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

合集下载

巨噬细胞功能实验报告

巨噬细胞功能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巨噬细胞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

2. 掌握巨噬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

3. 学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巨噬细胞是一种具有强大吞噬功能的免疫细胞,在免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巨噬细胞能够识别、吞噬和消化病原微生物、凋亡细胞等异物,并参与抗原呈递、免疫调节等过程。

本实验通过分离、培养和鉴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并检测其吞噬功能,以了解巨噬细胞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6-8周龄小鼠2. 试剂:胎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鸡红细胞、冷亚甲蓝染液等3. 仪器:超净工作台、CO2培养箱、倒置显微镜、移液器、培养皿、离心机等四、实验方法1. 巨噬细胞的分离与培养(1)小鼠处死后,打开腹腔,取出肠系膜,剪成1cm×1cm的小块。

(2)将小块组织放入装有生理盐水的培养皿中,用剪刀剪碎,制成组织悬液。

(3)将组织悬液移入离心管,以1000r/min的速度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

(4)加入适量RPMI-1640培养基,重悬细胞,以1000r/min的速度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

(5)加入适量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重悬细胞,调整细胞浓度至1×10^6个/mL。

(6)将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皿中,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24h。

2. 巨噬细胞的鉴定(1)取少量细胞悬液,加入适量台盼蓝染液,混匀,室温放置5min。

(2)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计算细胞死亡率。

(3)收集培养24h的细胞,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判断细胞类型。

3.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1)取适量鸡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调整红细胞浓度为2×10^9个/mL。

(2)将鸡红细胞加入巨噬细胞培养液中,37℃、5%CO2条件下孵育30min。

(3)取出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弃去上清液。

(4)加入适量冷亚甲蓝染液,混匀,室温放置5min。

大吞噬实验的实验报告

大吞噬实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和了解巨噬细胞对异物的吞噬过程。

2. 掌握巨噬细胞吞噬实验的操作方法。

3. 分析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二、实验原理巨噬细胞是一种具有吞噬功能的免疫细胞,主要来源于单核细胞。

在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时,巨噬细胞可以吞噬病原体,并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共同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

本实验通过观察巨噬细胞对异物的吞噬过程,了解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三、实验材料1. 小鼠:体重20-25g,雌雄不限。

2. 无菌生理盐水。

3. 鸡红细胞悬液。

4. 巨噬细胞培养液。

5. 巨噬细胞培养瓶。

6. 显微镜及配套设备。

7. 吸管、试管、离心机、移液器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将小鼠置于恒温恒湿的环境中饲养,适应环境。

实验前1天,用无菌生理盐水给小鼠灌胃,以提高巨噬细胞的活性。

2. 巨噬细胞培养: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加入巨噬细胞培养液,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3. 实验操作:a. 取鸡红细胞悬液,用生理盐水稀释至一定浓度。

b. 将培养好的巨噬细胞悬液加入鸡红细胞悬液中,混合均匀。

c. 将混合液加入巨噬细胞培养瓶中,置于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d. 取出培养瓶,用吸管轻轻吹打,使巨噬细胞与鸡红细胞分离。

e. 将分离后的巨噬细胞悬液离心,弃去上清液,收集沉淀。

4. 观察与记录:a. 取巨噬细胞沉淀,制成涂片。

b. 用姬姆萨染色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c. 记录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情况,包括吞噬细胞的形态、吞噬的鸡红细胞数量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巨噬细胞呈现出典型的吞噬形态,细胞内含有多个鸡红细胞。

2. 分析:a. 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具有明显的吞噬作用,说明巨噬细胞在机体免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b. 吞噬细胞的形态变化与鸡红细胞的吞噬程度有关,吞噬程度越高,细胞形态变化越明显。

c. 通过观察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可以了解巨噬细胞在机体免疫反应中的活性。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观察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过程,验证了巨噬细胞在机体免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巨噬细胞观察实验报告(3篇)

巨噬细胞观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巨噬细胞的基本形态和生物学特性。

2. 掌握巨噬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

3. 观察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分析其吞噬能力。

二、实验原理巨噬细胞是一种具有吞噬功能的免疫细胞,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在机体免疫应答中,巨噬细胞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通过分离和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其吞噬功能,以了解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2. 实验试剂:无菌生理盐水、台盼蓝染液、鸡红细胞悬液、小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等3. 实验设备:解剖显微镜、手术器械、细胞培养箱、细胞培养皿、离心机、显微镜等四、实验方法1. 巨噬细胞的分离和培养(1)无菌操作下,取小鼠腹腔液,加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混匀。

(2)将混合液以1 0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液。

(3)加入适量RPMI-1640培养基,轻轻吹打,使细胞悬浮。

(4)将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皿中,置于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2. 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观察(1)将培养好的巨噬细胞悬液,以1 0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液。

(2)加入台盼蓝染液,染色5 min。

(3)用生理盐水冲洗3次,弃上清液。

(4)加入鸡红细胞悬液,混匀。

(5)将细胞悬液置于细胞培养箱中培养30 min。

(6)取出细胞,以1 0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液。

(7)加入适量RPMI-1640培养基,轻轻吹打,使细胞悬浮。

(8)将细胞悬液滴于载玻片上,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巨噬细胞的分离和培养在实验过程中,成功分离和培养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质丰富。

2. 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具有吞噬作用。

部分巨噬细胞吞噬了鸡红细胞,细胞质内出现红色颗粒。

3. 吞噬能力分析通过观察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数量,可以评估其吞噬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较强,吞噬鸡红细胞的数量较多。

吞噬功能测定实验报告

吞噬功能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的操作步骤。

3. 分析吞噬功能测定的结果,评估吞噬细胞的功能状态。

二、实验原理吞噬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吞噬、消化病原微生物和衰老细胞等功能。

吞噬功能测定是评估机体免疫功能的一种方法。

本实验通过测定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了解其吞噬能力,从而评估机体免疫功能。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6-8周龄,体重20-25g)。

2. 试剂: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分离试剂、鸡红细胞悬液、瑞氏染液、生理盐水、0.1%吐温-80、磷酸缓冲盐溶液(PBS)等。

3. 仪器:显微镜、离心机、移液器、培养皿、载玻片、试管等。

四、实验方法1. 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分离将小白鼠处死,无菌操作取腹腔液,加入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分离试剂,充分混匀后室温放置5分钟。

低速离心(1000r/min,5分钟)分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2. 吞噬功能测定(1)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取分离的中性粒细胞,加入鸡红细胞悬液,37℃孵育30分钟。

低速离心(1000r/min,5分钟)弃上清,加入瑞氏染液,染色5分钟。

洗涤、干燥、封片,显微镜下观察中性粒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情况。

(2)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取分离的巨噬细胞,加入鸡红细胞悬液,37℃孵育30分钟。

低速离心(1000r/min,5分钟)弃上清,加入瑞氏染液,染色5分钟。

洗涤、干燥、封片,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情况。

3. 结果分析计算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

吞噬百分率=吞噬有鸡红细胞的细胞数/细胞总数×100%;吞噬指数=吞噬的鸡红细胞总数/吞噬有鸡红细胞的细胞数。

五、实验结果1.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吞噬百分率:60.5%;吞噬指数:1.2。

2.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吞噬百分率:70.2%;吞噬指数:1.8。

六、讨论本次实验成功测定了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巨噬细胞的实验报告

巨噬细胞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巨噬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2. 掌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的操作方法;3. 分析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细胞,具有吞噬、清除病原体、分泌细胞因子等生物学功能。

本实验通过观察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作用,评估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动物:小鼠;2. 实验试剂:鸡红细胞、生理盐水、冷亚甲蓝染色液、培养皿、显微镜、移液器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处理:取健康小鼠,腹腔注射6%无菌淀粉液1ml,诱导腹腔巨噬细胞产生。

2. 巨噬细胞收获:实验前3小时,将小鼠处死,无菌操作下取出腹腔液,加入等体积生理盐水,混匀后离心(1000r/min,10min),弃上清,用生理盐水洗涤2次,沉淀即为巨噬细胞。

3. 巨噬细胞吞噬实验:将收获的巨噬细胞加入培养皿中,加入适量鸡红细胞,37℃培养1小时。

4. 巨噬细胞染色:将培养好的巨噬细胞加入冷亚甲蓝染色液,染色5分钟。

5. 巨噬细胞观察:用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情况,计算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微镜下观察到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现象,部分鸡红细胞被吞噬细胞包裹。

2. 实验分析:(1)吞噬百分率: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巨噬细胞总数×100%;(2)吞噬指数:吞噬的鸡红细胞总数/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观察到了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现象,说明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

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可以作为评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重要指标。

七、实验讨论1. 巨噬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吞噬功能是其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

2. 本实验采用腹腔巨噬细胞,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3. 影响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巨噬细胞的来源、成熟度、环境因素等。

4. 本实验为后续研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因素提供了基础。

八、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观察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现象,成功评估了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吞噬现象观察实验报告

吞噬现象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2. 观察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过程,加深对吞噬作用机制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巨噬细胞是一类具有吞噬功能的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吞噬并消化各种抗原物质,如细菌、病毒、细胞碎片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作用,了解吞噬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动物:清洁级雄性小鼠(体重20-25g)。

2. 实验试剂:鸡红细胞悬液、生理盐水、台盼蓝染色液、显微镜等。

3. 实验仪器:超净工作台、移液器、显微镜、离心机等。

四、实验步骤1. 麻醉小鼠,打开腹腔,收集腹腔巨噬细胞。

2. 将收集到的巨噬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两次,制成细胞悬液。

3. 将鸡红细胞悬液与巨噬细胞悬液按一定比例混合,置于37℃水浴中温育30分钟。

4. 取出混合液,用台盼蓝染色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5. 记录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量和形态变化。

五、实验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具有明显的吞噬作用。

具体表现为:1. 部分巨噬细胞表面出现鸡红细胞,表明巨噬细胞已将鸡红细胞吞噬入细胞内。

2. 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核形态发生改变。

3. 部分巨噬细胞内可见被吞噬的鸡红细胞碎片。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具有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这与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相一致。

2. 吞噬过程中,巨噬细胞表面出现鸡红细胞,说明巨噬细胞通过表面受体识别鸡红细胞。

3. 吞噬后,巨噬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核形态发生改变,说明巨噬细胞在吞噬过程中发生了代谢变化。

4. 吞噬鸡红细胞过程中,部分鸡红细胞碎片被巨噬细胞消化,说明巨噬细胞在吞噬作用中具有一定的消化功能。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观察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现象,加深了对吞噬作用机制的理解。

实验结果表明,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识别、吞噬和消化抗原物质的能力。

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观察细胞学实验报告

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观察细胞学实验报告

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观察细胞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了解巨噬细胞在防御机体内外侵犯的微生物和异物时的作用机制。

实验原理:巨噬细胞是一种能够吞噬和消化体内外各种微生物及其他异物的免疫细胞,其作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异物与巨噬细胞表面的膜蛋白结合,通过膜囊泡(吞噬体)形成吞噬泡;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形成溶酶体-吞噬体复合物,完成异物的吞噬和溶解。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1.1. 预先培养巨噬细胞至对数生长期,并调整细胞浓度为1×10^6 cells/mL;1.2.准备巨噬细胞富集培养液、悬浮液和含有正常培养液的对照组,分别标记为A、B和C组;1.3.准备大肠杆菌溶菌液;1.4.准备各组的显微镜载玻片。

2.差速计数法确定吞噬指数2.1.取3只显微镜载玻片,分别滴加A、B和C组巨噬细胞液,每个组各滴2滴;2.2.于25℃恒温槽中孵育15分钟;2.3.分别在显微镜下用10倍镜进行巨噬细胞数目计数;2.4.计算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公式如下:吞噬指数=A-B/C-B。

3.吞噬试验3.1.在显微镜盖片上涂抹一层巨噬细胞富集液;3.2.将滴管中的巨噬细胞悬浮液加入巨噬细胞富集液之上,形成巨噬细胞层;3.3.在巨噬细胞层上滴加大肠杆菌溶菌液,并进行密封;3.4.将盖片置于37℃恒温槽中孵育30分钟;3.5.取出巨噬细胞盖片,用0.01%新洁尔灭溶液洗涤;3.6.加入吉姆萨酮染色试剂,显色15分钟后以洁净水洗净;3.7.在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内的大肠杆菌数量。

4.数据处理4.1.统计吞噬细胞内大肠杆菌数量;4.2.分析吞噬指数和巨噬细胞内大肠杆菌数量的关系。

实验结果:根据差速计数法得出的巨噬细胞吞噬指数为0.67、在吞噬试验中观察到,巨噬细胞内存在许多吉姆萨酮染色的大肠杆菌。

实验讨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第一道防线,可以吞噬和杀灭多种病原菌和异物。

实验结果表明,巨噬细胞吞噬指数为0.67,说明巨噬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能力。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实验原理】巨噬细胞对颗粒性异物具有很强的吞噬功能。

当鸡红细胞被注入小鼠腹腔时,会被腹腔中的巨噬细胞吞噬。

取小鼠腹腔液涂片、染色,在显微镜下可见到鸡红细胞被吞噬的现象。

计算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可判断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试剂和器材】1. 动物体重20-25g的健康小鼠。

2. 1%鸡红细胞(CRBC)悬液自鸡液静脉或心脏采血,放Alsever液中保存(鸡血与Alsever 液1:5混合),置4℃可有效保存1个月,临用前用生理盐水将CRBC洗3次,按红细胞压积配成1%CRBC悬液。

3. 6%可溶性淀粉肉汤培养基肉汤培养基100ml加入可溶性淀粉6g,混匀,置100℃水浴煮沸消毒。

4. 其他试剂瑞氏(Wright)染液、生理盐水等。

5. 器材无菌注射器及针头、剪刀、镊子、解剖盘、载玻片、显微镜等。

【步骤和方法】1.试验前3天,于小鼠腹腔注射6%可溶性淀粉肉汤培养基1ml。

2.于试验当天,小鼠腹腔注入1%CRBC悬液0.5ml,并轻轻揉腹。

3.30min后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取腹腔液涂片,自然干燥后瑞氏染色,用油镜观察。

【结果判定】镜下可见吞噬细胞核呈蓝色,被吞噬的鸡红细胞呈椭圆形,其胞浆呈红色而核被染成蓝色。

呈油镜下随机观察100个巨噬细胞,计数吞噬有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和吞噬的鸡红细胞总数。

吞噬百分率= (吞噬CRBC的巨噬细胞数/100)*100%吞噬指数= 吞噬细胞吞噬的CRBC总数/100【注意事项】1.涂片的薄厚要适当,否则影响计数。

2.小鼠腹腔注射时不要刺伤内脏。

3.如小鼠腹腔液过少,可注入适量生理盐水。

4.剪开小鼠腹腔时应避免出血,否则将影响试验结果。

5.被吞噬的鸡红细胞时间过长可被消化,时间过短未被吞噬,必须掌握好吞噬作用时间。

阿氏液配方:葡萄糖 2.05克柠檬酸钠0.8克柠檬酸0.055克氯化钠0.42克加蒸馏水至100毫升,加热溶解后将pH值调到6.1,经过69千帕,15分钟的高压灭菌,放置在4℃的环境内,保存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
1、【实验原理】
(1)巨噬细胞作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主要细胞,具有活跃的吞噬功能。

能清除体内抗原物质及变性的细胞,在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中均起重要作用。

MΦ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可使其吞噬功能明显增强。

(2)此实验采用体内法,即:在小鼠体内诱导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后,再给小鼠腹腔注射鸡红细胞30min后处死小鼠,取出腹腔液,以冷美蓝染色,油镜下计数吞噬鸡红细胞的百分数,及观察巨噬细胞中内因被杀死而染为蓝色的鸡红细胞的形态、数目,以判断巨噬细胞中的杀伤能力,由此间接地测定机体的非特异免疫水平。

2、【实验步骤】
(1)试验前3d,小白鼠腹腔注射6%无菌淀粉液1ml,诱导巨噬细胞渗出至腹腔中。

(2)实验时,每只小鼠腹腔注射鸡红细胞液1ml,轻揉腹部,使红细胞在腹腔中分布均匀,利于吞噬
(3)30min后,将小鼠拉颈处死,固定,打开腹腔暴露肠管,用吸管取出腹腔液,均匀涂布于载玻片上,然后再滴一小滴0.03%冷美蓝溶液,盖上盖玻片。

(4)低倍镜下找到观察区域后,换高倍镜下进行观察,计数
3、【实验结果】
4、【结果分析】
(1)如图所示,在小鼠体内诱导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后,再给小鼠注射鸡红细胞后镜检腹腔液,可观察到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现象,并且可以看到部分鸡红细胞聚集到吞噬细胞附近。

(2)镜下可见吞噬细胞核呈蓝色,被吞噬的鸡红细胞呈椭圆形,其胞浆呈红色而核被染成蓝色。

(3)由于未将腹腔液和冷美蓝溶液充分混合均匀,使得视野中出现大片深染区域。

总体实验结果较好,视野中央可见清晰的吞噬了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

5、【注意事项】
(1)涂片的薄厚要适当,否则影响计数。

(2)小鼠腹腔注射时不要刺伤内脏。

(3)如小鼠腹腔液过少,可注入适量生理盐水。

(4)剪开小鼠腹腔时应避免出血,否则将影响试验结果。

(5)被吞噬的鸡红细胞时间过长可被消化,时间过短未被吞噬,必须掌握好吞噬作用时间。

实验二双向琼脂扩散实验
1、【实验原理】
(1)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两者比例适当并有电解质存在及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经一定的时间,可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线/环的现象,称为沉淀反应。

(2)琼脂扩散是指为可溶性抗原与抗体在琼脂凝胶中所呈现的一种沉淀反应。

当对应的抗原、抗体在半固体琼脂终相遇,且二者比例适当时,便出现可见的白色沉淀线,这组沉淀线是一组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复合物。

当琼脂中有多组不同的抗原、抗体存在时,便各自依其扩散速度的差异,再适当的部位形成独立的沉淀线。

因此,琼脂扩散不仅用于疾病的诊断,更广泛地用于抗原成分的分析。

(3)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是定性实验。

将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分别加人琼脂板上的孔内,两者均可扩散,在抗原抗体比例适宜处形成可见的沉淀线。

如果不是相应的抗原与抗体,就不出现沉淀线。

本试验常用于分析抗原抗体的纯度及相互关系。

2、【实验步骤】
(1)制板:将熔化的1%琼脂加在玻片上,3ml/板。

(2)打孔:待琼脂凝固后,在板上打孔。

(3)加样:在空中加入相应抗原、抗体。

(4)结果观察将琼脂板放入湿盒内置 37c 温箱中 24 小时后取出观察结果。

3、【实验结果】
4、【结果分析】
(1)如图所示,在中央孔与添加抗原1的孔之间出现沉淀线,有抗原抗体反应,为阳性反应,说明抗原1与抗体相对应。

中央孔与添加抗原2的孔之间没有沉淀线,说明抗原2与抗体之间不相对应。

(2)抗体与抗原发生扩散时,随扩散距离的增大浓度降低,在抗原抗体比例适宜处形成可见的沉淀线。

当有沉淀线出现时,说明有抗原抗体反应。

5、【注意事项】
(1)加样时不要将琼脂划破,以免影响沉淀线的形成。

(2)反应时间要适宜,时间过长,沉淀线可解离而导致假阴性、不出现或不清楚。

(3)加样时不同浓度抗体和抗原不要混淆,影响试验结果。

(4)试验前应做预试验,确定抗体的稀释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