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的定位方法
第五单元腧穴的定位方法概要

第五单元:腧穴的定位方法1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作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根据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人体体表解剖标志可分为固定的标志和活动的标志。
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是根据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包括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和横指同身寸。
4简便定位法:是临**一种简便易行的腧穴定位方法。
5针灸骨度分寸法归纳(颜之推敲)一,3寸:1,眉间(印堂)——前发际。
2,第7颈椎(大椎)——后发际。
3肩胛内缘——后正中线。
二,5寸:脐——耻骨联合上缘(曲骨)。
三,8寸:1,脐——胸剑联合中点(歧骨)。
2,肩峰缘——后正中线。
四,9寸:1,前额发骨(头维)——前额发骨(头维)2,乳突(完骨)——乳突(完骨)3,胸骨上窝(天突)——胸剑联合中点(歧骨)。
4,腋纹头——肘横纹。
五,12寸:1,前发际——后发际。
2,腋窝顶——第11肋(章门)。
3,肘横纹——腕横纹。
六,13寸:胫骨内侧髁下缘——内踝尖七,16寸:腘横纹——外踝尖八,18寸:1,眉间(印堂)——第7颈椎(大椎)。
2,耻骨联合上缘——胫骨内上髁上缘。
九,19寸:股骨大转子——腘横纹。
第(六——二十)单元:十四经穴、奇穴1、手太阴肺经肺系疾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尺泽(合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肺系实热病;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纺上1.5寸主治:肺系病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主治:肺系疾患;无脉症;腕臂痛。
鱼际(荥穴)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折肉际处主治:肺系热性病(失音);小儿疳积。
少商(井穴)拇指桡侧指甲根解旁0.1寸主治:肺系实热证(热病、昏迷);癫狂。
2、手阳明大肠经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腧穴定位标准

腧穴定位标准
一、穴位名称
腧穴是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针灸、推拿等疗法的重要施术部位。
为了规范和统一腧穴的定位,国家制定了《腧穴名称与定位》。
二、穴位定位
根据《腧穴名称与定位》,每个腧穴都有其特定的定位。
定位的方法有骨度分寸法、手指同身寸法、体表标志法等。
骨度分寸法是以骨关节为标志,测量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比例分配成一定的等份。
手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进行测量定穴的方法。
体表标志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三、穴位功能
每个腧穴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如合谷穴有祛风解表、通络止痛的功效,足三里穴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功效。
四、穴位解剖
每个腧穴都有其特定的解剖位置。
如足三里穴位于胫骨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五、穴位刺激方法
针对不同的病症,可以采用不同的刺激方法。
如针刺、艾灸、按摩等。
六、穴位异常反应
在刺激腧穴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反应。
如针刺合谷穴时,可能会出现晕针现象;艾灸足三里穴时,可能会感觉局部皮肤温热或轻度疼痛。
七、腧穴配伍
在针灸或按摩时,常常需要配伍多个腧穴。
配伍的原则是根据病症的性质、部位、程度等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八、腧穴禁忌
某些腧穴在刺激时有一些禁忌。
如孕妇不宜针刺合谷、三阴交等活血化瘀的穴位;皮肤感染处不宜艾灸等。
腧穴的定位方法

腧穴与常用
精品课件
手太阴肺经:
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 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简便取穴法] 两手虎口自然 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 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 陷中是穴。治疗腕臂部病变, 头部、项背部病证,“头
项寻列缺”。
精品课件
手厥阴心包经:
内关:在前臂掌侧,腕 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 与桡侧腕屈肌腱间 。治 疗:“心胸内关谋”。 大陵:位于人体腕掌横纹 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 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治疗: 心胸疾病,手腕痛。
侧缘后方 。治疗妇科病,
失眠,脾胃病等。 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缘,胫 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凹陷中。 治疗腹胀、腹泄,膝痛等。
精品课件
足太阴脾经:
血海: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 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 隆起处 。简便取穴:患者屈膝, 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 髌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 拇指约成45°斜置。拇指尖 下是穴。治疗:补血要穴。
精品课件
手阳明大肠经:
迎香:在鼻翼的外缘 中点旁开5分,鼻唇
沟中 。治疗:鼻部
及面部疾患。
精品课件
手少阳三焦经:
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当 尺桡骨之间。治疗热病,头 面五官疾患,上肢疾患等。
翳风:乳突前下方,平耳垂 后下缘凹陷中。治疗面瘫, 耳部疾患,牙关紧闭等。
精品课件
手少阳三焦经:
耳门:耳屏上切迹前方,当 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凹陷中。 治疗耳部疾患,齿痛等;
四白穴:目直视瞳孔直下,
当眶下孔凹陷处 。治疗头目
疾患等。 颊车: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 凹陷中,咬紧齿时,咬肌最 高隆起处。治疗:齿痛,口
精品课件
足阳明胃经:
犊鼻:(外膝眼)屈膝,髌 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 治疗:膝关节痛,脚气等。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当胫 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肚腹三 里留。保健穴。治疗脾胃病, 神志病等。
腧穴的定位方法

腧穴的定位方法
腧穴定位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折量定位法、指寸定位法等方法。
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指以体表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体表解剖标志又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
固定标志指各部由骨骼和肌肉所形成的凸起和凹陷,如五官轮廓、头发边际、指(趾)甲、乳头、脐窝等。
如两眉之间定印堂。
活动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腰、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凸起等。
如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端。
本文来源39蜂疗网。
2.“骨度”折量定位法:指以自身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定尺寸,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3.指寸定位法:指以患者本人手指的某些部位折作一定分寸,用以比量腧穴位置的方法,习称“同身寸”。
指寸法分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和“一夫法”三种。
中指同身寸是令患者将拇指与中指屈曲,以中指指端抵在拇指指腹,形成环状,伸直其余手指、使中指桡侧面得到充分显露,取其中节上下两横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
拇指同身寸的方法是令患者伸直拇指,以拇指指骨关节横纹两端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
“一夫法”的方法是以患者第2—5指并合,当中节上横度,其两侧间距离为“一夫”,折作3寸。
适用于上下肢定穴。
第四节腧穴的定位与主治。
简述腧穴定位方法的分类

简述腧穴定位方法的分类腧穴定位方法是中国传统医学中长久以来所应用的临床治疗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定位病人体内不同部位的病变。
根据不同的定位方法,可将腧穴定位方法分为五类:医学经络定位、活动反射定位、体型定位、痛症定位和理论定位。
一、医学经络定位医学经络定位是根据人体经络来进行腧穴定位的方法。
它是按照经络运行规律将腧穴分类,根据经络路径范围内的腧穴进行定位。
经络定位一般分为田字格定位、条纹定位和节点定位。
1、田字格定位法是按照人体的经络路径将腧穴画成一个大的方形,进行后半部分的定位。
2、条纹定位法是按照经络的上、下、左、右梆线进行定位,有利于定位经络的易损部位。
3、节点定位法是按照经络的节点进行定位,可以准确判断出穴位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来决定。
二、活动反射定位活动反射定位是根据腧穴与肌肉、滑膜、神经等结构的相互作用来定位的方法。
它通过控制肌肉作用、改变神经功能等方式改善组织界面的紧张度,有效地改善人体功能。
三、体型定位体型定位是根据患者体型大小、颜色、肌肉松弛度等特点来定位的方法。
它可以根据不同体型的人而有所不同,可比较准确地定位腧穴位置。
四、痛症定位痛症定位是根据患者腧穴发痛症状来定位腧穴的方法。
借助腧穴痛症定位,腧穴位置可以比较准确定位,腧穴穴位可以从患者痛症症状来准确定位。
例如,如果患者有腰部痛的症状,那么根据痛症定位可以准确判断出腰部的腧穴位置。
五、理论定位理论定位是按照人体的经络和腧穴的理论来定位的腧穴的方法。
理论定位的主要内容包括经络定位和腧穴定位。
经络定位是根据经络的路径和结构来定位的腧穴。
它把人体经络分为多个部分,将腧穴定位遵循经络路径来定位。
腧穴定位是根据舌体、肤浅、肌肤、肌腱等不同部位来定位腧穴的方法。
它可以在不同部位进行腧穴定位,以准确定位腧穴,尤其是舌体腧穴定位,可以精确定位腧穴位置和情况。
总之,腧穴定位方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方法,它可以有效地定位病人体内病变部位,有助于精准及时地治疗病症,提高治疗效果。
腧穴定位法

臀横纹 腘横纹
骨度分寸定位法
是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 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以 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又称骨度法、折量法
“人之皮肉可肥瘦增减,骨 节之度不可延缩,故欲定脉之 长短,先言骨度也。”
黄帝曰:“愿闻众人之度, 人长七尺五寸,其骨节之大小, 长短各几何?”
注:不能用来量全身。
(一)中指同身寸
以患者中指屈曲 时中节桡侧两端 纹头之间的距离 为1寸。
(二)拇指同身寸
以患者拇指指 间关节的宽度 为1寸。
(三)横指同身寸
患者第2--5指并拢 时,以中指近侧指 间关节横纹为标准, 其四指宽度为3寸。 (“一夫法”)
简便定位法
是手指比量法或活动标志范围 的扩展,一种体位姿势和动作的 配合。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体表解剖标志:主要是指分布于全身 体表的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
体表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 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位置的 方法,又称自然标志定位法。
固定标志
是指利用五官轮 廓、毛发边际、爪 甲、乳头、脐窝和 骨节凸起、凹陷及 肌肉隆起等固定标 志来取穴的方法。
活动标志
常用体表解剖标志
躯干部(胸腹): 骨性标志:
锁骨 胸骨角 胸骨柄 胸骨体 剑突
常用体表解剖标志
常用体表解剖标志
肚脐
常用体表解剖标志
髂前上棘点 L02
髂前上棘向前下方最突出的点。
髂嵴 髂 后 上 棘 点
常用体表解剖标志
常用体表解剖标志
常用体表解剖标志
躯干部: 项、背腰部:
第七颈椎棘突 肩胛冈 肩峰 肩胛骨脊柱缘 肩胛下角
第二节
第三节
1. 腧穴的分类? 2. 腧穴的主治特点? 3. 特定穴。 4. 常用骨度分寸表。
简述常用腧穴的定位方法

简述常用腧穴的定位方法
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参考标志物法:根据身体的特定标志物来确定腧穴的位置。
例如,耳朵上的腧穴可以根据耳廓的形状、耳垂的位置以及耳骨的凹陷处来确定。
2. 比例法:根据人体比例关系确定腧穴的位置。
例如,头部,腹部或四肢的腧穴可以根据身体的分割位置或者相对比例来确定。
3. 解剖法:通过解剖学知识来确定腧穴的位置。
例如,人体的脉搏位于动脉旁边,因此,可以利用动脉位置确定脉搏腧穴的位置。
4. 经络路径法:根据经络走向确定腧穴的位置。
例如,根据经络路径扫描法来确定腧穴的位置。
5. 实验定位法:通过实验确定腧穴的位置。
例如,在人体试验中,根据特定刺激发产的反应来确定腧穴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腧穴的定位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个体差异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判断,以保证准确性和有效性。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腧穴定位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腧穴定位标准腧穴是中医学中一种重要的疗法,在调理身体、治疗疾病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制定了一套关于腧穴定位的标准,以确保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准确地找到腧穴,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腧穴定位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定位部位及特征:腧穴的定位部位通常用经络、骨骼、肌肉、脏腑等特征来描述。
例如,足三里穴位于胫骨前缘,距胫骨下端3寸,可以通过肌肉、骨骼、脉络等特征来确定穴位的具体位置。
二、浅表定位方法:通过身体表面的特征来帮助确定腧穴的位置。
这些特征可以是皮肤上的凹陷、突起、颜色变化等。
例如,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尺侧桡侧横纹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凹陷,是容易辨识的特征。
三、深层定位方法:通过肌肉、骨骼等深层结构的特征来定位腧穴。
例如,翳风穴位于肘关节外上缘下1寸,桡侧轮匡下2寸,可以通过骨骼结构和肌肉的位置来确定。
四、标志物定位法:通过一些特殊的标志物来定位腧穴,例如肌肉或骨骼的凹陷、突起等。
例如,命门穴位于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可以通过凹陷的感觉来确定。
五、测量法:通过测量身体部位的距离来定位腧穴。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以体表标准腧穴为基准,根据标准来测量其他腧穴的位置。
例如,合谷穴位于大拇指与食指骨之间的凹陷处,通过测量其他手指与合谷穴的距离来确定其他穴位的位置。
腧穴定位标准的制定对于中医学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的制定可以确保腧穴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因为不同医师的主观认识而导致治疗效果的差异。
此外,标准的制定也有助于推广腧穴疗法,提高其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中,医师在定位腧穴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体质。
因为人体结构存在差异,每个人的腧穴位置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医师在针灸治疗中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体特征来确定腧穴的准确位置和刺激力度,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制定的腧穴定位标准提供了一套科学准确的方法,有助于中医医师定位和刺激腧穴以达到治疗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腧穴的定位方法
[单项选择题]
1、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A.13寸
B.16寸
C.14寸
D.18寸
E.19寸
参考答案:E
[单项选择题]
2、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的骨度分寸是()
A.6寸
B.8寸
C.9寸
D.12寸
E.15寸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3、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的骨度分寸是()
A.3寸
B.5寸
C.6寸
D.8寸
E.9寸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4、内辅骨下廉(胫骨内髁下缘)至内踝高点的骨度分寸是()
A.16寸
B.13寸
C.12寸
D.9寸
E.8寸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5、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的骨度分寸是()
A.18寸
B.14寸
C.16寸
D.13寸
E.19寸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6、胭横纹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A.18寸
B.14寸
C.16寸
D.13寸
E.19寸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7、歧骨(胸剑联合)至脐的骨度分寸是()
A.16寸
B.13寸
C.12寸
D.9寸
E.8寸
参考答案:E
[单项选择题]
8、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的骨度分寸是()
A.1.5
B.3寸
C.4寸
D.5寸
E.6寸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9、耳后两乳突之间的骨度分寸是()
A.3寸
B.5寸
C.8寸
D.9寸
E.12寸
参考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