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长素类似物最适宜浓度doc资料
演示实验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一、实验原理生长素及其类似物有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会对插条根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同时,不同植物的枝条对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度也是不同的,带芽的枝条实验效果较好。
二、实验用具1.材料:带芽或者带叶柄的茉莉(或月季、柳树等)2.用具:每小组100ml锥形瓶4个,试管8支,10ml移液管,100ml量筒,水培法营养液,玻璃花盆4个。
3.试剂:蒸馏水、质量浓度为10-2g/L的萘乙酸(NAA)三、实验过程(1)制作插条:每个枝条保留3-4片叶,下端用剪刀剪成斜面,以增加插条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
(2)预实验:在实验前1天根据生长素类似物的用法和用量说明,按实验方案设置几种浓度,并计算好配制每种浓度需要的生长素类似物的用量及溶液的总体积,贴好标签,将制作好的插条分组(每组不少于3个枝条),分别按照实验方案设计的浓度处理1天。
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NAA溶液:取5mlNAA(质量浓度为10-2g/L),加45ml蒸馏水稀释成质量浓度为10-3g/L的NAA浓度,按照同样的方法再配制出质量浓度为10-4g/L—10-14g/L的NAA 梯度溶液。
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
处理完毕就可以扦插了。
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3)根据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再分成10组,每组至少3个枝条,在10个完全相同的水培装置中加入等量的完全营养液,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分别培养经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及清水处理过的插条,注意保持温度20-25℃(4)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插条不定根的长度和数目变化。
NAA溶液的质量浓度为时,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
NAA促进插条的生根的最适浓度约为。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摘要: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方法
4.实验结果与分析
5.结论
正文:
一、实验目的
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本实验选取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进行处理,旨在找到最适合插条生根的生长素浓度。
二、实验原理
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和发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在适宜浓度下,生长素可以有效促进插条生根。
本实验通过观察插条在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下的生根情况,来确定最适浓度。
三、实验方法
1.选择长势相同的植株,剪取插条,并将其分为若干组。
2.准备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采用浸泡法处理插条基部。
3.按照预先设计的浓度梯度,将插条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设置浸泡时间一致。
4.将处理后的插条放入培养皿,给予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进行培养。
5.观察并记录插条生根情况,以判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有效促进插条生根。
在生长素浓度适宜的情况下,插条生根数量和长度均有所增加。
然而,当生长素浓度过高或过低时,插条生根效果不佳。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最适生长素浓度。
五、结论
本实验成功地探究了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观察其生根情况,最终找到了最适合插条生根的生长素浓度。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教学提纲

设计实验
1.明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
①单因子变量原则
自变量:
NAA溶液的不同浓度
因变量 迎春条插条生根的数量(或根长度)
无关变量
插条的情况、浸泡时间的长短、温度等,实验中 这些变量应处于 相同且适宜 条件下。
宜宾县二中备课组
设计实验
1.明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
①单因子变量原则
。
宜宾县二中备课组
宜宾县二中备课组
预实验 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 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宜宾县二中备课组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1.明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 (1)实验原理
适宜
浓度的NAA溶液促进迎
春条插条生根,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插条
生根。
宜宾县二中备课组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1.明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 (1)实验原理 (2)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 ①单因子变量原则 ②对照原则 ③平行重复原则 ④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②对照原则
a.预实验 配制浓度为2ppm、4ppm、6ppm、8ppm、10ppm、 12ppm的一组NAA溶液 分组并编号:分为 7 组,每组中加入 3 根 枝条。按要求处理好插条,备用。
宜宾县二中备课组
b.正式实验 在预实验的基础上确定比较适宜的浓度为4ppm6ppm范围间,因此在此浓度区间,以0.2ppm为浓 度梯度进行实验。 配制浓度为
宜宾县二中备课组
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提出问题 NAA促进迎春条插条生根的最适浓 度是多少?
作出假设某某浓度是NAA促进迎春条插条生 根的最适浓度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分析实验结果,形成结论
促进迎春条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是多少浓度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摘要:I.引言- 生长素类似物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对植物繁殖的意义II.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数据分析方法III.实验结果- 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与插条生根的相关性分析IV.结论- 最适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确定- 对植物繁殖的意义正文:I.引言生长素类似物是一类具有植物生长调节作用的物质,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对于植物繁殖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有助于提高扦插繁殖的成功率,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途径。
II.实验方法本实验选取了健康、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插条作为实验材料,将插条分为五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
实验步骤包括:插条的处理、生长素类似物的配制、插条的浸泡和生根测定。
生根测定主要通过观察并记录插条生根的数量、长度以及根系健康状况等指标来进行。
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以评估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与插条生根之间的关系。
III.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具有显著影响。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某一浓度范围内,随着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增加,插条生根数量和长度呈上升趋势,但当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超过最适浓度时,生根数量和长度不再明显增加。
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与插条生根呈正相关关系,即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越高,插条生根情况越好。
IV.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本实验确定了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
这一发现为植物繁殖提供了有益参考,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教案

探究: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会探究性试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育科学探究力气,提高创思维力气。
2.学会用探究的试验方法来争论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3.理解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生根,体会科学理论在应用到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也有很多要探究的问题。
4.通过小组之间分工合作,培育协作精神。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设计是基于学生对生长素生理作用生疏的根底上进展的一个试验探究,经过必修1 到必修3 的分阶段训练后,学生具备有确定的综合探究力气。
而且这种实际动手操作的探究学生参与起来也比较有乐观性,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比较自主的完成探究的过程。
将学问融入实践过程,把课本上的内容跟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相结合,这就是本节课的亮点。
如何将实际与课本接轨,这就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格外重视的问题。
既要将这节课的重点学问内容加以表达,又要让学生保持猛烈的奇异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感觉在课堂上解决了一些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所以本节课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试图制造情境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乐观的参与科学探究的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如何面对问题,学会收集和加工需要的资料,从而真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力气。
三、教学思路设计设计的根本思路是:1.学生结合课本中学到的内容,提出问题。
2.搜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
3.提出猜测或者假设。
4.对猜测进展试验验证和推理。
5.觉察规律,得出结论。
6.总结沟通阅历和教训。
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先布置学生阅读探究试验的内容,通过搜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进一步确定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同时对试验结果作出确定的假想和猜测。
然后通过实际动手进展试验操作,观看现象的同时总结规律得出结论。
最终在课堂上对试验的结果和阅历教训进展沟通。
上课过程教师先引导学生对整个设计方案进展探讨,教学过程应当留意细节问题的解决。
本节课要将教学重点放在科学探究过程的步骤设计,让学生通过这个探究试验的学习进一步理解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完整word版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探究: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目的要求:1.进一步学会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2.学会用探究的实验方法来研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3•理解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生根,体会科学理论在应用到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也有许多要探索的问题。
方案设计:一.提出问题: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或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确定实验题目:探索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做出假设:适宜浓度的NAA可以使迎春花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大量不定根。
实验预期经过一段时间后,用适宜浓度的NAA处理的插条基部长出大量不定根,而用较低浓度或较高浓度的NAA和用清水处理的枝条长出极少量的不定根。
三.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选择生长素类似物(NAA)-- 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 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一一制作插条一一分组处理插条一一进行实验一一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5mg/ml (用蒸馏水配制,加少许无水乙醇以促进溶解)插条处理方法:浸泡法或沾蘸法四.分析实验结果,形成结论实验过程:.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一..明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1)实验原理(2)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①单因子变量原则自变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变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关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照原则配制浓度为2ppm、4ppm、6ppm、8ppm、lOppm 12ppm 的一组NAA 溶液,设置________________ 作为对照.二..实验操作 1.预实验 1) 枝条的选取、处理选取一年生的、发育状况相同、粗细相同的且把芽和树叶去掉的迎春花枝条 长约10-15cm ,用刀将枝条的下端削成光滑的斜面(最好在节下) 四枝。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实验目的二、实验方法1.实验材料2.实验步骤3.实验变量与无关变量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最适浓度范围2.生长素浓度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四、实验结论与应用1.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2.对农业生产的意义正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参考,从而提高植物插条的生根率。
二、实验方法1.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主要包括插条植物、生长素类似物溶液、蒸馏水、实验容器等。
2.实验步骤(1)选取长势相同的插条植物,将其分为若干组。
(2)配置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并将其加入实验容器中。
(3)将插条植物的基部处理后,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另一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空白对照。
(4)将处理后的插条植物放入培养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定时观察插条植物的生长状况。
3.实验变量与无关变量实验变量: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
无关变量: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其他可控制因素,如取材、处理时间、蒸馏水、光照、温度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最适浓度范围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发现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对插条生根具有促进作用,但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插条生根。
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究最适浓度范围。
2.生长素浓度对插条生根的影响生长素浓度对插条生根具有显著影响。
在适宜浓度范围内,生长素浓度越高,插条生根率越高;而生长素浓度过低,插条生根率会降低。
四、实验结论与应用1.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农业生产者可以根据此范围选择合适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以提高插条植物的生根率。
2.对农业生产的意义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市赛一等奖

萘乙酸英文通用名 1-naphthlcetic acid其他名称 a-萘乙酸,NAA毒性对人畜低毒。
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1000-5900mg/kg,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剂型 70%钠盐原粉。
特点是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诱导形成不定根增加坐果,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比率等。
可经叶片、树枝的嫩表皮,种子进入到植株内,随营养流输导到全株。
适用范围适用于谷类作物,增加分蘖,提高成穗率和千粒重;棉花减少蕾铃脱落,增桃增重,提高质量。
果树促开花,防落果、催熟增产。
瓜果类蔬菜防止落花,形成小籽果实;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等。
使用方法1. 小麦用20mg/kg药液浸种10-12h,风干播种,拔节前用25mg/kg喷洒1次,扬花后用30mg/kg药液着得喷剑叶和穗部,可防倒伏,增加结实率。
2. 水稻用10mg/kg药液浸秧6h,插栽后返青快,茎秆粗壮。
3. 棉花盛花期用10-20mg/kg药液喷植株2-3次,间隔10天,防蕾铃脱落。
4. 甘薯用10mg/kg药液浸秧苗下部(3cm)6h后栽插,提高成活率增产。
5. 番茄、瓜类用10-30mg/kg药液喷花,防止落花,促进坐果。
6. 果树采前5-21天,用5-20mg/kg药液喷洒全株,防止落果。
7. 茶、桑、侧柏、柞树、水杉等插条用25-500mg/kg药液浸泡扦插枝条基部(3-5cm)24h,可促进插条生根,提高成活率。
注意事项施药后洗手洗脸,防止对皮肤损伤。
总体介绍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与生长素类似生理效应的有机物。
有效成分为α-NAA,分子式C12H10O2,白色结晶,不溶于水,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其钠盐溶于水,效应与NAA相同,但应用浓度较高。
生产容易,活性强,为农业及园艺上使用最广泛的人工合成生长素之一。
它可以促进发芽、单性结实及花芽形成(波罗),抑制器官脱落以及刺激插枝生根等。
由于生根量少且较粗,故宜与吲哚丁酸(刺激插枝生根数目多且较细)共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2.进一步培养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不同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有的影响。
同种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不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
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的。
植物插条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用不同、不同处理其影响程度亦。
其影响存在一个,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生长最快。
三.方法步骤:
1.选择生长素类似物:或α-萘乙酸(NAA)等。
2.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以萘乙酸为例。
萘乙酸难溶于冷水而易溶于等,应先用少量乙醇溶解后再加水稀释到需要的浓度;也可直接用沸水溶解。
3.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配制萘乙酸浓度为100 mg/L、、500 mg/L、700 mg/的溶液,分别放入小磨口瓶,及时贴上相应标签。
NAA有毒,配制时最好戴手套和口罩。
4.选择插条:选取生长良好的半木质化枝条作插条。
(过嫩或过老的枝条的细胞生活力不够旺盛,扦插后较差,而1年或2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
实验表明,插条部位以种条中部剪取的插穗为最好,基部较差,梢部插穗仍可利用。
实验室用插穗长 cm,直径1~1.5 cm为宜。
5.处理插条: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
每一枝条至少应有一芽一叶,所选枝条的芽数尽量一样多。
处理方法:
(1)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
(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2)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6.探究活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施实验→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备注:
(1)可先设计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进行摸索,再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
(2)实验材料:可以用当地常见植物(如杨、加拿大杨、月季、山茶花等)的枝条。
(3)实验用具:烧杯、花盆(或木箱、塑料筐(下方带流水孔))、细沙、一次性手套、天平、量筒、容量瓶、滴管、试剂瓶、玻璃棒等。
四.实例:
1.提出问题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或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是多少呢?2.作出假设
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可以使杨或月季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大量不定根。
促进插条生根的萘乙酸最适浓度是。
3.预测实验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后(约3~5 d),用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处理过的插条基部和树皮皮孔处(插条下1/3处)出现白色根原体,此后逐渐长出大量不定根;而用较低浓度、较高浓度或清水处理的枝条长出极少量的不定根或不生根。
4.实验步骤
(1)制作插条。
(2)分组处理:将插条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药物浓度、浸泡时间等可多组。
如可分别在NAA中浸泡1、2、4、8、12、24 h等)。
(3)进行实验: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 ℃)。
(4)小组分工,观察记录:前三天每天都要观察记录各小组实验材料的生根情况。
自行设计记录表格,记录用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枝条生根情况,如生根条数,最长与最短根的长度等。
(浓度适宜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在绿色树皮的皮孔处长有白色幼根;时间长一些会在枝条下端斜面树皮与木质部之间长有白色根原体)。
每隔2~3 d记录也可。
(5)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① 分析不同插条的生根情况。
不能生出不定根:有可能是枝条上没有芽、枝条倒插等。
都能生出不定根: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下端生出不定根,而不是刺激根生长。
不同的枝条可能生出的不定根的数目多少不一样,如枝条上芽多,则产生的生长素就多,就容易促使不定根的萌发。
②分析与本实验相关的其他因素。
A.温度要;
B.设置组。
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
C.设置组。
清水空白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对比,目的是探究2,4-D或α-萘乙酸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5.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按照小组分工认真进行观察,实事求是地对实验前、实验中(包括课内、课外)和实验后插条生根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整理数据,绘制成表格或图形。
最后分析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测是否一致,得出探究实验的结论。
不要求实验结果都一致,但要求有分析研究。
6.表达与交流
实验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写出自己个性化的实验报告,向小组和全班汇报探究过程和结果、经验、教训或体会,包括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收获。
7.进一步探究:进行拓展性的探究和实践,大多数需要在课外完成。
【课后巩固】
1.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
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
2.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对此,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配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共6组;
②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月季枝条,均分7组,将其中的6组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
的2,4—D溶液中,10分钟后取出,进行无土栽培;
(1)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
(2)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3)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组月季插条生根最多,其原因是;第七组月季插条没有生根,其原因是。
(4)以下关于此探究实验的结论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促进月季枝条扦插生根的2,4-D最适浓度在10—11mol/L左右
B.一定浓度范围内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有促进作用
C.超过一定浓度的2,4—D 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
D.2,4—D溶液能促进插条开花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