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放射医疗风险培训
放疗患者安全目标解读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门诊患者:身份证号码 ➢住院患者:病案号/二维码 ➢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使用床号作为唯一依据 ➢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身份识别 ➢无法陈述姓名者:陪同人员陈述 ➢无名患者:无名氏-编号 ➢重点患者:手术、ICU、急诊、意识不清,腕带扫描, ➢ 陪同者陈述 《制度与职责》第三章
输血查对制度
患者安全目标解读
头颈放疗二病区
患者安全(patient safety)定义
美国国家患者安全机构(NPSF)定义:在健康照护的过 程中,避免、预防并减轻不良事件造成的伤害。
台湾定义:对于健康照护过程中引起的不良结果或伤害所 应采取的避免、预防与改善措施。这些不良的结果或伤害, 包含错误(error)、偏差(bias)与意外(accident)。
第三章 患者安全
目标一 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患者由至少两种标识认定,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 者的床号或房间号。不得采用条码扫描等信息识别技术作为唯一识别方 法。 (二)在输血时采用双人核对来识别患者的身份。
(三)对手术、传染病、药物过敏、精神病人、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 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床头卡、指纹等)。
2.统计数字表明,在发达国家,每10名患者即有1名患者在接受医院
诊疗时受到伤害。伤害可因一系列失误或事故而发生。
3.在发展中国家,患者在医院受到的伤害的可能性高于工业化国家。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与卫生保健有关的感染的风险比发达国家高出
20倍。
重视患者安全 问题
10个事实:
4.任何时候来说,世界上约有140万人在医院里受到感染。手部卫生是减少 与卫生保健有关的感染和提高抗菌能力的最基本措施。 5.在发展中国家,至少50%的医疗设备不能使用或只能部分使用。设备不能 使用,往往是因为缺乏技能或商品,因此,就难以进行诊断和治疗。这就 导致了不合标准的或有害的诊断或治疗给患者带来威胁,可能造成严重的 伤害或死亡。 6.在一些国家,使用未经消毒即重复使用的注射器或针头进行的注射,比例 高达70%。这对数以百万计的人造成了感染。每年,不安全注射导致130万 例死亡,这主要是由于血源性病原体传播,例如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制度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制度引言概述: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是为了确保放射工作的安全和有效进行而建立的一套培训制度。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的重要性和内容安排,以及总结其在保障辐射安全方面的作用。
正文内容:1.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的重要性1.1 保障辐射安全: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的建立是为了确保辐射工作的安全进行,减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风险。
1.2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培训,放射工作人员可以掌握辐射工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1.3 遵守法律法规: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的建立使得放射工作人员了解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的内容安排2.1 辐射基础知识培训:包括辐射的基本概念、辐射安全知识、辐射防护原理等。
2.2 辐射设备操作培训:包括放射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设备故障处理等。
2.3 辐射事故应急培训:包括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事故后的应对措施等。
2.4 辐射防护培训:包括辐射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个体防护措施等。
2.5 辐射安全管理培训:包括辐射工作的管理流程、安全规范、风险评估等。
3.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的实施方式3.1 培训课程设置:根据放射工作人员的不同岗位和职责,制定相应的培训课程和内容。
3.2 培训教材编写:编写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培训需要的教材和教辅材料,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指导。
3.3 培训方法选择:根据培训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合的培训方法,如理论授课、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
3.4 培训考核评估: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结束后的考核评估,确保培训效果的达到和培训质量的提高。
3.5 培训周期更新:定期更新培训内容和方法,适应辐射工作的发展和变化。
总结: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辐射工作的安全和有效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培训,放射工作人员可以掌握辐射工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放射卫生试题题库(100道)

放射卫生试题题库(100道)1.电离辐射是指可导致物质电离并产生离子对的带电或非带电粒子射线,而不是射线装置在通电状态下放出的射线、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带电粒子辐射或非带电粒子辐射。
2.元素的最小单位是原子,而不是分子、质子或电子。
3.原子中质子的数目称为原子序数,而不是中子、电子或核子。
4.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这种元素的原子序数,而不是质量数、中子数或电子数。
5.有机玻璃是适合用来屏蔽β射线的材料,而不是铅板、石墨或纸张。
6.α射线是穿透能力最弱的射线,而不是X射线、β射线或γ射线。
7.放射诊疗设备状态检测应由有资质的第三方实施检测,而不是供货商、第三方或医疗卫生单位自身。
8.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而不是选址阶段、设计阶段或施工阶段。
9.WS 76-2017不适用于乳腺X射线摄影的性能检测,而适用于小型便携X射线机、计算机X射线摄影和数字X射线摄影的性能检测。
10.牙科X射线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依据的标准为WS581-2017,而不是WS 520-2017、WS 76-Z 130-2013.11.评价乳腺X射线摄影中受检者剂量最适宜的量是AGD,而不是PSD、ESD或CTD。
12.适用于软X射线摄影的部位是乳腺,而不是头颅、胸部或四肢。
13.平板的像素尺寸为100μm时,该板的极限空间分辨力为5 lp/mm,而不是2 lp/mm、2.5 lp/mm或4 lp/mm。
14.空间分辨率与乳腺平均剂量计算时无关,而与压迫后乳房厚度、靶/过滤的材料和管电压有关。
15、根据我国标准分类,WS属于卫生行业标准。
16、在乳腺X射线摄影中,2D模式下乳腺平均剂量检测项目的评价要求为有滤线栅时不超过2 mGy。
17、X射线摄影设备线束垂直度偏离检测项目的评价要求为不超过6°。
18、DR工作场所和周围区域检测结果的评价标准是年有效剂量不超过0.25mSv。
19、CT机房的面积和单边长度应不小于30m2和4.5m。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培训考核试题问答题风险题

决赛第一轮风险题(36题)10分题1.初级卫生保健的工作内容为()A.增进健康B.预防疾病C.卫生宣传D.及时治疗E.康复残疾答案:ABDE2.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原则为:()A. 安全B. 有效C. 经济D. 方便答案:ABC3.(多选)各种血液成分传播病毒的危险性()A.白细胞最大B.血浆次之C.红细胞最大D.血小板最大答案:AB4.(多选)新鲜冰冻血浆输注前应注意的问题()A.如无37℃水浴箱可自然融化B.需置30℃-37℃水浴融化C.融化后尽快输注D.同型输注或相容输注答案:BCD5.(多选)红细胞悬液输注的适应症()A.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患者B.外伤或手术引起的急性失血者C.心肾肝功能不全的D.儿童的慢性贫血者答案:AB CD6.(多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是由以下哪些部门制定发布?()A 国家工商局B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C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D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E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答案:BE7.(多选)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以下那些方面?()A 医疗废物的来源B 医疗废物运送路线C 医疗废物重量或者数量D 医疗废物交接时间E 医疗废物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答案:ACDE8.(多选)医师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倩时,应当按照规定向()报告。
A.暂不予报告;B.公安部门;C.所在机构;D.卫生行政部门。
答案:CD9.(多选)患者有哪些高危因素时清洁切口手术科预防使用抗菌药物()A高龄B 糖尿病C 免疫功能低些D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份答案:ABC10.(多选)申请设置医疗机构,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A.设置申请书;B.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C.选址报告和建筑设计平面图;D.医疗机构诊疗范围答案:ABC11.(多选)未经医师(士)亲自诊查病人,医疗机构不得出具下列那些证明文件。
()A.疾病诊断书;B.健康证明书;C.死亡证明书;D.出生证明书答案:ABC12.(多选)未经医师(士).助产人员亲自接产,医疗机构不得出具下列那些证明文件。
放射工作人员年度培训计划

放射工作人员年度培训计划
1. 对于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度培训计划,我们计划在第一季度进行辐射安全培训,以确保员工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辐射安全规范。
该培训将包括辐射危害、防护措施和应急响应等内容。
2. 在第二季度,我们将组织放射工作人员进行放射设备操作培训,以提升员工对于放射设备的操作技能和规范要求的理解。
这项培训将涵盖设备操作流程、维护保养及安全操作规范等内容。
3. 第三季度的培训计划将重点放在辐射事故处置培训上。
我们将对员工进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以提升员工在实际事故中的应急处理能力。
4. 最后,在第四季度,我们将组织员工进行辐射健康影响与防护措施的培训。
这将涵盖辐射对健康的影响、个人防护措施和健康监测等内容,以加强员工的健康防护意识和能力。
5. 除了以上培训内容外,我们还将定期开展辐射安全知识测试和技能培训,以确保员工对于辐射工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操作有清晰的认识和正确的掌握。
浙江省综合性医院放射质控检查标准(2017年版)

从事CT、MRI医技人员及DSA技师应具备上岗资质
2
DSA技师上岗资质二级医院可缺项
X线摄影、CT提供24小时×7天的急诊(包括床边急诊)检查服务
2
有明确的服务项目、报告时限规定(急诊X线摄影和普急诊CT检查半小时内出具报告;急诊CT检查并需要图像重建的,即刻图像重建,重建完成后半小时内出具报告;普通检查2小时内出具报告。CT、MR、普通造影检查24小时内出具报告)。诊疗服务项目应公示。
2
科室对诊疗服务开展的项目和服务情况有自查
2
主管部门对服务项目执业资质、服务内容和报告时限有检查、分析、反馈
2
诊疗服务持续改进有成效,服务项目合法合规,服务内容和质量满足临床服务需求
2
科主任具备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认证资格
2
三级医院要求主任医师,二甲医院要求副主任医师
根据医院功能任务与设备的种类设置若干专业组,专业组设置合理,人员梯队结构合理
1
有与介入诊疗项目相关临床科室,能为介入诊疗的并发症与其他意外紧急情况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2
有介入诊疗组/科室与相关科室共同制定介入诊疗应急预案与工作流程。
2
相关科室和人员知晓协作职能和工作流程。
2
主管部门对开展项目及质量有监管,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总结,有改进措施。
1
持续改进有成效,相关人员无违规
2
执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1
对员工有放射安全防护培训,对新员工进行放射防护器材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方法培训
1
相关人员按照规定佩戴个人放射剂量仪
1
放射工作人员至少每2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有完整的放射防护案与健康档案
1
科室有员工放射剂量监测数据分析和针对超标原因的改进措施
放射安全培训计划

放射安全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提高员工对放射安全知识的认知,增强自我防护意识,确保工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二、培训范围
本计划适用于所有可能接触到放射源的员工。
三、培训内容
1. 放射线的基本知识
- 放射线的类型、来源及危害
- 放射剂量与其生物效应
- 不同放射源的危险性
2. 放射防护知识
- 防护原则:距离、屏蔽、时间
- 个人防护设备使用
- 防护设施使用
3. 放射事故应急处理
- 事故报告程序
- 人员脱困与救援
- 设施及设备的封闭
四、培训师资
放射防护专家、安全管理人员
五、培训时间
入职时和每年1次复训,每次1-2天
六、培训方式
理论培训、案例分析、模拟演练
七、培训评估
培训结束进行理论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放射科工作前培训执行方案

放射科工作前培训执行方案一、培训目标培训的目标是提高放射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通过系统的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放射设备的操作方法,理解和遵守放射安全规则,提高诊断准确性。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方案针对的对象主要是放射科新入职的医护人员,以及需要提升技能的在职医护人员。
三、培训内容1. 放射设备操作技能培训:包括X射线机、CT机、MRI机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2. 放射安全知识培训:包括放射防护的基本知识、放射防护设施的使用、放射防护的操作程序等。
3. 放射影像学识别培训:包括各种疾病的放射影像特征识别、影像解读技巧等。
四、培训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医护人员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在专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医护人员进行设备操作的实践训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模拟演练: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操作流程的模拟演练,提高应对实际工作的能力。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每年进行一次集中培训,时间为一周。
根据工作需要,还会进行临时的小型培训。
培训地点:放射科的培训室和实验室。
六、培训效果评估1. 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考核合格的医护人员发放培训合格证书。
2. 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评估,通过定期的工作考核和病例讨论,观察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是否有所提高。
七、培训预算根据培训的具体内容和人数,制定合理的培训预算,包括讲师费用、培训材料费用、设备使用费用等。
通过本培训执行方案,我们期望能够提高放射科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医疗服务。
我们相信,只有不断研究和提高,才能在医疗工作中做得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制度;
1、 建章立制,从制度上保证放射诊疗工作规 范化。 各级医疗机构拥有的放射诊疗设备大同
小异,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医疗过程中难免 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规范行为,因此,必须建立 一套统一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设备操作规程; 电离辐射警示标志,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制度,放 射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才能规范放射诊疗工作,规避医疗辐射风险。
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 用人单位必须成立辐射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放射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工作,包括 应急预案的启动,应急响应处置及解除。
二 放射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当发生人为失误
或放射诊疗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 剂量限值的照射或放射性同位素丢失、被盗和污 染;诊断、治疗实际用量、照射剂量偏离处方剂 量范围;人员误照或误用放射性药物等情形时, 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接报 后应立即报告组长,由组长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 相关人员参与应急处置。
2、
加。 放射诊疗工作
规范化关健因素是人,只有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
素质才能保障放射诊疗工作的质量。加强放射诊
疗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加强各级放射工作人员的
职业培训,做到实践中,严格遵照设备操作规程,
控制照射野与患者检查、治疗部位相适应,同时,
婴幼儿、少年儿童慎检;在放射检查中对邻近照
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在不影响
诊断的前提下,摄片、透视、介入治疗尽可能采 用高电压、低电流和小光圈。
三 操作人员在放射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
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查室。检查时,每次只允许 一人进入机房,并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 织进行屏蔽防护。确实因患者病情需要必须其他 人员陪同检查者,应给予陪检者采取必要的防护 措施,陪检者应尽量远离X线球管。
四 放射事件应急预案的解除:当发生辐射事件
的射线装置修复后,必须经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 术服务机构进行状态检查合格并报环保部门、卫 生行政部门批准方可解除应急预案,对事件有关 资料及时收集,认真分析事件原因,并采取妥善 的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对有关负责人作出 处理。
个人剂量监测管理制度
放射科如何防范医疗风 险培训(2017)
1 窗口的服务态度; 2 各类检查的误诊漏诊、前后不一,误照
3 未能按时限出结果和报告 4造影的过敏反应;
5 患者防护
1895年伦琴(Wilhelm Conrad Rontgen)发现X 射线,至今已一百多年,放射线对人体有损害已 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人们在就医过程中,从检 查到治疗必不可少地要接触到各种医疗器械,其 中的X线机、CT机、ECT、直线加速器等都是对 人体有电离辐射损伤的医疗器械。人们对电离辐 射损伤的认识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逐步提升, 医疗实践中由于部分从业人员对器械的不规范操 作导致患者接受不必要放射照射的事情亦时有发 生,导致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因此,加强医疗过 程中放射医疗设备的规范管理和质量控制是当前 的迫切要求
必须配备必要的辐射防护用品,严格执行对非照
射部位尤其是对射线敏感部位的辐射安全防护,
更要加强对危重患者陪人的辐射防护。因此,只
要人人提高认识,落实规章制度,掌握规律,从
把握方法入手,才能规范放射诊疗行为,做到放
射诊疗正当化。
3、 建立医学影像质量控制和管理标准,确保 诊疗过程中患者受 照射剂量最优化。 医学影
案例:2009年3月,一少妇状告我省某三级医院,
原因是她刚生产了一个患先天性巨结肠的男婴,
而她在妊娠早期曾因腰痛在该医院做过腰椎正侧 位X线照片检查,因此怀疑畸形的男婴是受到X 线辐射导致,要求医院赔偿损失并索赔60万元人 民币,在广州市海珠区法院提起诉讼。结果》》》
一直以来,对育龄妇女进行放射检查时,在X线 机房门上都有提示标志,要求孕妇主动告知医务 人员孕情,确实是医学需要进行X线检查,也有 适当的防护措施,而该产妇怀孕早期到医院就诊
时没有主动将怀孕信息告知医务人员,也没有确 切的证据说明生产的畸形婴儿与当次X线照片检 查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类似的事件最近时期在
各级医疗机构时有发生,构成了当前医患关系矛 盾的原因之一。
为了最大限度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有必要使放 射诊疗过程做到规范化,正当化和最优化。 因 此,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四 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各种放射设备操作规程, 避免重复照射。
受检者的防护
1. 受检者医疗照射剂量指导水平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 2. 贯彻正当化原则 3. 减少受检者受照剂量 4. 妇女和儿童X射线检查的防护 5. 加强放射防护监督管理和质量控制
三 放射事件应急响应处置:一)当射线装置发
生人员超剂量照射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封锁事 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检查室,并迅速报告 当地环保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涉及同位素丢失 被盗的还应当报告公安部门,配合上述部门进行 应急调查处理。二)立即转移受照射人员,送至 东莞市人民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三)配合相关 部门查明原因,通知设备生产厂家对设备故障进 行检修。
一 放射科各X线检查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 须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放射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
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放射诊疗场所必 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个人防护用品。
二 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
的影响,在登记室、X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对 孕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X线检查前,应问明是 否受;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8-15周的孕龄妇女, 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其他孕期的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