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欣赏大纲
中国古典小说鉴赏

中国古典小说鉴赏目录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 (2)《红楼梦》: (3)(一)残酷的经济剥削和严重的经济危机。
(3)(二)腐朽的国家机器和黑暗的封建政治。
(3)(三)虚伪的封建道德和肮脏的精神灵魂。
(3)(四)复杂的内部斗争和激烈的权利争夺。
(3)(五)罪恶的等级界限和吃人的封建礼教。
(3)《水浒传》: (4)《三国演义》 (5)《金瓶梅》: (6)《唐传奇》 (7)《聊斋志异》 (8)《三言二拍》 (8)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中的一大样式。
它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用叙述背景、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想象丰富,内容情节跌宕起伏,小说中的人物常常可以“想平常不敢想,为平常不敢为”,一切光怪陆离、虚无荒诞的事情,在小说家的笔下都可以变得合情合理,从这个角度上讲小说是人们梦的寄托。
而另一方面,小说也可以反应现实生活,人类的一切可爱、可笑、可鄙、可怜、可恨的姿态都可以在小说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而小说所涉及的题材也非常的广泛,大到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称斤论两,爱情的美好,理想的陷落,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无奈和挫折都是小说家们灵感的源泉。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县”乃古“悬”字,高也;“令”,美也,“干”,追求。
是说举着细小的钓竿钓绳,奔走于灌溉用的沟渠之间,只能钓到泥鳅之类的小鱼,而想获得大鱼可就难了。
靠修饰琐屑的言论以求高名美誉,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远了。
春秋战国时,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许多学人策士为说服王侯接受其思想学说,往往设譬取喻,征引史事,巧借神话,多用寓言,以便修饰言说以增强文章效果。
庄子认为此皆微不足道,故谓之“小说”,即“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浅识小道”,也就是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之意,正是小说之为小说的本来含义。
中国古典小说欣赏教学大纲

《中国古典小说欣赏》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中国古典小说欣赏课程英文名称:学时:学分:课程类别:先修课程:适用范围本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汉语言文学方向对《中国古典小说欣赏》实现规范教学的需要,其他专业方向也可根据教学需要开设选修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系列课程之一,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汉语言文学方向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介绍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发展演进,介绍各个历史时期,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小说创作情况,帮助学生有系统性地阅读经典作品,把握一些重要作品的主要内容,达到逐步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和研究能力的目的。
[基本目标]1、引导学生系统而有重点地学习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基本脉络与主要成就,对其发展演变轨迹有明晰的了解。
2、引导学生阅读、鉴赏和分析评价中国古典小说代表作品,使他们初步具备从事古典小说鉴赏与研究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学史观,正确对待祖国丰富的文学遗产,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感情的熏陶感染,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文学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人文精神。
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讲中国古典小说概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古典小说的概念与发展分期[教学难点与重点]小说的起源与分期[教学内容]一、小说的概念二、小说的起源三、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分期第二讲中国古典小说概论(二)[教学目的与要求]古典小说的特征[教学难点与重点]小说人物非典型性与描写简单性[教学内容]中国古典小说的特征1、小说概念的模糊性2、小说人物的非典型性3、小说描写的简单性4、小说内容的庞杂性5、小说作者的非专业性第三讲明代以前的古典小说[教学目的与要求]杰人志怪小说与唐传奇[教学难点与重点]唐传奇、话本的分类一、魏晋南北朝的小说二、唐传奇三、宋话本第四讲《三国演义》[教学目的与要求]三国演义的内容[教学难点与重点]三国演义的人物[教学内容]一、章回小说的产生与明清小说的繁荣二、《三国演义》的主题三、《三国演义》的人物第五讲《水浒传》[教学目的与要求]全面了解《水浒传》[教学难点与重点]《水浒传》的性质[教学内容]一、《水浒传》的性质二、关于“逼上梁山”三、宋江形象的美学意义第六讲《西游记》[教学目的与要求]《西游记》的主题与人物[教学难点与重点]如何评价《西游记》的浪漫主义一、《西游记》的思想内容二、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三、孙悟空与唐僧的形象第七讲《金瓶梅》[教学目的与要求]粗略了解《金瓶梅》[教学难点与重点]《金瓶梅》思想内容与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教学内容]一、《金瓶梅》的内容二、《金瓶梅》的人物三、《金瓶梅》的地位第八讲《三言》与《二拍》[教学目的与要求]短篇小说的繁荣与《三言》、《二拍》[教学难点与重点]《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教学内容]一、《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二、《三言》、《二拍》的艺术成就三、名篇欣赏第九讲《聊斋志异》[教学目的与要求]《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与重点]“孤愤?”与“狐鬼世界”一、蒲松龄其人其书二、狐鬼世界与现实社会三、名篇欣赏第十讲《儒林外史》[教学目的与要求]《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与重点]《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教学内容]一、《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二、《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三、名段欣赏第十一讲《红楼梦》[教学目的与要求]《红楼梦》的成书及其主题[教学难点与重点]人物形象[教学内容]一、关于作者与版本二、《红楼梦》主题论三、《红楼梦》人物论(上)第十二讲《红楼梦》[教学目的与要求]《红楼梦》的人物与艺术成就[教学难点与重点]《红楼梦》的独特写作艺术一、《红楼梦》人物论(下)二、《红楼梦》写作论三、关于“红学”教学安排及课时计划考核方式及安排推荐教材(刘晓林编写;审核)。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情节知识总结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第一部分(舞会前):用细节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急于去参加舞会的、 热情天真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女形象,她兴奋、 激动、焦灼不安(忙 乱中弄坏了自己的裙子) 第二部分(舞会上):用心理描写的手法塑造娜塔莎。写出了主人公渴 盼关注、争强好胜、希望在别人的眼睛里看到美丽的自己的心态。所有 的一切是通过娜塔莎的眼睛来展现的。 第三部分(在被阿那托尔吸引之后):初享爱情的狂喜,天真的她急于 要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但又为了爱情不惜与朋友翻脸。她神态的瞬 息万变,羞涩、恼怒、慌张、决绝,都源于她对爱情的不愿意思考,除 了恋人,任何事情都不愿意考虑。
一八零五年,在拿破仑率兵征服欧洲后,法国与俄国之间也发生战争。青年公 爵安德来•保尔康斯基把怀孕的妻子交给退隐于领地“秃山”的父亲及妹妹玛莉 亚后,就担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向前线出发去了。他期望这次战争能为自 己带来辉煌与荣耀。 安德来•保尔康斯基的刚留学回来的好友彼埃尔,是别竺豪夫伯爵的私生子,由 于继承了伯爵身后的全部遗产,因此,他摇身一变成为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 家,当然也成为社交界的宠儿。居心叵测的监护人拉金公爵看上这一点,便计 划将貌美但品行不端的小姐爱伦嫁给他,结果计谋顺利达成。 同年十一月,安德来•保尔康斯基所属的俄军在奥斯特里茨之役战败,他带着军 旗独自冲入敌阵,不幸受了重伤。但是,当他突然抬头看见那永恒的蓝天时, 不禁为那份庄严之美深受感动,霎时觉得过去那些野心、名誉及心目中认为伟 大的拿破仑,都变得微不足道了。另一方面,婚后不久的彼尔因妻子爱伦与好 友多勃赫夫之间有暧昧风声传出,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名誉,便与多勃赫夫决斗, 而把对方打倒后,他旋即与妻分居。从此以后,他陷于善恶与生死问题的困扰 中,直至认识了互助会的领导人后,才进入新的信仰生活里。 一直被认为已战死沙场的安德来•保尔康斯基突然回到秃山的那一晚,其妻莉莎 正好产下一名男婴后去世,这使安德来•保尔康斯基觉得自己的人生已告结束, 便下定决心终老于领地。 一八零七年六月,俄与法言和,和平生活开始了。
《中国小说欣赏》教案

第一单元历史与英雄教学目标一、了解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两类小说的发展概貌。
二、把握两类小说的主要特点。
三、了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特色。
四、欣赏所选片段的人物刻画和精彩描写。
单元介绍一、两类小说的发展史中国小说产生以来,演绎历史与谱写英雄一直是绵延不衰的两个主题,其中的代表作就是本单元所选的两部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这两个主题有共性,主要表现为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在叙史的同时关照英雄人物,如《三国演义》;也有各自的特点,像《水浒传》基本上是群雄谱,当然小说一开始也写宋朝廷乐极生悲,京师流行瘟疫,请人祈禳天灾,结果却放出一百零八个魔君,这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演绎着历史,但总的说是以歌颂英雄为主。
1.历史演义系列小说《三国演义》自明代嘉靖年间流行以后,模仿它的历史演义小说开始大量出现,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一个最重要的流派。
《三国演义》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后产生了列国志传系列小说、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以及宋史演义和明史演义系列小说,主要有《新列国志》(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蔡元放)、《隋唐志传》等,其中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中的《隋唐演义》(褚人获)是影响最大的一部。
《隋唐演义》共20卷100回,叙述的内容始于隋文帝伐陈,终于唐玄宗还都而死,历时170余年。
小说所涉事件多,时间跨度长,头绪庞杂,但作者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杂而不乱,松而不散,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小说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以隋炀帝、朱贵儿为中心人物的隋末宫廷故事,一是以秦琼、单雄信、程咬金为中心人物的“乱世英雄”起兵反隋的故事;一是以唐明皇、杨贵妃为中心人物的唐代宫廷故事。
其中瓦岗寨英雄起兵反隋部分,艺术地描写了隋末历史现实,颂扬了这些草莽英雄的侠义勇武,人物形象也较为鲜明生动。
有人评说《隋唐演义》吸收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创作特色同时又有一些新意,它既有真实的历史线索可寻,又塑造了一群草莽英雄的形象,而且还能看到才子佳人小说的踪影。
总术 中国古典小说欣赏方法

母题必以类型化的结构或程式化的言说形态, 反复出现于不同的文本之中;具有某种不变的、 可以被人识别的结构形式或语言形式,是母题 的重要特征。 作为反复出现于不同文本的最小叙事单元,母 题以它的构成显示了文化传统向叙述形式的转 化、浸渗和凝炼。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流派的文学言说, 在叙述中有意无意地侧重于某种形态的母题, 又体现了文学言说对某种文化规范的选择和认 同,体现了特定时代的文学观念。
小说研究方法——情节
叙事性文 学作品中所描写的人 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衍生出的一 系列事件。
小说研究方法——母题
母题是美国著名的民间文艺学家史蒂斯· 汤普森创造的 民间文学分类体系,是指民间故事、神话、叙事诗等 叙事体裁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最小叙事单元。 “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存于传统 中的成分。要如此它就必须具有某种不寻常和动人的 力量。绝大多数母题分为三类。其一是一个故事中的 角色——众神,或非凡的动物,或巫婆、妖魔、神仙 之类的生灵,要么甚至是传统的人物角色,如像受人 怜爱的最年幼的孩子,或残忍的后母。第二类母题涉 及情节的某种背景——魔术器物,不寻常的习俗,奇 特的信仰,如此等等。第三类母题是那些单一的事 件——它们囊括了绝大多数母题。”(《世界民间故 事分类学》)
10、《枕中记》、《西游记》与佛教文化 11、莫道神仙千般好,大劫来时总难逃—— 从《封神演义》看中国道教文化 12、《金瓶梅》、《林兰香》、《醒世姻缘 传》、《红楼梦》、《再生缘》综观:中 国古代一夫多妻制家庭中的女性命运 13、《野叟曝言》:中国儒家文人的英雄神 话 14、《歧路灯》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15、《儒林外史》的士林众生相与科举文化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鉴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鉴赏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课程学时:32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一、课程性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鉴赏》作为一门重要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旨在培养阅读、欣赏与审美能力的课程。
本课程要使学生通过中国四大名著的学习,了解名著的社会背景、思想意义、审美特点以及作家的创作心理。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二、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掌握中国古典文学的常识,特别是四大名著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学艺术水平,达到能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水平。
培养学生实际鉴赏能力和对文学的领悟能力,培养人文精神。
三、教学任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牢固掌握中国四大名著的基本知识,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作品的思想意蕴、艺术特色、作家的创作风格以及作品的鉴赏方法等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教学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四、教学内容重点讲析一些四大名著的人物形象、作品的思想意蕴、艺术特色、作家的创作风格以及作品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一些经典片段,点面结合,以求对四大名著的作家作品能有全面深刻的认识。
五、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坚持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学术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中有所收获。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同时兼顾使用讨论法和练习法。
六、课程内容、重难点、课后作业与学时分配(一)理论教学部分第一章《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学时分配] 7学时[教学目的]了解:《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主旨与政治倾向。
掌握:《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分析及《三国演义》的影响。
[重点难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分析及《三国演义》的影响。
[教学内容]一、《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
二、《三国演义》的主旨与政治倾向。
三、品读易中天的《三国演义》研究。
四、《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分析。
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大纲I 课程实施细则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赏析课程名称(英文):Appreciation of works China and foreign ancient classical literature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性环节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课程代码:周学时: 4节总学时: 32节学分: 2学分先修课程:无开设专业:所有专业二、课程简介该课程是一门为广播电视编导、主持、表演、动画等艺术类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平台课程。
分为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赏析\中国现当代作品赏析以及外国经典文学作品赏析三个部分.专业培养目标:一是为学生拓宽文学知识面,大致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概貌;二是以加深学生文学素养积淀为主要目的,引导其领会最具代表性的中外文学流派及其经典作品的主要旨趣和文学特色。
授课将循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着重对诗经、楚辞、左传、史记、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唐宋八大家散文、元明散曲、明清小说中的重要作品进行思想与艺术的分析,培养学生自学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为他们的艺术实践提供必备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常识。
以国别为专题分别介绍欧洲、美洲、亚洲等各国各地区经典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并推荐相应书目、分析其相关文学特点。
对学生的价值:学生不仅得到情操陶冶和对现当代社会生活的认知,还能在语言表达方能力方面得到提高。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循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着重对诗经、楚辞、左传、史记、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唐宋八大家散文、元明散曲、明清小说中的重要作品进行思想与艺术的分析,培养学生自学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为他们的艺术实践提供必备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常识。
为学生拓宽文学知识面,大致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概貌;二是以加深学生文学素养积淀为主要目的,引导其领会最具代表性的外国文学流派及其经典作品的主要旨趣和文学特色。
古典小说赏析

中国传世古典小说赏析1.水浒传(上)2.水浒传(下)3.红楼梦(上)4.红楼梦(下)5.三国演义(上)6.三国演义(中)7.三国演义(下)8.西游记(上)9.西游记(中)10.西游记(下)11.封神演义(上)12.封神演义(下)13.聊斋志异14.儒林外史15.东周列国志(上)16.东周列国志(下)17.警世通言(上)18.警世通言(下)19.三侠五义(上)20.三侠五义(下)21.中国古代风俗小说选(一)22.中国古代风俗小说选(二)23.中国古代公案小说选(一)24.中国古代公案小说选(二)25.中国古代侠义小说选26.中国古代言情小说选27.中国古代寓言28.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选(一)29.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选(二)30.包公案狄公案31.比目鱼32.禅真逸史33.大八义34.狄公案--黄金案35.狄公案--四漆屏36.狄公案--玉珠串37.东度记38.东游记39.二刻拍案惊奇(上)40.二刻拍案惊奇(下)41.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42.飞龙全传43.浮生六记44.鼓掌绝尘45.官场现形记46.五代残唐47.混唐后传48.济公全传(上)49.济公全传(中)50.济公全传(下)51.镜花缘52.开辟演义53.前后七国志54.老残遗恨55.老残游记56.孽海花57.雷峰塔传奇58.狐狸缘59.何典60.列女传61.刘公案62.女仙外史63.拍案惊奇(上)64.拍案惊奇(下)65.歧路灯66.乾隆游江南67.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上)68.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中)69.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下)70.三刻拍案惊奇71.施公案72.世说新语译注73.太平广记74.西湖二集75.西厢记76.小八义(上)77.小八义(下)78.小五义(上)79.小五义(下)80.醒世恒言(上)81.醒世恒言(下)82.续小五义83.怡情佚史84.争春园85.世无匹86.喻世明言(上)87.喻世明言(下)88.钟馗全传89.韩湘子全传90.杨乃武与小白菜91.三遂平妖传92.鬼神传93.搜神记94.情史95.欢喜冤家96.春阿氏谋夫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小说欣赏》教学大纲
一、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中国古典小说欣赏
学时:16
学分: 1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程
适用范围:本大纲适用于非专业性公选课。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介绍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演进,介绍各个历史时期,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小说创作情况,帮助学生系统性地阅读经典作品,把握一些重要作品的主要内容,达到逐步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的目的。
1、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基本脉络与主要成就,对其发展演变轨迹有明晰的了解。
2、引导学生阅读、鉴赏和分析评价中国古典小说代表作品,使他们初步具备从事古典小说鉴赏与研究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学史观,正确对待祖国丰富的文学遗产,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感情的熏陶感染,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文学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人文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课时安排
第一讲中国古典小说概论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古典小说的概念与发展分期
[教学难点与重点] 小说的起源与分期
[教学内容] 一、小说的概念二、小说的起源三、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分期第二讲中国古典小说概论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古典小说的特征
[教学难点与重点] 小说人物非典型性与描写简单性
[教学内容] 中国古典小说的特征1、小说概念的模糊性2、小说人物的非典型性3、小说描写的简单性4、小说内容的庞杂性5、小说作者的非专业性第三讲明代以前的古典小说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杰人志怪小说与唐传奇
[教学难点与重点] 唐传奇、话本的分类
[教学内容]一、魏晋南北朝的小说二、唐传奇三、宋话本
第四讲《三国演义》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三国演义的内容
[教学难点与重点] 三国演义的人物
[教学内容]一、章回小说的产生与明清小说的繁荣二、《三国演义》的主题三、《三国演义》的人物
第五讲《水浒传》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全面了解《水浒传》
[教学难点与重点] 《水浒传》的性质
[教学内容]一、《水浒传》的性质二、关于“逼上梁山” 三、宋江形象的美学意义
第六讲《西游记》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西游记》的主题与人物
[教学难点与重点] 如何评价《西游记》的浪漫主义
[教学内容]一、《西游记》的思想内容二、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三、孙悟空与唐僧的形象
第七讲《聊斋志异》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与重点] “孤愤?”与“狐鬼世界”
[教学内容]一、蒲松龄其人其书二、狐鬼世界与现实社会三、名篇欣赏
第八讲《红楼梦》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红楼梦》的人物与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与重点] 《红楼梦》的独特写作艺术
[教学内容]一、关于作者与版本二、《红楼梦》主题论三、《红楼梦》人物论
四、关于“红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自学和讨论为辅。
(2)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在教学当中使用或者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复杂的事件叙述简单化,将相关的背景材料图像化,将含蓄的意境意象直观化,增加教学的启发性和趣味性,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网上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3)组织研讨式教学、写小论文。
注意课堂讨论的开展,以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及自主学习意识,注重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考试方式:考查
五、教学参考书: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通用教材:中国古典小说鉴赏(焦垣生张蓉)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