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盆地活断层风险评价
关中盆地主要活动断裂分级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引用格式:X i a oP a n p a n,L uQ u a n z h o n g,L uJ i e,e t a l.E v a l u a t i o no n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M a i nA c t i v eF a u l t sa n d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S u i t a b i l i t y i nG u a n z h o n g B a s i n[J].J o u r n a l o fG a n s uS c i e n c e s,2019,31(2):13G19.[肖盼盼,卢全中,卢杰,等.关中盆地主要活动断裂分级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J].甘肃科学学报,2019,31(2):13G19.]d o i:10.16468/j.c n k i.i s s n1004G0366.2019.02.003.关中盆地主要活动断裂分级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肖盼盼1,卢全中1,2,卢㊀杰3,黄伟亮1,2,卢㊀智1(1.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㊀710054;2.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㊀710054;3.陕西天地地质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㊀710054)摘要㊀为关中城市群的规划建设中的活动断裂场地提供工程评价标准.依据关中盆地活动断裂的分类和分级为基准,对关中盆地活动断裂场地的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将活动断裂的场地稳定性分为不稳定㊁稳定性差㊁基本稳定和稳定4级;关中盆地活动断裂场地的工程建设适宜性亦定性为4级,依次是不适宜㊁适宜性差㊁较适宜和适宜;定量确定不同类型和级别活动断裂的安全避让距离,从而确立了与关中盆地26条活动断裂的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标准.关键词㊀活动断裂;分级;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关中盆地中图分类号:P642.27;P642.4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4G0366(2019)02G0013G07㊀㊀断裂和地震活动性是区域稳定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刘国昌[1]指出断裂和地震活动性在区域稳定性研究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许学汉[2]㊁邓起东[3]㊁陈红旗等[4]认为断裂活动产生的地表位错或地震活动可引发巨大灾害,在工程建设和城市开发中,是大家重点关注的内容和研究的对象.在进行城镇规划及工程建设工作时,对无法避免跨越的活动断裂区域,为防止场地建筑物产生过度变形,分析断裂活动的强烈程度㊁地表变形影响范围㊁工程建设对场地的适宜性和场地建筑物重要性尤为重要,有效的工程建设相适宜性评价为选择建设功能适应㊁结构合理和重要等级相应的建筑和设施提供依据,使工程适应潜在的地表形变,最大程度上节省工程成本,同时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因此,针对各种类型活动断裂进行工程建设相适宜的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工程和实际意义.在对关中盆地活动断裂进行分类和分级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联系的评价方法,对关中盆地活动断裂场地的工程建设适宜性开展了总体评价,以期使该工程地质评价为关中城市群的规划建设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参考.1㊀活动断裂的分类和分级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工程对场地的适宜性及工程安全是地震工程和岩土工程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将活动断裂通常分为全新世活动断裂㊁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和晚更新世以前活动断裂,从工程稳定性方面考虑,由于活动断裂的类型㊁规模㊁活动速率及地震强度等因素影响不尽相同,全新世活动断裂的主要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为进一步细化全新活动断裂,结合断裂活动继承性和新生性2个方面特征以及实际工程经验,分析断裂的活动时间㊁地震强度和活动速率等主要影响因素,参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将其划分为强烈全新活动断裂(Ⅰ)㊁中等全新活动断裂(Ⅱ)和微弱全新活动断裂(Ⅲ),同时对于地震震级Mȡ5且中㊁近期(近500a以来)发生或百年第31卷㊀第2期2019年4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甘肃科学学报J o u r n a l o fG a n s uS c i e n c e s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 o l.31㊀N o.2A p r.2019收稿日期:2018G08G27;修回日期:2018G09G3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284);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3004900;D D20160264);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课题(2011K T Z B03G02G02)作者简介:肖盼盼(1992G),男,河南濮阳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EGm a i l:1062494578@q q.c o m通信作者:卢全中,EGm a i l:l q z_19711@163.c o m内可能发生Mȡ5的全新活动断裂命名为发震断裂.参照上述全新世活动断裂分类,根据关中盆地活动断裂的活动性及潜在工程影响,将关中盆地活动断裂进行了分类及分级(见表1).表1㊀活动断裂分类分级T a b l e1㊀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 a c t i v e f r a c t u r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断裂分类分级活动性平均活动速率v/(mm a-1)历史地震震级M Ⅰ㊀强烈全新活动断裂中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全新世活动强烈v>1Mȡ7Ⅱ㊀中等全新活动断裂中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全新世活动较强烈1ȡvȡ0.17>Mȡ6Ⅲ㊀微弱全新活动断裂全新世有微弱活动v<0.1M<6Ⅳ㊀晚更新世活动断裂晚更新世时期发生活动,全新世以来未见活动GGⅤ㊀晚更新世以前活动断裂晚更新世以前有过活动,晚更新世以来未见活动GG2㊀活动断裂的场地稳定性评价场地稳定性评价是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可以从活动断裂㊁抗震地段类别㊁不良地质作用或地质灾害3个方面进行定性综合评价.考虑断裂在关中盆地的广泛分布,地震㊁地质灾害等多由活动断裂诱发,故本次评价主要针对活动断裂进行场地稳定性评价,根据场地内是否存在活动断裂及活动断裂的活动类型,将活动断裂的场地稳定性分为不稳定㊁稳定性差㊁基本稳定和稳定4级(见表2).表2㊀活动断裂场地稳定性评价T a b l e2㊀Q u a l i t a t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o f a c t i v e f r a c t u r e s t a b i l i t y s i t e s 场地类型场地内活动断裂类型不稳定场地强烈全新活动断裂带(Ⅰ)稳定性差场地中等或微弱全新活动断裂带(Ⅱ㊁Ⅲ)基本稳定场地非全新活动断裂带(Ⅳ㊁Ⅴ)稳定场地无活动断裂3㊀活动断裂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是通过分析地形地貌特征㊁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㊁不良地质作用以及其他地质灾害作用㊁活动断裂发育㊁地震效应㊁地质灾害治理难易程度等影响因素,从地质的角度评价断裂场地内工程建设的相宜程度,侧重分析地质环境条件对规划建设工作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工程建设适宜性分析.研究通过对地质条件分析得出了合理㊁客观㊁准确的适宜性评价结论,该结论是进行城乡规划和工程建设必备的依据.3.1㊀评价原则李兴唐[5]㊁汤淼鑫[6]分别对活动断裂的工程地质评价和安全距离的确定提出了相应的原则.为了保证活动断裂区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安全性㊁实用性㊁耐久和稳定性,与活动断裂保持一定的安全避让距离十分重要.在对关中盆地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时,确定合理的避让距离主要考虑4项基本原则.(1)预防第一,不可抗拒原则.一般工程建设及其采取的结构措施对于活动断裂引发的地表错动不具有强制抵抗能力,且工程遭受破坏及造成伤亡可能性极高,故工程选址㊁建设的最佳方案是最大可能的避开活动带,选择相对稳定的场地.(2)考虑断裂活动性强弱㊁区别对待原则.断裂活动强弱直接影响断裂的错动程度及地表的变形范围,2项指标为采取合理的结构措施及安全的避让距离提供了主要依据.对于断裂活动极弱,未能引发地表特征的断裂,依据工程需要,可以适当减小避让距离,加强结构措施穿越断裂带.(3)强化形变控制㊁土地最大化利用原则.在进行城镇规划及工程建设工作时,主要考虑2项形变控制,分别为断裂活动本身引发的地表形变和建筑物等其他工程结构的变形,加强2种变形的相适应性,最小化工程的最终变形,即最大程度上节省工程成本,同时充分利用土地空间.(4)坚持综合评价的原则.对城乡规划和工程建设,要对断裂活动场地坚持综合评价,场地断裂自身的活动性㊁地震触发断裂的危险性㊁断裂场地的可利用性㊁建筑结构可靠性等因素作用比对分析,从而评价断裂活动引发的地表特征,获取工程建设安全㊁经济的避让距离.3.2㊀评价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互联系的评价方式广泛应用于地质研究领域.研究对关中盆地活动断裂的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亦采用该方法,该评价可分为2个阶段,首先是工程建设适宜性分级,其次是在不同级别下的工程建设适宜性分区范围.前者主要是4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甘肃科学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㊀第2期整体性的定性分析,后者则采用模型实验㊁现场测量等方法进行定量计算.采用定性评价方法,考虑场地条件和场地治理难易程度2项指标,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㊁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㊁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等相关文献,对关中盆地活动断裂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分级,分别为不适宜㊁适宜性差㊁较适宜和适宜(见表3).表3㊀活动断裂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的定性分级标准T a b l e3㊀Q u a l i t a t i v e g r a d i n g s t a n d a r d s f o r t h e s u i t a b i l i t y o f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a c t i v e f r a c t u r e s i t e s级别分级条件场地条件场地治理难易程度不适宜位于强烈全新活动断裂带,场地不稳定非工程措施可以抵御适宜性差位于中等或微弱全新活动断裂带,场地稳定性差需采取工程防护措施规模较大,治理难度较大或者费用较高较适宜位于非全新活动断裂带,场地基本稳定采取一般工程防护措施可以解决,治理简单适宜无活动断裂,场地稳定无需采取针对断裂的措施㊀㊀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㊁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㊁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等相关文献的规定,结合徐锡伟等[7]㊁周庆等[8]㊁张永双等[9]㊁K e l s o n 等[10]学者现场调查确定的有关地区的安全避让距离以及刘守华等[11]㊁L o u k i d i s等[12]研究的上覆土体性质对工程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定量确定关中盆地活动断裂的最小避让距离或安全距离(见表4).一般对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以下的地区,地面建筑受到断裂活动的影响基本不进行考虑,关中盆地的抗震设防烈度通常以7度或8度区为主.因此,表4只针对8度区确定活动断裂的最小避让距离.对于7度区的工程建设,涉及活动断裂时,建议不跨越断裂线,并对活动断裂区的重要建筑采取结构加强措施.表4㊀活动断裂的最小避让距离(适用于抗震设防8度区)T a b l e4㊀M i n i m u ma v o i d a n c e d i s t a n c e f o r a c t i v e f r a c t u r e(a p p l i c a b l e t o s e i s m i c f o r t i f i c a t i o n8d e g r e e z o n e)断裂类型(级别)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甲上盘下盘乙上盘下盘丙上盘下盘丁上盘下盘备注发震活动断裂或强烈全新活动断裂(Ⅰ)400m或专门研究400m或专门研究200m200m100m100mGG全新世非发震断裂(中等全新活动断裂,Ⅱ)200m200m100m60m80m40mGG全新世非发震断裂(微弱全新活动断裂,Ⅲ)100m60m80m40m60m30mGG晚更新世活动断裂(Ⅳ)80m40m60m30m40m20mGG晚更新世以前活动断裂(Ⅴ)GGGGGGGG没规定避让时,应避免跨越断裂线,并加强结构措施.断点埋深到建筑地基压缩层底部的距离>30m时,可以不考虑活动断裂的影响.㊀㊀由表4可知:①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主要参考«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进行确定;②避让距离是工程建设中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基础边界垂直于断层面到地表形成的投影面的距离,或者是基础边界的地表位置到断层地表破裂线的距离;③对于断裂活动往往不是单个断面,活动过程中会形成多个次级断层面或支断面,此时避让距离计算起点为最外侧断面;④上述情况是从断裂的自身活动引发的地表破裂分析对工程的影响,主要包括地震活动或蠕滑活动,没有考虑由于地下水开采㊁地表降水㊁湿陷性黄土地区表水渗漏等因素引起的地裂缝活动,对于同时存在断裂和地裂缝活动时,应结合断裂和地裂缝的避让距离综合确定;⑤在埋藏浅层且有破碎带明显发育的断裂带上,通常以不均匀地基处理,不进行相关的避让措施;⑥在乡镇及城区建筑分散的断裂活动场地内,若工程建设必须在避让距离范围内进行,则要严格执行3点要求,首先建筑物及构筑物保持足够分散度且为3层以下的丙类及以后建筑,其次对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要强化整体的设计,并进行实验㊁比对和分析,进而优化方案,同时在抗震烈度原来标准上提高一度,最后建筑基础坚决不能横跨在断裂线上;⑦当有9度区及以上时,需另外考虑避让距离.3.3㊀评价标准在进行城镇规划及工程建设工作时,主要考虑51㊀第31卷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肖盼盼等:关中盆地主要活动断裂分级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2项形变控制,分别为断裂活动本身引发的地表形变和建筑物等其他工程结构的变形,加强2种变形的相适应性,最小化工程的最终变形,即最大程度上节省工程成本,同时充分利用土地空间.根据上述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综合相关规范的规定以及有关关中盆地活动断裂的研究成果,对关中盆地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时,对其不同的类型和级别活动断裂采用不同标准(见图1和图2),其中图1为关中盆地活动断裂两侧不同范围适宜建设的建筑抗震类别,图2为关中盆地活动断裂两侧不同建筑抗震类别的适宜性分区图(有关晚更新世以前活动断裂对地面建筑产生的影响,图1和图2不考虑).图1㊀活动断裂区工程建设适宜图(8度抗震设防区)(图中适宜建设建筑抗震类别较高的建筑物同时比其抗震级别低的各类建筑也适宜建设)F i g .1㊀A p p r o p r i a t em a p o f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e a c t i v e f a u l t z o n e (8d e gr e e s e i s m i c f o r t i f i c a t i o n z o n e)6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甘肃科学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㊀第2期图2㊀活动断裂区工程建设适宜性分区图(8度抗震设防区)F i g.2㊀S c h e d u l i n g m a p o f p r o j e c t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u i t a b l e f o r a c t i v e f a u l t z o n e(8d e g r e e s e i s m i c f o r t i f i c a t i o n z o n e)㊀㊀对图1和图2说明如下:①在城镇和工程建设规划中,发现存在活动断裂区域,一般要进行该区域内的详细勘察工作,尤其是抗震设防8度及以上的区域要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勘察工作量.②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主要参考«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进行确定.③避让距离是工程建设中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基础边界垂直于断层面到地表形成的投影面的距离,或者是基础边界的地表位置到断层地表破裂线的距离.④对于不是单个断面的断裂活动,其过往活动过程中会形成多个次级断层面或支断面,此时避让距离计算起点为最外侧断面.⑤该适宜性分区从断裂的自身活动引发的地表破裂进行对工程的影响分析,主要包括地震活动或蠕滑活动,若在评价区内同时存在地裂缝,则工程建设适宜性分区也要考虑地裂缝发育强弱.⑥对于乡镇及城区建筑分散的断裂活动场地内,工程建设必须在避让距离范围内进行,要严格执行3点要求:首先建筑物及构筑物保持足够分散度且为3层以下的丙类及以后建筑;其次对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要强化整体的设计,并进行实验㊁比对和分析,进而优化方案,同时在抗震烈度原来标准上提高一度;最后建筑基础坚决不能横跨在断裂线上.⑦晚更新世以前的活动断裂(Ⅴ级)对于地表建筑来说,活动断裂的错动影响基本不需考虑.3.4㊀评价结果通过大量收集资料㊁现场地质调查和勘探,依据活动断裂分类和分级标准,将关中盆地调查出的26条活动断裂分为5个等级,各断裂的活动发育时代及分级概况见图3.由于晚更新世以前的活动断裂(Ⅴ级)对地表工程来讲,可忽略地表错动的影响,故一般不进行考虑,而对于其他活动断裂区域内的建筑物,明确其抗震级别,然后依据图1和图2及其说明选择适宜区进行工程规划建设.4㊀结论关中盆地活动断裂发育,断裂活动类型和等级不同,对建设工程的影响也不一样,在活动断裂场地进行工程建设时,应结合活动断裂的活动特点㊁场地地质条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采取安全的避让距71㊀第31卷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肖盼盼等:关中盆地主要活动断裂分级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图3㊀关中盆地活动断裂分布简图F i g.3㊀S c h e m a t i c d i a g r a mo f a c t i v e f a u l t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i n t h eG u a n z h o n g B a s i n离和合适的结构加强措施.通过大量收集资料㊁现场地质调查和勘探,结合活动断裂破裂扩展和相关研究成果,取得如下结论:(1)根据关中盆地活动断裂的活动性及潜在工程影响,将关中盆地活动断裂分为三大类和5级,分级依次为强烈全新活动断裂(Ⅰ)㊁中等全新活动断裂(Ⅱ)㊁微弱全新活动断裂(Ⅲ)㊁晚更新世活动断裂(Ⅳ)和晚更新世以前活动断裂(Ⅴ). (2)根据场地内是否存在活动断裂及活动断裂的活动类型,将活动断裂的场地稳定性分为不稳定㊁稳定性差㊁基本稳定和稳定4级.(3)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结合的综合评价法以及建立的评价标准,将关中盆地活动断裂场地的工程建设适宜性定性为4级,依次是不适宜㊁适宜性差㊁较适宜和适宜,同时对关中盆地进行了工程建设适宜性分区,评价涉及26条活动断裂.参考文献:[1]㊀刘国昌.区域稳定工程地质[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2]㊀许学汉.新构造㊁活动断裂年龄与工程地质评价[C]//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8,818G824.[3]㊀邓起东.城市活动断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价问题[J].地震地质,2002,24(4):601G605.[4]㊀陈红旗,魏云杰.断裂构造工程效应综述[J].岩土工程技术,2003,(5):249G252.[5]㊀李兴唐.活动断裂工程地质评价原则[C]//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8,833G840.[6]㊀汤淼鑫.活动断裂安全距离的研究[J].工程抗震,1999,(1):44G48.[7]㊀徐锡伟,于贵华,马文涛,等.活断层地震地表破裂 避让带 宽度确定的依据与方法[J].地震地质,2002,24(4):470G483.[8]㊀周庆,徐锡伟,于贵华,等.2008汶川8.0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宽度调查[J].地震地质,2002,30(3):778G788.[9]㊀张永双,孙萍,石菊松,等.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影响带调查与建筑场地避让宽度探讨[J].工程地质学报,2010,18(3):312G319.[10]㊀K e l s o nKI,K a n g K H,P a g eW D,e t a l.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S t y l e s o fD e f o r m a t i o n A l o n g t h e C h e l u n g p u F a u l tf r o m t h e1999C h iGC h i(T a i w a n)E a r t h q u a k e:G e o m o r p h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R e s p o n s e so f M a nGm a d eS t r u c t u r e s[J].B u l l e t i no ft h eS e i s m o l o g i c a l S o c i e t y o fA m e r i c a,2001,91(5):930G952.[11]㊀刘守华,董津城,徐光明,等.地下断裂对不同土质上覆土层的工程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1):1868G1874.[12]㊀L o u k i d i sD,B o u c k o v a l a sG D,P a p a d i m i t r i o uA G.A n a l y s i s o fF a u l tR u p t u r eP r o p a g a t i o nT h r o u g h U n i f o r m S o i lC o v e r[J].S o i lD y n a m i c sa n d E a r t h q u a k eE n g i n e e r i n g,2009,29:1389G1404.8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甘肃科学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㊀第2期E v a l u a t i o no n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M a i nA c t i v eF a u l t s a n do fE n g i n e e r i n gC o n s t r u c t i o nS u i t a b i l i t y i nG u a n z h o n g Ba s i n X i a oP a n p a n 1,L uQ u a n z h o n g 1,2,L u J i e 3,H u a n g W e i l i a n g 1,2,L uZ h i 1(1.S c h o o l o f G e o l o g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G e o m a t i c s ,C h a n g a nU n i v e r s i t y ,X i a n710054,C h i n a ;2.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W e s t e r n M i n e r a lR e s o u r c e s a n dG e o l o g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M i n i s t r y o f Ed u c a t i o n o f C h i n a ,X i a n710054,C h i n a ;3.S h a a n x iT i a n d iGe o l o g y Co .,L t d .,X i a n710054,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㊀P r o v i d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e v a l u a t i o ns t a n d a r d s f o r a c t i v e f r a c t u r e s i t e s i nt h e p l a n n i n g an dc o n s t r u c Gt i o no fG u a n z h o n g u r b a na g g l o m e r a t i o n s .B a s e do n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 g r a d i n g ofa c t i v ef a u l t s i nt h e G u a n z h o n g B a s i n ,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m e t h o d c o m b i n i n gq u a l i t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a n d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c a l Gc u l a t i o n i s a d o p t e df o r t h ee v a l u a t i o no f t h es u i t a b i l i t y of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ea c t i v e f a u l ts i t e i nt h e G u a n z h o ng B a s i n .Th e si t e s t a b i l i t y o f a c t i v e f r a c t u r e i s d i v i d e d i n t o u n s t a b l e ,p o o r s t a b i l i t y ,b a s i c s t a b i l i t y a n d s t a b l e f o u r l e v e l s .T h e s u i t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e a c t i v e f a u l t s i t e i n t h eG u a n z h o n g Ba s i n i s a l s o c l a s s i f i e d a s f o u r g r a d e s ,w h i c h i nt u r n i su n s u i t ab l e ,p o o r l y s u i t a b l e ,a l i t t l es u i t a b l ea n ds u i t a b l e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l y d e t e r m i n e t h e s a f e a v o i d a nc ed i s t a n ce of d i f f e r e n t t y pe s a n d l e v e l s of a c t i v e f a u l t s ,t h u s e s Gt a b l i s h i ng th e e v a l u a ti o nc r i t e r i a f o r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s u i t a b i l i t y o f 26a c t i v e f a u l t s i nG u a n z h o n g B a s i n .K e y w o r d s ㊀A c t i v e f a u l t ;G r a d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u i t a b i l i t y e v a l u a t i o n ;G u a n z h o n g B a s i n 91㊀第31卷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肖盼盼等:关中盆地主要活动断裂分级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滇中城市群重要活动断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滇中城市群重要活动断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周春景;吴中海;马晓雪;李家存;王继龙【摘要】结合前人资料的系统梳理、遥感解译及地表调查结果,对滇中城市群地区的活动断裂进行活动程度分级,得到该区“5纵2横”13条主要活动断裂的构造体系分布格局.按断裂活动强弱程度对城镇及重要工程的影响不同,对滇中城市群地区城镇和“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的重大工程开展活动断裂影响调查研究,表明活动断裂是影响和制约该区城镇规划及重大工程建设的主要地质因素.综合考虑活动断裂活动程度、岩性特征和地形变化3因素进行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初步结果表明,该区的“极不稳定区”、“不稳定区”和“次不稳定区”约占全区面积三分之一.【期刊名称】《地质力学学报》【年(卷),期】2016(022)003【总页数】24页(P454-477)【关键词】滇中城市群;活动断裂;断裂活动强度分级;活动构造体系;地壳稳定性综合评价【作者】周春景;吴中海;马晓雪;李家存;王继龙【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研究室,北京100081;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研究室,北京100081;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100048;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100048;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6滇中城市群是中国未来重点发展的19个国家级重要城市群之一,包含了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等4个地级市,面积约93139 km2。
同时,滇中城市群也是云南省“十三五”规划中的发展核心和重点,是云南省构建“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格局中的“一核一圈”,其中的“一核”即是以昆明中心城区与滇中新区为核心区,“一圈”为充分发挥滇中城市经济圈的支撑作用。
基于地理数据分析昆明市地质灾害分布

基于地理数据分析昆明市活动断裂与地质灾害的关系班级:2008级地理科学(1)班姓名:张永珍学号:2008041108摘要:近几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作为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昆明市经济建设发展迅速,但地质灾害日渐频繁,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如何减轻并防避这些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简要运用地理数据说明昆明地质灾害所发生的区域,并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分析与统计,对昆明市地质灾害做出一个综合性的治理方案。
关键词:活动断裂;地质灾害;数据分析;昆明市引言:昆明市位于康滇地轴东缘,扬子准地台西南部,川滇台背斜与滇东台褶皱带交汇部(图1),该区构造运动强烈,尤其是新构造运动频繁"其以活动断裂为主,主要活动断裂带为小江断裂带及普渡河断裂带"[1]。
图1 小将断裂与普渡河断裂的位置示意1.活动断裂1.1活动断裂的概念活动断裂是一种现代地壳构造活动与变形,它以块断结构地壳中的深大断裂复活运动为基础,第四纪以来反复活动,特别是晚更新世!全新世以来至今仍在活动,甚至活动加剧,这种活动波及盖层及地表,经常伴发地震和形成地震带,并预示出其未来继续活动的可能性与趋势[2]1.2主要活动断裂带昆明市主要活动断裂带为小将断裂带和普渡河断裂带,具体分布见图1。
表1:小江断裂带与普渡河主要活动特征简表[3]:标注:M——超壳断裂C——壳断裂①线性影像清晰,带宽10~30km。
控制一系列串珠状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发育,构成盆岭相间的构造地貌,断错地质地貌现象发育,具有强烈左行走滑运动特征,断错的最新地层为晚更新统-全新统。
重力异常为西低东高之递变带或相对重力低值带,航磁为明显SN向东西跃变带。
②线性影像显著,构成束、带状线性构造组合,带宽10~20km。
控制昆明、玉溪等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发育,断层构造地貌显著,沙朗以北及关上以南表现为左行走滑,滇池盆地和玉溪盆地段则以垂直差异运动为主,断错下、中更新统。
昆明盆地及周边地区第四纪构造应力场分析

昆明盆地及周边地区第四纪构造应力场分析杜义;荆振杰;谢富仁【期刊名称】《中国地震》【年(卷),期】2009(025)001【摘要】昆明盆地是一个受南北向活动断裂控制的新生代断陷盆地,在昆明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十分发育,且活动性较强.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和断裂滑动观测表明:区内南北向断裂主要表现为左旋走滑和逆断两种运动方式,北东、北西向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左右旋兼而有之.通过对研究区内32个测点的断层擦痕测量,共获得了1527条断层滑动数据,利用由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计算获得了研究区第四纪以来两期主要构造应力作用:第一期为早、中更新世,构造应力作用以近东西向挤压和近南北向拉张为特征;第二期自晚更新世至今,构造应力作用以北北西-南南东向挤压和北东东.南西西向拉张为特征.【总页数】10页(P31-40)【作者】杜义;荆振杰;谢富仁【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德外西三旗,1000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德外西三旗,1000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德外西三旗,10008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相关文献】1.昆明周边地区活动断层滑动与现代构造应力场 [J], 荆振杰;杜义;谢富仁2.西秦岭北缘漳县含盐红层盆地构造分析及古构造应力场反演 [J], 马春田;郭进京;刘林;王利晓;赵海涛3.海原、六盘山断裂带至银川断陷第四纪构造应力场分析 [J], 谢富仁;舒塞兵;窦素琴4.渭河盆地构造应力场演变及盆地形成机制分析 [J], 谢振乾;方继安5.2018年9月8日墨江地震及周边地区构造应力场特征分析 [J], 李泽潇; 万永革; 崔华伟; 李振月; 胡晓辉; 黄骥超; 靳志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昆明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

昆明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昆明市是云南省省会,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
昆明市地处云南高原中部的昆明盆地内,属高原内中山山间盆地地貌,是我国珠江、红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
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
区内最高的盆地西侧西山主峰海拔2506米,最低的滇池湖面海拔1886米,相对高差620米。
在新构造分区中,昆明处于川滇断块隆起区内的昆明凹陷三级新构造区内,是区域新构造隆起背景上的滇东强烈断陷湖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昆明盆地是云南高原规模最大的第四纪继承性断陷盆地。
盆地内第四系发育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厚度巨大、相变复杂。
盆地主要由南北向普渡河第四纪活动断裂控制,同时还受北东、北西等多组方向第四纪活动断裂断裂的影响,形成异常复杂的盆地基底形态。
在地震带划分中,昆明被夹持于著名的小江南北向强震带和易门南北向中强地震带之间,并直接处于普渡河南北向中强地震带上。
由直接穿过昆明城区的普渡河断裂构成的中强地震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6级以上中强震,最大震级为1985年禄劝6.3级地震;由小江断裂带构成的强震带历史上多次发生7级以上地震,其中最大地震-1833年嵩明8级地震震中距昆明市城区仅30公里;由易门断裂构成的中强地震带历史上多次发生6级以上中强震,最大震级为1995年武定6.5级地震。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昆明地区地壳结构、浅部断裂在深部的延伸等情况的了解极其有限。
这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区域震中定位的精度,同时也就大大限制了对发震断裂构造的认识,特别是对地震活动断裂深浅构造关系的认识,由此,对昆明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
依据中国地震局《大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工作大纲,结合昆明市城市建设与发展及其所处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背景的具体情况,确定本项目的 "目标区"为:北纬24°52′至25°12′,东经102°35′至102°54′,面积32×36km2。
城市活断层探测地球物理方法与危险性评价

作 者简 介 :吾守艾 力 ・ 肉孜 ( 9 9_ ,男 ,新疆 喀什人 ,助理 工程 师 ,磁 法 、电法应 用-研 究 1 7_ ) 9 23 2
城 市活 断层探 测地 球物理 方法 与危 险性评 价
6 地震: ) ①沿断有历史的地震震中分布 , ②断层附近地震台站经常记录到小震活动,附近居民常感 到地震.布设在断层带上的精密测量系统发现有变动。可计算 出年平均活动的速度和幅度 。 7) 建筑 变形 ,古建筑 或地 基发 生倾斜 或错 开 。如宁夏 红果 子沟北 东 向断裂把 长城 切错 1 5 … 古 .m 。 4 1 . 3活 断层地球 物理 特征 1 形态 特征 :形 态特征 包括反 映 断层空 间分 布, 向 、规模及 倾 向 、倾 角等 地质 特征 。浅层 地震 、 ) 如走 探地 雷达等 方法 能较准 确地 反映 断层 的形 态 。 断层 带地热 异 常, 热数 值偏高 ; 断裂 带重力 异常 , 电 、 沿 地 沿 地 地磁 或各种 气体数 值一 般偏 高, 不 同地段 差异显 著 。 在 2 活动性性质特征 :活动断层的活动特征实际是断层的形态特征的一种 , ) 是活动断层的具体体现, 是断层 更加精 细 的一类特 征 。高分辨 率地 震勘 探方法 能非 常精 细地勾 画 出近地表 地层分 布 ,在有 地层年 代 控制 的情 况下, 能获得 断层 的活 动年代 。 探地 雷达也 具有 研究 断层活 动性 的能力 。 有, 射异 常与新 还 核辐 构 造断 裂活动 有十 分密切 的联 系 ;不 再活 动 的老构造 断裂 带天然 放射性 没有 增强 的反 映 ,而近期有 活动 的新构造 断裂 带天 然放射性 有 明显 的增强反 映 。
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随之增加。城市地震灾害损失 占全球震灾 的 9%以上。地震的直接原因是活动断层 0 的作 用 ,是城 市下方 活断层 突然错 动引起 的 。活 断层不 仅是地 震孕育 场所 , 是地震 产生破 裂最严 重 的 而且 地带 。我 国是 一个 多震 的国家 。地震 活动频度 高 、震 级大 ,而且一 些大 城市位 于 巨厚 的新生 界沉积覆 盖 层上 , 断层 没有 出露地表 ,隐蔽在 数百米 乃至 上千米 的新地层 之下 。如东 北平原 、华北 平原 、河套平 原 、 渭河 盆地 、塔 里木盆 地 、柴达木 盆地 、准噶尔 盆地 等 。 城 市隐伏 活断层 探测 与评价 是一件 高难度 的而且 全新 的工作 ,没有 现成 的路子可走 ,国外 也是 在探 索 、实践 之 中。在 城市开 展活 动断层 的探测 中,地 球物理 方法具 有重要 的作用 , 它能提供 活动 断层 的空 间 位置、 形态参数和推断活动性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不同地区, 按照其地质 、 地貌条件 , 选择不同的方法 , 可 以得 到较好 的效果 。
云南活动断裂带对山间盆地的影响及抗震设防对策研究

云南活动断裂带对山间盆地的影响及抗震设防对策研究云南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是我国活动断裂带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活动断裂带对山间盆地的影响十分显著,常常造成地质灾害和地震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为了保障山间盆地居民的生命安全,必须开展相关研究,提出有效的抗震设防对策。
一、云南活动断裂带对山间盆地的影响1.造成地质灾害:云南活动断裂带经常发生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
这些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山间盆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
例如,滑坡会导致土壤流失,损失农田和居民房屋。
2.引发地震灾害:活动断裂带的地震活动频繁,地震发生后会对山间盆地造成严重破坏。
地震可能导致建筑物倒塌、道路中断,居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3.影响区域发展:活动断裂带的影响限制了山间盆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地质灾害和地震灾害给基础设施和产业带来严重破坏,制约了当地的发展前景。
1.加强地震监测: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加强对活动断裂带地震活动的监测和预警。
及时发布地震预警信息,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
2.完善防震减灾措施: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建设,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对老旧建筑进行检测和加固,确保居民在地震发生时有安全的避难场所。
3.强化应急救援: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和效率。
组织开展地震演练,提高灾害应对的能力。
4.发展地震保险:建立地震保险制度,鼓励居民购买地震保险,提高居民对地震灾害的风险认识。
在地震发生后给予灾害赔偿,减轻居民经济损失。
5.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地震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加强地震科普教育,提高居民的防震减灾知识水平。
以上是对云南活动断裂带对山间盆地影响及抗震设防对策研究的相关内容。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和地震灾害对山间盆地的影响,必须制定有效的抗震设防对策,提高当地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保障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昆明某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P 6 9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3 9 7 3 ( 2 0 1 3 ) 0 1 0 - 1 3 2 - 0 3
l工 程 概 述
运动及两侧断块垂直差异活动, 此断裂带上地震活动强烈, 地
~
2 0 。 ;南西方向场地外均为平整过的厂房。场地 内原 为厂 2 . 5气 象 昆明处低纬度高原, 地貌复杂 多样 , 地形高差大, 在气候 上存在着 明显的垂直差异和水平 差异 。全年 降雨量 8 0 0~
1 0 0 0 mm, 多集 中 在 5 . 1 0月 , 降 雨 时 间集 中 , 降 雨量 大 。 强 降 雨
韧性中等 , 偶 见 少量 风 化 角 砾 、 碎 石和 风 化 碎 块 。 埋深 0 . 0 0~ 的区域 。该区高差不大,冲沟较发育,坡度 多在 1 5~ 2 O 。 之 1 9 . 1 0 m遍布整个场地。
间, 季节性降雨集 中, 雨量大 , 工程中需要 大量 的挖填方 , 极容
寒武系下统龙王庙纽 ( ∈。 I s ) 粉品白云岩表现为褐黄色、 褐 易 形成 塌 方 、 泥 石 流 。因 此 , 选取场地红线外 5 0 0 m 作 为 本 次 灰色, 强风化~ 中风化 , 薄层 状~中厚层状 , 粉 晶致密结构, 局 评估 的范 围, 边坡则延仲至坡顶, 泥石流延仲至汇水范闹 内。 部央泥质粉砂岩 , 节理裂隙发育, 3~ 4条/ m, 岩休较破碎, 为
建 设场 地 下 伏 岩 。
本区地形起伏较大, 高差约 8 0 m, 东 高西低 , 北部冲沟发
育, 东 北 部 有 火 量建 设场 地 外 有 大 量 人 工 填 土 , 区 域 内岩 层 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Geosciences地球科学前沿, 2015, 5(4), 271-282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5 in Hans. /journal/ag/10.12677/ag.2015.54027The Active Fault Investigation of KunmingBasinXiaofang Yu1, Manping Xie1,2,31College of Tourism & Geography Scienc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2Key Laboratory of Plateau Lake Ecology & Global Chang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3Yun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Geographical Process & Environmental Change on the Plateau,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Email: yncnyuxiaofang@, formelody@Received: Jul. 20th, 2015; accepted: Aug. 6th, 2015; published: Aug. 11th, 2015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Active fault research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regional crustal stability studies. It is a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ite stabil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prevention of urban earthquake disaster and seis-mic intensity fortification of city building. By collecting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previous re-search achievements, combining with the field geological survey and linear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satellite image, we make a survey of the main active faults (such as Puduhe-Xishan, Hei-longtan-Guandu fault, Baiyi-Hengchong fault, Dachunhe-Yiduoyun fault, Fumin-Chenggong fault) in Kunming basin,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active fault on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KeywordsActive Fault, Kunming Basin, Urban Construction, Site Stability昆明盆地活断层风险评价于小芳1,谢曼平1,2,3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2云南师范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3云南师范大学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Email: yncnyuxiaofang@, formelody@于小芳,谢曼平收稿日期:2015年7月20日;录用日期:2015年8月6日;发布日期:2015年8月11日摘要活断层研究是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方面,对于城市建设场地稳定性、城市地震防灾减灾、城市建筑物地震烈度设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的收集、整理,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结果和航、卫影像的线性结构特征,对昆明盆地普渡河–西山断裂、黑龙潭–官渡断裂、白邑–横冲断裂、大春河–一朵云断裂、富民–呈贡断裂五条活断层活动性进行调查,并分析活断层对昆明市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
关键词活断层,昆明盆地,城市建设,场地稳定性1. 引言活断层一般是指现今正在活动的断层,或近期曾活动过、不久将来可能重新活动过的断层[1]。
活断层研究是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城市活断层研究对于城市建设场地稳定性、城市地震防灾减灾、城市建筑物地震烈度设防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城市地下活断层引起的城市直下型地震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城市建设发展必须密切关注这些地下活断层的活动[2]-[4]。
昆明盆地地质构造复杂、地震多发,对断层活动性进行调查研究,查明活断层的性质、走向、长度、活动性等,这对于指导昆明市进一步的发展建设具有现实性意义。
2. 研究区概况2.1. 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概况研究区地处为滇中高原南北条带状昆明断陷湖积盆地内,受大断裂的控制,整体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微倾斜,地形呈波状起伏,海拔1912~1959 m,地形自然坡降0.5%~1%。
盆地内北部、东部发育宽广的冲湖积平原,微向滇池倾斜,南部、东南部形成湖积台地。
根据《1:5万地质图及说明书》(昆明幅)——云南省地质矿产局(1990年)和《1:5万地质构造图》(昆明市幅)——云南省地质矿产局(1987年),以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的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资料,昆明盆地及其邻区内地层出露有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在区域内分布广泛,主要成因类型有湖沼相、冰水相、河流相、洪积相、残坡积相等。
大地构造上,昆明盆地位于准扬子地台以及构造单元内,横跨川滇台背斜与滇东台褶带两个二级构造单元,且大部分位于滇东台褶带二级构造单元内的昆明台褶皱束三级构造单元内。
普渡河–西山断裂控制区域西缘,东缘大致为小江断裂控制,北东向大新册–一朵云断裂展布于盆地东南缘。
2.2. 城市规划建设概况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昆明主城规划区总面积500平方公里(含滇池水面45平方公里),划分为北城、东城、西城和南城四个片区,北城为昆明主城区,东城即呈贡新区,南城是晋城–新街新城,西城则为昆阳–海口新城。
昆明盆地活断层密布,对于昆明城市规划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昆明市诸多重要建筑的选址布局,都必须考虑到活断层引发地震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
于小芳,谢曼平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昆明地铁规划总长372.2千米,建成后将连接整个昆明市区,目前1号线、2号线和6号线已通车使用,3号线在建。
由于地铁建设对地质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昆明盆地活断层成为昆明地铁建设的一大难题。
3. 研究区活断层研究3.1. 目标活断层确定活动断层鉴定的主要依据有:野外断层活动性调查结果,以经验性判断为主;断裂构造岩或断裂破碎带的物质结构的胶结程度;断裂断错的最新地层的时代;第四纪地质与地形地貌;航、卫影象的线性结构特征;断裂所处的活动构造环境与地震活动性状等[1]。
本文采用野外调查、前历史文献查阅、航卫图像叠加分析等方法,参考云南省地震局昆明盆地活断层探测结果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小新册区调报告,结合中国地震局全国活断层的最新研究成果,调查发现昆明盆地主要受到西山断裂束和盘龙江断裂束控制(见图1)。
本文选择西山断裂束的主断层普渡河–西山断裂(F1)、盘龙江断裂束的主断层黑龙潭–官渡断裂(F2)以及对昆明市呈贡新区建设影响最大的白邑–横冲断裂(F3)、大春河–一朵云断裂(F4)、富民–呈贡断裂(F5)这五条活断层进行调查研究。
3.2. 活断层调查3.2.1. 普渡河–西山断裂(F1)普渡河–西山断裂展布于“康滇菱形活动地块”东缘,是昆明盆地西缘最重要的控制性断裂。
该断裂带北起麻塘断裂,向南切穿金沙江顺普渡河经三江口、铁索桥至沙坪后偏离普渡河继续南延经款庄、散旦、沙朗、滇池西、刺桐关、玉溪西,止于峨山小街附近,全长约250千米,是研究区内最大的一条活动断裂带。
Figure 1. The active fault distribution in Kunming basin图1. 昆明盆地活断层展布图于小芳,谢曼平普渡河–西山断裂总体走向近南北,倾向南东,倾角45˚~80˚,由一系列大致平行或呈雁行状排列的南北向和北北东向断裂以及派生的次级断裂所组成。
该断裂带断面呈疏缓波状,断裂面垂向上呈阶梯状,破碎带宽达数百米,断裂深度达25 km以上,一条经多期压、张转化的构造。
该断裂自新生代以来,水平运动表现为左旋扭动,垂直运动表现为西盘上升,东盘下降,平均水平运动速度为0.9~2.0 mm/a,垂直位错速率为0.35~0.47111 mm/a [5] [6]。
3.2.2. 黑龙潭–官渡断裂(F2)黑龙潭–官渡断裂为近南北走向的正断层,断裂带北起闸坝水库,向南经官渡延伸进入滇池,长度98 km,倾向北西,倾角50˚~80˚,在石关山以南分两支延伸。
东支为主干断裂,沿黑龙潭、关上南延官渡后进入滇池;西支经茨坝南延至南坝后进入黑龙潭–官渡断裂(F2)滇池。
该断裂在盆地中掩覆于地下,在黑龙潭以北出露地表。
断层沿线发育断层崖、断层谷,构造破碎带宽约30余米,以断层角砾岩为主,断裂两盘基岩均为寒武系陡坡寺组(∈2d)碎屑岩基底,基岩埋深约200 m,为基底断裂,属盘龙江断裂束的主断裂,晚近期有过活动。
3.2.3. 白邑–横冲断裂(F3)白邑–横冲断裂北起白邑,经前卫屯、果林水库,向南延至呈贡,呈近南北向发育,区域发育长度大于73 km,断裂倾向南东,倾角65˚~85˚,为压扭性正断层,东、西两盘主要分布古生界(Pz)寒武系至二叠系(∈P)地层;断层破碎带宽16~50 m,并有断层泥、角砾岩、碎裂岩分布。
该断裂属基底断裂,为普渡河–西山断裂带的边缘断裂、昆明盆地内次级控制断裂。
3.2.4. 大春河–一朵云断裂(F4)大新册–一朵云断裂展布于昆明盆地东南缘的边缘地区,呈北东走向自小江断裂西支,向南经一朵云至大新册附近进入昆明盆地,断裂全长约70 km,倾向北西,倾角50˚~72˚,在大新册一带显示正断层,一朵云一带有一定压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