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
坑道原始地质编录 pdf

理 管 工 施 1. 3
。录 编行进 段分 场 现 在�求要 计设区矿及度 程 杂复 造构 质地 、度 程固 稳壁 顶、度 进进 掘视 �后 进掘 道坑 在般 一录 编质 地道坑
求要和法 方录编质地道坑
3
。 在存体气 毒有及块 岩险危无有查 检应 硐老对�具用 明 照 和�水防 电防 �鞋水
5
图 绘 续 连 不 时 ° 51 于 大 化 变 向 方 道 坑 7 图
。图 置位 面平道 坑 个 一画 应方下 的图描素 道坑在�时 多较化变向方 道坑当。 �7 图�值度 角的 变改向 方即 角夹的 口 叉 �侧 一 小 较 度 角 弯 内 在 口 开 口 叉 � �的 续连 为 终始 线 导� 意 注� 白 空 出留 上 壁弯 �口叉 出留 上板 顶在 时录 编� 录编段 分 求要 �时上 以°51 在化 变向 方道 坑�2�
。 调协长组 由作工余其� 录记 字文责 负手助名 一另�图 描素道坑 制绘 责负 手助名一� 作工影 投和察观质地 合综责 负长组。人 3�2 般一组 录编道坑质地
备 准 员 人 2. 2
。等 求要量质 、法方、序程 录编、 定规关有 的录编质 地始原道坑握 掌并� 等征 特石矿岩、层矿、层 分性岩及以造 构 、产 矿、 石岩 、层 地的 近附 道坑是 别特 �区 矿悉 熟和 解了 应员 人录 编质 地道坑
图绘续连°51 于小弯转道坑 6 图
。 �6 图� 可即位方 明标处点 起线 导在� 制绘 续连 �求 要殊 特作 不制绘 图 描素 �时内 之°51 在化 变向 方道 坑�1�
脉 穿 5.2.1
。体矿 索追向 走 沿 于用� �1 图�道坑 平水的 进 掘向 走体 矿着沿 的口 出接 直无表 地�脉沿
坑道地质编录及注意的事项

•暗井(AJ)
坑探基础知识——适用条件
类型 适 用 条 件
平巷
地形要有一定的坡度,坑口要有比较开阔的场地,以便建筑附属车间 和堆放废石,坑口标高要高于历年的最大洪水位,防止洪水倒灌。 由于成本高,施工技术比较复杂,因此设计时必须有充分的地质依据, 一般详查之后才可使用。布置在矿体的下盘,一般用于地表施工平巷 较难的地方,矿体倾角陡、缓均可使用。
坑探基础知识——概念
竖井(SJ):是直通地表且 深度和断面较大的垂直向下 的坑道(图中f)。竖井是人 员出入、运输、通风、排水 的主要坑道。竖井在矿床勘 探和采矿时均可应用。竖井 应布置在矿体的下盘,以确 保采矿时使用安全。一般情 况设计竖井不宜过多。
•斜井(XJ)
坑探基础知识——概念
暗井(AJ):是 在地表没有直接 出口的垂直或倾 斜的坑道(图中g) 垂直的暗井又称 天井,倾斜的暗 井又称上山或下 山。它是用来在 地下坑道中向上 或向下勘探那些 不规则的矿体, 追索矿体被错断 的部分,贯通两 个相邻中段的水 平坑道,揭露上 下两个中段之间 矿体的变化情况。
竖井深度与净断面规格
深度(m) 0—30 0—50 0—100 >100 断面规格(宽×高)(m2) 1.6×1.0=1.60 2.0×1.2=2.40 3.0×2.0=6.00 4.0×2.4=9.60 使 用 条 件 不设梯子间,单吊桶提升 设梯子间,单吊桶提升 设梯子间,单罐笼提升 设梯子间,双罐笼提升
设计和施工,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确定因素,具有某种风险性和
探索性。这就要求地质人员不断加强地质构造研究,运用理论, 由已知推断未知。这是指导坑道施工的重要基础工作。
坑探基础知识——坑道施工
坑道掘进过程中主要的地质构造研究项目有:矿体形态、 产状、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矿石与围岩的物质成分、含量、
坑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

矿山坑道水文地质编录实例一、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的要求(一)坑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一般与地质编录同时进行,有利于密切配合,互相协作,也可单独进行。
(二)第一手的文字记录资料在野外要尽量收集齐全。
素描图或工程、地质、水文工程地质现象要在现场就地勾绘,以确保水文工程地质编录的客观真实性。
严禁凭记忆想象在室内作文字记述或作图。
(三)坑道素描图,应以能清楚地反映所揭露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现象为原则。
所以:1.凡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况简单,用一壁一顶即能清楚反映所揭露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现象时,就素描一壁一顶。
2.如果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况复杂,用一壁一顶不能清楚反映揭露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现象时,则素描两壁一顶,或视具体情况增绘某个壁的某一小段。
(四)坑道素描图的比例尺一般与地质素描图相同。
采用1:50~1:200。
同一矿区同一种类素描图的比例尺一般应该一致;图的水平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一般也应该一致。
坑道素描图一般均用方格纸绘制。
对重要的并作为报告附图的素描图,根据工作程度和精度要求,必要时在室内也可以用磅纸或塑料薄膜成图。
素描图上,除详细表示出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现象外,还应有下列内容:1.区名称;2.坑道名称及编号;3.工程起点(或某点)坐标;4.比例尺;5.坑道方位角及基线、坡度角;6.水样、岩(土)样的位置及编号;7.样品的分析成果表;8.图例(如用统一图例,可不必每张再绘;如是装订成册,则最好每册图前面附一图例);9.文字描述:野外编录时,应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并将其记录在野外记录本上;室内整理成图时,则根据野外原始记录资料,于图的下方附上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综合系统的文字描述。
10.编录人及检查人姓名,编录日期及检查日期。
如作为报告附图,则画责任制表。
(五)坑道素描图上绘描的地质内容与地质素描图相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面的内容有: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分区界限(如干燥区、潮湿区、滴水区、淋水区等);2.坑道总涌水量、水温、PH值;3.坑道出水点位置、流量、水温、PH值;4.构造破碎带的充水现象;5.裂隙统计点位置、裂隙率(必要时附裂隙玫瑰花图)。
坑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指南

坑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指南
工具准备:地质包、皮尺、罗盘、地质锤、水泥钉若干、强光电筒、野外记录本、铅笔、等腰三角尺、裁纸刀、橡皮擦、三角堰、小钢尺、温度计劳保防护用品:绝缘雨鞋、安全帽
安全简易测试用品:蜡烛、气体打火机、火柴
用法:进入坑道工作前,留一人于坑口,另二人手持点燃的蜡烛逐渐往坑道深部前进,若有蜡烛燃烧不正常情况出现就及时撤离,择日再来编录。
若是煤矿,前法慎用,最好用专业仪器检测,防止瓦斯爆炸。
1、找到地质上编录用的起点桩——一般在出发前问好大致位置,开始以顺手方向约1.2米高处挂皮尺于一壁,皮尺张紧力松紧适当。
2、用罗盘打一个前进方位角,确定两壁各自的称谓。
3、以箱木中心报箱木支护位置。
4、圈出潮湿、滴水区域,并观测确定地下水溢出的形式。
5、标示出集中滴水区、突水点,测量流量、水温、气温。
6、标示出掉块、片帮、塌落、冒顶的范围并记录形状、掉落高度、发生处岩性及是否沿裂隙面(产状、延伸长度、裂面形态、宽度、充填物等)发生。
7、划分岩石强风化带、弱风化带位置。
8、在弱风化带、新鲜岩石坑段,以岩石建造及结构面发育特征划分岩体结构类型——分段描述。
9、在不同岩性段内裂隙发育典型处调查裂隙发育特征:分?组。
第?组,产状?,发育密度?/米或间距?CM,延伸性?米,裂隙面形态?,裂隙宽?MM,由?充填物(完全充填、部分充填、开启)。
10、若矿体埋藏深度(垂厚)大于500米,自坑口基点起每30米测量一次坑壁温度(伸出手臂让温度计距坑壁约10CM)静待5分钟后读数(若坑道在施工,则选不施工且无人进入扰动的日子去测量)。
11、选用适当方法于坑口测量排水流量、水温、气温。
水文地质勘查: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一)

前课回顾
上次课讲述了坑探工程施工管理三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强调了探槽、 探井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课程引入
前面说过,在坑探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同时进行坑探工程的原始地质编 录。所以接下来我们将讲述探槽和探井原始地质编录的方法,其中重点是讲述探 槽原始地质编录的方法。
17
18
开工日期 完工日期
测量日期 测量单位
记录人
审核人
4)槽形测量 探槽的槽形由槽顶线(地形线)、基岩线、槽底线三条线控制(“槽形三 线”)。 槽形测量的方法是:在槽顶和槽底的槽形特征变化处(下图中①),量取基线 至槽顶的高度(点上距)及基线至槽底的深度(点下距)并记入“探槽原始记录表” 的7、8栏中;对基岩起伏特征点(下图中②),量取基岩面至基线的距离并记入表 的9栏中(基岩与覆盖层的界面在基线 之上者用“+”号表示、在基线 之下者用“-” 号表示)。
2.探槽野外编录 探槽野外编录是由组长带领编录人员共同观察拟编录探槽中的地质现象(必要时 还应观察探槽附近有关地质现象),确定编录壁及基岩面、分层并布样、设置基线、 绘制素描草图等工作。 1)确定编录槽壁及绘图方向 当两壁上基岩露头的地质现象可对应吻合时,东 西向或大致东西向的探槽选北壁、南北向或大致南北向探槽选东壁(如下图所示)。 选择的编录壁为首选壁,常首选正北壁、北西壁、北东壁、正东壁;若首选壁的基岩 露头不理想时,可选择对应的另一壁;一般情况下以首选壁为主、对应壁为辅。
东西向探槽的西端在225°~315°方向范围内,东端在 45°~135°方向范围内
南北向探槽的北端在315°~45°方向范围内,南端在 135°~225°范围内
确定探槽编录壁示意图
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编录

一、一般方法及要求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内容一般包括:除描述岩心岩性的结构构造外,应重点描述岩心的块度、坚硬程度、风化程度、裂隙发育程度、岩石的风化程度和裂隙发育的密度、裂隙面的宽度等,对岩心的完整性要统计RQD。
1、岩心块度的划分:大于20cm的为长柱状,10-20cm的为短柱状,小于10cm的为扁柱状,大于5cm的为块状,2-5cm的为碎块状,小于2cm的为碎屑状、粉末状。
若为块状,需对块体形态做大致描述,如木契块状、棱块状、团块状等。
2、岩心坚硬程度的描述:对软岩和极软岩,应注意是否具有可软化性、膨胀性、崩溃性等特殊性质的描述。
根据RQD值划分岩石质量RQD(%)=Lp/Lt×100式中:Lp—某岩组大于10cm完整岩心长度之和,单位m;Lt—某岩组钻探总进尺,单位m;注:小于10cm岩心为钻进过程中机械破碎,则上、下对接,其长度大于10cm 时应参与计算;当钻头内径小于54.1mm时,RQD值作适当降低,根据经验降20~50%。
工程地质应着重对破碎带、裂隙密集带、风化带、轻弱夹层、岩溶发育带、蚀变带的发育特征,矿层顶、底板岩层的稳固性等进行描述。
岩石刀刻硬度的鉴定:很软级:刀可划入深度大于1mm至能用刀尖插入,用手指可弄碎,属软弱层。
软级:刀可划入深度大于0.2-0.5mm。
用手指较费力才可弄碎,或仅能掰成小块;硬级:用刀在岩石边缘可切成小片;很硬级:刀可划出条痕,敲击时有清脆的声音。
岩石坚硬程度的确定见下表: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对半成岩可不做风化程度的划分。
按节理裂隙间距发育程度分级按节理裂隙的裂隙率的发育程度分级按节理裂隙的开口宽度的发育程度分级含水岩组:是指含水特征相同或相近的岩层,归为同一含水岩组,多属于含水岩层的集合体,反映了地下水赋存的空间条件。
富水性:是指含水层的出水能力,一般以规定统一口径井孔的最大涌水量表示,它是衡量地下水开采时,含水层出水量的标志。
富水性的圈定:根据构造、岩性、地貌等主要因素来圈定。
钻探编录(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内容要求

实测剖面图应有图名、图例、比例尺、剖面起点坐标、方位、垂直标尺、水平标尺、剖面图、平面图及责任签等。
作图时,剖面图的西、北西、南西、南端应放置在剖面图的左边,而东、北东、南东、北端放在剖面图的右边。
剖面图自左至右总体方位应小于180°。
如果有物化探工作,其曲线图可视情况放在实测剖面图的上方或单独成图。
剖面起点坐标、方位、垂直标尺、水平标尺、导线号、地层界线、地层代号、岩浆岩代号、岩性、矿体、蚀变带、断层、采样点及标本、样品编号、探矿工程、地质产状、各地质内容编号及代号、重要地物等。
如有放大素描图应在剖面上方绘制并用箭头指示位置。
方位、导线(长度以平距计)和导线号、地层界线、地层代号、岩浆岩代号、矿体、蚀变带、断层、采样点、探矿工程、地质产状、各地质内容编号及代号、重要地物等地质填图地质点性质指界线点、构造点、矿化点、岩性点等。
主要分为基本点、加密点、岩性或产状点三类a)基本点:为控制测区地质界线和基本构造形态布置的观察点。
基本点应布置在测区填图单元的地质界线、含矿层或矿体、蚀变带界线、岩体界线、断层面及褶皱轴等位置上。
基本点要求作详细的文字记录(必要时作放大素描图)。
b)加密点:为进一步控制地质界线和构造形态的变化,在满足基本点密度要求的前提下,在基本点之间沿地质界线加密布置的观察点。
加密点只作简要的文字记录。
c)岩性或产状点:为控制和了解地质界线之间岩层产状变化及岩性特征、满足基本点密度和数量要求而布置的观察点,岩性或产状点只需记录岩层产状和岩性特征。
路线地质:指相邻两个地质点之间的观察路线,如D1—D2表示 1号地质点到 2号地质点之间的路线。
记录内容主要是描述两点间先后观察到的地质现象。
但必须: a)记录的地质现象要有准确位置(对应某个地质点的方位和平距)。
b)应记录地质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并说明与已知地质点有无差异或变化。
c)路线上尽可能多地实测岩层产状,注意产状变化并分析原因。
水文资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共25页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坑道水文地质编录实例
一、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的要求
(一)坑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一般与地质编录同时进行,有利于密切配合,互相协作,也可单独进行。
(二)第一手的文字记录资料在野外要尽量收集齐全。
素描图或工程、地质、水文工程地质现象要在现场就地勾绘,以确保水文工程地质编录的客观真实性。
严禁凭记忆想象在室内作文字记述或作图。
(三)坑道素描图,应以能清楚地反映所揭露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现象为原则。
所以:
1.凡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况简单,用一壁一顶即能清楚反映所揭露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现象时,就素描一壁一顶。
2.如果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况复杂,用一壁一顶不能清楚反映揭露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现象时,则素描两壁一顶,或视具体情况增绘某个壁的某一小段。
(四)坑道素描图的比例尺一般与地质素描图相同。
采用1:50~1:200。
同一矿区同一种类素描图的比例尺一般应该一致;图的水平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一般也应该一致。
坑道素描图一般均用方格纸绘制。
对重要的并作为报告附图的素描图,根据工作程度和精度要求,必要时在室内也可以用磅纸或塑料薄膜成图。
素描图上,除详细表示出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现象外,还应有下列内容:
1.区名称;
2.坑道名称及编号;
3.工程起点(或某点)坐标;
4.比例尺;
5.坑道方位角及基线、坡度角;
6.水样、岩(土)样的位置及编号;
7.样品的分析成果表;
8.图例(如用统一图例,可不必每张再绘;如是装订成册,则最好每册图前
面附一图例);
9.文字描述:野外编录时,应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并将其记录在野外记录
本上;室内整理成图时,则根据野外原始记录资料,于图的下方附上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综合系统的文字描述。
10.编录人及检查人姓名,编录日期及检查日期。
如作为报告附图,则画责任制表。
(五)坑道素描图上绘描的地质内容与地质素描图相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面的内容有:
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分区界限(如干燥区、潮湿区、滴水区、淋水区等);
2.坑道总涌水量、水温、PH值;
3.坑道出水点位置、流量、水温、PH值;
4.构造破碎带的充水现象;
5.裂隙统计点位置、裂隙率(必要时附裂隙玫瑰花图)。
(六)根据矿区坑道的分布情况及工作程度和精度要求编制坑道水温地质工程地质平面图。
二、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
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一般以水平坑道为主,包括平硐(PD)、沿脉平硐(YM)、穿脉平硐(CM)、石门(SM)、侵角小于45度的斜井(XJ)等。
(一)坑道的编号:一般与地质编号相同,主要有下列几种方法:
1.按坑道掘进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如PD1、PD2、PD3等。
2.按坑口的绝对标高进行编号。
如PD360、PD485等。
3.按坑道分布的空间位置进行编号。
如沿脉坑道中有穿脉或穿脉坑道中有沿脉时,可对主坑道给一种编号,其两侧的支坑道则按单双号法进行编号,即一侧编奇数号,一侧编偶数号。
4.按坑道掘进方向及所穿矿体(带)进行编号。
例如:IYM1表示I号矿体(带)的I号沿脉。
若在沿脉中掘进穿脉坑道,则可表示为IYW1~CM1E,即I号矿体(带)I号东穿脉。
为使用方便,同一矿区应采用同一种方法进行编号。
(二)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中应绘制的图件
1.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平面图:比例尺1:500~1:1000
2.坑道素描图;比例尺1:50~1:200
(三)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的操作步骤及方法
1.在编录之前对坑道进行全面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观察。
观察的重点是:地
层岩性及其产状;矿体的厚度、产状、形态变化;围岩性质、蚀变类型;矿体与围岩的风化程度;岩浆岩情况;裂隙发育特征;构造破碎带的性质、宽度、产状和充填物;坑道顶板的稳固性及支护情况等。
2.在观察研究统一认识以后,即用红漆或其它办法做好各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分界记号,准备进行素描和描述。
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况简单,也可不作记号。
3.挂皮尺:一般挂在坑顶中心线上,作为素描作图基线尺。
皮尺的起点以及各段的长度要与坑道测量的导线点联系,若皮尺丈量的长度与坑道测量各导线点间的长度不符时,则应视误差的大小作不同的处理:当误差不超过1/1000时,则应以测量数据为依据,皮尺可稍加拉紧或放松,以便两者数据吻合;若误差超过1/1000时,则应查找原因,然后进行合理消差。
最后将皮尺长度按比例尺画在展开图上(注:野外素描时,皮尺为作图基线尺,常按实际位置绘于坑顶中心线上;室内成图时,则作为水平标尺绘于展开图的下方)。
4.沿皮尺测方位及坡度角(如有测量资料可以利用时,即不再测),并将数据注在素描图上。
5.测绘展开图轮廓
方法是首先把基线尺(即把皮尺长度)按作图比例尺画在方格纸上;然后在基线尺的两侧画出两条平行线即为两壁底板线;之后再根据坑道测点或按一定间距垂直线尺(皮尺)分别丈量每点顶板两侧宽度及两壁垂直高度,按比例尺画在展开图的相应位置上;最后根据坑道实际弯曲情况联络结合点,即成坑顶及两壁轮廓图。
另一种简便方法是:按坑道规格绘成规则的顶和壁的轮廓图。
展开时顶和壁连起来画。
6.用小钢尺从皮尺零米的一端开始顺序的量出各种地质、构造、矿体界线及产状位置、水文地质钢尺地质分区界线,坑道出水点位置、昌顶、边壁坍塌、片帮位置;坑道出口及坑道中较大的出水点或出水地段须测流量、水温、PH值。
裂隙发育地段进行裂隙率统计,并利用同比例尺勾绘,注记在轮廓图中。
7.在丈量、勾绘各种地质界线的同时,按拟定图例进行各种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现象的描绘,即成野外坑道素描图。
素描时应注意:当坑道的顶或壁由于施工原因呈弧形时,则应采用产状投影法,将各种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界线投影在一个水平面上,以避免造成虚假形态。
8.在丈量及素描的同时,进行文字描述记录工作,文字描述一般自工程起点开始,在描述中所提到的米距应与基线尺一致。
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描述,着重于描述地质时代、岩性、坑道顶(底)板及边壁的滴水、
淋水现象,大的出水点水的流出。
涌出喷出现象及流量、水温、PH值,裂隙发育情况及其性质、产状裂隙率,软弱夹层、软弱结构面及构造破碎带的发育特征。
破碎程度、充填、胶结物分布与产状,岩层风化和岩溶现象,坑道围岩的稳定性,顶板冒落袋的大小及冒落高度,发展过程,不稳定地段的掘进与支护方法。
裂隙率统计方法以面裂隙法为宜,必要时也可用线裂隙法统计。
水文地质分区一般分为干燥区、潮湿区、滴水区和淋水区:工程地质分区一般分为坑道围岩稳定区(以坚硬岩层为主,坑道顶板稳固性好,未见冒落、片帮等现象),较稳定区(以坚硬半坚硬岩层为主,坑道顶板稳固性较差,有冒落、片帮等现象)、不稳定区(以软弱层及软弱结构面为主,坑道顶板稳固性差,落、片帮等现象发育)。
9.结束素描及记录后,应将图件、文字与实际对照检查,确无遗漏和错误时,才可取下皮尺,结束该段野外工作。
10.室内工作:整理野外所取得的各种资料、编绘出正式的坑道素描展开图或野外图件整理着墨、即为正式图件。
三、老硐、民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和编录
1.对老硐即民窑调查时应特别注意安全。
对顶板及两帮不牢固的地方,应加固支柱;对已有的天棚支柱,要进行检查;清理废石时要保持一定的安全坡度。
2.民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正在掘进或新掘进的穿脉民窑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同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要求。
沿脉掘进的民窑一般只能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
3.老硐及民窑调查一般应记录老硐即民硐的硐口、位置、标高、地层层位代号及岩性、硐长斜硐硐深及硐底标高,硐口流量、水温、PH值,积水老硐的积水量,老硐的塌陷范围、塌陷高度等。
4.民窑及较大的老硐应采用仪器法测量硐口坐标;较小的老硐一般采用半仪器法定点,并表示在矿区水文地质图上,老硐塌陷范围及老硐采空区范围应在水文地质图上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