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把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局限于战争的基本信息,对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重要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搜集、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增强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直观展示战争场景,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预告片,引发学生对战争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战争的基本信息,如起因、过程和结果。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问题。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解答和讲解,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

5.案例分析:分析战争中的典型战役和事件,让学生了解战争的真实情况。

6.情感教育:通过战争对人类带来的灾难的讲述,引导学生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增强历史责任感。

人教部编版九下历史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下历史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和基本情况二、过程与方法目标:3.运用问题讨论法或辩论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局和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一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还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阻碍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从而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从中我们了解到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但科技也是一柄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将会给人来造成更大的灾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场由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人类空前的灾难。

本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

二、讲授新课:让学生带着下列问题通读教材,阅读时不仅要注意寻找问题的答案,还要注意章、节、目、段、句之间的内在联系。

根据列出的问题,初步读懂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明确重点、难点,标出疑点,理出线索。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根源:列强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改变了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

实质:争夺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2)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基本矛盾是什么?其中主要矛盾是什么?2.“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大战爆发的具体原因(叙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建立的过程,并指出各自的核心国。

)(二)大战的爆发(概述大战爆发经过)经过与德国策划,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了最后通碟,并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炮击贝尔格莱德市,塞尔维亚被迫应战。

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德、俄、法、英四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大战爆发了。

交战一方是同盟国的德、奥匈;另一方是协约国的英、法、俄;意大利望风使舵,参加了协约国一方。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8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大战的经过,认识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和平、反对战争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战争和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了解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此外,学生对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可能有较深刻的感受,但如何从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树立和平观念,仍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认识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和平、反对战争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史料、图片等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

4.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大战前后的国际形势,加深对大战影响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素材。

3.网络资源,如历史论文、纪录片等。

4.课堂讨论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对大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案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案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2、过程与方法:采用问题探究型教学模式,呈现史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问题,获取知识,使学生学会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的研究性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凸显。

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的矛盾日益激化,战争危机也日益逼近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究竟如何打响?给人类造成了哪些灾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讲授新课:(一)战争爆发的原因1.指导学生结合课本插图阅读教材,了解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有关情况。

垄断资产阶级控制某个行业的原料产地、产品的生产及销售,从而获得高额利润。

这就要求有更多的殖民地成为它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

尤其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

2.多媒体展示《英德法美比较表》,启发思考: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与实力对比变化相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未变,还都是按旧的力量对比划分的。

这样矛盾就产生了。

作为帝国主义筵席上的迟到者──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决不满意仅仅得到一些残羹剩饭,他们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

正如列宁所说:“世界是第一次被分割完了,所以将来只有重新分割,也就是从一个‘主人’转归另一个‘主人’。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教案: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教案: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萨拉热窝事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

【学情分析】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相关内容,教师应从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即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欧洲列强之间矛盾加剧的角度引导学生归纳;对大战的爆发,教师应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两方面引导学生归纳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对大战的进程和结果,教师应结合图片、影像资料、数据、漫画、表格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史实。

【新课导入】教师幻灯片出示《西线无战事》的宣传海报并进行介绍,或播放《西线无战事》的电影片段。

由美国好莱坞拍摄的电影《西线无战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整个西线战争的一个小小缩影。

这部影片讲述了马恩河战役前后,一群德国少年兵对战争的态度由兴奋、憧憬到反感的过程。

主人公保尔及其同学们在老师的沙文主义思想的煽动下,怀着英雄理想投身到一战之中,可真正投入到战争中后,他们才体会到战争的可怕:那里炮声轰鸣,大地震撼,血肉横飞,尸骨遍野。

保尔开始怀疑过去的理想,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使他的英雄主义彻底破灭,他的内心发生了变化,开始对战争怀疑、厌恶甚至憎恨。

终于有一天,保尔爬出战壕去捕捉蝴蝶,结果被冷枪打中死亡。

然而同战争相比,个人的生命是微不足道的,在那一天前线司令部的报告中写道:“西线无战事”。

教师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深思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战的历史。

【讲授新课】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影响,然后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垄断集团要求在政治上瓜分世界,致使殖民侵略进入以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英国在世界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更加激烈,国际力量对比的格局发生变化。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此外,教材还设置了思考题和活动建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的意义和和平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只停留在战争的基本概念和零散的历史事件上。

因此,在本节课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战争的全貌,理清战争的脉络,深入理解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战争的主要史实和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和平的可贵,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教学难点:战争背后的国际关系和民族矛盾,以及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源,生动展示战争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战争背后的国际关系和民族矛盾,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点评,重点阐述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说课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说课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 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设计本课的说课设计以新课改理念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为依据,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下面从说教材、说学生、说目标、说方法、说过程、说评价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资源怎么析本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 课,上承两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下启战后初期世界格局的变化。

从时间上看,本课跨越了从19 世纪后半期到战争结束的几十年;从内容上看,包括一战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性质及影响等。

从全球史观上看,一战既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又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改变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二、说学生——学情怎么判我校九年级的学生多来自农村,他们活泼好动,个性鲜明,好奇心重,渴望求知,关心国内、国际局势。

他们具备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史料的能力及简单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知识积淀较为薄弱,在挖掘历史的现实意义方面上尚有欠缺。

三、说目标——方向怎么定1. 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标准》(2022 版)要求:通过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其基本进程以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2.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帝国主义掠夺性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学习,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学习凡尔登战役,讨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引导学生坚定和平理念,增强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3. 教学重难点:重点: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确定的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

)四、说方法——师生怎么做教法:针对学情特点,以史料为载体设置教学情境,以问题为引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九年级下册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使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认识帝国主义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重点关注战争本身,而对于战争背后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可能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这次战争,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掌握战争的主要战役、重要人物和战争结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背后的帝国主义矛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3.合作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战争的基本情况。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背后的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源。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强调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一、课标内容
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时间、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二、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史料讲解、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2.学习目标:
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国的组成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结束的时间、导火索、凡尔登战役等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及材料,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重点)
目标3:阅读教材,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一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重点)
目标4:分析一战爆发的性质和影响,体会战争的残酷。

(难点)
三、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一战导火线:奥匈皇储被杀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战”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
(2)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国的组成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结束的时间、导火索、凡尔登战役等基本史实。

(3)合作探究
出示任务:任务二:
【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说出两次工业革命对欧洲国家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影响:在两次工业革命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欧洲成为世界的中心。

【合作探究】2.阅读材料及教材,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力比较表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总结。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主要原因: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合作探究】3.阅读教材,理出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国家的矛盾。

学生回答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组成国,教师根据PPT图示讲解其中的矛盾。

一战前夕欧洲列强的主要矛盾
教师总结一战爆发的原因。

出示任务:任务三
【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学生梳理后回答,教师边讲解边出示图示。

设计意图:旨在让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有个整体的认识。

【合作探究】2.说一说为什么称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之称?
学生看书后回答。

交战双方死亡70多万人
教师展示一战中出现的新式武器图片。

出示任务:任务四
【合作探究】1.阅读材料,分析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材料: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德国还要摧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
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
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日本的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意大利则要┅┅在地中海建立霸权。

学生阅读教材后分析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对塞尔维亚来说参战是正义的,但整个战争从整体来看是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

设计意图:通过对材料的理解,更能认识到一战的实质。

【合作探究】2.结合所学及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有哪些?
材料: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

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扩大••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

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日本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趁火打劫,掠夺殖民地,扩张海外市场••日本基本上由农业国变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

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

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世界经济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灾难沉重
历时4年多,波及三十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

给人类带来沉重灾难,世界经济遭受沉重破坏。

●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美国和俄国开始崛起。

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4)知识结构
任务五:【动动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并总结概括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5)课堂小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时,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它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一战中,各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的重要阶段。

(6)当堂达标
当堂达标,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组织学生进行学后反思
四、课后作业
将课后作业——提升训练—《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学生课下完成巩固练习。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教学目标
目标1:根据教材内容和文字材料分析一战爆发的背景、原因;
目标2:根据教材内容、小组梳理大战爆发的矛盾焦点和导火索,分析归纳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及具体原因;
目标3:合作梳理一战的主要战役、结果,合作讨论一战的影响;
目标4: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培养综合归纳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自主思考:19世纪后半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它们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加剧。

1914年爆发了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

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又产生了哪些影响?
(二)合作探究
1.根据教材内容和所给材料分析一战爆发的背景、原因。

归纳总结一战的性质是?
2.根据教材内容、导学案、小组梳理大战爆发的矛盾焦点和导火索。

(1)萨拉热窝事件中的刺客普林西普在被审判时陈述道:“我毫不后悔,因为我坚信我消灭了一个给我们带来灾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


你怎样评价这件事?
(2)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偶然的灾难,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夫妇,一战就不会爆发。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3.合作梳理一战的主要战役、结果。

合作讨论一战的影响。

一战中大量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毒气弹、远程大炮等均运用于战争,给双方及整个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一战期间新式武器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科技?
4.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

他们把所有的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

他们掠夺了数千亿美元……每一块美元都有血迹,都有一千万死者和二千万伤者……所洒下的鲜血。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到1914年底时,摩根商行已对协约国在美国购买军用物资一事作了“安排”。

为支付这些军用物资,各协约国先是给现金,然后卖掉了它们在美国所拥有的公债券和股票,最后不得不大笔大笔地借款。

这组材料说明了什么?
(三)知识结构
【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四)当堂达标
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五)学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