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急救与护理已成急诊科
【最新word论文】心肺复苏急救与护理【临床医学专业论文】

心肺复苏急救与护理【关键词】心肺复苏急救护理多种危重病及意外造成的心脏呼吸骤停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基本措施。
护理人员只有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及方法,思维敏捷,有迅速的应急能力,观察病情有预见性,并在复苏过程中与医生密切配合,及时准确的完成急救状态下的各种治疗和护理工作,才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近年来,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明显提高,但复苏后仍需做大量细致的护理监测工作[1,2]。
1 迅速评估判断要对心脏呼吸骤停者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判断,常用一摸二视三听法,即摸颈动脉有无搏动,看胸部有无呼吸运动,听有无心音。
对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者即可诊断为心脏骤停。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 年提出,只需确定患者无呼吸、咳嗽或身体动作即可做出心脏呼吸骤停的判断。
即使患者有偶然的喘息,救助人员也应怀疑心脏骤停,应开始心肺复苏[3]。
2 抢救用物的准备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准备好气管导管、喉镜、金属导芯、舌钳、牙垫、吸痰管、导尿包,同时准备好简易呼吸器囊、除颤监护仪、氧气装置、吸引器、急救药品、呼吸机、冰帽或冰块等。
3 畅通气道心脏呼吸骤停后行胸外心脏按压,复苏开始的时间是决定复苏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因素。
如能在心脏骤停后5min 内开始心肺复苏,生存率可达47.9%[4]。
故一旦发现患者心脏呼吸骤停,应立即将患者置于地板或硬板床上,解开衣领,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去掉义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配合口对口人工呼吸,应在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给予气管插管,用简易呼吸气囊加压给氧,观察胸部起伏情况,听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继以呼吸机支持呼吸。
因心脏骤停后呼吸也立即停止,在心脏复苏的同时还要重视呼吸复苏。
4 选择给药途径4.1 静脉给药在 CPR中给药途径有静脉用药和气管用药。
静脉用药安全、方便、起效快,目前优选上腔静脉系统[5]。
首先为中心静脉或颈外静脉,其次为肘关节或以上静脉,不宜使用手背、足背静脉。
2023-2024年急危重症:急救知识及护理学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2023-2024年急危重症:急救知识及护理学考试题库(附含答案)一、选择题(单选、多选)1.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病人的处理,错误的是()A: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多用维拉帕米B:持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选择利多卡因静脉滴注C:快速性心律失常时可用阿托品D:尖端扭转型室速给予硫酸镁E:心室颤动病人尽早实施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正确答案:C2.胸外心脏按压术哪项是错误的A:下压比向上放松的时间长一倍B: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C:按压部位的定位先确定胸骨下切迹D:按压频率为100/minE:按压与放松时,重叠的掌根不能离开胸骨定位点正确答案:A3.对于脓毒性休克,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A:抗生素治疗前进行血培养B:快速执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潜在的感染源C:对确诊为脓毒性休克和未发生脓毒性休克的严重脓毒症确诊后1小时内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D:在适宜情况下,应每日重新评估抗生素治疗以逐步减少剂量E:在确诊24小时内对感染源的控制需要权衡所选治疗方案的利弊正确答案:E4.呼吸高压报警见于()A:停电B:管道脱落C:痰液堵塞D:潮气量降低E:缺氧正确答案:C5.有关简明创伤分级法描述错误的事()A:AlS是以解剖学为基础的损伤严重度评分法B:由诊断编码和损伤评分两部分组成C:伤员的伤情记为小数形式“XXXXXX.X"D:每一处损伤都应有1个AlS评分E:适用于单发损伤和多发伤正确答案:E6.关于急性应激障碍的陈述,错误的是()A: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为直接原因B:一般在刺激后1天内发病C:表现为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D:应激消除者症状历时2~3天E:通常一个月内症状缓解正确答案:B7.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A: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B:急性出血性胃炎C:消化性溃疡D:胃癌E:胆道出血正确答案:C8.中毒或被强酸灼伤后皮肤黏膜颜色改变不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氧化物中毒口唇可呈樱桃红B:硝酸灼伤皮肤后呈黄色C:硫酸灼伤皮肤后呈白色D:过氧乙酸灼伤皮肤后呈无色E:盐酸灼伤皮肤后呈棕色正确答案:C9.动脉穿刺置管术的禁忌症OA:血压不易控制的高血压患者。
心律失常急救与护理(已成、急诊科)

心律失常抢救流程图
快速性
缓慢性
1、心脏骤停 呼救、CPR、吸氧、 如果可能连接监护仪/除颤器
心脏骤停救治流程图
可除颤
3、室颤/无脉性室速
2、检查心律 是否需要除颤
不可除颤
9、心搏停止/无脉性电活动
4、除颤 除颤后立即行CPR
10、立即进行5轮CPR 应用肾上腺素或血管加压素
给予5个周期CPR
5、检查心律 是否需要除颤
室性心动过速:
连续个或个以上的室性早搏;波群宽大畸形, 时限超过秒主波方向与波方向相反,频率次; 波与无固定关系(房室分离),但波频率大于 波群频率。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波群的振幅与波峰围绕等电位上下扭转, 呈周期性改变,频率次分,间期通常超 过秒,波显著。
心室颤动: 波群消失,呈形态、频率及振幅完全 不规则的搏动波,频率。
、严密观察病情: 注意了解引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发作时的症
状、持续的时间及患者发作时的心理状态。
重视患者的主诉:头晕、乏力—血流动力学不稳 定,胸痛、胸闷—冠状动脉灌注减少,呼吸困 难—心衰,头痛、恶心、肢体活动障碍、下肢 疼痛—血栓栓塞。
、持续心电、血压监护 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心率﹤次分或﹥次分; 收缩压低于,脉压小于;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次分钟),连续出现多源性室性期
大家好
心律失常的急救与护理 急诊科
主要内容
1
概述
2 病因、发病机制
3 病情评估与判断
4 救治与护理
一、概 述
➢ 心律失常: ➢ 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 ➢ 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 ➢ 危险性心律失常: ➢ 可迅速导致晕厥、心绞痛、心衰、休克 ➢ 甚至心搏骤停的心律失常。
急救护理学医院急诊科管理

1.各级技术人员旳资历、职称获国家认可,构成百 分比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主任医师(含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一级医 院为0∶1∶2;二级医院为1∶3~5∶5~7;三级医院为 1∶5~7∶7~10。
(2)医师:护士,一级医院为1∶1~1.5;二级医院为 1∶1.6~2;三级医院为1∶2。
第二节 急诊科护理旳工作程序
一、急诊科护理旳工作特点
急诊科作为医院旳一种窗口,在日常工作中渐渐形成了自
己旳某些护理特色。主要体目前“急”“忙”“杂”。
1 发病急剧、时间性强
2 随机性大、可控性小
3 病谱广泛、专业性强
4 向心急救、多方协作 特点
5 任务繁忙、责任重大
6 连续工作、服务性强
二、急诊科护理旳工作流程
急诊护理工作流程分为接诊→分诊→处理三部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急诊接诊
用望、闻、问、触等措施将病人迅速接 诊到位。一般急诊病人可坐着候诊,对危重 病人应根据不同病情合理安顿就位。
(二)急诊分诊
1 分诊旳定义
急诊护士对每一位来诊病人所进行旳简朴迅速旳评估, 了解病人旳医疗需求,决定病人就诊旳紧急程度, 使病人 在恰当旳时机、恰当旳治疗区取得恰当旳治疗与护理旳 过程, 称为分诊。
3.急诊医师应相对固定。实施急诊医师轮换制旳急诊科
(室)应以六个月至1年轮换为宜。要注意新老搭配,保护 急诊科医师专业构造旳合理性及工作旳连续性,确保急诊 工作质量。
4.护理人员实施单独建制。急诊护士应具有一定旳临床
经验,且专业知识扎实、技术熟练、责任心强、服务态度 好。
5.急诊科(室)旳医护人员应分别掌握主要危急重症 和生命支持治疗旳基本功,涉及心血管危重症、张力
卫生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卫生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一篇:卫生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医院应当加强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急救能力和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设置与运行第五条急诊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第六条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
急诊科入口应当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并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有条件的可分设普通急诊患者、危重伤病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
第七条急诊科应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
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
医疗区和支持区应当合理布局,有利于缩短急诊检查和抢救距离半径。
第八条急诊科应当有醒目的路标和标识,以方便和引导患者就诊,与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等相连接的院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标识应当清楚明显。
在医院挂号、化验、药房、收费等窗口应当有抢救患者优先的措施。
第九条急诊科医疗急救应当与院前急救有效衔接,并与紧急诊疗相关科室的服务保持连续与畅通,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的可及性。
第十条急诊科应当明亮,通风良好,候诊区宽敞,就诊流程便捷通畅,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
室性心动过速的抢救与护理

室性心动过速的抢救与护理时间:2012年10月20日地点:急诊科办公室主讲:聂娜参加人员:王子欣张倩江菲刘欢王箐陈小倩记录人:王子欣聂娜:各位同学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急诊科实习,今天我们的查房主题是室性心动过速。
首先请王子欣同学讲我们的案列资料说一下。
王子欣:陈二毛,女,八十岁。
患高血压病四年左右,患者主诉由于停服降压药物,2012年10月17日下午突感心慌,头晕,全身冷汗不止,于16:00分被紧急送至我院急诊科抢救。
患者来时神智叫清楚,光反射良好,无皮肤黏膜破损,生命体征:心率205,脉搏:206次/分,血压:190/122,血氧:96%。
初步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测,心律平70mg+NS20ml经脉推注。
16:30 16:40 17:50 17:00 17:10 17:20 17:30 HR 190 185 170 160 153 113 106 BP 180\130 180\125 170\124 143\103 138\108139\77 120\70病人与17:30分心率血压恢复正常,医生给予舒血宁,丹参,门冬等药物维持治疗,并做血生化检查,嘱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聂娜:很好,这位患者是以为很典型的突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那么什么又叫室性心动过速呢,它又有哪些典型的临床表现呢?请张倩回答。
张倩:三个或三个以上成串的室性搏动,室率≥120次/分。
1.轻者可无自觉症状或仅有心悸、胸闷、乏力、头晕、出汗;2.重者发绀,气促、晕厥、低血压、休克、急性心衰、心绞痛,甚至衍变为心室颤动而猝死; 3.快而略不规则的心律,心率多在120-200次/分,心尖区第一心音强度不等,可有第一心音分裂,颈静脉搏动与心搏可不一致,偶可见“大炮波”; 4.基础心脏病的体征。
年长儿可诉心悸、心前区疼痛、严重病例可有昏厥、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者等。
体检发现心率增快,常在150次/min以上,节律整齐,心音可有强弱不等现象。
1.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与急诊医

1.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与急诊医学及急危重症医学同步建立或成长起来的,在我国,它经历了急诊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等名称上的不断演变,涵义也得到了极大扩展,目前主要研究包括急诊和危重症护理领域的理论、知识及技术,已成为护理学科的一个重要专业。
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救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3. 院前急救也称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重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统称,即在患者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的这一阶段的救护。
4.重症监护病房: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运用现代医学理论,利用现代化高科技的医疗设备,对危重患者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
5. 急救绿色通道:是指医院为危急重症患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包括在分诊、接诊、检查、治疗、手术及住院等环节上,实施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急救服务。
6.急诊分诊:是指对病情种类和严重程度进行简单、快速的评估与分类,确定就诊的优先次序,是患者因为恰当的原因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治疗区获得恰当的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亦称分流。
7.急诊护理评估,亦称急诊患者评估,是常规搜集患者主观和客观信息的过程。
8.多发性创伤,简称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的作用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器官受到创伤,且其中至少有一处是可以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或并发创伤性休克者。
9. 复合伤,是指两种以上的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
10. 急性中毒,是指有毒的化学物质,短时间内或一次超量进入人体而造成组织、器官气质性或功能性损害。
11.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 s,是指机体在严重创伤,休克,感染等急性损伤因素打击下,24小时后同时或序贯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与原发病损有或无直接关系的系统或器官的可逆性功能障碍。
《急危重症护理学》期末各章复习题及答案(第十三章至第十四章)

《急危重症护理学》期末各章复习题及答案(第十三章至第十四章)第十三章常用急救药物一、选择题(一)A1型题1.关于肾上腺素,下述不正确的是(C)A是肾上腺素阿尔法受体和贝尔塔受体激动剂B增加心排出量C可收缩冠状脉血管D舒张支气管E可加强心肌收缩性,加强速传导,提高心肌的兴奋性2.肾上腺素适应症不正确的是(D )A 心肺复苏B过敏性休克C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D心源性哮喘E血管神经性水肿3.关于肾上腺素,下述不正确的是(E)A可有心悸、头痛、血压升高、震颤、眩晕、四肢发凉等不良反应B用药局部可有水肿、充血、炎症等C对于未发生心搏骤停的病人有时可引起心律失常,严重者可由于心室颤动而死亡D心肺复苏成功后应立即控制本药使用,否则因用量过大或皮下注射误入血管引起血压突然上升可能导致脑出血E心源性哮喘、洋地黄中毒是其适应症之一4.关于阿托品,下述不正确的是(A)A使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收缩B属M胆碱受体阻断剂C抑制腺体分泌D抑制膀胱收缩E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5阿托品的适应症不正确的是(D)A缓慢型心律失常B休克C有机磷杀虫药、毒蕈及锑剂中毒D青光眼E各种内脏绞痛,如胃肠绞痛及膀胱刺激征6禁用或者慎用阿托品的情况除外(E)A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动过速病人B充血性心力衰竭C青光眼D快速性心律失常E窦房阻滞、房室阻滞等缓慢心律失常7关于胺碘酮,下述错误的是(E)A影响甲状腺素代谢B属于|||类抗心律失常药C延长Q-T间期及T波改变D具有轻度I类及IV类抗心律失常药的性质E加快心房及心肌传导速度8关于胺碘酮适应征,下述正确的是(E)A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B心房扑动、心房颤动C室性心动过速、室颤D室上性心动过速(尤其是伴有预激综合征者)E以上都正确9胺碘酮禁忌证不包括(C)A甲状腺功能异常或既往史者B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除已有起搏器)C室颤D病态窦房结综合征E心源性晕厥10关于利多卡因,下述不正确的是(C)A适用于室性期前收缩B适用于室性心动过速C适用于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D适用于除颤和给予肾上腺后仍表现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者E禁用于严重窦房结功能障碍11.关于利多卡因,下述不正确的是(B)A慎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肌损伤B肝功能不良病人宜快速静脉注射C慎用于严重窦性心动过缓D可抑制传导,引起房室传导阻滞E慎用于低血容量及休克12 关于腺苷,下述正确的是(A)A主要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B 主要用于治疗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C 主要用于治疗窦房结疾病D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不良反应E应用时宜缓慢静脉滴注13.关于维拉帕米,下述错误的是(E)A.为一种钙离子内流的抑制剂B.加速房室旁路合并房扑或房颤病人的心室率,甚至会诱发心室颤动C.注射液适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D.注射液适用于房室结折返引起的快速性心律失常E.属I类抗心律失常药14.关于维拉帕米,下述不正确的是(E)A.禁用于预激或L-G综合征伴房颤或房扑B.禁用于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C.禁用于心源性休克D.禁用于重度低血压,收缩压<90mmHgE.禁用于室上性和心动过速15.关于维拉帕米,下述不正确的是(C)A.静脉推注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可有导致心搏骤停的危险B.5`10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症状控制后改用片剂口服维持C.宜快速静脉注射,否则效果差D.用本品时新出现或原有心力衰竭加重时,应及时发现和救治E.静脉注射时,严密监测心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 心室颤动:
? 立即行心肺复苏,尽早实施非同步直流电除颤,首次 单向波除颤能量为360J,双向波除颤能量选择150-200J, 除颤之后立即继续5个周期(约2分钟)的CPR,CPR后再 次分析心律,必要时再次除颤。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和抗 心律失常药。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动过缓患者,遵医嘱
四、救治与护理
救治原则:
尽快终止心律失常 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 积极治疗原发病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如快速性心
律失常患者伴有昏厥、持续的胸部不适和疼痛、低血压和 其他休克征象,应立即准备进行同步电复律。如果可能, 对清醒的患者,按医嘱给予镇静剂,但不能延误对这类患 者的电复律治疗。
?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对于病情稳定
的心动过速患者,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描记和评估12导联 心电图,确定QRS波群时限,判断QRS波是窄还是宽。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规则的窄QRS 波心动过速:
多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如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先尝试 刺激患者迷走神经的方法。如按摩颈动脉窦、采取 Valsalva动作(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呼气动作)、诱 导恶心(协助和指导患者刺激舌根部,诱发恶心、呕吐 反射)等方法。如无效,可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如普罗帕酮、胺碘酮等。
? 缓慢性心律失常: 窦性停博 (窦性静止) 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Ⅱ型AVB、三度AVB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 器质性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病、 先天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药物中毒:洋地黄、奎尼丁、胺碘酮等。 ? 电解质紊乱:低血钾、高血钾、低血镁等。 ? QT延长综合征等。
机理:
冲动的形成异常
? 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的远端和希氏束-普肯野系统
等处的心肌细胞均具有自律性。自主神经系统兴奋性改 变或内在的病变,均可导致不适当的冲动发放。 ? 此外,原来无自律性的心肌细胞,如心房、心室肌细胞,亦 可在病理状态下出现异常自律性。
机理:
冲动的传导的异常 ? 冲动传导异常可以产生折返
折返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的发病机 制。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 不规则的窄 QRS 波心动过速: 很可能为心房颤动。
阵发性心房颤动伴有快速心室率最初治疗的目标是减慢 心室率,静脉注射?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必要 时,洋地黄制剂与?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合用, 如房颤仍未能恢复窦性心律者可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 疗IC(普罗帕酮)或III类(胺碘酮)抗心律失常药物均 可能转复房颤,胺碘酮致心律失常发生率低。药物复律 无效时,如有适应症。可准备给予电复律。
心电图表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心电图多为正常QRS波群,心律规整,心率150-250次/ 分。当伴有室内差异传导时,QRS波群变宽。逆行P′波往 往不易辨认。
特点:突然发作并突然终止,发作可持续 数秒钟、数小时或数日,部分病人发作 时可伴有晕厥先兆或晕厥。
快速性房颤:
P波消失,代之以间隔不均匀、振幅不等、形态各异的 颤抖波(f波),f波的频率350-600/min;R-R间期绝 对不等,心室率在100-160次/分;QRS波形态一般正 常,当出现心室内差异传导或心室率过快时QRS波群 增宽变形。
心室颤动:
QRS-T波群消失,呈形态、频率及振幅完全 不规则的搏动波,频率 250-500/min 。
二度Ⅱ型传导阻滞: P-R间期恒定,间断或周期性出现 P波后QRS波脱 落,下传搏动的 PR间期多正常。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P-P间期和R-R间期有各自的规律性 ,P波与QRS波 群无传导关系 ,P波频率比QRS波群频率快。
心律失常的急救与护理 急诊科
主要内容
1
概述
2 病因、发病机制
3 病情评估与判断
4 救治与护理
一、概 述
? 心律失常: 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 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
? 危险性心律失常: 可迅速导致 晕厥、心绞痛、心衰、休克 甚至 心搏骤停 的心律失常。
? 快速性心律失常: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房颤(扑)动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扑)动
室性心动过速:
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早搏;QRS波群宽大 畸形,时限超过0.12秒,QRS主波方向与T波方向 相反,频率100-250次/min;P波与QRS无固定 关系(房室分离),但P波频率大于QRS波群频率。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QRS波群的振幅与波峰围绕等电位上下扭转, 呈周期性改变,频率 200-250 次/分,QT间 期通常超过 0.5秒,U波显著。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 规则的宽QRS 波心动过速: 常被考虑为室性心动过
速,在做好专科医生会诊的准备的同时,可遵医嘱给予静 脉注射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同步电复律,药物首选胺碘酮, 也可以使用利多准备。如出现尖端扭转型室速应立即遵医嘱给予硫酸镁, 并做好随时进行心肺复苏的准备。
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0.5-1.0mg,必要时可重复使 用。同时,做好请专科会诊和临时起搏治疗的准备。 在等待起搏治疗期间,可遵医嘱静脉滴注异丙肾上 腺素等药物。
? 规则的窄QRS心动过速常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规则的宽的QRS心动过速可能为室性心动过速。快速的 心房颤动可能表现为不规则的窄QRS心动过速。伴随差 异性传导的心房颤动、预激综合症伴心房颤动,尖端扭 转型室速等也可表现为不规则的宽QRS心动过速。
临床表现
主要包括心悸、头晕、乏力、胸闷,一般患者不会 立即有生命危险。如果患者出现昏厥、持续胸痛、 低血压或其他休克征象则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状态, 这种状态是指重要器官受损或有发生心搏骤停的危 险。
三、病情评估与判断
? 初步评估
? 进一步评估 ? 临床表现 ? 心电图表现
初步评估
是否有脉搏是判断危险性心律失常的关键,血流动力学不 稳定的心律失常往往需要立即处理。
脉搏 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 昏厥、持续胸痛、低 血压及其他休克征象
进一步评估
? 血液动力学稳定时,评估心电图,确定QRS波是宽还 是窄,是规则还是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