扫 描仪(MSS)、TM、ETM、HRV、红外扫描仪 等。
❖ 热红外像片:8~14μm。
热红外像片典型特征:热阴影;
高速运动热物体的“拖迹”;
(参见教材P144 )
受风的影响较大。
§3.2 摄影成像
3.2.4 摄影像片的种类与特点
摄影像片特点: (1) 投影方式:绝大部分采用中心投影方式成像; (2) 视觉感受:大部分为大中比例尺像片,像片中各种人造地物 的形状特征与图型结构清晰可辨,从航空像片上可看到地物顶 (冠)的形态; (3) 阴影:本影与落影受地物在相片上的方位影响。 详见教材P145
些情2)况利下用,数波理统段计太方多法,,分选辨择率相关太性高小,、接方收差到大的信 息的量图太像大。熵,,形方成差海大量,数信据息量,大反。而会“掩盖”地物
辐射特性,不利于快速探测和识别地物。

第三章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第三章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覆盖类f型: 望,远它镜所系记统录的的焦是距一种复合信号响应。因此,一般 图像包含的是“纯像元”和“混合”像元的集合体,这依 赖于IFOV的大小和地面物体的空间复杂性。I F O V
一、遥感图像特征
(4)地面分辨率的计算
摄影方式:
Rg Rs f H
Rs:胶片的分辨率和摄影镜头的分辨率所构成的系统 分辨率,单位线对/mm
6.5km/s,在扫描一次的时间里卫星正好向前移动474m,因此扫描线正
好衔接。
0.5~0.6μm 0.6~0.7μm
扫描方向
.m 1
m
2
...k m 3
...m 4
5
0.7~0.8μm
0.8~1.1μm


10.4~12.6μm 前 进


6
成像板
一、遥感图像特征
一般来说:遥感系统的空间分辨率越高,其识别 物体的能力越强。但实际上每一目标在图像上的可 分辨程度,不完全决定于空间分辨率的具体值,而 是和它的形状、大小,以及它与周围物体亮度、结 构的相对差有关(反差)。例如MSS的空间分辨率 为79m,但是宽仅10-20m的铁路,公路,当它们通 过沙漠、水域、草原等背景光谱较单调或与道路光 谱差异大的地区,往往清晰可辨。
一、遥感图像特征
(3)瞬时视场(IFOV)
指遥感器内单个探测元件的受光角度或观测视野。单位为
毫弧度(mrad)。
S
S ➢IFOV越小,最小可分辨单元越小,空间分辨率越高。 f
f ➢IFOV取决于遥感器光学系统和探测器的大小。
➢一个瞬S:时探视测场元内件的的信边息长,表示一个像元。
➢在任何H:一遥个感给平定台的的瞬航时高视场内,往往包含着不止一种地面H

第3章 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第3章  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深海和海底)

海面实测资料的校正
海洋卫星简介


(1)Seasat1
“雨云”7号卫星(Nimbus-7) 日本海洋观测卫星(MOS1) ERS(欧空局) 加拿大雷达卫星(RADARSAT)
遥感成像原理
摄影成像


定义:摄影是通过成像设备获取物体影像 的技术。 传统摄影:依靠光学镜头及放置在焦平面的感光胶片
★开创了海洋遥感和微波遥感的新阶段,为观测海
况,研究海面形态、海面温度、风场、海冰、大
气含水量等开辟了新途径。
海洋遥感的特点


需要高空和空间的遥感平台,以进行大 面积的同步覆盖观测 以微波为主(1、穿透云层、2、海水温度盐度、粗
糙度的监测)

电磁波与激光、声波的结合是扩大海洋 遥感探测手段的一条新路(应用范围可延伸到
被动微波遥感

通过传感器,接收来自目标地物发射的微 波,而达到探测目的的遥感方式称被动微 波遥感。 被动接收目标地物微波辐射的传感器为微 波辐射计 被动探测目标地物微波散射特性的传感器 为微波散射计


遥感图像特征
遥感影像的特征


目标地物的大小、形状及空间分布特点; 目标地物的属性特点; 目标地物的变化动态特点。
垂直投影:不存在投影面的倾斜。
地形起伏的影响
中心投影:地形起伏造成像点位移。
垂直投影:不存在像点位移。
像点位移
像点位移量与地面高差h和像点到 像主点的距离r成正比关系,与航 高H成反比关系。
像片的比例尺

像片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与地面上相应两点实际 距离之比。
航高未知时?


第一,已知某一地面目标的大小,可以通 过量测其在像片上的影像而算出该像片的 比例尺。 第二,若具有摄影地区的地形图,先在像 片上和地形图上找到两个地物的对应点, 然后分别在像片上和地形图上量得其长度。

遥感成像原理与图像特征

遥感成像原理与图像特征
航摄高度成反比。地形凸起时,投影差为正。地 形低洼时,投影差为负。
色盲片:只吸收短波,反差大。用于翻拍文件、印刷黑白幻灯片等
黑白
正色片:感光范围从蓝光区扩大到绿黄光区,适用于林区航空 摄影
摄影

胶片
全色片:能感受全部可见光,遥感常用片

胶 片
红外黑白片:感光范围扩展到近红外,适用于林区航空摄影和 草地生物量测定

种 类
天然彩色胶片
彩色 摄影 胶片
假彩色(红外)胶片:对红 外敏感的色区为假彩色。
3.4 遥感图像的特征
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Rg=Rsf/H Rg:地面分辨率,单位:线对/m Rs:系统分辨率 单位:线对/m f:摄影机焦距(mm) H:摄影高度 例: 有一摄影机焦距为152毫米,航高为6000米,系统
扫描成像与摄影成像有何区别? 高光谱成像光谱扫描的工作原理和方式是
什么?何谓谱像合一技术? 怎样评价遥感图像的质量?
收集器 探测器 处理器 输出器
扫描成像类传感器
对物面扫描 对像面扫描
红外扫描仪
全景畸变
焦距保持不 变,物距发 生变化产生 的畸变
红外扫描仪分辨率
红外扫描仪瞬时视场: d / f
d:探测器尺寸 f:扫描仪焦距 红外扫描仪垂直指向地面的空间分辨率:
a0

H

d f
H (H为航高)
地面分辨率的变化只与航高有关。
多光谱扫描仪
TM专题制图仪
扫描行改正器,能垂直扫描 空间分辨率得到提高 光谱分辨率得到提高
像面扫描
HRV——线阵列推扫式扫描仪
电子枪瞄准靶极上的点并对靶面进行扫描

第三章遥感成像原理及遥感图像特征

第三章遥感成像原理及遥感图像特征

3.1.1 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platform)是搭载传感器的工具。 根据运载工具的类型划分:
航天平台 150km以上, 卫星、宇宙飞船。
航空平台 百米至十余千米,低、中、高空飞机以及飞船、气球等。
地面平台 0—50m, 车、船、塔等。
3.1.2 卫星的轨道参数
卫星在空间运行,遵循天体运动的开普勒三定律。
一、太阳同步轨道
( sun-synchronous satellite orbit ) 卫星的轨道面以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方向而同时旋转的 近圆形轨道。
卫星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一般是不会变的, 但会 绕地球自转轴旋转。
轨道平面绕地球自转轴旋转的方向与地球公转的方向相同 ,旋转的角速度等于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 即0.9856度 /日或360度/年, 这样的轨道称为太阳同步轨道。
四、卫星的轨道参数
•赤道坐标系 赤道坐标系是取赤道面为基准 面,以地球自转轴、以及从地 心指向春分点的直线为坐标轴 所构成的坐标系。虽然由于地 轴的运动,该坐标系相对于恒 星其位置是变动的,但是,对 于轨道寿命有限的卫星运动来 说,影响很小。
开普勒的轨道参数
五、开普勒的6个参数
(1)轨道倾角 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具体计算是在卫星轨道
➢ 风云一号C卫星轨道参数 轨道特征: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高度:863km 轨道倾角:98.79° 轨道偏心率:0.00188 轨道回归周期:10.61天 轨道降交点地方时:8∶34(1999-07-04)
二、陆地卫星
1、Landsat卫星
• Landsat是美国于1972年在世界上第1次发射的真正的地球观测卫星,由于 它的出色的观测能力推动了卫星遥感的飞跃发展。是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 星上搭载多光谱扫描仪(MSS)和专题扫描仪(TM)两种遥感器。 Landsat -1用于国内和国外的大范围研究,验证研究数据对探测、绘制、测 量和评定地球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实际应用。 Landsat -2具有更大的能力,能白天和夜晚测量来自陆地和水面的辐射。有 效载荷基本上与Landsat -1相同。 Landsat -3用于继续研究和发展中分辨力多光谱遥感系统。 TM是4号星以后搭载的。6号星以后仅搭载ETM,并予定追加IFOV为15m 的全色波段。

三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三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1 传感器
七、微波遥感的传感器
主动微波遥感
是指通过向目标地物发射微波并
❖ 雷达
接受其后向辐射信号来实现对地观测 的遥感方式。主要传感器为雷达,此
❖ 侧视雷达
外还有微波高度计和微波散射计。
❖ 合成孔径侧视雷达
被动微波遥感
是指通过传感器,接受来自目标地物发射
的微波,而达到探测目的的遥感方式。被动接
受目标地物微波辐射的传感器为微波辐射计,
分辨率/m 60 15 80 30 10 20 10 1 20 15
应用 地面热性质调查
规划、管理 陆地资源调查 陆地资源调查
立体量测 海洋调查 海洋调查 城市规划、土地管理 宏观规划、国土资源
返回
§3 航空遥感数据
本节主要内容: 一、航空摄影的分类 二、航空像片的感光片性能 三、航空像片的特性 四、航空像片的分辨率 五、彩色红外像片 六、黑白像片的色调 七、航空像片的比例尺 八、光机扫描航空图像
正射投影:总是水平的, 不存在倾斜问题
中心投影,若投影面倾斜, 航片各部分的比例尺不同
f
倾斜
H
a bc
水平
比例尺 f/H
A BC
中心投影和垂直投影
地形起伏对正射投影 无影响
对中心投影引起投影差 航片各部分的比例尺不同
a
b
c
C
A’
B
C’
A
ac b
C
A’
B
C’
A
BACK
像点位移
在中心投影的像片 上,地形的起伏除引起 像片比例尺变化外,还 会引起平面上的点位在 像片上的位置移动,这 种现象称为像点位移。
数((m3即差m))黑 系表分白 数示辨差 。。率。:感对光景材物料细特微性部曲分线的的表直现线能段力斜,率用为线反对

第三章 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第三章 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航空平台:包括飞机和气球。飞机按高度可以分为低空
平台、中空平台和高空平台。 • 低空平台:2000米以内,对流层下层中。 • 中空平台:2000-6000米 ,对流层中层。 • 高空平台:12000米左右的对流层以上。 • 气球:低空气球:凡是发放到对流层中去的气球称为低 空气球;高空气球:凡是发放到平流层中去的气球称为 高空气球。可上升到12-40公里的高空。填补了高空飞 机升不到,低轨卫星降不到的空中平台的空白。 航天平台:包括卫星、火箭、航天飞机、宇宙飞船。
一、气象卫星系列
3、气象卫星的应用领域
天气分析与气象预报 ② 气候研究与气候变迁的研究 ③ 资源环境领域:海洋研究、森林火灾、 水污染

FY-1C\D通道编号、波长范围及其主要用途
通道1、2的探测波段分别处 于植被反射的低谷和高峰区, 利用二者的差值可以计算各 种植被指数,植被指数能反 映作物、森林、草场的生长 情况,病虫害及作物缺水状 况,并能进行作物估产,这 个通道还可以做判识水陆边 界,河口泥沙海冰等。
LANDSAT-1 LANDSAT-2 LANDSAT-3 LANDSAT-4 LANDSAT-5 LANDSAT-6 LANDSAT-7
NASA NASA NASA NASA NASA NASA NASA
1972.7.23 1975.1.22 1978.3.5 1982.7.16 1984.3.1 1993.10.5 1999.4.15
气象卫星观测的优势和特点
资料一致性优势 与地面和高空常规观测相比,卫星资料具有内在的均一性 和良好的代表性。 尽管世界气象组织(WMO)已经颁布了一系列规范来统一常 规观测仪器的性能和观测方法,但仍不能避免不同国家和 地区、使用不同仪器和方法获得的资料的不一致性。 测站分布的不均匀等,也使资料的不确定性增加。 气象卫星是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使用同一仪器对全球进行观 测,资料的相对可比较性强、分布均匀一致性好。卫星资 料则是对一定视场面积内的取样平均值,具有较好的区域 代表性。

遥感导论第三章

遥感导论第三章

前言:
传感器
遥感传感器是获取遥感数据的关键设备
(1)摄影类型的传感器; (2)扫描成像类型的传感器; (3)微波成像类型的传感器;
第二节 摄影成像 一、摄影机;三、摄影胶片的物理特性(自学为主: 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即可)。 二、摄影像片的几何特性(讲述法;问题法讨论与训 练) 1、摄影成像的投影方式是什么? 2、名次解释:平均比例尺、像点位移。 3、像片投影误差的规律是什么?
FY2C 2008-03-19 中国陆地云图
FY2C 2008-03-19 海区云图
/shishi/satellite.jsp 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
中午前后,气象卫星监测到甘肃西部、宁夏东部出现 扬沙天气。南疆盆地也出现了沙尘天气,部分地区还出现 了沙尘暴天气。
8
0.50-0.90mm
全色波段
15m
LANDSAT-7采用ETM+,比TM增加了全色波段,分辨率15米。
--- SPOT系列
■ 1978年起,以法国为主,联合比利时、瑞典等欧 共体某些国家,设计、研制了一颗名为“地球观测 实验系统”(SPOT)的卫星,也叫做“地球观测实验 卫星”。
SPOT1,1986年2月发射,至今还在运行。 SPOT2,1990年1月发射,至今还在运行。 SPOT3,1993年9月发射,1997年11月14日停止。 SPOT4,1998年3月发射,至今还在运行。 SPOT5, 2002 年 5 月 4 日凌晨当地时间 1 时 31 分,成功发射。
0.49~0.61 1.58~1.78
10 20
重复观测26天
SPOT5图像(10米)
SPOT5图像(2.5米)
Spot-5基本产品
10米多光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星轨道及其运行特点
近圆形轨道 不同地区获取的图像比例尺一致。 固定扫描频率对地面扫描成像,扫描行之间 衔接。 近极地轨道 有利于增大卫星对地面总的观测范围。 与太阳同步轨道 可重复轨道
遥感平台—气象卫星系列
气象卫星特点 轨道 低轨:800km ~1600km 近极轨太阳同步轨道 高轨:36000km 地球同步轨道—静止气象卫星
Landsat搭载的传感器
MSS--Multispectral Scanner System 多光谱 扫描系统 MSS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为80米。 TM—Thmetic Mapper 专题制图仪器 ETM+---Ehance Thmetic Mapper Plus增强 型专题制图仪器 ETM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在可见光、近红外、 中红外波段为30米,在热红外波段为60米, 全色波段15米。
轨道高度
低轨:150km-300km, 高分辨率图像,寿命比较短,几天~几周 用途:军事侦察。 中轨:300km-1500km, 绝大多数资源卫星(近极轨 卫星),气象卫星,寿命1年以上, 用途:资源环境遥感。 Landsat 1-3:915km, Landsat 4-5:705km, Spot:832km, NOAA:833/870km。 高轨:36000km, 地球同步卫星或气象静止卫星 用途:通讯卫星,GPS卫星
ETM+与TM相比作了哪些改进:
ETM增加PAN(全色)波段,分辨率15m, 因而使数据速率增加; ETM采用双增益技术使远红外波段(TM6) 分辨率提高到60m,也增加了数据率; ETM改进后的太阳定标器使卫星的辐射定标 误差小于5%,其精度比TM约提高了1倍。 辐射校正有了很大改进。
第三章 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主讲老师:刘玉杰 云南大学资环学院区域与资源规划系
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platform)是搭载传感器的工具。 根据运载工具的类型,可分为航天平台、航空平 台和地面平台。航天遥感平台目前发展最快,应 用最广。 根据航天遥感平台的服务内容,可以将其分为 气象卫星系列、陆地卫星系列和海洋卫星系列。 虽然不同的卫星系列所获得的遥感信息常常对应 于不同的应用领域,但在进行监测研究时,常常 根据不同卫星资料的特点,选择多种平台资料。
大气温 度
673~683 743~753 862~877 890~920 931~941
卷云水 汽
臭氧
31
32
915~965
3.660~3.840 3.929~3.989 3.929~3.989
地面/云 温度
海洋水 色、浮 游植物、 生物地 理、化 学
21 22 23 24
33 34
4.020~4.080 4.433~4.498
Landsat TM
TM(Thematic Mapper)即专题制图仪,是 一种改进型的多光谱扫描仪,有7个较窄的、 更适宜的光谱段 :
TM1:0.45-0.52微米,蓝波段。对水体穿透 力强,对叶绿素与叶色素浓度反映敏感,有 助于判别水深、水中叶绿素分布、沿岸水和 进行近海水域制图等。
Landsat TM
Landsat TM
TM6:10.4-12.5微米,热红外波段。可以根据 辐射响应的差别,区分农、林覆盖类型,辨别地 面湿度、水体、岩石,以及监测与人类活动有关 的热特征,进行热制图。 TM7:2.08-2.35微米,中红外波段。此为地质 学家增加的波段。处于水的强吸收带,水体呈黑 色。可用于区分主要岩石类型、岩石的水热蚀变, 探测与岩石有关的粘土矿物等。
459~479 545~565 1230~1250 1628~1652 2105~2135 405~420 438~448 483~493 526~536 546~556
13 14
15 16 陆地、 云特性 17 18 19 20
海洋水色、 25 浮游植物、 生物地理、 26 化学
27 大气中的 水汽 28 29 30 地面/云 温度
常用的气象卫星数据:NOAA
AVHRR
AVHRR(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即改进型甚高分辩率辐射仪。 其数据量化等级为1024(10-bit数据结构) 。 星下点空间分辨率1.1km, 温度分辨率达1oC 。 重复观测周期为半天 。 探测器扫描角度为±55.4o,扫描带宽2800公里 。 要想获取较高质量的数据,应尽可能选择±30o 扫描角(对应地面扫描宽度为870公里)以内的数 据。
CBERS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资源一号卫星是继国土普查 卫星之后,我国发射的第一 颗地球资源卫星。 太阳同步近极地轨道,轨 道高度778 km 卫星的重访周期是26天, 设计寿命2年 其携带的传感器的最高空 间分辨率是 19.5 m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CBERS(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传感20米
XS3
0.79-0.89 近红外 0.51-0.73
20米
能很好地穿透大气,植被表现得特明 亮,水体表现很暗。
全色
10米
SPOT HRV
优点:
图像空间分辨率高,可达10-20米。地面扫描 宽度117公里(每台60公里,两台间重叠3公 里)。 灵敏度高。在良好的光照条件下可探测出低于 0.5%的地面反射变化。 带有可定向的反射镜,使仪器具有偏离天顶点 (倾斜)观察的能力(倾角±27o),可获得 垂直与倾斜图像,使重复周期从26天缩短到35天。 具有立体观测能力。
3
4 5 6 7
3.55-3.93
10.3-11.3 11.5-12.5 1.58-1.64 0.43-0.48
火点热源,夜间云层
洋面温度, 白天/夜间云层 洋面温度, 白天/夜间云层 土壤湿度 冰雪识别 海洋水色
8
9 10
0.48-0.53
0.53-0.58 0.90-0.965
海洋水色
海洋水色 水汽
水陆边界、陆地 植被 表面温度、云 表面温度、云
1.1km
2800km
5
表面温度、云
NOAA AVHRR
风云一号
多通道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MVIRS)是风云一号的主要探测仪器。其通道 数由风云一号A星的5个增加到10个,各通道特性如下: 通道 波长(微米) 主要用途 1 2 0.58-0.68 0.84-0.89 白天云层, 冰,雪,植被 白天云层,植被,水
遥感平台—陆地卫星系列
Landsat SPOT CBERS EOS MODIS 其它陆地卫星
Landsat
Landsat的轨道为太阳同步的近极地圆形轨道, 保证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获得中等太阳高度角的上 午影像,且卫星通过某一地点的地方时相同。每 16至18天覆盖地球一次(重复覆盖周期),图像 的覆盖范围为185km * 185 km(Landsat-7为 185 *170 km)。
Landsat TM
TM4:0.76-0.90微米,近红外波段。对绿色植物 类别差异最敏感(受植物细胞结构控制),为植 物通用波段。用于生物量调查、作物长势测定、 水域判别等。 TM5:1.55-1.75微米,中红外波段。处于水的吸 收带(1.4-1.9微米)内,反映含水量敏感,用于 土壤湿度、植物含水量调查、水分状况的研究, 作物长势分析等,从而提高了区分不同作物类型 的能力。易于区分云与雪。
常用的气象卫星数据:NOAA
Chan nel 1 2 3 4 观测波长 (微米) 可见光波段 0.58-0.68 近 红 外 波 段 0.725-1.1 中红外波段 3.55-3.93 热红外波段 10.5-11.5 热红外波段 11.5-12.5 观测项目 云、冰、雪
AVHRR
分 辨 率 扫描宽 度
被检测仪器
SPOT HRV (高分辩率可见光扫描仪)
波段 XS1 波长 微米 0.5-0.59 绿色 分辨率 20米 用途 位于植被叶绿素光谱反射曲线最大值 的波长附近,对植被识别有利,同时 位于水体最小衰减值的长波一边,能 探测水的混浊度和10-20米的水深。 位于叶绿素吸收带,为可见光最佳波 段,用于识别作物、裸露土壤和岩石 表面状况。
Landsat TM
SPOT
是地球观察卫星系统。是由瑞典、比利时等国家 参加,由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设计制 造的。1986年发射第一颗,到1998年已经发射了 四颗。 SPOT的轨道是太阳同步圆形近极地轨道,高度 830 km左右,卫星的覆盖周期是26天,重复感测 能力一般3~5天,部分地区达到1天。 SPOT1、SPOT2和SPOT3其传感器为高分辩率可见光 扫描仪(High Resolution Visible sensor—— HRV),SPOT4传感器为高分辨率可见光近红外 扫描仪(high resolution visible and infrared )和植
Terra EOS MODIS(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空间分辨率250m~1000m,扫描宽度为 2330km MODIS每1-2天观测地球表面一次。获取 陆地和海洋温度、初级生产率、陆地表面 覆盖、云、汽溶胶、水汽和火情等目标的 图像。 44种产品
MODIS 36个通道情况
通道 光谱段 主要用途 通道 光谱段
77.8米
1~2天
Terra EOS MODIS
Terra是1999年12月18日美国发射的地球观测 系统(EOS)的第一颗先进的极地轨道环境 遥感卫星 EOS卫星轨道高度为距地球705公里,目前的 第一颗上午轨道卫星过境时间为地方时11: 30am左右,一天最多可以获得4条过境轨道 资料。 MODIS(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是搭载在 Terra上的一种对地观测仪
662~672 673~683 743~753 862~877 890~920 931~941 915~965 3.660~3.840 3.929~3.989 3.929~3.9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