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深部开采综合地质勘探方法论文

合集下载

综合地质勘探和深部煤矿资源在矿区的开采探讨

综合地质勘探和深部煤矿资源在矿区的开采探讨

综合地质勘探和深部煤矿资源在矿区的开采探讨煤炭資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煤炭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当前我国的每煤炭开采已经进入深入开采阶段,这对煤矿地区的综合地质勘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此,本文对综合地质勘探和深部煤矿资源的矿区的开采进行了探讨。

标签:综合地质勘探深部煤矿资源矿区开采1综合地质勘探的重要意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煤炭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使得煤矿的开采深度越来越大,同时也增加了煤矿生产的安全风险,尤其是近年来深层煤矿资源在开采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频发,如瓦斯爆炸、开采区塌陷等不仅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挑战,而且还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为了确保煤矿开采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加强矿区地质勘探工作,而常规的地质勘探工作已经无法很好的满足当前深层煤矿资源的开采需求,必须大力推广和应用综合地质勘探技术,不断提高矿区的地质勘探工作水平,为深层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2常规地质勘探方法简介常规的地质勘探方法是基于地球物理科学建立起来的地质勘探方法,主要包括直流电探测法、瞬变电磁法和地质雷达法三种方法。

其中直流电测法是利用不同介质在导电性方面存在的差异基础的地质勘探方法,是目前地质勘探过程中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岩石和矿石的电阻率进行探测能够获得相关的地质勘探结果。

瞬变电磁法相对于直流电探测法出现的时间较晚,是随着人工电磁感应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地质勘探方法,通过不同时间段的电磁感应测量结果获得地质勘探结果。

地质雷达法是随着地质雷达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地质勘探技术,随着雷达精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便于携带的微型雷达的出现,地质雷达法不仅在煤矿地质勘探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工程地质勘探和环境地质勘探等领域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地质雷达法主要是通过发生短脉冲高频电磁波,对接收反射波的位置和走时等具体勘探参数进行分析,对地质状况进行分析的一种地质勘探技术。

对煤矿矿区的综合地质勘探的探讨

对煤矿矿区的综合地质勘探的探讨

量 的方式 来作为井下的防水试 验, 在 进行钻 探的过程 中, 还 必须要 与多 比。 根 据勘查 深度的 要求 , 可采用 由3 个或 3 个以 上不同半 径的 同心 圆组 种物 探相 结合起 来, 通过 多种勘 测结果 互相印证、 相互补充的 综合性 水 成观 测台阵 ; 2 ) 测 线勘 查 。 在煤 田勘查 这种大 面积勘探 中, 单点勘查 已经 文地 质勘探手段 , 是目 前勘 探煤 矿矿井 类地区进行水文地 质勘探工作、 不能满 足生产要求 。 可 采用测线( 剖 面) 观测系统 , 获得s 波速 度剖面成果 图。 在测 区内按 一定 间距布置这 样的测线 , 可实现二 维微动 测深勘 探, 并 解 放受到过量渗 水危害的下组煤 的最为有效 的技术手段 。 1 . 传 统 水文 地质 勘 探 反演测 区三维s 波速 度结构 , 结合钻孔及其它地 质资料, 可进 一步解释 速 度异 常区域 的地质意义 ; 3 ) 平面探查 。 在矿 区或 者要求更精细的 勘探 , 在 1 . 1 方法 部分矿井 在开采 的过程 中, 受到 了岩溶承 压水的危 害, 其中煤矿 矿 仪器数 量足够 多的情况下 可采用平面观 测, 并反演 测区三维s 波 速度体 , 要 包括 了以下几个方面 : ①岩溶裂 隙水 的网络发育不 良, 是底 板发 生突 水现象 的一个重要基础 ; ②矿井隔水 层所拥 有的厚度 以及 岩层自身的特 井底板 出现 了突水 就是 由于各种 因素综 合的 结果 , 发 生突 水 的机理 主 从而 圈出速度异 常体 或者面。 2 . 3 井下钻探及综 合物探
料。
够更为有效的勘 查出煤矿矿 区地质的情况, 以期 为其他的煤矿勘 探队伍在
勘 探 过 程 中提 供 参 g - o
【 关键 词】 地 质勘探 ; 煤矿 I 开发

深部开采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应用状况及特点论文

深部开采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应用状况及特点论文

浅谈深部开采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应用状况及特点摘要:矿井深部延拓是解决我国东部煤田资源紧张的必然途径, 深部开采中地质构造、矿井水、煤层瓦斯和顶底板条件等是矿井生产的主要致灾地质因素。

分析论述了当前煤田地球物理勘探主要技术方法的应用状况及特点, 指出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矿井高密度直流电法、矿井瞬变电磁法及地质雷达等新技术方法及其综合应用将在深部矿井致灾地质因素预测预报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深部矿井地球物理勘探在影响矿井开采的诸多地质因素中, 构造因素是最主要的, 构造裂隙发育带往往是底板隔水层遭受破坏形成承压水导通突水的通道; 煤层中瓦斯的富集区往往也与构造作用有关, 其构造作用强烈区常形成发生瓦斯突出的危险带; 煤层顶底板完整性变差,发生顶底板事故地段也常与构造作用有关。

因此, 查明煤岩层中构造特别是大比例尺构造是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的主要工作。

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主要策略是物探先行, 钻探与物探相结合, 对于煤田物探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地面物探, 主要为三维地震勘探和电法勘探、钻孔测井; 另一方面是矿井物探, 主要有矿井地震勘探(包括瑞雷波与槽波勘探)、直流电法勘探、瞬变电磁法、无线电坑透等。

1.地面地震勘探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从我国煤田地质条件出发, 通过引进1000m 深钻和高分辨数字地震勘探技术, 使我国煤田勘探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之后, 物探工作者在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avo反演技术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促使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全国煤田勘探中的推广应用,初步建立了中国煤矿采区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为主的地质构造探测体系。

但其成果主要集中在煤田浅部, 埋深仅100~ 600m, 一般不超过800m, 深部精细构造探测技术体系至今尚未建立, 主要是在提高深部地震数据分辨率和地震数据品质、深部高精度地震成像等方面的一些科学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2.矿井地震勘探由于煤矿井下特殊环境和工作条件, 井下开展地震波勘探的理论方法与装备技术等与地面三维地震勘探区别甚大, 只能利用井巷有限空间, 并根据全空间下波场分布特点, 开展独具特色的矿井地震勘探工作。

论矿区综合地质勘探与深部煤矿资源的开采

论矿区综合地质勘探与深部煤矿资源的开采

【 关键词 】 深部煤矿 资源开采 ; 传统地质勘探 方法 ; 综合地质勘探法
随着社会经 济的发展 . 人们 对矿 产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 大 , 煤 矿资源 的地质勘探方法逐 渐受 到人们 的重视 深部煤矿资源的开采对 地质勘探 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 传统的地质勘探方法 已经不 能适应深 部煤矿 资源开采 的需要 因此 . 必须积极引进与推广综合地 质勘探的 方式 . 提高地 质勘探 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 3 年2 9 期
论矿区综合地质勘探与深部煤矿资源的开采
刘 宝
( 平 顶 山天 安 煤 业 天 力 有 限责 任 公 司 河 南
【 摘
平顶山
4 6 7 0 0 0 )
要】 煤炭生产在 中国国民经济 中具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 , - ' - F  ̄ i 山市作 为煤炭 工业城 市许 多老矿 区的开采深度均在- 8 0 0 m 以下, 部分采
维地震勘探法 , 此外还有钻探等探测技术 。 与矿井勘探相 比. 地面物探 具有探测效率高 、 施工简单等优 点 . 但也存在不容忽视 的缺 点 . 即受地 表条件 的影响较大 。 因此 . 在地面条件适宜的条件下 . 三维地震勘探技 术是地质勘探 的首选 2 - 2微动测探勘查 微动测探勘查是一种地 球物理勘探新技 术 ,可以勘查 地质构造 通常情况下 . 微动测探勘查 可以通过天然场微动信号并结合数 据分析 与处理手段 , 获得面波信 号 , 从 而勘查 出地下 s 波速度结构。 这种勘探 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 空间域 和定期都不规则 . 通过波动理论可 以知道 面波与体波都 在微动 范围内。一般来说 , 微动测探勘查 的震源都是 在 地表面或海底面 , 所 以分析面波成分 非常重要 . 微 动测探勘查可 以利 用这一优势面波反演 地下物 质结构 2 . 3井下钻探 与综合物探法 ’ 为了做好 矿井防治水工作 . 可 以采用井下钻探作为地质勘探 的手 段 。井下钻探有很多优 点 , 如工程量小 、 投资少 、 水压 水量直观 、 工期 短、 针对性 强等。此外 , 井下钻探不受地表条件限制 , 是一种 比较经济 实用的地质勘探方法 。在防水试验 阶段 . 可 以利用井下钻探 的方式对 含水层 的富水性进行分析与控制 . 也可以利用物探等手段勘探 富水 区 的工作 面。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 首先利用物探手段探明矿区 的导水构 造、 局部 富水带和 隔水层变薄带 , 之后再用钻探手段验证 。 这一操作过 程 的重 点在于布置注浆改造和疏水降压等工程 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完成勘探过程 : 一是利用 井下直流 电法 透视采煤工作 面 . 勘查 内部 的 导水构造 和底板集 中富水带 : 二是利用 T E M进行探测 T . E M也被称作 瞬变电磁法 . 利用 T E M 法可以探 测出高程不同的富水区 . 通过提供真 实 可信 的资料 . 提高 防治水措施的针对性 : 三是利用 弹性波 c T 进行勘 探, 弹性 波 c T也称为地震层析成相技术 . 可以勘查矿 区的地 质构造 . 分析地质构造 的发育状况 : 四是利用瑞利波技 术 . 这种技术 可以及时 了解掘进巷道前方的异常体情况 . 适 用于探测矿 区的前方构造 3 . 结语 通过 以上分 析可 以认识 到 .煤矿矿 区容易 受到底板岩溶水 害威 胁, 应 当重视对煤矿矿区 的地质勘 探。在矿 区地质勘探 的过程 中 . 可 以做 不 同规模 的防水 试验 . 再利 用钻 探和 物探等 手段 . 勘查 出矿 区 的水文地 质情况 。在地质勘探 的过程 中应加大 对地质异常 区的勘查 力度 , 综合 利用 多种勘 探手 段做好 地质 勘探 工作 , 使各 种勘 探方 法 在地质 勘探 的过程 中相互验 证 、 相互补 充 . 发挥 多种 地质勘 探方 法

地质勘查与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探讨论文[共五篇]

地质勘查与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探讨论文[共五篇]

地质勘查与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探讨论文[共五篇]第一篇:地质勘查与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探讨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工业迅速发展,矿藏资源供求矛盾日益加剧,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地质找矿效率,满足社会快速增长的资源需求。

本文借鉴国外先进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展开了具体论述,为我国地质勘查、找矿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勘查;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我国矿产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很多开发者和使用者因为眼前的利益而进行的开采和利用手段,都严重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技术和意识,而部分具有相关技术和意识的开发方却苦于没有矿产开发权,国家应针对这一情况对其作出调整,令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可以达到高效率、高回报、长期的可持续性循环利用,令中国的矿产资源可以长期地带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1我国现有矿山深部找矿和采矿取得的成果随着全球能源形势的日益恶化,开展矿山深部找矿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矿产资源勘察仅仅处于地表、浅地表,已有的固体矿产勘察深度都处于500m以内,但是在美、澳等发达地区,其矿产开发深度已达2.5~4.0km。

基于此背景,我国必须重视深部找矿问题,加大相关勘探技术研究力度,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资源。

此外,由于深部找矿往往是在已有的矿山开采范围内进行的,因此免去了大量的基建工序,使得矿山开采成本得以有效节约。

我国深部找矿技术的广泛实施始于2004年,共安排216个矿山开展深部找矿;根据2008年统计结果,共166个矿山发现了矿产资源,能源类煤炭探明45.89亿吨,黑金属铁矿石、有色金属铜矿、铅锌矿、贵金属金矿、银矿分别探明了6.95亿吨、196.36万吨、485万吨、425t、5695t,加上其余矿种,总资源量的静态产值大于1万亿元[1]。

2深部找矿的方法技术手段深部找矿属于是一个战略性的任务,因此必须做好长期规划,多方面(政策、资金、制度)确保任务的顺利开展。

现阶段,我国矿产勘查具体难题如下:(1)老矿山深部、隐伏区找矿难度大,常用的地表直观方法难以在这些区域应用,因此必须积极引进先进的、成熟的技术方法在开展深部找矿工作。

地质勘查及地质钻探技术论文(5篇范例)

地质勘查及地质钻探技术论文(5篇范例)

地质勘查及地质钻探技术论文(5篇范例)第一篇:地质勘查及地质钻探技术论文摘要:在经过长期的开采工作后,地表矿藏所剩无几,因此,深部地质找矿成为矿业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阐述了地质勘查的内容种类,分析了深部地质找矿及钻探技术的要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措施。

研究对推动矿业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地质勘查;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途径目前,矿业产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后地表可直接挖掘的矿产资源越来越少,在这样的形势下,地质勘查和深部地质找矿显得越来越重要。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并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文中着重探讨了深部钻探找矿技术,以期为矿业从业者的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1地质勘查的主要内容1.1矿山接替资源当所开采的矿山出现资源危机,或者由于矿山的开采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增长,就要开展勘查矿山接替资源的工作。

在进行矿山地质勘查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矿山的类型,选择地质条件优越和市场需求量大的矿山。

要深入勘查矿山和矿区的情况,并把这些因素作为寻找矿产的依据。

1.2矿山生产环节矿山生产环节的地质勘查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第一是对矿山的储量及服务年限进行勘查,目的是为生产企业的开采规划提供依据,这样开采工作才能在科学的指导下开展合理开发;第二是对矿山生产区周边的储矿情况进行勘查,能够为今后扩大矿山生产范围做准备。

1.3矿产的伴生矿及尾矿矿产的开发工作往往不是针对单一矿种,而是要在开采过程中对低品位矿和新型矿进行综合评估,将与矿山资源共生的其他矿开采出来,这也就是所说的伴生矿和尾矿。

2深部地质找矿技术及地质钻探技术2.1深部地质找矿技术传统的找矿技术方法是由表及里进行,也就是从地表开始逐渐深入。

这种传统的找矿方式效果不佳,所以,应该不断转变找矿的思路,将先进的技术和精准的设备运用其中,从而对地质的表面和深部构造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归纳出地质成矿的规律,再将岩石在属性上的差异考虑在内,使测量的精度有效提升,矿藏的精确度也得到提高。

综合地质勘探法在煤矿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综合地质勘探法在煤矿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FORUM 论坛管理112 /矿业装备 MINING EQUIPMENT综合地质勘探法在煤矿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赵起超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五人小组管理部1 综合地质勘探法介绍综合地质勘探法就是将各种地质勘探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种地质探测方法的优势,减少地质探测方法不足对地质勘测准确性的影响,最终实现对煤矿地质情况的精准勘探。

在现今的实际勘探工作中,最为主流常用的综合煤矿地质探测方式是将传统的煤炭勘探技术、物理勘探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物理探测得到数据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地质情况的三维成图,通过三维图纸可以对矿区地质情况具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在巷道设置、煤炭开采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为各项工作的推进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和技术支撑。

在以往工作中,对于煤矿的勘探主要有两种方式进行。

第一种是地面钻探和井下钻探相结合的方式。

此种方法可以准确的对各种地质构成的范围以及采空区的含水性进行探测,探测效果十分显著。

但是该种方法探测周期长,探测成本比较高,严重影响工程推进进度,因此目前很少使用。

第二种是利用各种地球物理技术对地质情况进行探测,例如三维地震勘测技术、井下瞬变电磁技术等,但是由于煤层的构造复杂,收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采用单一的勘测技术不能够准确的进行对矿井的探测。

因此本文利用综合探测技术,即结合三维地震探测技术、瞬变电磁技术等,并辅以钻探技术,从而实现对煤矿地区准确迅速的探测。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对矿井周边的地质情况进行精准探测,可以对地质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对于保障煤炭开采中的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煤炭勘探过程中常用的勘探方法主要有:地震波反射法、电磁瞬间变换法、雷达探测法、地质电阻法、直流电探测法等,在实际的勘探作业中,受地质条件的限制只是采用某一种地质探测方式是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的,因此本文就针对煤炭勘测实际工作的需求,采取多种探测方式配合使用的综合地质勘探法,以期实现对矿井周围地质的精确探测。

对煤矿矿区的综合地质勘探的探讨

对煤矿矿区的综合地质勘探的探讨

为煤 炭 的 后 续 开发 提 供 依 据 。
关 键 词 : 质 勘探 ; 矿 ; 地 煤 开发
目前, 煤矿深部开采 中的地质勘探技术是以地球物理方法为先 圆周上 内接正三角形顶点处各设 置一套微动观测仪。这种观测方式 可采用 由 3 个 导, 其它基础地质手段加以配合, 依托计算机技术实现地质工作 的动 勘查深度与台阵的大小成正比。根据勘查深度的要求, 态管理是煤矿深部开采地质勘探的特点 。其工作模式可分为三个层 或 3个以上不同半径 的同心圆组成观测台阵; 线勘查 。在煤 田勘 b 坝0 面:井 田范围主要可采煤层开采地质条件评价;采 区地质条件勘查 ; 查这种大面积勘探 中, a . b . 单点勘查 已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可采用测线 c 综 采工作面地质条件超前探测 。 倍0 观测系统, S波速度剖面成果 图。 面) 获得 在测 区内按一定间距布置 煤矿 由于受矿井地质条件差 、 断层发育 、 煤厚变化大等地质 因素 这样 的测线, 可实现二维微动测深勘探 , 并反演测区三维 s波速度结 的影响, 造成生产接续 紧张, 单靠一种勘探手段很难摸清煤层赋存状 构, 结合钻孔及其它地质 资料, 可进一步解释速度异常区域的地质意 c . 在仪器数量足够多 的 况及构造发育规律, 采用综合勘探方法, 多种勘探手段结合并用, 地面 义;平面探查。在矿区或者要求更精细的勘探, 采用三维物探手段, 井下先期施工多用途探巷, 配合钻探及井下物探 情况下可采用平面观测, 并反演测区三维 s波速度体 , 从而圈 出速度 等手段, 针对影响生产 的地质因素开展各项专题研究, 不断进行资料 异常体或者面。 的动态综合分析, 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取得 为矿井 的安全高效生产提 23井下钻探及综合物探 . 在放水试验对主要含水层 的富水性达到宏观控制f 矿井 、 区) 采 的 供 了有利 的地质保障。 合理选择勘探 目的层, 充分利用井下巷道, 以大流量 、 大降深的井 基础上, 对富水 区的每一工作面, 针对不 同的条件 , 采用各种物探手段, 下放水试验为主, 钻探与物探相结合, 多种方法相互验证 、 相互补充 的、 探明局部导水构造 、 隔水层变薄带及局部富水带, 再用少 量的钻探手 综合水文地质勘探方法, 是查清类似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解放受水害 段进一步验证, 有针对性 的重点布置注浆改造 、疏水降压等治水工 威胁 的下组煤的有效技术途径 。 程。 1传 统 水 文地 质勘 探 a . 井下直流电法透视: 从大的范畴来说, 井下直流电法透视仍属于 1 . 1方法 矿井直流电法 。 目的是探测采煤工作面内部的导水构造 、 其 底板含水 受岩溶承压水威胁 的矿井, 底板突水是各类 因素综合作 用的结 层的集 中富水带 。 . E b T M探测: 电磁法( 瞬变 简称 T M) E , 它是利用大功 果, 突水机理 主要包括:岩溶裂隙水网络的发育情况 , a . 是发生底板 突 率的发射装置 向铺设在地面的矩形线圈f 或称发射框1 发送双极性 大 水的物质基础;隔水层 的厚度及岩性特征, b . 是突水 的制约因素;采矿 电流, c . 在电流开启和关断时, 电磁感 应作用产生 电压脉冲, 由于 电压脉 活动造成底板的破坏, 是底板突水的诱导 因素;. d断裂构造及原生构造 冲的衰减产生感应磁场饵 一次磁场)一次磁场随着时间的推移, 。 在地 裂隙的发育程度, 是导致底板突水 的关键 因素.水压与矿压 的偶合作 下介质中产生涡流。地下涡流的变化又生产二次磁场, e _ 由于不 同地质 用也是导致底板突水的重要因素。 体其电性特征存在差异, 其二次场的衰减亦存在差异 。因此, 通过研究 1 . 2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二次场的衰减规律, 可达到推测 、 分析地下地质异常体的 目的。T M E 而任何一种单一的勘探方法, 只能大致探 明某~种突水因素, : 探测可以探测不 同高程 的相对 富水区, 如 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水措 采用传统的地 面钻探 、 抽水及注水试验, 只能探明某一点 的岩溶发育 施 。c . 波 C :I 弹性 TI 地震层析成相技术, I 可以推测主要构 造的发育情 及富水情况对 于整个开采范围的富水规律难以有效的探明。 另外, 况, 矿 但由于该项技术起步 比较晚, 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提高。d . 瑞利波: 井突水是一个十分复杂 的问题 , 不可能用一个统一 的规律进行描述, 利用瑞利波探测技术可 以对掘进巷道前方的地质异常体, 特别是断裂 也就是说, 随着空间的变化, 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 突水 因素在 构造进行超前探查, 各类 预防突遇断层出水 。该项技术对于探测前方构造 突水 过程 中的作用相互交替变化, 断层导水 型突水, 如: 构造的突水 机 效果较好 。 理起到 了主导作用, 而底板破坏型突水, 采矿动压是突水 的关键因素 。 综上所述, 对于受底板岩溶水害威胁的矿区, 对水文地质 条件 的 因此, 防止底板 突水, 要 就必须对各类突水因素进行全面探查, 有针对 探查, 应以各种规模的放水试验为主要探查手段, 以此为基础, 采用多 性的实施综合治理, 才能有效 的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对水文地质条 种物探及钻探手段 , 对局部 的水文地质异常区进 一步查 明, 达到相互 件的探查, 采用单一的探查方法显然是不够的。 补充 、 相互验证, 充分体现多种勘探方法的综合效应, 可取得十分显著 2 采用 综 合方 式进 行 地质 勘 探 的技术效果。 21采 区地面地震勘探 . 3结 论 采区设计前, 通过采用地面地震勘探手段, 明采 区构造形态和 查 煤矿开采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方 向是将地球物理方法 、基础地 断层发育规律 , 明煤层赋存状况及底板起伏形态, 响开采的含 质勘探手段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有机结合 。 查 对影 利用三维地震 、 瞬变 水层富水 陛进行评价, 并提出水 害防治措施, 区设计提供可靠的 电磁 、 为采 矿井物探 、 地面钻探和井巷工程等多元数据, 明采区内断层分 查 地质资料 。 布、 煤层埋藏深度与厚度 、 岩溶裂隙发育带 的分 布和隔水层厚度 等。 同时本阶段的主要 工作也是进一步查 明采 区范 围内的小构造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平 台建立矿井多元信息集成系统, 把三维地 包括落差 5 m左右的断层 、 陷落柱和采 空 区的空间分布形态, 根据采 震 、 瞬变电磁 、 矿井物探 、 构造地质 、 水文地质 等多元信 息进行 复合 、 区衔接的要求应 提前布置实施。现 已成熟的探测技术包括三维地震 综合分析后建立预测与评价模型, 实现地质资料 的信息化 、 数字化和 勘探 、 电磁法 、 瞬变 矿井直流电法和钻探。地面物探方法较矿井物探 可视化, 为开采地质条件 的快速评价 、 生产地质工作 的动态管理 、 突发 方法施工简单, 探测效率也高, 但受到地表条件的限制 。 因此, 在地表条 性地质灾 害应变对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件允许 的前提下, 三维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是首选方法 。 参考文献 2 微 动测 深勘 查 . 2 [ 赵艳斌 . 1 】 综合地质勘探 方法在煤矿 生产 中的应用『. 现代化 , J煤矿 1 0 ,4 — 微动是一种在时间域和空间域都极不规则的震动现象。根据波 20 84:9 50. 动理论, 微动记录既包含有体波也包含有面波 。依据观测形式的不同 [ 吴钦 宝, 同俊, 2 ] 陈 陈风云. 中国东部煤矿深部开采 中的地质勘探技术 微动测深探查主要分为一下几种形式:单点勘查 。单点勘查方式观 [. a . J地球物理 学进展, 0 , ()7 — 7 . ] 2 5 023 0 3 3 0 2 : 测台阵, 一般由两个不同半径 的同心圆f 内接正三角形) 组成, 区的综 合地质勘探 的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深部开采综合地质勘探方法研究【摘要】深部开采对煤田地质勘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煤炭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采用的几种地质勘探方法,采用综合的地质勘探方式可以有效的探查煤矿矿区的地质情况,为煤炭的后续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煤矿;地质勘探;深部开采
目前,煤矿深部开采中的地质勘探技术是以地球物理方法为先导,其工作模式可分为三个层面:(1)井田范围主要可采煤层开采地质条件评价;(2)采区地质条件勘查;(3)综采工作面地质条件超前探测。

而从现今的发展方向来看,煤矿深部开采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将地球物理方法、基础地质勘探手段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有机结合。

利用三维地震、瞬变电磁、矿井物探、地面钻探和井巷工程等多元数据,查明采区内断层分布、煤层埋藏深度与厚度、岩溶裂隙发育带的分布和隔水层厚度等。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平台建立矿井多元信息集成系统,把三维地震、瞬变电磁、矿井物探、构造地质、水文地质等多元信息进行复合、综合分析后建立预测与评价模型,实现地质资料的信息化、数字化和可视化,为开采地质条件的快速评价、生产地质工作的动态管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变对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1.传统水文地质勘探
1.1方法
受岩溶承压水威胁的矿井,底板突水是各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突水机理主要包括:(1)岩溶裂隙水网络的发育情况,是发生底板突水的物质基础;(2)隔水层的厚度及岩性特征,是突水的制约因素;(3)采矿活动造成底板的破坏,是底板突水的诱导因素;(4)断裂构造及原生构造裂隙的发育程度,是导致底板突水的关键因素;(5)水压与矿压的偶合作用也是导致底板突水的重要因素。

因此,水文地质条件的探查范围包括了岩溶裂隙水网络发育规律、隔水层的厚度及岩性变化、断裂构造及底板裂隙的发育规律及发育程度、含水层水位变化规律等。

1.2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而任何一种单一的勘探方法,只能大致探明某一种突水因素,如:采用传统的地面钻探、抽水及注水试验,只能探明某一点的岩溶发育及富水情况,对于整个开采范围的富水规律难以有效的探明。

另外,矿井突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规律进行描述,也就是说,随着空间的变化,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各类突水因素在突水过程中的作用相互交替变化,如:断层导水型突水,构造的突水机理起到了主导作用,而底板破坏型突水,采矿动压是突水的关键因素。

因此,要防止底板突水,就必须对各类突水因素进行全面探查,有针对性的实施综合治理,才能有效的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

对水文地质条件的探查,采用单一的探查方法显然是不够的。

2.采用综合方式进行地质勘探
2.1采区地面地震勘探
采区设计前,通过采用地面地震勘探手段,查明采区构造形态和断层发育规律,查明煤层赋存状况及底板起伏形态,对影响开采的含水层富水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水害防治措施,为采区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同时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也是进一步查明采区范围内的小构造,包括落差5m左右的断层、陷落柱和采空区的空间分布形态,根据采区衔接的要求,应提前布置实施。

现已成熟的探测技术包括三维地震勘探、瞬变电磁法、矿井直流电法和钻探。

地面物探方法较矿井物探方法施工简单,探测效率也高,但受到地表条件的限制。

因此,在地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三维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是首选方法。

2.2微动测深勘查
微动是一种在时间域和空间域都极不规则的震动现象。

根据波动理论,微动记录既包含有体波也包含有面波。

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微动的震源是在地表面或海底面,在微动中的面波成分相对于体波成分来说占绝对优势,微动测深勘查方法就是利用这一占绝对优势的面波来反演地下地质结构的方法。

同时,依据观测形式的不同微动测深探查主要分为一下几种形式:(1)单点勘查。

单点勘查方式观测台阵,一般由两个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内接正三角形)组成,在圆心和圆周上内接正三角形顶点处各设置一套微动观测仪。

这种观测方式勘查深度与台阵的大小成正比。

根据勘查深度的要
求,可采用由3个或3个以上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组成观测台阵;(2)测线勘查。

在煤田勘查这种大面积勘探中,单点勘查已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可采用测线(剖面)观测系统,获得s波速度剖面成果图。

在测区内按一定间距布置这样的测线,可实现二维微动测深勘探,并反演测区三维s波速度结构,结合钻孔及其它地质资料,可进一步解释速度异常区域的地质意义;(3)平面探查。

在矿区或者要求更精细的勘探,在仪器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可采用平面观测,并反演测区三维s波速度体,从而圈出速度异常体或者面。

2.3井下钻探及综合物探
在放水试验对主要含水层的富水性达到宏观控制(矿井、采区)的基础上,对富水区的每一工作面,针对不同的条件,采用各种物探手段,探明局部导水构造、隔水层变薄带及局部富水带,再用少量的钻探手段进一步验证,有针对性的重点布置注浆改造、疏水降压等治水工程。

(1)井下直流电法透视:从大的范畴来说,井下直流电法透视仍属于矿井直流电法。

其目的是探测采煤工作面内部的导水构造、底板含水层的集中富水带。

许多矿区的研究和试验证明,井下直流电法透视是探测水文地质异常区最为有效的物探方法之一。

(2)tem 探测:瞬变电磁法(简称tem),它是利用大功率的发射装置向铺设在地面的矩形线圈(或称发射框)发送双极性大电流,在电流开启和关断时,由于电磁感应作用产生电压脉冲,电压脉冲的衰减产生感应磁场(即一次磁场)。

一次磁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地下介质
中产生涡流。

地下涡流的变化又生产二次磁场,由于不同地质体其电性特征存在差异,其二次场的衰减亦存在差异。

因此,通过研究二次场的衰减规律,可达到推测、分析地下地质异常体的目的。

tem 探测可以探测不同高程的相对富水区,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水措施。

(3)弹性波ct:即地震层析成相技术,可以推测主要构造的发育情况,但由于该项技术起步比较晚,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提高。

(4)瑞利波:利用瑞利波探测技术可以对掘进巷道前方的地质异常体,特别是断裂构造进行超前探查,预防突遇断层出水。

该项技术对于探测前方构造效果较好。

另外,通过坑透、槽波、脉冲干扰试验等手段,也可以探测地质及水文地质异常区。

综上所述,对于受底板岩溶水害威胁的矿区,对水文地质条件的探查,应以各种规模的放水试验为主要探查手段,以此为基础,采用多种物探及钻探手段,对局部的水文地质异常区进一步查明,达到相互补充、相互验证,充分体现多种勘探方法的综合效应,可取得十分显著的技术效果。

3.结论
煤矿开采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将地球物理方法、基础地质勘探手段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有机结合。

利用三维地震、瞬变电磁、矿井物探、地面钻探和井巷工程等多元数据,查明采区内断层分布、煤层埋藏深度与厚度、岩溶裂隙发育带的分布和隔水层厚度等。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平台建立矿井多元信息集成系统,把三维地震、瞬变电磁、矿井物探、构造地质、水文地质等多元信
息进行复合、综合分析后建立预测与评价模型,实现地质资料的信息化、数字化和可视化,为开采地质条件的快速评价、生产地质工作的动态管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变对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田茂虎,马培智.埠村煤矿下组煤综合水文地质勘探方法[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33(2):59-60,63.
[2]赵艳斌.综合地质勘探方法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j].煤矿现代化,2008,4:49-50.
[3]卜昌森,张希诚.综合水文地质勘探在煤矿岩溶水害防治中的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01,29(3):32-34.
[4]吴钦宝,陈同俊,陈凤云.中国东部煤矿深部开采中的地质勘探技术[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20(2):370-373.
[5]王家兵.深层岩溶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方法的探讨[j].煤田地址与勘探,1994,22(3):32-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