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血咯血
呕血和咯血PPT课件

颈 静 脉
肝
失败!
内 门
体
三腔
静
二囊
脉
管
分
流
术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血管 介入 技术
药物 治疗
三腔二囊 管压迫止
血
内镜直 视下止
血
手
术
治
失败!
疗
咯血
hemoptysis
定义
• 咯血(hemoptysis)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 血,经口腔排出者。咯血须与口腔、鼻、咽部出血或上消 化道出血引起的呕血鉴别。
vWF因子
血小板通过vWF粘附至胶原上,从而参与凝血过程。
纤维结合蛋白
提高炎症区的白细胞活性,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细胞、免疫复合物和受损组织碎屑及其它有害 物的清除;在细胞移行、上皮化过程中起支架作用;促进细胞生成活性,促进上皮细胞生长进入 “分裂增生期”,促进DNA合成 。
治疗——非药物治疗
消化道出血评估及相关表现
5-10ml
粪便隐血试验可呈阳性
50-100ml
黑便(或称柏油样便)
250-300ml
呕血
400-500ml(一次出血量) 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晕、心慌、乏力等
超过1000ml
周围循环衰竭,如肢体冷感、心率加快、血压降低等,严重者可呈休克状态。
消化道外表现:
出血量在400-1000ml,可仅表现为 头晕、乏力、出汗、四肢冷厥、心慌、 脉搏增快等急性失血症状;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数小时内出血量 大于1000ml,或者循环血容量的 20%,则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脉搏频数微弱、血压下降、呼吸急促。
1.上腹痛:
伴随症状
中青年人,慢性反复发作的上腹痛并带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多为消化性溃疡。 中老年人,慢性上腹痛,痛无规律性并有厌食及消瘦者,应警惕胃癌。
呕血的常见原因分析为四个

呕血的常见原因分析为四个呕血是指消化道、呼吸道或其他系统发生病变后引起血液进入胃内,并通过反流或排泄出现呕吐物中带有血液的情况,常见的原因包括消化道溃疡、胃食管反流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
接下来我将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1. 消化道溃疡:消化道溃疡是最常见的呕血原因之一。
消化道溃疡主要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溃疡是指黏膜层发生破损,血管受损导致血液流入胃内。
当溃疡处于消化道的较深层时,出血量较大,呕吐的血液可以呈暗红色物质,甚至夹杂着血块。
常见的症状还包括胃痛、消化不良等。
2. 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酸和消化酶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损伤的一种疾病。
当食管黏膜受损或出现溃疡时,也会伴随着呕血的症状。
呕血的特点是带有明显的酸味,颜色可能是暗红色或咖啡色。
此外,患者还会出现胸骨后灼热感、反酸、咳嗽等症状。
3.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静脉曲张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当肝功能严重受损,门静脉血压增高时,食管内静脉曲张较长时间会出现破裂出血导致严重的呕血情况。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导致的呕血特点是呕血量多、颜色鲜红、夹杂血块,甚至有鲜红的便血等症状。
肝硬化患者一般还会伴随其他症状,如肝功能损害、腹泻、腹水等。
4. 其他系统病变:呕血的原因不仅仅局限于消化系统,还可能与其他系统病变有关。
例如,肺部感染、结核、肺血管瘤等疾病引起的呕血。
此时呕血的特点是伴随咳血或咯血,呕血的颜色可能是鲜红色或暗红色,严重时可能夹杂血块。
此外,呕血还可能与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等)、系统性血管炎(如川崎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等)等有关。
除了上述常见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也可能导致呕血,如食管肿瘤、胃肠道肿瘤、胃结核等。
因此,在遇到呕血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细致详尽的检查,明确病因,以便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
同时,预防是关键,合理饮食,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戒烟戒酒等也有助于预防呕血的发生。
2024咯血与呕血的特点与鉴别

2024咯血与呕血的特点与鉴别一、咯血咯血(hemoptysis)是指喉及喉以下的呼吸道及肺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少量咯血有时仅表现为痰中带血,大咯血时血液从口鼻涌出,严重者可阻塞呼吸道,导致窒息死亡。
咯血需与口腔、鼻腔等上呼吸道出血及呕血进行鉴别应首先仔细检查口腔与鼻咽部局部有无出血灶鼻出血多自前鼻孔流出,常在鼻中隔前下方发现出血灶;鼻腔后部出血,尤其是出血量较多时,血液经后鼻孔沿软腮与咽后壁下流,使病人咽部有异物感,引起咳嗽,将血液咳出,易与咯血混淆。
咯血的病因与发生机制1)支气管疾病:常见的有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支气管结核和慢性支气管炎等;少见的有支气管结石支气管腺瘤支气管黏膜非特异性溃疡等。
2)肺部疾病:常见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较少见于肺栓塞肺淤血肺寄生虫病肺真菌病、肺泡炎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和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等在我国引起咯血的首要原因仍为肺结核;引起咯血的肺结核多为浸润型、空洞型肺结核和干酪样肺炎,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较少出现咯血。
3)心血管疾病:较常见千二尖瓣狭窄,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所致的肺动脉高压或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另有肺栓塞肺血管炎等。
二、呕血呕血(hematemesis)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十二指肠、肝、胆、胰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常伴有黑便,严重时可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呕血的病因及发生机制1.消化系统疾病(1)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异物、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Mallory-W eiss综合征)、食管损伤等。
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及食管异物戳穿主动脉均可造成大呕血,并危及生命。
(2)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最常见消化性溃疡,其次有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胃泌素瘤(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恒径动脉综合征(Dieulafoy病)等。
呕血与咯血鉴别

颜色:呕血多为鲜红色,咯血多为暗红色或咖啡 色。
伴随症状:呕血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咯血 常伴有咳嗽、胸痛等症状。
呕血与咯血的病因
呕血的病因
肝胆疾病:肝硬 化、胆囊炎、胆
石症等
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等
01
呕血与咯血鉴别
刀客特万
目录
01. 呕血与咯血的定义 02. 呕血与咯血的病因 03. 呕血与咯血的鉴别方法
呕血与咯血的定义
呕血的定义
01
呕血是指胃或食管出血,血液从口腔吐出。
02
呕血通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有时伴有血块。
03
呕血可能是由消化道疾病、肝病、血液病等引起的。
04
呕血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咯血的定义
咯血是指呼 吸道出血, 经口腔咳出
01
咯血量可大可 小,颜色可呈 鲜红色、暗红 色或咖啡色
03
02
常见原因包 括肺部疾病、 心血管疾病、 血液病等
04
咯血可能伴 有咳嗽、胸 痛、呼吸困 难等症状
两者区别
定义:呕血是指上消化道出血,血液从口腔吐出; 咯血是指下呼吸道出血,血液从口腔咳出。
外伤:如胸部
6
外伤、肋骨骨
折等
常见疾病
消化道疾病:胃溃疡、十 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等
A
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 心内膜炎等
C
B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扩 张、肺结核、肺癌等
D
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白血病等
呕血与咯血的鉴别方法
临床表现
呕血:血液从口腔 中吐出,常伴有恶 心、呕吐等症状。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张建国呕血是指呕吐物含有鲜血或血性物,一般上消化道,如食道和胃出血时容易引起呕血,先有恶心感,继之发生反射性呕吐。
如呕吐物为鲜血则提示是食道出血,如呕吐物为咖.啡色的则表明是胃或十二指肠出血。
咯血又叫咳血,是指喉以下呼吸道出血经口腔咯出,多因肺部或支气管出血。
咯血前常有喉部发痒感,血中常混有痰液。
患者对呕血与咯血分不清,往往把它们都称为吐血。
如果是呕血,医生会考虑是上消化道出血,而咯血则多考虑是肺部或支气管出血。
假如患者主诉不清,很可能导致医生误诊。
因此区别呕血与咯血,对临床诊断有很大的意义。
呕血与咯血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区别:
(1)病史:呕血患者多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肿瘤或肝硬变等病史;而咯血患者一般有结核,支气管扩张或心肺疾病等。
(2)出血方式:呕血多随呕吐引起,咯血一般是咳嗽后吐出。
(3)血液颜色:呕血的颜色呈紫红或咖啡色,无泡沫,咯血的则为鲜红,有泡沫。
(4)内容物:呕血的食物残渣及胃液,咯血的混有痰液。
(5)出血前症状:呕血前常先发生上腹疼痛,饱胀不适;咯血前常有喉痒、咳嗽、胸闷。
(6)血液反应:呕血的血液呈酸性;咯血的血液呈弱碱性。
(7)大便检查:呕血患者常拉柏油(黑色)样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咯血患者大便隐血试验常阴性,除非吞下血液外,一般粪便正常。
附:。
引起呕血最常见原因

引起呕血最常见原因引起呕血(咯血)的最常见原因是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任何位置的疾病或损伤都可能导致出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引起呕血的原因:1. 胃溃疡:胃溃疡是最常见的引起呕血的原因之一。
胃溃疡是胃壁上形成的溃疡,可能由于胃酸的损害导致出血。
当溃疡穿破血管时,出血就会引起呕血。
2. 食管静脉曲张:食管静脉曲张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肝硬化导致肝脏血液循环受损,增加了食管内静脉的压力,可能导致静脉破裂出血。
当食管内静脉出血到达胃部时,就会引起呕血。
3. 胃癌:胃癌是一个恶性肿瘤,胃内肿瘤破坏血管时会导致出血。
胃癌患者常常在胃镜检查时发现呕血。
4. 食管炎症:食管炎症可以导致食管上皮的破裂,引起呕血。
常见的食管炎症包括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粘膜撕裂综合征等。
5. 出血性结肠炎:出血性结肠炎是一种炎症性肠病,可导致结肠内膜的溃疡和出血。
当结肠出血到达胃部时,就会引起呕血。
6. 药物和物质的滥用:某些药物和物质的滥用,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酒精和可卡因,可能导致胃和食管溃疡。
7. 其他消化道疾病:其他引起呕血的消化道疾病包括食管裂孔疝、胆道胰腺疾病、胆囊疾病、小肠肿瘤、血管畸形等。
除了消化道出血外,其他引起呕血的原因还包括呼吸道出血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以下是一些不常见但较重的原因:1. 肺炎:肺炎可导致肺泡出血,咯出的血液可能进入食管而引起呕血。
2. 肺结核:肺结核的活动期可能导致肺泡出血和支气管出血,血液也可能通过气道进入食管。
3. 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疾病可能导致心脏血液循环受损,增加食管静脉压力,从而引起呕血。
4. 血液凝块病变:某些血液凝块病变,如血友病和血管性血友病,可能导致呕血。
总之,引起呕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见的原因。
如果有呕血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咯血与呕血ppt课件

出血机制:
★肺瘀血致肺泡壁或支气管内膜毛细血管破裂 ★支气管粘膜下层支气管静脉曲张破裂
8
4、其它疾病
血液病、急性传染病、风湿性疾病、气管、 支气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外伤、异物等。
9
(三)咯血的表现
先 兆:喉痒、胸闷、咳嗽、心悸、头晕 大咯血:
棕褐色: 胃内停留 一段时间
呕血
出血后因血液刺 激引起恶心呕吐
26
柏油样:
血红蛋白 经肠内硫 化物作用 形成黑色 的硫化铁
出血量大, 很快时排 出的血液 可呈暗红 色,或偶 尔呈鲜红 色
其他: •出血量大时,有黑便 又有呕血; •出血量小时,常仅 有黑便。 •十二指肠出血,呕血 较少见。
黑便
血液除吐出外,更多 的是从肠道排出
大咯血窒息病人的抢救步骤
症状评估:
❖ 患者突发胸闷、挣扎坐起,继而气促、精 神紧张、发绀、牙关紧闭和神志不清,说 明患者将面临咯血窒息的危险。
16
大咯血窒息病人的抢救
急救措施:一
❖ 开放气道是抢救的关键一环。 ❖ 护理者应迅速抬高患者床脚,成头低足高位或
迅速抱起患者双腿呈倒立状,使上半身向下与 地面呈45°~90°,托起头部向背屈。
17
急救措施:二
❖ 神志清楚患者:鼓励用力咳嗽,用手轻拍患侧背部 促使淤血排出 ;
❖ 神志不清或牙关紧闭者患者:用开口器及拉舌钳协 助撬开牙关,清除口、鼻腔内之淤血块,或用舌压 板刺激其咽喉部,引起呕吐反射,另一手轻拍患侧 背部,使阻塞咽喉部的血块咯出 。
❖ 如以上措施不能使血块排出,则应立即用吸引器吸 出呼吸道内的血及分泌物
咯血、呕血和黑便

[★病因及机制]
呼吸系统疾病
出血机制:毛细血管渗透性高、小血管破裂、小动脉瘤 破裂 、动静脉瘘破裂
2.肺部疾病
肺结核、肺脓肿、 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Company Logo
[★病因及机制]
循环系统疾病
出血机制
♣ 二尖瓣狭窄:因肺淤血致毛细血管破裂(小咯血或血丝 痰),或支气管粘膜下支气管静脉曲张破 裂(大咯血) ♣ 急性左心衰竭:急性肺水肿肺静脉压增高血细胞渗出至肺 泡而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
4.全身性疾病:某些血液病,某些传染病等
Company Logo
主要病因前三位分别是:
消化性溃疡;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胃粘膜出血。
[★临床表现]
具体临床表现的差异取决于出血的部位,量及速度等。
症状
出血量较少时:多无全身症; 出血量较大时:伴有全身症状(。
Company Logo
[检查要点]
体格检查:
重点检查一般情况(首先检查生命体征),寻找原发 病阳性体征,有无全身出血倾向及黄疸、肝脾肿大等 依据一般情况并结合病史估计出血量。
辅助检查:
三大常规、根据病史选择进一步检查项目如消化道内 镜、腹部超声、CT、MRI、选择性动脉造影、肝肾 功能、出凝血指标等。
颜色
♣ 鲜红色(血凝块)或暗红色呕吐物 ♣ 咖啡样呕吐物 ♣ 黑便(柏油样便)
Company Logo
注意:少数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早期无呕血与黑便, 而表现尾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临床表现]
一般来说,呕血者均伴有黑便,而黑便者不一定伴有呕 血;幽门以下的出血若快、多,也可呕血;幽门以上出 血若慢、少,也仅可黑便。 一般来说,呕血和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而鲜红 或暗红的血便多提示下消化道出血。但上消化道出血若 快、多,也可出现红色血便;下消化道出血若位臵高、 停留时间肠,也可出现黑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医科大学教案
(理论课教学用)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教研室:诊断学教研室
任课教师姓名:李艳娇
课程名称:诊断学
授课时间:2009年4月
(理论教学用)
第一节咯血
讲授内容注解
一、概况
1、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
2、呕血是指上消化道出血经口腔呕出,出血部位多见于食管、胃及十
二指肠。
二、病因与发生机制
1、支气管疾病:常见有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内膜结核和慢性支气管掌握
炎等。
(1)我国引起咯血首要原因仍为肺结核。
(2)多为侵润性、空洞型肺结核和干酪性肺炎,
急性血型播散性肺结核较少出现咯血。
2、肺部疾病
①为结核病变使毛细血管通
(3)肺结核咯透性增高,则造成少量咯
血的机制血。
②如病变累及小血管壁破溃,
则造成中等量咯血。
③如空洞壁肺动脉分支形成的
小动脉瘤破裂,或继发的结
核性支气管扩张形成的动静
脉瘘破裂,则造成大量咯血。
(1)较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
所致肺动脉高压或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另有
肺栓塞、肺血管炎、高血压等。
3、心血管疾病(2)心血管疾病引起咯血可表现为小量咯血或痰
中带血、大量咯血、粉红色泡沫样血痰和黏
稠暗红色血痰。
讲授内容注解
(3)发生机制多因肺淤血造成肺泡壁或支气管内
膜毛血细管破裂和支气管黏膜下层支气管静
脉曲张破裂所致。
(1)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小性紫癜、血友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其他(2)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螺
旋体病等)。
(3)风湿性疾病(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Wegener肉芽肿、白塞病等)。
三、临床表现
(1)青壮年咯血常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二尖掌握
瓣狭窄等。
1、年龄(2)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纸烟20支/日×20年以
上年)者,应高度注意支气管肺癌的可能性。
(3)儿童慢性咳嗽伴少量咯血与低色素贫血,而注意
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可能。
(1)大量咯血主要见于空洞型肺结核、支气管扩张
症和慢性肺脓肿。
2、咯血量(2)大量咯血主要见于空洞型肺结核、支气管扩张
症和慢性肺脓肿。
(3)支气管肺癌主要表现为痰中带血,呈持续或间
断性。
(4)慢性支气管炎和支原体肺炎也可出现痰中带血
或血性痰,但常伴有剧烈咳嗽。
掌握
(4)胰腺疾病。
掌握
(1)血液疾病。
(3)结缔组织病。
2、全身性疾病
(4)其他:尿毒症、肺源性心脏病、呼
吸功能衰竭等。
三、临床表现
(1)其颜色视出血量的多少及在胃内停留时间
的久暂以及出血的部位而不同。
1、呕血与黑粪(2)出血量多,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出血位于食掌握
管则血色鲜红或混有凝血决,或为暗红色。
(3)当出血量较少或在胃内停留时间长,则因
血红蛋日与胃酸作用形成酸化正铁血红蛋
讲授内容注解
白,呕吐物可呈咖啡渣样棕褐色。
(4)呕血的同时因部分血液经肠道排出体外,
可致便血或可形成黑粪。
(1)出血量达血容量的20%以上时,则有
2、失血性周围循环障碍冷汗、四肢劂冷、心慌、脉博增快等
急性失血症状。
(2)若出血量30%血容量以上,则有急性
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3、血液学改变:最初可不明显,随后由于血液被稀释,血红蛋白及白
细胞比容逐渐降低。
4、其他:大量呕血可出现氮质血症、发热等表现。
四、伴随症状
(1)中青年人,慢性反复发作的上腹痛,具有一定的
1、上腹痛周期性与节律性,多为消化性溃疡。
(2)中老年人,慢性腹痛,疼痛无明显规律性并伴有厌了解
食、消瘦或贫血者,应警惕胃癌。
(1)脾肿大,皮肤有蜘蛛痣、肝掌、腹壁静脉
怒张或有腹水,提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2、肝脾肿大(2)出现肝区疼痛、肝肿大,质地坚硬,表现凸
凹不平或有结节,血液化验甲胎蛋白(AFP)
阳性多为肝癌。
(1)黄疸、寒战,发热伴右上腹绞痛而呕血者,
3、黄疸可能由肝胆疾病所引起。
(2)黄疸、发热及全身皮肤黏膜有出血者,见于
讲授内容注解
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及钩端螺旋体病等。
4、皮肤黏膜出血:常与血液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的疾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