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必备篇目

合集下载

古诗文必背篇目

古诗文必背篇目

古诗文必背篇目
以下是一些古诗文必背的篇目:
1. 《诗经》中的部分篇目,如《关雎》、《秦风·无衣》、《国风·蒹葭》等。

2.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之一,以其奇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闻名。

3. 《登鹳雀楼》:王之涣的作品,以形象独特、词藻华丽的描写手法展现了鹳雀楼的壮丽景色。

4. 《滕王阁序》:王勃的作品,以雄浑的辞章和铿锵有力的文句,描绘了滕王阁的宏伟气势和巨大历史意义。

5. 《咏鹅》:骆宾王的作品,以精湛的写实手法表现了鹅的形象,同时寄托了对平凡事物的赞美和思考。

6.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的作品,以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和离别的感慨。

7. 《观沧海》:文天祥的作品,以铿锵有力的辞章表达了坚定的信仰和忠诚的情感。

8. 《醉翁亭记》:欧阳修的作品,以饱含哲理的散文形式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9. 《岳阳楼记》:范仲淹的作品,以磅礴壮阔的辞章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人生、历史和社会的思考。

10.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杜牧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岁月更迭的感慨。

以上是一些古诗文必背的篇目,涵盖了不同的题材和风格,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2024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2024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2024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2024年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包括以下内容:
古代文学作品:《诗经》中的部分篇章,如《关雎》、《桃夭》等;《楚辞》中的部分篇章,如《离骚》、《九歌》等;《论语》中的部分章节,如《学而篇》、《为政篇》等;《红楼梦》中的部分章回,如《贾母病重》、《黛玉葬花》等。

高中古诗词和文言文:《劝学》(节选)——荀子;《逍遥游》(节选)——庄子;《师说》——韩愈;《阿房宫赋》——杜牧;《赤壁赋》——
苏轼;《氓》——《诗经》;《离骚》(节选)——屈原;《蜀道难》——李白。

此外,还有现代文学作品,如鲁迅的散文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
正传》等;钱钟书的小说作品,如《围城》等;茅盾的小说作品,如《子夜》等;余华的小说作品,如《活着》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教育部官方网站或者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网站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必背古文75篇

必背古文75篇

必背古文75篇本文档旨在列出必背的古文篇目,共计75篇。

这些古文是研究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学的重要资源,对于提高语言能力和文化理解有很大帮助。

下面是列出的必背古文篇目:古文篇目列表1. 《关雎》2. 《蒹葭》3. 《白日依山尽》4. 《水调歌头》5. 《滕王阁序》6. 《登鹳雀楼》7. 《唐诗三百首》8. 《木兰辞》9. 《赋得古原草送别》1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1. 《孟冬十四夜》12. 《清明》13. 《咏华夏之大同》1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5. 《望岳》16. 《七步诗》17. 《江南逢李龟年》18. 《山居秋暝》19. 《乐游原》20.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21. 《静夜思》22. 《登高》23. 《塞下曲》24. 《过零丁洋》25.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6. 《春江花月夜》27. 《夜泊牛渚怀古》28. 《月夜忆舍弟》29.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30. 《壮游苏州刘过庭钱钟书间白鹤曲咏苏子白》31. 《桂枝香·白日依山尽》32. 《绝句·青青园中葵》33. 《凉州词》34. 《江雪》35. 《长恨歌》36. 《鹿柴》37. 《白日依山尽(刘过庭)》38. 《沁园春·长沙》39. 《黄帝内经》40. 《中庸》41. 《庄子·逍遥游》42. 《论语》43. 《史记》44. 《左传》45. 《孙子兵法》46. 《红楼梦》47. 《西游记》48. 《水浒传》49. 《道德经》50. 《南华经》51. 《资治通鉴》52. 《诗经》53. 《楚辞》54. 《千字文》55. 《百家姓》56. 《山海经》57. 《荀子》58. 《文心雕龙》59. 《唐诗二百首》60. 《宋诗三百首》61. 《英雄赞》62. 《出师表》63. 《岳阳楼记》64. 《滕王阁序(王勃)》65. 《琵琶行》66. 《孔雀东南飞》67. 《乌衣巷》68. 《金刚经》69. 《阿弥陀经》70. 《攀龙附凤偶成语》71. 《牧民·清昼当阳时》72. 《西厢记》73. 《南北慢·别了金戈铁马男儿》74. 《自杀》75. 《百度搜索》这是一个包括了各种文学作品的列表,并且旨在展示中国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必背篇目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必背篇目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必背篇目一、必背作品先秦部分诗歌:《关雎》、《黍离》、《蒹葭》、《君子于役》、《采薇》、《硕鼠》、《离骚》(第一部分)、《湘夫人》散文:《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战国策·庄辛说楚襄王》、《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庄子·逍遥游》、《荀子·劝学》(第一部分)秦汉部分汉赋:《鵩鸟赋》、《刺世疾邪赋》汉文:贾谊《过秦论》(上)汉诗:《陌上桑》、《上邪》、《东门行》、《战城南》、《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迢迢牵牛星)魏晋南北朝部分诗歌:曹操《短歌行》,曹丕《燕歌行》,曹植《白马篇》、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潘岳《悼亡》(其一),陆机《赴洛道中作》(其一),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读山海经》,谢灵运《登池上楼》,鲍照《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对案不能食),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西洲曲》、《敕勒歌》。

文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巫峡),江淹《别赋》。

唐五代部分诗歌:王绩《野望》;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杨炯《从军行》;骆宾王《在狱咏蝉》;宋之问《过大庾岭》;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孟浩然《过故人庄》、《临洞庭湖上张丞相》、《春晓》;王维《渭川田家》、《山居秋暝》、《鹿柴》、《竹里馆》、《鸟鸣涧》、《使至塞上》、《终南山》、《观猎》;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从军行》二首(烽火城西百尺楼、青海长云暗雪山)、《出塞》、《闺怨》;李颀《古从军行》;王之涣《凉州词》;王翰《凉州词》;李白《蜀道难》、《行路难》(其一)、《将进洒》、《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白居易《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高考必背古诗文64篇

高考必背古诗文64篇

高考必背古诗文64篇高考语文最重要的是古诗文背诵,这类题目很简单,但是前提是大家能把此类文章熟记于心。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考必背古诗和文言文64篇,接一起来看看吧!篇目1、关雎(诗经·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篇目2、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篇目3、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篇目4、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篇目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篇目6、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篇目7、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篇目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篇目9、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古代文学背诵篇目(全文)

古代文学背诵篇目(全文)

中国古代文学(三)背诵篇目△1. 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夕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难过?村桥原树似吾乡。

△2. 林逋《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清香浮动月傍晚。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3. 仲淹《渔家傲》 ( 塞下秋来景色异 )塞下秋来景色异,雁去无留神。

周围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夕阳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鹤发征夫泪。

△4. 仲淹《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建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楼之大观也,古人之述备矣。

然而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可以,樯倾楫摧;黄昏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浪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居神清气爽,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乐融融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而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天生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5. 晏殊《蝶恋花》 ( 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看见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哪处△6. 柳永《望浪潮》 ( 东南形胜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荣。

2024高中语文新课标必背篇目

2024高中语文新课标必背篇目

2024高中语文新课标必背篇目一、古代文学经典必背篇目1.《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融合了诗、词、曲等多种文学形式。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荣华富贵、爱恨情仇,以及人性的善恶和悲喜。

2.《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以孙悟空为主角,讲述了他师从唐僧,与猪八戒、沙僧、白龙马一起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

小说通过对众多神魔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善恶、忍耐和奋斗的精神。

二、现代文学经典必背篇目1.《茶馆》是我国现代剧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之一。

该剧通过描绘一个茶馆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以及人民群众的苦难和斗争。

剧中的各个角色形象鲜明,语言幽默生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围城》是我国现代作家钱钟书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一个城市的围墙为背景,通过描写围墙内外的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禁锢和人性的局限。

小说语言优美,思想深刻,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三、古诗词必背篇目1.《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作品,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壮丽的建筑,以及人们的心情和感慨。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和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给人以美的享受。

2.《静夜思》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作品,简洁而深刻地描绘了一个人在深夜中的思绪和情感。

诗中运用了富有音乐感的语言,使诗歌更加优美动人,给人以深深的感受。

四、现代散文必背篇目1.《呐喊》是我国现代作家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散文以真实、直观的笔触描绘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以及人民对于自由和尊严的渴望。

散文语言简练,真实而有力,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思考。

2.《沉默的大多数》是我国现代作家王小波的作品,以幽默而犀利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的虚伪和人们的沉默。

散文语言风趣,触动人心,给人以思考和反思。

以上是2024年高中语文新课标必背篇目的简要介绍。

这些作品代表了我国古代和现代文学的巅峰之作,通过对人性、社会和人民命运的描绘,展现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中国古代文学必背篇目

中国古代文学必背篇目

中国古典诗词必背篇目第一部分诗歌先秦1、《诗经》:《关雎》、《氓》、《君子于役》、《蒹葭》、《采薇》2、《楚辞》:《离骚》(部分)、《九辩》(部分)秦汉1、乐府民歌:《有所思》、《陌上桑》、《东门行》、《十五从军征》、《焦仲卿妻》2、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明月何皎皎》三国两晋南北朝1、曹操:《短歌行》、《步出夏门行》(二首)2、曹丕:《燕歌行》3、王粲:《七哀诗》3、曹植:《白马篇》、《野田黄雀行》4、阮籍:《咏怀诗》(夜中不能寐)5、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6、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种豆南山下)、《饮酒》(结庐在人境)、《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7、谢灵运:《登池上楼》8、鲍照:《梅花落》、《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9、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0、乐府民歌:《西洲曲》、《木兰诗》隋唐五代1、王绩:《野望》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骆宾王:《在狱咏蝉》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5、沈佺期:《独不见》6、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7、王维:《山居秋瞑》、《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8、王之涣:《鹳鹊楼》、《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9、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10、崔颢:《黄鹤楼》11、李颀:《古从军行》12、王昌龄:《从军行》(两首)、《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西宫春怨》、《长信秋词》、《闺怨》13、高适:《燕歌行》、《别董大》14、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5、李白:《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子夜吴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登金陵凤凰台》16、杜甫:《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17、韦应物:《滁州西涧》18、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9、孟郊:《游子吟》、《秋怀》20、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1、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江雪》、《渔翁》22、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杨柳青青江水平)、《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3、王建:《羽林行》、《宫词》24、张籍:《节妇吟》、《秋思》25、白居易:《上阳白发人》、《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26、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金铜仙人辞汉歌》、《致酒行》27、杜牧:《过华清宫》、《赤壁》、《泊秦淮》、《山行》28、李商隐:《安定城楼》、《贾生》、《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锦瑟》宋辽金1、林逋:《山园小梅》2、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3、欧阳修:《戏答元珍》4、王安石:《明妃曲》、《泊船瓜洲》5、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新城道中》、《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6、黄庭坚:《登快阁》、《寄黄几复》7、陈与义:《伤春》8、范成大:《州桥》、《四时田园杂兴》(采菱辛苦废犁锄)9、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10、陆游:《游山西村》、《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书愤》、《临安春雨初霁》、《初夜将晓出篱门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11、林升:《题临安邸》明代1、高启:《明皇秉烛夜游图》2、于谦:《石灰吟》3、戚继光:《马上作》清代1、查慎行:《舟夜书所见》2、袁枚:《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3、蒋士铨:《岁暮到家》4、赵翼:《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第二部分词唐五代1、李白:《忆秦娥》2、张志和:《渔歌子》3、白居易:《忆江南》4、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更漏子》、《梦江南》5、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思帝乡》6、冯延巳:《鹊踏枝》7、李煜:《乌夜啼》、《浪淘沙》、《虞美人》、《浪淘沙令》宋代1、范仲淹:《渔家傲》、《苏幕遮》2、晏殊:《浣溪沙》、《蝶恋花》3、张先:《天仙子》4、欧阳修:《踏莎行》、《蝶恋花》5、晏几道:《临江仙》、《鹧鸪天》6、柳永:《雨霖铃》、《八声甘州》7、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定风波》、《念奴娇》、《水龙吟》8、秦观:《满庭芳》、《鹊踏仙》、《踏莎行》9、贺铸:《青玉案》10、周邦彦:《六丑》11、李清照《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12、朱敦儒:《相见欢》13、张元干:《梦绕神州路》14、张孝祥:《六州歌头》、《念奴娇》15、陆游:《钗头凤》、《诉衷情》、《卜算子》16、辛弃疾:《水龙吟》、《菩萨蛮》、《摸鱼儿》、《祝英台近》、《青玉案》、《破阵子》、《永遇乐》17、陈亮:《水调歌头》18、姜夔:《扬州慢》19、吴文英:《风入松》20、刘克庄:《玉楼春》清代1、朱彝尊:《桂殿秋》2、纳兰性德:《长相思》2 003年9月8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此辅导资料适用于全国各高校中的古代文学专业(大一)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上册必备篇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二十二篇二O一六年一月二十一日(一)苏秦以连横说秦朝代:先秦作者:战国策(๑• . •๑)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

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

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

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

文士并饬,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

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

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

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

舌弊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

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

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

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橦,然后可建大功。

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

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今不嗣主,忽于至道,皆惛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

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

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

父母不与言。

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

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

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出处或作者:《论语》(๑• . •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日;‘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三)内篇·逍遥游作者:庄子及门徒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

请致天下。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

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

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是其言也,犹时女也。

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是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宋人次章甫而适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

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杳然丧其天下焉。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

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澼絖,不过数金。

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 客得之,以说吴王。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

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

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立之涂,匠者不顾。

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

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之云。

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四)孟子论大丈夫(๑• . •๑)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五)离骚朝代:先秦作者:屈原(๑• . •๑)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惟通:唯)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