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受力分析专题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受力分析

学科网
F F
练习5.如图所示,接触面粗糙,物块向下滑 F
zxxkw
F F
小结:
分析物体受力的一般程序:
1、明确研究对象(受力物体)。 2、受力分析的顺序: (1)先分析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2)接着分析弹力(用假设法判断)
(3)再分析摩擦力(用假设法判断) (4)最后分析外力(外力可以方向不变地平移)
3、注意:不能漏力也不能加力
zxxkw
受力分析
学科网
受力分析的一般过程
1、明确研究对象(受力物体)。
2、受力分析的顺序:
(1)先画出已知力(题目已经告诉你或者已经帮你画好 的力) (2)然后分析重力(如无特殊情况,重力总是存在,方 向总是竖直向下) (3)接着分析弹力(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有几个,那么 就有可能有几个弹力,用假设法判断)
(4)再分析摩擦力(弹力有几个,那么摩擦力就可能有 几个,方法:先判动静,静摩擦用假设法判断,动摩擦看 是否光滑) (5)最后分析外力(外力可以方向不变地平移)
3.注意:不能漏力也不能多力
①不要把研究对象的受力与其它物体的受力混淆 ②在分析各力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到它的施力物体, 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这样可以防止漏力
和添力
4.常见的模型
水平面 受力分析 静止、运动
竖直面
斜面
练习1.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静止的 物体, 接触面粗糙
F
F F
练习2.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v
光滑 F V? 粗糙
v
F
v
粗糙
光滑
练习3.如图所示,接触面粗糙,物体静止
F
F
F
练习4.物体总重力为G,进行受力分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第三章 专题1 受力分析

如果弹力 N=G,斜面体受力可以平衡,故Р可能受两个力的作用,如图甲所示.如果弹力 N<G,P 不 可能平衡.如果弹力 N > G,斜面体会受到挡板 MN 的弹力 F 和摩擦力 f ,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故 P 可能受四个力的作用.综上所述,Р可能的受力个 数是两个或四个,故 D 正确.
专题1 受力分析
专题1 受力分析
刷难关
6.[山西省实验中学 2021 高一上月考]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 体 P 连接,P 的斜面与固定挡板 MN 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 P 此刻所受的外力的个数情况是( D )
A.P 可能受到三个力 B.P 一定受到两个力 C.P 可能受到一个力 D.P 不是受到两个力,就是受到四个力
专题1 受力分析
刷题型
7.(多选)如图所示,两梯形木块 A、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始终处于静止状态,A、B 之间的接触面倾 斜.A 通过轻弹簧连接竖直墙面,轻弹簧处于水平拉伸状态.关于两木块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A 受到 B 的摩擦力沿接触面向上 B.木块 A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木块 A 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D.木块 B 受到地面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1.[吉林东北师大附中 2021 高一上期中]如图所示,木箱 A 中放一个光滑的铁球 B,它们一起静止于斜 面上,如果分别对铁球 B 和木箱 A 进行受力分析,则( A )
A.铁球 B 受到 3 个力作用 B.铁球 B 受到 4 个力作用 C.木箱 A 受到 4 个力作用 D.木箱 A 受到 6 个力作用
专题1 受力分析
刷难关
2.[山东泰安一中 2022 高一上期中](多选)如图所示,一倾角为 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一光 滑的铁球静止,需加一水平力 F,且 F 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力学例题及解析

力学一、选择题:1.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怎样运动都受到重力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思路解析: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产生两个效果:一个效果是吸引力的一部分使物体绕地球转动;另一个效果即另一部分力才是重力,也就是说重力通常只是吸引力的一部分.重力只确定于地球对物体的作用,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与物体是否受到其他的力的作用无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拉车前进,马先对车施力,车后对马施力,否则车就不能前进B.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相互作用的物体肯定接触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不论作用点在什么位置,产生的效果均相同D.某施力物体同时也肯定是受力物体思路解析:对于A选项,马与车之间的作用无先后关系.对于B选项,力的作用可以接触,如弹力、拉力等,也可以不接触,如重力、磁力等;对于C选项,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于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对于D选项,施力的同时,必需受力,这是由力的相互性确定的.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D.任何一个物体,肯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思路解析:子弹在枪管内受到火药爆炸产生的强大推力,使子弹离开枪口时有很大的速度,但子弹离开枪口后,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推力,因为不行能找到这个所谓的推力的施力物体,故不存在,A错.物体间的作用力总是相互的,甲推乙的同时,乙也推甲,故B错.不论物体是否有生命或是否有动力,它们受到别的物体的作用时,都会施力,马拉车时,车也拉马,故C错.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个物体既受到力的作用,也对四周的物体施以力的作用,所以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故D 正确.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由施力物体产生,被受力物体所接受的B.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C.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随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D.一个受力物体可以对应着一个以上的施力物体思路解析: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由哪个物体产生的;磁铁间的相互作用亦即磁场间的相互作用,磁场离不开磁铁,即磁力离不开磁铁,也就是离不开物体;力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这是由力的相互性确定的;一个物体可受多个力,因此有多个施力物体,因此,AB错,CD正确.5.铅球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铅球和地面受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坚硬没发生形变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铅球也发生了形变C.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铅球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D.铅球对地面的压力即为铅球的重力思路解析:两个物体之间有弹力,它们必定相互接触且发生了形变,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铅球发生了形变,故A、B错.铅球对地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地面而不是铅球,D错.只有C项正确.6.有关矢量和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都叫矢量B.矢量的大小可干脆相加,矢量的方向应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C.速度是矢量,但速度不能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速度,因为物体不能同时向两个方向运动D.只用大小就可以完整描述的物理量是标量思路解析:矢量的合成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包括矢量的大小和方向.答案:AD7.关于弹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必有弹力的作用②通常所说的压力、拉力、支持力等都是接触力,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由电磁力引起的③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垂直④全部物体弹力的大小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的大小成正比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方向与大小的确定因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肯定有弹性形变,故①错.弹力的大小一般随形变的增大而增大,但不肯定成正比,故④错.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8.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与支持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B.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肯定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肯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思路解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和垂直于接触面的压力,故AB选项错误.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故D错.C项正确.9.如图4-1所示,木块A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木块与水平的弹簧秤相连,弹簧秤的右端固定.若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拉动长木板以速度v匀速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F T.则()图4-1A.木块A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F TB.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F TC.若用恒力以2v的速度匀速向左拉动长木板,弹簧秤的示数为F TD.若用恒力以2v的速度匀速向左拉动长木板,弹簧秤的示数为2F T思路解析: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取决于A对木板的压力与A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与木板运动的速度无关,选项BC正确.10.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k值越大B.由弹簧本身确定,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与形变无关C.与弹簧发生的形变大小有关,形变越大,k值越大D.与弹簧本身的特性、所受拉力的大小、形变大小都无关思路解析: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的属性确定,故D错.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受作用力越大,但k不变,故AC错,选11.如图4-2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在白毛巾的中部用线与墙壁连接着,黑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设线均水平,欲将黑白毛巾分别开来,若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与其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加的水平拉力为()图4-2A.2μmgB.4μmgC.6μmgD.5μmg答案:设白毛巾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为1和3,黑毛巾的上下半部分别为2和4,则两毛巾叠折时必有四个接触面,存在四个滑动摩擦力.1和2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 F 1=μF N12=21μmg2和3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 F 2=μF N23=μ(21mg+21mg)=μmg 3和4接触面的滑动摩擦力F 3=μF N34=μ(21mg+21mg+21mg)=23μmg 4和地面的滑动摩擦力F 4=μF N =μ(21mg+21mg+21mg+21mg)=2μmg 则F=F 1+F 2+F 3+F 4=5μmg.12.在图5-1中,要将力F 沿两条虚线分解成两个力,则A 、B 、C 、D 四个图中,可以分解的是( )图5-1思路解析:我们在分解力的时候两个分力应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合力应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13.水平横梁的一端A 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 。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经典受力分析专题4(人教版)

F2 ′
M
GM
08:58
讨论题: F
F
F
F
12
F
F
12 3
F
F
12 34
08:58
例题一: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木块P和Q,水平力F推动两个
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P受到3个力的作用,Q受4个力的作用.
B.P受到2个力的作用,Q受5个力的作用. F
C.P受到3个力的作用,Q受5个力的作用.
二、力的条件性:根据各种力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和 特性进行受力分析。在分析某个力是否存在时,必 须根据该力产生的的条件是否完全具备来判断。比 如:两物体若未直接接触,则不存在弹力和摩擦力; 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但没有相互挤压,则不存在弹 力,也不存在摩擦力;两个物体接触面光滑,则一 定不存在摩擦力等等
08:58
08:58
例题
接触面粗糙
静止 f静
F
N
F
F
G
匀速下滑
f动
v
F
N
匀速下滑
08:58
静止
G 比较
倾斜面
08:58
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
N
f动 G
08:58
粗糙
例题
比较
(1)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 2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N f静
N f动
G
G
08:58
分析光滑球的受力
N
T
G
比较
T G
08:58
08:58
08:58
小试牛刀
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N
思考: 光滑? 粗糙?
G
08:58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受力分析

物体的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就是分析物体的受力, 受力分析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基础, 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
受力分析的依据是各种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特点一.几种常见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特点。
1.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只要物体在地球上, 物体就会受到重力。
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是高中物理的一个小难点。
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2.弹力弹力的产生条件是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 假设法和运动状态分析法。
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弹力的方向的判断:面面接触垂直于面, 点面接触垂直于面, 点线接触垂直于线。
【例1】如图1—1所示, 判断接触面对球有无弹力, 已知球静止, 接触面光滑。
图a 中接触面对球 无 弹力;图b 中斜面对小球 有 支持力。
【例2】如图1—2所示, 判断接触面MO 、ON 对球有无弹力, 已知球静止, 接触面光滑。
水平面ON 对球 有 支持力, 斜面MO 对球 无 弹力。
【例3】如图1—4所示, 画出物体A 所受的弹力。
a 图中物体A 静止在斜面上。
b 图中杆A 静止在光滑的半圆形的碗中。
c 图中A 球光滑, O 为圆心, O '为重心。
【例4】如图1—6所示, 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α角的曲杆, 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球, 试分析下列情况下杆对球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1)小车静止;3.摩擦力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为: (1)两物体相互接触, 且接触面粗糙;(2)接触面间有挤压;(3)有相对运动图1—1a b 图1—2 图1—4a b c或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的方向为与接触面相切, 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判断摩擦力有无和方向的方法: 假设法、运动状态分析法、牛顿第三定律分析法。
【例5】如图1—8所示, 判断下列几种情况下物体A 与接触面间有、无摩擦力。
图a 中物体A 静止。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受力分析专题

受力分析专题高一物理备课组学习意义: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而受力分析是学好力学的关键,因此,学会受力分析对学好高中物理至关重要,同学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学习目标:1、 再次理解力的相互性,明确受力物体、施力物体;2、 正确对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并作出力的示意图。
受力分析的概念:找出研究对象所受的所有力,并作出各个力的示意图。
受力分析的方法;1、 先画已知力和重力(地球表面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2、 再找弹力(方法:围绕研究对象,看有哪些物体或面与研究对象接触,再判断这些接触面或接触点是否发生形变,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弹簧的弹力); 3、 最后考虑摩擦力(凡有弹力的地方就有可能有摩擦力)。
例题精讲:分析物体A 、B 的受力情况:GNTG1N 1f2N 2f B GFBN B fA GAN A f'B N'B f如何防止“多力”、“少力”“重复力”!1、防止多力:找每一个力的施力物体,如果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存在,则这个力就存在,反之,则不存在。
2、防止少力:严格按照“受力分析的方法”的步骤按顺序分析,不要跳跃。
3、防止重复力: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
注:不要把“受力分析”变成“施力分析”,就是不能把研究对象对别的物体的力当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
练习检测:1、分析下图中A物体的受力情况。
2、分析下图中物体的受力情况,接触面均粗糙。
3、A物体都静止,分析A物体的受力情况4、分析下列物体所受的力(竖直面光滑,水平面粗糙)图1-5vv)(1v)(2(19))2(0.A8、分析下列物体所受的力。
(分别分析上图中上下两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上图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弹簧处于压缩状态)9、分析下列物体A 、B 所受的力。
AFO图1图1 上下 FBA F ABkA βBA接触面光滑。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受力分析基础练习题(word文档+参考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受力分析基础练习题(word文档+参考答案)高一物理物体的受力分析专题一、受力分析的重要性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和关键之一。
因此,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必须注意准确性。
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对受力分析的相关知识、力的判据、受力分析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有一定的理解。
二、受力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1.力的图示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一个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
箭头或箭尾通常用来表示力的作用点。
一般将物体所受的各力都看作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共点力。
2.在画图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时,有时并不需要精确画出力的大小,只要把力的方向画正确,并大概画出力的大小即可。
这样的力图称为力的示意图。
三、受力分析的方法1.研究表明物体(对象)会受到力的作用,通常同时会受到多个力的作用。
2.受力分析就是要准确地分析出物体(对象)所受的力,并能用力的示意图(受力图)表示出来。
3.隔离法:在分析被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时,要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各力的性质、大小、方向怎样,并将它们一一画在受力图上。
这种分析的方法叫隔离法。
4.内力与外力:内力是指对象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外力是指对象以外的物体给所研究对象施加的力。
5.整体法:取多个物体作为对象,分析此对象所受到的力。
(注:在整体法中只分析外力,不要分析内力。
)四、判断受力与否的三个常用判据1.条件判据。
不同性质的力的产生条件是不同的。
在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某种性质的力时,最基本的判断是依据这种力的产生进行的。
也就是说,如果这种力的产生条件得到满足,则物体必受这种力的作用。
否则,物体就不会受这种力的作用。
同学们要熟悉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条件及大小、方向的确定。
2.效果判据。
有时候,有的力的产生条件是否被满足是很难判断的。
比如,静摩擦力产生条件中的所谓“相对运动趋势”就很微妙,在具体的问题中有时就很难说清物体间到底有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到底有什么样的相对运动趋势。
高中物理必修1受力分析专题(含答案)

受力分析精选例题1如图所示,球B放在真空容器A内,且B略小于A,将它们以初速度v竖直向上抛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不计空气阻力,在它们上升的过程中,B对A无压力作用B.若不计空气阻力,在它们上升的过程中,B对A的压力向下C.若考虑空气阻力,在它们上升的过程中,B对A的压力向上D.若考虑空气阻力,在它们下落的过程中,B对A的压力向上2(2010·安徽理综)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的受力个数为( )A.3B.4C.5 D.63.(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10届“一诊”考试 2)如图所示,一长直轻杆左端水平插入墙壁固定,右端用一绳子系住拉于墙上,绳与杆之间夹角为θ.现在杆的右端挂一重物mg.则拉于墙上那根绳子的张力大小等于()A.mgB.mg/sinθC.mg/cosθD.无法确定4.(2014·昆明市质量检测)如图7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用轻质细杆连接静止于内壁光滑的半球形碗内,杆及碗口平面均水平、碗的半径及两小球之间的距离均为R,不计小球半径,则碗对每个小球的支持力大小为( )A.33mg B.233mg C.3mg D.2mg5(1)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L1、L2的两根细线上,L1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L2水平拉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现将L2线剪断,求剪断瞬间物体的加速度.(2)若将图1中的细线L1改为长度相同、质量不计的轻弹簧,如图2所示,其他条件不变,求剪断L2瞬间物体的加速度.1)下面是某同学对该题的一种解法:解:设L1线上拉力为T1,L2线上拉力为T2,重力为mg,物体在三力作用下保持平衡,T1cosθ=mg,T1sinθ=T2,T2=mgtanθ,,剪断线的瞬间,T2突然消失,物体即在T2反方向获得加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静止,A质量力。
8、分析下列物体所受的力。
(分别分析上图中上下两物体的受力情况) (分析上图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9、分析下列物体A、B所受的力。
接触面光滑
注:不要把“受力分析”变成“施力分析”,就是不能把研究对象对别的物体的力当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
练习检测:
1、分析下图中A物体的受力情况。
2、分析下图中物体的受力情况,接触面均粗糙。
3、A物体都静止,分析A物体的受力情况
4、分析下列物体所受的力(竖直面光滑,水平面粗糙)
6、按要求做下面的题。
分析A和B物体受的力
学习目标:
1、再次理解力的相互性,明确受力物体、施力物体;
2、正确对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并作出力的示意图。
受力分析的概念:
找出研究对象所受的所有力,并作出各个力的示意图。
受力分析的方法;
1、先画已知力和重力(地球表面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
2、再找弹力(方法:围绕研究对象,看有哪些物体或面与研究对象接触,再判断这些接触面或接触点是否发生形变,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弹簧的弹力);
3、最后考虑摩擦力(凡有弹力的地方就有可能有摩擦力)。
例题精讲:
分析物体A、B的受力情况:
如何防止“多力”、“少力”“重复力”!
1、防止多力:找每一个力的施力物体,如果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存在,则这个力就存在,反之,则不存在。
2、防止少力:严格按照“受力分析的方法”的步骤按顺序分析,不要跳跃。
3、防止重复力: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受力分析专题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
受力分析专题
高一物理备课组
学习意义: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而受力分析是学好力学的关键,因此,学会受力分析对学好高中物理至关重要,同学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