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质地

合集下载

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土壤物理性质之一。

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

土壤质地与土壤通气、保肥、保水状况及耕作的难易有密切关系;土壤质地状况是拟定土壤利用、管理和改良措施的重要依据。

肥沃的土壤不仅要求耕层的质地良好,还要求有良好的质地剖面。

虽然土壤质地主要决定于成土母质类型,有相对的稳定性,但耕作层的质地仍可通过耕作、施肥等活动进行调节。

1基本概念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

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其类别和特点,主要是继承了成土母质的类型和特点,又受到耕作、施肥、排灌、平整土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土壤的一种十分稳定的自然属性,对土壤肥力有很大影响。

其中,砂土抗土壤质地旱能力弱,易漏水漏肥,因此土壤养分少,加之缺少粘粒和有机质,故保肥性能弱,速效肥料易随雨水和灌溉水流失,而且施用速效肥料效猛而不稳长,因此,砂土上要强调增施有机肥,适时追肥,并掌握勤浇薄施的原则;粘土含土壤养分丰富,而且有机质含量较高,因此,大多土壤养分不易被雨水和灌溉水淋失,故保肥性能好,但由于遇雨或灌溉时,往往水分在土体中难以下渗而导致排水困难,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阻碍了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

对此类土壤,在生产上要注意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以避免或减轻涝害,并选择在适宜的土壤含水条件下精耕细作,以改善土壤结构性和耕性,以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壤土兼有砂土和粘土的优点,是较理想的土壤,其耕性优良,适种的农作物种类多。

1、单粒:相对稳定的土壤矿物质的基本颗粒,不包括有机质单粒;2、复粒(团聚体):由若干单粒团聚而成的次生颗粒为复粒或团聚体。

3、粒级:按一定的直径范围,将土划分为若干组土壤中单粒的直径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只是为了测定和划分的方便,进行了人为分组。

土壤中颗粒的大小不同,成分和性质各异;根据土粒的特性并按其粒径大小划分为若干组,使同一组土粒的成分和性质基本一致,组间则的差异较明显。

土粒的成分和性质的变化是渐变的。

土壤质地概述

土壤质地概述

土壤质地概述一、土壤质地的概念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

土壤机械组成是根据土壤机械分析测得的土壤中各粒级土粒所占的百分含量,也称颗粒组成。

土壤质地是土壤的一种十分稳定的自然属性,反映母质来源及成土过程某些特征,对肥力有很大影响,因而,在制定土壤利用规划、进行土壤改良和管理时必须重视其质地特点。

二、土壤质地分类质地分类制与土粒分级制一样,各国的标准也不统一。

在众多的质地制中,有三元制(砂、粉、黏三级含量比)和二元制(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黏粒)两种分类法。

前者如国际制及多数其他质地制,后者如卡钦斯基制。

不同质地制大都是与其粒组分级标准和机械分析前的土壤(复粒)分散方法相互配套的,而且都是粗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类。

(一)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是根据土壤中砂粒(2~0.02mm)、粉粒(0.02~0.002mm)和黏粒(<0.002mm)三种粒级的含量将土壤划分为砂土、壤土、黏壤土和黏土等四类12个质地名称,可从三角图上查质地名称。

查三角图的要点为:以黏粒含量为主要标准,<15%者为砂土质地组和壤土质地组;15%~25%者为黏壤组;>25%为黏土组。

当土壤粉粒含量>45%时,在各组质地的名称前均冠以“粉质”字样;当土壤砂粒含量在55%~85%时,则冠以“砂质”字样;当砂粒含量>85%时,则为砂壤土或砂土(图1-7)。

(二)卡钦斯基制土壤质地分类卡钦斯基制土壤质地分类有简制和详制两种,其中简制应用较广泛。

卡钦斯基简制是根据物理性黏粒的含量以及不同土壤类型(灰化土、草原土、红黄壤、碱化土、碱土)将土壤划分为砂土类、壤土类、黏土类等三类九级(表1-9)。

卡钦斯基质地分类详制是在简制的基础上,按照主要粒级而细分的,用于土壤基层分类及大比例尺制图。

表1-9 卡钦斯基制质地分类(简制)%来源:卡钦斯基,1964图1-7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1.砂土及砂壤土2.砂壤3.壤土4.粉壤5.砂黏壤6.黏壤7.粉黏壤8.砂黏土9. 壤黏土10.粉黏土11.黏土12.重黏土(三)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早在4000多年前的《禹贡》一书中,把我国的土壤质地分为砂、壤、埴、垆、涂和泥等6级。

土壤质地资料

土壤质地资料
• 保水性较强的土壤有利于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提高作物产量 • 透气性较好的土壤有利于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促进作物对水分的吸收 • 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有利于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保持,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土壤质地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土壤质地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具体影响:
• 良好的土壤质地有助于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 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有利于提高作物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土壤质地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具体影响:
• 良好的土壤质地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土壤质地保护与可持续土地利用
土壤质地保护的意义:
• 保护土壤的肥力,保障农业生产 • 保护土壤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土地利用的策略:
土壤质地改良的意义:
•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 •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土壤质地改良的方法和技术
土壤质地改良的方法:
• 施加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 砂土改良:提高土壤的砂粒含量,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能力 • 黏土改良:降低土壤的黏土含量,改善土壤的保水能力和肥力
土壤样品制备方法:
• 风干法:将土壤样品放置在通风处,自然风干至恒重,用于测定土壤的物理性质 • 烘干法:将土壤样品放入烘箱,加热至恒重,用于测定土壤的化学性质 • 冷冻法:将土壤样品放入冰箱,冷冻后研磨,用于测定土壤的微生物性质
土壤质地分析方法及其原理
土壤质地分析方法主要包括:
• 土壤颗粒分析:通过筛分法测定土壤中砂粒、粉砂和黏土的含量 • 土壤有机质测定:通过高温燃烧法、重铬酸钾氧化法等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含 量 • 土壤结构分析:通过土壤结构仪、显微镜观察等方法测定土壤的结构性质

土壤质地的三个基本类别

土壤质地的三个基本类别

土壤质地的三个基本类别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砂、粉砂、粉土、壤土和粘土等颗粒的组
成比例。

根据颗粒大小的不同,可以将土壤质地分为三个基本类别,砂质土壤、壤土和粘土。

首先,砂质土壤是指颗粒主要由砂粒组成的土壤,其颗粒直径
在0.05-2.0毫米之间。

这种土壤质地通常透水性较好,透气性较强,但保水性较差,容易干旱。

砂质土壤通常用于改良其他土壤的排水
性能。

其次,壤土是指颗粒主要由粉砂和粉土组成的土壤,其颗粒直
径在0.002-0.05毫米之间。

壤土的透水性和透气性适中,保水性良好,比较适合作物生长。

在壤土中,有机质和微生物的含量较高,
对于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最后,粘土是指颗粒主要由粘土矿物质组成的土壤,其颗粒直
径小于0.002毫米。

粘土的颗粒非常细小,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和
保水性,但透水性较差。

由于其颗粒间的结合力强,粘土具有较好
的持水性和肥力,但也容易出现板结和涝渍现象。

总的来说,这三种基本类别的土壤质地各有特点,对于植物生长和土壤的管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的农业生产和土壤改良中,需要根据土壤质地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善植物生长环境。

土壤质地的分析原理是

土壤质地的分析原理是

土壤质地的分析原理是土壤质地是描述土壤颗粒组成和颗粒大小的特性。

土壤质地可以分为粘土、淤泥、砂、粉砂和砾石等不同类型。

土壤质地的分析原理主要通过测量土壤中各种颗粒的含量和粒径来确定。

土壤质地的分析就是将一个土壤样品分成不同的粒径级别,然后根据每个粒径级别的所占百分比来确定土壤的质地类型。

常见的土壤分析方法有分梯级分析、重液分析和激光粒度分析等。

一、分梯级分析法分梯级分析法是将土壤样品按一系列不同的孔径筛网进行筛分,然后根据筛网上残留的不同粒径级别上的土壤颗粒的重量来计算各个级别所占的百分比。

首先,将干燥土壤样品通过筛网进行筛分,得到各个粒径级别上的土壤颗粒。

然后,用天平等设备称量每个级别的土壤颗粒的重量,并计算各个级别的土壤所占的百分比。

根据国际土壤分类系统,根据粒径级别的百分比可以判断土壤的质地类型。

比如,当粘土含量超过40%时,土壤属于粘土质地;当粘土含量在40%以下,砂含量超过40%时,土壤属于砂质土壤;当砂含量在40%以下,粉砂含量超过40%时,土壤属于粉砂土壤;当粉砂含量在40%以下,淤泥含量超过40%时,土壤属于淤泥质地;当淤泥含量在40%以下,砾石含量超过40%时,土壤属于砾石质地。

二、重液分析法重液分析法是用一种特殊的重液来分离土壤中的颗粒,根据颗粒的沉降速度来确定颗粒的粒径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颗粒较细的土壤样品。

首先,将土壤样品与重液混合,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土壤颗粒沉降到特定位置。

然后,根据沉降的时间和距离来计算颗粒的粒径大小。

根据沉降速度和颗粒大小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土壤颗粒分成不同的粒径级别。

根据每个级别所占的百分比,可以确定土壤的质地类型。

三、激光粒度分析法激光粒度分析法是利用激光粒度仪来测量土壤样品中的颗粒粒径分布。

激光粒度仪通过激光照射土壤样品,然后根据散射的光线来测量颗粒的粒径大小。

在测量过程中,激光粒度仪会记录不同粒径级别上的颗粒数量,并计算每个级别所占的百分比。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得到土壤的质地类型。

土壤的质地分类

土壤的质地分类

土壤的质地分类
1. 嘿,你知道吗,土壤的质地分类可有好多呢!就像人有不同性格一样,土壤也有自己的特点呀。

比如说沙质土壤,那可真是松散得很嘞!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沙子,松松垮垮的。

海边不就是大片的沙质土壤嘛,在那上面走路都咯吱咯吱响呢!
2. 哇塞,壤质土壤也是土壤质地分类里的一种啊!它不就像是个老好人嘛,各方面都比较适中。

我们常见的农田很多就是壤质土壤哦,它能让作物扎根得稳稳当当的,就好像给作物安了一个舒服的家一样。

3. 还有黏质土壤呢,哎呀,这可真是有个性啊!它黏得厉害,就跟那强力胶水似的。

下过雨之后,走在上面说不定就黏住脚啦。

你想想那黏土做的陶艺,就是用的黏质土壤呀!
4. 你说土壤的质地分类是不是很神奇呀?沙质土壤排水好哇,那速度就跟水从滑梯上滑下来一样快。

在沙漠里,不就是沙质土壤让水分快速流走嘛!
5. 壤质土壤多好啊,既能保水又能透气,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完美平衡嘛!就好像一个人既聪明又善良一样难得。

6. 黏质土壤虽然黏,可是它也有它的用处呀。

它能很好地保持养分呢,就像是个小气鬼,把好东西都紧紧抓住不放手。

你看那些肥沃的菜地,说不定就有黏质土壤的功劳呢!
7. 不同的土壤质地分类适合种不同的东西呢,这多有意思!沙质土壤就适合种些花生之类的,壤质土壤那可是大多数作物的好朋友,黏质土壤就适合莲藕之类的在里面扎根生长啦。

8. 我们可不要小瞧了土壤的质地分类哦,它们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王国,各有各的规矩和特点。

好比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一样。

9. 所以呀,土壤的质地分类真的很重要,我们可得好好了解它们,才能更好地利用它们呀!。

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soil texture 组成土壤的矿物质大小颗粒的配合比例,或百分组成。

土壤质地即土壤机械组成,是指土壤中各级土粒含量的相对比例及其所表现的土壤砂黏性质。

土壤中砂粒、粉粒和黏粒三组粒级含量的比例,是土壤较稳定的自然属性,也是影响土壤一系列物理与化学性质的重要因子。

土壤质地不同对土壤结构、孔隙状况、保肥性、保水性、耕性等均有重要影响。

根据土壤中砂粒、粉粒和黏粒三级含量,并参考砾石量,可划分为三大质地类型,即沙土类、壤土类和黏土类(其下各细分若干质地名称)。

各种土壤质地如下:1、沙土:干土块不用力即可用手指压碎,肉眼可看出是沙粒,在手指上摩擦时,可发出沙沙声。

抓一把沙用手捏紧,沙粒即行下泻,愈紧握下泻愈快。

湿时不能揉成球,或在水分较多时,能揉成球或粗条状,但都有裂缝。

胶结力弱,用力即碎。

2、沙壤土:干土块不用力即可用手指压碎,用小刀在其上刻划有条纹,痕迹不整,肉眼可见单粒,摩擦时也有沙沙声。

湿土可揉成球,亦可搓成圆条。

3、粉沙壤土:干土块压碎用力较大,用小刀刻划,痕迹较沙壤土明显,但边缘破碎不齐。

干摩擦时仍有沙沙声。

湿土可搓成球,稍用力也致散开,有一定可塑性,可揉成圆条,粗约3毫米,手持一段,即破碎为数段。

4、壤土:干土块压碎时必须用相当大的力量,用刀刻划,刀痕粗糙,唯边缘稍平整,湿土可揉成细圆条状,弯成直径2-3厘米的小圆圈时,既出现裂缝折断。

5、粉沙粘壤土-粘壤:干土块用手指不能压碎,用刀刻划痕迹较小,湿土用力较大也可搓成球,手揉时,不费力即可揉成粗为1.5-2毫米细条,也可变成直径为2厘米的圆环,压扁圆环时,其外圈部分发生裂缝,可塑性较大,可用两指搓成扁平的光面,光滑面较粗糙,不显光亮。

很湿的土置于二手指间,再抬手指,粘着力不强,有棱角。

6、粘土:干土块坚硬,手指压不碎,湿土可揉成球或细条,但仍会有裂缝,手揉时较费力。

干土加水不能很快浸润,粘性大,很湿的土置于二指间粘力较大,有粘胶的感觉。

土壤质地的类型及特点

土壤质地的类型及特点

土壤质地的类型及特点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不同粒径颗粒的相对含量和排列方式的总和。

土壤质地是土壤的重要属性之一,对土壤的物理性质、水分保持能力、通气性和肥力等都有重要影响。

土壤质地的类型主要包括砂壤、壤砾、壤砂、砂、砂壤砾、壤砾砂、壤壤粉、壤粉、壤壤粘、壤粘、粘壤粉、壤粉粉、粉壤壤、壤壤壤、壤壤粘、壤粘粘、粘壤壤、壤壤壤和壤壤粘等18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土壤质地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砂壤是一种以砂为主的土壤质地类型。

其主要特点是颗粒粗大,质地疏松,通气性好,排水性强。

由于砂颗粒之间的间隙较大,砂壤土壤的保水能力较差,容易干旱。

砂壤土壤透气性好,根系发育良好,适合栽培耐瘠薄、耐旱的植物。

砂壤土壤也容易被冲刷,对水土保持能力较差。

壤砾是一种以壤为主的土壤质地类型。

壤砾土壤的颗粒粒径介于砂和壤之间,既有一定的粗粒颗粒又有一定的细粒颗粒。

壤砾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较好,保水能力也较强。

壤砾土壤适合栽培较为广泛的作物,如小麦、玉米等。

壤砾土壤也比较容易耕作和施肥。

壤砂是一种以壤和砂为主的土壤质地类型。

壤砂土壤的颗粒粒径介于壤和砂之间,既有一定的细粒颗粒又有一定的粗粒颗粒。

壤砂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较好,保水能力也较强,但相对于壤土来说稍差一些。

壤砂土壤适合栽培较为广泛的作物,如小麦、玉米等。

壤砂土壤也比较容易耕作和施肥。

砂是一种以砂为主的土壤质地类型。

砂土壤的颗粒粒径较大,质地疏松,通气性好,排水性强。

由于砂颗粒之间的间隙较大,砂土壤的保水能力较差,容易干旱。

砂土壤透气性好,根系发育良好,适合栽培耐瘠薄、耐旱的植物。

砂土壤也容易被冲刷,对水土保持能力较差。

砂壤砾是一种以砂、壤和砾为主的土壤质地类型。

砂壤砾土壤的颗粒粒径介于砂和壤之间,既有一定的粗粒颗粒又有一定的细粒颗粒,同时还含有一定的砾石颗粒。

砂壤砾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较好,保水能力也较强。

砂壤砾土壤适合栽培较为广泛的作物,如小麦、玉米等。

砂壤砾土壤也比较容易耕作和施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按我国习用的标准,并结合群众经验综合而成。
(二)各粒级土粒的基本特征
(1)石块 、石砾和砂粒:是风化碎块或碎屑,其所含矿物成分和母岩基 本一致,粒径大,抗风化能力强,养分释放缓慢,比表面积小,无可塑性、 粘结性、粘着性和吸附性,无收缩性和膨胀性。氧化硅含量在80%以上,有效 养分贫乏。
(2)粉粒:颗粒较小,容易进一步风化,其矿物成分中有原生矿物也 有次生矿物,出现了微弱的可塑性、膨胀性和收缩性;湿时有明显的粘结 性,干时减弱。比表面积增大,粒间孔隙具有较强的毛管作用,其通透性 较砂粒小。氧化硅含量在60%—80%之间,有效养分含量增加。
质地相同的土壤,机械组成大体相似,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肥力
特征。
土壤机械组成与土壤质地有何区别?
一个为各级土粒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一个为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比的组合
(二)土壤质地分类
不同质地分类制基本都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 与土壤粒级分类相对应,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有国际制、卡
钦斯基制、美国制和中国制。
(一)砂质土类
矿物组成 矿物组成主要是石英等抗风化能力强的原生矿物。 物理性状 松散、通气透水性强,不易积累还原性有害物质,不耐旱。 化学性状 养分含量少,养分易于淋失,保水保肥性差。 生产性能 发小苗不发老苗。
(二)粘质土类
矿物组成 矿物组成主要是次生粘土矿物。 物理性状 紧实、通气透水性差,易积累还原性有害物质,耐旱。 化学性状 养分含量多,保水保肥性强。 生产性能 发老苗不发小苗。
(三)壤质土类
矿物组成 矿物组成主要是以次生粘土矿物为主。 物理性状 大小孔隙比例适当、通气透水性好,土温稳定,耕性良好。 化学性状 养分含量丰富,保水保肥性和供水供肥性强。 生产性能 既发小苗也发老苗。
土壤质地类型性状总结
质地 类型
优点
砂土 sand
透水性强。耐涝; 通气良好; 对作物根系阻力小; 土壤温差大-暖性土; 耕性好,不龟裂。
组成。
机械组成不同的土壤,肥力状况、物理机械性质、分散体系性质、土壤团
聚性等也不同,机械组成基本相似的土壤,特征也类似。
把机械组成相近的土壤划分为一组,并冠以一定的名称,称为土壤质地。
如砂土,壤土,粘土。
土壤质地是土壤稳定的自然属性,反映母质来源及成土过程某些特征,是
土壤重要的物理性质,是影响土壤肥力最重要因素的之一。
>80
60-75 75-85
>85
40-50 50-65
>65
50-35 35-20
<20
40-25 25-15
<15
60-50 50-35
<35
3.美国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
2-0.05mm
4.中国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
质地名称
砂土 壤土 粘土
粗砂土 细砂土 面砂土 砂粉土
粉土 砂壤土
壤土 砂粘土 粉粘土 壤粘土
<0.0001
中国制(1978)
粒级名称
粒径(mm)
石块
>3
石砾
3-1
砂粒
粗砂粒 细砂粒
1-0.25 0.25-0.05
粗粉粒
0.05-0.01
粉(砂)粒 中粉粒
0.01-0.005
细粉粒
0.005-0.002
粘粒
粗粘粒 细粘粒
0.002-0.001 <0.001
卡钦斯基制土壤粒级分级标准由前苏联土壤科学家卡钦斯基修订而成。 中国制土壤粒级分级标准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于1978年提出,
45-100 0-30 20-45 45-85 0-20
粘土类
壤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粘土 重粘土
25-45 25-45 45-65 65-100
0-45 45-75 0-35 0-35
砂粒 (2- 0.02mm) 85-100
55-85
40-55
0-55 55-85 30-55 0-40
55-75 10-55 0-30 0-55 0-35
灰化土类
100-95 95-90 90-80 80-70 70-60 60-50
草原土及 红黄壤土
100-95 95-90 90-80 80-70 70-55 55-40
碱化及强 碱化土类
100-95 95-90 90-85 85-80 80-70 70-60
粘土
轻粘土 中粘土 重粘土
50-65 65-80
灌水和施肥少次多量;宜种种 子籽粒小、须根系、生育期长 作物和水稻;播量多,播种宜 浅不宜深;精细整地、破除板 结、勤中耕松土、畦子宜窄而 长;重视有机肥使用。
壤土 具备了砂土和粘土优点,是旱地农业最为理想的质地类型。群众叫二合土(三砂七泥 loam 或四砂六泥)。
课后思考题:不良土壤质地(砂质土和粘质土)如何改良?
粘土 clay
保水保肥力强; 供肥缓(口紧)、稳; 养分丰富; 抗旱力强;易起浆。
缺点
保水性差,不抗旱 保肥力差,养分易淋失; 养分贫瘠(瘦土);易漏 税漏肥,易淀浆板结(片 状矿物)。
通气透水性差,以积水; 土紧耕性差-重土;适深耕 期短;土壤温度回升慢 (冷性土)。
农业利用
勤浇水勤施肥(少量多次); 宜种块根块茎、入土结荚,易 促易控作物(棉花)和生产糖 分作物;播量(少)播深适当 畦子短而宽;及时防寒。
上节课要点回顾及本节课主要内容
土壤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等物质组成的三相多孔体。
固体部分
矿物质:由岩石风化而来,约占固相部分重量95%以上。 有机质:包括原生动物、藻类及微生物、根系及其残体及 转化产物,约占固相部分重量5%以下。
土壤
液相部分 土壤水分:溶解各种盐类,形成土壤溶液。
气相部分 土壤空气:由O2、N2、CO2、水汽等组成。
极细砂粒
0.1-0.05
粉(砂)粒
0.05-0.002
粘粒
<0.002
国际制土壤粒级分级标准由瑞典土壤学家阿特伯拟定。粒级分类
标准是十进位的,简明易记,多为西欧国家采用。
美国制土壤粒级分级标准由美国农业部提出,将土粒分成石块、
粗砾、砂粒、粉(砂)粒和粘粒五个基本粒级。
2.卡钦斯基制和中国制土壤粒级分级标准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example
sand50% silt30% clay20%
1砂土砂壤土 2砂壤 3壤土 4粉壤 5砂粘壤 6粘壤 7粉粘壤 8砂粘土 9壤粘土 10粉粘土 11粘土 12重粘土
2.卡钦斯基土壤质地分类标准
质地分类
物理性黏粒(<0.01mm) 含量(%)
土壤
物理性砂粒(<0.01mm) 含量(%)

节 课一、土壤粒级主 Nhomakorabea二、土壤机械组成和质地分类
要 内
三、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

一、土壤粒级
土壤颗粒大小一致吗? 不同大小的颗粒组成是不是一样? 这些颗粒性质一样吗? 肥力特征也一样吗?
土壤是由岩石风化过程中形成许多粗细不等的矿物
质颗粒组成的。
土壤颗粒大小悬殊,组成成分各异。 不同大小土粒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很大。 从直径数毫米的石砾到0.1um以下的胶粒,这些土


质地组 砂土
壤土
质地 名称 松砂土 紧砂土 砂壤土 轻壤土 中壤土 重壤土
灰化土类
0-5 5-10 10-20 20-30 30-40 40-50
草原土及 红黄壤土
0-5 5-10 10-20 20-30 30-45 45-60
碱化及强 碱化土类
0-5 5-10 10-15 15-20 20-30 30-40
(3)粘粒:颗粒极细小,比表面积大,其矿物成分中基本上都是次生矿 物,可塑性、粘结性和粘着性极强;湿时膨胀,干时收缩坚硬。粒间孔隙 小,吸水易膨胀堵塞,通气性差,吸附性强,具有保水保肥性。氧化硅含 量在40%—60%之间,有效养分丰富。
(一)土壤机械组成和土壤质地的概念
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称为土壤机械组成,或称土壤的颗粒
>0.01 物
理性 砂粒
<0.01 物
理性 粘粒
卡钦斯基制(1957)
粒级名称
粒径(mm)
石砾
3-1
粗 砂粒 中

1-0.5 0.5-0. 25 0.25-0.05
粗 粉砂粒 中

0.05-0.01 0.01-0.005 0.005-0.001
粘粒
粗 中 胶粒
0.001-0.0005 0.0005-0.0001
粒有的呈单粒存在,有的呈复粒存在,肥力状况各 不相同。
(一)土壤粒级的概念和分级
根据土粒(原生单粒)的直径大小加以分类,把土 粒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土壤颗粒划分为一组,称 为粒级或粒组。
简单地说,土粒的大小分级称为粒级。 一般分为石块、石砾、砂粒、粉粒、粘粒 划分标准:国际制、美国制、卡钦斯基制和中国制。
1.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
1)砂土及壤土类以粘粒 在15%以下;粘壤土类 粘粒15%一25%;粘土 类粘粒25%以上
2)粉粒达45%以上时, 质地名称前加“粉质”
3)砂粒含量在55%一85 %时,前加“砂质”。 如砂粒大于85%,则称 壤质砂土,其中砂粒达 90%以上者称为砂土。
根据这个分类标准将土
1.国际制和美国制土壤粒级分级标准
国际制(1930) 粒级名称 粒径(mm)
石砾
>2
砂 粗砂粒 粒
细砂粒
2-0.2 0.2-0.02
粉粒
0.02-0.002
粘粒
<0.002
美国制(1951)
粒级名称
粒径(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