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合集下载

演示实验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演示实验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一、实验原理生长素及其类似物有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会对插条根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同时,不同植物的枝条对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度也是不同的,带芽的枝条实验效果较好。

二、实验用具1.材料:带芽或者带叶柄的茉莉(或月季、柳树等)2.用具:每小组100ml锥形瓶4个,试管8支,10ml移液管,100ml量筒,水培法营养液,玻璃花盆4个。

3.试剂:蒸馏水、质量浓度为10-2g/L的萘乙酸(NAA)三、实验过程(1)制作插条:每个枝条保留3-4片叶,下端用剪刀剪成斜面,以增加插条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

(2)预实验:在实验前1天根据生长素类似物的用法和用量说明,按实验方案设置几种浓度,并计算好配制每种浓度需要的生长素类似物的用量及溶液的总体积,贴好标签,将制作好的插条分组(每组不少于3个枝条),分别按照实验方案设计的浓度处理1天。

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NAA溶液:取5mlNAA(质量浓度为10-2g/L),加45ml蒸馏水稀释成质量浓度为10-3g/L的NAA浓度,按照同样的方法再配制出质量浓度为10-4g/L—10-14g/L的NAA 梯度溶液。

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

处理完毕就可以扦插了。

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3)根据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再分成10组,每组至少3个枝条,在10个完全相同的水培装置中加入等量的完全营养液,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分别培养经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及清水处理过的插条,注意保持温度20-25℃(4)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插条不定根的长度和数目变化。

NAA溶液的质量浓度为时,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

NAA促进插条的生根的最适浓度约为。

2015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教材重点实验5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含解析)新人教

2015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教材重点实验5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含解析)新人教

教材重点实验5: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1.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在预实验中需要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B.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插枝生根的数目、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C.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能获得相同的生根数目D.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解析:选B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变量是扦插枝条生根的情况,无关变量为植物的种类等。

由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因此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能获得相同的生根数目。

2.(2014·某某检测)选取相同的剪去顶芽的葡萄插条进行实验,甲、乙、丙、丁组处理方式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由甲组和乙组可知,侧芽合成的吲哚乙酸能促进插条产生不定根B.由乙组和丙组推知,该种葡萄插条,保留三个侧芽时产生不定根最多C.由丙组和丁组可知,葡萄插条侧芽合成的促进生根的物质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D.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扦插中,侧芽发挥的作用与外源吲哚乙酸作用相同或相似解析:选D 甲组与乙组比较可知,侧芽能够促进插条产生不定根,但不能确定侧芽产生的物质是什么;乙组与丙组比较可知,保留三个侧芽比保留一个侧芽产生不定根的数量多,但不能说明保留三个侧芽时产生的不定根最多;丙组和丁组比较不能说明葡萄插条侧芽合成的促进生根的物质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通过题图四组实验可知,侧芽与外源吲哚乙酸处理均可以促进葡萄插条生根。

3.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2,4­D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共6组;②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桂花插条,均分为6组,将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10分钟后取出,进行无土栽培;③一段时间后取出,统计每组插条生根数目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表所示:2,4­D溶液浓度0 10-1510-1410-1310-1210-11(mol/L)生根数(平均值) 2.0 3.8 7.2 9.4 15.1 20.3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促进桂花插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是10-11mol/LB.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超过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D.相同浓度的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条生根的作用相同解析:选B 由题某某息可知:以2,4­D溶液浓度为0的组作为对照组,其他组为实验组。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摘要: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方法
4.实验结果与分析
5.结论
正文:
一、实验目的
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本实验选取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进行处理,旨在找到最适合插条生根的生长素浓度。

二、实验原理
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和发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在适宜浓度下,生长素可以有效促进插条生根。

本实验通过观察插条在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下的生根情况,来确定最适浓度。

三、实验方法
1.选择长势相同的植株,剪取插条,并将其分为若干组。

2.准备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采用浸泡法处理插条基部。

3.按照预先设计的浓度梯度,将插条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设置浸泡时间一致。

4.将处理后的插条放入培养皿,给予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进行培养。

5.观察并记录插条生根情况,以判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有效促进插条生根。

在生长素浓度适宜的情况下,插条生根数量和长度均有所增加。

然而,当生长素浓度过高或过低时,插条生根效果不佳。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最适生长素浓度。

五、结论
本实验成功地探究了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观察其生根情况,最终找到了最适合插条生根的生长素浓度。

冲刺2020高考生物实验突破专题: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附答案及解析)

冲刺2020高考生物实验突破专题: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附答案及解析)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1.实验原理(1)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在不同浓度、时间下处理插条,其影响程度不同。

(2)生长素类似物的影响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3)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

2.实验过程3.结果分析由下图曲线可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A点对应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A点两侧,存在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两个不同浓度。

考点一: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例一、用月季作为实验材料进行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验证实验中,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预实验可以确定最佳浓度位于2~6 ppm 之间B.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4 ppmC.该实验处理枝条的方法可以使用浸泡法和沾蘸法D.NAA不属于植物激素考点二:实验的拓展与应用例一.(2018·遂宁高三三诊)水杨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内源激素,能诱导植物体内产生某些与抗病有关的蛋白质,提高抗病能力。

为探究水杨酸对不同品系水稻(YTA、YTB)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所做相关实验的结果如下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杨酸是细胞合成的能催化水稻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有机物B.相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不同水稻幼苗后的实验结果基本相同C.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YTA水稻幼苗12小时后抗病能力一样强D.水杨酸对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合成作用具有两重性例二.(2018·宁德高三5月质检)科研人员将铁皮石斛的带芽茎段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原球茎,并探究6-BA与2,4-D诱导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实验结果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BA和2,4-D对原球茎的增殖起调节作用B.实验结果表明,2,4-D对原球茎增殖作用具有两重性C.实验结果表明,6-BA和2,4-D协同使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D.0.5 mg·L-16-BA与0.8 mg·L-12,4-D是促进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易错点一:需进行预实验: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摘要:I.引言- 生长素类似物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对植物繁殖的意义II.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数据分析方法III.实验结果- 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与插条生根的相关性分析IV.结论- 最适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确定- 对植物繁殖的意义正文:I.引言生长素类似物是一类具有植物生长调节作用的物质,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对于植物繁殖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有助于提高扦插繁殖的成功率,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途径。

II.实验方法本实验选取了健康、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插条作为实验材料,将插条分为五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

实验步骤包括:插条的处理、生长素类似物的配制、插条的浸泡和生根测定。

生根测定主要通过观察并记录插条生根的数量、长度以及根系健康状况等指标来进行。

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以评估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与插条生根之间的关系。

III.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具有显著影响。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某一浓度范围内,随着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增加,插条生根数量和长度呈上升趋势,但当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超过最适浓度时,生根数量和长度不再明显增加。

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与插条生根呈正相关关系,即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越高,插条生根情况越好。

IV.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本实验确定了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

这一发现为植物繁殖提供了有益参考,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重点题型1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1.实验原理(1)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

(2)用生长素类似物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插条,其影响程度不同。

(3)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2.选材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

3.处理部位插条的形态学下端。

4.处理方法(1)浸泡法:要求药液溶液浓度较低,处理时间为几小时至一天。

(2)沾蘸法:药液溶液浓度较高,处理时间很短(约5 s)。

5.实验流程6.实验分析由生长素作用曲线可知,存在作用效果相同的两种生长素浓度。

最适浓度应在作用效果相同的两种浓度之间,即在两种浓度之间再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进行实验。

(1)注意区分本实验的三个变量①自变量:生长素类似物(如2,4-D溶液)的浓度。

②因变量:插条生根的数量(或长度)。

③无关变量:处理溶液剂量、温度、光照及选用相同的花盆、相同的植物材料,插条的生理状况、带有的芽数相同,插条处理的时间长短一致等。

(2)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时应注意的问题①扦插时常去掉插条成熟叶片,原因是去掉成熟叶片能降低蒸腾作用,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②处理时插条上下不能颠倒,否则扦插枝条不能成活。

【例证】(2017·海南卷,26)为探究植物生长素对枝条生根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母体植株上选择适宜的枝条,在一定部位进行环剥去除树皮(含韧皮部),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于环剥口上端,并用湿土包裹环剥部位,观察枝条的生根情况,实验的部分结果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据表可知,生长素用量为0时,有些枝条也生根。

其首次出根需要天数较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教案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教案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教案【教案】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促进作用;2.理解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与插条生根的关系;3.掌握设计并进行实验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生长素类似物的常用浓度范围;2.理解实验过程中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试管、插条,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不同浓度),生长培养基。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向学生介绍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和原理,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实验设计(10分钟)解释实验目的和流程,让学生明确实验的步骤和条件。

要求学生考虑哪些因素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并提出如何控制这些因素的方法。

3.实验操作(30分钟)将插条放入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每组设置三个重复实验。

放置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观察插条生根情况。

4.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20分钟)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图表。

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5.实验结论与总结(15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总结实验中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让学生思考如何优化实验设计和方法,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6.展示与讨论(10分钟)学生按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和分析结论,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师可以就学生的提问进行解答和引导。

五、教学延伸将实验结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讨论生长素类似物在植物繁殖中的潜在价值,并展示相关的研究成果。

六、教学反思本次实验设计了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条件,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促进作用。

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培养了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但是,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强调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同时也要注意防范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差。

专题10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解析版)

专题10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解析版)

专题10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1.实验原理(1)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在不同浓度、时间下处理插条,其影响程度不同。

(2)生长素类似物的影响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3)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

2.实验过程3.结果分析由下图曲线可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A点对应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A点两侧,存在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两个不同浓度。

考点一: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例一、用月季作为实验材料进行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验证实验中,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预实验可以确定最佳浓度位于2~6 ppm 之间B.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4 ppmC.该实验处理枝条的方法可以使用浸泡法和沾蘸法D.NAA不属于植物激素【答案】 B【解析】由图可知,NAA浓度为4 ppm时生根最多,其最佳浓度应在2~6 ppm之间,但不能确定最适浓度是4 ppm,A项正确、B项错误;处理枝条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两种,C项正确;NAA不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不属于植物激素,D项正确。

考点二:实验的拓展与应用例一.(2018·遂宁高三三诊)水杨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内源激素,能诱导植物体内产生某些与抗病有关的蛋白质,提高抗病能力。

为探究水杨酸对不同品系水稻(YTA、YTB)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所做相关实验的结果如下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杨酸是细胞合成的能催化水稻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有机物B.相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不同水稻幼苗后的实验结果基本相同C.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YTA水稻幼苗12小时后抗病能力一样强D.水杨酸对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合成作用具有两重性【答案】 D【解析】水杨酸是植物激素,对植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起调节作用,具有催化作用的是酶,A项错误;据图中数据分析可知,相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不同水稻幼苗后的实验结果是不同的,B项错误;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YTA水稻幼苗12小时后抗病能力有差异,其中水杨酸浓度为1.5×10-4mol·L-1时抗病能力相对较强,C项错误;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的数据(0 mol·L-1)对比可知,低浓度的水杨酸对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合成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有抑制作用,说明水杨酸对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合成作用具有两重性,D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实验设计相关概念:
•自变量:人为控制的变量。

对应于假设中的某原因。

•因变量:实验中由自变量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对应于假设中的某结果。

•无关变量:与自变量同时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变量。

•预实验:正式实验前用于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实验。

试验设计四大原则
•对照原则空白对照:如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时,用清水来处
理枝条。

自身对照:如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
相互对照:如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时,不同浓度之
间的对比
•单一变量原则:指的是一个实验要探究的自变量一般只有一个,以免引起混乱。

•等量原则:指的是无关变量要保持量的一致。

(无关变量还有个隐藏要求就是适宜原则,也就是可行性)
•可重复性原则:通常我们设置自变量时,每种自变量需要设置几个重复。

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
行性。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选材生长旺盛一年生枝条
原因: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
举例:杨、月季、柳、迎春花枝条等
2、处理
形态学上端平面,下端削成斜面
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芽数尽量一样多。

3、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枝条的方法
•浸泡法
•沾蘸法
4、生长素类似物的选择
常用:NAA 、 2,4—D
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分析实验结果,形成结论
NAA 促进迎春条插条生根的最适浓
度是多少?
某某浓度是NAA 促进迎春条插条生
根的最适浓度(预实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一.明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
(1)实验原理
浓度的NAA 溶液促进迎春条插条生根,浓度过高
或过低都不利于插条生根。

适宜(2)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
①单因子变量原则
自变量:;
因变量:;:插条的情况、浸泡时间的长短、温度等,实验
中这些变量应处于条件下。

②对照原则:设置清水组对照
④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NAA 溶液的不同浓度迎春条插条生根的数量(或根长度)
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设计实验
二.实验步骤(预实验)
1.配制浓度为0mg/L 、2 mg/L 、4 mg/L
、6 mg/L 、8
mg/L 、10 mg/L 的六组NAA 溶液置于烧杯中编号①~⑥
2..选材生长良好、粗细长短,芽的数量和饱满程度相同
的枝条24支,分成6等份
4.培养将处理好的插条,放在条件下,分
组进行(土壤栽培/水培)。

相同且适宜水培3、将6份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在①~⑥
5.观察记录,设置表格,绘制曲线
设计实验
三.实验步骤(正式试验)
1、配制浓度为2 mg/L 、2.5 mg/L 、3 mg/L 、
3.5 mg/L 、
4 mg/L 、4.
5 mg/L 、5 mg/L 、5.5 mg/L 、6.0 mg/L 的
NAA 溶液置于烧杯中编号①~⑨
2、选材生长良好、粗细长短,芽的数量和饱满程度相
同的枝条36支,分成9等份
4、培养将处理好的插条,放在条件
下,分组进行(土壤栽培/水培)。

相同且适宜水培3、将9份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在①~⑨
5、观察记录,设置表格,绘制曲线图
四.练习巩固
1、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应选择带有较多嫩叶和幼芽的一年生枝条
B.采用浸泡法处理插条基部,应使用较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C.必须严格控制不同插条的浸泡时间
D.应采用“土培法”培植插条
2、下列关于胚芽鞘生长与向光性的各种实验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和目的不一致的是( )
A.将胚芽鞘置分别于黑暗与单侧光下,观察单侧光对其生长的影响
B.用锡箔帽和锡箔环分别套在胚芽鞘尖端和尖端下面的一段,研究其感光部位C.将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与完整的胚芽鞘一起培养,观察尖端对其生长的影响D.将含IAA琼脂块与空白琼脂块分别放在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研究其向光性原理
(3)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生长良好且一致的迎春条随机均分为9组(每组含3根枝条)
第二步:将这些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在1-9号NAA溶液中
第三步: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
第四步:9天内每隔3天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4)该实验应控制好的两个主要无关变量是:
各组枝条处理时间长短一致;所用植物材料尽可能做到条件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