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DLP_SLA_LCD光固化3D打印机哪个好民用桌面3d打印机公司创想三维为您详解
SLA, DLP,FDM三种成型技术的特点

SLA 、DLP、FDM三种成型技术的特点?SLA 、DLP、FDM这三种都是3D打印机常用到的三种技术。
FDM:全称叫“熔融沉积”技术,基本原理是通过加热装置将ABS、PLA等丝材加热融化,然后通过挤出头像挤牙膏一样挤出来,一层一层堆积上去,最后成形。
大家如果见过春蚕吐丝,就清楚了(我估计90后多半没见过),类似的也是如此。
蚕体内含有绢丝蛋白质的绢丝液,蚕用嘴挤压吐出,一层一层环绕,这种液体凝固后就成了丝茧。
SLA:全称叫“立体光固化成型”,基本原理是激光束在液态树脂表面勾画出物体的第一层形状,然后制作平台下降一定的距离(0.05-0.025mm之间),再让固化层浸入液态树脂中,如此反复。
使用的树脂是光敏树脂,激光束照射后会形成固态。
DLP:全称叫“数字光投影”技术。
使用的耗材和SLA一样,都是光固化树脂。
那和SLA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叫数字光投影呢?其实在机械结构方面,DLP与SLA最大的不同在于,DLP用的是投影仪的数字光源(没用用过投影仪?买一个试试,哈哈),SLA用的是激光头。
正因为如此,DLP一扫就是一片,SLA成形只能靠一个激光点。
一些DLP机器还可以打多种材料,例如DLP200台面可以打印多种材料,树脂ABS亚克力。
打印尺寸:FDM > SLA ≈DLPFDM的机器,在架构上灵活多样,有XYZ框架结构的,有三角州结构的,有机械手臂的,因此成形尺寸可以做得很小,也可以做得很大;而而SLA和DLP在成形原理上的限制,暂时就无法做出大型的机器,SLA理论上和FDM一样可以做的无限大的尺寸,只不过速度会慢,SLA也是通过光轴移动来打印的。
而DLP呢?如果做大的话,会牺牲精度,而SLA和FDM不会。
3D打印机有XYZ三个轴来控制精度,Z轴是步进电机精度,就是咱们说的层厚,这个精度FDM、DLP、SLA没什么区别,因为买的都是市面上的步进电机,理论上最小可以到0.01MM。
差别主要是在X、Y轴精度上。
3D打印中常见的光固化技术介绍

3D打印中常见的光固化技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3D打印技术正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而在3D打印中,光固化技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光固化技术及其应用。
一、SLA技术SLA(StereoLithography Apparatus)技术是光固化技术的一种。
它是通过使用紫外线激光束照射在光敏树脂上,使其逐层固化,最终形成所需的物体。
SLA技术具有高精度、高表面质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模型制造、医疗器械、工业设计等领域。
二、DLP技术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技术是另一种常见的光固化技术。
它通过使用一块微小的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芯片,将光源反射到光敏树脂上,实现固化。
DLP技术具有高速度、高精度的特点,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常用于珠宝、鞋类、汽车零部件等行业。
三、LCD技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光固化技术。
它利用液晶显示屏作为光源,通过调节液晶屏的透光和不透光来控制光的照射,实现光敏树脂的固化。
LCD技术具有成本低、易于控制的优势,适用于个人用户和小型企业。
目前,LCD技术在3D打印领域的应用正逐渐增多。
四、多光束技术多光束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光固化技术,它通过使用多个光束同时照射在光敏树脂上,实现多个区域的同时固化。
多光束技术具有高速度、高效率的特点,能够大大提高3D打印的生产效率。
目前,多光束技术正在不断研究和发展中,有望成为未来3D打印技术的重要方向。
除了上述介绍的几种常见的光固化技术外,还有其他一些光固化技术,如SLS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技术、PolyJet技术等。
每种光固化技术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技术。
总结起来,光固化技术在3D打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过使用光源照射在光敏树脂上,实现物体的逐层固化,最终形成所需的3D打印产品。
3LCD和DLP投影机那个好

详细说明3LCD和DLP的投影机那个好?经求证:两者都不比另外一种更好。
它们都拥有超越另外一种的优势,都有自身的局限性。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投影机含有三片独立的LCD玻璃面板,分别为视频信号的红、绿、蓝三个分量。
每个LCD面板都含有数以万计(甚至上百万)的液态晶体,可被配置为开、闭合、或部分闭合的不同位置来允许光线透过。
每个单独的液态晶体本质上都像一个快门或者百叶窗那样运作,代表一个单独的像素("图元")。
当红绿蓝三色透过不同的LCD面板时,液态晶体基于该时刻该像素的每种颜色需各要多少,即时地开启和闭合。
这个行为对光线进行了调制,从而产生出了投射到屏幕上的图像。
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数字光线处理)是由Texas Instruments(德州仪器)研发的专有技术。
它的工作原理和LCD大不相同。
与让光线通过的玻璃面板不同,DLP芯片是一个由数以万计(甚至上百万)的微镜片所组成的反射表面。
每个微镜片代表一个单独的像素。
DLP的优势:DLP技术最重要的优势包括下列几个方面:密封的成像芯片:大多数DLP投影机都有密封的DLP芯片,从而消除了灰尘颗粒落在成像平面上的可能性,这样的灰尘颗粒会在投射图像上造成一个灰尘点。
LCD投影机没有密封的面板,因此存在产生灰尘点的可能。
这在空气过滤器没有按照使用手册定期清理的情况下尤为容易出现。
不需要过滤器:拥有密封DLP芯片的DLP投影机可以无需空气过滤器而正常运行。
鉴于不需要周期性的清洁或更换过滤器,维护的工作减少了。
一些厂家声称其DLP产品除了偶尔更换灯泡、打扫外壳和镜头之外,是免维护的。
其它的厂家没有这么激进,而是建议定期对风道进行吸尘,从而减少进入机器的灰尘的数量。
市场上的绝大多数DLP投影机都没有空气过滤器,但一些最为昂贵的高性能3片式DLP机型有,目前仍在使用的少量早期的DLP 机型也有。
对比FDM和SLA技术,两种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对比FDM和SLA技术,两种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3D打印的历史3D打印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但最近几年开始成为主流新闻的头条新闻,因为它对全球的产品开发、工程研究和医疗等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
随着技术的进步,业余爱好者社区已经出现,桌面3D打印机现在可供人们在家中使用。
那么3D打印技术是如何工作的,有哪些区别呢?目前有许多类型的3D打印机,从低成本的即插即用桌面3D打印机到几十万元+的工业级3D打印机器。
较流行的3D打印机有两种技术原理类型:熔融沉积建模(FDM)和立体光刻(SLA)。
虽然它们都用于从3D模型制作,但两种技术的工作原理完全不同。
让我们看看FDM和SLA 3D打印机的主要不同之处。
FDM技术FDM代表熔融沉积建模,它简单地表示材料沉积在单个层中,这些层堆叠融合在一起以创建3D模型。
FDM 3D打印机运作流程:将3D模型文件(通常为.STL或.OBJ)导入到称为切片器的程序中。
该程序将对象“切片”为单层,并创建切片文件,告诉打印机移动的位置,并控制打印速度和温度等参数。
将切片文件发送到FDM机器印刷喷嘴加热并熔化塑料丝并通过喷嘴挤出3D模型是逐层构建的,每个连续的图层在其下方的图层之上融合,直到整个模型完成FDM的优缺点FDM打印是家庭使用的最流行的3D打印形式之一。
FDM 3D打印机结构很简单,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范围存在,通常在1000元到5000元之间。
虽然它们需要大量的修补和校准才能以进行打印,但FDM打印机可以生产出具有适度细节和强度的模型。
FDM打印机制作的模型细节和表面光洁度较粗糙,因此对于更精细的模型制作以及产品开发用的精密原型制作,SLA光固化3D打印机会是更好的选择。
SLA技术立体光刻(SLA)印刷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发明的,其工作原理是用光固化树脂。
光通过称为光聚合的过程固化液态树脂并逐层构建物体。
目前,SLA是非常准确的3D打印技术之一。
SLA技术有两种主要类型:基于激光(通常缩写为SLA)或基于投影(缩写为DLP用于数字光投影)。
3d打印机的主要技术平台及优缺点

3D打印机的主要技术平台及优缺点3D打印技术从狭义上来说主要是指增材成型技术,从成型工艺上看,3D打印技术突破了传统成型方法,通过快速自动成型系统与计算机数据模型结合,无需任何附加的传统模具制造和机械加工就能够制造出各种形状复杂的原型,这使得产品的设计生产周期大大缩短,生产成本大幅下降。
3D打印,俗称“三维打印技术”或“快速制造技术”,是对一系列“增材制造”技术的总称。
那么,3D打印技术主要分为哪几种,优缺点是什么呢?以下详细说明:一、FDM:熔融沉积成型工艺熔融沉积成型工艺(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FDM)是继LOM工艺和SLA工艺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3D打印技术。
该技术于1988年发明,随后Stratasys公司成立并在1992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基于FDM技术的3D打印机——“3D造型者(3DModeler)”,这也标志着FDM技术步入商用阶段。
国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殷华公司、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都是较早引进FDM技术并进行研究的科研单位。
FDM工艺无需激光系统的支持,所用的成型材料也相对低廉,总体性价比高,这也是众多开源桌面3D打印机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
FDM成型原理:熔融沉积有时候又被称为熔丝沉积,它将丝状的热熔性材料进行加热融化,通过带有微细喷嘴的挤出机把材料挤出来。
喷头可以沿X轴的方向进行移动,工作台则沿Y轴和Z轴方向移动(当然不同的设备其机械结构的设计也许不一样),熔融的丝材被挤出后随即会和前一层材料粘合在一起。
一层材料沉积后工作台将按预定的增量下降一个厚度,然后重复以上的步骤直到工件完全成型。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FDM的详细技术原理(如图1)。
FDM成型技术的优点:(1)成本低。
熔融沉积造型技术用液化器代替了激光器,设备费用低;另外原材料的利用效率高且没有毒气或化学物质的污染,使得成型成本大大降低。
(2)原材料以材料卷得的形式提供,易于粉末材料搬运和储存以及快速更换;(3)原材料在成型过程中无化学变化,相对金属粉末,树脂固化制件成型的变形小。
工业级SLA光固化3D打印机技术参数.doc

工业级SLA光固化3D打印机技术参数一、采购数量:工业级SLA 3D打印机1台二、详细技术参数(1)工业级SLA光固化3D打印机1、★成型原理:SLA激光固化分层制作;2、材料类型:光敏树脂(可以通用类ABS,类亚克力,类橡胶,高温、常温材料等);3、★成型精度:±0.05mm~0.1mm(L≤100mm);±(0.05%~0.1%)*L mm(L>100mm);4、成型速度:80~250g/h;5、★成型空间:≥500mm(X)*400mm(Y)*300mm(Z);6、激光类型:半导体泵浦源激光器,波长355nm,功率≥500mw(变光斑3W),聚焦平面光斑尺寸≤0.15mm,加工速度≥5~10m/S;7、涂铺方式:智能定位真空吸附涂层,防误操作刮刀定位系统;8、正常层厚0.1mm,快速制作层厚0.1-0.15mm,精密制作层厚0.05-0.1mm;9、★光学扫描系统:高品质进口高速振镜扫描系统,扫描速度8m/S,跳跨速度10m/s;10、升降系统:垂直分辨率0.0002mm,重复定位精度±0.01mm;11、敞开式树脂槽:便于多种型号树脂的更换;人性化清洗排料孔,清洗换料更轻松;12、真空吸附式涂敷系统技术功能:提高刮平板运动速度,提高制作速度;消除制件气泡,提高制件质量;制件上表面平整,垂直方向精度高;13、成型树脂液面激光检测及液位自动补偿技术功能:精确控制层厚度,保证制件精度;制作过程中可自动补偿液面波动;缩短液面自动流平时间,提高制作速度;14、★自动工艺功能:制件过程中,实时地检测激光功率,根据材料的光学性能和光功率动态调整激光扫描速度,充分利用机器性能,加快制件速度;15、树脂加热方式:可控式远红外加热系统(或风热加热系统);16、设备支架钣金:3mm加厚钣金结构,一体式框架,5厘定制方管,更具稳固性能;17、★控制系统采用windows7及以上操作系统,以太网。
详解LCD技术的光固化3D打印机

详解LCD技术的光固化3D打印机30多年前,3D打印面世那天,就是从光固化技术SLA(激光扫描)立体光刻技术开始的。
所以光固化才是3D打印技术的老大。
后来大家都知道的reprap的开源技术,让FDM的熔融挤出技术走向大众,SLS的烧结技术,特别作为金属烧结,使3D打印走向高端应用。
光固化自身也发展也层出不穷。
光固化主流技术,第一代SLA,利用紫外激光(355nm或405nm)为光源,用振镜系统来控制激光光斑扫描,扫过之处的液体树脂就选择性固化了。
第二代DLP紫外数字投影技术,利用405nm光源,通过德州仪器的数字微镜技术,选择性的将面光源投射到液态树脂使之固化。
其中DLP技术包括大名鼎鼎的速度快100倍的CLIP连续打印技术。
所有光固化技术的z轴方向分为两种方案:桌面型都是光源在下,通过窗口和离型膜,成型往上拉出来;工业大型的都是光源在上,成型下沉到液面以下,液面不需要离型膜。
一、LCD技术的光固化详解光固化技术,除了SLA激光扫描和DLP数字投影,目前形成了一种新的技术,就是利用LCD作为光源的技术。
LCD打印技术,最简单的理解,就是DLP技术的光源用LCD来代替。
我们可以回顾光固化技术的特点,每一个光固化技术的核心都是围绕光源问题的解决方案,从激光扫描的SLA,到数字投影的DLP,再到最新的LCD打印技术。
很有意思的告诉你,其实LCD技术分为两种,两种还不一样。
其分界线就是光源波长,一个是405nm紫外,一个是400-600nm可见光。
LCD掩膜光固化:用405nm 紫外光(和DLP一样),加上LCD面板作为选择性透光的技术,是LCD掩膜技术(LCDmasking)或者行业里有很多各自的名字,例如选择数字光处理(mDLP),液晶DLP 技术,紫外掩膜固化等等。
LCD掩膜技术从2013年就有人开始研制。
有兴趣可以搜到最早的创客用普通电脑LCD显示器去掉背光板,加上405的LED灯珠做背光,试着打印uv树脂。
杭州3D打印机解析SLA、DLP3D打印技术

杭州3D打印机解析SLA、DLP3D打印技术按照成型技术不同,3D打印机可分为FDM机型、SLA机型、DLP机型、SLS机型等等,SLS(选择激光烧结成型)技术多被运用于工业技术,当然3D打印机的成型技术不止这些。
今天,我们着重谈SLA技术以及DLP技术。
我们知道,3D打印的主流应用技术为FDM,其市场占有率较高。
厂商一般会倾向于选择FDM机型生产,另一方面主要是相关技术的开源。
SLA/DLP成型技术精度高,但是造价高。
随后智高公司研发生产的DLP光固化3D打印机在近期投放市场,决定以技术共享的方式,带给大家一个全新的3D打印机,具体,请往下看。
SLA的全称即为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DLP与SLA的成型技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DLP 技术是在SLA成型技术上置入DLP投影技术。
我们先来看SLA技术,其实SLA成型技术理解起来较为简单。
该技术主要是将特定强度的激光聚焦到3D打印材料的表面,使其凝固成型。
SLA成型主要是点到线、线到面逐渐成型的过程,与SLA不同,DLP技术主要利用DLP投影,投影过程中将整个面的激光聚焦到3D打印材料表面。
所以DLP技术的机型打印速度更快。
成型过程谈毕,我们再来看SLA/DLP技术的3D打印材料,其实该技术所使用的材料相对简单,主要为光敏树脂材料。
注意,此次的光敏树脂材料主要为液态。
光敏树脂材料的售价也相对较高,比FDM成型技术的PLA/ABS线性材料贵。
诚然,立体光固化的概念早在1986年便被美国一位博士提出,是发现最早的3D打印成型技术。
SLA第一次真正应用还是在1988年,当时3D Systems公司根据SLA成型技术原理制作世界上第一台SLA 3D打印机——SLA250,并将其商业化。
随后,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利用SLA技术生产3D打印机。
当然,也有很多因为专利的问题而产生纠纷。
Fornlabs 公司就是一个典型,它生产的Form 3以及Form 3L质量较高、外型也较为美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DLP_SLA_LCD光固化3D打印机哪个好?民用桌面3d打印机公司
创想三维为您详解
近年来,光固化3D打印机凭借微米级打印精度等优势,已成为市面上较为常见的3D 打印机设备,且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正如有些材料遇热硬化,而有些遇冷硬化一样,光固化所采用的“光敏树脂”,是由聚合物单体与预聚体组成,加有光引发剂(光敏剂),一般为液态。
光敏树脂经过一定波长的UV光照射后,引起聚合反应最终固化,这也是光固化3D打印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不过相信细心的网友都已发现,目前在售的光固化3D打印机产品名称前面,往往还会带有SLA/DLP/ LCD等字样以示区别。
而这些大写字母,就是该设备所采用的光固化成型技术的缩写。
那么,基于不同成型技术的光固化3D打印机的优劣区别在哪里呢?
由于不同的光固化成型技术,往往对3D打印机的打印性能、使用寿命等会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方便大家对于相关产品有个基本了解。
下面,创想三维小编就针对这些不同技术类
型的3d打印机产品的特点,为大家做个简单分析。
一、SLA光固化3D打印机
SLA技术是第一代光固化主流技术,它在国内有多种翻译叫法,如立体光刻、立体印刷、光造型等等。
实际上,SLA成型技术不仅世界上最早出现并实现商品化的一种快速成形技术,也是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的快速成形技术之一。
该技术主要通过利用紫外激光(355nm或405nm)为光源,并用振镜系统来控制激光光斑扫描,使得扫过之处的液体树脂选择性固化,从而完成实体打印。
SLA打印过程一般经过3个步骤:首先,机器对3D模型进行切片化处理,确定打印路径;其次,机器按照程序对光敏树脂材料表面进行照射,照射过程为点到线、线到面,分层进行固化,直至成品出现;最后,将成品取出进行后期处理工作,如染色、喷漆等。
SLA在打印精度上拥有FDM机型无法逾越的优势,具有成型件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后处理简单等特点,因此可应用于动漫手办等领域。
不过,SLA成型技术的缺点也不容忽视。
SLA系统不但造价高昂,使用和维护成本过高,由于其需要对液体进行操作的精密设备,因此对工作环境要求也非常苛刻。
同时,由于其采用激光光斑逐点、逐线进行扫描,因此打印效率较低。
尤其是该技术专利还被单一公司所垄断,专利壁垒导致市面上的相关设备可选择的范围,也较DLP光固化3D打印机要少得多,且多为工业级高端产品。
二、DLP光固化3D打印机
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缩写:DLP)是在SLA技术出现的十余年后才出现的,该技术也是业界公认的第二代光固化成型技术,距今也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
DLP技术最早是由德州仪器开发出来的,主要是通过投影仪来逐层固化光敏聚合物液体,从而创建出3D打印对象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
这种成型技术首先利用切片软件把模型切薄片,投影机播放幻灯片,每一层图像在树脂层很薄的区域产生光聚合反应固化,形成零件的一个薄层,然后成型台移动一层,投影机继续播放下一张幻灯片,继续加工下一层,如此循环,直达打印结束,所以不但成型精度高,而且打印速度也非常快。
由于SLA和DLP这两种成型技术使用的耗材都是光固化树脂,并且两种成型技术原理非常类似,因此业界在研究3d打印成型技术时,往往喜欢将这两种技术当成同类技术看待,但其实二者在很多方面仍有一定的区别的。
由于DLP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采用投影仪成片成片地来逐层固化光敏聚合物液体的,所以打印速度非常快;而SLA技术则是使用激光束在液态树脂表面勾画出物体,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形成实体模型,因此SLA技术工作效率要远低于前者,而二者的打印精度却几乎没有区别,均可达到微米级!
此外,DLP技术应用于3D打印中时,还具备其他诸多优势:(1)高速的空间光调制器,显示速率高达32 kHz;(2)光效率高,微镜反射率达88%以上;(3)窗口透射率大于97%;(4)支持波长范围在365nm至2500nm之间;(4)微镜的光学效率不受温度影响。
不过,由于打印液态树脂材料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要保持在封闭环境,同时,DLP 光固化3D打印机的核心零部件一般来自于进口的高精度德州仪器UV光机,因此造价不便宜。
就拿创想三维新一代DLP光固化3d打印机DP002来说,目前该设备市场价格在五六万元人民币左右,而这已是市面上同类产品中性价比较高的产品了。
但尽管如此,凭借超高打印精度、良好的成型表面质量、超长的使用寿命等优势,创想三维DP002仍受到众多用户的喜爱,并已被应用于牙科义齿、珠宝首饰、动漫手办等领域。
三、LCD光固化3D打印机
除了SLA激光扫描和DLP数字投影,目前形成了一种新的技术,就是利用LCD作为光源的技术。
LCD打印技术,最简单的理解,就是DLP技术的光源用LCD来代替。
LCD主要是利用光学投射穿过红绿蓝三原色滤镜过滤掉红外线和紫外线后,再将三原色投射穿过三片液晶板上,合成投影成像。
需要指出的是,LCD成型技术是一种开源技术,最早始于2013年,因此其关键零部件成本要远低于DLP和SLA两种技术。
不过,由于该成型技术需要使用大功率紫外光照射,并利用透过的极少量紫外光进行固化成型。
而LCD液晶屏本身就是怕紫外线的,被照射后会快速老化,同时该核心部件除了要经受耐热和高温散热的考验外,还要承受几十瓦405LED灯珠的数小时高强度烘烤,因此使用寿命非常短。
若经常使用的话,其核心部件LCD屏往往在一到两个月就会被损坏。
但该项技术的前景仍然被业界看好,且有团队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就包括全球知名的民用3D打印机公司创想三维团队,并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果。
据了解,近年该公司研发团队针对LCD成型技术中,LCD屏使用寿命短这一硬伤进行大量创新优化,成功将LCD屏幕的使用寿命提高到半年以上(中等使用强度),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该公司首款桌面级LCD光固化3D打印机LD-001,在业界激起强烈反响!
据了解,创想三维LCD光固化3D打印机LD-001不仅在打印尺寸、打印精度方面不亚于市场面的高端DLP光固化3D打印机,其3000元出头的零售价,也仅是后者的1/15左右而已。
更难能可贵的是,创想三维还基于该设备的LCD 2K屏是损耗件的事实,也提供了专用LCD 2K屏零件供用户定期更换,费用只要300元人民币左右,极具吸引力!
据悉,创想三维LCD光固化3D打印机LD-001可用于珠宝首饰、动漫手办等领域。
以上就是创想三维小编为大家总结的这三种光固化3D打印机的各自特点,希望对大家都有帮助,感谢!
关于创想三维
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是国际知名的3D打印机制造商,是国内热熔沉积(FDM)和光固化(DLP)3D打印机研发、量产的先行者。
早在数年之前,公司就专门成立了光固化
事业部,负责相关技术的攻关创新,推出的两款DLP光固化3D打印机,在市场上广受赞誉。
但受其高昂的成本限制,一般只在以牙科、珠宝为首的中高端领域应用,而LCD打印技术的出现,为光固化3D打印机的市场化应用,迎来了曙光。
同时,作为国产3D打印产业的领军品牌,公司一直致力于3D打印机的市场化应用,为个人、家庭、学校、企业提供高效实惠的3D打印综合方案,满足每个创意对于效益、质量及快速成型的要求。
创想三维也是首批增材制造(3D打印)企学研实践教育联盟会员,国家创新中心金卡会员,已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著名品牌、中国自主创新品牌、ISO9001等多项认证,拥有数十项桌面级、工业级、教育级3D打印机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