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矿区综合地质勘探方法综述

合集下载

淮南洞山—老龙眼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及模拟

淮南洞山—老龙眼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及模拟

淮南洞山—老龙眼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及模拟摘要:淮南洞山—老龙眼地区位于淮河中下游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地质矿产资源区。

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以及室内实验研究,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演化进行深入探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首先,分析了该地区的岩石组成、构造样式、地貌特征和构造分区,结合现代地震数据和地形分析,得出该地区的地质演化受到了地壳构造活动的影响。

其次,本文分析了淮南洞山—老龙眼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揭示了古地貌、新构造运动和沉积过程等因素对该地区的影响。

最后,通过地球物理勘探、钻井和分析矿床成因等手段,建立了地质模型,预测了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和地质演化趋势。

关键词:淮南洞山—老龙眼地区;地质构造;地质演化;地球物理勘探;矿产资源1.引言淮南洞山—老龙眼地区是一个典型的中生代构造带,是淮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地质矿产资源区,其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包括煤炭、铁、铜、铝、金属硫化物、磷矿等,这些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为了深入探讨该地区的地质演化过程和矿产资源分布规律,本文采用多种地质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详细的地质模型。

2.研究区概况淮南洞山—老龙眼地区位于安徽淮南市和宿州市交界处,东经117°30'~118°00',北纬33°20'~33°50',总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

地处华北平原和江淮平原的交汇处,是江淮平原向北的过渡带,地形地貌以中北部的洞山和小别山为主,河流发育且河谷宽阔。

3.野外地质调查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我们了解到该地区主要由寒武系、震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等地层组成。

其中,寒武系为灰岩、白云质石灰岩、石英岩、砂岩、页岩等,震旦系为云母片岩、硅质岩、灰岩、白云石灰岩等,奥陶系为石英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白云质石灰岩等,志留系为粉砂质页岩、页岩、砂岩等,泥盆系为灰岩、板岩、砂岩等,石炭系为煤、顶煤、砂岩、泥岩、灰岩等,二叠系为砂岩、泥岩、页岩等。

两淮地区煤炭资源地质勘探类型定量综合评价方法

两淮地区煤炭资源地质勘探类型定量综合评价方法
u i p op it ua iai e e l to i di a o s sng a pr ra e q ntt tv vauai n n c t r ,ha ng a q ntt tve e l ton t t b e a o plx t c vi ua iai vaua i O sa l nd c m e sr — u t e oft e c lt pe sr c u e,a va eng t ua iai vaua i inc p e n e od fge og c le pl — ur oa—y t t r h u d nc i he q ntt tve e l ton pr i l s a d m t h s o ol i a x o r ton t eso o lr ou c n H uana H uabei r a A a i yp fc a es r esi i n— i e . qua tttvee l ton s t a n iai vaua i ofwar yse i e l pe Th es t m sd ve o d. e a t le l a i n r ulss ow h tt e ho i e i l n her ul sc e bl . cua va u to es t h t a hem t d Sf asb e a d t es ti r di e
型 定 量 综合评 价 原 则 和 方 法 ,开发 了定 量评 价 软 件 系统 。 实际应 用 效 果证 明 ,该 方法 可行 ,
结 果 可 靠。 关 键 词 :地质 勘 探 类型 ; 定量 综 合评 价 ; 高精 度 快速 勘探 ; 两淮地 区
文献标 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P 2 .;P 1 .1 6 46 6 81

三维地震勘探成果浅析淮南某煤矿地质构造

三维地震勘探成果浅析淮南某煤矿地质构造

三维地震勘探成果浅析淮南某煤矿地质构造摘要:为了矿井规划、设计、生产需要,查明该区煤层赋存形态及构造发育情况,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进行三维地震勘探。

利用钻孔对各主要反射波进行标定,结合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确定各反射波组与地质层位的对应关系,然后从中找出各反射波的动力学特征,通过对数据体的连续追踪,辅助以方差体的解释手段,查明了区内煤系地层形态及构造格局。

构造格局展布特征与区域构造演化规律趋势吻合。

为采区开拓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地震地质成果。

关键词:三维地震勘探煤层反射波地质构造断层地质成果1 概况目的任务。

为了矿井规划、设计、生产需要,查明该区煤层赋存形态及构造发育情况,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进行三维地震勘探。

位置范围。

该区位于淮南市潘集区,合(肥)~阜(阳)铁路从测区南部经过,西部有凤~蒙公路。

矿区公路相互联络,交通十分方便。

2 井田地质概况2.1 地层本区为全隐蔽含煤区,揭露的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第四系等。

二迭系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主要可采煤层为13-1、11-2、8、6-1、4、1煤层,其他各煤层多为不稳定或极不稳定煤层。

2.2 构造淮南煤田地处华北板块的东南缘,东起郯庐断裂,西至商丘-麻城断裂,北起上窑-明龙山与蚌埠蒙城隆起相接,南至寿县定远与合肥中生代凹坳陷为邻,东西长180km,南北宽15~25km,面积约3200km2。

残存煤盆地主体构造为一复向斜,呈近东西向展布,并在南北两翼发育一系列走向压扭性逆冲断层,造成两翼叠瓦式构造使部分地层直立倒转,褶皱发育。

在复向斜内部,地层倾角平缓,为10°~20°,为一系列宽缓褶曲,其中陈桥~潘集背斜隆起幅度最大,是复向斜内的主要构造。

还发育一组NE~NNE向横切正断层,和一组NW~NWW向正断层。

本区位于淮南煤田潘集背斜的东南部,煤系地层为一宽缓的背斜形态,构造形态为一轴向北西西的不对称背斜之东部倾伏端;次生褶曲不发育,主要断裂构造呈东西向展布在背斜的南北两翼。

淮南矿区地质情况分析2

淮南矿区地质情况分析2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谢桥矿地质情况分析系部采矿工程系班级10级地质一班学号姓名指导老师2013 年 4 月21 日目录前言第一章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4)1.1矿区概述 (4)1.2井田地质特征 (6)1.3煤层特征 (11)第二章井田境界和储量 (18)2.1井田境界及确定依据 (18)2.2矿井储量计算 (18) (87)第三章矿井安全及环境保护 (25)3.1瓦斯抽放与防止 (28)3.2防突措施 (30)3.3热害防治 (35)摘要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煤矿位于安徽省淮南煤田潘谢矿区的西部,东与张集矿井接壤,西与刘庄井田毗邻,南为新集矿区的罗园井田,北为陈桥背斜。

其西南距颖上县20KM,东南至凤台县约34KM。

经过多次地质勘探,查明区内储量丰富,地质条件好,煤层厚,倾角小,适合建立大型矿井。

经仔细阅读谢桥矿的有关料和数据,并经经济技术比较,最终确定一个最优方案,将井筒打在八线5孔西南400m处,第一水平定在-720m,第二水平定在-900m,在第一水平布置三条大巷及井底车场,分两翼同时开采。

通风方式采用中央边界式,运输采用胶带运输。

采煤方法为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工作面工艺为综合机械化开采。

在本说明书中,对井田的地质条件、井筒位置、主要设备、井底车场、采煤方法、采煤工艺都有详尽的说明,并赋有必要的插图。

全部设计均严格参照《煤炭工业设计规范》以及《煤矿安全规程》中所规定的条款。

第一章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第一节矿区概况1.1.1 位置与交通㈠位置谢桥矿井位于安徽省淮南煤田潘谢矿区的西部,东与张集矿井接壤,西与刘庄井田毗邻,南为新集矿区的罗园井田,北为陈桥背斜。

其西南距颖上县20KM,东南至凤台县约34KM,除东端小部分位于凤台县境内其余大部分为颖上县所辖。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9′36″~116°28′8″,北纬32°45′53″~32°48′40″。

综合地质勘探方法在地质勘探中的运用

综合地质勘探方法在地质勘探中的运用

综合地质勘探方法在地质勘探中的运用综合地质勘探方法是指在地质勘探中应用多种地质勘探手段和技术,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多学科知识,对勘探区域进行全面、系统的勘探,并综合分析、评价地质资源和地质构造。

综合地质勘探方法因其具有全面、科学、准确、高效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探、水资源勘探等领域。

1.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综合地质勘探方法中最基础的方法,它主要是利用地质原理、地质特征来探测矿体的地质特征和地质类型。

在矿产资源探测中,通过对矿区的地质地形、地貌、地貌发育史、岩石、褶皱、断裂、岩浆活动等地质特征的分析,可以找到矿化环境和矿化规律。

2.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是综合地质勘探方法中重要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是利用物理学原理和技术方法来探测地下结构和矿产资源信息。

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有物探、地震勘探、电磁法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等。

地震勘探主要是通过位移、速度、加速度、位角等指标对地下不同形成层的岩石性质、岩层厚度等进行探测;物探则是通过地下物质的密度、接触或差异性来探测矿体的位置和特征。

3.地球化学勘探地球化学勘探是综合地质勘探方法的又一重要方法。

主要应用地球化学原理和技术手段来探查地下及地表的化学元素和矿物的分布规律,以确定矿产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富集度。

常用的技术手段有野外观测、野外采样分析、实验室分析等。

4.遥感勘探遥感勘探是综合地质勘探方法的新型勘探方法,主要应用卫星、航空、地面遥感技术,结合空间图像分析和数字地图处理技术来探测地球物质的光谱、形态、高度等信息以及地表地貌、水文地质特征等,从而实现矿产资源的快速、准确勘探。

遥感勘探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5.地质信息系统地质信息系统是综合地质勘探方法的又一重要方法,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勘探技术将地质勘探所得的各种数据、信息按照统一的标准、格式、方法进行管理、处理、分析、呈现,从而实现地质数据的信息化、数字化、规范化,为成果的综合分析、评价提供支持。

煤矿开采的勘探与勘测方法介绍 (2)

煤矿开采的勘探与勘测方法介绍 (2)
地下水监测
对地下水的水位、水质、水量等进行长期监测,为矿 井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矿山水文地质图绘制
根据勘测结果绘制矿山水文地质图,为矿井设计提供 依据。
矿图绘制
矿井设计图
根据矿井设计方案绘制矿井设计 图,包括巷道布置图、采掘工程
图等。
采掘工程图
根据采掘进度实时绘制采掘工程图 ,反映采掘工作面的实际情况。
煤矿开采的勘探与 勘测方法介绍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1
contents
目录
• 勘探方法 • 勘测方法 • 勘探与勘测新技术 • 案例分析
01
勘探方法
地球物理勘探
重力勘探
磁力勘探
利用地层、煤层与围岩密度的差异,通过 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变化来推断地下地质构 造的方法。
利用地层、煤层与围岩磁性的差异,通过 测量磁场强度的变化来推断地下地质构造 的方法。
钻探
通过钻孔钻入地下,取出岩心、矿心进行观察、化验和分析,了解地 下岩层和煤层的分布、厚度、结构和储量等特征的方法。
槽探
在煤田地表开挖探槽,观察和分析地下岩层的分布、厚度、结构和岩 性等特征的方法。
物探与化探
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勘探,了解地下岩层的性质和构造的方法。
02
勘测方法
矿井测量
01
02
矿山平面图
反映矿山整体布局、设施配置等情 况的综合性图纸,为矿山管理提供 依据。
03
勘探与勘测新技术
GIS技术在煤矿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总结词
GIS技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煤矿地质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分析和应用,提高勘探精度和效率。
详细描述
GIS技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煤矿区域的地质、地形、地貌等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 可视化。通过GIS技术,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煤层分布、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量,为煤矿开采提供科学 依据。

地质矿产资源勘查方法及建议

地质矿产资源勘查方法及建议

关键词:地质矿产资源;勘查方法;工作建议作为我国矿业经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地质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是整个地质开采的基础,因此在进行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工作的前期,为了确保资源能够被发现,还需相关工作人员不断加强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确保整体的工作质量,这样对矿山的使用寿命和工作的效率来说也有一定的保障。

一、地质矿产勘查概述地质勘查的目的是为了寻求矿产资源,而当前的地质科学理论包括在大量的野外地质观察和收集整理过往的地质资料,针对这些资料和理论前提,并使其作为基础完成对地质资源的勘查工作。

在实际勘查过程中涉及到的方法众多,例如钻探、坑探和槽探等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的取样、储存、化验问题等等,都是后续地质矿产资源开发的数据基础,针对这些资料和信息能够使工作人员对矿床和矿体的分布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同时也能据此分析矿产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大小,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它能够促进当前国家经济建设和矿产资源开发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二、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矿产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随着当前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使得勘查量日益减少,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缺失的现象较为严重,而这些矿产资源损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开采矿产资源开发工作的时候,管理水平的不足或者是一些设备技术选用的不够到位,使得开采过程中的损失严重贫化现象极为恶劣,对已开采的矿产资源回收率不高,综合使用性能下降,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现象。

再者就是如果地质勘探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不足的话,他们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完成高效率的地质勘查工作,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使得实际工作的开展缺乏充分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撑,他们在实际工作的时候,无法将地质勘查工作与整个社会和科学发展的水平相匹配,使得该项工作的开展无法与经济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开采技术仍需不断突破和提高。

虽然大部分的技巧和管理方法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但是实际效率仍需提高。

淮南矿区深部煤层底板水害探查方法应用分析

淮南矿区深部煤层底板水害探查方法应用分析

淮南矿区深部煤层底板水害探查方法应用分析南地区煤田向深部开采过程中,A组煤层赋存条件好,但受到底板灰岩水害威胁,因此需查明底板岩层的富水特征,以确保矿井生产安全。

目前主要采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有三维并行电法、音频电透视法等。

本文通过对该区域应用的物探方法技术特点进行综述,进一步分析其应用条件及效果。

标签:底板水害;三维并行电法;音频电透视1 引言矿井水害一直是影响煤矿安全开采的主要是因素之一,深部煤层开采最大威胁就是来自煤层底板的灰岩水,我国约有半数以上的煤矿不同程度地受到灰岩水的影响,受灾面积和严重程度均居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首位。

淮南矿区A组煤层储量丰富,赋存稳定,煤质好[1]。

由于煤层开采的地质、水文条件复杂,断层构造多,水平向地应力大,深部岩层裂隙发育,因此,开采前期需要采用单一或综合的物探方法,探查深部煤层底板的岩层富水性及其分布特征,对安全合理的开采煤炭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淮南深部煤层开采条件及探查(1)A组煤层开采条件。

淮南煤田为一轴向北西西的复向斜构造,煤田南、北边缘有低角度走向逆断层发育,一般开采条件尚可,但太原组灰岩喀斯特水比较复杂,需要经过严格的探测水工作探明底板水赋存情况。

(2)采取的物探方法。

目前,该区最常用的底板水害探查方法主要有矿井直流电法以及音频电透视法等,通过对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区域采用单一物探方法,对于复杂区域多采用两种以上的探水方法综合分析,进一步提高判断精度。

3 方法应用及分析每种物探手段有其自身优势和特点,地质条件和操作环境较好的情况下,基本能顺利得到满意的探测成果,但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在煤层深部开采的条件下,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和操作空间有限等限制,单一的物探手段已无法独自完成探测工作或得到准确的探测效果,因此,通常需要其他物探手段的辅助,综合分析,提高对底板岩层富水特征判断的探测精度。

3.1 三维并行电法的应用对于巷道间透视三维电法探查系统,主要由包括数据采集主机、电极阵列和电缆系统组成[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南矿区综合地质勘探方法综述
本文简要阐述了地球物理勘探、坑探工程、钻探工程、地质填图以及遥感地质等5种地质勘探方法,分析了每种方法不同的适应条件与优缺点,具体运用时应根据地域环境而定。

标签:地质勘探综合勘探方法适用性淮南矿区
自20世纪初期以来,不少地质工作者对淮南煤田做了大量的地质勘探工作,基本探明了矿区的大型地质构造赋存状态,尤其是对本地区的岩溶陷落柱、岩浆岩侵入体、灰岩含水性等进行了重点探测、深入分析。

通过各种手段对矿区内的地质状况进行综合勘探,并形成了一整套符合本地区的地质勘探体系,主要有地球物理勘探、坑探工程、钻探工程、地质填图以及遥感地质调查等5种,综合运用这些工作方法,实现了矿区地质条件的精细化控制,为未来资源开采的合理性、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1淮南矿区概况
淮南煤田地处华北地台南端,其南与杨子板块邻接,地质条件复杂。

淮南矿区东起新城口长丰断层,西至颍上陈桥断层,北起上窑明龙山断层,南至谢桥古沟向斜、阜凤断层下夹片断层和八公山弧形构造,东西走向长70km,南北宽25km。

淮南矿区由淮河南岸的老区和淮河北岸的潘谢新区组成,老区各矿分布在淮南复向斜构造的南翼八公山区向南凸出的淮南弧形构造带内,断裂构造较多,煤层倾角一般大于20°,潘谢新区主要井田位于淮南复向斜构造内的陈桥背斜、潘集背斜南翼,煤层倾角平缓(一般小于15°),构造简单。

见图1。

淮南矿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导致地质勘探工作的困难。

所以,利用综合地质勘探方法时应注意下列3个原则:先地面后地下;地面勘探时,先钻探后物探;地下勘探时,应该保证物探与钻探相结合。

2综合地质勘探方法
综合地质勘探方法是将多种勘探方法结合起来的一种综合性方法,它充分利用多种物探、地面测绘、钻探等方法的优点,糅合后合理组织,能优化勘探工作,提高其效率。

2.1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也称物探,它根据岩石、矿体自身的物理性质,利用各种仪器发射和接受信号、研究人工或天然物理场的变化,达到了解地质构造和寻找矿床的目的。

物探方法可以有效提供绘制基岩起伏所需资料,确定粒状土料场和大面积有机质沉积层的范围,同时也能确定含地下水地层的地基情况。

例如,淮南地区煤层上覆第四系覆盖层的厚度、含煤地层的分布与埋藏深度、断层与构造形态、岩浆入侵体以及煤层下伏基底的起伏情况都可以通过物探的方法了解。

同时,对含煤地层岩性的测定、含煤层数与厚度及储量的估算等也可以通过物探解决。

工程实践证明,物探在隐伏煤田勘探中能发挥的作用很大,它不仅可加快普查与勘探速度、节省工作量,而且可提高所测地质资料的准确性。

2.2坑探工程
坑探是从开挖的岩土取作实验室试验的大尺寸原状土样和扰动土样的一种手段。

坑探一般取能进入一个以上人员的探坑,而且获得的地层资料最为详细,是一种最可靠的勘探手段。

在暴露区或开放区域,坑探工程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坑探工程一般在地质填图之前进行,以便于地表地质研究与勘查,从而提高地质图的测绘精度,加深研究的深度与程度。

坑探工程的主要作用在于揭露及研究浅层覆盖层下的地层,进行地质取样与地层地质的研究,了解岩层的产状要素以及地质构造等。

同时,在部分地质构造、岩层变化及水文地质条件特别复杂且资源缺乏地区,为保证后期竖井和生产,可以建部分勘探坑道和竖井兼作生产巷道,做到边探边采。

2.3钻探工程
为了在覆盖层或岩层取原状土样,划分岩层类型以及测定岩层工程性质而钻取的垂直、倾斜或水平的钻孔称作钻探,钻探工程是煤田普查与勘探过程中常见的技术方法。

它是利用钻探机械转动带动钻杆和钻头,向地下钻凿直径小、深度不等(可达千米)的圆孔,从而采取地层样品作观察,获取各种地质资料信息。

在煤田普查与勘查工作中,在初始勘探阶段,钻探工程应用的非常普遍,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勘探技术手段。

通过地质预测推测的含煤区域或由物探确定的有希望的含煤区,只有通过钻探工程才能去验证、揭露和圈定。

2.4地质填图
地质填图也称填图,是指按一定比例或统一的技术要求将各种地质体、地质现象描绘在地理图上,从而形成地质图的工作。

在煤矿区域,地质填图是煤田普查和勘探众多方法中最基础的一个,同时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它利用地质学理论和方法,有针对地在含煤区域进行地表地质调查,研究含煤区的地质、构造、煤质和煤层、水文地质等利于矿产开采的情况,为以后的地质工作提供便利。

通过地质填图,可得到地质图、地质剖面图、含煤地层柱状图等,这些为后阶段的普查和勘探提供重要的设计依据。

2.5遥感地质调查
遥感地质调查,是利用遥感技术研究地质科学的一种新兴手段。

在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具体的应用就是像片的判读。

经实践证明,遥感技术在可见光航空
像片以及多光谱卫星象片的判读上有着很高的准确率,能够准确地找出找矿标志、地质构造等。

目前,遥感地质在地质中的应用主要有:遥感摄影、遥感电视、红外遥感、雷达、激光遥感等。

3结论
(1)每种勘探方法都有不同的适应条件与优缺点,具体应用综合勘探方法时可根据具体的区域环境有针对地综合2种或多种技术手段进行勘察,如对利用钻探方法不容易达到满意效果的倾斜隐伏型煤田的地质勘探,采用综合勘探技术手段,物探先于钻探,地下钻探先于地面钻探且保证物、钻、巷探相结合,可以在缩短工期的同时降低勘探成本,提高勘探效果。

(2)淮南矿区的地质勘探方法本着“传统与物探新方法相结合、勘探与实际揭露结果相互对比、地质条件根据勘探结果动态更新”的原则,对新时期的地质勘探方法优化统筹合理选用,并对适合本地区的地质勘探方法系统化、规模化,并采用成功的经验推广开来。

参考文献
[1]宋文静.目前常用的几种煤田地质勘探方法[J].矿山天地,2010(10).
[2]庞士堤.找矿地质勘探技术创新探究[J].河南科技,2014(05).
[3]陈晓雷.浅谈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及其重要性[J].科技信息,2009(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