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培养-无菌室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标题: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无菌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实验和细胞培养的重要场所,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操作规程十分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包括实验室准备、操作流程、设备消毒、个人防护和废物处理等方面。

一、实验室准备1.1 清洁实验室环境:无菌实验室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洁地面、台面和设备,避免灰尘和细菌污染。

1.2 检查实验室设备:在进行实验前,要检查实验室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确保无菌实验室的各项设备都处于良好状态。

1.3 准备所需材料: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试剂和实验用具,确保实验进行顺利。

二、操作流程2.1 洗手消毒:进入无菌实验室前,必须先进行手部消毒,避免将细菌带入实验室。

2.2 穿戴个人防护用具:穿戴实验服、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具,避免污染实验样品。

2.3 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在进行实验时,要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避免操作失误导致实验失败。

三、设备消毒3.1 消毒实验台面:在进行实验前,要将实验台面用75%乙醇或其他消毒液擦拭消毒,避免细菌污染。

3.2 消毒实验用具:使用完实验用具后,要及时用高温或消毒液进行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无菌。

3.3 定期消毒实验室设备: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消毒,保持实验室的无菌状态。

四、个人防护4.1 穿戴个人防护用具:在进行实验时,必须穿戴好实验服、手套、口罩和护目镜,避免接触细菌。

4.2 避免交叉污染:在实验过程中,要避免将实验用具和试剂带到其他实验室,避免交叉污染。

4.3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实验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避免将疾病传播到实验室。

五、废物处理5.1 分装废物:在进行实验后,要将废物分类分装,避免混合造成交叉感染。

5.2 定期清理实验室废物:实验室废物要定期清理,避免细菌滋生和传播。

5.3 合理处理废物:将实验室废物交由专业机构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结论: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十分重要,只有严格遵守规程,才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一、引言无菌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制剂生产的重要场所,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产品的安全性,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本文档旨在规范无菌实验室的操作流程,保证实验室内环境的无菌状态,并提供相关的操作指导。

二、实验室准备1. 实验室内必须保持整洁干净,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 实验室内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器材,包括无菌工作台、培养箱、高温高压灭菌器等。

3. 实验室内应配备必要的试剂和培养基,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期。

4. 实验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无菌服、手套、帽子和口罩,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三、无菌操作流程1. 洗手消毒:进入实验室前,实验人员必须进行洗手消毒,使用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并使用消毒液进行彻底消毒。

2. 空气净化:在无菌工作台上进行操作前,必须打开紫外线灯,将工作台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确保无菌环境。

3. 实验器具处理:实验器具必须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或使用无菌培养器具,避免污染实验样品。

4. 培养基制备:按照配方准确称量培养基成分,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进行搅拌溶解,并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5. 无菌传递:在无菌工作台上,使用无菌技术将实验样品转移到培养基上,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6. 培养箱操作:将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设置适当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培养过程。

7. 结果分析: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生长情况,进行菌株鉴定和结果分析。

四、实验室安全措施1. 实验室内禁止食品和饮料进入,禁止吸烟。

2. 实验室内禁止随意更改实验设备和器材的设置和参数。

3. 实验室内应设置紧急停电开关和紧急淋浴装置,以应对突发情况。

4. 实验室内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实验人员注意安全事项。

5. 实验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实验要求。

五、实验室清理与消毒1. 实验结束后,实验人员应对实验台面、仪器设备和实验器具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2. 废弃物处理:将使用过的培养皿、试剂瓶等废弃物分类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一、引言无菌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菌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包括实验室准备、操作流程、消毒与清洁、个人防护等内容。

二、实验室准备1. 实验室布局:实验室应具备合理的布局,设有洁净区、污染区和缓冲区。

洁净区为无菌操作区域,污染区为非无菌操作区域,缓冲区用于过渡以减少污染风险。

2. 设备准备: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如无菌工作台、培养箱、离心机、显微镜等。

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正常运行。

3. 物品准备:准备所需的培养基、试剂、培养皿、试管、移液器、无菌纱布等物品,确保其无菌性。

三、操作流程1. 洗手消毒:进入实验室前,先进行手部消毒,使用洗手液充分清洗双手,然后使用酒精消毒液进行消毒。

操作过程中,应定期更换手套。

2. 环境消毒:每天工作前,对实验室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包括工作台、试验器皿、仪器设备等。

使用消毒液擦拭表面,保持无菌环境。

3. 无菌操作:在洁净区进行无菌操作时,要确保操作区域的无菌性。

先将工作台表面用70%酒精擦拭消毒,再打开紫外线灯照射15分钟,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

4. 培养基制备:根据实验需要,准备培养基。

先称量所需成份,然后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用高压灭菌器高压灭菌。

5. 培养皿接种:使用无菌技术将所需菌株接种到培养皿中。

先在洁净区进行接种操作,将菌株均匀涂布在培养基上,然后将培养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

6. 培养箱操作:根据实验要求,将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设定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定期观察培养箱内的菌落生长情况。

四、消毒与清洁1. 培养皿处理:实验结束后,将培养皿进行消毒处理。

先用酒精喷雾器喷洒培养皿表面,然后放入高压灭菌器进行高压灭菌。

2. 工作台清洁:每天工作结束后,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台表面,确保无菌环境。

注意避免使用含氯消毒剂,以免对实验产生干扰。

3. 设备清洁: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包括无菌工作台、培养箱、离心机等。

组织培养-无菌室操作规程

组织培养-无菌室操作规程

组织培养-无菌室操作规程1. 无菌室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保持在45-60%;室内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2. 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75%的酒精,0.1%的新洁尔灭溶液,优氯净,碘伏等等;无菌室应定期用适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以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3. 需要带入无菌室使用的器械,玻璃器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并应经过适宜的方法灭菌(一般采用高温高压灭菌,1.2个大气压,121-126℃,30分钟);4. 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前,必须修剪指甲,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消毒,然后在缓冲间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子,口罩和手套(或用75%的乙醇再次擦拭双手),方可进入无菌室进行操作;手的清洁流程:(1)取下手上的饰物及手表,调节合适的水流,浸湿双手;(2)取肥皂或适量肥皂液液涂抹双手;(3)按“六部洗手法”顺序搓洗双手:①掌心对掌心,两手并拢相互搓擦;②手心对手背,手指交错相互搓擦(交换);③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④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拇指旋转搓擦(交换);⑤弯曲一手手指各关节,在另一只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⑥指尖在掌心转动搓擦(交换);(4)浸湿手的前臂部分(手腕至手肘),取肥皂或适量肥皂液液涂抹前臂,用手掌认真搓擦(交换);(5)流水冲洗,腕部略高于肘部,使污水从指尖流至手腕,防止水流入衣袖。

5. 无菌室使用前须用75%的乙醇擦拭超净工作台台面及四周,必须打开无菌室的紫外灯灭菌30分钟以上,同步开启臭氧消毒机,辅助进行臭氧消毒,同时打开超净工作台紫外灯并开启风扇按钮进行吹风。

紫外灭菌结束后,关闭紫外灯及臭氧消毒机30分钟后才能进入无菌室进行操作;6. 进入超净工作台开始工作前,必须先开启风扇及工作灯,点燃酒精灯,用75%的乙醇认真擦拭双手,之后才能进行工作;7. 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无菌室,进行清扫:①将使用过的操作工具及废液缸从超净工作台上取出;②先用碘伏消毒液擦拭超净工作台台面及四周,再用75%的乙醇擦拭一遍,使其恢复成使用前状态;③使用新吉尔灭液或碘伏消毒液进行地板擦拭等清洁工作,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20分钟。

无菌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1. 引言无菌操作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的一种技术操作,旨在避免微生物的污染和传播。

本文档旨在提供无菌操作的规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操作的无菌性和安全性。

2. 规程以下是进行无菌操作时应遵循的规程:2.1 准备工作- 在无菌室内进行操作,确保环境清洁和无菌。

- 洗净双手并穿戴合适的无菌手套和个人防护装备。

2.2 准备试验器材- 所有试验器材应经过彻底清洁和消毒,包括培养皿、试管、移液器等。

- 使用已经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的器材。

2.3 消毒操作区域- 对操作区域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合适的消毒剂。

- 确保操作台面无菌,并进行适当的消毒。

2.4 打开培养皿- 对培养皿的外表进行消毒处理。

- 打开培养皿时,尽量减少周围环境和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

2.5 液体传递- 使用无菌移液器和无菌吸管进行液体传递操作。

- 避免直接接触试管或培养皿的口部。

2.6 摇荡和混合- 使用无菌方式进行试管的摇荡和混合操作。

- 避免摇荡时造成液体溅出和微生物扩散。

3. 注意事项在进行无菌操作时,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避免与非无菌物体接触,如皮肤、衣物、工作台等。

- 避免喷嚏、咳嗽或大声说话,以防微生物扩散。

- 严格遵循操作顺序和规程,减少错误和污染的可能性。

- 定期检查设备和器材的清洁和状态,确保其无菌性。

- 注意药品和试剂的保存和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或受损的物品。

4. 总结无菌操作是保证实验准确和结果可靠的重要环节,通过遵循规程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实验的高质量和可重复性。

任何操作都应着重于无菌性和安全性,以避免微生物的污染和传播。

以上为无菌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对您的实验操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组培室无菌化操作规程

组培室无菌化操作规程

无菌操作一、接种室的消毒1、每天开始工作前用75%酒精喷雾自己周围环境。

2、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值日、值班人员要对培养基储存间、三个接种室、两个培养室及风淋室进行紫外灯及臭氧灭菌20~30min。

3、风淋室两个门随时关紧,灭菌间和储存间之间的门除了放培养基外不得随意开门。

风淋室与接种间之间的门要随时关闭!接种四人间对着的门绝对不允许开!二、无菌操作要求1、在一楼换各自的护士鞋。

1、进实验室首先要穿过风淋室吹风,换工作服,换拖鞋,戴好帽子、把头发全部包进去、不许有头发留在外面,之后进入实验室。

2、自己的工作服、帽子一周清洗一次。

口罩要保持干净。

4、必须剪除长指甲,接种时用75%酒精擦洗。

5、接种时禁止谈话并戴上口罩。

6、接种过程尽量减少工作人员在接种室的走动。

三、接种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1、超净台紫外灯灭菌20min,值日值班人员提前10min 开台子。

2、打开高温灭菌消毒器,温度达到200℃左右时可以使用。

3、此时将当天或某时间段所需要的原瓶苗、培养基、盘子、一瓶无菌水及放置瓶盖的空框子准备好,待紫外灯关闭5min后进入接种室,4、将事先准备好的原瓶苗及其他物品放到医用小推车上(有条理的摆放,便于在操作时使用)。

5、于8:20之前和14:50之前进入操作室超净台前进行接种工作。

四、具体的无菌操作步骤如下:1、首先要拉下超净台挡风板,隔离人体和无菌苗,减少菌的发生。

2、操作前要用酒精喷壶喷洒超净台并用抹布擦干净。

3、将两把解剖刀和镊子放入灭菌消毒器内进行2~3min灭菌,之后放在灭菌支架上,冷却或不烫手的情况下使用。

每做完一瓶无菌分化材料,都应将刀子镊子进行灭菌,否则会引起交叉污染。

3、器具及用品(盘子、培养基、原瓶苗)用酒精喷壶消毒之后,放在超净工作台面上待用(台内只放无菌器具和用品)。

盘子在酒精消毒后,小心地打开报纸,反扣在台面上,手不要触碰碟子,否则碟子会积聚菌,导致瓶苗污染。

4、操作前要检查好所取苗子是否为无菌苗,在发生真菌性污染(在培养基表面有粉状、毛状菌)、细菌性污染(在培养基表面有油状、浓状菌斑)时要将瓶苗放在一边,不可以打开瓶盖,以免发生超净台环境污染。

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技术流程

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技术流程

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技术流程《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技术流程——一场奇妙的微观冒险》嘿,大家好啊!今天咱来聊聊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技术流程,这可真是一场奇妙的微观冒险呐!你想啊,我们就好像是微观世界里的超级英雄,要去拯救那些小小的植物细胞,让它们茁壮成长。

这第一步,就是消毒灭菌,咱得把一切可能捣乱的细菌、真菌啥的都给赶跑。

这就好比给我们的微观战场来个大扫除,把那些坏家伙都清除掉,为咱的植物细胞打造一个干净、安全的环境。

然后,就要开始小心翼翼地取材料啦!这可得轻手轻脚的,就跟对待刚出生的小宝宝一样。

要是不小心把材料弄坏了,那就前功尽弃啦!那感觉,就像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掉下去。

接下来就是接种啦,这可是最关键的一步。

拿着那小小的接种工具,感觉自己就像个微观世界里的医生,要把植物细胞准确地安放到合适的地方。

这个时候,手一定不能抖啊,一抖就可能把细胞给弄丢了。

在整个过程中,无菌意识一定要超强!不能有一点点马虎,就好像我们自己被一个大大的无菌泡泡给包裹住了一样。

稍微有一点细菌钻了空子,那可就像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有时候想想,这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技术流程还真挺有趣的。

我们在小小的实验室里,操纵着微观世界的一切,看着那些小小的细胞一点点长大,那种成就感简直爆棚!虽然过程中会有紧张、会有小心谨慎,但当看到成果的那一刻,一切都值了。

不过啊,这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也会遇到各种问题。

比如说细菌又偷偷溜进来了,或者细胞就是不按照我们的想法生长。

但这就是冒险的乐趣啊,充满了挑战和未知。

总之呢,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技术流程就像是一场独特的微观冒险,有汗水、有欢笑、有惊喜、也有挫折。

但就是这样的过程,让我们对植物的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们更加敬畏大自然的神奇。

所以,如果你还没尝试过这场奇妙的冒险,那就赶紧行动起来吧!相信你一定会爱上它的!。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是一种用于保证实验室操作无菌环境的操作规范。

无菌室是一个特殊的实验室环境,要求实验人员必须掌握一系列的无菌技术,以防止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下面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一、无菌室和设备的准备1.确保无菌室的良好通风和负压环境,控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在进入无菌室前,必须经过灭菌门。

2.在实验开始之前,使用75%乙醇或其他合适的消毒剂对实验台面、手套和空间进行彻底的消毒。

3.按照无菌技术要求检查设备,包括培养皿、试管、移液器、镊子等,确保其干净且无细菌污染。

二、实验人员的准备1.洗手后,必须佩戴手套和实验服。

手套必须在洗手并彻底干燥后穿戴,避免手套上的粉尘和细菌污染。

2.进入无菌室前,必须戴上帽子、口罩和鞋套,并确保它们完全覆盖头发、口腔和鞋子。

3.实验人员进入无菌室后,要经过芳香消毒剂的喷洒,对实验服进行表面消毒。

三、培养物的准备1.准备培养基时,必须使用无菌设备和无菌培养物。

培养基瓶口必须经过芳香消毒剂的喷洒,使用烧杯和无菌滤器纸覆盖瓶口。

2.使用无菌的移液器和试管,将合适体积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皿或试管中。

3.在进行细胞培养时,必须使用无菌的组织培养器皿,并避免培养皿的接触和暴露在无菌环境之外。

四、无菌操作1.打开无菌试验台,将需要操作的器具放在台面上。

注意杂质和细菌的污染。

2.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实验时,必须注意防止衣物或其他物品的触摸和污染。

3.使用灭菌的镊子、移液器和试管盖,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物的转移和操作。

4.操作时必须保持手的稳定,避免手的运动导致细菌的扩散。

五、实验后的处理1.实验结束后,关闭无菌试验台,将无菌设备和培养皿装入塑料袋中。

2.用75%乙醇或其他合适的消毒剂清洁无菌试验台,确保消毒效果。

3.拆卸和处理使用过的无菌设备时,必须注意防止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释放和扩散。

六、培养基的质控1.在进行培养基配置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基成分的准确性和无菌化的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培养-无菌室操作规程
1. 无菌室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保持在45-60%;室内应
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
2. 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75%的酒精,0.1%的新洁
尔灭溶液,优氯净,碘伏等等;无菌室应定期用适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以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3. 需要带入无菌室使用的器械,玻璃器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
严密,并应经过适宜的方法灭菌(一般采用高温高压灭菌,1.2个大气压,121-126℃,30分钟);
4. 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前,必须修剪指甲,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
消毒,然后在缓冲间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子,口罩和手套(或用75%的乙醇再次擦拭双手),方可进入无菌室进行操作;手的清洁流程:
(1)取下手上的饰物及手表,调节合适的水流,浸湿双手;
(2)取肥皂或适量肥皂液液涂抹双手;
(3)按“六部洗手法”顺序搓洗双手:
①掌心对掌心,两手并拢相互搓擦;
②手心对手背,手指交错相互搓擦(交换);
③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
④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拇指旋转搓擦(交换);
⑤弯曲一手手指各关节,在另一只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
⑥指尖在掌心转动搓擦(交换);
(4)浸湿手的前臂部分(手腕至手肘),取肥皂或适量肥皂液液涂抹前臂,用手掌认真搓擦(交换);
(5)流水冲洗,腕部略高于肘部,使污水从指尖流至手腕,防止水流入衣袖。

5. 无菌室使用前须用75%的乙醇擦拭超净工作台台面及四周,必
须打开无菌室的紫外灯灭菌30分钟以上,同步开启臭氧消毒机,辅助进行臭氧消毒,同时打开超净工作台紫外灯并开启风扇按钮进行吹风。

紫外灭菌结束后,关闭紫外灯及臭氧消毒机30分钟后才能进入无菌室进行操作;
6. 进入超净工作台开始工作前,必须先开启风扇及工作灯,点燃
酒精灯,用75%的乙醇认真擦拭双手,之后才能进行工作;
7. 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无菌室,进行清扫:
①将使用过的操作工具及废液缸从超净工作台上取出;
②先用碘伏消毒液擦拭超净工作台台面及四周,再用75%的乙醇
擦拭一遍,使其恢复成使用前状态;
③使用新吉尔灭液或碘伏消毒液进行地板擦拭等清洁工作,再用
紫外灯辐照灭菌20分钟。

④在缓冲间脱下专用工作服,帽子,口罩,放回原位,离开缓
冲间换下专用鞋子,结束工作。

8. 供试品(培养基、母苗)及包扎好的其他物品在开启前,应保持
外包装完整,不得在超净工作台以外环境开启,以防污染。

开启前,用75%的酒精棉球或消毒纱布认真擦拭外表面;
9. 第一次进行无菌操作前,应做阴性空白对照,以检查无菌操作、
高压灭菌、培养室的可靠性;后期陆续操作过程中,若出现大面积污染,则下一批次操作应做阴性空白对照,以便查明污染原因;
10. 工作人员必须在每瓶分苗完毕的培养基瓶外做好标记,标记
为“工作台号+培养基批次”,如工作台号为01,培养基批次为01,则标记为“0101”;
11. 工作过程中出现饮水、上厕所等情况暂时离开无菌室后,工作服
等应脱下并放置于隔离室衣帽架上,不得穿戴离开隔离室;再次进入前须重复规程“4”中的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