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腧穴定位方法

合集下载

腧穴定位方法范文

腧穴定位方法范文

腧穴定位方法范文首先,通过解剖学知识进行腧穴定位。

这是最传统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根据人体结构、经络走向和指间距比例等依据,确定腧穴的大致位置。

然后,在具体定位时,使用解剖学标志物来确定腧穴的准确位置。

比如,额头上的印堂穴,它位于眉毛与头发稍多的地方之间,颧骨处。

据此,可以在具体患者的头部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其次,通过临床经验进行腧穴定位。

中医医生或经验丰富的针灸师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形成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根据经络走向、传导规律、主治疾病等特点,他们能够准确定位腧穴。

比如,中风患者常常在手与手之间的合谷穴处累积寒湿,通过针灸手太阴心经上的其他穴位,能够缓解这种症状。

这种方法要求医生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才能准确判断穴位位置。

此外,根据五官面部特征进行腧穴定位。

中医通过观察患者面部的颜色、纹理、肌肉等情况,来判断体内脏腑经络的变化,并据此定位腧穴。

比如,鼻翼旁的迎香穴,在经络学上与肝经相通。

经验丰富的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包括鼻子的形状、颜色、黑头等,可以判断患者的肝经是否有问题,并在正确的位置进行针刺。

最后,根据经络经脉进行腧穴定位。

中医经络学认为,人体内存在着12条主要经络和8条络脉,通过这些经络和络脉传导气血,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因此,通过经络的走向和络脉的分布,可以找到相应的腧穴。

这种方法从理论上来说是比较科学的,但它需要掌握经络学的知识,并在具体实践中进行验证。

总的来说,腧穴定位是中医治疗的关键步骤之一、虽然具体的腧穴定位方法有多种,但是它们都需要基于解剖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并综合考虑五官面部特征、经络经脉等因素。

这些方法较为科学、准确,但需要针灸师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才能够进行准确的腧穴定位。

腧穴定位法

腧穴定位法

腧穴定位法1 :体表标志定位法①固定标志第七颈椎棘突下取大椎;肩胛冈平第三胸椎棘突,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髂嵴平第四腰椎②活动标志曲池---屈肘在肘横纹头处取;下关---闭口在颧骨下缘取穴;肩醪穴---外展前臂时肩缝前下方凹陷处;阳溪穴---拇指翘起,拇长、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养老穴---正坐屈肘,掌心向胸,尺骨小头桡侧骨缝中;列缺---双手交叉,食指置于对侧手臂的桡骨茎突上,食指尖处即是。

2:骨度分寸法①头部前发际正中--后发际正中12寸前额两发角之间9寸如发际不明,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寸。

眉心--前发际3寸,大椎--后发际3寸②胸腹部脐中---趾骨联合上缘5寸;天突穴--胸剑联合9寸两乳头之间8寸;胸剑联合至脐中8寸;|③背腰部大椎以下至尾骶21椎背部直寸根据脊椎定穴,背部横寸以两肩胛内缘作6寸④侧部腋---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12寸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股骨大转子9寸⑤上肢部腋前横纹---肘横纹9寸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⑥下肢部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侧髁骨18寸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13寸臀横纹--腘窝中(腘横纹)14寸腘横纹--外踝尖16寸外踝--足底3寸3:手指比量法①中指寸②拇指寸③四指横寸4:简便取穴法劳宫:章门:列缺:风市:百会:经外奇穴定位四神聪: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三角灸:以患者两口角之间的长度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将顶角置于脐中心,底边成水平线,两底角处是穴。

(腹痛、疝气)膝眼: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鹤顶: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髋骨:膝盖处,梁丘两旁各外开1.5寸。

(脚膝红肿痛,寒湿走注,白虎历节风痛,脚丫风痛,举动不得)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

(热证、急症)四缝:第2〜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侧四穴。

(小儿疳积)八邪穴: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八穴。

常用腧穴定位及主治课件

常用腧穴定位及主治课件

运动系统病症常用腧穴
委中
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具有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 治疗腰背痛等运动系统病症。
承山
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具有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 疗腰腿痛等病症。
昆仑
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具有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 疗腰腿痛等病症。
THANKS
感谢观看
阴陵泉
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主治腹胀、腹泻、水肿。
手少阴心经腧穴
少海
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 中点处。主治心痛、失眠、健忘。
通里
在前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腕横纹上1寸。主治心悸、怔忡、 头晕。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
后溪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主治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 及肘臂挛痛。
照海
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主治失眠、咽痛、月经不调。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内关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 之间。主治心痛、心悸、失眠。
VS
大陵
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 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失眠。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
中渚
在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 ,第四掌骨侧的后缘凹陷处。主治头痛、目 眩、肩颈痛。
腧穴是气血输注的特殊部 位,能够传递气血,滋养 脏腑器官。
沟通表里
腧穴是经络系统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能够沟通表里 ,调节脏腑功能。
调节阴阳
腧穴能够调节阴阳平衡, 治疗疾病。
常用腧穴定位方法
骨度分寸法
简便取穴法
根据体表标志,将腧穴定位在一定的 骨度分寸上。

腧穴的定位方法

腧穴的定位方法

腧穴的定位方法在针灸推拿的过程中,起效果的好坏与选穴是否准确有直接关系。

因此,准确的选取腧穴,也就是腧穴的定位,应该被大家广泛的重视。

1 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比例折算尺寸作为定穴标准的方法。

常用的骨度分寸见下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2 自然标志取穴法根据人体表面所具的特征的部位作为标志,而定取穴位的方法称为自然标志定位法。

人体自然标志有两种:固定标志法:即是以人体表面固定不移,又有明显特征的部位作为取穴标志的方法。

如人的五官、爪甲、乳头、肚脐等作为取穴的标志。

活动标志法:是依据人体某局部活动后出现的隆起、凹陷、孔隙、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的方法。

如曲池屈肘取之。

3 手指比量法以患者手指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

由于生长相关律的缘故,人类机体的各个局部间是相互关联的。

由于选取的手指不同,节段亦不同,可分作以下几种。

中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一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拇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一寸,亦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横指同身寸法:以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

4 简便取穴法此法是临床上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如垂手中指端取风市,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端到达处取列缺穴等。

24节气的气候及健康提醒2011-08-18 17:08二十四节气与养生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24节气的变经随时影响着人体健康.顺应24节气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调节人体、防病健身,可以达剑健康长寿的目的。

我们根据每个节气的主要气候特点,总结出每个不同时段养生要点,供大家参考。

立春气候特征:白昼逐渐变长,气温回暖,人体血液代谢旺盛。

健康提醒:少吃酸性食物,养生以养肝护肝为主。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功能主治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功能主治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功能主治1. 腧穴简介腧穴是人体上特定的穴位,通过按摩、针灸等手段刺激腧穴可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起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作用。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功能主治是中医学中的基本知识之一。

2.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功能主治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腧穴及其定位和功能主治:•风池穴:–定位:位于颈部,距离翳风穴约1.5寸。

–功能主治:治疗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等症状。

•三阴交穴:–定位:位于内踝尖上方,距离内踝尖3寸。

–功能主治:调经、止痛、益气血等。

•关元穴:–定位:位于脐中,距离脐中1.5寸。

–功能主治:调节人体气机、治疗腹痛、泄泻等。

•太渊穴:–定位:位于足大趾骨隆起端的中央凹陷处。

–功能主治:治疗眼疾、喉痹等。

•曲池穴:–定位:位于肘内侧,肘横纹上方2寸。

–功能主治:治疗肘臂疼痛、胸肋痛等。

•大椎穴:–定位:位于人体第7颈椎棘突下方。

–功能主治:调节人体气血、治疗颈椎病等。

•上巨虚穴:–定位:位于足趾上端,迎香穴与阳白穴连线的中点。

–功能主治:治疗头痛、口眼歪斜等。

•膏肓穴:–定位:位于足内侧踝骨下方,足跟中央凹陷处。

–功能主治:治疗腰背痛、足部疼痛等。

•涌泉穴:–定位:位于足底部,第一跖骨头与第二跖骨头之间的凹陷处。

–功能主治:调节睡眠、治疗疲劳等。

3. 使用腧穴的注意事项在使用腧穴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找准穴位:准确地找到腧穴位置非常重要,可以借助专业书籍、指导师傅或专业人士的帮助。

•注意卫生:在按摩或针灸腧穴时,确保双手和工具的卫生,避免引起感染。

•保持舒适:在按摩或刺激腧穴时,需要轻柔、舒适的手法,不要过度用力或刺激,以避免伤害。

•了解禁忌:某些腧穴在特定情况下需要避免刺激,比如孕妇、风寒感冒患者等,请务必了解相关禁忌。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和敏感度不同,对刺激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4. 总结常用腧穴的定位和功能主治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研究和了解常用腧穴可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和日常保健。

简述常用腧穴的定位方法

简述常用腧穴的定位方法

简述常用腧穴的定位方法
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参考标志物法:根据身体的特定标志物来确定腧穴的位置。

例如,耳朵上的腧穴可以根据耳廓的形状、耳垂的位置以及耳骨的凹陷处来确定。

2. 比例法:根据人体比例关系确定腧穴的位置。

例如,头部,腹部或四肢的腧穴可以根据身体的分割位置或者相对比例来确定。

3. 解剖法:通过解剖学知识来确定腧穴的位置。

例如,人体的脉搏位于动脉旁边,因此,可以利用动脉位置确定脉搏腧穴的位置。

4. 经络路径法:根据经络走向确定腧穴的位置。

例如,根据经络路径扫描法来确定腧穴的位置。

5. 实验定位法:通过实验确定腧穴的位置。

例如,在人体试验中,根据特定刺激发产的反应来确定腧穴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腧穴的定位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个体差异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判断,以保证准确性和有效性。

腧穴的定位方法共61张

腧穴的定位方法共61张

腧穴的定位方法共61张腧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体经络上的特定穴位。

通过刺激腧穴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腧穴的定位方法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

1.经络定位法:经络是气血在人体内循行的渠道,腧穴常位于经络的特定位置。

通过追踪经络的走向,可以确定腧穴的大致位置。

例如,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大都位于背部,跟脊椎呈平行排列。

2.解剖定位法:通过研究人体解剖结构的相关知识,可以推测腧穴的大致位置。

例如,膝关节周围的腧穴多位于骨突或肌肉腱附着点周围。

3.邻穴定位法:腧穴往往与相邻穴位有一定的关联性。

通过确定相邻穴位的位置,可以推测腧穴的位置。

例如,髌骨的内侧是血海穴,外侧是解溪穴,通过这个关系就可以确定髌骨下方的腧穴的位置。

4.临床定位法: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出一些有特定疗效的腧穴的常见位置。

例如,人中穴位于人体下巴正中间的凹陷处,是常用的调节气血的腧穴。

治疗时,选择合适的腧穴进行刺激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腧穴及其治疗作用。

1.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方3寸处,能调节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常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问题。

2.风池:位于颈椎大椎突下1.5寸处,可以舒缓颈部肌肉紧张,缓解头痛、颈椎病等症状。

3.背俞穴:位于背部脊柱旁,各个脏器对应的背俞穴可以调节相应脏器的功能,常用于治疗内脏疾病。

4.额外穴:位于人体经络之外,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

例如四神聪、风市、舌瘰等额外穴都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治疗失眠、焦虑等问题。

5.手三里:位于前臂上,与大肠经相关,可以帮助调节消化系统功能,常用于治疗胃痛、便秘等问题。

6.大椎:位于脖颈交界的突起处,可以舒缓肩颈肌肉的紧张,缓解肩周炎等症状。

以上只是部分常用的腧穴及其治疗作用,实际上还有很多腧穴都有特定的疗效。

通过准确地定位腧穴并刺激,可以实现治疗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刺激腧穴应该由专业的医生或中医师进行,以免造成刺激不当或感染等问题。

常用腧穴定位方法

常用腧穴定位方法

常用腧穴定位方法
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主要包括解剖定位法、尺寸定位法、比例定位法、地理定位法和借助仪器定位法等。

解剖定位法是指依据人体解剖学知识,通过观察人体表面的骨骼、肌肉、神经等结构来确定腧穴的位置。

这种方法较为直观,但需要对人体解
剖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

尺寸定位法是指根据人体部位的比例关系,通过测量已知尺寸的部位
来确定腧穴的位置。

例如,可以利用身体比例,通过已知的脉搏位置来推
断其他腧穴的位置。

比例定位法是指根据人体各部位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比例的方法来
确定腧穴的位置。

例如,脐下三寸即在脐下3个脓疱的位置。

地理定位法是指以地理位置和地理要素为依据,通过确定腧穴与人体
其他部位的地理关系来定位。

例如,头维穴位于人体头部的正中央,相当
于国家地理的首都。

借助仪器定位法是指利用各种仪器设备来辅助确定腧穴的位置。

例如,可以使用超声波、X射线、CT扫描等仪器来检测人体内部结构,从而确定
腧穴的位置。

在实际操作中,常常结合多种定位方法来确定腧穴的位置,以增加定
位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此外,还可以根据经验和临床实践来判断腧穴的位置。

不同定位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情况和个人经验。

总结起来,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包括解剖定位法、尺寸定位法、比例定位法、地理定位法和借助仪器定位法。

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人经验,可以选择合适的定位方法来确定腧穴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腧穴的定位方法
实用文档
定位 方法
一、手指同身寸 二、简便取穴法
实用文档
一、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依据患者本人手指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腧
穴的定位方法,包括: 1.拇指同身寸 2.中指同身寸 3.横指同身寸
实用文档
1.拇指同身节
2.中指同身寸 是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中指屈曲 成环形)间的距离作为 l寸
实用文档
2.劳宫 半握拳,当中指端所指处
实用文档
3.列缺 两手伸开,于虎口交叉,当食指端处
实用文档
4.风市 两手自然下垂,于中指端处
实用文档
5.章门 垂肩屈肘于平肘尖处
实用文档
谢谢聆听
实用文档
中节桡侧两端纹头
实用文档
3.横指同身寸 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并 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 为3寸
中节横纹
实用文档
二、简便取穴法 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腧穴定位方法。常用的
简便取穴方法有: 1.百会 2.劳宫 3.列缺 4.风市 5.章门
实用文档
1.百会 两耳尖直上连线中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