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八课导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一、新课标标准了解农村改革、城市改革、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世界的重要影响;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二、内容分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以后,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乡镇企业也发展起来,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都有很大提高。

后来,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起来,企业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呈现繁荣局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步建立起来,大大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

三、教学目标历史解释:知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概念。

唯物史观:从历史的角度了解我国的具体国情,认识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理解改革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

家国情怀: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适应时代要求,承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使命。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二)讲授新课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教师活动材料1: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

材料2: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2)学生活动改革目的: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教师活动试点:凤阳小岗村“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

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

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刹(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材料2: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

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速记

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速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 518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618年,隋朝灭亡,隋炀帝被部下杀死。

2. 589年隋文帝灭陈朝,统一全国。

3. 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它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 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5、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隋朝大运河分为三个点:涿郡、洛阳、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作用: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7.隋炀帝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8.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9.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10.对后世的影响: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11.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末农民起义。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907年唐朝灭亡2. 626年,李世民即位,627年改年号“贞观”,他就是唐太宗。

3. 贞观之治的表现: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当“贞观之治”。

4. 唐太宗统治措施:1)思想上: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2)政治上:1完善三省六部制;2制定法律,减省刑罚;3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4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3)经济上(赋税):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4)军事上(民族关系):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辽(契丹) 西夏
北 宋
温故而知新
民族政权 民族 建立时间
杰出首领
都城
北宋
汉族 960年
辽 契丹族 916年
西夏 党项族 1038年
赵匡胤 耶律阿保机
元昊
开封
上京 兴庆
宋辽盟约名称: 澶渊之盟 ,北宋需要给辽和西夏 岁币。
2.过程:(1)金、北宋联盟夹攻辽→1125年,金灭辽; (2)1127年,金攻破开封,灭北宋(“靖康之变”)
3.结果:辽、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并偏安江南一隅。 南宋与金对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三、南宋的偏安
1.南宋的建立:(1)时间:1127年6月 (2)建立者:赵构(宋高宗) (3)都城:临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思考:岳飞能不能被称为“民族英雄?
不能。因为“民族英雄”应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同 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而岳飞仅仅代表了我国境内的一 个民族,宋金之战是兄弟之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三、南宋的偏安
1.南宋的建立:(1)时间:1127年6月 (2)建立者:赵构(宋高宗) (3)都城:临安
2.南宋与金的关系: (1)战:如岳飞抗金(郾城大捷) (2)和:宋金和议(“绍兴和议”)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三、南宋的偏安
2.南宋与金的关系: (1)战:如岳飞抗金(郾城大捷) (2)和:宋金和议(“绍兴和议”)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整理+练习(有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整理+练习(有答案)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整理+练习知识整理1.女真族的崛起(1)女真崛起: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金朝建立: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2.金灭辽及北宋(1)辽灭亡: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大败。

而金军却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

1125年,辽被金灭亡。

(2)北宋灭亡: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

1127 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3.南宋的偏安(1)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岳飞抗金:岳飞统率“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3)岳飞被害: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宋金和议: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金对峙: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 “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A.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构2.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3. 下列不是金朝变革女真习俗内容的是( )A.南迁至中原地区B.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C.颁行女真文字D.仿照南宋改革官制4. 如果编写少数民族的历史,下列哪些人物可以入选其中?( )①阿骨打②阿保机③元昊④寇准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5. 12世纪强大起来的金政权,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先后灭掉了两个政权。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复习要点第八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资料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复习要点第八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资料

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第1课时憧憬美好集体1.美好集体的特征:共同目标,团结协作,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公平竞争,友善合作,愉快交往……2.集体的愿景有哪些?有什么意义?(1)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集体的愿景。

(2)意义: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3.美好集体的作用:(美好集体给你带来了什么?)(1)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

(2)每个人都能够在其中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感受集体的关爱和吸引,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

4.怎样的集体生活有助于我们实现共同愿景?⑴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

(如何理解这里的“民主”和“公正”)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都应该得到尊重和重视;应该遵守共同的规则,在规则面前没有特权和例外;每个人都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没有偏见与排斥。

⑵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

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待、礼让他人,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⑶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

集体成员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充分发展各自的能力,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⑷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

集体成员间以承认、尊重为前提,相互竞争,交流互鉴,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5.美好集体关怀友爱的具体表现:(1)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待、礼让他人,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2)在集体生活中,不仅有关怀友爱之心,而且有具体行动和得当的方法。

(3)在集体生活中,不以关爱之名行伤害之举,也不因外貌、性格、家境等歧视欺侮他人,让每个人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6、如何理解集体生活中的合作?①集体成员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充分发展各自的能力。

②合作意味着每个人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同时避免个人英雄主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金和南宋的对峙(共34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金和南宋的对峙(共34张PPT)

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的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构
B
3.以下不属于金朝改变女真习俗的措施是( )
A.仿照南宋改革官制 B.积极发展农业生产 C.改革女真军政体制
A
D.模仿汉字结构,创制女真文字
4.《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教丘处机为两
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
林 清 玄 散 文 读后感 及心得 400 导 语 :散 文 的 精髓是 形散而 神不散 。读一 篇好的 散文,就 像在 炎热干 燥的沙 漠里逢
着 一 片 绿 洲 ,满心装 满了欣 喜与崇 拜。 接 触 林 清 玄 的散文 是一次 逛书摊 ,偶尔捡 起一本 书,随手 翻了翻 ,就被 他清丽 的文字 所 打 动 。 喜 欢他的 文字所 特有的 淡淡的 香——如 一缕 莲花般 的馨香 。每每 走进他 的 文 字 ,心 也 会跟着 起起落 落,然后 慢慢静 下。暖 暖的回 味时,内 心总 会充满 宁静与 关 爱 。 几 句 平淡的 话语,足 以让人 一遍遍 地反复 回味,这 就是林 清玄散文的魅力。我 喜 欢 在 床 头 放着一 本林清 玄的书 ,睡觉前 细细地 阅读几 篇,来一 次心灵的洗涤方可安
(2)读教材,说说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 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 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相关史事
在与金军的交战中,北宋的军队常常是不战而逃。当 金军攻到黄河岸边时,防守黄河南岸的宋军全都望风而逃 。金军连续好几天渡河,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对此,金军 的将领感叹道:“南朝可谓无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 吾辈岂能渡哉!”。
让孩子们勿忘国耻。当时的国耻是指( )
A.金灭北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八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 课后练习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八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 课后练习

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分寒暑,无私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和劳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就是南昌的慈善义工,这是一支由万余名普通市民组成的爱心队伍。

这表明()①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和具体事情里②做慈善义工可以获得更高的报酬和荣誉③学会参与和担当是走向社会的“必修课”④慈善义工们履行了法律要求履行的义务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小明竞选班长时,就如何带领全班同学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发表了演讲。

以下是他的演讲提纲中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恰当的是( )A. 我将与全班同学共同制定出我们班的奋斗目标B. 每个人都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没有偏见与排斥C. 我们班的事务我都会一肩挑,一切由我说了算D. 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3.某中学举行校园义卖活动,九(1)班同学为了筹集善款,大家齐心协力:有的发动宣传, 有的收集义卖品该班在活动中表现优秀,受到学校表彰。

这表明, 美好集体()有共同的愿景不存在个体差异是远离竞争的是善于合作的A. B. C. D.4.为参加“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演出,九年级(1)班同学都为班级尽力,参演同学认真排练,其他同学主动帮忙做好后勤工作。

这告诉我们,共建美好集体要()目标一致,分工合作和而不同,相互竞争各尽所能,发挥所长民主决策,协商管理A. B. C. D.5.当同学因为生病不能值日时,他会主动帮忙;当同学因为饭卡找不到而为吃饭发愁时,他会用自己的饭卡帮助同学打饭;当班级地面有垃圾时,他总会及时弯弯腰、伸伸手、将垃圾放入垃圾袋中。

他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①不求回报,乐于奉献②遵守制度修改规则③帮助他人承担责任④明辨是非自强不息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6.某校七年级(4)班出台新班规,实行“盯人”战术:每名同学都会有一名“神秘同学”在暗中盯着他的一言一行。

这样的做法()A. 利于形成融洽的同学关系B. 不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建设C. 有助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D. 是创建和谐班级的好办法7.在担任班主任之初,胡老师每次都会根据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性格特点拟定班级共同愿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1—8课知识点汇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1—8课知识点汇总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元谋人的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2、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3、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4、元谋人的特征:制作工具、使用火二、北京人的发现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2、距今年代:约70万——20万年3、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4、北京人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脑容量比现代人小,能够直立行走5、生产生活特征: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结成群体生活、使用火保存火种6、北京人会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7、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历史上的里程碑8、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9、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生活年代和地点:距今约6000年,在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黄河流域2、生活情况:半地穴式圆形房屋3、生产情况: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制造骨器,角器。

主要种植粟,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捕猎捕鱼,采集野果作为食物的补充。

4、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红底黑色纹饰)、装饰品、乐器、纺轮(会简单的纺织和制衣)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生活年代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距今约7000年左右2、生活情况:干栏式建筑,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

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木结构水井3、生产情况: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

4、生活用具: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

会制作陶器和玉器,乐器骨哨,象牙雕刻,会使用天然漆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距今时间:10000年2、兴起地点:黄河、长江、淮河流域3、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4、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1、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氏族部落联盟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备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隋唐时期书画的成就及代表人物、莫高窟艺术、隋唐乐舞
2、使学生把课内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开阔眼界与思维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隋唐文化对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教学难点】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知识链接】
多媒体播放视频舞蹈《千手观音》片段
导语:美轮美奂的舞蹈给予我们无尽的艺术享受,而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千手观音”的图像正式保存在盛唐时期所绘的敦煌壁画中。

这一舞蹈不仅采用了敦煌壁画中善良的千手观音形象,而且融入了盛唐乐舞的多向元素。

它以恢宏的气势展现了大唐王朝的繁荣与昌盛,以绚烂夺目的色彩解释了辉煌的隋唐文化。

今天就让我们在它的引领下走进这一艺术殿堂。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阅读教材38页-40页,第一标题“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
题:
1.特点:大量吸收了______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

2、著名的歌舞大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著名的舞蹈家: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结构严谨,法度精密。

据说,宋朝人
将他们二人的楷书用作印刷字体,称之为“宋体字”。

我们课
本中,就有大量宋体字,你看它们与颜柳的书法有什么相似之处?
【达标检测】
1.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A.欧阳询
B.顔真卿
C.苏轼
D.柳公权
2.对隋唐乐舞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隋艺术家将中原乐舞与各族乐舞融为一体
B.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玄宗武功的《秦王破阵乐》
C.盛唐时流行的《霓裳羽衣舞》是唐玄宗参与创编的
D.唐朝时著名舞蹈家公孙大娘善于剑器舞
3.敦煌壁画的内容是()
①表现佛教故事②塑像姿态各异③塑像富于艺术魅力④描绘社
会繁荣景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他是一位风骨独具的君子,在封建社会里敢于冒杀头之罪,向皇上笔谏。

在书史上留下“笔谏”的笔名,“他”是()
A. 颜真卿
B.苏轼
C.柳公权
D.黄庭坚
5.他的书法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一体,他的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

这位书法家是()
A. 颜真卿
B.柳公权
C.欧阳询
D.苏轼
6.他是由隋入唐的书法家,先学王羲之的书法,后学北朝碑刻,融会贯通,笔法方圆兼济,结构严谨匀称。

这位书法家是()
A. 颜真卿
B.柳公权
C.欧阳询
D.吴道子
7.《游春图》生动描绘了人们游春的情景,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山水轴画。

你知道《游春图》的作者是谁吗()
A.阎立本
B.吴道子
C.黄公望
D.展子虔
8.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再加以创新,呈现出盛世特色。

其中歌颂唐太宗武功的是()
A.《胡旋舞》
B.《秦王破阵乐》
C.《霓裳羽衣曲》
D.《高山流水》
9.唐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善剑器舞的舞蹈家,诗人杜甫儿时看过她的表演,几十年后都难以忘怀。

这位舞蹈家是()
A.公孙大娘
B.唐玄宗
C.武则天
D.唐高祖
4.材料一:“顔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材料二:“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1)材料一“顔公”指的是谁?他的书法有什么特点?他有什么代表作?
2)材料二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说这句话?这件事使他留下什么美名?
3)材料二的作者的书法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代表作?
4)后人把“顔公”和材料二的作者合称为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