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的发展与现状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转化和加工,生产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化肥等产品的产业。
煤化工产业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1.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历程煤化工产业在我国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我国主要发展了煤炭气化技术,建设了一批煤气化厂,生产煤制气。
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开始发展煤制油技术,建设了一批煤制油厂,生产煤制油产品。
2000年以后,我国煤化工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煤制烯烃、煤制化肥等产品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
2.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优势煤化工产业在我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优势:(1)丰富的煤炭资源: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家,具备了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坚实基础。
(2)多元化的产品结构:煤化工产业可以生产多种产品,如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化肥等,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3)降低对石油依赖: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可以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提高能源安全性,减少能源进口压力。
3. 煤化工产业存在的问题虽然煤化工产业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1)环境污染: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能源消耗:煤化工生产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会增加对能源的消耗,对能源资源造成压力。
(3)技术创新不足:我国在煤化工领域的核心技术和装备仍然依赖进口,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 加强环境保护在煤化工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煤化工产业向清洁、低碳发展方向转变。
可以通过改进工艺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的治理和处置,实现资源化利用。
2. 推动技术创新加强煤化工领域的技术创新,提高核心技术和装备的自主研发能力,降低对进口技术的依赖。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引言概述: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转化,生产煤化工产品的一种工业形式。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煤化工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广阔。
本文将从煤化工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煤化工产业现状1.1 煤化工产品种类繁多煤化工产业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燃料油、煤制化肥等。
这些产品在能源、化工、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对推动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
1.2 煤化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投资的增加,中国煤化工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为了一批大型煤化工项目,如山西大同煤制气项目、内蒙古大同煤制油项目等。
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提高了煤化工产业的整体水平,还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1.3 煤化工产业面临的挑战尽管煤化工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煤化工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其次,煤化工产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此外,煤化工产业还需要解决原料供应、能源消耗等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2.1 创新技术的应用为了提高煤化工产业的技术水平,需要加大对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例如,可以引入先进的煤气化技术、催化剂技术和分离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还可以探索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途径,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2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煤化工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可以通过提高管理设施的效率、加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3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煤化工产业需要通过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可以发展煤炭深加工技术,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
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提高整体竞争力。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引言煤化工产业作为中国能源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煤化工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煤化工产业现状1. 产业规模:目前,中国煤化工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煤炭开采、煤制气、煤制油、煤制化肥等多个环节。
产业规模逐年扩大,成为国内经济的重要支撑。
2. 能源结构调整: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推进,煤化工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煤化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以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技术创新:煤化工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如煤制油技术、煤制气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煤化工产业的生产效率,也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4. 国际竞争力:中国煤化工产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为煤化工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中国在煤化工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也具备一定的实力。
三、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1. 绿色化发展:未来的煤化工产业应以绿色化发展为方向,通过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发展清洁煤技术、低碳煤化工技术等,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多元化发展:煤化工产业应进一步拓展产品的种类和用途,实现多元化发展。
发展煤制油、煤制气、煤制化肥等多个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
3. 产业协同发展:煤化工产业应与其他相关产业进行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有效衔接。
与石油化工、新能源等产业进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共进,推动整个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
4. 国际合作:煤化工产业应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通过国际合作,实现技术引进和产业升级。
5. 人才培养:煤化工产业应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培养一批具备煤化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人才培养,提高煤化工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引言概述: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作为原料进行化学加工和转化的产业,是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领域。
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煤化工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煤化工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一、煤化工产业现状1.1 煤化工产业的规模和产能: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规模庞大,产能逐年增长。
以煤制气为例,我国煤制气产能已经超过1亿立方米/天。
同时,煤制油、煤制化肥等煤化工产品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1.2 煤化工技术的发展:煤化工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煤气化技术、合成氨技术、煤制油技术等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提高了煤化工产业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3 煤化工产业的环保压力: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环保压力。
煤化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废水和废气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如何解决煤化工产业的环保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2.1 煤化工产业绿色化发展:未来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是绿色化。
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开辟高效节能的煤化工技术,推广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2 煤化工产业的综合利用:煤化工产业应加强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例如,将煤化工废弃物作为资源进行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通过与化工、能源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实现煤化工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2.3 煤化工产业的国际合作:煤化工产业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煤化工产业的竞争力。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三、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3.1 制定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政府应制定明确的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
通过引导资金、技术和人材等要素向煤化工产业集聚,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作为原料进行化学加工,生产各类化工产品的产业。
煤化工产业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保障能源安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产业规模与产值我国煤化工产业规模庞大,产值巨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煤化工产业总产值达到X亿元,较上年增长X%。
其中,煤制烯烃、煤制气体和煤制油等产品产量和销售额均居全国前列。
2. 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我国煤化工产业在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自主研发创新等手段,我国煤化工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部份关键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煤化工产业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加大了力度。
通过推进煤化工产业绿色化改造,加大环保投入,优化工艺流程,大幅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了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1. 提高产品附加值未来,煤化工产业需要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例如,开辟绿色环保的高级煤制油技术,生产高品质的石油替代品,满足市场需求。
2. 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煤化工产业需要加大对绿色化改造的力度,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通过引进节能环保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对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煤化工产业需要加强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研发合作项目,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同时,积极参预国际标准制定和国际组织活动,提升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4.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需要加大对煤化工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加工,生产煤化学产品的产业。
目前,全球煤化工产业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煤化工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成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据统计,全球煤化工产业年产值已超过1000亿美元。
2.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煤化工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煤化工产业已实现了从传统的煤焦化工到煤液化工、煤气化工和煤制油等多个领域的突破,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3. 煤化工产品种类繁多:煤化工产业生产的产品种类丰富多样,包括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化肥、煤制石油化工产品等。
这些产品在能源、化工、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4. 环保问题成为关注焦点: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煤化工产业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
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为了一定的污染,如何解决环保问题成为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煤化工产业需要朝着以下几个方向进行发展: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煤化工产业应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
通过煤气化、煤液化等技术手段,将煤炭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发展清洁煤技术:煤化工产业应加大对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减少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同时,推动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提高煤炭的质量,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
3. 推进煤化工与新能源的融合:煤化工产业应与新能源产业相结合,推动煤化工与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融合发展。
通过煤炭气化、合成气体制备等技术手段,将新能源与煤炭资源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4. 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煤化工产业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加强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处理,推动煤化工产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5.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煤化工产业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创新发展。
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一、行业概况煤化工行业是以煤炭资源为原料,通过煤炭气化、合成气制备、合成工艺等技术,生产合成气体、合成油、合成油品和化学原料等产品的工业部门。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资源,而煤化工作为煤炭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领域,在中国的能源结构转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现状分析1. 市场需求:煤化工产品是能源、化工、材料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和中间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尤其是在石油资源短缺的情况下,煤化工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2. 技术水平:我国煤化工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煤炭气化和合成油技术等方面。
尽管煤炭气化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我国在合成油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 政策支持:煤化工产业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发展趋势分析1. 提升技术水平:我国煤化工行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并消化吸收先进技术,以提高煤化工技术的水平。
2. 加强资源整合:煤炭资源在我国的地区分布不均,煤化工企业应通过与煤炭企业的深度合作,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实现资源整合,提高整体竞争力。
3. 产业链延伸:煤化工行业应发展多元化产品,拓展产业链。
通过开发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新材料等产品,增加行业的利润空间,提高行业的竞争力。
4. 绿色化发展:煤化工行业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煤化工技术的绿色化发展。
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排放等措施,实现煤化工产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5. 国际市场拓展:煤化工行业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应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寻找合作机会,通过合作提升企业的技术与管理水平。
四、政策建议1. 完善产业政策:加大对煤化工行业的资金投入,提高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创新研究,推动煤化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转化和加工,生产出煤化工产品的产业。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煤化工产业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规模、技术水平和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发展规模目前,全球煤化工产业规模庞大。
以中国为例,中国是煤炭资源大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为了以煤炭气化、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为主要技术路线的煤化工产业体系。
2022年,中国煤化工产业总产值达到XX亿元,占全国化工行业总产值的XX%。
2. 技术水平煤化工产业的技术水平是衡量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目前,煤化工产业在技术创新和装备更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以煤炭气化技术为例,目前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气化技术,如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煤浆气化等。
这些技术在提高煤炭利用率、降低污染排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 市场前景煤化工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产品在能源、化工、交通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煤化工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估计未来几年,煤化工产业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为了实现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1. 提高技术水平煤化工产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例如,加强煤炭气化技术的研究,提高气化效率和产物质量;加强煤制油技术的研发,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加强煤制气技术的创新,提高气体利用率和能源效益。
2. 推动产业升级煤化工产业应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
例如,与石油化工产业合作,发展煤炭与石油的协同加工技术;与新能源产业合作,推动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
3. 加强环境保护煤化工产业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5
聚煤网 jcoal
(1)二甲醚作为民用燃料使用 二甲醚是替代液化气的一种的清洁燃料,可
替代煤气、液化石油气用于民用燃料。二甲醚 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无臭气体,在压 力下为液体,燃烧性能好,热效率高,燃烧过 程中无残渣、无黑烟,CO、NO排量低。 二甲醚易压缩为流体,贮存于液化气钢瓶中 压 力 为 1 . 3 5 Mpa, 小 于 石 油 液 化 气 压 力 1.92Mpa。
2020/6/5
聚煤网 jcoal
南非的SASOL
SASOL公司成立于1950年,其目的是将丰富 廉价的煤炭资源转化为紧缺的石油产品和化工原料。 ❖ 1955年,第一套装置(SASOL-I)投入运营, 生产液体产品; ❖ 1980和1982年,SASOL-II和SASOL-III建成投 产。 ❖ 通过50年的发展,SASOL的煤化工装置每天生 产相当于15万桶(1.815万吨)石油的燃料及化工 原料,占领了南非国内油品市场的40%。SASOL 公司的燃料及化工产品达200多种。
关注聚煤网微信jcoalwx,尽享VIP资讯
2020/6/5
(三)市场需求分析
聚煤网 jcoal
1、甲醇 我国甲醇生产、消费继续同步增长。2019年我国
进口甲醇112.7万吨,出口19.0万吨,净进口量94万 吨,表观消费量968.4万吨,甲醇消费同比增长45%。
根据相关的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至少 新增甲醇产能1200万吨。2019年,我国甲醇产能将 达到2542万吨/年—3212万吨/年。若开工率按70%计 算,届时产量将达到1780万吨—2248万吨;若开工 率按80%计算,产量将达到2033万吨—2570万吨。
2020/6/5 关注聚煤网微信jcoalwx,尽享VIP资讯
一、国内煤化工现状 聚煤网 jcoal
(一)产业背景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石油能源的需求已进入快速增 长期。1991年以后,年均递增6%;近几年来,进一步增长达 8%以上。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
✓2019年进口原油1.27亿吨,占国内表观消费量的42%
2020/6/5
聚煤网 jcoal
3、醋酸 2019年我国羰基法醋酸生产企业4家,产能合计
140万吨/年,产量118.3万吨。 “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建醋酸项目大部分采用
羰基法,拟、在建项目共有20个,其中可以建成投产 的有12个,产能合计305万吨/年;其余8个项目处在 起步阶段,产能合计260万吨/年。预计到2019年我国 羰基法醋酸生产能力可达到445~700万吨/年,产量将 达到380~600万吨。
聚煤网 jcoal
国外煤化工有代表性的生产
美国田纳西州的KINGS-PORT 1979年开始建设,1983年投入正式运营。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采用煤为原料生产醋酸、 醋酐的大型装置,目前年产量已达51万吨/年。 醋酸酯化生成醋酸纤维素,再进一步加工成 丝束、纤维、酯、胶片等。
关注聚煤网微信jcoalwx,尽享VIP资讯
✓2019年进口原油1.45亿吨,同比增长14.2%,对外依存度达 43%;
✓2019年1-10月份原油进口量总计为1.367亿吨,合每日进口 330万桶,较上年同期增长13.8%。
✓ 预测2020年,原油对外的依存度将超过60%,国家的能源 形势将更加严峻。
2020/6/5 关注聚煤网微信jcoalwx,尽享VIP资讯
2020/6/5 关注聚煤网微信jcoalwx,尽享VIP资讯
聚煤网 jcoal
1、甲醇 到2019年,国内共有甲醇生产企业167家,产能合 计1344.4万吨/年,产量874.7万吨,其中煤制甲醇产 能约占70%。2019年甲醇表观消费量968.4万吨,净 进口量94万吨,消费同比增长45%。 “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建、拟建甲醇项目共42个( 不包括二甲醚、甲醇制烯烃生产企业自身配套的甲醇 生产装置)。其中,“十一五”期间预计投产项目35 个,产能合计1198万吨/年;其余7个项目尚处于前期 工作阶段,目前尚未开工建设,其产能共计670万吨/ 年。预计到2019年,我国甲醇生产企业的有200家左 右,产能将达到2500~3200万吨。
甲醇制丙烯3项技术装置组成;2019年11月18日在宁
东化工基地奠基,预计到2019年12月全部项目将完
成机械设备安装,2009年初建成投产。
2020/6/5
关注聚煤网微信jcoalwx,尽享VIP资讯
聚煤网 jcoal
5、煤制油 2019年国家发改委批准神华集团年产500万吨煤制 油品立项,一期(300万吨/年)第一条生产线(示范 工程)的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油品100万吨。 2019年4月,兖矿集团在陕西榆林举行了建设100 万吨/年煤间接液化示范工程的奠基仪式。 2019年,采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技术建设的山西潞 安和内蒙伊泰各年产16万吨煤间接液化示范工程项目 相继奠基和开工。
2020/6/5
聚煤网 jcoal
而与此相反,我国石油资源相对比较贫乏。据测算, 我国石油资源的最终可采储量约为130-150亿吨,而 截止2019年底,我国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67.91亿 吨,累计采出量约为43亿吨,剩余可采储量只有 24.91亿吨。但预计今后20年全国石油剩余探明可采 储量也只能达到50亿吨左右,年可采探明储量只有2 亿吨左右。而到2007年我国的石油消费量就已经达到 3.7亿吨。预计2019年前中国的石油消费量每年将平 均增长4.5%,达4.07亿吨。
关注聚煤网微信jcoalwx,尽享VIP资讯
2020/6/5
聚煤网 jcoal
2、二甲醚 目前,我国有二甲醚生产企业20余家,产能合计
93万吨/年,产量约20万吨。其中,产能在10万吨/年 以上的企业只有3家,其余均为1万吨/年及以下。二甲 醚作为一种清洁燃料,既可替代液化石油气作民用燃 料,还可以作为柴油替代品,其发展空间很大。
2020/6/5
煤化工产业链图
聚煤网 jcoal
煤焦化
焦炭 煤焦油 焦炉气
电石 粗苯精制
制氢
煤化工 产业链
煤气化
合成气
直接液化
烯烃 汽柴油
关注聚煤网微信jcoalwx,尽享VIP资讯
2020/6/5
甲醇 合成氨 间接液化
乙炔 BDO
二甲醚 烯烃 醋酸
车用燃料 氮肥
各类油品 烯烃
醇、醛、 酮、酸
传统煤化工 现代煤化工
%
℃
Mp
56.6
1.92
45760
1.7
2055
1.92
DME
46.0
1.35
31450
3.5
2250
1.35
每吨二甲醚可供四口之家五户作炊事燃料使用 一年,40万吨/年规模可供800万人口使用一年。
关注聚煤网微信jcoalwx,尽享VIP资讯
2020/6/5
聚煤网 jcoal
(2)二甲醚作为柴油机燃料 二甲醚是柴油发动机最洁净的替代燃料。可
关注聚煤网微信jcoalwx,尽享VIP资讯
2020/6/5
聚煤网 jcoal
目前国内正在建设的煤制烯烃项目有内蒙古大唐国 际锡林郭勒盟煤化工项目,该项目采用引进鲁奇公司 的技术建设煤制丙烯项目,也是国内第一套大型甲醇 制丙稀(MTP)项目。 神华宁煤集团引进鲁奇MTP技术建设的MTP工程,
由合成气低温甲醇洗、167万吨/年甲醇和47.4万吨/年
关注聚煤网微信jcoalwx,尽享VIP资讯
2020/6/5
聚煤网 jcoal
2、二甲醚 由于二甲醚具有石油液化气(LPG)相似的蒸气压,
可用为民用燃料使用。二甲醚十六烷值大于55,具有 优良的压缩性,非常适用于压燃式发动机,因此可用 柴油机的代用燃料,再加上二甲醚是由甲醇制乙烯、 丙烯的必经环节,所以二甲醚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 迅速崛起。
聚煤网 jcoal
我国的资源状况是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 煤炭资源相对丰富。据测算,我国煤炭资源的 地质理论资源量高达5万亿吨,探明保有储量 约为1万亿吨,在可承受的环境容量范围内, 我国煤炭资源的年开采规模可在当前产量基础 上继续扩大,达到22-23亿吨左右。
关注聚煤网微信jcoalwx,尽享VIP资讯
降低氮化物排放,实现无烟燃烧,并可降低噪 声,其排放废气可达到或超过美国加州有关中 型载重汽车及客车的尾气排放标准(ULEV)。
关注聚煤网微信jcoalwx,尽享VIP资讯
2020/6/5
关注聚煤网微信jcoalwx,尽享VIP资讯
2020/6/5
聚煤网 jcoal
目前国内共有6个甲醇制烯烃在建和拟建项 目,烯烃产能合计325万吨/年。其中,国家发 改委于2019年已核准内蒙古包头神华煤化工有 限公司60万吨/年煤经甲醇制烯烃(DMTO)项目, 启动陕西榆林20万吨/年煤经甲醇制烯烃 (DMTO)工业性示范项目建设。
关注聚煤网微信jcoalwx,尽享VIP、甲醇制烯烃 甲醇制烯烃在国际上仅有美国UOP公司开发的MTO 技术,德国鲁奇公司开发的MTP技术宣称可对外转让, 但至今还没有商业化的大型甲醇制烯烃生产装置运转。 我国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单位自主开发的DMTO技 术已经完成了年处理甲醇1.67万吨的工业化试验;清华 大学完成了流化床甲醇制丙烯(FMTP)小试技术的开 发,小试规模为每小时处理甲醇量2公斤,在此基础上 与中国化学工程公司、淮南化肥厂等单位合作建设的年 处理甲醇3万吨的FMTP工业性试验装置已于2019年10 月举行了开工典礼。
“十一五”期间,在建的二甲醚项目14个,产量 合计419万吨/年;规划建设产能近3000万吨。2019年 5月,国家发改委已批复中煤集团、中石化等3家联合 在鄂尔多斯市建设300万吨/年二甲醚项目。预计到 2019年,我国二甲醚实际生产能力将达到500万吨以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