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农业概况(1)
荷兰的现代农业

荷兰的现代农业作者:文章来源: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130 第一部分荷兰的现代农业概况荷兰是重要的欧盟成员国,荷兰的农业在欧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同时,荷兰又是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荷兰农业的迅速发展代表了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一.荷兰农业的地位荷兰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西、北两面临海,东与德国接壤,南与比利时为邻,其疆域南北长约 250公里,东西宽约 180公里。
从其幅员范围和地理位置上讲,荷兰仅仅是一个 “海边的小国”,但就其经济发展水平而言,荷兰却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特别是农业,荷兰自1989年以来一直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和法国。
近两年来,由于法国农产品出口略有下降而荷兰农产品的进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如以净出口量计算,荷兰甚至超过了法国而排名世界第二。
荷兰的主要贸易伙伴为欧盟成员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是荷兰主要的农产品供应国,1998年约62%的进口来自欧盟;同时出口的80%也在欧盟内部,主要是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英国和意大利;与德国的关系尤为密切,如荷兰60%蔬菜出口德国。
就欧盟现有的12个成员国的农业状况比较而言,荷兰的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及农场规模等均无明显优势,荷兰农产品产值在本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等与其他成员国也没有太大的差别,荷兰农业惟一独特的是人均耕地最少,仅0.126公顷(约合1.89亩),而其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最高,与国内平均劳动生产效率之比达到0.93,明显地高于其他欧盟国家。
二.荷兰的农业生产1.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荷兰国土面积 4.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很长,有1075公里,境内均为低洼平原,25%的土地低于海平面,60%的土地海拔不到 1米,境内最高海拔321米;70%的土地用于农业种植,其中34%为耕地,6%用于园艺种植,60%为草场。
全国人口 1600万,其中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435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
荷兰牧场的简单介绍

荷兰牧场的简单介绍荷兰牧场的简单介绍荷兰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其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培育出了许多优秀的农产品,其中以荷兰牛奶和乳制品的品质最为出色。
荷兰牧场主要以养殖荷兰黄牛为主,这种牛不仅保质期长而且乳制品质量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下面让我们来介绍一下荷兰牧场的情况。
牧场的环境荷兰位于欧洲西北部,北海和德国为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潮湿多雨,夏季晴朗舒适,秋季微凉多雾,冬季寒冷多雨。
牧场分布于荷兰各地,有山地和平原两种类型,山地牧场通常地势较高,气候凉爽,平原牧场地势较低,气候温暖,土地肥沃,适合草类植物的生长。
牧场的管理在荷兰,牧场主要以家庭经营为主,规模较小,主要采用有机养殖和草饲养殖。
牧场管理非常严格,所有的牛只都有详细的血统和健康记录,定时进行身体检查和疫苗接种,防止疾病的传播。
养殖场一般实行半开放式管理,牛只可以自由活动,放牧、散步和晒太阳,使得牛只保持健康状态,产出的牛奶质量也更好。
牛只的饲养荷兰黄牛是一种特别耐寒的奶牛,它们经常在香港的零下十度以下的天气里自由活动,但也需要优质的饲料,如玉米、青草和草莓等高蛋白饲料。
荷兰牧场使用全草饲料方法,即仅喂食谷物和干草,并严格控制喂食量。
这种方式既避免了牛只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又不会使它们过度发胖,维持了它们的健康状态和爆发力。
最终的产出荷兰牛奶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鲜奶之一,因为牛只的饲养和管理都非常严格,产出的牛奶呈现出奶色纯白,口感浓郁,营养丰富,并且也是众多乳制品加工厂商的首选原材料。
在荷兰,牛奶制品种类繁多,包括奶酪、黄油、酸奶等多种种类。
荷兰奶酪种类繁多,口感丰富,种类多种多样,其中著名的有格罗宁根奶酪和埃姆斯奶酪等,深受消费者喜欢。
总之,荷兰牧场以其严格的管理和高质量的饲养方式,培育出了世界上最好的牛只和奶制品,许多消费者都钟爱这些荷兰牛奶的味道和营养价值,荷兰的牧场也因此闻名于世。
荷兰基本情况及设施农业

王宫内部
21
海牙Hague
海牙是荷兰中央政府所在地,国王居 所和办公地就坐落在这里。所有的政 府机关与外国使馆都位于此。另外, 最高法院和许多组织也都在此办公。 海牙可以说是荷兰的政治中心。
23
著名大学
阿姆斯特丹大学 : 58 莱顿大学 72 乌得勒支大学 81 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 92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95 格罗宁根大学 97
降温系统
荷兰温室的降温一般采取两种方式: 一是外覆盖(玻璃)上喷洒白色涂层技术,通过在外 覆盖表面上喷洒一层白色涂料,以减少夏季的太 阳辐射,进而达到降温的目的。秋冬季节,通过 清洗可全部去除外涂层,保证冬季采光需求; 另一种就是通过开启顶部的通风窗进行自然通风的 方式,降低温室的温度,通风窗口的数量、尺寸 、传动方式以及开启的角度等都对温室的气候控 制产生重要影响。
荷兰现在的温室
新型连栋式大温室
荷兰温室的结构
• 采用钢质型材, 外镶嵌铝合金材料与玻 璃结合, 结合处用橡胶条密封, 温室安装 配合紧密, 保温性能好。
荷兰温室设施构成
温室系统
灌灌溉施肥 设施、CO 灌溉施肥设 施和光照系 统。 溉
CO2施肥系 统
加温系统
光照系统
灌溉施肥设施
• • • • • 建立蓄水池 建立过滤水池 采用滴灌技术 水肥混合使用 每个分支前端有 过滤网
荷兰设施农业
小组成员:罗伟、刘军银、梁万超、马永婷
荷兰简介篇
荷兰
1
基本概况
主要城市 荷兰四宝 荷兰文化
2
3 4
荷兰名片
全称:尼德兰王国 (Netherlands ) 首都: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国土面积:41,543平方公 里 人口数量:16,73万 官方语言:荷兰语 宗教:新教、天主教 (63%的荷兰人不参加
荷兰农业概况

荷兰农业概况荷兰位于西欧北部,面临大西洋的北海,处于马斯河、莱因河和斯凯尔特河的下游河口地区,全国约有1/4的国土面积低于平均海平面,是一个低地国家,国土面积为4.15万平方公里。
人口1550多万,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从公元13世纪起荷兰人就开始利用传统风车作为排水动力,在天然淤积的滨海浅滩上围海造田。
17世纪至19世纪,随着荷兰城市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荷兰围海造田的技术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不仅围海,还围湖造田增加农业用地,扩大农业生产。
截至目前,荷兰有58%的土地用于农业,其中草场占31%,耕地位23.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荷兰依据本国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确定农业发展战略。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和本国国情特点的农业发展之路。
由农产品进口国成为出口国。
到60年代后期净出口值排在世界第四、第五,1989年以来稳占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法国。
每年农业净出口值保持在130多亿美元水平,占世界贸易额的7.5%~~10%。
荷兰农业包括:1、农田作物及园艺生产。
农田作物生产主要以马铃薯,小麦、甜菜为主。
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出口国,其良种输出占国际良种市场的60%以上,种用和商品马铃薯销往世界80多个国家。
园艺生产在荷兰占相当份额,主要是蔬菜、水果、花卉、植物、鳞茎和苗木,蔬菜出口居世界第一,鲜花占全球市场的60%,大部分蔬菜鲜花在温室内生产。
2、畜牧业及渔业。
荷兰乳品和肉类生产占农业总产值的6%,是世界上最大的乳品、猪肉出口国,1996年出口额达191亿荷兰盾。
荷兰的牲畜设施、兽医兽约、种畜育种、牲畜饲料和饲喂技术都十分先进。
荷兰的渔业主要运用高效和现代化的拖网捕鱼船队和近海捕鱼船队从事生产,1996年捕捞总值达85900万荷兰盾。
3、农产品加工和机械。
荷兰的农产品加工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专用的、高度自动化的食品加工设备及符合环境要求的包装机械和包装材料,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使荷兰食品在国际市场上占很大份额。
【考察报告】荷兰农业信息考察报告

荷兰农业信息考察报告荷兰农业信息考察报告应荷兰农业部(农业、自然管理与海业部)农业经济研究所、荷兰恩埃斯集团(NSGROUP)的邀请,以中国农业信息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农业厅办公室(信息中心)主任刘凤海同志任团长的中国农业信息考察团一行5人,与10月25日至11月7日,对荷兰进行了为期14天的考察活动。
在荷期间,先后参观考察了荷兰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所、农业技术研究所、畜牧革新与实践培训中心、阿斯梅尔(Arlsmeer)鲜花拍卖市场,麦哥奥(Magual)花卉公司、瓦哥尼根(Wageningen)农业大学、荷兰国际农业交流培训中心(IAC)、植物检疫局。
考察团先后就农业经济技术合作,农业信息体系、网络建设,信息加工、传递手段,信息的开发利用等专题,与荷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洽谈。
考察时间虽短,但整个考察活动紧张而有序,所到之处,受到了荷方的友好接待,全团上下,团结协作,比较圆满地完成了考察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一、荷兰农业基本概况荷兰国土面积41,863平方公里,为西欧一个小国,比丹麦略小,但大于比利时。
现有人口1,550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其中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和乌特勒支市及其卫星城镇和市郊地区人口最为稠密。
荷兰虽小,但从经济角度看,荷兰确是一个经济大国,经济强国。
可以概括为“小中见大,小中见强,小中见特”。
荷兰,1920xx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638亿荷盾,在西方发达国家列第八位,荷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万荷盾。
荷兰是欧共体6个创始国之一,目前,欧共体已发展成为拥有15个成员国的欧洲联盟。
荷兰还是国际经合组织(OFCD)、北约(NA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
近几年,荷兰经济年增长率为2.5%,高于欧盟成员国的年均增长率。
是名符其实的经济大国,可谓“小中见大”。
荷兰国土虽少,但海外投资总额逾1600亿荷盾,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英国,居世界第四位。
荷兰农业及作物育种简介

出口;’)农业生产大环境条件较好,商业化、信息化 程度高,社会诚信度好,农业生产过程中合作密切,
后勤配套周全。荷兰农民通过行业协会、网络交易
平台、拍卖市场等,在生产前就决定销售对象和生产
要求。生产过程中,从优质种子供应到各种农产品
处理,每个环节都有专业化服务,有利于高效生产和
雨,如同一个天然间隙喷灌农场,一般庭园花草不需
人工浇灌。每年""月进入冬季,气候阴冷,缺乏光 照,雨雪、阴雾天占冬季总天数!/)左右,但冬季一 般最低气温为’N!’"# O,无严寒现象。
在荷兰,大片牧场遍布全国。据统计,农业用地 约"P+Q"#$@K!,荷兰牧场为"#%Q"#$@K!,耕地为 NPQ"#$@K!,牧场占农业用地总面积的($R。规模 较大、连片 种 植 的 田 间 农 艺 作 物 主 要 有 马 铃 薯、甜
本文作者于!##$年%月4!##(年%月在荷兰瓦 赫宁根大学植物科学院植物育种实验室进修,对荷 兰马铃薯种子公司当年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及实验 室转基因马铃薯进行了取样检测,在进修植物育种 课时参观了瓦赫宁根的植物基因库、凯基因公司,并 在露德种子公司进行了全过程参观和实习。
9 荷兰农业概况
荷兰位 于 西 北 欧,属 温 带 海 洋 性 气 候,春 秋 短 暂,夏、冬季节分明,夏季气候凉爽,雨水充足,多阵
辅助光照,能源消耗较大;&)有些农艺公司专业化生 产后,同类 作 物 常 年 种 植 引 起 部 分 病 虫 害 积 累,线
虫、真菌等发生较普遍,防治成本较高;’)劳动力成 本较高,荷兰中年工人日工资一般在!""欧元以上。
荷兰的农业及农产品市场

荷兰的农业及农产品市场刘欣华荷兰的农业在EU(欧洲统一体,即原欧洲共同体EC。
以下同)乃至世界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个人口只有1524万、国土面积不到4.2万平方公里(1993年数据)的小国家,在农业上能首屈一指固然与很多因素有关,而经长期演化而成的农业生产和市场运行机制不能不说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以下首先介绍荷兰现代农业的发展特点,尔后从农产品流通机制方面探索其农业成功的原因。
一.荷兰现代农业发展概况1.战后农业的极大扩张荷兰农业的大规模扩张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引起这种扩张既有一般原因,灿?BR> 个体原因。
首先,二战后欧洲人口的增长和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引起市场总需求的扩大;其次,消费者“菜篮子”内容的变化,人们对食物的消费转向动物蛋白和新鲜水果、蔬菜,刺激了对农副产品的需求;第三,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EU共同农业政策(CAP)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就个体原因看,荷兰是一个积极研究并使用农业新技术的国家,由于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广泛地在农业中应用,农业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农产品结构也籍此得到调整,荷兰“绿房子”农业即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2.完全市场导向和出口导向的农业经济荷兰的农业经济完全是由市场导向的,生产符合市场需要、消费者喜好的产品是其发展的宗旨;而以此为基准的出口导向又使荷兰的农业区别于其它农业大国。
由于荷兰内需市场容量极有限,大量的农产品必须寻找出口市场,这使得荷兰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最大的花卉生产和出口国,许多其它农副产品如土豆、牛奶及其制品在欧洲乃至世界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荷兰处于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城市化区域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促进荷兰发展农产品出口战略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现代荷兰农产品的出口优势已经不局限于这个区域,它的农产品出口已遍布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
3.荷兰农业面临的挑战荷兰现代农业并不是高枕无忧,它面临着强大的市场挑战,它不得不在这些挑战中求生存和发展。
荷兰农业及作物育种简介

美国 USA
55 585
农业出口 占国内出 口总额
/ % Share total ex2 ports of co unt ry
8. 01
农业出口 占世界出 口总额 / % Share in t he world
12. 57
法国 France
34 518
10. 4
7. 81
荷兰 Net herlands
展[1] 。
表 1 世界农产品出口主要国家排名 Table 1 Value of agricultural exports and share in world a2
gricultural exports
国家 Country
出口额/ 106 美 元 Value of agricul2 tural ex2
在荷兰 ,大片牧场遍布全国 。据统计 ,农业用 地约 197 ×104 hm2 ,荷兰牧场为 106 ×104 hm2 ,耕 地为 89 ×104 hm2 , 牧 场 占 农 业 用 地 总 面 积 的 54 %。规模较大 、连片种植的田间农艺作物主要有 马铃薯 、甜菜 、洋葱 、玉米 、小麦等 ,由于玉米 、小麦 等粮食作物经济效益较低 ,种植主要因为轮作需 要 。此外 ,有些农场专业生产胡萝卜 、甘蓝 、大葱 、
Introduction of the Agriculture and the Plant Breeding in the Netherlands
WAN G Qing2nan (Nanjing Agricultural Institute ,Nanjing 210046 , China)
Abstract :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 roduces t he agricult ure and t he plant breeding in t he Net herlands. The large scale and high efficiency of plant breeding , t he practicability , stability and high yield of t he new varieties result f rom t he close cooperation between breeding research and marketing , and re2 sult f rom t he high mechan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of breeding as well. It makes t he agricult ural and breeding indust ries in a healt hy way. Key words : Net herlands ; agricult ure ; plant breed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兰农业概况一、荷兰概况荷兰王国位于欧洲西部,西、北部濒临北海,海岸线长约1075公里。
国土面积狭小,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长约300公里,面积为4.1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江苏省的2/5,其中陆地面积不到3.4万平方公里,差不多与海南岛的面积相等。
据人口普查,1998年1月的全国人口为1565万,陆地的人口密度为466人/平方公里,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
其中,南荷兰、北荷兰、乌得勒支3省的人口密度分别高达1172人、935人和798人,而人口密度最小的德伦特省也有175人。
荷兰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
荷兰的首都是阿姆斯特丹,人口为71.8万。
但是政府所在地在海牙,是各国大使馆和许多国际机构的驻地,人口44.3万。
荷兰语为官方语言,但是由于其国际商贸和旅游业高度发达,荷兰至少有3/4的荷兰人会说一门外语,44%的人会说两门外语。
荷兰又称"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约有1/4的国土低于海平面,不但易受海潮入侵的威胁,也易受境内河流泛滥造成的涝灾。
1927至1932年,在须德海口修筑了32公里长、堤顶平均宽90米的拦海大坝,把围起来的海域变成了面积1240平方公里的大淡水湖(艾瑟尔湖),向大自然夺得了17 350公顷土地,叫做"圩田"。
荷兰全年降水大致在750-800毫米之间,除了8月雨量较多外,周年分布比较均匀。
荷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农业生产不利的方面主要是是光热条件差,7月份平均气温为22℃。
同时由于纬度较高(相当于黑龙江的最北部),光照不足,影响大田农作物的生长,据记载,1991年才1530小时。
土地平坦而肥沃,主要河流是莱茵河、马斯河(又译默兹河)和斯海尔德河,还有众多的运河。
除了运输之外,河流的重点不是灌溉而在于排水。
荷兰河流和运河纵横交错,海陆运输非常方便。
1998年,铁路2800公里(其中1870公里为电气化铁路,1800公里为复线),高速公路2300公里,全国平均每平方公里有82公里的铁路、67公里的高速公路;如果加上其他黑色路面,每平方公里道路密度高达3.5公里。
欧洲内陆流动的卡车中,荷兰约占70%。
"欧洲门户"鹿特丹,人口59万,港口码头东西绵延近40公里,河道两侧高速公路密如蛛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转运港,常年货运吞吐量在3亿吨左右,承担着欧盟30%货物的海运量。
阿姆斯特丹也是欧洲最重要的港口之一;离其10公里之遥的斯希波尔机场联结世界近230个城市,是欧洲第四大机场,它以其便捷和高效连续许多年被评为"欧洲最佳机场"。
荷兰成了名副其实的欧洲分销中心,也是荷兰跻身为世界贸易大国的基本条件。
荷兰的历史充满着人民抗御洪水、抵御海潮侵袭的动人事迹。
从公元13世纪起,荷兰农民就开始用挖排水沟的办法排走渍水,开辟出了大片低洼耕地,即"圩田"。
那遍布荷兰大地的风车就是历史的见证。
1927至1932年,荷兰在须德海口修筑了32公里长、堤顶平均宽90米的拦海大坝,写下人类改造自然光辉的一页。
在1950年代,荷兰人民又完成了"三角洲工程",其工程之浩大再一次为世人所瞩目。
长期在与洪水的斗争中,国家形成了强大的团结精神和合作的传统,人们形成了利益的共同体。
在荷兰,人们的矛盾容易通过谈判达成互相妥协、得到调解,农民很少起来罢工、闹事。
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下而上的、慎重但比较耗费时间的决策过程,被人们称为"圩田模式"。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避免或减少失误,而且一旦人们达成共识,执行起来就几乎一路绿灯,没有障碍。
荷兰历史上最重要的时代是17世纪,被荷兰人称为"黄金时代"。
荷兰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共和国,成为世界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与贵族联合掌握政权的国家。
荷兰资产阶级政府对世界贸易的重视是当时其他任何国家政府难以比拟的。
当时的200万人的荷兰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商船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贸易和殖民国家。
荷兰政府面对着航运业和商业空前兴旺的形势,抓住"商业革命"的契机,把发展世界商贸作为基本国策,积聚了巨额财富?quot;商业是荷兰政府的政治"。
几个世纪以来,荷兰就以"贸易立国"闻名于世。
然而荷兰的国内市场狭小,对荷兰来说,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二战尚未结束,荷兰就在1944年与比利时、卢森堡结成关税联盟,后来又成为欧洲共同体的创始国(1957年);1991年,欧共体在荷兰通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目的是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实现欧洲内部没有边界的统一市场和单一货币(欧元)。
如果以阿姆斯特丹为圆心、1000公里为半径,可以看到荷兰周边的国家几乎都是高收入国家,人口密集并且有3亿之众,比美国还多,这为荷兰提供了世界上难得而独特的市场环境。
1999年,荷兰的商品净出口总额达到3930亿美元,位于世界第八。
荷兰的国家货币名称是Guilder,通常译为"荷兰盾"。
荷兰将是第一批使用欧元的国家,其转换率确定为2.20371荷兰盾兑换1欧元。
2000年6月,荷兰盾与美元的兑换率大致是2.30比1。
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就其经济总量而言,荷兰高居世界第12位,1998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 387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 760美元,为世界第18位。
二、农业发展的特点荷兰国土狭小,资源贫乏,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
但是荷兰经济发达,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强国,在世界农产品市场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归纳起来,荷兰农业有多项的"世界第一"。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1.贸易立国,大进大出,农产品出口率世界第一荷兰进出口额通常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90%以上,其农业的出口率高居世界第一。
其特点是:1)人均创汇率高。
在1989-1998年的10年里,荷兰每年平均农业的净出口值(即出口值减去进口值,按粮农组织口径计算)达到138.07亿美元,按农牧渔业以及涉农部门的就业人数平均,每人创汇超过48 691美元,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
2)单位面积土地的创汇率高。
荷兰的农用地(即耕地和牧场)总面积约197.1万公顷,每公顷的净出口额达到15 008美元,即每平方米农用地1.50美元,更是许多国际望尘莫及。
2.土地生产率名列世界第一荷兰约有25万劳动力直接从事农牧渔业,不足劳动力总数的4%;1998年,荷兰的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谷物5.52吨,土豆29.6吨,肉类11.43吨,蔬菜水果16.87吨。
美国农业部按粮农组织的"国际美元"计算的结果表明,1991年荷兰的土地生产率为2468美元/公顷,劳动生产率是44339美元/人。
劳动生产率稍逊于美国,但是土地生产率大大高于世界各国,名列世界第一。
3.建立了世界一流的设施农业由于缺乏土地,荷兰投入大量资金建立起世界一流的设施农业,"高投入--更高的产出"成为荷兰农业的又一特点。
荷兰的设施农业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1)高标准的水利和防洪设施。
须德海拦海大坝工程把围起来的海域变成了1240平方公里的大淡水湖(艾瑟尔湖),向大自然夺得了17350公顷土地;"三角洲工程"的完成,使荷兰高标准防洪大坝和内河堤坝的长度达到了2800公里,堪称世界第一。
无数条整齐交错的排水沟渠保护着农田,使低于海平面4至6米的农田也能获得高产,为世界奇观。
2)玻璃温室的面积世界最大。
全国的玻璃温室面积已经超过1.1万公顷,占世界温室总面积的1/4以上。
特别是在西部的威斯兰地区,温室集中连片,设施先进,以"玻璃城"驰名于世,常年为人们提供种类繁多的花卉、蔬菜和花球茎。
4.通过大进大出,成为人多地少国家高效农业的典型荷兰197.1万公顷的农用地中,耕地89.4万公顷,牧场106.4万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54%),按人均计,分别只有0.058公顷和0.069公顷(分别合0.87亩和1.04亩),低于我国平均水平。
但是,荷兰农民通过"大进大出",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改善农业结构,用知识和资金替代土地,大量使用适合自己国情的农业技术,在农牧业生产方面,许多指标名列世界第一、第二(参见下文表2),创造出了常规农业难以想象的高生产率,成为人多地少国家发展高效农业的典型。
三、农业生产结构和对外贸易19世纪末叶,由于蒸汽船开始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北美和俄国廉价的粮食源源不断地驶往西欧,冲击着欧洲市场,荷兰粮食生产失去了优势。
荷兰政府没有采取"保护"政策,开放粮食市场,农民则不失时机地进行了农业结构调整,利用廉价的进口粮大力发展畜牧业,很快使畜牧业成为主导产业。
在1970年代,畜牧业与种植业产值之比差不多正好是2:1。
后来,由于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配额制度,加上国内环境保护主义者的呼吁,荷兰畜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园艺业因而迅速发展,其所占份额日渐增大,到1997年,荷兰的畜牧业与种植业产值之比变成了56:44。
荷兰种植业的特点是高度专业化,因而统计资料划分为大田作物种植业和园艺业,园艺业又可细分为露地花卉、温室花卉、露地蔬菜、温室蔬菜、露地观赏植物等。
1995年,大田作物的产量只占农牧业总产值的8.8%,园艺业却占了35.4%。
在畜牧业方面,荷兰也分成两类:普通畜牧业指的是主要利用牧场放牧的养牛业、养羊业,占用土地较多;集约型畜牧业主要是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建立人工饲养环境(室内)的养猪业和养禽业,占地很少。
在近十多年里,除了温室园艺业发展稳步上升外,其他各业都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发生过很大幅度的波动。
表1 荷兰农牧业产值的变化*(1984-1995年)(单位:亿荷兰盾)大田农业温室园艺普通畜牧业集约型畜牧业1984/85 14.95/18.3 17.80/21.8 43.70/53.5 15.25/18.7 1988/89 12.70/14.6 24.85/24.7 55.60/55.4 7.30/7.31992/93 6.80/7.4 24.20/26.3 48.80/53.0 12.25/13.31993/94 9.60/11.3 23.25/27.6 44.75/53.1 6.70/7.91994/95 19.00/19.4 27.80/28.4 40.25/41.2 10.75/11.0 1995/96 12.90/14.7 25.00/28.4 35.10/39.9 14.90/17.0*根据荷兰农业、自然管理和渔业部的资料计算;/左边是产值(亿荷兰盾),右边是所占百分比1.种植业如前所说,荷兰的种植业主要可分为大田种植业和园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