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技术及应用---第三章

合集下载

光纤光学第三章

光纤光学第三章
刘德明:光纤光学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
10
光通信速率的不断提升
速率(Mb/s) 2 8 34 155 622 1.25 Gb/s 2.5 Gb/s 10 Gb/s 40 Gb/s 160 Gb/s 容纳电话(路) 30 120 480 1920 7680 15436 30720 122880 491520 1966080
远离截止条件为:
43
刘德明:光纤光学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
EHιm模式(ι>0, q= 1): 导模截止
本征值方程: 上式可以简化为: Jl+1 /(UJl)=Kl+1/WKl
W
m个
44
刘德明:光纤光学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
EHιm模式(ι>0, q= 1): 导模远离截止
45
刘德明:光纤光学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
K1=n1k0 K2=n2k0
35
刘德明:光纤光学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
模式分类的 q 参数
36
刘德明:光纤光学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
§3.4.2模式本征值
n n
n
模式的本征值β可由U或W求得 在一般情况下由本征值方程求本征值很复杂, 只能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 两种情形可很容易地确定本征值:
11
刘德明:光纤光学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
波分复用技术的发展
1310nm/1550nm窗口的波分复用
仍用于接入网,但很少用于长距离传输
1550nm窗口的密集波分复用(DWDM)
可广泛用于长距离传输,用于建设全光网络
12
刘德明:光纤光学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
可利用的波长资源
n n n n n n

光纤技术及应用第三章

光纤技术及应用第三章
光纤技术及应用
Optical Fiber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2021/7/22
.
1
第3章


Optic fiber
2021/7/22
.
2
引言
1、光纤(optic fiber)----是指能够传导光波的圆柱形介质波 导。它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将光波能量约束在其界面内,并引 导光波沿着光纤轴线方向传播。
本章介绍光纤的结构与分类、光波在光纤中的传输原理。 第四章讲光纤的传输特性(损耗、色散、偏振、非线性效应)
2021/7/22
.
6
3、光纤的结构、分类 纤芯(芯层)core:其折射率较高 , (用来导光).
包层coating:其折射率较低,提供在纤芯内发生光全反射的条 件.
保护层jacket——保护光纤不受外界微变应力的作用、防水等作 用。 光纤横截面半径为几十至几百微米,长度从几十厘米到 上千千米。
所以梯度光纤中导模光线的 最大延迟时间为:
ma xmin2nc12
.
25
梯度光纤中导模光线的最大延迟 时间
ma xmin2nc12
与阶跃光纤的最大延迟时间相比较:
max12n c1n1n 2n2n c1
平方律光纤的色散小很多。 (3)梯度光纤的数值孔径 采用近似方法导出:
.
26
将光纤芯层分成许多薄层:每一层内,折射率可近似看成常 数,而且折射率沿径向向外逐层递减
2021/7/22
.
33
.
34
3.2 光纤的波动光学理论
光纤属于介质圆波导,分析导光原理很复杂, 可用两种理论进行:
w用波动理论讨论导光原理(复杂、精确) w采用射线理论分析导光原理(简单、近似)

光纤技术及应用

光纤技术及应用

光纤技术及应用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光纤技术及工程应用光纤技术及工程应用1.光纤的演进1966-美籍华人高锟及根据介质波导理论共同提出光纤通讯的概念. 1970-美国康宁公司首次研发出级射率光纤,同年贝尔实验室研发出发光器,正式拉开光纤通讯的序幕.1972-原材质,制棒,抽丝的技术不断提升,衰减系数由原有的20dB/km降至4dB/km. 1976-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在亚特兰大成功进行世界第一个以45Mbit/s传输110km的光纤通讯网络的实验.Today-光纤通讯由原有的45Mbit/s 提升至目前的40Gbit/s.2.光纤通讯的特点(与电缆及微波比较)优点缺点高带宽,通讯量大衰减小,传输距离远信号串音小,传输质量高抗电磁干扰,保密性高光纤尺寸小,重量轻,便于敷设及搬运原料信息充裕光纤弯曲半径不宜过小光纤终端处理不易分路及藕合操作繁琐3.光纤基本结构4.光纤的尺寸5.光纤的材质玻璃光纤——玻璃核心及玻璃纤衣(光纤的玻璃是非常纯的二氧化硅或溶解石英,再参杂其他化学原料,以达到所须的折射率,如锗或磷增加折射率,硼减少折射率) 胶套硅光纤——玻璃核心及塑料纤衣塑料光纤——塑料核心及塑料纤衣6.光纤的分类(以光纤的传播模态)级射率多模(Step-Index multimode,阶跃型多模)渐变折射率多模(graded Index multimode)单模(Singlemode)级射率多模光纤(Step-Index multimode,阶跃型多模光纤)级射率多模光纤是最简单的型式,核心直径由10~970μm都有,包含玻璃,胶套硅光纤,塑料光纤结构,虽然级射率光纤在高带宽及低损耗上不是最有效,但是最广范被使用的光纤. 级射率多模光纤最大的缺点是因光纤不同模态的路径长度变化造成的模间色散. 级射率多模光纤的模间色散为15~30ns/km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是减少模间色散的另一种方式,核心有无数中心层玻璃,类似树木的年轮,由中心轴核心向外每一连续层有较低的折射率.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的模间色散为1ns/km或更少单模光纤另一种减少模间色散的方式是减少核心的直径,直到光纤仅能有效地传送一个模态,单模光纤有一个非常小的核心直径仅5~10μm,标准的纤衣直径为125 μ m.论光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自上世纪光纤通信技术在全球问世以来,整个的信息通讯领域发生了本质的、革命性的变革,光纤通信技术从光通信中脱颖而出,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所以它的主要特点是:抗电磁干扰和不易串音等一系列优点,从而备受通信领域专业人士青睐,光纤通信技术以光波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以光纤硬件作为信息传输媒介,通信达到了高速率和大容量,且体积小、损耗低、重量轻,发展也异常迅猛。

光纤技术及应用 讲课教案

光纤技术及应用  讲课教案
最简单的一种(ASK)称开关调制(OOK)
概论
二、光纤通信的特点 (二)光纤通信的优点:
(1) 通信容量大。由于光纤的可用带宽较大,一般在10 GHz以上,使 光纤通信系统具有较大的通信容量。
(2) 传输距离长。光缆的传输损耗比电缆低,因而可传输更长的距离。
(3) 抗电磁干扰。 光纤通信系统避免了电缆间由于相互靠近而引起的 电磁干扰。
第三章 光纤通信系统 (3学时) (系统结构 光发射机 光接收机、)
第四章 模拟光纤和数字光纤通信系统(7学时)
第五章 光纤传感技术(10学时) 总结课(2学时)
导论 ➢ 作业及考试方式
本门课程是考试课,成绩包括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预习、回答问题、出席情况)占总成 绩的10%; 作业(1、调研报告;2、设计一个无源器件;3、 设计一个传感型光纤传感器;占总成绩的30%;
非归零码(NRZ):表示1的光脉冲时间等于比特时间。 光脉冲宽度随信号而变。脉冲展宽容易产生误码。
RZ
时间
NRZ
时间
01 0 1 1
概论
二、光纤通信的特点 (一)光纤通信与电通信
2、光信号 对光载波的调制有三个方式:
模拟信号调制:调幅(AM)、调频(FM)、调相(PM)
数字信号调制:移幅键控(ASK)、移频键控(FSK)、 移相键控(PSK)
2 0
(一)光纤通信与电通信
8
6
1、电通信——
4 2
0
以电波作为信息载体,
以电缆作为传输媒介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两者可以相互转换
A/D 或 D/A
5
7
6
1
00 1
5
101
7
111

光纤通信技术-第三章-光源与光发射系统-电子教案 (3)

光纤通信技术-第三章-光源与光发射系统-电子教案 (3)
9.什么是电光延迟?为何会产生电光延迟?
10.什么是张弛振荡?简述张弛振荡产生的原因。
11.什么是码型效应?如何消除码型效应。
12.什么是自脉动现象?自脉动现象有哪些特点?
13.光源的间接调制方法有哪些?
14.光纤通信系统对光发射机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5.光发射机为什么要进行自动温度控制?
16.光纤通信系统对光源器件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7.简述激光器的结发热效应。
18.何谓激光器的偏置电流?应如何选择偏置电流?
120.构成激光器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21.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源为什么要加正向电压?
22.简述半导体激光器的特性。
23.简述F-P腔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
24.光发射机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简述各部分的作用。
4、课后作业:6。
3.4新型半导体激光器
重点介绍分布式反馈激光器的结构特点,引出在此特点基础上的发光原理,并指明它所具有的独特优点;简要介绍耦合腔半导体激光器与量子阱激光器的结构与特点。
3.5光源的调制
重点介绍光源的直接数字调制以及可能产生的效应:电光延迟、张弛振荡、自脉动、码型效应等。简要介绍光源的三种间接调制方式,包括:声光调制、热光调制和磁光调制。
3.6光发射机
首先介绍通信系统对光发射机的基本要求;重点介绍光发射机的组成与功能,包括:输入电路、光源和控制电路。
1:计划学时:2学时
2:讲授要求:
注意区分新型激光器与F-P腔激光器在结构和性能上的不同,使学生能够对前后学习的知识有一个连贯性的认识;详细介绍光发射机的三个组成部分,使学生清楚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课程
光纤通信技术
章节
第三章
学期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光纤通信原理第三章3 光接收机灵敏度

光纤通信原理第三章3 光接收机灵敏度

v0 :"0" 码时输出电压的均值; v1 :"1" 码时输出电压的均值; D : 判决电平; f 0 ( x) :"0" 码时输出电压的概率密度 f1 ( x) :"1" 码时输出电压的概率密度
“0”码误判为“1”码的概率:
E01 =
“1”码误判为“0”码的概率:
E10 =
总误码率 BER
BER = P(0)E01 + P(1)E10
BER = P(0)E01 + P(1)E10
一般线路编码:P(0)=P(1) 则:
1 BER = ( E01 + E10 )
2
3.判决电平与灵敏度的计算
为使误码率最小
E01 = E10
D - V0 = V1 - D = Q
0
1
BER =
误码率和Q的对应关系
灵敏度的计算:
1. 从要求达到的误码率→Q值;
2. 计算出 0 和 1 → V0和V1;
3. 由光电检测器的响应度和放大器的传递 函数求出输入端“1”和“0”码时接收光功 率;
4. 求出平均光功率。
P(0)和P(1)分别表示码流中“0”码和“1”码出现的概
放大器的噪声是高斯分布的白噪声; 光电变换是泊松分布的随机过程; 雪崩倍增过程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 随机过程。
1.高斯近似假设
放大器的噪声是概率密度函数为高斯函 数的白噪声
f ( x) =
v : 均值;
2: 放大器输出端的总噪声功率
2 =
2
Vna
简化计算: PIN 和APD近似为高斯分布
的随机过程
放大器噪声与检测器噪声之和的概率 密度函数仍为高斯函数

光纤技术及应用复习题1~5

光纤技术及应用复习题1~5

《光纤技术及应用》复习题第一章1、写出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在两种介质界面所满足的边界条件方程。

(并会证明)2、TE波、TM波分别指的是什么?3、平面光波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入射光能量将全部反射4、古斯-哈恩斯位移指的是什么?其物理本质是什么?证明实际光的反射点离入射点有一段距离,称为古斯-哈恩斯位移。

(相隔约半个波长)实质:光的传播不能简单视为平面光波的行为,必须考虑光是以光束的形式传播,即时空间里的一条极细的光束也是由若干更加细的光线组成的5、写出光线方程,并证明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光为直线传播。

对于均匀波导,n为常数,光线以直线形式传播第二章1、平板波导的结构,分类。

结构:一般由三层构成:折射率n1中间波导芯层,折射率n2下层介质为衬底,折射率n3上层为覆盖层;n1>n2 , n1>n3。

且一般情况下有n1>n2> n32、均匀平面光波在平板波导中存在的模式有:导模、衬底辐射模、波导辐射模(各有什么特点)。

(入射角与临界角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模式相对应的传播常数所满足的条件)P12。

P17-18图满足全反射的光线并不是都能形成导模,还必须满足一定的相位条件。

P13(导模的传输条件)3、在平板波导中TE0模为基模,因为TE0模的截止波长是所有导模中最长的。

P144、非均匀平面光波在平板波导中的模式有:泄露模、消失模5、平板波导中的简正模式具有:稳定性、有序性、叠加性、和正交性。

6、模式的完备性指的是?P24在平板波导中,导模和辐射模构成了一个正交、完备的简正模系,平板波导中的任意光场分布都可以看成这组正交模的线性组合。

7、波导间的模式耦合指的是?P31当两个波导相距很远时,各自均以其模式独立地传播,无相互影响;当两个波导相距很近时,由于包层中场尾部的重叠,将会发生两个波导间的能量交换,称之为波导间的模式耦合。

作业题:2-7、2-8第三章1、什么是光纤?光纤的结构,分类,并画出相应的折射率分布。

光纤通信第三章3-接收机灵敏度

光纤通信第三章3-接收机灵敏度
境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系统升级与维护
兼容性
当考虑升级光纤通信系统时,必须确保新接 收机与现有系统的其他部分兼容。这包括与 发送器、中继器和网络的兼容性。不兼容的 设备可能导致信号质量下降、通信中断或其 他不可预测的行为。
维护和修理
在光纤通信系统的运营期间,接收机可能需 要定期维护和修理。这可能涉及清洁光学元 件、检查连接器和电缆、以及更换损坏的组 件等任务。为了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必须采取适当的维护措施并快速修理任何
光纤通信第三章接收机灵敏度

CONTENCT

• 接收机灵敏度的定义 • 接收机灵敏度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 提高接收机灵敏度的方法 • 接收机灵敏度与其他参数的关系 • 实际应用中的考虑因素
01
接收机灵敏度的定义
定义
接收机灵敏度是指接收机在特定噪声背景下,能够检测到的最小 信号功率。它反映了接收机对微弱信号的检测能力。
影响因素
01
02
03
04
噪声水平
接收机的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 都会影响其灵敏度。内部噪声 主要由电子器件的热噪声和散 粒噪声引起,外部噪声则包括 环境噪声和邻近信道的干扰噪 声。
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是指接收机在保证一 定性能指标下,能够接收的最 大信号功率与最小信号功率之 比。动态范围越大,表示接收 机能够在较大的信号变化范围 内保持稳定的性能。
100%
噪声来源
主要包括散弹噪声、热噪声和激 光器自发辐射噪声等。
80%
信噪比改善
通过降低噪声、提高信号功率或 降低系统带宽等方法可以提高信 噪比,从而提高接收机灵敏度。
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
系统正常工作所需的输入信号功率范围,即最大可承受的信号功率与 阈值信号之间的差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工作波长一定的情况下,光纤中存在有 多个传输模式,这种光纤称为多模光纤。
单模(Single-Mode)光纤SMF :
在工作波长一定的情况下,光纤中只一种 传输模式,这种光纤称为单模光纤。
光纤的尺寸
外径一般为125um(一根头发平均100um) 内径:单模9um
多模50/62.5um
12 9 5
12 5 50
1 62 2 .5 5
(3)按材料分类:
玻璃光纤:纤芯与包层都是玻璃,损耗小,传输距离长, 成本高;
胶套硅光纤:纤芯是玻璃,包层为塑料,特性同玻璃光纤 差不多,成本较低;
塑料光纤:纤芯与包层都是塑料,损耗大,传输距离很短 ,价格很低。多用于家电、音响,以及短距的图像传输。
3.1 光纤的射线光学理论
光纤技术及应用
Optical Fiber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2020/4/9
1
第3章


Optic fiber
2020/4/9
2
引言
1、光纤(optic fiber)----是指能够传导光波的圆柱形介质波 导。它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将光波能量约束在其界面内,并引 导光波沿着光纤轴线方向传播。
与光芯线轴,(沿z)轴成向传播z 的的
速度为:
光波 :是高频率的电磁波,其频率为1014HZ量级,波 长为微米量级。
圆波导( Circular Waveguide )的优点:
(1)从力学和应力平衡角度,机加工圆波导更为有利;
2020/4/9
3
(2)根据微波传输线的研究发现:功率容量和衰减是十分重要 的两个指标。这个问题从广义上看:
功率容量 衰减 a
此外: 多种特殊光纤也层出不穷,如双折射光纤、衰减场光纤、
掺稀土元素光纤及光子晶体光纤等。这些具有不同性能的光纤, 不仅用于信号的传输,还广泛应用于信号的处理和信号的获取。
光纤的基本特性包括它的结构特性、光学特性及传输特性。 结构特性主要指光纤的几何尺寸(芯径等);光学特性包括折 射率分布、数值孔径等;传输特性主要是损耗及色散特性。
kr2
(n22k02
2)
r
2 2
2020/4/9
15
光纤芯层中-----光纤包层中----如果:
kr2
(n12k02
2)
r
2 2
kr2Biblioteka (n22k022)
r
2 2
n22k02 2 0
n12k02
2
2
r2
则表明在光纤包层中,光波场沿r方向迅速衰 减
表明在芯层区域内,光波场沿r方向为驻波 分布
(µm),Δ为相对折射率差,又称为光纤的结构参数,
其定义为:
n12 n22 2n12
n1 n2 n1 n2
n1
n2
f (r / a) 为折射率分布函数,其值在0~1之间连续单调变化,
光纤的分类
纤芯 包层 涂覆层
阶跃型 梯度型
(2)按传输的模式数量来分
多模(Multi-Mode)光纤 MMF:
如图所示:P36 若在光纤中某一点r处有一个本地平面波,它的波矢量为:
K1 n1K0
沿着z方向的分量为 沿r方向的分量为 kr
沿 方向的分量为 / r (其中 为方位角模数)
在光纤芯层中,波矢量各个分量之间的关系为:
kr2
r
2 2
2
n12k02
kr2
(n12k02
2)
2
r2
在包层中,波矢量各个分量之间的关系为:
0 电磁场随方位角变化,光线轨迹为空间折线,即 斜光线
2020/4/9
17
光纤中的光线 (a)子午光线 (b)斜光线
(2)延迟时间
由于阶跃光纤的新层折射率为常数,因此光线从光纤一 端传播到另一端的延迟时间完全取决于光所走过的路程或光 沿轴线的传播速度。由于斜光线的情况很复杂,只讨论子午 光线。
0
n12k02
2
2
r2
在芯层区域内的光波场为衰减形式。
对应于
n12k02
2
2
r2
的区域为临界面,称为 焦散面,其半径为:
2020/4/9
16
焦散面半径为:
r
n12k02 2
a0
在焦散面与芯层边界之间,光电磁场周期性振荡; 在焦散面以内和包层中,光电磁学迅速衰减。
0 光线轨迹为子午面内的折线,即子午光线;
纤芯 包层
保护套
2020/4/9
7
光纤的分类
(1)按折射率分布来分 阶跃光纤(包层光纤):
n(r)
n1
n2
(r a) (r a)
(纤芯) (包层)
梯度光纤(渐变光纤):其芯层折射率沿径向为渐
变形式,可表示成:
n(r) n1
1 2f ( r ), a
0ra
n2 ,
ra
式中:r为离开光纤轴心的距离, α为纤芯半径
本章介绍光纤的结构与分类、光波在光纤中的传输原理。 第四章讲光纤的传输特性(损耗、色散、偏振、非线性效应)
2020/4/9
6
3、光纤的结构、分类 纤芯(芯层)core:其折射率较高 , (用来导光).
包层coating:其折射率较低,提供在纤芯内发生光全反射的条 件.
保护层jacket——保护光纤不受外界微变应力的作用、防水等作 用。 光纤横截面半径为几十至几百微米,长度从几十厘米到 上千千米。
1、阶跃(均匀)光纤 (1)光线轨迹
光线在光纤中存在不同形式的光线轨迹: 平面折线——子午光线; 空间折线——斜光线 (1)子午面:经过光纤轴线的平面。 特点:子午面在光纤横截面上的投影为一过轴心的直线。 (2)子午光线:在子午面内传播的锯齿型折线; (3)斜光线: 指与芯轴既不相交也不平行的空间折线.
Pmax S(其中S是截面) L(其中L是周长)
很容易引出一个品质因数F F Pmax S aL
很明显,数字研究早就指出:在相同周长的条件下,圆面积 最大
可见,要探索小衰减,大功率传输线,想到圆波导是自然 的。
2、光纤优点
与电缆相比,光纤(束)具有信息传输容量大、中继距离 长、不受电磁场干扰、保密性好和使用轻巧等特点。 1966年7 月,英国标准电话研究所的英籍华人高锟博士在一篇具有划时 代意义的论文中提出,利用带有包层材料的石英玻璃光学纤维 作为传光介质,其损耗可低于20 dB/km。在这一理论指导下, 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宣布研制成功传输损耗为20 dB/km的光 导纤维。采用这种光纤,每传输1km的长度,光功率将下降到 原来的1/l00,可以用做传输介质。目前,石英光导纤维的损 耗已降至0.2 dB/km以下。所以光纤被用作长距离的信息传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