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色彩的规划与设计

合集下载

街区色调规划方案

街区色调规划方案
(2)绿化设施:绿化设施色调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突出绿色生态理念。
五、实施步骤
1.调研分析:收集街区基础资料,进行现状分析,为规划方案提供依据。
2.方案设计:根据调研分析结果,制定街区色调规划方案。
3.公众参与:征求居民和相关部门意见,完善规划方案。
4.方案审批:将完善后的规划方案报相关部门审批。
5.施工实施:根据审批通过的规划方案,分阶段、分步骤进行施工。
(2)公共设施:公共设施色调应统一,与街区整体色调相协调,同时满足功能需求。
4.景观绿化色调规划
(1)植物配置: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注重色彩、形态和季相变化,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
(2)绿化设施:绿化设施色调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突出绿色生态理念。
五、实施步骤
1.前期调研:收集街区基础资料,分析现状,为规划方案提供依据。
6.验收评估:项目完成后,组织专家进行验收评估,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2.完善政策法规,确保规划实施合法合规。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街区风貌保护的意识。
4.引入社会资本,创新街区治理模式。
5.定期对街区风貌进行巡查,确保规划方案的长期实施。
本规划方案旨在为街区风貌整治提供指导,具体实施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规划方案合法合规,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街区环境奠定基础。
3.优化街区色彩搭配,营造舒适宜人的空间氛围。
三、规划原则
1.合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规划方案合法合规。
2.人性化:充分考虑居民需求,以人为本,打造宜居街区。
3.美观实用:注重色调搭配,实现美观与实用的有机结合。

城乡色彩规划课程设计

城乡色彩规划课程设计

城乡色彩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城乡色彩规划的基本概念,掌握色彩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色彩的分类、特性以及色彩搭配的原则,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的城乡规划设计中。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城乡色彩规划的相关政策和标准,认识到色彩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在城乡发展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城乡建筑、景观等色彩设计的初步规划,提高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城乡色彩规划项目,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软件等,进行城乡色彩规划的展示和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城乡色彩规划,培养对城乡环境美学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 学生能够关注城乡色彩规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为改善城乡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积极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激发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城乡色彩规划基本概念:介绍城乡色彩规划的定义、作用和意义,分析色彩在城乡环境中的影响力。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色彩基础知识:讲解色彩的分类、特性、搭配原则,以及色彩心理学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城乡色彩规划实践案例:分析国内外典型城乡色彩规划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提炼优秀设计理念。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4. 我国城乡色彩规划政策与标准:解读我国城乡色彩规划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强调色彩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5. 城乡色彩规划设计方法:介绍城乡色彩规划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6. 城乡色彩规划应用与表达:教授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软件等,进行城乡色彩规划的设计与表达。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7. 小组合作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城乡色彩规划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设计研究

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设计研究

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设计研究摘要:我国很多城市的建筑色彩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本文力求对城市建筑色彩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唤起更多人来关注并投入到城市建筑色彩的研究中来。

同时,本文也在探求科学合理的城市建筑色彩规划方案,希望为能给我国相关的规划、建设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设计1 城市建筑色彩城市建筑色彩体现着一个城市的个性,体现了一个城市文明的发展程度。

城市建筑色彩不仅是城市美学和特色的主要因素,也是改善城市环境功能的主要手段,它不但对城市建筑物的造型进行装饰,同时又对城市居民心理产生影响。

“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设计”是基于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对城市化日益加速而忽视城市环境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城市问题的反思。

进入20世纪以来,城市的高速发展与环境的保护、管理之间的矛盾在城市化进程中愈加突出。

例如:城市发展建设与旧城区的关系;全球一体化与传统文化的的对峙;城市建筑的商业目的与环境保护的不协调;个体利益与总体利益的冲突等问题,使得人们对建设、保护和管理一个美观、宜人、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文化性的城市居住环境尤为关切,我们的研究也就在这种关切的思潮中应运而生。

2 城市建筑色彩的研究现状总体来说,中国的色彩研究起步较晚,在学科形成之初多数借鉴了国外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后经国内学者们的努力,在色彩的基础理论、色彩度量和其他实用色彩研究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1993年中国颜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了《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至此,中国有了自己的色彩度量标准体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色彩的关注,很多专家、学者、建筑师、设计师都投入到色彩的研究领域中来,内容涵盖了建筑、服装、广告、产品设计等方面。

中国当前的建筑色彩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2.1 关于色彩标准的研究主要有两项重大成果。

一项是中国建筑科学院进行的建筑色彩体系和建筑色卡的研究,确立了中国的建筑色彩体系,并制定了建筑色卡,配送到各建筑机构,供设计师、建筑师和施工人员参照使用。

浅谈城市色彩规划设计

浅谈城市色彩规划设计

霪:!塑.整风.浅谈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张永亮(新疆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02)c}i奄要]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是对所有的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进行分析觏划,确定主辅色瓦点缀色系统,确定各种建筑物和其它物体的永久固有基准色,再确定包括城市广告和公交车辆等等流动色、街道点缀物等临时色。

其设计重点是突出城市的环境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城市的历史文脉,并且通过色彩去识别城市和城市区域功能。

本文简述了城市色彩的定义及设计原则并结合阿勒泰市的色彩搜划设计案例,来探讨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问题。

睽罐词】城市色彩;搜国I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

由于缺乏城市规划控制,过去我们所熟悉的城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个既陌生又难以令人喜欢的新城市。

由于普遍缺少审美文化修养和对城市色彩的重视,城市建设的投机、浮躁和短期行为,在大中城市蔓延起来。

无论你到哪座城市,城市的差异越来越少,面貌越来越雷同,而杂乱无章的色彩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失去了安全感和归属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色彩问题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既然重新建设是不现实的,那么怎样去改变目前的现状,给城市建设披上一件和谐的外衣,这就是要积极开展城市色彩设计。

一、城市色彩的定义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场所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识的色彩总合。

城市色彩有自然色和人工色(或敝化色)两部分构成。

城市中裸露的土地、山石、草坪、树木、河流、海滨以及天空等等,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

城市中所有地E建筑、硬甓广场地面、及交通工具、街头设施、行人服饰等等,凡是人工产物,所生成的都是人工色。

在城市人工色构成中,还可再按物体的性质,分为固定色和流动色、永久色和临时色。

城市各种永久性的公共与民用建筑、桥梁、街道广场、城市雕塑等,构成固定的永久性色彩;而城市中车辆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饰构成流动色:城市广告、招示牌、路牌、报亭、路灯、霓虹灯、及橱窗、窗台摆设等等则构成临时色。

哈尔滨市城市色彩规划

哈尔滨市城市色彩规划

哈尔滨市城市色彩规划(报批稿)城市色彩总体分析哈尔滨市城市色彩受地理、气候及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较大,现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色彩体系。

一方面,针对冬季城市的气候特点,建筑色彩强调暖色调的应用,其中尤以米黄色和黄白相间的暖色调为多。

另一方面,哈尔滨市城市色彩在传统建筑风貌保护区体现得较为充分。

这些区域是城市欧风建筑特色的精华所在,是吸收西方文化最典型的地区,荟萃了全市80%的以折衷主义风格、新艺术运动风格为主调的近代优秀建筑,是具有欧域遗风特征的区域,其建筑色彩奠定了哈市城市色彩的基础,即以米黄、灰白为主调,构成“基本色”;以浅粉、桔黄、淡绿、浅灰为主调,构成比较丰富的“辅助色”;在一些教堂建筑、医疗建筑上,以土红色为主色,点缀白色线脚、彩色玻璃、绿色、金黄色和红色屋顶,使之具有十分迷人而艳丽的色彩,构成“点缀色”,使整个区域形成和谐、温暖的色调。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广泛运用,建筑色彩也随之发生变化。

其中以开发区尤为典型,建筑形式以现代风格为主,立面细部装饰复杂,建筑符号运用丰富,材料选择多样,颜色以中等明度黄红暖色调为主,采用一些中等饱和度和明度的颜色进行细部装饰,整体环境色彩较为和谐统一,体现了时代性和现代感。

但是,近几十年的城市发展和飞速建设,在局部地区从不同程度上破坏了原有和谐的城市色彩,削弱了色彩特征。

某些地区色彩杂乱无章,缺乏统一,一些建筑设计只为标新立异,不考虑周围环境,采用高饱和度颜色或超低明度颜色作为主体色,与周围建筑及环境很难协调。

同时,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建筑群中穿插色彩与造型较为突出的新建筑,破坏了原有建筑群浑然一体的风格,对城市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在某些地区,如一些工业区及旧居住区,建筑色彩单调呆板,墙面色彩褪色严重,“老”和“旧”使整体环境缺乏生气,造成城市生活区“破败”和“灰”的印象。

因此,完善和规范哈尔滨城市色彩体系是城市形象设计面临的迫切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浅谈城市色彩规划设计

浅谈城市色彩规划设计
求 城 市 色 彩 在 变 化 中 、差 异 中 的 实现 统 一 或 协 调 。城 市 色 彩 首 先 要 与 自然 环 境 色 彩 相 协 调 ,在没 有 或 缺 少 自然 色 的大 城
映城 市的历史文脉 ,体现城 市与 自然环境 的统 一和谐 。
【 关键词 】 市色彩 城
【 中图分 类号 】 U 8 T 94
一 一
市或城市新 区中 ,如,然后 ,围绕主色调搭配色彩。 城市色彩 除了适应 自然环境外 ,还需与城市历史文 化相 辅相成 , 以在 城市 色彩设计 中应注重城市历史文脉 的延续 , 所 并采取 “ 掘一 继承一发展 ”的原则 ,深 入研 究城市历史文 挖 脉 的特征 。随着科技的发展 ,新材料 、新 工艺的不断 出现 , 为城 市色彩设计提供 了各种可能 ,城 市色彩越来越成为城市 时代 科技与文化精神 的重要体 现。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成 功的 景观色彩设计 , 纵然建筑形式 千变 万化 ,规划布局严谨合理 , 也很难体现出具有浓郁感情色彩的城市美来。
三 城 市 色 彩 规 划 设计 的原 则 色彩会 随环境 的不 同而呈现不 同效果 。进行城 市色彩设 计 ,要考虑当地 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 ,有针对性 地进行设计 , 才能取得 预期 的色彩效果 。如 日照时间短 、雾天多的地 区选 用低 色度的灰色作为城市 的主色调 ,天气 偏冷的地区用含有 红 、黄 、白成 分的偏 暖 性基本色 可以增加城市 的温 暖感 等。
【 文献标识码 】 A
城市的色彩是体现城市 面貌 的一个 非常重要的 因素 ,它 直接反映城市 的历史文 脉和整体风貌 ,是城市特色 与品位 的 重要标志 ,也是城 市魅 力的重要构成 。城市色彩充满 活力 、 动感和浓厚 的生活气息 ,所 以城市是美丽 的。在城 市发展的 历 史长河 中 ,形成了各 自的文化面貌 和色彩体 系 ,五彩斑斓 的城市色彩犹如跳动 的音符 , 演奏 着令 人流连忘 返的交响乐 。 然而在 现代城市不断崛起和扩张 的历史潮 流中 ,城市建设规 划 中如何 正确看待城市色彩 问题 ,如何 处理好不 同城市 的色 彩运 用 ,将 直接反 映城 市的整体 风貌 和历史文 脉。 城市色彩设计 城市色彩是城市特 色与品位 的重要标志 ,是城市魅力 的 重要构成 ,也是城 市. 性格的一种符号 。随着城市建设 的飞速 发展 ,人们对城 市形态的发展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而城市色 彩 的概念也在这一时期开始逐步形成 。 城市 色彩 ,是 指城市公共空间 中所有裸露 物体外 部的色 彩总 和。色彩无处不在 ,在现代人类生活的集聚地— —城市 , 城市 色彩 是城市人居环境 的重要组 成部 分 ,与市 民生活息息 相关 。一 座城市 的功能布局 、生态环境 、建筑景观等都 和城 市 色彩相关联 。可 以说 ,城市 色彩构成 了城市环境视觉形 态 第一 要素 ,它与人们 的生存 环境 、生存质量 以及城市 的未来 发展有着密切联 系。城市 色彩作为城市面貌 的一个基 本构成 要素反映着一个地 区的民族文化 ,承载着重要 的历史信息 , 具有重大的文化意义 。 。 二 城 市 色 彩 规 划 设 计 的 重 要 意 义 色彩是 城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影 响城市居 民生活 质量 的重要 因素 。合理规划控制城市环 境色调 ,使城市给人 以典 雅 、温 馨 、舒 适 ,充 满 文 化 意 蕴 的 感 觉 。人 们 行 走 在 这 些 城市街道上 ,感受不到 杂乱 无章的刺眼色彩 ,更没有 巨幅 广告拼命骚扰视线。简洁和谐 的色彩 , 给人们 以悦 目的感觉 , 以不断美化 、优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 城市色彩与城市历史一样悠久 , 色彩本身便积淀着城市的历 史。这之 中有些色彩是城市政治或经济文化 的反映 ,有些则是 城市建筑 自然选择 的结果 ,这些符合美学规律 的色彩搭配 ,是 不同民族审美趣味的结晶, 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 因此 , 要像保护文化遗产一样保持其城市特色,以延续其历史文脉。 传 统城 市是在文化封 闭状态 中 、生 产力相对落后情况下 发 育生长起来 的。城市建筑色 彩受 建筑材料 、施工工艺局 限 很 大。而现代城市建设则 不同 ,由于有雄厚 的经济实力做支 撑 ,更 由于新材料 、新技 术 、新工艺 的发 明与普及 ,人们 已 可随心所欲地控制建 筑及 其他城市设施 、设备 的色 彩了 ,而 现代传媒及便捷交通又打破 了文化壁障 , 人们可 以彼此仿学 , 甚至形成所谓建 筑时髦趋势 。正是在这种 背景 下 ,获得色彩 自由的人们 如何 控制其城市色彩 ,赶不赶 时髦 便成为一个文 明素养 问题 了 。一座城市的色彩 ,的确 时时刻刻都展示着这 座城市 的精 神 ,体现这座城市 的现代文 明水准 。 和谐 是 色彩 运用 的核 心原 则 , 是 城 市 色 彩 的 核 心 原 则 。 也 这 里的色彩包括 所有 城市色彩 的构 成因素 :自然 的、人工的 ; 固定 的 、流动 的;永久 的、临时的 ,等等 。这里 的和谐是要

城市色彩设计指南标准

城市色彩设计指南标准

城市色彩设计指南标准一、色彩选择与规划1. 依据城市的气候、地形和历史文化背景,选择适合的色彩基调,以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

2. 制定色彩规划方案时,应考虑不同区域的功能属性,如商业区、住宅区、文化区等,以实现城市色彩的和谐与统一。

二、城市建筑色彩规范1. 建筑的颜色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营造宜人的城市景观。

2. 在同一区域内的建筑,应采用相近的色彩基调,以保持整体视觉效果的一致性。

3. 鼓励使用天然色彩材料,如石材、木材等,以体现城市对环保和自然的关注。

三、城市环境色彩规范1. 道路、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应采用简洁、明快的色彩基调,以提升城市的空间感。

2. 注重对城市家具、公共设施等细节部分的色彩设计,以增强城市的宜居性和舒适度。

四、城市标识系统色彩规范1. 标识系统的颜色应醒目、突出,以方便市民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

2. 不同类别的标识系统,应采用不同的色彩进行区分,以提高辨识度。

3. 注重对标识系统细节部分的色彩设计,如字体、背景色等,以提高整体视觉效果。

五、城市照明色彩规范1. 照明设施的颜色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营造宜人的夜间景观。

2. 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域和活动类型,选择合适的照明色彩,如暖色调、冷色调等。

3. 严格控制过度照明和炫光污染,以维护城市夜空的清净与安宁。

六、城市艺术色彩规范1. 鼓励城市艺术家运用多样化的色彩语言,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作品。

2. 在公共空间设立雕塑、壁画等艺术装置时,应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色彩搭配,以增强整体的艺术效果。

3. 通过举办城市色彩主题活动,引导市民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城市的色彩之美。

七、城市植被色彩规范1. 根据城市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植物品种,以丰富城市的色彩层次。

2. 注重对行道树、花坛、草坪等植被的色彩搭配,以提升城市的绿化品质。

3. 通过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如骑行、步行等,让市民更好地感受城市植被的色彩之美。

城市色彩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色彩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色彩的规划与设计作者:李林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4期【摘要】城市色彩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能够体现城市的现代文明。

只有保证物质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的合理发展,才能确保城市色彩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规划。

本文主要提出城市色彩设计的概念,并分析城市规划设计中所要遵循的原则,对其规划设计的重点进行一定程度的阐述,保证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原则要点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过程是综合且系统的,在整个过程中,要能够统一分析所有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并保证主色系统以及辅色系统的确定。

如果城市色彩的规划是抽象且宏观的,那么城市色彩设计就是具体而又细致的色彩应用过程。

在城市色彩设计中,主要是将色彩学、美学、环境学等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并结合社会学、地理学、以及环境学。

在进行城市色彩规划时,需要对各种建筑物以及其他物体的固有基色进行确定,并能够分析城市广告、公交车辆的流动色。

在实际生活中,城市色彩的美是体现在建筑物以及城市的整体环境中。

所谓的色彩美是表现在色彩与色彩之间、色彩与环境之间的合理搭配,保证搭配比例的协调性,让人感受到真正的城市美。

如果没有合理搭配各种色彩要素,没有综合应用各种学科的色彩因素,将会使城市色彩规划失去一定的生命力。

二、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所遵循的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环境不只包括了舒适的建筑、便利的交通,还要有宜人的视觉环境。

在所有作用于视觉的信息中,色彩占有最大的比例。

城市色彩要符合市民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的特点,以人性为设计核心,与普通公众的审美情趣一致。

如果城市中的色彩过于杂乱无章、鲜艳刺激,则会引起人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不适,造成“色彩污染”。

利用人对不同色彩的生理心理感受创造更适于人居住、工作、生活、娱乐的城市环境。

心理学研究显示,“大自然的绿色在人的视觉中达到75%时,会使人的精神感到舒适,心理活动处于最佳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色彩的规划与设计
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精
神财富,尤其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色彩因素的使用,越来越体现出人们对精神文
明的需求。

同时,也正是因为城市化建设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色彩因素被应
用到规划设计中,它的使用也更加展现出这个城市的形象特征。

关键词: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策略
前言
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色彩的总和。

城市色彩设计以城市整体环境为对象,以色彩为切入点,从宏观角度对城市及其
设计进行研究。

其目标不仅要通过色彩营造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同时也要通过
色彩反映城市地方的和传承传统的文化特质。

通过对城市色彩进行收集、整理、
分析,寻找各部分视觉色块之间的色彩规律,为城市色彩规划提供可用的色谱范围,以便弥补过去城市规划工作的失误,提高城市形象水平。

1 古代城市的色彩规划与设计
19世纪末20世纪初,考古研究的诸多证据表明,欧美古典建筑的表面应该
是五彩缤纷的。

1828年,德国建筑师菲尔普斯(Hermann Phleps)发现罗马人将
红砖运用在建筑上以强调建筑的色彩。

1835年,德国建筑理论家森佩尔(Gottfried Semper)指出,古希腊人将多色涂料使用在庙宇墙壁的表面。

希腊人
采用的颜料掺杂着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岁月的冲刷中已经荡然无存,但当时人
工合成的最珍贵的色料应该是埃及蓝:外形看上去像玻璃,但质地却不相同;制
作方法是将石英砂和氧化铜倒入950度高温的溶解材料中,并使之沉淀,再根据
沉淀的程度,能分别制作出从闪光的深蓝到灰色等深浅不一的涂料。

这也就是2006年瑞典建筑学家安塔(Karin Fridell Anter)指出位于意大利西南沿海坎帕尼
亚地区(Campania)的庞贝古城曾经是绚丽多彩的重要依据之一。

学者和建筑师
们对色彩不断进行的考古研究为城市色彩的规划与设计找到了历史的根据,从而
为城市色彩的规划与设计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2 近现代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的不断实践
构成是建筑师的一项基本功,在建筑构成中色彩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由于
许多建筑师成功地将色彩运用在建筑之中,因此就出现了一批善于用光用色的建
筑色彩师或色彩建筑师,如勒•柯布西埃、路易斯康、安藤、路易斯•巴拉甘等。

现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大大丰富了建筑色彩
的表现力,尤其是轻金属材料、有色玻璃、透明及闪光塑料的人工着色的运用,
更加推进了建筑色彩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莱戈雷塔(gorreta)独树
一帜的将本土文化运用到建筑设计之中,其作品根植于墨西哥,却获得了国际性
的赞誉。

墨西哥城外的雷夫梅广场经莱戈雷塔的精心设计后别具一格,其用色华
丽浓艳,多元的艺术处理手段将色彩与造型有机结合,仔细推敲细部就可以理解
设计者的匠心,手法细腻,干净利落,给人以脱俗的印象(见图1)。

图1 雷夫梅广场(R .Lagorreta)
3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原则
3.1 自然美的原则
人类的色彩美感来自其“自然向人生成”的历史进程中,来自大自然对人的陶冶。

自然的原生色是最易于接受的,甚至是最美的。

因此,城市的色彩永远不能
与大自然争美,而要尽量保护,突出自然色,特别是树木、草地、河流、大海、
甚至岩石的自然色。

3.2 与自然环境和谐原则
和谐是色彩运用的核心原则,也是城市色彩的核心原则。

和谐是要求城市色
彩在变化中、差异中的统一或协调。

城市色彩的协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人
工色与自然色或与城市自然环境色彩的协调; 二是指人工色与自然色或与城市建
筑环境色的协调。

3.3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原则
城市色彩一旦有历史积淀形成,便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并在不断诉说着城
市历史文化。

因此,历史文化名城为了延续历史文脉应尽量保持其传统色调,以
显示其历史文化的真实性。

如果城市原有风貌已被破坏,至少要在历史建筑、文
化古迹周边的建筑,其色调与古建筑相一致。

3.4 城市功能区分原则
如同人的服饰要服从人的身份一样,城市色彩要服从城市的功能。

一座商业
城市与一座旅游城市,其色彩自然应该有所区别,一座大城市与一座小城市其色
彩原则也应有所区别。

从城市区域划分来说,城市行政中心,一般都比较凝重一些,色彩应偏于冷色; 商业区的色彩,可以活泼一些,商业气息浓一些,色彩可
大胆选用暖色; 居住区的色彩,应素雅一些,可以是比较柔和的复合色系。

3.5 城市色彩构成和谐原则
和谐是色彩运用的核心原则,也是城市色彩的核心原则。

这里的色彩包括所
有城市色的构成因素: 自然的、人工的; 固定的、流动的; 永久的、临时的等等。

这里的和谐,是要求城市色彩在变化中、差异中的实现统一或协调。

4安庆某起步区色彩控制规划导则
4.1整体色彩定位
起步区的地块功能主要有五类,行政办公区地块与休闲商业区地块是全区的
中心与设计高潮,此区块人工水景、广场与自然水系和山体交相呼应。

结合前期
理论分析及现场实地调研,综合各方面考虑,我们建议起步区的主色调为:白色
+橙、黄、灰三色,即在清新明快的白色系上根据建筑的功能特征,颜色适当偏
橙或黄或灰的暖色调,其分区色彩定位为行政办公区以白色和灰黄为主、文化商
业区以白色和橙灰为主、居住区以白色和黄灰为主,科教区则以白色和灰色为主。

每栋建筑色彩规划都应与其功能、造型和周边环境相适应,单栋建筑的基调色应
与所处地块的主色彩和谐一致。

4.2分区规划与色谱定位
行政办公区:行政办公区以建成的宜秀区行政办公楼为参照,结合周边环境
及整体功能定位,根据材质、体块组合色彩,考虑特定人群使用需求,主色调采
用暖灰等明度较高色调,给人以庄重、严肃、高效以及廉洁的感官体验,并具有
一定的标志性。

行政建筑立面强调整体性,主楼立面采用一种或两种主色调,用
点缀色来营造建筑细部和特征,点缀色的用色面积控制在10%以内。

建议行政办
公建筑材料采用玻璃幕墙、金属铝板和石材贴面为主,局部采用砖贴面方式,以
突显办公建筑的品质。

另外可以采用厚重的“台基”体现庄重感。

休闲商业区:商业区采用与政务大楼颜色相近的色彩,以冷暖的手法予以柔和。

冷色为主,呈现出高贵和现代的气息;暖色为辅,带给人热情奔放之感,烘
托出商业氛围。

结合考虑多种因素,建议商业建筑以干挂石材或贴面砖为主,玻
璃幕墙、钢结构、膜结构点缀其间,商住楼也应采用石材或面砖贴面,风格统一。

文化教育区:文化教育区是城市居民学习、求知的主要场所,墙面色调应采
用冷色调为主,辅以局部暖色调,给人以冷静、平和、严肃的感官体验,并具有
一定的标志性。

教学楼局部部分可以采用色彩搭配点缀的手法提升立面的视觉效
果与整体美感。

建议文化教育区建筑材料采用金属铝板和石材贴面为主,以突显
文教建筑的稳重感。

局部采用砖贴面、涂料和玻璃幕墙的方式,尤其是玻璃幕墙
可以增加教学楼的采光度,节约能源。

市民居住区:住宅区色彩应淡雅、洁丽,给人以舒适、亲切、温馨、宁静的
感官体验,并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基本色调以暖色调为主。

起步区住宅区紧邻
城市中心,考虑到今后周边商业服务设施及其配套色彩繁多,尽量采用高明度或
低彩度的色彩来营造安静的氛围。

住宅采用分段式立面,每段采用不同的材质,
底座为显现出建筑稳定感,宜采用石材贴面,墙身则采用砖贴面和涂料相间的形式。

具体间隔方式可采用竖向分层设置或横向间隔与竖向相穿插的方式组合运用。

结束语
城市色彩直观地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文化底蕴和整体风貌,是城市
特色与品位的重要标志。

在色彩主旋律的引导下,彰显城市特色,延续历史文脉,使城市色彩向有序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多元和谐的现代
化城市新形象。

参考文献
[1]刘辉,王爽.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色彩因素探析[J] .房地产导刊,2014(02):23.
[2]罗云姣,刘青松,杨爱等.城市形象建设中的建筑色彩规划技术探讨——以昆明市
北京路为例[J].规划师,2011,27(12):101-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