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导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导读

——以四大名著为例

(一)概说

1.小说

小说首先是一种叙事文体,“叙事”是它最基本的属性。

小说叙事又与史传等叙事文体不同,它还具有虚构性与形象性。

小说叙事的媒介以散体语言为主。

定义:小说就是用散体语言,叙述带有一定虚构

.........................或想象成分的故事

........,.并具有一定的形象性的书

面叙事文学

.....。

2.小说类型

小说可以分为情节小说、性格小说和心理小说。

3.章回小说

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少则十几回、几十回,多则百馀回。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作标题,称为“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每回开头以“话说”、“且说”等起叙,每回末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之类的收束语,一回叙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段落,有相对独立性,但又承上启下。这种章回体式因为符合民众的欣赏习惯,所以为明、清两代长篇小说所普遍采用。

4.章回小说的四大类型: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世情小说

历史演义:以史实为依据,同时吸收民间历史传说故事,大致按照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通过一定的审美想象与艺术虚构,运用浅近通俗的语言,来讲说历代的兴废争战之事,从中揭示朝代兴亡的经验和教训。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是《三国演义》。

英雄传奇:主要描写英雄人物的传奇事迹,目的在于展示英雄好汉的“奇情侠气、逸韵英风”。

开山之作是《水浒传》。

神魔小说:是以神(包括佛道以及民间神祇)、魔(包括所有鬼怪精灵)的出身修行、斗法飞升等为题材内容,以驰骋想象、神奇变幻见长,“幻中有真”、“幻中有趣”、“幻中有理”,变相地表现了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代表作是《西游记》。

世情小说:主要写的是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悲欢离合、世态炎凉,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开山之作是《金瓶梅》、巅峰之作是《红楼梦》。

(二)《三国演义》:兴废争战的雄伟史诗

1.罗贯中的历史观与悲剧意识

英雄史观、道德史观:

儒家“内圣外王”的理论,有志图王者,只有加强内在的德性修养,实施仁政,以民为本,才能据有天下,所谓“国君好仁,天下无敌”,“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仁人无敌于天下”等等,都意在说明“仁义”乃是夺取天下,保住君位的必备条件;反之,若行“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虽得之,必失之”。

罗贯中反复强调:“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

在小说中,他明确主张尊刘抑曹,歌颂以刘备为典范的仁君仁政,鞭挞以曹操为代表的暴君暴政,虔诚地渴望以仁义为本的刘备集团能平定奸邪纵横的浊世乱道,解民于倒悬,重建符合儒家道德理想的社会秩序。可是,历少却偏偏和他开了个玩笑,让他心目中邪恶势力的代表曹魏集团夺取了政权,统一了天下,而他倾注了一腔痴情的刘蜀集团,竟然悲惨地败亡了。残酷的历史事实对他奉为圭臬的道德理想的无情嘲弄,使他陷入了深深的悲哀和困惑中。

天命史观:朝代的兴衰,历史的循环,历史人物的命运等,都摆脱不了天命的主宰。

司马徽却笑道:“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与刘备辞行时更是说了一句:“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

第37回,写诸葛亮的好友崔平州对刘备说:“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第38回,孔明说:“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刘璋非立业之主,久后必归将军。”

第49回,赤壁之战后,孔明说:“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

第57回,孔明在荆州,夜观天文,见将星坠地,乃笑曰:“周瑜死矣。”至晓,告于玄德。玄德使人探之,果然死了。

小说结尾: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唯物史观

恩格斯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

2.《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

这可以说是《三国演义》研究中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之一,历来众说纷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就已出现过“为蜀汉争正统”说、“拥刘反曹”说、“反分裂,求统一”说、“忠义”说等几种主要观点。八十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又陆续提出十几种新观点,诸如:“天下归一”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说、“讴歌封建贤才”说、“歌颂乱世英雄”说、“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说、“忠义变异”说、“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人才学教科书”说、“三本思想”说、“悲剧”说、“定命”说、“反映民族心理意识”说、“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宣扬用兵之道”说、“赞美智慧”说、“保国安民”说等等。

《三国演义》主题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众说纷纭的现象?推究起来,这一方面是因为《演义》本身具有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意蕴,以至于上述各说均能从中找到赖以立论的依据,触及其思想意蕴的某些侧面;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研究者对于“主题”有着不尽一致的理解和界定。

“主题”一词本来是翻译引进的艺术术语,专指文艺作品的主旋律,后来才引申为一般文章的主要精神或基调。主题是一个开放、流动、不确定的概念。在古人那里,它可以叫“主旨”或“主脑”,侧重指作者的创作意图,如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立主脑》所云:“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它也可以指作品整个形象体系所显示的客观思想意义,其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或相一致,或有距离,甚至截然相反。它还可以指读者通过作品的形象体系和故事情节所领悟到的中心意旨、情感趋向或意绪氛围等。既然如此,那么人们对《演义》的主题有着不尽一致的认识和把握,也就自在情理之中了。

研究者在研究“主题”时,要首先交代一下是在哪种意义层面上界定“主题”内涵的,即自己所说的主题究竟指的是什么,否则就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或争论;而事实上这关键的一点恰恰为多数研究者所忽视。当然,即使研究者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主题”这一概念,可由于其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相异,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不同,故而对于《三国演义》主题的认识,也仍然会见仁见智。

《三国演义》主题研究的诸种说法,毋庸置疑,会有助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领略《三国演义》丰富的思想意蕴,但这并不意味着《演义》主题的说法越多越好,更不是说对《演义》主题的诠释可以随心所欲。对于文学作品主题的认识,如同对其他科学规律的认识一样,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