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苯的结构与性质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3.2.2苯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3.2.2苯课件

课堂小结
苯的特殊结构
苯的特殊性质
饱和烃
不饱和烃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总结:苯的化学性质:
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
1、能说明苯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相间交替的事
实是 ①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②苯环中碳 碳键的键长均相等;③邻二氯苯只有一种;④在
一定条件下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 B)
A. ①②③④
A、2种 B、3种 C、4种
D、6种
归纳:哪些事实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 结构?
1.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2.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4.经测定,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 5.经测定,苯环中碳碳键的键能均相等。

现象
无烟
有黑烟
浓烟

结论
C%低 C%较高
C%高
1:该实验中哪些现象说明苯与溴发
生了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吗?为什么?
锥形瓶内出现淡黄色沉 淀,说明苯与溴反应生成 溴苯的同时有溴化氢生 成,说明它们发生了取代 反应而非加成反应。因加 成反应不会生成溴化氢。
2、纯净的溴苯应是无色的,为什 么所得溴苯为褐色?怎样提纯?
(2)苯的硝化反应
H + HO-NO2
浓H2SO4 水浴加热
①反应温度50°~60°
硝基苯
NO2 + H2O
② HO-NO2是HNO3的一种结构简式
③硝基苯是一种带有苦杏仁味、无色油状密度比 水大的液体
④浓硫酸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⑤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NO2(硝基)取代——硝 化反应
注意事项:
①反应温度50°~60°,采用水
1、氧化反应 ⑴在空气里燃烧火焰明亮且带有黑烟

《苯的结构和性质》高中化学优秀教案.doc

《苯的结构和性质》高中化学优秀教案.doc

《苯的结构和性质》教学设计行化学2班1132010057 王星蝶一、教材分析:“煤的综合利用——苯”是苏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内容,苯来源于煤的干餾产物煤焦油中,结构特殊,性质也极为特殊,因此应用广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节课主要介绍苯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从结构角度适当深化学生对苯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苯分子结构中特殊的化学键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

它是对中学阶段怪类成犍知识以及性质的总结与拓展。

学好苯的知识对后续有机物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

通过这节课,学生基本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能利用物质的结构推断物质的性质,利用物质的性质来推断物质的结构。

二、学生情况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学习苯的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甲烷和烷怪、乙烯,初步掌握了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的结构特征和特征反应。

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这些知识就是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具备的“先行组织者”,苯有关知识的学习要以此为基础,注意新知识和“先行组织者”之间的联系。

学生运用“先行组织者”对苯分子的结构进行推测,继而根据分子结构推测苯的化学性质。

上节课已经学习苯的来源与应用,本节课则主要探讨苯的结构和性质,面向学生为学习能力中等及偏上的学生。

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例举苯的主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熔点、沸点、毒性,溶解度、密度等);%1、掌握苯的分子结构并能够描述其结构特征;%1、了解苯能燃烧、易取代、难加成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苯分子组成及结构、性质的探究加强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及技能的训练,进一步认识研究有机物的一般过程和方法;%1、以苯为例,论证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参与苯分子结构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2.2 苯的结构与性质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2.2 苯的结构与性质 课件

3.(双选)下列能说明苯与一般的烯烃 性质不同的事实是( ) A.苯分子是高度对称的平面型分子 B.苯不与溴水反应 C.苯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D.1 mol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 mol Cl2 发生加成反应
我们应该会做梦!……
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真理…… 但不要在清醒的理智检验之前, 就宣布我们的梦。 ——凯库勒
分层次作业:寻找自我提升空间
课后作业:
1-6题
课题报告:
苯的用途及
弊端
A类
B类
硝基苯:是一种带有苦杏仁味、不溶于水、 无色油状的有毒液体。
苯跟氢气在镍的催化下,通过 加热可生成环己烷
环己烷
CH2 CH2
+ 3H2
Ni △ Ni
H2C H2C
CH2 CH2
+3H2

四、苯的重要用途
人教版版化学2(必修)第3章 有机化合物第2节 第二课时

物理 性质
结构
化学性质
用途
출처: 정보통신부 자료
请小组合作设计实验 方案或提出理论依据,证 明苯分子中碳与碳原子之 间是否为单双键交替?
实验方案
(1)苯与溴水混合、振荡,观察
溴水是否褪色。
(2)苯与酸性KMnO4溶液混合、 振荡,观察酸性KMnO4溶液是否 褪色。
理论依据
(3)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是否有 同分异构体。
(4)苯中碳碳键的键长是否相同。
在 此
一、苯的物理性质
1)色态味: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2)密度,溶解性:密度小于水,不溶于水,易 溶于有机溶剂 3)熔沸点:熔、 沸点低,易挥发 4)毒性:苯有毒
科学史话—苯的故事
凯库勒在1866年发表的“关于含苯环的化 合物的研究”一文中提到:苯环上的碳碳键是 单双键交替存在。

课件11:3.2.2 苯的结构和性质

课件11:3.2.2 苯的结构和性质

【答案】(1)2Fe+3Br2====2FeBr3,
(2)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3)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 (4)紫色石蕊试液(或碳酸氢钠溶液) 溶液变红色(或产生气泡)
【补偿训练】
1.下列关于苯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易发生取代反应 B.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能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解析】①苯在浓硫酸存在时能够与浓硝酸发生硝化反应;②苯不含碳 碳双键,不能与溴水反应;③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 应;④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⑤苯能够在氧气中燃烧, 被氧气氧化;所以能够与苯发生反应的有①⑤。
【延伸探究】 (1)上述能发生的反应中,分别属于何种反应类型? 提示:与浓硝酸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2)苯在一定条件下,还能与哪些物质反应? 提示: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在FeBr3的 催化作用下,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2课时 苯的结构和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用途。 2. 掌握苯的结构特点。 3. 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知识梳理
一、苯的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状态(常温) _液__体__
毒性 有__毒__
溶解性 难溶于水
熔沸点 较低
密度 比水_小_
二、苯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C6H6
完全相同 双

平面正六边 同一平面
三、化学性质
氧化反 应
燃烧 强氧化剂
化学反应方程式或性质 _2_C_6_H_6_+_1_5_O__2 _点_燃___1_2_C_O__2+_6_H_ 2O

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3.2.2 苯的结构和性质课件 高二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3.2.2 苯的结构和性质课件 高二化学课件

(1)苯的同系物必含有且仅含有一个苯环,在组成上比 苯多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2)通式:CnH2n-6(n≥6)
因此,苯的同系物只有(zhǐyǒu)苯环上的取代基是烷基时,才 属于苯的同系物。
2021/12/11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九页。
CH3 甲苯
CH2CH3 乙苯
CH3 CH3 二甲苯
苯的同系物化学性质与苯相似,但比苯活泼,多数(duōshù)能被 酸性KMnO4溶液氧化。
它能使溴水褪色
B.由于苯分子组成的含碳量高,所以在空气中燃
烧时,会产生明亮(míngliàng)并带浓烟的火焰
C.一定条件下苯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D.苯是单、双键交替组成的环状结构
2021/12/11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九页。
3.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shǔyú)取代反应的是( C) A. 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共热
凯库勒苯的结构(jiégòu)
2021/12/11
第八页,共二十九页。
资料(zīliào): 苯的一氯代物:一种
苯的邻二氯代物:一种
Cl
Cl
Cl
Cl
结论: 苯环中的碳碳键不是一般的单键(dān jiàn)和双键
C-C :1.54×10-10m C=C :1.33×10-10m
结论: 苯环中的碳碳键 介于(jièyú)单键和双键之间
苯的可能(kěnéng)结构:
CH≡C—CH2—CH2—C≡CH CH2=C=CH—CH=C=CH2 CH2=CH—CH=CH—C≡CH
……
讨论(tǎolùn):若苯分子为上述结构之一,则其应具有什么重 要化学性质?可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
2021/12/11

课件10:3.2.2 苯的结构和性质

课件10:3.2.2 苯的结构和性质

结构式: 或
苯分子里的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及时巩固】
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B.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液体 C.含有三个碳碳双键和三个碳碳单键 D.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四、苯的化学性质
结构 苯的特殊结构
性质 苯的特殊性质
饱和烃 取代反应
不饱和烃 加成反应
1.氧化反应





燃烧
苯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
产生浓烟是因为含碳量高,燃 烧不充分;火焰明亮是因为碳
放出大量的热。
颗粒受灼热而发光
点燃
2C6H6 +15O2
12CO2+6H2O
2.取代反应 (1)苯的溴代反应
实验现象:导管口有白雾,锥形瓶中滴入AgNO3溶液后出现浅黄 色沉淀;将烧瓶中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烧杯底部出现油 状的褐色液体。
溴苯因溶入溴而显褐色 将溶有溴的溴苯倒入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振荡。 7.粗溴苯精制 (铁粉、苯、溴、溴苯) ①水洗,②碱洗,③水洗,④干燥(除去H2O), ⑤蒸馏(除去苯)。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也可以和其他纯卤素发生取代反应。
(2)苯的硝化反应
反应条件: 50℃~ 60℃水
浴加热
浓硫酸
H + Hபைடு நூலகம் NO2 △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2课时 苯的结构和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及重要用途。 2.掌握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3.掌握苯的化学性质。(重点)
新课导入

高中化学必修二苯的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苯的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苯的教案
主题:苯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教学目标:
1. 了解苯分子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2. 掌握苯的命名方法和结构特点
3. 理解苯的共轭结构和稳定性
教学重点:
1. 苯的分子结构
2. 苯环上的碳-碳键的长度和键角
3. 苯的命名方法和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1. 苯环上的碳-碳键为等长等强键
2. 苯的结构和性质与脂环化合物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介绍有机化合物中芳香烃的概念,并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苯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二、讲解苯的结构(15分钟)
1. 苯分子的分子式和分子结构
2. 苯环上的碳-碳键的长度和键角
3. 苯的共轭结构和稳定性
三、练习与讨论(10分钟)
1. 讨论苯环上的碳-碳键为等长等强键的原因
2. 比较苯和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异同点
四、展示实验(10分钟)
进行苯与脂环化合物的性质比较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五、总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 强调苯的结构和性质与脂环化合物的区别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完成课堂练习题
2.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苯的应用和生产方法
拓展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苯的稳定性和性质,拓展他们对苯分子结构和性质的认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苯分子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苯的共轭结构和稳定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课件4:3.2.2 苯的结构和性质

课件4:3.2.2 苯的结构和性质

答案 A.溴水 洗气 B.NaOH溶液 分液 C.水 分液 D.NaOH溶液 洗气
解析 乙烷中混有乙烯,应利用溴水除去;溴苯中混有 溴,利用溴可与NaOH反应生成溶于水的NaBr、NaBrO,分 层后分液弃去上层的水层即可;硝酸易溶于水而硝基苯不溶于 水,可利用水除去硝基苯中的硝酸;乙烯中混有二氧化硫,可 利用SO2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烯不反应,从而除去二氧化 硫。
C.苯分子中 6 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
D.苯可以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
答案 C
二 苯的性质实验 例2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 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 活塞关闭)中。试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Br中混有的Br2在经过 CCl4时被吸收;在制备的溴苯中常混有Br2,一般加入NaOH 溶液中,因发生反应Br2+2NaOH===NaBr+NaBrO+H2O而 除去。若该反应为取代反应,则必有HBr生成,若为加成反应 则没有HBr生成,故只需检验D中是否含有大量H+或Br-即 可。
〔答案〕 (1) (2)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 Br2+2NaOH===NaBr+NaBrO +H2O(或3Br2+6NaOH===5NaBr+NaBrO3+3H2O) (3)除去HBr气体中的溴蒸气 (4)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的独特的键。
二、苯的性质 1.物理性质
苯是 无 色,有 特殊气味 的液体,密度比水 小 , 不 溶于水, 有 毒,如用冰冷却,可凝结成 无色晶体 。
2.化学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必修2)3.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苯的结构与性质
【讲解】苯不能使酸性的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普通的C==C等不饱和键,所有符合C6H6链状结构的因此上述结构不合理。

【讲解】通过上面实验我们否定了苯的链状结构。

苯分子的结构究竟如何,这在十九世纪是个很大的化学之谜,试画出可能的结构。

【投影】
【讲解】但实验证明,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三棱柱烷又一次被推翻。

【讲解】苯分子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构呢?这在十九世纪是一个很大的化学之谜。

19世纪的许多科学家做了许多关于苯的性质实验,力图从性质出发推导出苯的结构,其中有这样两个实验引起了科学的注意:一是苯与液溴在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了取代反应,这说明苯能发生取代反应,且它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二是苯在特殊条件下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过渡】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一般情况下也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是发生取代反应,说明苯具有饱和烃的性质,不含有C==C;而能与氢气加成说明苯具有不饱和烃的性质,应含有C==C,这种相互矛盾的结论使19世纪的科学衫陷入了困境。

【讲解】由苯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苯分子的六个氢原子应该是等效的,想到苯可能是一种环状结构是不难的,而且由苯与氢气的加成产物C6H12,想到苯分子中只能有一个
【提问】这一结构式符合
也有一些科学家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有苯的性质反映出苯的结构实验事实一、1mol
实验事实二、苯与液溴在铁粉的存在下发生取代反应,
【板书】4、结构式
5、结构简式(凯库勒式)
【讲解】凯库勒发现苯分子是环状结构的过程,富有传奇色彩。

凯库勒能够从梦中得到启发,成功地提出结构学说,并不是偶然的,这与他本人具有广博而精深的化学知识、勤奋钻研的品质和执着追求的科学态度是分不开的。

正如他说的:“到达知识高峰的人,往往是以渴求知识为动力,用毕生精力进行探索的人,而不是那些以谋取私利为目的的人。

”为了纪念凯库勒对苯分子结构的巨大贡献,现在仍然沿用凯库勒结构式表示.
【典例】1.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所有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B .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
C .从苯的凯库勒式看,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属于烯烃
D .苯的分子式为C 6H 6,它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 【答案】 A
【解析】 苯分子中的12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A 项正确;苯性质稳定,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B 项错误;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不属于烯烃,C 项错误;苯的分子式为C 6H 6,属于不饱和烃,D 项错误。

2.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的是( )
C
C C C
C
C H H H
H
H H

A.苯分子中含有碳氢单键,故能发生取代反应
B.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单键,该键稳定,不易发生反应
C.苯的挥发性与其沸点低是分不开的
D.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其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
【答案】 B
【解析】苯分子中碳与碳之间的键是介于单、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既不是单键,也不是双键;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说明其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苯环上的氢是以单键的形式连在碳上的,能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即能发生取代反应;凡易挥发的物质,其沸点都低,故B项不正确。

2.下列属于芳香烃的是()
【答案】 D
【解析】A、B项中物质除含碳、氢外还含有其他元素,不属于烃,因含有苯环,二者均属于芳香化合物;C项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烃。

3.下列实验中,不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水检验苯和溴苯
B.苯、浓硫酸、浓硝酸共热制硝基苯
C.用溴水除去混在苯中的己烯
D.苯、液溴、溴化铁混合制溴苯
【答案】 C
【解析】苯和溴苯均不溶于水,苯的密度比水小在上层,溴苯的密度比水大在下层,可以检验;在浓H2SO4催化作用下,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溴与己烯加成后生成的产物仍能溶在苯中,不能用溴水除去苯中的己烯;苯和液溴在溴化铁催化下能反应生成溴苯。

4.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油萃取出溴苯
B.乙烷中混有乙烯,通入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C.硝基苯中混有浓硫酸和浓硝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
D.乙烯中混有CO2和SO2,将其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洗气
【答案】 C
【解析】A项,生成的I2溶于溴苯;B项,无法控制H2的量,且反应比较困难。

5.下列物质中,既能因发生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①SO2②CH3CH2CH===CH2③④CH3CH3
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④D.①②
【答案】 D
【解析】SO2具有还原性,能将强氧化剂Br2及酸性KMnO4溶液还原而使其褪色;CH3—CH2—CH===CH2中有碳碳双键,遇Br2能发生加成反应,遇酸性KMnO4溶液能被氧化,从而使溴水及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结构稳定,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但可萃取溴水中的Br2,使溴水褪色,此过程属物理变化过程;CH3CH3既不能使溴水褪色,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2) ------苯与芳香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