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升法施工 PDF
桥梁顶升的具体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桥梁顶升的具体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1:正文:桥梁顶升的具体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1. 前言桥梁顶升是一种常用的修建和维护桥梁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桥梁顶升的具体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2. 施工准备2.1 设计规划在进行桥梁顶升工程前,需要审查和了解相关的设计规划文件,并确保施工方案符合要求。
2.2 工程测量进行工程测量,包括确定桥梁的尺寸、荷载分布、地质情况等,以确定合适的顶升方案。
2.3 设备准备准备所需的顶升设备和工具,包括起重机、液压缸、托座等。
3. 施工步骤3.1 桥梁支撑在进行桥梁顶升前,需确保桥梁有足够的支撑力,以防止施工过程中的不稳定性。
3.2 顶升设备安装安装顶升设备,包括起重机和液压系统。
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操作。
3.3 顶升过程根据设计方案,逐渐增加液压缸的油压,使桥梁慢慢抬升。
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控变形和沉降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3.4 确定高度通过实测和监控,确定桥梁达到所需的升高高度。
4. 注意事项4.1 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4.2 桥梁监测在顶升过程中,应进行桥梁变形和沉降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3 顶升速度顶升速度应适中,避免过快或过慢造成桥梁变形或失稳。
4.4 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要遵守环境保护相关规定,减少噪音、污染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5 完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完工验收,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 顶升:通过外力使物体抬升或提高的方法。
2. 液压缸:利用液体的压力作用实现运动的装置。
--------------------------------------------------------------------2:正文:桥梁顶升的具体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1. 引言本文旨在详细介绍桥梁顶升的具体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大跨度钢网架结构整体顶升施工工艺

大跨度钢网架结构整体顶升施工工艺发布时间:2022-12-25T07:32:40.779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6期作者:齐文豪[导读] 以高速铁路站房大跨度钢网架结构为工程背景齐文豪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000摘要:以高速铁路站房大跨度钢网架结构为工程背景,本文详细介绍了站房钢结构屋盖结构的整体顶升施工工艺。
该结构采用构建地面进行预拼装整体顶升,悬挑部分地面分块拼装、分片吊装再进行高空对接安装的施工方法。
为顺利完成钢网架结构的安装,采用了分阶段整体同步顶升法,即将钢网架结构在二层地面拼装顶升至三层楼面高度,通过向四周延伸拼装钢网架,并增加、调整顶升设备后继续顶升至设计高度。
保证了钢结构的安装精度,缩短了工期,有效提高了工程质量,为类似工程的顶升施工提供了参考实例。
关键词:整体顶升;分阶段;钢结构;网架1.工程概况本文以高速铁路站房大跨度钢网架结构为工程背景,该站房上部屋盖采用钢网架[1]结构,结构形式为四角锥网架,构件采用高频焊管或无缝钢管,最大直径为φ219x14mm,其节点为焊接球节点,支撑形式为下弦铰接于混凝土框架柱顶。
屋盖轴线尺寸为85m×55m,整个建筑中央高两侧低,最高处屋面高度为28.55m。
整个网架含檩条、马道总重为435t。
图1 平面钢网架结构正面图2.网架安装方法及施工工艺2.1 网架安装施工方案对于站房大跨度钢屋盖网架安装方式分为高空散拼或者地面网架和拼装完成后整体顶升进行施工。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和现场平面布置情况,网架采用先地面拼装后整体顶升的施工流程。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现场平面布置情况,网架拼装顺序为:施工准备→放线定位→砌筑临时砖墩→搁置下弦球→调整下弦球标高→组装下弦→组装上弦、腹杆→检查→校正→焊接→无损检测→补漆→验收→顶升→补杆→焊接→无损检测→补漆→最终验收。
网架进行地面拼装时的施工步骤如下:(1)网架中心定位基准拼装定位首先根据图纸中球节点的定位尺寸及网架起拱值求出各下弦球的Z坐标和高差,再根据中心区网架球的大小在地面上砌砖垛,采用塔尺复核每个砖垛的标高,砖垛上分别测定中心十字线,确定球节点的位置,并连接拼装节间杆件,形成下弦四边形单元网格,再用腹杆将上弦中心球定位,使上弦球中心与地面投影中心位置吻合,连接拼装其它腹杆,形成一个小单元作为基准控制单元。
钢结构螺栓球网架顶升施工方法分析

2.24 米。地面可用地形只能在站台南北两侧,地形狭长, 施工队伍多,交叉施工多,不利于地面拼装的实施,时间 方面又面对施工周期短的严峻形势,这种特殊现状,要求 对网架施工方法的选择非常严格,最终考虑在站台位置进 行分段拼装,分段顶升,空中合拢的方法进行施工,对分 段要求非常高。经过周密计划和论证,最终决定将网架从 东西长度方向分为五个区,每个区单独在站台层进行拼装, 依次顶升并于空中合拢,如图 2 所示。
一、研究背景 螺栓球网架是指以锻造球为节点,由上下玄杆和斜腹 杆通过高强螺栓和套筒共同组成稳定结构,形成各种形态, 为各个不同状态下的建筑主体提供结构受力支撑的结构形 式。螺栓球网架在普遍应用过程中,具有重量轻,结构稳 定,造型多样化,制作安装简单,施工速度快,成本低, 美观大方等优点。螺栓球网架进行设计施工时主要有以下 几种方法 :第一种为空中散拼法。第二种铺设满堂脚手架 进行施工。第三种是采用整体顶升或整体提升方式垂直牵
引到位,再进行整体固定。第四种是在现场相邻位置进行 整体或者部分组拼,再通过顶推或者牵引或整体旋转法, 使之达到既定部位后进行整体固定。第五种为地面拼装, 采用吊车整体吊装或分段吊装空中合拢法,第六种为混合 施工法,即采用前一至六种中的几种共同施工。以上几种 方法的采用,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选择。本文以成都地 铁 18 号线三岔站钢结构工程为工程实例,分析该工程大 跨度螺栓球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法。
二、螺栓球网架整体顶升施工工艺流程 对于大跨度不规则网架的安装,顶升法可采用分段顶 升,空中合拢形成整体稳定结构的方法进行施工,具体工 艺流程如下 : 制定顶升施工方案→方案论证审批→基础处理及验收
图1 顶升原理示意图 277
J YAN JIU柱安装及验收→现场网架拼装胎架或平台铺设及验 收→放线定位→顶升支架和临时支撑点布点及验收→螺栓 球网架预拼装及验收→网架分段拼装及验收→分段部分整 体顶升→相邻分段部位拼装及验收→相邻分段部位整体顶 升→相邻两个分段空中合拢及验收固定→顶升系统拆除及 复验→依次循环完成所有分段部位拼装 , 顶升 , 合拢 , 固 定及顶升系统拆除→整体尺寸复测及验收→整体油漆及防 火涂料喷涂及验收→螺栓球网架整体验收。
顶升施工标准介绍

泵送顶升混凝土拌合物控制指标要求
必控指标
任选其一必控指标 参 考 指 标
指
倒置
标
坍落 扩 扩展 V漏斗 坍落 U型箱
压力
名 含气 度 展 时间 试 度筒 试 L型流 泌水
称
量/% /mm
度 /mm
T50
验/s
排空 时间
验 /mm
平仪 率/%
/s
参
数 要
2.5~ 3.5
250± 20650±Βιβλιοθήκη 50≤15s凝土结构
土流动性高,经时和泵送损失小
2.混凝土浇筑与钢结构无 2.钢管需提前预留顶升浇筑接口、
交叉作业,大幅度缩短工 补焊
期,施工操作方便
高抛法 1.操作方便
1.钢管结构复杂或内纵横隔板较多 的柱子浇筑困难,隔板下或结构转 弯处不易密实,整个浇筑质量无法 保证 2.浇筑完毕柱上部浮浆层较厚 3.钢管内部有栓钉时,混凝土下落 过程中,易产生浆石分离现象,导 致混凝土匀质性差 4.混凝土浇筑与钢结构交叉作业
压力-时间曲线(28d)
静态电阻应变片对钢管壁应变进行监测
钢管应变(ε)-时间(t)关系
核心混凝土内部温度测试点布置
核心混凝土的温度(T)-时间(t)关系
核心混凝土变形曲线
望京SOHO中心T3工程 建筑面积164250㎡,地下4层,3#塔45层,檐高200m。
人民日报社报刊业务综合楼工程
Ø 较小的黏度与较低的扩展度(坍落度)和 流动性损失率,并有足够的初凝时间(不 小于12h)
保证混凝土在整个泵送顶升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流 动状态,以有利于顶升施工和密实。
Ø 自密实性能
浇筑时不振捣,混凝土凝结硬化后密实良好。
垂直顶升法在水利工程中的施工应用

苏战 军
( 浙江省 水 电建 筑安 装有 限公 司 ,浙江 杭 州 3 1 0 0 5 1 )
【 摘 要】 杭 州市 闲 林 水库枢纽大刀 沙泵 站工 程输水管道 出口段为竖直钢管 , 钢 管 出口接至正在运行 中的城 市供
水 水 库 。 为 尽 可 能 地 减 少 对 水 库运 行 以及 水 质 的影 响 , 采 用垂直 顶升法 施5 2。垂直 顶升 法具有施 工5 2 期短、 对 地
垂直顶 升法 , 亦称 垂直顶管施工技术 , 是 指在 已建 好 的隧道 ( 或管 道 ) 内, 利 用 液压 顶 进机 械设 备 , 将竖
直管道 向上顶 出 , 穿破 土层 的施工 技术 。设 于水 中管
量4 4 8 0 k W, 工程规模 为 中型。该 工 程 由泵 站 、 输 水 管 道、 附 属 建 筑 物 等 组 成。 输 水 管 道 主 管 包 括 长 4 8 6 . 8 6 m管径 3 5 0 0 a r m 的钢 筋 混 凝 土 管 、 长 1 0 6 . 6 0 m
表环境影响微小等特 点。该 工法在 工程 中的应用使得该工程获得 了良好 的社会 经济效益。 【 关键词 】 垂直顶升法 ;垂直顶管 ;施工应用 源自中图分 类号 : T V 6 7 5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5 - 4 7 7 4 ( 2 0 1 5 ) 0 5 - 0 0 1 9 - 0 3
O u t l e t s o f p i p e l i n e s a r e c o n n e c t e d t o u r b a n w a t e r s u p p l y r e s e vo r i r u n d e r o p e r a t i o n .V e r t i c a l j a e k — u p m e t h o d i s a d o p t e d f o r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o r d e r t o mi n i m i z e i n f l u e n c e o n r e s e vo r i r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w a t e r q u a l i t y .V e t r i c l a j a c k — u p me t h o d i s
超高层钢管自密实混凝土顶升法施工技术

一
关键词 : 超高层 ; 钢管柱 ; 自密实混凝土 ; 顶升法; 输送泵 ; 顶升构造
中 图分 类 号 : T U3 9 8 . 9 ; T U7 5 5 . 6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0 — 4 7 2 6 ( 2 0 1 3 ) O 1 — 0 0 3 7 — 0 4
( G e n e r a l C o n t r a c t. D e p a r t me n t o f B e i j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G r o u p ,1 0 0 0 5 5 ,B e i j i n g ,C h i n a )
本 工程 主楼 竖 向钢 管柱 采 用超 高层 自密实 混凝 土
顶 升法 进行 浇筑 , 浇筑 总方 量为5 0 0 _ m 。自密 实混凝 土 强 度 等 级 为 :首 层 至 第 1 1 层 顶 板 混 凝 土 强度 等级 为
LI F TI NG CoNS T RUCT I oN TE CHN I QU E. F OR S T E EL TU BE S EL F — CoMP ACT I NG
r
CONCRETE OF SUPER—HI GH BUI LDI NG
NI U Z h i - p i n g,PE NG Sh i - f a ,Z HU We n - s h e n g,W AN G J i n
h i g h b u i l d i n g s . Ve ti r c a l s t e e l t u b e c o l u mn s o f t h e ma i n . b u i l d i n g a r e p o u r e d b y u s n i 。g s u p e r- h i g h s e l f — c o mp a c t i n g c o n c r e t e l i f t i n g me t h o d .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q u a l i t y a n d s a f e t y a r e s u c c e s s f u l l y e n s u r e d a n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c h e d u l e i s s h o r t e n e d t h r o u g h s e l e c t i o n o f a p p r o p r i a t e c o n c r e t e p u mp ,r a w ma t e r i a l s o f c o n c r e t e mi x t u r e ,mi x i n g p r o p o r t i o n,a r r a n g e me n t o f c o n c r e t e p u mp t u b e s ,: r e a s o n a b l e l i ti f n g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l i ti f n g p o u r i n g
钢管拱砼泵送顶升法施工在鼓楼西汾河大桥上的应用

O 引 言
临汾市鼓楼西汾河大桥桥长7 5m,由主桥和 3
山西交通科技
2 1 第 2期 0 0年 Nhomakorabeaa ) 施工前组织大范围的技术交底 , 由有关技术 6 _ 3
13 _
1 名称 I水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灰比
l量k m I 9 4 8 8 用 ,・ 0 7 g 1 5 2 2 9 0
l比 , Io 例% 4
离析 , 同时为充分发挥钢管套箍作用 , 要求砼 的收缩 率小 , 填充饱满 , 因此在砼配合 比设计 中, 采用 了山 西路 桥新 型建材有 限公司生产 的G 一3 缓凝高效 Q A 减水 剂 和 阳泉 天隆 建筑 材料 有 限公 司生产 的U A E 膨
胀剂 ; 同时 由于 施工 时 正值 初冬 季 节 , 因此 又加 入 了
由4 根直 径 8 0mm 壁 厚 1 Q35 钢 管 组 成 , 0 . 6mm 4 E 内
画鳃
a 下游 . b 上游 .
灌C 0 5微膨胀砼作为弦杆 ,根直径80m 钢管均用 4 0 m 1 m 6m 厚的钢板连接 , 但仅上下平联 内灌注C 0 5微膨 胀砼 , 两侧竖向连接 为空腔 , 肋高 1 肋宽2 . . m, 8 . m 0 桥 面 以上 中跨 和此 中跨 两 肋之 间各 设 3 条一 字 式 钢
结 构 横 撑 。两 边 跨 3 拱 拱 肋 为钢 筋 砼 矩 形 截 0m半 面 , 面高20m, 2 截 . 宽 . m. 0 1 施工 方 案的确 定
钢管柱自密实混凝土顶升法施工工艺

钢管柱 自密实混凝土顶升法施工工艺
唐道贵
( 重庆中达 正建筑有 限公司 4 0 0) 0 0 0
1工程概况 、 重庆 江北 国际机场第 二跑道及配套 设施 改扩建工程新 建航站楼主楼 屋面为钢结构 , 屋面面积为 2 5 0 '屋面竖 向承重 构件为 l 根格 构柱 , 10 m , 5 每根格构柱柱肢 设计采 用 4 中6 0 根 0 钢管混凝土 柱,混凝土 强度 等级为 C 0 柱长 8 O . m 柱底标高为 7 1m 柱端上部为异型铸钢件 因此本 5, . ~9 9 , .3, 工程钢管混凝土采用泵送顶升浇灌法施 工工艺, 即利用混凝土输送泵 的泵 送压 力将 自 密实混凝土从钢 管柱底部灌入 , 至注 满整根钢管柱的一种混 直 凝土免振捣施工方法。 2 施工特点 、 ()该工艺能有效解决不便于高位抛落 混凝 土施工的复杂钢管柱施 1 工, 且能一次性将钢管柱 内的混凝土顶升至所需高度 , 少工序 间隔, 减 降低 劳动强度 , 加快施工进度 。 ( 该工 艺与 高位 抛落免振捣法相 比, 2 ) 可有效避 免钢 管柱 内混凝土 不 密实 、 离析等缺 陷, 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及验 收标准要求 。 3 工艺原理 、 在钢管混凝土柱底部基座预埋混凝土输送弯管 , 并用套箍将两端焊接 有混凝土输送 管的截止阎与预埋弯管及 泵车混凝土输送管连接 , 利用混凝 土泵的压力将 自密实混凝土 自下而上挤压顶升灌入钢管 内, 直至注满整根 钢管混凝土柱 。 4 工艺流程 、
(0 混凝土养 护 7 1) 天后 , 将柱底 预埋管外露部 分割去, 并焊接封 口钢
板。
6材料及机 具设备 、 () 1 制作截止 阀的钢材均为 1m 厚的 Q 3 钢板 。 5m 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始顶升区域拼装过程图
顶升支架安装
顶升到位图——具备合龙条件
顶升到位后仰视图
山西网架顶升
网架拼装及顶升方案:
(1)整体思路为:网架如下图(网架顶升分区图) 所示分两个区进行顶升。先顶升1区(网架重约300 吨,檩条和天窗重约60吨),1区顶升就位后开始安 装屋面彩板,然后进行二区(网架重约170吨,檩条 和天窗重约46吨)的顶升,二区顶升就位后,进行 一二区之间杆件的连接。一区采用12台顶升设备进 行作业,二区采用8台顶升设备进行作业。
气顶倒装法原理图
当气压顶升使上筒段的下口超过后续节的钢板 宽度以后,便把已卷制好的弧形钢板(3 块围成一个 整圆) 在“内底座”的周围合拢、组焊成后续筒节, 再以适当的排气使上筒徐徐下降,并与后续筒节对 接相焊,上筒节便接长了一节。再气顶上升,合围组 焊后一新筒节,上筒段与新筒节对焊,如此一节复一 节,使筒段累计接长到设计高度。
大型复杂工程施工(第三讲)
施工技巧之二——顶升法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施工研究所 郭正兴
工程一:上海东方明珠塔工程
思考问题:用什么方法安装电视塔 的塔尖顶?注意什么重大问题?
南通港码头候船室的混凝土壳顶升法施工
上海东方明珠塔钢桅杆安装示意
钢桅杆天线 地面组装后 由井筒中心 垂直提升
核心问题:高 中心稳定措施; 超高空出筒后 的抗风稳定措 施
木曽三川展望塔
最終揚体重量 約 3,400t タワーの高さ 138m プッシュアップ方法
PC鋼棒系ジャッキ
了望台屋盖装配施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场
拱顶吊装现场
第7次顶升完毕
钢缆的安装情况
江苏省公路桥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东南大学
山东汶上县钢结构观光塔立面结构为宝瓶状空间钢结构,该结构底部标 高为47.750m、顶部标高为99.750m,结构总高度为52m。结构平面投影 为圆形,沿高度方向结构断面尺寸变化较大,直径由上至下在标高68.150m 以上逐渐增大,标高68.150m以下逐渐减小,其最大直径为27.7m,位于标 高68.155m处,最小直径为8.113m,位于标高99.750m处。
设计装油容积: 10050m 3
珠海电厂一期工程安装2 台600 MW 机组,其烟 囱为总高度240 m 的双套筒式结构,它由2 个直径6. 2 m、高245 m 的圆柱形钢制排烟管和1 个出口内 径为15. 7 m、高240 m 的钢筋混凝土外筒组成。
钢内筒的安装,本工程采用了气顶倒装法进行安装。 气顶倒装法工艺的原理如同“气缸与活塞”的关系 (见图) 。用常规的吊具组装好适当高度的钢内筒顶段(约 10. 8 m) ,在接近顶口处装上一个密封用的封头,这样构 成一个敞口的“气缸体”,把它套在粗细圆柱构成的“内 底座”外周。内底座的底部钢板固定在钢内筒基础上,这 样在密封圈以上,封头以下,筒壁所包围的范围内构成了一 个密闭腔。外部气源通过管道由底部向密闭腔通入压缩空 气,当作用于封头空气压力超过已组对的上筒段(包括封头 在内) 的重量,并足以克服密封圈对简内壁的摩擦力时,钢 内筒便开始上升。
钢桅杆天线 地面组装后 由井筒中心 垂直提升
核心问题:高 中心稳定措施; 超高空出筒后 的抗风稳定措 施
武汉体育中心体育馆累积扩展顶升
武汉体育中心二期体育馆屋盖为双层扁平张弦网壳 网壳最大长轴方向净跨度135m,短轴最大净跨度115m
武汉体育馆建筑效果图
屋盖水平投影图
屋盖下部采用整体张拉索杆体系,由径向索、 环向索及撑杆组成。
钢筋混凝土地面 图2-2-2:地锚详图
日本顶升技术
出雲もくもくドーム
集成材重量 約 1,000t 鋼材重量 約 1,200t プッシュアップ方法
PC鋼棒系ジャッキ
上部被顶升钢结 构地面组装
顶升
下部钢结构接长
以“提”代“顶”示意
日本爱知县一宫市双 拱138m钢结构了望塔 施工,采用顶升法施 工,离地100m为直径 25m的了望塔。
气顶时压缩空气的压强与筒身增高的重量成正比, 所以压强是逐步增加的,到顶时的气体压强为0. 163 MPa 。经计算,此时最薄筒段的材料许用应力超过 实际应力1 倍以上,因而不会发生泄漏或爆炸可能,筒 体是安全的。
内底座安装时垂直度控制在1/ 2 000 以内,钢内
筒中心偏差应控制在≤H/ 2 000 且≤30 mm。
江苏省公路桥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东南大学
江苏省公路桥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东南大学
钢油罐充气顶升倒装法
罐底直径: 25880mm
罐壁顶圈直径: 25505mm
罐壁底圈直径: 25741mm
罐壁高度: 19560mm
罐顶拱高: 2953mm
罐体总高: 22529mm
总耗钢量: 189978kg
充气顶升倒装法安装油罐, 就是借助罐体 本身结构条件, 利用薄橡胶板等进行密封和鼓 风机向罐内充气顶升罐体的可能性, 再设置一 些辅助装置, 然后向罐内充气。
当罐内空气顶升力N 大于被顶升的 上层罐体自重G 和罐壁板与已围好的下 一圈壁板(为了区别于上层罐体壁板, 以 后统称尚未组装的壁板为围板) 间的摩 擦力F 时, 罐体即沿着围板徐徐上升, 顶 升到预定的位置时, 即可按设计要求进 行壁板间腰缝的搭接, 这样由上至下逐 圈充气顶升、组和焊接, 直至将罐体壁 板组装焊接完毕。
顶升设备支座 四条紧固件
顶升钢构式支架
顶升设备油缸
液压升斤顶
230
A 76X4
B
A
∠140*12 B
76X4 H300*200
∠125*10 H300*200
图2-1顶升架加固图
76X4
2856 1722
∠140*12
H300*200
图2-2-1:A-A剖面图
支座每道横梁设置2道, 共计8道
角钢∠75*8 ? 20的钢筋,进行化学植筋
第一次空中悬拼 第二次空中悬拼
第三次空中悬拼 第四次空中悬拼
顶升点平面布置图
一 (准一备)顶顶升开升始
二 一(二次)顶顶升升过到程位
顶升过程原理图
(三)三顶升上结梁束销(下紧次、顶下升梁开始提) 升(完成一次顶升)
一拖四集群控制同步液压千斤顶系统图
液压千斤顶控制泵站图
初始顶升区域拼装脚手架搭设图
房屋顶升技术
江苏省公路桥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东南大学
顶升点
(a)安装段1顶升点布置图
(b)安装段2顶升点布置图 江苏省公路桥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东南大学
江苏省公路桥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东南大学
江苏省公路桥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东南大学
江苏省公路桥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东南大学
江苏省公路桥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东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