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名著鉴赏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鉴赏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鉴赏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07 —20 08 学年第二学期)

课号:054D08AGX 课程名称:中国古典小说名著鉴赏改卷教师:

学号:072130725 姓名:章璐得分:

同源不同流

--杜十娘与王美儿从良之路试析

“可怜一片无暇玉,误落风尘花柳中”。无数个绝代佳人用上苍赋予的美丽与智慧向自己悲惨的命运发出呐喊,然而可惜的是自古红颜多薄命,更何况是地位如此卑下的妓女?从良是她们脱离苦海的唯一机会,那从良就真的都能有个美满幸福的结局吗?用《卖油郎独占花魁》中刘四娘的话来概括“有个真从良,有个假从良,有个苦从良,有个乐从良,有个趁好的从良,有个没奈何的从良,有个了从良,有个不了的从良”,下面我们就用杜十娘与王美儿的从良经历来进行分析。

首先要提的是她们从良之后的结果比较。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陨身大江,这是个悲剧的结束。王美儿从良嫁夫之后,团聚一堂是圆满的归宿。那么同为花魁娘子的二人,为何最后结果却有天差地别呢?

我认为第一是出生不同。王美儿出身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有美好的童年,受过良好的教育,为当地一有名的才女。杜十娘自幼卖入娼门,左右所学皆卖笑之才,没有结果过正统细致的教育。知识一词,有知才能有识,知之越多所识也就越多,从《三言二拍》中可以读出王美人比杜十娘考虑的更周全,更细致,思维也更沉稳,更加的谨慎。而杜十娘却颇有风流之名,号称“坐中若有杜十娘,斗宵之量饮千觞”可见一般,风流之人必思风流之事,由此可见从性格表现上来说杜十娘比王美人更容易冲动,更容易将自己陷入对美好未来的幻想之中,所以在她们选择从良对象的时候,杜十娘是有冲动的因素在里面,于是就有了一遇风流的李甲便“甚有心向他”,然后更到“向无他志”;而王美人则不同,思想更全面,考虑的更多,于是在遇到秦重之后,依旧过着“朝欢暮乐真个口厌肥甘,身嫌锦绣”的生活,只有“每遇不如意之处,或是子弟们任情使性,吃醋挑槽,或自己病中醉后,半夜三更,没人疼热,就想起秦小官人的好处来”,之后更是到了一年之后才定下从良嫁与秦重之意。可见王美儿的选择比杜十娘更理性,杜十娘更具备感性。

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各自选择对象的特点。李甲,浙江绍兴人,父为李布政,自幼读书,却未能考取登科,“援例入杯雍”,好一个援例,点明了李甲不学无术,是靠父亲的权钱才能入京读书求学。此类人一旦脱离了父亲的管束,独自在京城,不免会成为一斗犬逐鹰,眠花宿柳之徒,李甲亦如此。他具备了一切浪荡子弟的特点:好逸恶劳,头脑简单,遇事无谋,胆小如鼠,如此也见罢了,倘若老爹放手不问,倒也能安享浪荡的一生,可惜老爷是个不大不小的布政,此类官员对子弟的期望最高,相应的管理也颇严,故李甲“闻知老爷在家发怒,越不敢回家”。总的来说李截不是一个能担当责任的人,应了一句话“贪财怕死好面子”,所以在回家的路上听闻孙富的挑逗即有出卖十娘之意,可以说十娘所托非人。而秦重呢,母亲早丧,被父所卖过继他人,历尽人伦之伤,为人老实本分,所以才会拒绝兰花的勾搭,被小人排挤赶出朱家,但离开朱家之后更能体现出他的本质,老实,勤奋,为人厚道,所以卖油的小生意红火异常,而且此人重情感,所以离开朱家之后才会在“盛油的桶儿,一面大大写个“秦”字,一面写“汴梁”二字”,虽被父亲卖出,但最后还是到天竺找回父亲。这样的一个人,可以说是非常重感情,几年积攒下来的银去一夜风流,却是愿意以小厮的打杂一夜,但仍旧把王美儿做心中的女神。这样的人老实厚道,王美儿以之托付终生,可以说是找到为后面的幸福生活找到了依靠。

下面我们来谈谈实质的婚姻,在古代礼教社会之下,没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婚姻是难被认同的,特别是一些有权势之家。李甲与杜十娘是没有真正的结成夫妻的,所以在礼教甚严的时代,他是没有胆子把一个妓女妻子带回家的,也就为后来转卖预埋了伏笔。而秦重娶王美儿则是有王美儿父母的同意和祝福的,这二者之间是有本质的区别的。这也注定了他们之后的结果不同。

最后我们来说说感情,先看看李甲,一个混迹风流花巷的浪荡公子,一个有钱的富家子弟,他对杜十娘更多的是玩弄,地位的悬殊,让他不会对一个妓女投入真的感情,十娘对他来说不过是一个没有玩厌的玩具,只是贪恋她的美色而已。否则在他还有金钱的时候为何没有动把她赎出青楼的念想呢。即使是在回乡的途中,还不忘寻欢作乐,让十娘为他弹唱跳舞。他对十娘的感情不过是一段贪恋而已,不可能为了十娘放弃家世,也不可能因为十娘而忤逆父亲。所以之后即使没有孙富的出现,李甲也会因十娘的年长色衰而抛弃她。所以十娘的命运在她选择李甲的一刹那就已经注定。在看看秦重和王美儿,同样的汴梁出生,同样的天涯苦命人。秦重对王美儿是把她当心目中的女神,有仰慕,有尊重,更有一颗真真的爱恋之心。说秦重是王美儿的真命天子也不为过。门当户对的一对,最终也终于幸福的结尾,这点李甲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给十娘的。

冯梦龙用清晰的笔调,点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也用隐晦的笔调写出了她们结果不同的原因。总的分析来说:杜十娘和王美儿同样是可怜的落魄之人,却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原因,最后有了不同结果。但毕竟在那样的历史环境之下,只能说十娘太多天真,不够现实,错,错,错啊!缘分天注定,能向王美儿这样的幸运之人又能有几个呢?

中国古代古典小说目录大全

中国古代古典小说目录大全 小说?白话小说 《西游记》明?吴承恩100回.〔明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刊本〕《水浒传》明?施耐庵、罗贯中100回.〔天都外臣序本〕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120回.〔清康熙毛宗岗修订本〕 《红楼梦》清?曹雪芹、高鹗120回.〔程乙本〕 《喻世明言》明?冯梦龙辑40回.〔涵芬楼排印本〕 《警世通言》明?冯梦龙辑40回.〔涵芬楼排印本〕 《醒世恒言》明?冯梦龙辑40回.〔衍庆堂翻刻本足本〕 《初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40回.〔日本内阁文库藏本〕 《二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42回.〔尚友堂重刊本〕 《三刻拍案惊奇》19回.〔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 《型世言》明?陆人龙40回.〔奎章阁本〕 《花月痕》清?魏秀仁56回.〔通行本〕 《官场现形记》清?李宝嘉60回.〔通行本〕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清?吴趼人108回.〔上海广智书局本〕《糊涂世界》清?吴趼人12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瞎骗奇闻》清?吴趼人8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发财秘诀》清?吴趼人10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劫馀灰》清?吴趼人16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说岳全传》清?钱彩80回.〔金氏余庆堂刻本〕 《说唐》清?无名氏66回.〔通行本〕

《说唐后传》55回.〔姑苏绿慎堂藏板本〕 《说唐三传》清?中都逸叟编次90回.〔通行本〕 《薛刚反唐》清?如莲居士100回.〔通行本〕 《绣鞋记》清?乌有先生20回.〔通行本〕 《海上花列传》清?韩庆邦64回.〔通行本〕 《平山冷燕》佚名20回.〔通行本〕 《赛花铃》清?白云道人16回.〔通行本〕 《九命奇冤》清?吴趼人36回.〔通行本〕 《狐狸缘全传》22回.〔通行本〕 《二度梅全传》清?天花主人40回.〔通行本〕 《情梦柝》清?蕙水安阳酒民20回.〔通行本〕 《老残游记》清?刘鹗20回.〔通行本〕 《品花宝鉴》清?陈森编62回.〔通行本〕 《绿野仙踪》清?李百川100回.〔通行本〕 《飞龙全传》清?吴璇60回.〔崇德书院本〕 《隋唐演义》清?褚人获100回.〔通行本〕 《杨家将》清?佚名50回.〔通行本〕 《呼家将》清?佚名40回.〔通行本〕 《济公全传》清?郭小亭240回.〔通行本〕 《熊龙峰四种小说》明?熊龙峰刊4回.〔日本内阁女库藏本〕《京本通俗小说》7回.〔缪荃悄刻本〕 《宜春香质》明?醉西湖心月主人20回.〔明崇祯笔耕山房刊本〕

《中国古代文学史ⅠⅡ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ⅠⅡ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发展规律,进行必要的基本训练,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为今后胜任古文的教学与研究打好基础。 The course aims to enable students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velopment ven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to understand the basic theory and law of development,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on and appreciation ability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reading,to cultivate better a aesthetic ability and humanistic literacy,to lay a better foundation for further teaching and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2.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之关联 (1)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轨迹,熟悉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各个阶段的重要作家、重要作品以及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发展规律。

课程教学目标2:使学生具备阅读和鉴赏中国古代文学各种文体作品的能力,为今后胜任古诗文教学和古代文学研究打好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具备较为深厚的人文底蕴。 (2)本课程主要支持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指标2-2: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有积极的情感和乐观的精神。 毕业要求指标3-1:系统扎实地掌握语言和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其发展历史和前沿问题,能够应用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解释语言和文学现象。 毕业要求指标3-3:了解基本的学习科学的相关知识,能够将其综合应用于教育实践中。(3)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矩阵关系(参见表1) 表1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的矩阵关系 3.课程各章对教学目标的支撑及学时安排(参见表2) 本课程内容分三个阶段(二秋、二春、三秋三个学期)进行教学,理论教学共112个学时,各教学章节、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及学时安排如下: 表2 课程各章对教学目标支撑及学时安排一览表

中国百部名著书目

中国百部经典名着 哲学宗教 《周易》殷商佚名——中华文化之本源 《道德经》春秋老子——道学之精髓,哲学之先本 《论语》春秋孔子——儒家文化之起源 《墨子》战国墨子——古代劳动者的哲学“圣经” 《孟子》战国孟子——剖析“仁爱”精髓的亚圣之作《庄子》战国庄子——彰显道家浪漫主义思想的巨着《荀子》战国荀子——以儒家为本,兼采百家之长 《韩非子》战国韩非——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之作 《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兼容并蓄的杂家经典 《淮南子》西汉刘安——以道学为基,兼合百家之长《论衡》东汉王充——中国历史上不朽的无神论着作《抱朴子》东晋葛洪——构建道教神仙理论体系的巨着《传习录》明王阳明——宋明心学集大成之作 《明夷待访录》明末清初黄宗羲——呼唤民主政体的思想启蒙专着 《日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基石历史地理 《左传》春秋左丘明——中国史学叙事传统的奠基之作《国语》战国佚名——中国现存最早的国别体专着 《史记》西汉司马迁——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东汉班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三国志》西晋陈寿——三国并叙的断代史专着 《华阳国志》东晋常璩——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专着《后汉书》南朝范晔西晋司马彪——专注于东汉史的纪传体着作 《洛阳伽蓝记》北朝杨炫之——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记述城市寺院的专着 《水经注》北朝郦道元——集六朝地志之大成 《史通》唐刘知几——中国现存最早的史学理论专着《大唐西域记》唐玄奘、辩机——中世纪中南亚地区最权威的史地文献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徐霞客游记》明徐弘祖——中国最早的日记体游记专着《海国图志》清魏源——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着作 诗词散文 《诗经》春秋佚名——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尚书》春秋战国佚名——中国现存最早的散文总集《楚辞》西汉刘向——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陶渊明集》东晋陶渊明——开田园风先河的诗文合集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百部】全套完整版)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百部】pdf 书 目 (全套完整版) 1. 山海经(晋)郭璞注(西汉)刘歆编 509 KB 2. 官场现形记(清)李宝嘉 6.04 MB 3. 红楼梦(清)曹雪芹 高鄂 9.58 MB 4. 东周列国志(明)冯梦龙(清)蔡元放 8.22 MB 5. 宋词三百首(清)朱祖谋 1.75 MB 6. 苏轼全集(宋)苏轼 14.30 MB 7. 容斋随笔(宋)洪迈 17.00 MB 8. 隋唐演义(清)褚人获 7.80 MB 9.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 6.35 MB 10. 先秦时期官训(现代)唐河 王文祥 33.58 MB 11. 闲情偶寄(清)李渔 5.99 MB 12. 韩愈全集(唐)韩愈 3.28 MB 13. 水浒传(明)施耐庵 8.65 MB 14. 中山狼(明)康海 1.25 MB 15.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 5.43 MB 16. 西游记(明)吴承恩 8.76 MB 17. 英烈传(明)郭勋 3.66 MB 18. 十八家诗抄(清)曾国藩 8.69 MB 19. 诗品(梁)钟嵘 1.52 MB 20. 智囊全集(明)冯梦龙 11.60 MB 21.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等 2.29 MB 22. 杜甫全集(唐)杜甫 3.82 MB 23. 古文观址(清)吴楚材 吴调侯 2.02 MB 24. 周易(商)姬昌 1.71 MB 25. 史记(西汉)司马迁 993 KB 26. 左氏春秋(先秦)左丘明 3.28 MB 27. 白居易全集(唐)白居易 7.74 MB 28. 史通(唐)刘知几 1.62 MB 29. 唐诗三百首(清)蘅塘退士 1.02 MB 30. 阅微草堂笔记(清)纪昀 14.3 MB 31. 汉赋(西汉)司马相如 张衡 等 715 KB 32. 李白全集(唐)李白 2.96 MB 33.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清)吴研人 4.43 MB

中国古典小说鉴赏(沈鸣鸣版)2019尔雅答案

…………………………………………………^_^………………………………………………… 1.1 1 【单选题】“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是谁的观点?( ) 答案:王国维?A、梁启超 ?B、胡适 ?C、鲁迅 ?D、王国维 2 ?【单选题】“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 请问是谁的观点? 答案:鲁迅?A、梁启超 ?B、胡适 ?C、鲁迅 ?D、王国维 3 【多选题】《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其中包括( )。ABD ?A、阴阳家 ?B、名家 ?C、兵家 ?D、纵横家 4 【判断题】1904年林传甲编中国文学史,对古典小说完全排斥。 ( ) 答案:√5 【判断题】胡适认为所谓《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乌有先生亡是公”,即假托的名字。 ( ) 答案:×

1.2 1 【单选题】以下哪一部不属于唐代传奇?( ) 答案:《错斩崔宁》 ?A、《长恨歌传》 ?B、《错斩崔宁》 ?C、《虬髯客传》 ?D、《聂隐娘传》 2 【单选题】以下小说中题材类型不同的一部是( ) 答案:《世说新语》 ?A、干宝《搜神记》 ?B、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C、《世说新语》 ?D、《聊斋志异》 3 【多选题】以下属于爱情主题的唐传奇有( )。答案:《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 ?A、《枕中记》 ?B、《莺莺传》 ?C、《李娃传》 ?D、《霍小玉传》 4 【判断题】凌濛初编撰了“三言”、冯梦龙编撰了“二拍”等小说集,开创了全新的文人拟话本小说。 ( ) 答案:错误 1.3 1 【单选题】“中国文学史上何尝没有代表时代的文学?但我们不应向那‘古文传统史’里去寻,应该向那旁行斜出的‘不肖’文学里去学。因为不肖古人,所以能代表当世。”请问这是谁的观点?( ) 答案:胡适 ?A、梁启超 ?B、胡适 ?C、鲁迅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1. (4分)《登楼赋》的作者是()。 ? A. 王粲 ? B. 赵壹 ? C. 弥衡 ? D. 蔡邕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2.2 赋 收起解析 答案 A 解析 2. (4分)《与山巨源绝交书》的作者是()。 ? A. 阮籍 ? B. 嵇康 ? C. 山涛 ? D. 向秀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2.1 诗 收起解析 答案 B 解析 3. (4分)《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是鲁国人()所作。 ? A. 公羊高

? B. 谷梁赤 ? C. 左丘明 ? D. 司马迁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1.2 文 收起解析 答案 C 解析 4. (4分)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有“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一语,此句用“沧海桑田”故事,这一典故出自哪里? ? A. A《庄子》 ? B. B《世说新语》 ? C. C《抱朴子》 ? D. D《神仙传》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3.1 诗 收起解析 答案 D 解析 5. (4分)《陇头歌辞》其一: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A流离是描述诗人飘泊天涯,四海为家 ? B. B陇头即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 C. C陇西多悲苦思乡之诗

? D. D以陇头流水比喻自己远离家乡,身不由已。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2.1 诗 收起解析 答案 A 解析 6. (4分)“洛阳纸贵”的典故指的是()的《三都赋》。 ? A. 谢脁 ? B. 谢灵运 ? C. 鲍照 ? D. 左思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2.1 诗 收起解析 答案 D 解析 7. (4分)汉代任官采用“察举”与()制度。 ? A. A征辟 ? B. B科举 ? C. C考试 ? D. D推荐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1.1 诗 收起解析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常识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常识 1、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 2、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不少于5人)“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4、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鲁宾逊这部作品叫《鲁宾逊漂流记》。 5、““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武松的故事。 6、古代的“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7、著名作家郭沫若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对联称赞了一位借“写鬼写妖”来“刺贪刺虐”的清代名家,请你写出这位清代名家的姓名蒲松龄。他的一部著作《聊斋志异》。 8、《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9、《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10、“群英会中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 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 11、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 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是诸葛亮擒的孟获。共七擒七纵,是谈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征服心理,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 12、“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 《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13、《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关羽,斩了曹操手下的主六将,因为这六人阻挡他寻找大哥刘备的去路。 14、“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15、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表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16、《三国演义》中“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孙权;诸葛亮 _。 17、《三国演义》中,你最欢地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中国百部名著书目

中国百部名著书目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中国百部经典名着 哲学宗教 《周易》殷商佚名——中华文化之本源 《道德经》春秋老子——道学之精髓,哲学之先本 《论语》春秋孔子——儒家文化之起源 《墨子》战国墨子——古代劳动者的哲学“圣经” 《孟子》战国孟子——剖析“仁爱”精髓的亚圣之作 《庄子》战国庄子——彰显道家浪漫主义思想的巨着 《荀子》战国荀子——以儒家为本,兼采百家之长 《韩非子》战国韩非——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之作 《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兼容并蓄的杂家经典 《淮南子》西汉刘安——以道学为基,兼合百家之长 《论衡》东汉王充——中国历史上不朽的无神论着作 《抱朴子》东晋葛洪——构建道教神仙理论体系的巨着 《传习录》明王阳明——宋明心学集大成之作 《明夷待访录》明末清初黄宗羲——呼唤民主政体的思想启蒙专着《日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基石 历史地理 《左传》春秋左丘明——中国史学叙事传统的奠基之作 《国语》战国佚名——中国现存最早的国别体专着 《史记》西汉司马迁——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东汉班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三国志》西晋陈寿——三国并叙的断代史专着 《华阳国志》东晋常璩——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专着 《后汉书》南朝范晔西晋司马彪——专注于东汉史的纪传体着作《洛阳伽蓝记》北朝杨炫之——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记述城市寺院的专着 《水经注》北朝郦道元——集六朝地志之大成 《史通》唐刘知几——中国现存最早的史学理论专着 《大唐西域记》唐玄奘、辩机——中世纪中南亚地区最权威的史地文献《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徐霞客游记》明徐弘祖——中国最早的日记体游记专着 《海国图志》清魏源——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着作 诗词散文 《诗经》春秋佚名——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尚书》春秋战国佚名——中国现存最早的散文总集 《楚辞》西汉刘向——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陶渊明集》东晋陶渊明——开田园风先河的诗文合集 《文心雕龙》南朝刘勰——中国古代最系统的文学理论专着 《文选》南朝萧统——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 《李太白集》唐李白——将浪漫主义推向极致的诗歌集 《杜工部集》唐杜甫——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最高峰 《昌黎先生集》唐韩愈——“文起八代之衰”的典范之作 《河东先生集》唐柳宗元——寄意山水的古代散文经典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鉴赏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07 —20 08 学年第二学期) 课号:054D08AGX 课程名称:中国古典小说名著鉴赏改卷教师: 学号:072130725 姓名:章璐得分: 同源不同流 --杜十娘与王美儿从良之路试析 “可怜一片无暇玉,误落风尘花柳中”。无数个绝代佳人用上苍赋予的美丽与智慧向自己悲惨的命运发出呐喊,然而可惜的是自古红颜多薄命,更何况是地位如此卑下的妓女?从良是她们脱离苦海的唯一机会,那从良就真的都能有个美满幸福的结局吗?用《卖油郎独占花魁》中刘四娘的话来概括“有个真从良,有个假从良,有个苦从良,有个乐从良,有个趁好的从良,有个没奈何的从良,有个了从良,有个不了的从良”,下面我们就用杜十娘与王美儿的从良经历来进行分析。 首先要提的是她们从良之后的结果比较。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陨身大江,这是个悲剧的结束。王美儿从良嫁夫之后,团聚一堂是圆满的归宿。那么同为花魁娘子的二人,为何最后结果却有天差地别呢? 我认为第一是出生不同。王美儿出身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有美好的童年,受过良好的教育,为当地一有名的才女。杜十娘自幼卖入娼门,左右所学皆卖笑之才,没有结果过正统细致的教育。知识一词,有知才能有识,知之越多所识也就越多,从《三言二拍》中可以读出王美人比杜十娘考虑的更周全,更细致,思维也更沉稳,更加的谨慎。而杜十娘却颇有风流之名,号称“坐中若有杜十娘,斗宵之量饮千觞”可见一般,风流之人必思风流之事,由此可见从性格表现上来说杜十娘比王美人更容易冲动,更容易将自己陷入对美好未来的幻想之中,所以在她们选择从良对象的时候,杜十娘是有冲动的因素在里面,于是就有了一遇风流的李甲便“甚有心向他”,然后更到“向无他志”;而王美人则不同,思想更全面,考虑的更多,于是在遇到秦重之后,依旧过着“朝欢暮乐真个口厌肥甘,身嫌锦绣”的生活,只有“每遇不如意之处,或是子弟们任情使性,吃醋挑槽,或自己病中醉后,半夜三更,没人疼热,就想起秦小官人的好处来”,之后更是到了一年之后才定下从良嫁与秦重之意。可见王美儿的选择比杜十娘更理性,杜十娘更具备感性。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鉴赏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创作背景]这是王勃供职长安时写的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因送别对象赴蜀地做官,诗中表现出的气象与一般送别诗不同。 [鉴赏步骤] 首联点明送别之处和友人即将宦游之地,背景苍茫,气势雄伟,渲染出送别的气氛,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颔联写对友人的安慰,动之以情,说你我同是宦游之人,离别在所难免。 颈联写对友人的鼓励,喻之以理。其妙处:既申述了作者对离别的看法,又揭示了人生的道理,情理兼融,富有概括性;一扫一般离别诗中的悲凄情调,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情怀;化用曹植诗句,但较之更精炼更含蓄。 尾联写对友人的劝勉,劝他不要在分手的岔路口,象小儿女一样流泪沾巾。 [写作特色] 全诗以"离别意"为诗眼,分别抒写了送别时对友人的安慰、鼓励、劝勉等不同的感情层次,境界开阔,情调高朗,表现出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 从章法来看,首联扣住题意,颔联加以承接,颈联转出新意,尾联就题结束,完全符合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规则。从韵律来看,全诗押平声韵,首句入韵,平仄安排也基本符合律诗要求。可见这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五言律诗。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思想内容]《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征战军旅之事。此诗抒写报国立功的慷慨之气。 [鉴赏步骤] 首联交代从军的原因。战争由敌人入侵引起,而且烽火已传到京城,说明军情紧急;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心情自然不能平静,产生从军报国的念头。这为全诗定下豪迈雄放的基调。颔联写出师场面的威武。"牙璋"、"铁骑"连同上下文中的"烽火"、"军旗"、"战鼓",是古代战争题材不可或缺的意象;"凤阙"、"龙城"象征敌我双方,空间跨度大;"辞"、"绕"表明用兵神速。 [鉴赏步骤] 颈联写战斗场面的激烈。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表现:大雪纷飞,军旗上的彩画为之暗淡;北风怒吼,夹杂着进军的战鼓声。这一联写战斗激烈,不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意象来暗示。 尾联以书生投笔从戎作结,进一步表现了报国立功的思想情怀。 从军行 [写作特色] 这首边塞诗没有正面描写环境的艰苦和战斗的激烈,而是集中歌咏青年书生投笔从戎、报效祖国的尚武精神和壮烈情怀。 对仗工整,节奏鲜明,语调刚健,笔势飞动,充分表现了强烈的书生意气和饱满的爱国热情。

中国古典名著读后感

中国古典名著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中国古典名著百部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 论语 尚书 李商隐集 浮生六记左传白居易集随园诗话孽海花 东周列国志杜牧集 古文观止礼记 诗经晏子春秋孟子唐诗三百首 国语诗品 李白集老残游记 幽梦影三略 官场现形记孝经 红楼梦吕氏春秋 周易族聚落宋词三百首 战国策文心雕龙 杜甫集包公案 菜根谭西游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大学

陶庵梦忆汉书 荀子花庵词选 人间词话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 2014-02-2007:49 一、儒学类 《周易》(上古·伏羲) 《论语》(春秋·孔子) 《孟子》(战国·孟轲) 《大学》(西汉·戴圣) 《中庸》(西汉·戴圣) 《吕氏春秋》(秦·吕不韦等)二、史书类 《尚书》(春秋·孔子) 《春秋左传》(鲁·左丘明)《战国策》(西汉·刘向)《史记》(西汉·司马迁)《资治通鉴》(宋·司马光)三、释道类 《老子》(春秋·李耳)

《庄子》(战国·庄周)四、兵书类 《六韬》(西周·姜望)《孙子兵法》(春秋·孙武)《鬼谷子》 《三略》(黄石公) 《三十六计》 四、处世类 《三字经》(宋·王应麟)《百家姓》(宋·佚名)《千字文》(梁·周兴嗣)《经世奇谋》(明·俞琳)《小窗幽记》 《围炉夜话》 《菜根谭》(明·洪应明)《呻吟语》(明·吕坤)《增广贤文》(清·周希陶)六、诗文类 《诗经》(西周·佚名)《楚辞》(西汉·刘向)

《花间集》(五代·后蜀·赵崇祚)《唐宋八大家文钞》 《唐诗三百首》(清·蘅塘退士选)《宋词三百首》(清·上疆村民选)《元曲三百首》(姚崇选) 《古文观庄》(清·吴楚材、吴调候)《焚书》(明·李贽) 七、戏曲类 《西厢记》(元·王实甫) 《牡丹亭》(明·汤显祖) 《桃花扇》(清·孔尚任) 八、医学、方术类 《黄帝内经》(上古·太古真人)《渊海子平》(宋·佚名) 《黄帝宅经》(佚名) 《冰鉴》(清·曾国藩) 《摄养枕中书》 九、笔记、文论类 《山海经》 《容斋随笔》(宋·洪迈) 《阅微草堂笔记》(清·纪昀)《诗品》(南朝·梁·钟嵘) 《人间词话》(清·王国维) 十、语言文字类 《说文解字》(汉·许慎)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阅读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阅读 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_____. 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_____。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_____。 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_____,“美玉无暇”指的是_____。 4.“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_____之手。 5.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_____;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_____一事。 6.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_,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________。 7.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著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1)_____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2)_____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8.《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还有一位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_____,这部作品是《_____》。 9.“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_____。 10.《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_____.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________ 11.“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作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________。

中国古代小说史

绪论 一.中国古代小说史可分为准备期(远古先秦两汉)、成熟期(魏唐)、繁荣期(明)、高峰期(清初至清中叶中叶)、演进期(清末)。 二.中国古代小说有文言小说、白话小说两大系统。 三.中国古代小说题材可分为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公案侠义、人情世态、讽刺谴责、灵怪神魔这六大类,又可归为讲史、世情、神魔三大类。 第一章志怪传奇小说 第一节概述 一、什么是志怪传奇小说:古小说的一种,以记载神鬼怪异故事以及人的异行幻梦为主要内容的小说。 二、志怪传奇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萌芽和形成(先秦两汉)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演变期(唐)萧条期(宋元)复兴兴盛和终结(明清)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一、魏晋时期志怪小说繁荣的原因:A社会动乱人民幻想的寄托。B宗教迷信盛行C谈风盛行。 二、《搜神记》干宝(神仙鬼怪法术)、《博物志》张华(山川地理异物神话)、《拾遗记》王嘉(历史遗闻佚事仙山灵物,想象丰富语言雅畅)--作者、作品内容。 三、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思想内容:A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统治阶级的凶残荒淫,表现人民的反抗精神。《干将莫邪》《韩凭夫妇》代表.B歌颂纯真美好爱情,对婚姻自由的追求《紫玉韩重》.C对和平幸福的渴求.《桃花源》 四、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在小说史上的意义:艺术成就(A加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丰富性,情节曲折多变,表现手法富于现实性B赋予描述对象人性和音容笑貌C初步注意了场面人物动作语言进行细节性的描写渲染,以衬托人物性格.)意义(具有更多的小说因素,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唐传奇,为白话小说,戏剧提供丰富的神怪故事素材.为后代小说积累了一定的艺术经验.) 第三节唐代传奇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知识点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知识点 1、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 2、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不少于5人)“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4、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鲁宾逊这部作品叫《鲁宾逊漂流记》。 5、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保尔,作品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武松的故事。 7、古代的“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8、著名作家郭沫若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对联称赞了一位借“写鬼写妖”来“刺贪刺虐”的清代名家,请你写出这位清代名家的姓名蒲松龄。他的一部著作《聊斋志异》。 9、《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10、《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11、“群英会中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 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 12、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 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是诸葛亮擒的孟获。共七擒七纵,是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心理征服,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 13、“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 《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14、《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关羽,斩了曹操手下的主六将,因为这六人阻挡他寻找大哥刘备的去路。 15、“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16、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表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17、《三国演义》中“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周瑜;诸葛亮。

中国古代文学名作鉴赏作业

真正的伟大是各个方面都优秀 “三代一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首先我觉得王国维把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看做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并且将他们的思想、人品,学问,才华,待人接物,做事立身,处世原则等等方面, 他们都是非常值得人们尊敬和学习的,所以才能称之为伟大。一个人的作品只是表象,我们更多地是能从他们的作品中读懂一个人,读出他们的故事,领悟他们的伟大。 首先我们来谈谈屈原。先秦时期,楚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以其高尚的爱国 主义情操和忧国忧民、正直高洁的人格品质,对后世的文人士子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们先来看看屈原作品的优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这句话是大家用的最多的,知名度最高的了吧。“悲莫愁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这句话可以说也是名句了,讲的是:世上生离死别啊最悲伤,获得新的知 心人啊最令人欢畅。“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这个浅显易懂吧,屈原从他的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情怀深深的打动着我。 但是屈原能被人们记住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的品质:爱国忧君,忠贞不渝。屈原的爱国情怀,主要表现在他对故土的热爱,对国君的忠贞以及振兴国家的责任感上。诗人屈原鞠躬尽瘁,以楚国国事为重——在朝时 ,正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所载“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而且在他的作品中也表现出“乘 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的行为,又如他的诗中自言:“忽奔走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通过这样的方式 ,实现强国富民;但是屈原遭受谗言被放逐,然而他仍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唯将君国的命运系于心中——“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他虽然 被诽谤,但是他依然爱国。这也是千百年来屈原一直能够得到后世文人士子敬重和效 法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屈原的不仅作品非常好,而且做人的品质更是值得后人敬仰的,所以称之为伟大。 我们再来谈陶渊明,首先我们想到的一定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吧。在中学《语文》课本有《五柳先生传》一文,我们当时还背诵了。这篇传记是作者的自比,借虚构的艺术形象,公开表示与统治阶级的决裂、对当时混浊社会的鄙弃。这正是陶渊明人格精神的重要体现。还有《归去来兮》“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是陶渊明内心的写照。来看看名人对他的评价吧。“宽心应是酒,谴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这是伟大诗人杜甫对他的评价。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

中外经典名著1000部

《中外经典名著1000部》由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和青苹果数据中心策划制作, 是中国一部最大、最全的文学宝库之一,12张光盘共收录中外文学名著1000部,汇集了古今中外历代文学珍品和各个时期著名文豪及经典名著。内容包括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中国文学巨匠名著、世界有影响的外国文学名著及各类名人文学传记,将千部图书浓缩于12张CD光盘之中,是研究中外文学及欣赏的绝好资料,具有极强的收藏价值。在电脑上随时点击即可阅读,并且可以任意进行全文检索,对不同读者的欣赏、学习、研究提供极佳的环境。,携带方便,是案头必备之书库。 cd-1《中国古典名著百部》 诗经、论语、孟子、周易、老子、庄子、孙子兵法、韩非子、商君书、墨子、吕氏春秋(上下)、周礼、仪礼、礼记、贞观政要(上下)、焚书(上下)、史记(1-6)、曲品、人间词话、诗品、文心雕龙、容斋随笔、沧浪诗话、桃花扇、西厢记、窦娥冤、牡丹亭、徐霞客游记(1-4)、梦溪笔谈(1-3)、楚辞、婉约词、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拍案惊奇(上中下)、二刻拍案惊奇(上中下)、警世通言(上下)、醒世恒言(上下)、喻世明言(上下)、东周列国志(1-4)、西游记(1-4)、水浒全传(1-4)、三国演义(1-4)、红楼梦(1-4)、聊斋志异(1-4)、儿女英雄传(1-4)、老残游记(上下)、孽海花(上下)、官场现形记(1-4)、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1-4)、好逑传(上下)。 cd-2《世界名著百部》 乌托邦、威尼斯商人、简.爱(上下)、唐璜(上中下)、呼啸山庄(上下)、鲁滨逊飘流记(上下)、双城记(上下)、恋爱中的女人(上中下)、新工具、政府论(上下)、浮士德(上下)、少年维特的烦恼、希腊神化故事、战争论(上中下)、幻灭(上中下)、欧叶妮.格朗台、邦斯舅舅(上下)、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上下)、漂亮朋友(上下)、娜娜(上下)、包法利夫人(上下)、基督山伯爵(1-4)、茶花女(上下)、巴黎圣母院(上中下)、拿破伦法典、人是机器、社会契约论、父与子(上下)、罪与罚(上下)、安娜.卡列宁娜(上中下)、上尉的女儿(上下)、复活(上中下)、死魂灵(上下)、童年、我的大学、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上下)、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老人与海、家(1—4)、嘉莉妹妹(上下)、伊索寓言、理想国、政治学、安徒生童话(1-4)、牛虻(上下)、唐吉诃德(上中下)、世界人权宣言、妇女宣言、汉穆拉比王法典、性爱与文明、论神、太阳城、忏悔录。 cd-3《中国古典名著新百部》 荀子、屈原集、李白集、杜甫集、离魂记、柳毅传、霍小玉传、李娃传、莺莺传、苏轼传、李清照集、碾玉观音、封神演义(1-4)、禅真逸史(上下)、今古奇观(上中下)、杨家将、情史(上中下)、型世言(上下)、石点头、隋唐演义(1-4)、说唐全传:说唐前传、说唐全传:说唐后传、说唐全传:说唐三传、说岳全传(上中下)、绿野仙踪(1—4)、儒林外史(上中下)、歧路灯(上中下)、醒世姻缘传(1—4)、阅微草堂笔记(上中下)、镜花缘(上下)、济公全传(1—4)、荡寇志(1—4)、花月痕、施公案(1—6)、狄公案(武则天四大奇案)、三侠五义(上中下)、小五义(上中下)、彭公案(1—5)、海国图志(上下)、海上花列传、绿牡丹、平山冷燕、盛世危言(上下)、九尾龟(1—4)、战地莺花录(上中下)。 cd-4《世界名著新百部》 哈姆莱特、格列佛游记、匹克威克外传(1-4)、阿格尼丝.格雷、富于想像的妇人、儿子的否定权、苹果树、吉米与绝望的女人、永远占有、新爱洛漪丝(1-6)、法尼娜.法尼尼、被遗弃的女人、苏城舞会、一个世界儿的忏悔、皮埃尔和卡蜜儿、嘉尔曼、侯爵夫人、羊脂球、戴家楼、在树林里、月色、名人传(贝多芬传)、名人传(米开朗基罗传)、名人传(托尔斯泰传)、追忆似水年华(1—7)、鬼新郎、红字、福谷传奇、白鲸(上中下)、汤姆大伯的小屋(上中下)、麦琪的礼物、爱的牺牲、马克吐温自传(上下)、美国悲剧(1—5)、最后一个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导读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导读 ——以四大名著为例 (一)概说 1.小说 小说首先是一种叙事文体,“叙事”是它最基本的属性。 小说叙事又与史传等叙事文体不同,它还具有虚构性与形象性。 小说叙事的媒介以散体语言为主。 定义:小说就是用散体语言,叙述带有一定虚构 .........................或想象成分的故事 ........,.并具有一定的形象性的书 面叙事文学 .....。 2.小说类型 小说可以分为情节小说、性格小说和心理小说。 3.章回小说 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少则十几回、几十回,多则百馀回。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作标题,称为“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每回开头以“话说”、“且说”等起叙,每回末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之类的收束语,一回叙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段落,有相对独立性,但又承上启下。这种章回体式因为符合民众的欣赏习惯,所以为明、清两代长篇小说所普遍采用。 4.章回小说的四大类型: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世情小说 历史演义:以史实为依据,同时吸收民间历史传说故事,大致按照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通过一定的审美想象与艺术虚构,运用浅近通俗的语言,来讲说历代的兴废争战之事,从中揭示朝代兴亡的经验和教训。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是《三国演义》。 英雄传奇:主要描写英雄人物的传奇事迹,目的在于展示英雄好汉的“奇情侠气、逸韵英风”。

开山之作是《水浒传》。 神魔小说:是以神(包括佛道以及民间神祇)、魔(包括所有鬼怪精灵)的出身修行、斗法飞升等为题材内容,以驰骋想象、神奇变幻见长,“幻中有真”、“幻中有趣”、“幻中有理”,变相地表现了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代表作是《西游记》。 世情小说:主要写的是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悲欢离合、世态炎凉,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开山之作是《金瓶梅》、巅峰之作是《红楼梦》。 (二)《三国演义》:兴废争战的雄伟史诗 1.罗贯中的历史观与悲剧意识 英雄史观、道德史观: 儒家“内圣外王”的理论,有志图王者,只有加强内在的德性修养,实施仁政,以民为本,才能据有天下,所谓“国君好仁,天下无敌”,“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仁人无敌于天下”等等,都意在说明“仁义”乃是夺取天下,保住君位的必备条件;反之,若行“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虽得之,必失之”。 罗贯中反复强调:“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 在小说中,他明确主张尊刘抑曹,歌颂以刘备为典范的仁君仁政,鞭挞以曹操为代表的暴君暴政,虔诚地渴望以仁义为本的刘备集团能平定奸邪纵横的浊世乱道,解民于倒悬,重建符合儒家道德理想的社会秩序。可是,历少却偏偏和他开了个玩笑,让他心目中邪恶势力的代表曹魏集团夺取了政权,统一了天下,而他倾注了一腔痴情的刘蜀集团,竟然悲惨地败亡了。残酷的历史事实对他奉为圭臬的道德理想的无情嘲弄,使他陷入了深深的悲哀和困惑中。 天命史观:朝代的兴衰,历史的循环,历史人物的命运等,都摆脱不了天命的主宰。 司马徽却笑道:“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与刘备辞行时更是说了一句:“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 第37回,写诸葛亮的好友崔平州对刘备说:“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第38回,孔明说:“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刘璋非立业之主,久后必归将军。” 第49回,赤壁之战后,孔明说:“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 第57回,孔明在荆州,夜观天文,见将星坠地,乃笑曰:“周瑜死矣。”至晓,告于玄德。玄德使人探之,果然死了。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课后题答案

1.1《红楼梦》的文学特殊性(上) 1 .最早指出《红楼梦》突破传统方法写人物的特征的是哪位作家? A、胡适 B、鲁迅 C、朱自清 D、沈从文 正确答案: B 2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主角是 A、甄士隐 B、贾琏 C、贾宝玉 D、贾雨村 正确答案: D 3 .鲁迅先生讲,自从()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正确答案: C 4 .如果我们要了解二百多年前康熙雍正乾隆这个时代封建大家庭的生活,就要看()。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正确答案: C 5 .下列不属于《红楼梦》的第一男女主人公的是 A、贾宝玉 B、王熙凤 C、林黛玉 D、薛宝钗 正确答案: B 6 .《红楼梦》之前的小说写法属于()。 A、历史主义写法 B、现实主义写法 C、古典主义写法 D、理想主义写法 正确答案: C 7 .《红楼梦》之前的小说经常弄不清作者的原因是()。 A、读者不关注作者情况 B、成书过程经常有很多人参与 C、年代太过久远 D、古代政治影响 正确答案: A

8 .我国的四大名著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正确答案:√ 9 .《红楼梦》在运用素材题材方面,已经跨进了近代小说的门槛。正确答案:√ 10 .《红楼梦》是以切实感受的事,作为小说的题材。 正确答案:√ 11 .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之中,《红楼梦》有特殊的地位,是最伟大的作品。 正确答案:√ 12 .小说《红楼梦》就是作者写自己的经历? 正确答案:× 1.2《红楼梦》的文学特殊性(下) 1 .()采用了以假存真的特殊手法。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正确答案: C 2 .惜春最后的结局是以下哪一种? A、客死他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