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合集下载

2024年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及持续改进制度(三篇)

2024年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及持续改进制度(三篇)

2024年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及持续改进制度在每一次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督查过程中,我们均能深刻体会到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在感染管理领域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与显著成就,其中不乏诸多亮点与值得称道之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督查机制,包括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所组织的各类检查,往往侧重于指出问题而非表彰成绩,常以“优点众多,不一一赘述,仅提几点建议”作为总结,这种做法虽有其考量,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有观点认为,感染管理科的工作如同“太平洋警察”,专于挑刺找茬。

对此,我们深感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扭转这一误解,并深刻反思:作为感染管理科,在接受上级检查时,最为渴望的无疑是对于工作成果的认可与肯定,即便是在追求“无过”的底线之上,也期望能够得到“有功”的评价(当然,这建立在我们全心全意、勤勉尽责地开展工作的基础之上)。

同理,当我们对临床科室进行检查时,也应秉持同样的原则。

过去,我们可能过于强调消毒隔离工作的基本性,而忽视了在检查表中体现临床科室的亮点与成就。

近期,一位备受尊敬的感控专家在检查中提出了宝贵建议: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反馈表”中增设亮点部分,以更好地激发临床一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我们深以为然,这一细微调整不仅体现了工作方法的优化,更是与临床科室沟通艺术的提升。

因此,我们对原表进行了相应修改,将“存在问题”一栏调整为“检查情况”,以便同时记录亮点与不足;同时,将“整改效果”一栏更名为“效果评价”,以更全面地反映整改工作的成效与影响。

2024年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及持续改进制度(二)为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现对相关工作进行如下规范与强化:一、优化管理体系,强化监督考核1. 修订并完善《医院感染质量管理考核方案》,经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专题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

2. 成立医院感染质量管理考核小组,依据《考核方案》要求,对全院各科室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实施定期监督、检查与指导,同时实施月度科室自查与医院考核反馈机制。

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方案(3篇)

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方案(3篇)

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方案为了提高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转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意识不清,执行力不够,以保障医疗安全的目的,以规章制度为依据,以医院感染监测为推手,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教育,采取多样的培训督查检查,让观念变为行动,提高自觉性,提升执行力。

在专业感控人员的带动下。

实现医院全院参与,与其他部门同心协力,将感控措施落实到实位,从而真正达到“院感控制,你我同行”。

特制订此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方案。

一、医院感染管理方针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保证二、医院感染管理目标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医务人员健康,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支持改进考核各项评分大于___分。

三、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标准四、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标准医院感染漏报率≤___%,医院感染现患率≤___%,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___%,治疗室空气≤500cfu/m,物表≤10cfu/cm2,医务人员手≤10cfu/cm2,使用中的消毒剂≤10cfu/cm2,不得检出致病菌,灭菌剂必须无菌。

五、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内容31、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则、规划等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医院的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要求。

3、落实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和报告制度。

4、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的管理,包括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

5、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这工作制度。

6、按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进行严格的消毒或灭菌,加强对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管理,严格外来器械管理。

7、加强手卫生制度的落实。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开展耐药菌株监测等。

8、落实院感知识、法律法规和规范的培训9、加强医疗废物的监管工作。

10、做好职业防护,减少职业暴露。

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质量管理___院长为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科主任负责科室医院感染管理,院感科负责全面实施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指导、监管、检查、考核和评价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工作,严格监管记录,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与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配合,完善医院感染管理___,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定期研究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相关问题。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方案及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方案及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方案及措施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机构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医疗质量和医院的形象。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方案及措施:一、持续改进方案1.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科及主要临床、医技、药剂科室主任组成。

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操作规程和质量考核标准,对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病案的质量实行全面管理。

2.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感染性疾病科的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严格遵循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并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的文件。

严格执行门诊实行传染病与其他疾病分诊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控制措施。

3.落实全面质量管理: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4.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管理医院感染控制,包括测量分析现状、建立目标、寻找解决办法、实施解决办法和测量实施结果。

二、具体措施1.加强医院感染教育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使医护人员掌握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在手术、注射、换药等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3.加强消毒灭菌工作:对医疗设备、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确保患者使用的安全性。

同时,加强对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有效性。

4.落实手卫生规范:加强手卫生宣传,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意识。

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手消毒剂,规范手卫生操作,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5.建立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开展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对具有高危因素的病人进行临床病例资料查询、检验科细菌培养结果查阅、临床查看病人等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及持续改进制度(5篇)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及持续改进制度(5篇)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及持续改进制度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和持续改进,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评估体系。

本文将围绕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及持续改进制度展开论述,总结主要内容用以满足____字的要求。

一、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制度的建立1.1 规划目标和考核指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制度的建立首先要明确目标和指标,明确医院感染管理的规划目标和实施方针。

考核指标应包括感染管理的各个环节,如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感染发生率、医务人员培训和质量管理等方面。

1.2 考核周期和频率考核周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通常为每年或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评估。

对于高风险科室或高风险手术操作等情况,可以根据需求增加考核的频率。

1.3 考核方法和工具考核方法和工具要合理选用,可以采用问卷调查、临床检查、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

同时,可以结合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利用电子化系统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评估。

1.4 考核结果的反馈和应对措施考核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医务人员和管理层,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同时,要进行绩效奖励和考核的激励机制,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2.1 建立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医院应建立感染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机制,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同时,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持续改进的方案和目标,统筹协调感染管理的各个环节。

2.2 强化感染管理培训和教育医务人员对感染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要有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能力。

可以利用内部培训、外部专家讲座、学术会议等形式进行。

2.3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数据分析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对感染进行定期监测和报告。

采集的数据要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同时,要建立感染管理的数据库,用于进行统计和分析。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小结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小结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小结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成为了医疗机构关注的焦点。

在我国,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各级医疗机构纷纷采取措施,加强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本文将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现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现状1. 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国医疗机构高度重视感染管理制度的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如感染预防、控制、报告、监测等方面的规范,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2. 感染防控意识不断提高: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对感染防控意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感染防控规定,降低感染发生率。

3. 感染管理组织架构日益健全:各级医疗机构成立了感染管理科,负责感染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确保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的深入开展。

4. 感染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力逐步提升:医疗机构加强感染监测,建立感染监测数据库,对感染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为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5. 感染防控手段不断创新:医疗机构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如床旁快速检测、抗菌药物管理、手卫生等措施,提高感染防控水平。

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存在的问题1. 感染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虽然医疗机构制定了感染管理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感染管理质量受到影响。

2. 感染防控知识掌握不足:部分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对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不足,导致感染防控措施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感染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力不足,难以对感染管理质量进行准确评估,影响持续改进工作的开展。

4. 感染防控资源配置不足:部分医疗机构感染防控资源配置不足,如人员、设备、物资等,制约了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的推进。

5. 感染管理协同机制不健全:医疗机构内部各科室之间的协同机制不健全,导致感染管理工作的不畅。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策略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策略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策略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到医院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幼儿相关工作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者,我深知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在此,我将结合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分享一些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策略。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领导1.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感染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形成分工明确、协调有力的组织体系。

2.设立专门的感染管理科,配备具有专业背景和资质的感染管理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的日常工作。

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1.制定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包括感染预防、感染控制、感染监测、感染暴发应对等内容,明确医院感染管理的目标、任务、方法和措施。

2.制定感染管理的操作规程,包括手卫生、无菌操作、医疗废物处理、消毒灭菌等环节,确保各项感染管理措施得以落实。

三、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1.开展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水平,树立感染防控意识。

2.加强感染防控技能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能力,确保感染防控措施得以有效执行。

四、加强感染监测和数据分析1.建立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对全院感染病例进行登记、报告、分析和反馈,掌握医院感染发生的规律和趋势。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医院感染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等,实现感染数据的实时收集、分析和利用,为感染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五、强化感染暴发事件的应对措施2.建立感染暴发事件的多学科协作机制,整合医疗、护理、感染、后勤等部门资源,迅速有效地应对感染暴发事件。

六、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1.定期对感染管理质量进行评估,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2.关注国内外感染管理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引进并推广应用,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水平。

3.加强与国内外感染管理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提升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方案及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方案及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方案及措施1.建立完善的感染管理体系: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和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协作关系。

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感染管理制度和流程,包括感染控制委员会的设立、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的制定等。

2.加强人员培训与教育:医院应定期组织感染管理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管理的认识和专业技能。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感染病原体的认识、感染控制措施的应用、手卫生和个人防护等。

3.制定感染监测与反馈机制: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收集和统计感染相关数据,包括感染发生率、细菌分布情况、感染部位等。

通过定期的数据分析与反馈,及时了解感染状况,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4.加强环境清洁与消毒:医院应制定清洁与消毒标准,建立健全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体系。

同时,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人员培训,确保清洁剂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流程的规范执行,防止环境成为感染源。

5.加强手卫生和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和个人防护规范。

医院应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消毒用品,并加强培训和指导,确保医务人员正确使用并遵循手卫生和个人防护的要求。

6.加强医疗器械和设备管理:医院应建立医疗器械和设备管理制度,包括器械的采购、使用、维护和消毒等环节。

加强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清洁与消毒,保证其安全可靠,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7.提高患者宣教和参与度:医院应加强对患者的宣教,提高患者对感染管理的了解和参与度。

通过宣传教育患者如何正确洗手、个人防护和消毒等常规措施,防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8.加强科研与创新:医院应鼓励和支持感染管理科研工作和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加强与其他医院、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积极探索和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提升感染管理的水平。

总之,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需要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组织架构、人员培训、环境管理、设备管理、患者宣教等措施的实施,可以不断提升医院感染管理的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规划方案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规划方案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规划方案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患者安全和医院声誉的问题。

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影响医院的声誉和形象。

因此,加强医院感染质量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本规划旨在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持续改进,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二、目标与原则(一)目标1. 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

2. 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3. 提升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和防范能力。

4. 营造良好的医院感染防控文化,提高患者满意度。

(二)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全面管理,突出重点。

3. 信息化支持,科学决策。

4. 持续改进,不断提高。

三、组织架构与职责(一)组织架构1.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感染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的领导、协调和决策。

2. 感染性疾病科:负责感染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以及感染质量管理的具体实施。

3. 感染控制科:负责医院感染控制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感染监测、消毒隔离、手卫生等。

4. 各临床科室:负责本科室的感染质量管理,落实感染控制措施。

(二)职责1.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感染质量管理政策、制度和标准,审批感染质量管理计划,监督感染质量管理的实施。

2. 感染性疾病科:开展感染病的诊疗工作,提供感染病防治培训,参与感染质量管理。

3. 感染控制科:组织实施感染控制措施,开展感染监测,定期分析感染数据,提出改进措施。

4. 各临床科室: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及时报告感染事件,参与感染质量管理。

四、工作内容与措施(一)感染风险评估与管理1. 开展全院感染风险评估,识别感染高风险科室、环节和人群。

2. 针对不同感染风险,制定相应的感染预防和管理措施。

3. 定期评估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调整和改进感染管理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64
a
65
a
66
a
67
a
68
a
69
a
70
a
71
a
72
a
73
a
74
a
75
a
76
a
77
a
78
a
79
a
80
a
81
a
82
a
83
a
84
a
85
a
86
a
87
a
88
a
89
a
90
a
91
a
92
a
93
a
94
a
95
a
96
a
97
a
98
a
99
a
100
a
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有效氯含氯 消 毒 剂 溶 液 喷 雾 。 泥 土 墙 吸 液 量 为 150 ml/m2~300 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 灰 墙 为 100 ml/m2 , 地 面 喷 药 量 为 200 ml/m2~300ml/m2。以上消毒处理,作用 时间应不少于60min。
首选煮沸消毒15 min,也可用0.1% 过氧乙酸溶液或5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20min后,再用清水洗 净。
5、食物
生吃的瓜果、蔬菜类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 min。 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min,或用20% 漂白 粉乳剂浸泡2h,也可焚烧处理。
101
a
102
a
103
a
104
a
105
a
106
a
107
a
108
a
109
a
110
a
111
a
112
a
113
a
114
a
115
a
116
a
117
a
118
a
119
a
120
a
121
a
122
a
123
a
124
a
125
a
126
人感染H7N9禽流感现场消毒及个人防护
a
127
H7N9禽流感的消毒、隔离和防护技术
a
128
a
129
1、仅出现动物禽流感疫情的现场消毒
仅出现动物禽流感疫情时,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该协助当地农业 部门开展工作,指导现场消毒。现场消毒工作原则上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1)对禽舍包括死禽和宰杀的家禽、禽粪和墙壁地面等进行终末消毒, 必要时对禽舍的空气进行消毒;
a
36
a
37
a
38
a
39
a
40
a
41
a
42
a
43
a
44
a
45
a
46
a
47
a
48
a
49
a
50
a
51
a
52
二、医院评审标准
a
53
a
54
a
55
a
56
a
57
a
58
a
59
医院感染管理要点
1.建立健全组织、配备合格人员 2.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 3.落实制度及措施 4.开展必要的监测/检测(如,耐药菌检测) 5.重点科室及重点部位感染管理 6.加强人员的培训 7.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自我评价与持续质量改进
a
4
a
5
a
6
a
7
新增章节“国际患者安全目标”
目标5的含义
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严峻的挑战。医疗相关感染率上升 是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严重关切的问题。医疗机构常见的院 内感染包括导尿管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血流感染和肺炎 (常因器械通气所致)
正确的手部卫生是消除上述感染和其他感染的至关重要 的措施。国际上认可的一些手部卫生指南,包括世界卫生组 织(WHO)所制定的指南。
a
1
有医院,
就有感染
稍不留神,就发生在你我之间
a
2
a
3
医院感染十项内容
1.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 2.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制度 3.全员控感知识培训与教育 4.医院感染监测与管理 5.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感染预防的干预 6.多重耐药菌(MDR)的感染控制 7.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与评估 8.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 9.医院感染爆发与处置 10.全院不同部门的消毒与隔离措施的执行
(2)对划定的动物疫点内病、死禽可能污染的物品进行终末消毒;
(3)对划定的动物疫区内的饮用水应进行消毒处理,对流动水体和较 大的水体等消毒较困难者可以不消毒,但应严格进行管理;
(4)对划定的动物疫区内可能污染的物体在出封锁线时进行消毒处理。
(5)必要时对禽舍的空气进行消毒。
a
130
2、出现人禽流感疫情的现场消毒
a
60
a
61
a
62
a
63
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
(六)应用感染管理的信息与指标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 菌药物。
(七)消毒工作符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消毒 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和《医院消毒供应 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要求;隔离工作符合 《医院隔离技术 规范》的要求;医务人员在需要时能获得 及正确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与防护用品;重点部门、重 点部位的管理符合要求。
a
133
•消毒工作应由经过专业培训且有现场消毒经验的 人员进行,掌握消毒剂的配制使用和消毒器械的操 作方法;
•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采取相应的消毒方法;
•进行疫源地消毒时应首选物理消毒的方法。
•采用化学消毒的方法时,要注意选择合格的消毒剂,在 有效期内使用。
a
134
1、禽舍、厕所和病家的地面、墙壁、门 窗
(1)CDC协助农业部门针对动物禽流感疫情开展消毒工作,按 《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进行消毒与评价;
(2)对发生人禽流感的疫点、疫区进行现场消毒,消毒重点应包 括病人的排泄物、病人发病时生活和工作过的场所、病人接触过的
物品等;
(3)医院应同时按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要求对禽流感病 人诊疗过程中可能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a
8
a
9
a
10
二、医院的评审标准
a
11
a
12
二、医院的评审标准
a
13
a
14
a
15
a
16
a
17
二、医院评审标准
a
18
二、医院评审标准
a
19
二、医院评审标准
a
20
a
21
a
22
a
23
a
24
a
25
a
26
a
27
a
28
a
29
a
30
a
31
a
32
a
33
a
34
a
35
发生人禽流感疫情时:
各级疾病控制中心除应协助农业部门针对动物禽流感疫情 开展消毒工作外,还应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
进行消毒效果评价以确保消毒处理有效,并对发生 人间疫情的疫点进行消毒处理。
收治禽流感病人的医院应对病人、疑似病人污染、可能污 染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a
131
a
132
发生人禽流感疫情时,现场消毒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135
2、纺织品
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min, 或用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
30min;
不耐热的纺织品可采取过氧乙酸薰蒸消毒。 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在密闭空间,按 每立方米用15% 过氧乙酸7ml(1g/m3), 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薰蒸2h。
a
136
a
137

4、餐(饮)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