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三步混合运算练习课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_《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_《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案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70~71页的练一练。

一、教材分析《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教材安排了例1、试一试、练一练两道题。

本课时的重点是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难点是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所以在新知学习过程中,通过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充分让学生独立尝试、自主探索。

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情境,理解运算顺序。

学生通过理解例题中的数量关系,自主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通过比较计算,得出简便算法。

最后通过“试一试”的教学,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讨论,进一步强化运算顺序和书写规范。

着重引导学生自主归纳《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先乘除后加减。

最后设计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练习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在算与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按顺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师;喜欢玩吗?课件动感出示2、4、10三张扑克牌师:赌王向我们飞来三张牌,谁能猜出牌的正面,分别是数字几?师:知道我们要玩什么吗?预设:24点师:没错就是24点,谁有答案了?待学生列出:2 × 10 + 4和4 + 2 × 10后,指明孩子口头检验(计算过程)。

课件出示4、4、7三张扑克牌。

师:谁来?预设: 4 × 7 - 4师:孩子们一起口头检验。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 7.3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课件(共14张PPT)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 7.3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课件(共14张PPT)
= 525÷[ 25 ×3 ] = 525÷ 75
7 =
先算出得数, 再与同学交 流。
42×[169 -(78+35) ] = 42× [169-113] = 42×56 = 2352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1.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 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只有当中括号里面的算式都算完时,才பைடு நூலகம்去掉中括号。
2. 540÷3+6×2
=180+12 =192
540÷[(3+6)×2] =540÷[9×2] =540÷18 =30
540÷(3+6×2) =540÷(3+12) =540÷15
=36
2. 180÷(36÷12)+6 =180÷3+6 =60+6 =66
180÷[36÷(12+6)]
=180÷[36÷18] =180÷2 =90
=92×19
=15×(78-63)
=1748
=15×15
=225
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括号 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 除法。
计算 525÷[(81-56)×3 ]。 “[ ]”是中括号。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 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525÷[(81-56)×3 ]
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7.3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1、认识中括号,了解中括号在三步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2、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 确计算。
重点 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正确计算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运算顺序。
(58+34)×(79-60) 15×(78-21×3)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4课《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4课《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4课《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4课《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含有中括号的算式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通过对学生的了解,他们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也初步接触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但是,他们在解决涉及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含有中括号的算式的意义,掌握计算含有中括号的算式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含有中括号的算式的意义,掌握计算含有中括号的算式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含有中括号的算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共同探究含有中括号的算式的计算方法。

3.巩固新知: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4.应用拓展: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上数学试题——----第9讲-三步计算(沪教版)有答案

四年级上数学试题——----第9讲-三步计算(沪教版)有答案

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用递等式正确地计算三步式题;2.能将分步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能结合数状算图,体会计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此环节设计时间在10—15分钟)回顾上次课的预习思考内容用2、4、6、8四张牌算出的得数“24”。

说明:重点需要强调画树状图和列综合算式,可以先让学生分别汇报下各自的做法,学科教师最后总结。

2×6=12 12+8=20 20+4=24方法一2×6+8+4 =12+8+4 =20+4 =24练习:1.把下面三个式子合并成一个式子。

(1) 73+37=110 (2) 72+23=95 (3) 87-78=9 12×110=1320 283-95=188 23-9=14 1320-37=1283 69×188=12972 126÷14=9 2.按要求完成文字题。

(1) 360加上15与28的积,所得的 (2) 24除960减去120的差所得的商乘16,和被39除,商是多少? 积是多少?分布算:分布算:① ① ② ② ③ ③ 列综合算式: 列综合算式:2×6=12 12+8=20 20+4=24方法三6×8÷(4÷2) =48÷2 =244÷2=2 6÷2=3 3×8=24方法二6÷(4÷2)×8 =6÷2×8 =3×8 =24(此环节设计时间在40—50分钟)例题1:根据算式画出树状算图并计算。

(1)40×(25+79) (2)3495-15424÷32答案:4160 3013试一试:果园里种了160棵桃树,苹果树比桃树多90棵,梨树是苹果树的2倍,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利用树状算图解题)分析:首先把相关的条件联系在一起,搞清楚谁多谁少.从已知条件分析可以知道:苹果树=桃树+90,梨树=苹果树×2.(树状算图略)答案:(160+90)×2=250×2=500(棵)答:果园里有梨树500棵.例题2:爷爷今年84岁,是小明年龄的7倍,爸爸今年比小明年龄的3倍大4岁,爸爸今年几岁?(要求先画算图)试一试:工程队修一条840米的路,平均每天修35米,修了12天后,剩下的要在10天完成,这10天平均每天修多少米?(要求先画算图)例题3:先标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用递等式计算。

苏教最新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1、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_14

苏教最新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1、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_14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0~71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第72页练习十一第1~4题。

教材简析:这一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了两步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教学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题和一道“试一试”,教学三种不同结构的三步混合运算。

例1提供的是一个求两个乘积之和的实际问题。

我还让学生提了一个求两个乘积之差的实际问题。

这样的问题,由于学生对例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都比较熟悉,在提出问题后,没有做任何提示,而是直接让学生列式解答,同时讨论列综合算式的方法。

自然地引起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运算顺序的心理需求。

对于所列出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我设计了能提示运算顺序的填空,启发学生先同时算出两边的乘除法,在算出中间的加减法。

算式变变变的环节变出的算式的结构与例题不同,同时启发他们想到:在计算时,暂时不算的按原位移下。

再变,变出了12+2×15-3,探索了运算顺序并计算。

在例题和“试一试”和12+2×15-3教学的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思考“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什么”,归纳出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随后的练习题安排了辨一辨、算一算、比一比,分别是要求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和,加深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理解,初步感知一些运算规律。

最后是一道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练习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体会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说明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联系实际问题说明解决问题的计算过程,联系计算过程归纳运算顺序,发展归纳思维,在题组的比较过程中,优化计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3.使学生再按顺序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梳理数学规则意识,发展认真严谨、细致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策略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优质课课件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优质课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 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2、自主、熟练地计算含有乘除混合的三步计 算式题。
3、能用三步混合运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认真审题、仔
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你会解答吗?试试看。
是这样想的吗? 列成综合算式你会算吗?试一试。
75×6+45×8
=450+360
=810(元)
答:一共需要花810元。
课堂小结:
谁来说说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 计算顺序是什么?
练一练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
110-20×5+25 =90×30 =2700
110-20×5+25 =110-100+25 =10+25 =35
我能行
1、计算下面各题 55×4+350÷70
640-12×15÷6
190-60×3+78
12×50-310÷5
我能行
2、解决问题
商店里篮球75元一个,排球45元一个,学校准 备给四年级买6个篮球,给五年级买8个排球。 一共需要花多少元?
练一练 1、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240÷6-2×17
51-36÷3+25
=40-34 =6
=51-12+25 =39+25 =64
练一练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
440-200÷5×8 =440-200÷40 =440-5 =435
440-200÷5×8 =440-40×8 =440-320 =120
12×3+15×4 =36+60 =96 (元)
答:一共要付96元。
试一试
150+120÷6×Leabharlann =150+20×5 =150+100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苏教版(2023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苏教版(2023秋)
5.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其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苏教版(2023秋)四年级上册
1.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即先计算小括号内的运算,再按照乘除、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
-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包括例题和练习题的解答。
总的来说,今天的课堂让我有了以下反思:
1.需要进一步强化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和运算顺序的教学。
2.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点。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有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
4.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引导者和协助者,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被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还不够自信。针对这一点,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难点3:对于一些特殊情境,如“每人分到(10+5)÷3个苹果”,学生需要理解小括号内的运算是在分配之前进行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具体例题、图示演示、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明确重点,突破难点,确保学生对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理解透彻,能够熟练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对于较复杂的混合运算,学生可能会在运算顺序上出现混淆,难以准确判断何时计算小括号内的运算。
-将混合运算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会在理解题意和建立数学模型上遇到困难。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7.1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7.1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7.1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7.1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对运算顺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运算顺序产生困惑,特别是在三步混合运算中,不知道先算哪一步。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时,需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运算顺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地运用运算顺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地运用运算顺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教学课件和黑板。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

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花了5元,买了一块橡皮花了3元,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

如:“计算下列算式:8 + 3 × 2 ÷ 4”、“计算下列算式:10 - 4 + 2 × 3 ÷ 2”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相关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